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小女孩们入宫后,除了跟着小慧兰一起玩外还要跟着李千兰等孩子们一起补习一些知识,为将来担负起过去只有天子近臣及一大元才能肩负起来的托天重任做准备。”张海又继续补充道:“队伍的规模在扩大,不说体系内从工匠到军队的摊子越来越多。就是在队伍和体制以外,以前我以及李千兰等孩子们能够有效监管的区域也不过就是南直隶浙北这一带。可不能总是如此,我与我身边的人要真正肩负起更好取代整个官吏集团的作用,每天需要处理的奏报就必须更多,从现在的每日四千左右提高到每日上万的规模。并且还要能够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判读。这些都需要更多十分可靠的人来负责的。除了同旧时代利益彻底背离,又能没有私心可以塑造的女童之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托付以这样君主才能肩负的重任。”
张海认真的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讲给了柳香。柳香回想起自己刚才的表现,也有些内疚起来:“对不起,刚才我不应该那样心胸狭隘的。就是海儿想要那些,也是一个君王应有的,我不该。”
张海安慰般的笑道:“我倒是也想招一群个个都有家庭有背景如花似玉的宫女嫔妃们一起来帮我处理那每天上万份奏报和总结。要是像以前帝王那规模的上千宫女嫔妃都学了化,一天能处理十万份奏报总结,十人团搞到全国各乡都没有问题了。可要真这么搞,我敢保证:少则,三年多则十年,天下就会多出一帮把持朝政的外戚集团新乡绅来。我这天下顶多一代人就会像杨广或汉献那样烽烟遍地。能代君主政的,除了今后不能成家立业,又没有家族牵绊的孤儿女童们,又能有谁呢?”
第744章 小女孩们(二)
自新朝四年秋天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张海的居所南京皇城西院扩建了不少。最初张海本以为如果不像寻常帝王那样要做一个“最高奢侈”的形式主义表率并给各路人不会轻松僭越的空间,那么寻常大户人家水平的宅院也就足够了。
可是后来却发现这根本不可能。身边做为秘书与参谋团队的小女孩们按照扩充为二百多人规模的要求,那至少需要折合一百个成年人的生活空间,还有亲卫连至少一百人规模左右的内卫值班警卫,外加为了确保饮食医疗等方面的可靠性要安排的相应各环节相互监督人手,至少也相当于一个拥有几百口人豪强级别的深宅大院才行。
在各方面不给人以狭促的感觉,按照张海前世的经验,人均居住面积以十几平米为底限,二十平米为适宜。这样住宅上感觉充裕的同时不会让一些房间成为很少有人光顾的备用房间或缺乏人气的鬼屋。
再加上院落内需要地方不小的演武场与操场乃至能够缓解视野的院落水池等,就算有一些楼阁节约空间,至少也得是个十几亩大小的深宅大院。
张海最初担心这样一座深宅大院很可能是自己的名义工资负担不了的,那就不好在另一个方面的政治上做表率,做这方面的政治宣传了。不过粗略的看过有关西院扩建工程的帐目后,张海就大致的放下心来。
自古以来的住房领域方面:如果没有地价也没有各方面的揭油利润克扣等等,例如单位自建房或者三线很荒僻地方的四五线房,每平米的中上等砖瓦房只相当于普通劳动者月工资的三四分之一左右。每平米一两银子就足够了,整个十几亩大小的深宅大院总共花费不过此时南京数千两银子。按米价折算大概二战时代日本将军两年的收入而已。这样自己名义上按米价折算同二战日本将军差不多的月收入,一个首付加十年分期可以很轻松的拿下来。加上这时代还很昂贵的透明玻璃窗以及复杂的地道秘室构建成本高不少,但加上柳香那分名义收入也足够了。
在后院足有五六十米见方如同后世校园一般宽阔的操场上,一百三十余个新来的小女孩十分勉强的凑在一起说笑打闹着。还有零零散散的不少人根本没有聚集起来站队的意识而是在各处自由活动。
这些小女孩们的年龄实在太小了,连四岁也不到,正处于刚刚能够用复杂语言同人沟通而又比较叛逆的年纪。虽然不少人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但在这个年龄还根本对生活的艰辛没有体会,这同张海身边以前的那些孩子们根本不同。同样的,这刚入幼儿园年纪的孩子对于世上的一切事也缺少敬畏之心。
张海除了当年在青州的时候对李千兰等老一批的小女孩们比较严厉外,自那以后就从来没有对身边的这些孩子施以体罚或真正的刑法。所以负责训练这些比自己小了很多岁的孩子们的时候,李千兰这个有丰富经历的首脑都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他不清楚应该不应该向这些新来的孩子体现自己的严厉。
“孩子们还不懂得如何听话,让年长的人们帮助帮助她们。过去我们队伍行军中训练那些落后地区民兵的办法是可行的。”这个时候张海走了进来对李千兰还有身边的几个小女孩儿说到。
一百多个十一二岁的大龄女童来到了操场上,一对一的还是在整个操场抓人起来,一时之间鸡飞狗条一般。
不过相比新军队伍里那些出身低层的“教官”们,这些在张海身边成长的小女孩儿们心中还是有一些的底限,也有一些的关爱。对于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以强力相胁迫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打骂与暴力。而是一对一的强制让这些孩子站好队,并以一些虚言相威慑。
再加上此时身材魁梧的张海也已经现身,女孩儿的天性也的确比男性更顺从一些,没有太多坚决要调皮捣蛋欺负人的。欢笑打闹的声音也就逐渐平静下来。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应不应该实话实说?张海犹豫了片刻,觉得应该用正常的态度实话实说就可以了。
回忆起自己刚记事时的一些事情,张海觉得这刚刚记事开化年纪的孩子应该是自尊心比较强,渴望尊重也渴望承认的。她们应该期望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期望大人们不把她们当‘三岁小孩儿’这个讽刺性的词语来看待。可这个年纪的孩子虽然都是挑选出来的,不但长的普遍都很可爱没有黝黑歪瓜裂枣摸样的,而且都很聪慧,可知识量也不可能同小慧兰一样的,应该怎样讲呢?不过在片刻的思索之后也有了主意。
“我看你们刚才欢声笑语的样子,觉得你们这些孩子应该是幸运的。不知道你们是否感觉到自己很幸运,而且也很幸福。”张海的语气平静,郑重其是。没有丝毫很多人对幼儿讲话时的那种装腔做势,也没有表现给人以“你就是个孩子,我们在逗你玩儿一样。”
“幸福是什么意思?”有个别不明白但还算有些勇气问道。
“幸福的内涵不少,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我想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吃饱穿暖、而且有人关心爱护也不孤独、还会受人尊重。幸福还有一些反义词,那就是苦难。是受辱受气、压力沉重、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这些还都是轻的,更多还是吃饱穿暖的机会被掠夺甚至生不如死。还有很多,是生存乃至繁衍的机会得不到保障。”我不会让你们今后生活在苦难中,但有机会的话会让你们体会见识一二的。这世上不少人不少家庭的幸福是建立在无数人的苦难之上。但我不希望你们如此,我们希望你们成为全天下受苦受难之人的保护神。像太阳那样照亮着世间每一寸黑暗与落后的角落。“
张海本来想讲更高层次的道理,但思索片刻后还是觉得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能靠语气与感情的渲染力让她们明白到这一层就很难能可贵了。
第745章 小女孩们(三)
这个年纪的幼儿还没有更大一些的孩子们的不少性格初步形成后的习惯,加上女孩儿当中调皮不听话孩子的比例明显少很多,在张海真心实意般感情的渲染下要比想象中的自觉多了。从不久前还玩玩闹闹的状态迅速变的似乎比上了不少年的学生们还更守纪律也更为听话。张海对这些孩子们的讲话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之久,直到每一个孩子都似乎被自己所打动的时候,才让人们自觉的许下诺言。在随后的队列训练中,这些孩子们虽然最初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在身边大姐姐们的帮助下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分的清左右并能站出看似整齐的队伍了。
未经过多少世事的孩子们的表现不由的让一些军队出身的亲卫连战士苦笑,张海身边的一名贴身护卫薛勇不由的笑道:“这些幼儿们的表现真是比当年队伍训练民兵时的那些平民百姓们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在场外休息的时候,张海不以为意的说道:“我当年亲自把众多弟子自儿时拉扯大,又有数年把上百名孤儿培养成政权栋梁的经历,在这方面自是有不少的经验了。相比成年人,这些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不差多少。所拥有的,就是一颗‘别人待我如何,我待他人如何’,别人让我感动,我就服从和尊敬他人‘的真心与童心。没有太多利益上的考虑和牵绊。所谓的‘两小无猜’其实也是这个特点的一种形容。这种质,正是我会将天大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托付于她们的根本原因。当她们成为能够诱人的少女,并意识到不少人事的时候,也就是她们该离开这个重要岗位甚至离开皇宫的时候了。“
张海没有让李千兰等人按照军人的标准去要求那些孩子,午饭将至的时候。李千兰等人就开始肩负起幼师般的职能从做座位和取饭开始,有意锻炼这些孩子们的识数,认数能力。在队列的时候,左右在这些童心较大的孩子们面前很容易就分清了,可认数与识数方面面临的障碍一点儿也不比队伍在外面训练纯盲的农民时要小。因此这些孩子们来到皇城西院后的第二顿午饭几乎也花了能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不过,这些孩子真不愧是从北方以及南京城等接近新朝白话的方言区数以十万计的孩子当中千里挑一的优选出来的。竟然在开始学习识数后的第一天就能数到十以上,并能数到十九,直到二十开始才不怎么熟练。
当然,有一个小女孩儿是个例外,那就是混在这些不满四岁孩子们当中的小慧兰。做为张海的孩子并且有从两岁半开始为时不短的启蒙教育的情况下。也只有她能将数字一直数到睡觉,并且一百以内基本不会出错。
孩子们都在操场边一处通铺寝室内安然入睡的时候,李千兰终于有些疲惫的来到张海身边问道:“下午是巩固上午的训练还是在学习室内教授孩子们开始识字?“
“午觉以后教授孩子们几个游戏,下午的空间就留给孩子们自己。在我们这里的第一天,她们应该留下一个相对好的开始记忆。不过从明天开始,认字就是应该比数数是更重要的一件事了。当然要记得,这个年纪的孩子手上的发育还不太成熟。认字才是最重要的,听写方面的要求要少一些,甚至无要求。要尽可能的让这些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阅读一些信息丰富的读物。“张海叮嘱道。为了有些管理这些孩子,张海还从身边的小女孩中抽出十多人负责对这些孩子们专职的日常的管理和教育。
接下来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在足够的图片读物和认真精细的教育之下,这些孩子们平均能够认识的字就多达二百个。小慧兰则在这些日字里几乎已经达到外面的扫盲标准了。
在前世中国一些家庭的教育理念中,过早的教孩子识字是一件不好的事儿。这种理念在古时的中国乃至现代的西方社会其实都很少存在。张海听说过前世有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三到六岁的幼儿时期是认字的最佳黄金时期。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认字原理是同成人有所出入的,更同的是通过图形印象和日常说话对应的声音建立联系。认一个比较复杂的字和认一个比较简单的字并无多少学习难度上的差别。
既然在后世的国外都有这种认识,那么对于这些人生中最辉煌、肩负责任也最重的时刻很可能就是自己童年而非成年的孩子们,就完全没有必要有在汉字学习上的顾虑了。
这些孩子们在字学习方面也的确表现出了远非外面成年盲可以相提并论的优势独特,在适当的引导与合适的教育方式之下,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把识字当成了一种兴趣而非负担。
就这样西院里张海乃至十几名女孩儿都把处理奏报之外的空闲时间用在这些刚刚入宫的孩子们身边。时间一天天过去,下雪的时节一转眼就到了。在对这些优选出来的幼儿们无所顾及的教育之下,识字的成效让张海身边一些有过在队伍中扫盲教育经验的战士膛目结舌。
一般来说,利用冬三月的农闲时间教育盲农民,三个月认识三百字就是不错的成效了。队伍的优选出来的少年战士们主动性和纪律性比一般盲农民强出不少,三个月也不过能认六七百而已。而这些还在幼年的孩子们仅仅四十天左右的时间大多数人都认识了七八百字。虽然这些大多是需要长期巩固的短时记忆,也主要是要求会认而不像小学生那样要求听写,可这也是一个就连张海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成就。
“这样看来,新年春节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就应该能够处理政务了。“当张海看到这些孩子们能够饶有兴趣的读一些内容丰富的书籍的时候,也不由的有些兴奋。这样一来,套用玄幻小说中的话,自己的“神识”恐怕能扩充不少,了解的信息也能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深入了。
第746章 奏报乾坤
自从小慧兰跟着新来的孩子们开始一起生活和学习之后,张海自己平日不在需要亲自配着孩子玩上两三个时辰,时间一下子富余起不少。除了日清晨和夜晚都不放松的习武训练之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查看更多的总结和奏报。张海领导的不算是官僚阶层,那些奏报也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和各种让人费神才能明白的八股,因此相比很多帝王来说批阅奏报到不是一件牢心费神枯燥无味的事情。
自从青州以来的四五年时间里,依靠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百多名小女孩。张海以及身边的孩子们处理了大量的奏报。虽然这些孩子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跟着张海所在的队伍一起南征北战。不少人还要承担独立航空队的日常训练任务,但几年下来处理的奏报居然接近三百万份,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总结。这些奏报并没有多么豪华的包装以尽可能的减轻重量,但即便如此还是堆满了西院地下室整整一间宽阔厅堂内的书架,不比后世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数量少了,算起来光是这些纸张怕是得有几十吨重。
这些历史的奏报中,占三分之二比例的是各种士兵月报和战斗总结等。依靠上百个孩子的强大的奏报处理能力,新军中的每一名官兵都要每月上缴一份思想汇报。这些汇报不是交到中间管理层或官僚的手中,而是交到把张海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那些小女孩儿的手中。凭借这一点,有效的监管几乎落实到了军队乃至兵工单位里的每一个角落。让新军主力部队做到了不论是前世还是后世都少有其他军队能够达到的高度。
不过对于地方上的事物处理经验,张海身边的那些小女孩们也是通过一年半以上的重点工作才逐渐熟悉起来。
杨思是李千兰之外另一名比较细心的孩子,在李千兰等不少孩子负责新人的生活与学习的时候,平日里的奏报总结就是由杨思、张宇、李洁人负责了。
当张海从书房的地下室内出来,听到杨思轻轻敲门并轻声的喊到报告的时候,就让这个已经十二岁大的孩子走了进来。
杨思在众多小女孩中是平日里比较开朗的一个,不过进门之后张海才发现杨思的脸色似是有些沉重。
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儿的张海也猜测到了七八成,并没有给杨思太多的压力,而是有些轻松的问道:“又有人玩欺上瞒下那一套了?”
“真是没有想到地方上的人相比主力部队里的官兵们会这么不堪,竟然这么大规模的联手做假隐瞒粮仓里的情况。难道这些人不清楚树大招风的道理?不清楚圣主的监察是无处不在的?”杨思不由的叹道。这些年来远非一般孩子能够拥有的经历已经让不少的孩子拥有了远超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心智,思虑的问题也远非一般起来。
“让我看看!”张海查阅了苏州官营农场分区仓库相关轮值人员的月报,似乎没有发现什么:“似乎没有人明着举报什么啊?”
“没有人明着举报什么,但是这三十一个轮值负责月报的思想汇报和月记相似比例有点儿大了,而且过于言之无物。有几个人的笔记同上一次的对不上,而是显然是有人代写的,并不符合我们关于月报的一般要求。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是有些莫须有,但我敢肯定这里面十有**有问题。过去已经有七个案子是这样了。而苏州官营农场分区仓库是东南很重要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出了问题,那就是不小的事情了。”杨思有些低声的说道。
这些事纯粹是莫须有的经验。可是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相关的领域里判断一个案子有没有冤情很大程度上不是靠证据,而是全凭经验。多年的老吏见到一个状子的笔迹和用词还有相关事情很大程度上靠“莫须有”就能判断个**不离十。这些孩子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处理的奏报已经比历史上不少帝王一生之中处理的政务还要多了,不少比较出众的小女孩们都养成了这种慧眼。
“这是上个月的月报?昨天才发现有问题的?”张海忽然问道。
“昨天月中随即复查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这处仓库的月报其实连续三个月有异样了。”杨思说到。
张海这几年来虽然说更多的精力也是用在军务和征战上,不过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上多少也是有了一些心得:当第一次发现当月的奏报中有哪些不妥的时候,如果立即就去调查,那多半会查不出什么结果。任何枉法的事情,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相关人都会是非常小心的。加上不少人都知道这些月报很可能被能力非常广的圣主亲查,更是会小心翼翼。张海不用想都知道:在犯事后的第一个月报交上去的,如果在当月的随后就去检查,即便查出什么疑点也会没有多少证据。靠借来的粮食充数甚至突袭检查的时候提前引发火情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一个突击检查的最佳时期了:“这些事情无需担心,我会用那些人再次给天下的宵小提个醒的。“张海沉默了片刻回道。
对于这些一般性质的徇私枉法滥用权力或基层问题,张海心中期望的做法是重典以威慑,从重从快。原本刚刚够明律死刑标准的,让闹石的群众们当中石刑处决外加三族以内贬为贱民都是应该的,要用这种血腥般强硬的威慑改造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但是思索再三,还是有些不妥。一个地区内的首犯,又是这种通过经验推断抓住的案子,依照律法行事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达到标准再进行严厉处理也无妨。否则典型过重,张海依然没有把握会不会引起更激烈的社会对抗,让一些想要通过奏报来做暗示的在今后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有可能得不到民众的认同。
第7章 苏州粮仓
新朝五年旧历十一月临近下旬的时候,张海就决定最月中奏报复查漏出苗头的几处要地进行一次突击检查。人员由集结在皇城以北南京城以外的独立近卫营加强连并在七名亲卫连战士的负责下进行。
南京城的皇城不像北京那样位于全城的中央,而是靠近东北角的地方。因此队伍出城和进城的保密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加强。整个城东北因为划为军事禁区,连同整个玄武湖附近的不少地方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白天的时候大股的人马出入也不必担心会有闲人前来望风。
不过张海还是让队伍选择在傍晚天色全黑下来的时候出发,并利用夜晚昼伏夜出的出城以增强隐蔽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有意外的风险。
因为苏州是天下富庶的地方,寻常时候的税赋几乎相当于别的地方一个大省,环太湖一代的水运网络也很发达,即便在数百年以前也不像北方很多地方那样有广积粮的习惯。而且在这种气候温热阴湿的地方,即便按照古代的标准官仓储备粮食的年限通常也不过一年左右。仅仅其一个物流转运的作用,在过去,苏州城内的大户们所私储的粮食就足以承担其这种职能了。
新朝开国后运河水运相比过去要萧条了不少,海运线路则广泛发展起来。尤其是这一年以来,为了从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转运大量粮食供养更多的脱产人口、并在整个北方地区建立更充裕的粮食储备并弥补其损耗,苏州这样的地方也建起了像隋唐至金元时期那种规模庞大的粮仓。虽然只是了粮食流转而建立起的国家粮食储备地之一,通常不会存储三年以上的粮食,并不算是最重要的粮仓,但也拥有二百多万石折合十几万吨的储备。粮仓的占地面积有超过百亩并驻扎有新军第十七旅三营三连一个加强连的主力部队负责值班防守。当然,更多的守军还是由专门的公安军步兵营连同粮库管理机构来负责。
毕竟自从征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之后,新朝比较重要的官仓储粮在低谷的时候四五千万石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