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武士之外还要在岛上砍伐树木构筑工事,就连平日里以歌声表达哀怨的时间也没有多少了。

没有多少岛上的居民对可能到来变故报有期望,大多数人虽然很少有机会相互之间谈论,能够驱逐这些日人的外人,除了那些更为强横野蛮的势力难道还会是什么善人?一样有可能在岛上欺霸女并让岛上的居民们从事更为繁重的劳动。

不过当战士们上岸不久就开始在距离海岸不远的地方亲自伐木构筑营垒的时候,不少岛上的居民都有些奇怪,不少人甚至主动的来帮忙。

高海量并不拒绝岛上的民众主动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很显然,北面的岛上至少两千以上可以动员的劳动力就是效率远远不如战士们也是很大的助力了。不过第八旅的战士们没有多少监工,而且连续工作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样子,负责修建营垒的军官们就会劝说跟着战士们一起劳动的岛民们同战士们一起休息。

岛上的居民们见惯了海上的各路强人,这十多年以来更是习惯了那些日本武士们的严苛,却从没有见过这样拥有压倒性的武力却又相对友善的队伍。

高海量做为张海的弟子起事几年里在全国不少地方都作战过。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民风的朴实或所谓的“淳朴”只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自我保护手段而已,如果有唾手可得的利益又或者容易欺负而不会引起多严重后果的人,态度就大不一样。因此高海量并不知道当队伍向这些所谓拥有“朴实”之名的民众们展现出友善的一面的时候,会不会助长这些地方岛民的恶意。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的时候,配属于第八旅的火炮以及弹药粮食乃至财物等辎重基本卸载完毕,在利用了岛北几千人力的情况下能够让队伍落脚,并且物资也能够初步保存的临时营垒在众人的忙碌下初步完成了。

船只上卸下的还有不少照明用的燃料,使的第八旅在岛屿北部的临时营地即便面临敌人可能的夜袭也能够从容的应对。

夜幕降临下来之后,战士们还是按照野战中行军作战的老规矩,分前后半夜轮流休息,随时能够维持战备的人足有超过一个营的兵力。

温暖湿润的异国他乡乃至夜晚阵阵海浪声都让第八旅的官兵们有些新奇,而高海量却开始召集各营中的不少军官商讨第二天进军全岛的策略。

“我们上岛的兵力固然不少,加上留下来的水师足有七千人之多,可即便大部分出动,在整个岛上展开拉网式的行动并力求在一天之内扫荡岛中的残敌还是有些人力不够。而且我担心在我们进行这类拉网扫荡的时候,即便是从上风处开始,也会面临不可预料的纵火危险。”高海量讲出了自己大致的顾虑。

没有参加过北上作战,南下行动中也只是很有限参与作战的高海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广袤的山林,不由觉得困难重重。

“大股的敌人不可能像少数潜伏者一样没有痕迹,我们动员岛上的民众,应该能够很快找到山林林残敌的巢穴。”步兵第一营的营长试着说道。要在短时间内扫荡岛上的残敌,高海量也觉得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在第八旅的官兵们轮流休息的时候,跟随各步兵营而来的硫球口语翻译们也没有闲下来,通过一整夜同岛上不少人的谈话与询问,终于了解到岛上日人在之前大致的规模,至少有五百名左右的日人战前在岛东和岛南等地驻扎,不过大军登陆之后这些人有没有逃向内陆的身山中就难说了。

第566章 奄美大岛(二)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高海量最终还是决定动员大约四千人左右整个第八旅全部可机动的兵力再加上三千名左右集中起来的岛民丁壮共约七千人左右,在驻留水师的配合下对全岛展开拉网式的搜查。经过人力加强后的第一营群还有补充入的土著人力约两千三人左右从岛东北方向展开拉网,第二及第三营群加上配属力量一共四千六百多人的力量快速机动到岛的西南部展开拉网式的前进。

新朝四年旧历四月二十六日天色刚刚放亮,第八旅各营的官兵刚刚完成轮休的时候队伍就充分的行动起来准备展开对这一带山岳丛林地带的拉网搜查行动。

同时驻留水师乃至岛上男女老幼们也没有闲着,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兵力快速机动运送任务后又在岛屿的四周开始修建不少观察哨所以及灯塔,以防备夜里对手海上可能的增兵并为夜里进行环岛巡逻的船队提供方便。

旧历四月末的天气即便在更靠北一些的地方也开始热了起来,而身披重甲并携带不少枪铳火力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十分舒服的事,还在官兵们在平日的训练中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

奄美大岛从东北到西南的距离并不近,即便相向对行,想要在日落之前完成回师也是一件极为艰苦的事情,而且考虑到敌人的存在,这里丛林里还充满了危险。树林里的战斗总是对防守的一方更为有利的,因此,战士们尽量以急行军的速度和节奏在红树林中穿行。

凭借着城防战斗时的不少经验,即便战士们的兵力有些不足,也是以十人左右的班集中起来准备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步兵班在补充了炮兵及辎重兵的相关人员后从一个班扩充到两个班,一个伍扩充为一个班,除了每个官兵几乎都配备的全身甲之外,步兵班的战士负责携带三十件燧发排枪一百二十发左右随时填装好的弹药准备随时以猛烈的火力应付可能出现的敌人,补充到班内的炮兵则携带弓箭及套管钢矛准备应付可能的危险。班与班之间的间隔保持在七十到八十米左右喊话能够被听见,勉强能够保持语音联络的距离。这之间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用队伍从船上带来的锁子甲,盾牌长矛武装起来的土著武装。在没有多少训练的情况下,也只有这些基本的冷兵器能够为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壮们提供掩蔽了。其实最有用就是那些避免误伤用途的钢制盾牌,土著小组们在各班之间也是集中起来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威胁,还有人携带了用于报信的信号弹负责在危险的时候释放。班组之间在战士们的指挥之下尽量保持着不超过十丈左右的距离。

这样一来,就没有成规模的敌人有可能从拉网的清剿中逃脱出去,越是靠近中央的时候越是如此。

这时代山岳丛林中的防御战,如果守军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准备,的确能够给进攻的一方带来不少的麻烦。可船队所携载的第八旅从出现在海面上开始算到准备对整个岛屿展开拉网式的扫荡不过一天左右的时间,北面的基地遭到袭击乃至敌人异常强大的消息传到岛西和岛南的村子里面,岛西和南的几百名武士开始携带着几天的给养和水袋向丛林里撤退的时候,拉网式的行动就已经开始了,没有留给对手多少防御布置的时间。而在这之前,上千萨摩武士对于海上的各势力来说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岛上又没有多少人烟油水,虽然预料到可能来自新朝大军的危险,可却没有想到前来的敌人是如此的强横。

最初的时候,岛西和岛南的武士们并没有彻底逃向岛内腹地的打算,而是期望利用居高临下的山岭地形给予那些以班为单位的披甲强敌们以致命打击,虽然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是按照传统的军事观点来看,在这样的山岭地区以弓箭和鸟枪进行防御说不定有可能给敌人以重大打击。

不过残余的敌人显然错打了算盘,当负责指挥各部的萨摩武士以上百人的兵力从山岭上向战士们抛射下如雨一般箭支的时候却发现即便是利用山岭的威势,那些和弓射出的重箭也很难对那全身钢甲一般的强敌造成什么威胁,只能杀伤一些因为举盾和缩头不及时而伤亡的土著丁壮。各班的战士们却能以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火力给予猛烈的回击。通常十来名战士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回敬出一百二十发左右的弹丸及五十支以上的箭支,两个在有效射程内相互掩护的小队往往能够单单凭借投射力量就能杀伤数十人,击溃居高临下冲下来的二三百名武士。而如果那些武士们如果针对第八旅各班战斗群以更大规模发动攻击,临近的步兵班在不到一分钟之内就从侧面威逼过来让几百人规模的大股强敌陷入险境。山中的树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遮挡射来箭支的弹道甚至干扰那些威力不算大的火绳枪,而敌人却发现即便是细一点儿的树木甚至浅一点儿的泥土胸墙竟然也难以抵御那威力强劲的弹丸。

在岛西的山岭中经过几次大规模激烈的较量,残余的武士们终于清醒的认识了眼前这股从未见识过也根本不可想象的敌人。那些全身包钢一般的铠甲乃至不用明火的火枪对于萨摩藩来说都不是什么超出想象力的东西。而那些小小的枪铳接连不断的发射竟然能有如此的威力缺超出了不少人的想象。

在随后的战斗中,也有的武士通过潜伏的办法获得了近战的机会,但防护装具及火力上的决定性差距并没有能给战士们带来多少伤亡,还有的敌人试图燃起大火,至少是通过制造烟雾来获得突围的机会,可距离太远起不到效果,距离较近的几次尝试却发现战士们早已用名贵的丝织有了防烟的准备,一边倒而绝望的战斗让岛上的不少人都丧失了信心。

第567章 奄美大岛(三)

奄美大岛上的激烈战斗对于岛上的对手来说看起来是一边倒的局面,给人以残酷和震撼,而对于战士们来说山林里的追击战斗也并不轻松。

因为山林里的残敌不断的向岛中央退却,敌人留下的尸体乃至不少伤员并瞒不过官兵们。高海量在看到岛西的烽烟后直接乘船在中午之前来到了战斗的第一线,了解到有关作战的一些情况后知道各步兵营营长及队伍里的军官们对于战斗的进程并不十分满意。

岛西山岭中的作战中,击毙还有俘虏的对手总共不过三百五十余人左右的样子,可是第八旅步兵营各班战斗群遭受的伤亡居然有十三人之多,还有四人牺牲。即便排除陷阱和烟火带来的损失也有十人左右在一般的作战中伤亡。而跟随队伍一起行动的岛民土著武装尽管依靠战士们的支援改善了作战装具,伤亡损失多达三十余人,至少有两个小组在残敌的反扑中全员伤亡,而这些人在拥有钢盾铁甲的情况下却没有杀伤几个日人。

营一级的军事主官乃至队伍里的不少战士们都是见过有关去年北征作战中的不少战斗详报的。在辽东的攻坚作战中即便是针对那些意志顽强,战斗力不输明军正规战兵的满州守城武装,新军主力部队同对手之间的伤亡比也要比这个大的多。

“难道是我们的战斗力不如当年时北征中的队伍么?差距这么大?”第八旅第一营营长有些遗憾的自责道,他显然知道:这些所谓“日本武士”的战斗力同后金中类似性质的精锐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也就只能相当于后金中那些老弱守城武装而已。

高海亮其实也并不满意,但还是安慰官兵们倒:“我们的战斗任务过于繁重,这岛也不小。我们不得不这么分散兵力而已。如果我们针对这么广阔的面积能够有充足的兵力,并且不是靠这些岛民们来做侧后掩护,或许伤亡损失就会小的多。当然,看起来山林中的战斗确实可能是今后我们在进攻倭国本土的时候一个需要重视的难题。

中午的时候第八旅的官兵们可不敢像往常一样展开大小休息,既然双方已经上规模的在岛屿外围的山区一带接触,就更不能给敌人从容布防或逃逸的时间,必须“粘”对手不断向前逼近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可预料的危险。

这个海洋上的岛屿虽然看起来风景还算不错,不过因为大面积的亚热带山林,仅仅不过初夏的时节,岛上的蛇与蚊虫就开始肆虐起来。这给缺乏全面防护的残敌以更大的困扰,很多伤员被残敌所抛弃了。那些日人在战士们看来虽然拥有看起来还算顽固的意志,可相互之间的关系却让高海量等人为之轻视。

炎热而疲劳的行军让很多本地的土著都感觉到难以适应,尽管这些人的负重往往更轻。战士们就把所携带的十分有限的饮水送给这些人。鉴于敌军反扑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并不大,不少跟随战士们行动的土著还放弃了钢盾甚至铁甲跟随着战士们行进。

最初上岛的时候,第八旅的官兵们乃至岛上的岛民相互之间并不信任,只是因为武力上的差别给那些岛民们带来的天然不平等地位感,还有这十多年以来在日本武士统治下养成的服从精神,让这些岛民中的丁壮才或主动或被动的配合官兵们展开岛屿上的行动。

经过不少战斗,战士们对这些岛上的居民也逐渐了解起来:这岛上的民众虽然同过去的后金一样靠渔猎生活,民风却同东北山林中的人们大不一样。他们显然不是合格的战士,面临战斗的时候像不少汉地的平民们一样不知所措,然而某种程度上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们并不畏惧牺牲,也会最大限度的忍受疲劳。而且双方几千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从凌晨到午后始终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传来,在客观上也印证了岛上民众那种真诚而非来自利益考量的善良。

连续一整天疲劳而艰苦的山林地带的拉网式扫荡与行军,让参与作战的岛民乃至第八旅战士们疲惫不堪,到黄昏来临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还是没有最终完成全岛的扫荡。不过七千人左右连绵十几里周长的包围圈却已经初步形成了,敌人被压缩在了临近汤弯山方圆几里内的区域里,官兵们之间的兵力密度也到了能够有效防备夜袭的程度。

早在日头开始偏西,岛上的拉网式扫荡还在紧张进行这的时候,留下来的水师船队也没有闲着,而是提前部署二十余艘船去外海附近在岛屿的四周组成两层巡逻警戒网乃至近百里的侦察警戒纵深。

高海量早就想过:整个岛屿要想有效的守备也只能依靠海船在水面上的警戒,否则是很难避免北面可能的来敌利用暗夜向岛上的渗透的。毕竟奄美大岛是个不小的岛屿,从九州到这一带还有不少做为地标的岛。敌船跨过海平线的暗夜渗透虽然十分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唯一的办法是在黄昏前船队在岛的四面进行一次出海警戒。北面的敌人想要在**之间的时间内跨越上百公里的距离并且还能准确的抵达岛上,这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不过,当船队在岛屿的四周部署到位的时候,望远镜里的海天之间也没有见到北面来敌的敌船身影。

入夜之后的战士们并没有休息并等待着敌人的反扑,而是一步步的摸索着不断缩小包围圈并将最后的残敌驱逐到了并不算大的汤湾山上。

或许是经过战场的淘汰,剩余下来的敌人明显比第八旅的官兵们在岛屿北面登陆时遇到的那些顽固了不少,大概在后半夜的时候,从不远处的山林之中似是隐隐的有粗旷朴实歌声传来,当天色完全亮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了最后山林之上的一百多具尸体,不知道这些尸体是主动自杀还是被自杀,总之没有在最后的搜山中获得多少俘虏。

第568章 奄美大岛(四)

奄美大岛上的战斗最终结束了,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岛上的一千顽敌除了登陆时的百余名俘虏外其余绝大部分被消灭。

可不知怎么的,岛上的岛民们对于未来的茫然却一直没有消失,没有人知道这些上岛的人最初的友善态度是不是一种作战时的所需,就像十多年前那些乘船从北面而来的人一样,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或者养活这上岛的数千人,今后还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旧历四月二十七中午,最终在解决顽敌的战斗后的午餐时间里,战士们同跟随队伍一起行动的岛上居民们一起用餐,腌肉、调料、果、精米等不少原料制成的军用食如同山中打来的野味一样美,而这些却几乎都是无偿的。

这还并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第八旅各营的翻译们用这里的岛民勉强能听懂的硫球本岛方言告诉所有的人:那些钢盾铁甲还有长矛军队并不收会,只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在这样的地方保养这样的装备以防生绣,并且期望岛上的丁壮参加队伍在今后组织的军事训练及巡逻。至于一万几千人打渔以及给养的事情,在这些日子里可以完全由船上的给养来负责。第八旅的官兵在这方面同岛上的丁壮没有区别。

临近夜晚的时候,第八旅的军官们又询问岛上的人对于火葬有没有忌讳,在得知这里的人们死亡的尸体往往都是投向大海,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忌讳后就为在战斗中牺牲的四名战士还有二十多名跟随队伍一起行动的岛民丁壮们举行了火花的葬礼,并将骨灰收集到精制的木盒中下葬。

翻译们向这里的岛民解释道:人死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灵魂依然留在躯体之内,火葬并不是让灵魂丧失而是让其升天,骨灰和墓碑是留做纪念为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如果让灵魂埋葬在棺材中就会让死者经历数年到十几年地狱一般忍受**霉烂直到只剩下骨头的痛苦。

人天然的会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人报以恐惧和提防的心态,比如不用语言,装饰,风俗的异乡人或异国人。当大军在岛屿上登陆的时候,不论是战士们还是岛上的岛民都是如此。

不过仅仅经过两三天时间的接触,战士们的点点滴滴乃至共同战斗乃至战斗之后的所作所为就让岛上的不是人都明白:这是一支不一样的海上大军,他们或许不是单纯而无私的,但对于岛上的人来说却不存在任何敌意。

高海量等第八旅的不少战士们也越来越了解了这里在性质上同大陆完全不同的“渔猎民族”,这里的人们友善温和而富有服从精神,并且或许是因为人口规模不够大,也或许是因为日人十多年来的压榨,岛民当中拥有十分有威望的人,却并没有多少显得比其他人更为富裕的人。

一直隐藏在人群中的岛上长老们这时也不再隐瞒的自己的身份,更为顺畅的同第八旅打起交道。

高海量在见到这些人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放心,试探的说道:“如今岛上的人们今后再也不用向北面的日人交税赋,也不用接受南边儿硫球的管辖,整个硫球列岛将成为我新朝的领土,你们也将成为我新朝的国民。再也无需担忧这海上的各路强人了。”

高海量原本以为这样的话或许多少会引起这里的人们些须不快,却没有想到几位前来的岛上长老似乎并不以为意,只是通过翻译问道:“那这做为新朝民众,朝廷有什么要求没有?每年要交多少东西,出多少人?”

“三十年之内,不需要交纳钱粮或其他物资,免除大陆上其他农民所应交纳的税赋,也不需要像大陆上的民众那样身体合格无犯罪纪录的成年男子需要服一年兵役。三十年以后,当你们无需再这岛上靠渔猎生活,而是拥有能够赚取金银的手艺能够获得硬通货的时候每年才需要交纳商税等等。如果不是每户每年收入上千两的巨利,通常不会超过所得的两成。”对于在出发之前,有关硫球的要求早有定论,因此高海量很娴熟的通过跟随队伍的翻译讲出了这翻话。

接着,似是想起了什么,高海量继续说道:“懂得硫球话的人并不多,像我们这样的翻译也没有多少。要想让岛上的人能有更好的出路,最好不论是孩子还是妇女,都尽可能的在我们所举办的学堂上多学学我们的汉话。即便做不到像我们那里的学生一样,也会简单的读书看报了。”

从译官那里经常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中高海量了解到,真正的汉语不论对于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十分难学的语言。新朝那种很像辽东方言又夹杂了不少新词汇的“新朝白话”实际上相比原有的汉不论从口语还是字来说都大幅度的简化了难度,但即便如此,对于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都是十分复杂的。

即便对于本国人来说也往往要经过至少几年的语习才有可能熟练的作、阅读,较少语法和标点错误乃至错字。

但汉语也有其同大多数字母化语言不同的特点:一个只懂得几百个葡萄牙荷兰单词或英单词的译馆学生,肯定不能通读任何性质的外类章,就算是最简单的政治宣传或家信也一样,更别说报刊书籍,而且也肯定不能跟一个外国人做正常的交流。但是一个只懂得几百个汉字能读能写的人,却有可能通过连蒙带猜的方式看懂一些简单的白话报刊并同一般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只要要求不高,汉语和白话入门的难度实际上要比大多数字母话语言低。译馆里的人们大多数也和现代的学生学英语一样是哑巴外语,不过那些懂得汉话的外国人,很多却是“盲汉语”,入门汉语的口语要比书面简单的多了。这些特点也使得高海量有信心花费并不算太大的代价和时间让岛上的民众真正的了解新朝白话。

这个要求虽然出忽岛民们的预料,可却也没有遭到怎样的抵制和反对,尤其是当人们知道从事这样的学习不但不用交学费,还会获得一定奖励的时候。

第569章 硫球本岛

当高海量所在的第八旅花了两天半左右的时间去征服北面的大岛的时候,王永所在的第七旅所在的船队主力却小心翼翼的向南行进着。在旧历四月二十六日海上风浪忽然大了起来的时候船队险些迷航,好在奄美大岛至硫球本岛之间还有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