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海很久才回过神来,平静的说道:“噢,这件事情我知道了。这两个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相比以往的传统王朝,新朝回赐给朝鲜来使的东西不能说不厚重,也并非毫无价值。但那些农书和农具总要认真做事才可能获得产出,比起一些能够迅速变现的东西来说并不是能够让所有人都痛快。朝鲜使团中的不少人还有些微词,不过总的来看,让不少前来的人排除了疑虑:这个军功强盛的新王朝对于朝鲜半岛似乎没有当年蒙古人那样的野心。
朝鲜的来使走后,负责随身亲卫的宋子悦等人问道:“要不要见见城南那两个朝鲜来的小女孩儿?”
不知道怎的,张海忽然感到两腿之间有些发冷,不过却还算平静的说道:“让她们到宫城里来住下也好。不过西院还是算了,就留在这里。不会孤独的。”
张海在民间征战的时候不少繁华之地都去过,见过不少大户人家的女眷,了解这时代按后世标准那种90分以上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是极为少见的。民间的普遍贫困乃至妇女地位低下带来的繁重劳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因为即是中国传统社会,跨阶层之间的通婚及流动相比其他同时代的国外来说也更为普遍。更别说还没长开的孩子顶多也就是有些可爱而已,能有什么水平?
当张海见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却知道前来的人是用了心的。倒不是说这两个朝鲜黄海道来的孩子多么相貌出众或者赶超现代某些童星的水平。而是那小小的年级举止做派神情举止比不了林戴玉进贾府也差不多了多少了。不过这也有让张海放心的一面:至少在那些朝鲜人来看来,身为帝王的自家就算简朴一些应该也同大国的上等大户人家没有太大区别,会有众多的妻妾敌视轻视新来的人,会有这样那样的规矩,并不知道如今的张海如今的家里并没有那些规矩,说有一个配偶还真就只有一个配偶。
相比自己身边的那些小女孩儿们,这两个朝鲜来的孩子身上种种训练出的举止做派天然让张海生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看样子,你们两个人今年大概六七岁的年纪?而且已经有先生为你们开蒙了?”张海试探着对两个孩子问道,不知这两个孩子的汉话水平如何,说的是哪里的口音。
或许是这样的话经常被问道,两个孩子熟练的操着南京官话的口音先后做了回答,声音稚嫩而清澈。当然,这两个孩子却是总是回避自己几乎是从记事的年纪开始就得到各种训练的事实,总是说自己仅仅是在收养人那里得到了一些锻炼而已。
听到这样的话,张海就在心中把这两个外人打入了“冷宫”,别看这两个孩子年纪小,却已不是能放心放在身边的人了。但要是遣送回去?那多多少少会让前来的朝鲜来使产生一些疑虑,对于今后的种种行动总是不好的。
尽管不打算将这两个孩子安排在西院同自己身边的小女孩儿们住在一起,张海还是在晚上直言不讳的对柳香讲起了这件事情。甚至谈了谈自己对几个传统“不征之国”的大致看法。
“又要用兵了?我听说朝鲜和东瀛都是相当于中原大省的国?”柳香想起过去不少令人后怕的事情,担心张海又要过上像以前那样日子了。
张海笑道:“香儿放心,即便有事,这几家还都用不着咱御架亲征的。”
第555章 岛津使团
四月初七晚上的时候张海同柳香及孩子一起在西院普通的卧房休息,没有去那间独特的房间,同时也在思考着有关对日和对朝的战略。
这一天张海也从身边的小女孩们那里查阅过有关一些朝鲜和日本的情报资料,在一些情报资料结合张海前世的大致印象:此时的日本应该有两千五百万石的农业产量规模。这里的石当然是指日本标准的大石,折合一百五六十千克约两三石新朝石制单位的规模,人口也应该差不多有两三千万。
朝鲜的人口公报上是五百万左右,实际肯定有所隐瞒。按照近代以后朝鲜与日本本土人口的对比,朝鲜半岛的人口至少应该为日本三分之一才是合理的。
当然,朝鲜是中央集权制的传统国家,这种国家的兵力动员能力顶天可以看成拥有五百万统计内人口的军事化大国。而日本是武士传统浓厚的封建大国,兵力动员力说不定赶超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各国之和。
张海还了解到:按江户幕府的规矩:每万石常备军约150人,这样算下来整个日本各大名的常备军总数应该在四十万左右。可实际上按照战国时期更高每万石500人的标准累计能够动员的兵力上百万也说不定,这还不包括农兵。换句话说:此时代的日本军战斗力虽然并不比平均水平的明军更高,却也是一个相当于明朝那样的大国。要摆平它,以代差级别的压倒性绝对战力优势没有主力部队几千人伤亡甚至几千人的牺牲也很难办到。
以前自己总是避免在开国的时候对外大战,主要顾虑就是担心一口吃不下胖子反而造成军事体系的扩散,而在财力上,如今新朝的国库无疑是充沛的,暂时还并不担忧这一点,兵力上也不是问题。当初的明军也曾经给新军主力部队不少压力,一是自己八个旅的战斗群还没有完全形成颠峰时期的战斗力,而是要保卫的地方太多,作战地域太辽阔。而日本的兵力动员能力虽然高,但海上力量却并不强,国土纵深也不大,这样算下来队伍沿日本海岸展开攻略的时候能够相对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拥有制海权就拥有相当的主动权。
因此,要不包尽快展开征日攻略,就要看看那些日人的见识如何了。
第二天的时候,张海首先见了从硫球来的使团。这个使团与其说是硫球王国派遣而来的,倒不如说是萨摩藩派遣而来的。
自从十多年前开始,硫球每年来进行朝贡贸易的船队就都是基本由岛津家的人来负责的了,当然还会象征性的携带几个人质一般的硫球使者做代表。这些事情以前在礼部的不少人都清楚。不过再大多数情况下,官面上对这种事情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此时的张海却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想先见见这岛津家的来使,看看这些人究竟是盲目的自大,还是像朝鲜人一样恭谦。
似乎是岛津家的人早已预料到了这新朝同旧朝可能的不同,这次前来的名义上的硫球使者不在是以前礼部认识的人。不过,张海直接让李峰传话让萨摩番里能够说的上话的人前来宫城之中单独朝见,这还是在萨摩藩的使团中引起了不小的忧虑。
会同馆里,那些萨摩藩几名来使也有些焦躁不安,并不是因为身份被戳穿,而是没有想到新朝的圣主会提出单独召见派出的代表。
“难道要我们向那个曾经被蛮夷征服过的国家行三拜九叩之礼吗?”一名武士有些不愤的说道。
还有人似乎感觉出了新朝君主可能提出的要求:“我看这次单独召见没有什么好事。八成是为了硫球的事情。”
硫球列岛此时不过是个十几万顶多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列岛,也就是最近几十年才靠由中国传入的番薯导致民众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挨饿,还能向萨摩藩每年提供九千石粮食的上供。不过这里是重要的海上地标,所拥有的那霸港、泊港、安谢港是东亚海上重要的贸易通道,每年能够提供的收益颇为可观。尤其对于所领辖的人口也不过六七十万而已的九州南部的岛津家而言。以前这东亚海面上的利益有很大一部分要归为海上的那些海主们。而自从新朝三年夏季,福建一带的海上巨头们遭到了重创之后,硫球的经济地位潜力对于岛津家而言就更不是能够轻易放弃的。
负责领队的岛津家的家臣思索了很久,最终还是安慰众人道:“这件事情就容我去应付。中华是个大国,就算是个不崇儒家的大国,也不会像我们一样看中那几个小岛带来的收益的。他们能从那里想要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些虚名罢了。”
这时忽然有人说道:“我听说这新朝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扫平大明乃至大明的强敌关外的蛮夷,并不像有些人传闻的那样仅仅是靠官兵的勇悍。他们的铠甲乃至火器也都十分精良。铠甲我们不奢求,如果能弄到一些精良的火器就好了,尤其是那传说中用青铜制造却比任何西洋火炮还要出色的火炮,这也是”
做为对火器乃至海外的不少事情都有所了解、军略理解上也不算太差的西南强番,其实岛津家久在前年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了大陆上这股及为强大并且有可能代替明廷的势力,而去年的不少事情,尤其是夏季福建一带战事的消息也给了不少大名以震撼。
这次出使新朝的岛津家臣知道自己身上的职责可不算轻:即要尽可能的保证在硫求的即有利益,又要尽可能追求看能不能搞到一些新朝中十分实用的精良火器,还不能因为这些要求而触怒这个看似拥有十分强大力量的新朝君主。
因此在向皇宫出发的时候,岛津家随硫球使团前来的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放弃原本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在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强人的时候尽可能顺着这位君主的心意来,说不定尚能尽可能的完成家主所托付的事情。
第556章 新朝告戒
在张海的原本的估计中,这伙东瀛来的人应该不会有多恭敬,要求带刀觐见都说不定。相比不少明代中前期穿越的位面,此时代的日本战争潜力要庞大的多,势力及内部组织也要好的多。能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如何的态度?反正肯定不会视为什么天朝上国。
可实际上不论是德川家还是同硫球有关的岛津家都派遣了来使,同时还像以前那样带来不少刀剑,折扇等朝贡礼物。当然,因为距离比较远,对于中国境内的事务也没有朝鲜的李家关注度那么高,不少东瀛来的人并未听说过有关张海不少传闻。因此也没有变相的上供什么女色,这种行为如果处理不是很好,说不定就会成为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几乎和朝鲜前来的使者一样,即便在单独面见张海的时候,德川家来的人首先也是要行大礼,张海免除了这些礼节。然后前来的使者又是对“新朝圣主”的武功一翻吹嘘。
张海也大致想好了说词,似乎没有多少虚伪客套,而似是真心实意以教导的形态说道:“当年你国征明,出动大军不少,而最终还是失利而归。其中亮点,不是靠山地的防守反击就是靠拥有统一的指挥,在临机应变上较明军为好。我后金征明,我军起兵反明过程却始终比较顺利,军队战力上拥有巨大优势,这当中原由如何?”
德川家的来使本来想说:那是因为西军乃我军手下败将,征朝之时铁炮之类的火器也相当有限之类,不过最终还是恭敬的回到:“新朝大军兵甲之精良,火器之犀利,军队之精悍举世罕见。自然远非明廷可比,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夺取天下也非幸运。我国士兵枪炮短小,身材矮小,也无财力为士兵普遍装备精良的铁甲,面对当年的明军当然不可能拥有如后金或新朝大军那般优势,不得不依守相抗,依多相抗。”
张海坦然的回道:“这是搞反了因果,满州军常备战兵不过六万,我新朝大军主力也不过数万之众,不及明庭几十分之一,甚至不及你国常备兵力十分之一。正是因为军队的员额不算大,才能够集中庞大的物力资源做到兵甲精良,火器犀利,训练有素,行军指挥灵便。一名平时训练缺少可靠的人督导,只有简单兵器的农人平均每天也要吃二十两的粮食。一名勤于训练的精兵算上肉菜油等副食消耗,兵装甚至马匹等物具不过相当于三个维持在役的农人而已。相信你们那里一个常备武士的成本也不会比寻常士兵高出太多,可是战斗力呢?明显远非那些差别了。我军当年集中了山东乃至南直隶境内工匠于便于管理沟通的一城一地,军备产出用于区区几万主力,怎能不会精悍?”
张海看了看那德川来使似有些轻松下来的神色接着说道:“不仅仅是战时如此,平时其实如此。平时养兵越多,战力反而未必很强不说,队伍也不容易控制。前明养了二百万大军还不包括各地营兵,如今新朝仅仅为了控制各地的治安才养了近百万并不怎样突出的队伍。野战主力也不过区区几万人而已。东瀛人丁不过中国四五分之一,我看也完全没有必要维持四五十万大军。万石一百五十兵降低到万石六七十兵,六公四民或者五五分成变成七民三公,减少各地的负担才是合理的。这样,农民才有足够的余粮用于恢复生产,国力也才能更强。大战结束就没有必要维持以前那样的军备了。这是我做为新朝的君主对于你们的劝告。”
张海在说这翻话的时候也思考过不少,他不担心日本有一支比较精悍的武装。比拼物力和兵源的集中能力,就算自己没有先知手段做为加成任何国家单独来说也不可能是新朝的对手,然而规模庞大稍微能堪战些的对手至少在防守的时候是个巨大的麻烦。同时,劝说日本各大名削减军备善待民众也是日后军事行动的一个理由和借口。
德川来的人似乎并未从张海的语气中看出威胁的味道,也并不像在这个强大王朝的君主面前有一丝忤逆,于是恭敬的回道:“我国人口相当于中华一大省,田地及物力却远远不如,再加上多年来的征战,民间的确困顿不堪。我家家主会尽力的要求那些各地的强藩大名削减战备以改善民生的。我家自己也会这样做。”
“如果是那样,就再好不过。你家是东瀛境内名义上的国主,既然认同我们这个宗主国,我们也不会像以前的王朝那样对外面的事情不管不顾,如果有违背民心君意的强藩不服王化,那么我们可以可以出兵协助征讨之。”张海这样的言论就引起了德川家来使的一些警惕,那使臣连忙说道:“新朝圣主放心,我们不会给新朝上国添麻烦的。”
出乎不少人预料的是,张海决定赠送乃至赠送给德川家的人礼物及贸易并不比针对朝鲜的回赐少多少,除了农书、农具之外还有不少具乃至纸张油墨制造方面的相关新出的书籍。
让张海出乎意料的是德川家的来使并没有在张海面前提出要进口什么兵械火器之类。因为张海在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显然:似乎并不愿意见到一个兵备庞大的邻国。
送走了德川家的人后,张海对于日后可能的行动只是稍有犹豫,最终还是决定见见岛津家的人,看看这些人在自己摊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岛津家的使者也很恭敬,觐见之前主动就交上了携带的兵器,见到张海的时候也知道主动试探着行大礼。
并且,在张海手下的人有所提示的情况下前来的人就主动坦白了自己并非真正硫求使者的事情。
同对待德川家的使者不同,对于这些冒充硫球使者的人,张海不打算怎样拿大但也没有过于客气的神色,开头的时候就直言不讳说道:“既然承认这些,那么你觉得今后应该如何做?”
第557章 出兵决断
岛津家的使臣思索片刻便恭敬的回到:“这件事情是我们冒昧了,以后硫求来使我们不再会冒名顶替。但是我家家主的苦衷还望新朝圣主能够体会。”
来使接着似是有些感叹的说道:“不少人都知道我家家主是列岛当中为人所忌讳的强藩,曾经同江户乃至关东为敌过。岛上从江户中央到各大名对我们不满的人有很多,西军战败的时候我家的不少封地又被夺去。如今要以不过六十万上下的人丁乃至少量的兵源应对各方威胁,领地内民众困苦艰难,而那硫球的众世家大户却又掌握海上巨额的利润。我们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向南开拓,通过保护硫球国免遭海盗威胁的办法谋取一些利益减轻民众的负担和困苦,这些都实属无奈。希望天朝上国能体谅我们的这些苦衷,即便如此,我家家主也绝没有吞并硫求之心。”
萨摩番当年入侵硫球这件事情当初的明庭知道,朝鲜也知道,算是在亚洲影响不小的一件事情。德川家自然也知道,还曾经表扬及支持过这一行动。不过萨摩对硫球的染指也是由来已久,有其深刻内部原因的一件事情。如今岛津家前来的使团在这一问题上倒没有说多少谎话。
张海思索了片刻,决定直言不讳的摊牌:“你们贫瘠困窘的情况下想要自立,所以要向中国的藩属那里开疆阔土?明朝那时候或许也能说的过去,现如今大可不必。新朝不是明廷,只要出兵四五千人协助你们的防御就可以帮助你们能够自力,夺取你们所在的整个岛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你们就无需驻军去硫求那里了。”
张海提到派兵协助岛津家夺取整个岛屿的时候也是碰然心动。整个九州岛虽然未必能赶的上江户一带德川家的中央领地,至少也有近二百万石粮产与人丁的规模。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以实用主义做派立国的新朝政权怎么可能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恐怕想要的不仅仅是硫球,还要染指东瀛本土。
岛津家的来使沉默了很久,虽然很想同张海等人翻脸摊牌,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放弃硫球列岛,是我家家主很难答应的,不过事在人为,这次回去,我会尽一切力量去劝说家主不要触怒新朝上国。”
说着这些的时候,来使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我听说新朝大军一向主张兵贵精不贵多,如果能够出口一些精良的兵甲火器,在派遣一些使者来指导我的军备,改善我们队伍的战斗力,那么我们需要维持的军备规模就不需要以前那样庞大了,也可以在不涉足硫球的情况下减轻各地的负担,要是有这个条件,说不定能够说动我家家主。”
张海听后已经知道了来使的大致打算乃至岛津家的大致态度:不仅仅不想放弃硫球,还打算从新朝引进新的军事体系加强自身的范围。
如果说在是否于年内对外出兵的问题上张海一直持有些犹豫的态度,那么此时此刻已经初步决定要采取行动了。
很显然:岛津家的态度已经说明:不论新朝有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日本列岛上不少看的到东亚大陆上事物的人物都已经已经再做这种打算了。对日本的征讨不会是一个小规模的动作,必然如去年那样大举出兵,至少也是轮番出兵,说不定要自家亲征都不是不可能。但是战争的收益同样会是巨大的,甚至不会比去年的北征要小。而且在有能力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战争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一边,出兵的花消虽然不小,但有可能获得的利益极有可能更大。而且如果新朝最初的行动仅仅局限于收复硫球列岛,也不太可能引起日本国内太大的震动。
由此,张海又想思考了对待周遍各国的态度问题。中国化传统讲究与人为善,在某些方面似乎与普世主义者类似,根本磨不开面子像近代的日本,纳粹德国,沙俄,又或者蒙古帝国一样以帝国主义者的姿态对待周边各国。这一方面是传统国家对内思想与政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王朝的军事能力确实有限,在防备北方威胁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机动兵力能够用于对外干涉所至,还有对于大海的过于恐惧,乃至视海路为畏路途。这些因素对于新朝政权来说暂时都并不存在。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能时常保持对外的战事乃至干涉行动,张海甚至有些怀疑新军主力部队是否能够始终的保持之前那种紧迫感和积极训练备战态度。如今新朝主力部队八个步兵旅的主要假想敌没有了传统王朝那些关外对手,可以说只剩下国内有可能造反叛乱的武装了。
按照刘洪涛等人传来的消息还有内情等方面传来的消息,全国大规模的战事仅仅结束还不到三个月,队伍抵达京城还没有多久,五天的假期之后不少部队的纪律与训练管理都有所松懈。如果不适当的动用体罚,甚至基本的考核与训练都难以进行,新兵还好说,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老兵和骨干。
队伍的战备觉悟有所降低,是张海在决定给官兵们放假,并且在决定让不少军官成婚的时候就早已预料的,可还是没有想到主力部队中的老兵与骨干会到了不体罚就难以像以前那样遵守军营中一些日常规矩及考评训练的程度。
这些因素,也促使张海决定在开国之初就出兵海外。
最终张海在沉默思考了很久后对岛津家的来使最后说道:“去年夏季闽地粤地的海主们虽然遭到了重创,但海上也未必太平。回去的时候乘新朝水师的船队先在硫球歇脚,为了确保安全,怎么也得有数艘巨船百余艘海船万儿八千军兵的规模才安全。”
岛津家的使臣没有想到张海的转折这么突然,从一开始有的谈,一下就让整个萨摩番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558章 出兵决断(二)
岛津家的来使并不确定张海这些话仅仅是试探还是决定,于是思考片刻后也郑重的问道:“仅仅是护送,还是打算在硫球驻军?我想天朝上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驻军藩国的习惯?”
即在心中做了出并开战的打算,张海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隐晦的了,反正主动权在自己一边:“新朝的新字就是过去没有的,现在都可能有了。以前的中原王朝始终面临北方的隐患,因此才对周边的很多事情尽可能的睁一直眼闭一眼,而如今,就要算算汉武以来的总帐了。更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