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见到五个最厉害的人就这样被张海轻易的放倒了,众人原本欺生和轻视的心态也收了起来,并重新的疑惑起来。这五个人平时聚在一起打架,几十个人都不是对手。

而在这个时候,十几名亲卫连的战士也从门外闪现出来。那些装具还有这些人身上的精悍之气都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轻易冒牌的,更别说轻易在府院里的保卫体系之下做到这一点了。要知道这里虽然不是什么重地,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持兵器进来的。

不好的预感顿时笼罩在这里的大部分官兵的心头,不少人想到了什么,恐惧的跪拜起来:从众心理之下院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新朝圣主亲自来这里了。虽说新朝圣主要比一般君王朴实的多,不讲究虚礼,可谁也不知道自身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张海这是才郑重的对这里人训斥到:“我知道在列岛的治安战中不少人的心都野了,几十个人一起只要有一些交情足够的人就开始破坏军纪。说你们在那里违纪女干银烧杀可能过了点儿,并不是谁都做过,可平日里的不少规章制度也大多抛到九霄云外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你们对这里新来的人还有弱者的态度来看:你们恐怕把新朝军人应有的理想和质也忘了,就像今年春被清洗的那些公安军一样。我建议你们所有的人先不要回家乡,多服役一年,从新兵开始学起,重新有了战士的习惯,再去管理要求比较高的工场工作或许才能把你们的心收起来,你们中真正有优秀表现获得过经过认可的勋章的也不例外。”张海思索片刻后对众人说道。

张海原本其实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当一支队伍的性质和习惯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不是一席话能够改变的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变相的重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训练和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完成对这些人的政治鉴定了。

日头偏西的时候张海重新向宫城的方向上归去,经过这些日子的忙碌,自己或许真正的开始拥有一段比较清闲的日子。但不知怎的,张海的心却多少有些沉重,日韩治安战带来的伤亡并不算多,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却超出了预料,需要不少的时间和成本来弥补了。

第686章 同种异己

新朝五年春节来临的时候张海在忙碌了一阵后重新开始轻松起来,没有忘记给刚刚有记忆的小慧兰以真正节日的感觉。张海身边的小女孩们任务也减轻了不少,至少没有过去征战时代在负担奏报处理的情况下还要抽出人手去航空队出勤了。随着年龄的成长还有在张海身边交流与工作时间的增加。一百余个孩子每天只需要花上两个时辰基本上就可以处理数千件奏报的同时还进行针对以往资料的一些汇总工作。

过去的时候张海身边的孩子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不过经过四年左右的光阴后识字算数还有处理奏报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

张海也没有再给那些孩子们安排更繁重的工作,而是让这些孩子真正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平日里也同不满三岁的小慧兰一起玩,并且并不畏惧让这些孩子们在过年的时候放真正意义上的“铳炮”甚至操作黑火药放“抛石雷”“真火箭”对于这些特别的孩子们来说,这时代寻常意义上的鞭炮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孩子们的好奇心了。

此时代的大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往往为迎来送往或者有关年关的时期忙碌,而在这个史上少见的君王之家,到有了小康小门小户所独有的一种轻松氛围。就像旧时孩子们眼中的春节一样。

不过,在这样的日子里张海与家人还有孩子们的闲聊中也并不避讳谈及工作上的一些国家大事。

“听最近的奏报说列岛北部和朝鲜南部在年前经过一系列清剿之后离彻底消停也不远了?”张海闲时与李千兰等孩子随意的聊到。

“过个好春节恐怕做不到,但在战地过个相对安稳的十五却应该没问题的了,只是我担心那些人不在能够做到像以前那样的表现了。”李千兰有些忧虑的回道。坎坷的经历与四年来的学习及处理奏报中的见闻,还有战场上的经历,已经让刚满十一岁的小女孩心理远比同年龄的孩子成熟了很多。

张海的心也有些沉重,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安慰道:“好在海内的仗和海外的仗差不多要打完了。如今的新朝也有了足够的基础。即便没有过去水准的强军应该也无大碍的。还是要依托整个社会基础的变革才能获得真正而可靠的力量。”

张海忽然还想起秋末的时候出发驶向大洋的新编第九旅:“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话,第九旅的船队应该临近西大陆了?”

经过大航海时代一百几十年的开拓和发展,北半球的海域与大陆已经不像麦哲伦或哥伦布时代那样陌生,至明末移居中美洲的华人都已经有可观的数量了。在拥有熟悉的航线并且也熟悉洋流,再加上新军船队普遍拥有帮助航速的人力螺旋桨动力,出发后三个月的时间按照顺利的情况已经应该接近美洲西海岸了。不过冬季的北线大洋上,不可预知的危险可太多了。虽然顺风顺洋流而且船舱内储藏的给养也不容易霉烂,却要面临冰山、长途海上风浪风险的严峻考验。

“听说那里的土人并非昆仑奴那样的黑人,也并非金发碧眼的泰西人,而是和我们同样的黄种人?”张海身边的一名小女孩问道。

“是的,仅仅在新大陆北部,土生的土著就有几百万之多,而此时代新大陆北部的泰西人不过几十万而已,只聚居在东部沿海富饶地带的少数聚居点。”

“听说那里的人有不少是中国去的先人?”

“传说而已。”不知怎得,张海仅仅是简单的回答到,没有之前对孩子们习惯中的那种耐心。以前的时候,张海对于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有一种受后世主流舆论影响的潜在的同情,认为他们可以被中华移民同化并形成新的明国家,对抗欧洲在美洲的影响力。

不过在经历了多年的征战乃至新朝开国这近一年时间以来处理过不少地方上的事物后。张海对此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单纯的幻想。不要说是隔绝了几千上万年的人群,就是在中华之地让这个乡做为外地人去同化另一个县的乡又怎能是一个和平的过程?如果以满蒙还有中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而论,张海也如同小说中的很多穿越者一样,宁愿与西洋人打交道,也不愿意同这些同种不同的野蛮民族打交道。

除了西班牙人以外,北美洲的西方殖民者对待印地安人的蚕食是一个随着人口的繁衍与对土地需求的增加、长达几百年的过程。其中即有冲突也有合作,即有侵略也有自卫。而新朝如果打算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同化整个美洲,对于印第安人的策略只会比那些英法荷兰等国的移民们更加强硬、更加强势、也更加血腥与暴力。越是在旧时代处理实际军政事物越久,就越不可能赞同19世纪那些西方左派无条件站在落后民族与落后化角度一边的历史观,更不会是一个民粹派的“社会主义者”

张海最终不决定回避和隐瞒这些问题,在去年的北征中,身边的孩子们见的也应该足够多了:“如果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控整个美洲,我们即便不参考去年对满洲人的做法也至少要参考针对蒙古各部的做法。一场更为宏大而艰辛的远征是免不了的。第九旅暂时的任务还不是那些,最多刚刚起步。”

就在南京宫城欢度新年的时候,朝鲜日本等地的战事在少数地区激烈的围剿和对抗中正逐步走向尾声。而在此时距离南京宫城一万数千里外的遥远大洋上第九旅的庞大船队在克服了风浪和海冰带来的一系列考验后迎来了在大洋之上的第一场战斗。

在外围巡逻的船队哨船发现了逐渐靠拢过来的不明船队,数十艘海船就在旗语的通信联络之下渐渐围拢过来。当敌船发现远处的船队不止一艘船,而是一支规模庞大船队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打算逃跑,却终究有些来不及了。

第687章 崭新大陆

从双方的船队在海上相互发现底牌开始,激烈的追逐整整持续了四五个时辰,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第九旅所在的船队终于在人力螺旋桨的帮助下以明显比对手更快的航速逼近了五艘西洋式的海船组成的船队。西洋船在远洋本来就拥有不低的航速,做到这些是几乎所有的船员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做的事情。

在这茫茫的大海上,因为晴好的天气之下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其他船只,而这时代的海船航速却往往不快,海盗与商船之间的追逐或是海上的交战中:跨越夜晚或者连续多天追逐对手是常有的事。能在日落之前就被那些东方船只追上来似乎是那些西班牙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新军船队本质上更像是“运输船”,甚至这时代西方商船的理论火力配置都显得更好一些。这艘五艘二三百吨级别西洋海船上的炮火多达百余门,几乎同第九旅数十艘海船的火炮配备总数差不多了。

好在新军船队枪炮火器的制造精良乃至成员的炮术完全在那些西方武装商船之上远方的炮战中通过船数与多路合围很轻松就通过火力威慑让敌船在一里距离以内的炮火也变的不怎么准确起来。

负责第九旅新大陆远征队的陈勇见到这样一支寻常遇到的西方海船都有刺猬一般的火力后就放弃了彻底击沉敌船的决心,那样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更不用说这似乎是一支去向美洲而不是从美洲而来的船队。船上即便有不少货物乃至财物也不值得付出过高的代价了。

“逼近到合适的距离链弹!”陈勇说道。

因为以后可能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海上乃至陆战考验,陈勇也不愿意把包括的弹药浪费在弹药杀伤效率必然低下的大海之上。不过链弹之类不惜成本的高级弹药远征队在出航的时候却配备了不少。

链弹的能量比实心弹小的多,风阻也大。九斤弹火炮打出的链弹通常在二百米内才有较大几率打断对方的桅杆并有一定命中率。不过上百门火炮的齐射下,连续三轮开火发射的近三百条链弹在接近一里远的距离上也发挥出巨大的效能。命中率虽然不到一成,也几乎让那些敌军的海船停滞下来。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大洋上,丧失了船只动力的后果是可怕的。因此陈勇也没有进一步靠近那些如同刺猬一般敌船的打算。率领全船继续展开了向东面大海上的航行。

起初不知什么原因,船队在秋末十分出发后虽然经历了一个寒冷而海上时常有风或冰山的时期,但隆冬腊月时节的时候海上的天气又稍稍转暖,给人的感觉像是早春一样。还时常有早春时节都未必见到的阴雨。

“航海日志是不是记错了?这真的是刚至新年的时候么?”一名船长也有些疑惑起来。好在是五十多艘船支组成的船队进行集体行动。几乎所有的船支上的航海日志都显示记录并没有什么错误。这就决不可能是记错了。

旗船上的陈勇身边一位经常走新大陆航线的船员向导对此却不以为意:“泰西其实比中华更靠近北地,却因为特殊海风的影响气候比中华的北方更温和。我想在这漫漫的东方大洋上其实也是如此:看似寒冷的北地,在大海深处反而有一股暖流的存在。这可能就是物极之前的回光返照。极北之地的严寒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就这样,船队在安定下来之后就绪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航行,就当长时间的海上航行让不少船员都产生了一丝惶恐情绪的时候,终于在新年初三的时候有前哨船借助望远镜观察到了几十里外的海岸。

“是不是又一处比较大的岛屿?”陈勇问道。

“就算是岛屿也不会是个小岛,但也有可能是个大陆”前方的旗语传信这样回道。

当船队继续向前航行了大约一个时辰的时候才最终确定下这不是什么海上的小岛,因为船队展开连绵几十里的距离累计可以用望远镜观测到的距离不一百五十里,在这样漫长的陌海岸都没有弯曲的迹象,那是日本那样的列岛也不会有的事情了。

远处那陌生的大陆似乎在岸边并没有什么人烟,只有一望无际的茂密树林。直到船队又向南航行了足有一昼夜的时候才在海岸附近发现了些须人烟。像是岛上的一些土著在打鱼或在海边拾贝壳。

按照在东方的经验,当面临这么庞大的船队的时候,海边的普通居民往往会在很远的距离上就一哄而散了。不会有多少还在停留在原地。毕竟大海之上的海盗是很常见的,陌生人的船队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可远处的那些土人们不仅仅没有惊恐,还有几丝好奇与兴奋。似乎长期沉闷的生活之下已经让这里的人们忘却了危险。

不过,第九旅的官兵们可没有因为对方的好奇与友善而放弃警惕,毕竟这也有可能是疑兵诱敌之计。在东方有不少生活经历的人都不相信这世上有无条件的淳朴。

船队在距离远处那海边小村最近不过一里左右的地方放下舢板小船展开了登陆。因为这不是第九旅的最终目的地,因此上岸的人并不多,大概只有千人规模左右的一个加强营群。没有攻坚需求的情况下无需运送多少炮火上岸,因此这些小船的上岸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过漫长的远洋航行,虽然长途航行中的晕船绝大部分的成员都已经克服了,可是却没有想到当踏上陆地的时候晕岸的反应是那样的强烈。几乎在登陆着后花了数分种之后大多数官兵才有能力勉强站起身来。当大部分战士能够站起身来向前走的时候也难以进行自如的跑动。

让人们惊奇的是即便面临这么多全副武装的人员直接登陆上岸的威胁,远处的那些几乎没有任何武装的土人们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危险。对不远的地方发生的这一切或是围观或是毫不在意。

第688章 友善部落

陈勇在派遣部队上岸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大致的安排,船队只在这一带做短暂的停留。当上岸的队伍确定附近这一带居民点的大小,并觉得这附近能够有足够联络的范围内可以维持营规模的队伍后就在这里设立一个军事据点,做为新朝军队在这片大陆上的一个落脚点,船队主要的任务当然还是南下中美洲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烦去。那些当地土人不知道是否可以利用,虽然不报多大希望,但如果真的可以利用也算是开拓新大陆的一支助力。

由于担心是疑兵之计,上岸的第九旅步兵四营营长秦涛派出不少的侦察人员花了几个小时了这附近方圆二十里范围内的地域,并布置可上百名随时可以警戒的士兵后才放心的向那些毫无武装的当地土人平民走去。

这一带的土人对于这群大海上来的不速之客毫无抵触之心,让上岸的战士们特别是经过不少战事考验的军官骨干们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不过被海上的土人围观了两个时辰之后终于有能管事儿的人似乎是头面人物一般的人出来相迎了,除了看似管事儿的老人,还有妇女和孩子,每个人都带来了食物和水。

跟随秦涛上岸的也有一名懂西班牙语的翻译和一名在国内专门募集而来懂得用手语或其他方式进行简单沟通的人,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而已,因为谁也不知道如今的美洲,西班牙语是不是这里的居民都广泛了解的一种语言。

见到这里的土人如此客气,同亚洲一带的少数民族反差也太大,更是暂时加剧了上岸官兵们的不安。

秦涛身边的一名精于沟通的“手语翻译”见到这里的人们热情的送来食物和水,也笑了笑从身上的随身背包里拿出了一些东西:那是密封在似是罐头摸样东西里的一些埝糕。在精良的保存之下经过三个月的海上航行也没有发生变质,并做了推辞的表态。

“在外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除非已经经过必要的确信并自己征集加工出来。”这是队伍早在远征之前就明白的一个注意事项了。

在亚洲遍远地方,如果对当地人的好客有这样公开而直接的拒绝是无礼的表现,可这里的土人却不觉得是什么。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上岸的队伍加强了警戒,整个步兵营按照野外行军值勤的标准在整个黑夜里一半的人负责休息或与大家一起娱乐,一半的人负责警戒。

值得欣慰的是篝火聚会在哪里都不希奇,再为落后的地方在这荒野之中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甚至可以说相比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部落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因为更为沉闷对于娱乐生活的需求更高,人际关系顾虑更少,音乐上要比几乎一片空白的汉族传统社会多多少少强不少。可对于接触过不少现代旋律并看过不少新朝戏剧的新军内官兵来说,这些土人的唱歌跳舞就没有什么值得希奇的了。

虽然语言不通,但在能够以行为暗示的情况下新朝还是赠送了不少礼物。包括不少富余的衣被、质不错的盐、铁锅和几种炒菜的方法。甚至还包括制作精良的几十套传统索子甲。而对于土人的任何礼物及便宜,秦涛只是象征性的接收而已。

新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不主张什么朝贡贸易的那种回赐物比进贡更为优厚的赔本赚吆喝。但见这些当地的土人同亚洲地区的那些南北野蛮民族完全不同,也觉得对于这些看起来还算是良民的“可造之才”必要的笼络也是应该。

但也因为语言不通,除了一般的物物交易,一起吃吃饭唱唱歌表演表演节目外也就难以做太过复杂的交流了。

除了展示新朝带来的礼物,秦涛也不介意在土人面前示示威。因为西班牙人来新大陆已经百年的时间了,秦涛不确定这些人是否已经对马匹和火炮比较熟悉,就在众人的面前展示了新朝为了新大陆攻掠所携带的一些铠甲及其效能。

不用怎样的语言,轮到新朝一方表演节目的时候,那队伍中那名善于沟通的人就示意在做的土人随意从几百名新军官兵中挑选三名战士。

很快,一名看起来很普通位于人群前面的矮个战士就被挑选出来,两侧各一名战士也被挑选出来。

秦涛又让战士从车上拿来二十多张弓箭,并让这里的土人中的几名青壮年试了试拉力。队伍又准备出了十多支类似这时代西方常见的一种的火枪。

三十名战士前后左右在三名战士大概十到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包围起来举起了武器。十几支火枪先后展开了火力。十几发已填装好的弹药准确的打在三个人的身上和大腿上乃至胳膊上,倒是没有一发失的。

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这些此时代的火枪似乎丝毫没有让这三名战士丧失战斗力。铠甲也没有打穿。

之后秦涛又让这三个战士脱下精钢制成的全身甲,露出里面的柔软的嵌有甲片的梭子甲。这种内衬软甲当地人中的不少核心人物都见过也掂量过。这甲的重量并不比冬季的皮衣重多少,还有丝绸内衬;十分轻便且透气。

二十多张似乎涂着什么颜料的五斗猎弓向这几人在近距离展开了射箭。三名战士身前身后上身和四肢甚至脖颈都中箭过,却似乎依然若无其事的样子。

最后三个人脱了身上的衣服,全身上下除了不少红肿淤青的地方外,一处见血的伤口也没有。那似是涂着毒药的箭矢在穿过了精钢制成的板链甲缝后也没有能量再穿透丝绸内衬。

新军没有像最先来到美洲的西班牙人那样向当地人展示火炮的声势,但这些土人也都见过的装备给这里的居民们带来的震撼却毫不亚于那些从来未见过的枪炮马匹。

这时候,负责在这附近侦察的战士们也逐步会来像秦涛报告着一些事情。秦涛觉得即便语言不通,也应该是进行一些更高层次交流的时候了。

第689章 友善部落(二)

“这不过是一个略小点儿的聚居乡,人口估计能有两千上下,青壮估计六百到八百左右。居民点很松散,分布在海岸北面方圆数里的范围内根本没有围墙没有壕沟,也没有什么人警卫。整个庄子内没有发现任何持有武器的人。甚至我们派出了几名战士光明正大的闯入庄内,里面的人们似乎依然不把我们当外人似的。”回来的战士对秦涛报告说。

这些情况让秦涛大感诧异,秦涛身为营长在一年多以前远征的时候去也对蒙古草原乃至西南的少民多少有些了解。那些相对温顺一点儿的部族也见过,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武装冲突与威胁概念完全如同坦胸露怀一般的乡村。

“连武装都没有?这不可能。难道这些人不怕山林里的野兽么?”营部的警卫战士也有些诧异了。

“不清楚,按理说这种荒山野岭野兽应该很多才对。可我们在附近的山林里值班警戒的战士们都没有听到哪怕隐隐的狼声。”负责通报的战士回道。

这时候,队伍里负责交往联络的人终于拿出了一些早就准备的画册,还有多张刚刚完成的素描画作,试着在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搞清楚一些情况。

画册是一副很大的纸卷,方圆足有一丈五左右;画有中有茫茫的大海,有海岸。海岸上有被新军刚刚测绘出来的这个部落的几个标志性的房屋,还有刚刚画出的几名头目的简单画像,还有新军队伍同众人篝火联欢的情况。而在这周边,只有一些模糊的村落示意,新军中负责联络的人用手指点了很久,并表现出一副疑问的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