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本就承受了不少伤亡的哈萨克人再次鼓起了勇气,喊杀声连绵不断的想了起来。数百名新军主力部队官兵同来袭的强敌再一次陷入了血腥的肉搏之中。
这一次学聪明了的哈萨克人除了极少数职业武士之外大多数人不在傻傻的白兵突击了,而是在多人配合的情况下逼近到几米左右的距离以火铳向对手展开抵近的火力。
当第二十四旅四营最后几百人的队伍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时候终于开始有人倒下装死或放弃了抵抗。
江格尔明白自己很难活着带着什么俘虏会去,更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打扫战场。当负责听地的人察觉到有马蹄声远远而来的时候,就迅速下令的各部的队伍在简单的打扫战场之后。
当李少华率领的人马赶到之后,只留下很少的人用于打扫战场,而沿着还没有在初雪中消失的敌骑马蹄流下的痕迹全速展开飞奔起来。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从慌乱中恢复过来的他就已经明白:一个营的营主力覆灭,这代表和意味着什么。这恐怕是新军主力部队立国以来少有的大败与责任。
第87章 继续进兵
在最初得到“捷报”后,叶斯穆汗将全部后援部队压了上去,与江格尔汗在早就有所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对李少华亲自率领的青年旅独立营以两万左右的人马展开了一次“史书经典战例”式的伏击战。
不过就连江格尔等人也显然低估了青年旅独立营的战斗力,青年旅独立营虽然没有携带炮兵及过多的辎重,却几乎能在实战中把每一发早已填装好的打到哈萨克人的队列之中,在杀伤了数千人之后又在追击作战中杀伤了万余人,斩首了不少哈萨克头目的同时还把被缴获的大部分物资留了下来。
可是李少华对于这样的“胜仗”却没有丝毫兴奋之处。他知道:自己要面对的问题终会来临。回到旅部的李少华仅仅是稍做准备并把手头的工作交给旅参谋长后就起程向南行去。
张海在事情发生之后的四天之后就了解到大致的情况了。新朝大军虽然分为三个战略集团,但是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的通道却并没有断绝。
通信的速度普遍不逊色于“八百里加急”的情况下即便是几千里外的秒消息在队伍的范围内也能轻易传来,而且是以书信或报告的方式。
“第二十四旅四营群有多少人存活下来?”张海忽然向身边负责奏报处理的一名女孩儿问道。
“一。。。一百二十七人。。。其中有一百二十一人是做为营部留守人员跟随旅部没有出战。六名官兵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被发现还没有死,但基本重伤或残废。”不过七八岁年纪的一名名叫李洁的小女孩儿有些紧张的回答道。
张海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愤怒也当然没有惊慌失措,但还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显然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失败。如果按照一般的原则,包括二十四旅旅长与第八暂编师的负责人高海亮在内的很多人都有可能被撤职,这个遭到歼灭性打击的营则会被彻底撤消番号。
不过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张海还是放弃了这种打算。如果自己在这次西征中当即的严厉的处理这件事,当然会避免部队犯这种错误并注意到各种问题。但却有可能给队伍在执行作战任务的积极性上多少带来消极影响。
张海在出征前就不认为这一次的远征会是像以前那样伤亡并不算大的“压倒性优势之战”必然要付出规模不小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再承受一次或两次营规模的败仗那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当年蒙古西征与扫荡天下的时候,营规模的败仗又何止几次。
第二十四旅旅长王恩与负责北路的青年旅旅长李少华来到总指大帐的时候想要跪下来,然而早有准备和命令的张海身边的卫兵中的两个人则把两个人强力“扶”了起来并按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
“这件事情我早就有所预料,第八师群和第九师群的平时管理有问题,这也有我的一部分责任。报告我看过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件事情的经验教训要组织全旅乃至整个北路军的各部队认真通报和对待:并不是所有的敌人都必然是靶子一堆。那些敌军中的精兵强将,即便人数不多,是有可能以落后武器给队伍带来威胁的。还有:队伍中的军纪问题仍然应该值得引起注意。。。否则就会被敌所趁。。。”
张海虽然说了不少,但最终还是不觉得应该因为这件事情给予王恩与李少华以过重的处罚。关于这一点儿,张海也并没有隐瞒的打算:“因为不到千人的小败而给你们降职或撤职的待遇,我觉得说起来也不好听。我并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而让队伍在以后的作战中有畏缩不前的情况。自从起事以来不知多久: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忘了一点:战争不是演习也不是打靶,是要承受包括生命在内的各方面代价与敌血拼的冒险行动。我可以肯定的说:队伍以后还会面对更多更强的对手,承受更大的代价。但我不希望因为这些,就让一些人畏缩不前。。。“
李少华有些激动的回道:“圣主放心,我们率领的队伍一定会挽会颜面,而且绝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再次重演。。。“
王恩也在一翻谢罪之后离开了总指大帐。
张海再次与李洁一起处理军中政务的时候,忽然发现孩子的脸上多少有些紧张的神色:“有什么事情就讲出来。军中无小事,隐瞒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难道你忘记了么?“
小女孩儿忽然间有些脸红起来:“圣主我错了。今天的奏报里有一些本军队伍里的怨言,但范围并不算大,程度似也不算重,不知道应不应该拿来说。“
“军中无小事,反是你觉得有些不妥的都可以拿来说说“张海叮嘱道。
“除了近卫部队以外的各旅,很多人都对南路部队的进军速度有些不满。认为让那些北路军去承担河中针对整个哈萨克汗国的清理任务是小材大用不堪重负。有些人还觉得全军主力还不如尽早北上,直接向罗刹及其他更西的强敌方向展开远征。“
“这些人说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我们是要加快进兵的步伐了!“张海对于这些话并不以为意,因为这次西征大仗恶仗显然不论对于拿支队伍也不会缺少的。
而且在主力大军抵达河中一带不久,首先就要面临河中南部的最大据点:撒马尔罕城。
规模庞大的新军主力部队后勤准备十分充分,因此在冬季到来的时候张海也并没有休整的打算,而是继续率领部队向前推进,逼近这座旧丝绸之路上第一个据点:撒马尔罕城。
按照队伍原本得到的消息,在队伍还没有抵达旧疆边境的时候,不少撒马尔罕城城内的人流就开始向西逃窜了,不少守军也开始纷纷逃离这做要地。毕竟关于新军主力部队的一些恐怖传闻这做商路上的城镇中的人们没少听闻过。
然而似乎在队伍快要抵达城市附近的时候,似乎城内的守军又重新坚定起来,摆出了决战迎敌的架势。
第88章 撒马尔罕
张海与刘洪涛所率领的大军在从旧疆边境一带出发后兵分两路在相隔几百里的情况下并排前进。
可即便在这并不算贫瘠的地方分路行军,大军所能展开行军的路线也是十分有限的。数万携带大量车辆的骡马化部队也必然沿着一些商贸要道前进。
刘洪涛所率领的集团主要进攻方向为布哈拉帝国的王城布哈拉城,而张海所率领的核心中央集团则把进军的方向放在了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中亚古城,也是此时中亚最为兴盛的城市撒马尔汗城上。
这座城市的周长不过二十里左右,似乎比中原的那些全国性旧都或都城小上不少,仅仅同大一点儿的府城规模大小相当。可是这西域一带的不少城市格局在攻破了叶尔羌汗国的张海等人心中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
中亚一带的城市虽然有不少宗教性建筑,但并没有中原大城那么多的富贵人家住宅和占地面积很大的王府花园之类,就是宫殿的面积也小的多。这样和州县差不多的布局与人口密度,七八平方公里的样子差不多就能容的下几十万人口和超过十万的大军。
同新军主力攻克过的很多地方不同,因为撒马尔罕位于经常有商贸往来的要道上,一些信心并不算闭塞。新朝四年到新朝五年不少人外逃的时候,有关新朝的不少传闻也都传入了该城中。
差不多从几年以前开始,当地政权就十分注重这个二百年来很少有人染指过的城池的城防了,可是因为兵力有限,不少上层懂得一点儿东西的人都觉得这是白费的事情。城池越大就越难以守卫,并不是所有的政权都能轻易的拥有十万以上的堪战兵力用于防卫,这也是很多著名的大城缺乏象样的城市保卫战历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此时的撒马尔汗城的守城之人在决定移师这里的时候虽然还有不少的紧张,但却多少生出了一些希望。
此人正是率领哈萨克汗国的近半主力约十万大军退入撒马尔汗城的杨吉儿汗。这十万还多少像些样儿的人马加上城内的守军兵力多达十三万之中。
原本的情况下:即便是有这样看起来还算雄厚的兵力,杨吉尔汗也没有守住撒马尔罕的把握,明智的选择当然是西逃。
但是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的来使还有这些国家所率领的总计七万人组成的联军让杨吉尔汗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同新朝进行一次硬仗,不求击败对手,但求让对方放弃吞下整个河中一带的打算。
让他最终下定这个决心的也不只是各路的援军还有总计兵力达二十万上下这个看起来十分雄厚的兵力。
还有这些事情所代表的背后一些东西:长久以来西域一带的纷争很可能暂时缓解下来,面对新朝远征部队的强势还有那些战书狂言,从伊斯坦布尔到萨马尔罕,抗拒新朝大军的联盟在中东世界暂时形成了。而且奥斯曼帝国还有萨菲王朝的君王们已经送来了明确的信号:不会接收哈萨克人的那些败兵。希望他们阻挡住那来自东方的第二论洪水。
不计临时动员起来的丁壮和后勤人员,仅仅可以用于守城的兵力就多达二十万人上下后,充足的人手还有城内还算丰富的资财还有并不算短的准备时间也让城防似乎变的更为牢靠起来。整个城池拥有千门计的大小火炮用于威胁那些传统工城器具,还准备了不少“抛石雷”,还有投石机过的“抛石雷”以及能够把重打到两里高空的“对天炮“
毫无疑问,这些似乎和新军手段很相似的东西正是几年前那些逃离新军队伍的不少叛逃者所带来的消息。还有一些,是从公开渠道的出版物上就能有所了解的内容。
正因为是对新军的攻城方式多少的有了一定的了解。杨吉儿汗才最终没有被吓倒,决定留下来打这一仗。
当然,他没有忘记派遣使者来求和,希望能够尽量避免这次浩劫。并且告诉前去和谈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答应一些看起来很不公平的条件并做出巨大让步。只要能够让政权和民族有一片喘息之地即可。
张海没有亲自去接见前来的使者,只是让成都独立旅的王光去代行这个职责。因为张海此时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无需去做那些没有意义还可能徒增麻烦的事情来摆谱。
“我们可以让出布哈拉,让出整个哈撒克草原。还可以让出撒马尔汗城的所有财富与半数以上的女人。我们还可以保证。。。“前来的使者没有摆出谈判的驾驶,而是一开始的姿态就放的很低。但却不失原则。
王光却毫不在意的笑道:“你的意思是:撒马尔罕城你不打算让出来,军队你也不打算让出来并投降?要是我们在那泰西之地遭遇了败仗,你们趁机做乱怎么办?而且我大军有能够只凭一路人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并不付出多少代价就灭掉你们,为什么要答应你们的条件呢?我们的不少队伍还需要在战场上得到检验和锻炼呢。“
王光的话充满了鄙视与挑衅。这位使者似乎也有些沉不住气起来,不过还是把火压了下去。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月之内上国的大军拿不下撒马尔罕城,你们就会撤军并答应我们的条件?“
“你放心的回去吧!如果一个月之内我军连一座城也拿不下来,我新朝大军就不会继续西进,而是会打道回府了。如果是那样,就证明我们之前的不少行为都是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说大话了。”王光的话音落下来的时候,几名身边的卫兵也站了起来。
这位打算前来议合的来使虽然尽可能的低的放低了姿态,却也终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过这样一来:撒马尔罕城的人们也终于知道:不经过激烈的恶战,是根本不可能让城外的大军推兵了。
张海麾下的三个暂编步兵师十一个步兵旅群所配属的十一个炮兵营及独立炮兵部队累计六百余门火炮在完成了攻城准备之后率先展开了怒吼。
第89章 火力准备
西征筹划以来,包括张海在内不少新军上层其实最为忧虑的事情就是之前新朝在周边的威名过甚。就算故意表现出自大狂妄的一面向不少政权公开“宣战”,西域诸势力也很可能放弃与新军主力部队交战的打算,化整为零坚壁清野或者四处躲避等等。
虽然说相比多山的东亚,这西域一带的“游击战”不那么好打,可也会多少给队伍的行动增加一些风险耽误不少时间。
按照原来的预计:在队伍进攻到萨菲波斯政权之前,不会出现各势力的“大联军”,因为在地中海世界以外的中亚诸部落与地中海世界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体系,相互之间歧视而少打交道。所以部队必须分成以旅营为单位在所有农耕地带清剿以万人或几万人为核心的战略集团。
像这种几方大军累计二十万云集要地城池的事情,是张海等人没有完全料想到的。当通过对城头连续几日的观察得出哈萨克汗与布哈拉的主力还有不少中东一带的增援之敌也集中在城内的时候,营以上的不少新军军官都欣喜若狂。
“那波斯人和突厥人看来也真是小气啊!要是他们的主力也都集中在撒马尔罕城或者布哈拉城就好了。”宋子悦得知在这西域名城中竟然聚集了这么多兵力也很信息。
“二十万大军守城才是历史上罕见的事情,要是更多的人马,恐怕这撒马尔罕再为富裕也守不了多久了。”一起跟随队伍而来的田宾也不由的笑道。
天子近臣结交外臣是犯忌的事情,不过此时张海等人也都在距离城头四五里左右的距离上观敌了阵,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够做为那线膛神射手亲自上战场就好了。”小慧兰没有太多顾及的说道。
张海却严肃的对小慧兰说道:“你都已经是八岁的人了,怎么说话还那么孩子气?其实你还有其他的孩子们肩负的职责,重要性远在那高手精兵之上。甚至将军一类也无法相比。。。“
六百门中重火炮的炮兵阵地占地面积并不算小,完全展开大概四五里左右的距离。然而就是新军主力炮兵在集火射击时也很难有效率的威胁到那么远的目标。这也是张海等人敢在这个距离上以优良的望远镜观阵的原因。
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炮火的作用集中在这高大坚固的城池上打开一个突破口。十多个炮兵营分为五组,连绵不断的展开针对撒马尔罕城其中一角的轰击。
一里左右距离上的轮翻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白天也没有缓和下来的迹象。黄昏时分的时候,连绵不断的炮火依然震动着城头打下一片又一片的土石。
撒马尔罕当年曾经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攻破过,贴木尔时代又是火器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时代,所以从历史上到最近几年,这座中亚古城对于城墙防御特别是针对炮火的防御是十分注重的。
得到一些新朝所来之人的指导之后,城门与城角等不少重要的地方还特别加固过。在抵御炮火威胁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强于14世纪明朝初年修建的南京城。
这也是杨吉儿汗等人有信心防御这座中亚名城的重要原因。从青州之战的战例中守军了解到:新军主力部队最为可怖的是那来自空中的火力威胁,还有猛烈的霰弹炮射与直瞄杀伤。但守军只要同样布置大量抛石雷能够堵住敌军可能的突破口就能够守的住。在布置兵力的时候尽量少在城头摆兵,而多把力量部署在内堡和城墙内侧。因为此时城内雄厚的守军兵力,守军也有条件做到这点儿。
至于新军主力部队的炮火威胁?不少从新朝那里过来的人都说新军炮火追求短时间内的猛烈与震慑,炮多而弹少但是这势必不能持久。
让杨吉儿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张海等人率领的队伍没有采取传闻之中的那种“攻坚闪电战“,而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炮火准备,似乎根本不在乎大军携带的炮弹在这一仗中打光似的。
当年新朝北征的时候,炮兵部队一般只配一个基数每炮三十发左右的炮弹,加上勤务部队所后备的炮弹也不过六十发。通常一次作战很少消耗每炮三十发以上的炮弹。
而攻城第一个白天的战斗中,新军主力部队在五轮开火中就把六万发左右的炮弹轰击在撒马尔罕的东南处。原本厚实而坚固的城墙在这样多炮弹的准确轰击之下彻底的垮塌成了斜坡,人员可以直接从城头上发起进攻了。
不过当新军主力部队的试探性进攻中遭遇到了守军臼铳与投石的密集还击之后就放弃了迅速展开进攻。张海下令队伍在傍晚以后继续展开炮火准备。
热气球第一航空队也完成了升空并准备投入夜间“轰炸“
近卫第一航空队的热气球部队当初在大小金川之战中进行过十分险恶气象环境下的高难度夜间支持作战。在这万里无云,风力也不是很大的中亚平原的冬季进行航空战的难度也降低了很多。
两千米左右的高空也能够看到地面那闪烁不断的炮火火光,还有攻城处的守敌打算修补和巩固城头的忙碌身影。在这个高度上进行“投弹“误差也至少会有方圆百步左右。
不过这方圆百步的夜间垂直投弹精度也已经够了。十六个中型热气球航空队分成四组但同时升空值班。当地面上闪烁的炮火开始指示着目标区域的时候,大量的轻霰弹就直接从夜空中落下来。
一整夜的炮战中一共六万余枚六两重弹从云层般的高度上掉落在攻城处方圆百步左右的距离之内。仅仅莫名其妙的伤亡于这种“夜雹“的守军就在**之内多达上千人之多。近卫第一航空大队也在执行过不少于两轮的出战任务,这些从夜空中降落下来的弹雨彻底遏止了守敌企图在趁晚上修补损坏的城墙的举动。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摸清了守军的防空水准之后更多的热气球大队开始升空并投入到了攻城的最后准备之中。
第90章 气球空战
在攻城最初的时候,张海本来打算按照原定计划以火炮发射霰弹和臼炮弹为主压制对手的曲射火力。但是当航空队的官兵提交了一份在小慧兰与柳香那里得到验证过的演习报告后,就改变了看法。
热气球的成本的确并不低,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象因素和意外因素造成的损失率不可忽略。而在少有阴雨天气和恶劣气象的西域一带,这方面的意外成本就要小的多。有效攻击所需要的弹药成本来说,要低的多。
飘落镖箭和六两长重弹的成本不过三分左右,就是累计发射数百吨弹药几百万枚也不过十万两左右的成本,而且考虑到这些东西的原料可以回收利用。这次出征的随军工匠一部分人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备制出来。而且这些弹药的工艺难度不高,很多士兵都进行,还可以投掷从敌人那里缴获过来的一些东西。
可是火药就稍稍有了一些难度,特别是新军主力部队因为抛射精度的要求对的质量要求极高,这些就并不是多数普通官兵都能备制的东西了。而石弹和精确引信的定时抛射弹药的难度与成本都极高。就是这次跟随队伍出征的工匠也并不是人人能够。
因此,张海还是选择让航空队出战看看效果,同时测试下敌军的防空火力。
有了大小金川之战的经验,张海也清楚:如果不让来自空中的杀伤给敌军造成相当压力和麻烦,那么对手恐怕不会那么轻易的把所有本事都拿出来。
越来越多的热气球开始升空后,天亮之后地面的景象也更为清晰之后,空中进攻与防御之间的较量开始更为激烈起来。
因为早就对这些传闻中的威胁有所准备,守军在大战之前就准备了两千多件专门用于防空的“对天抬铳”
这些抬铳规格没有定制,但多数重为四十斤至百斤左右。发射的弹丸却大致相当,都在六两上下。因为这是从当年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军的标准抛射重量。
这些防空抬铳的有效射程也不低,多半可以把六两左右的弹丸打到一千五百米左右的常见云层高度,在一千米内则有相当程度的杀伤力和易瞄准性,他们一般还依托专门的“铳架车”进行开火。虽然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精度上的需求,填装速在多人配合的情况下也只能有每分钟一发左右的射速,但在集中了千余门“对天抬铳”的时候还真是打出了有些骇人的声势。
包括张海在内的很多军官相信:如果不是航空队参谋与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