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括张海在内的很多军官相信:如果不是航空队参谋与张海等人保守的计算,还有这西域一带经常万里无云的冬季,当热气球在正常高度展开作战的时候一定会在这么猛烈的抬铳火力面前遭受到不小的损失。

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这些对天抬铳终究没有办法对一千八百到两千米高度上进行作战的热气球部队有任何威胁。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轮换并重新升空的防空热气球也开始谨慎的携带型的百虎齐奔火箭展开作战了,并且还配备有更大号的一些火箭。不仅仅是为了有效的在倾斜距离上压制对手的防空抬铳,还在于防止对手可能的热气球进行升空作战。

从新朝三年热气球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李千兰与柳香等人乃至张海都考虑过敌人可能针对性的防空手段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大小金川之后还进行过对抗性的研究与推演。

最终的结论是:以新朝的技术手段,防空铳最大的规格也就是一石左右的身管重量。如果再重,那么有效的移动炮身与对高角度目标的瞄准就无法进行人员操作了。需要借助一些昂贵而复杂的机械,从而使效费比大大下降。而且对于热气球来说,在一石以上的火炮上继续增加重量带来的射程与杀伤力优势很小,不足以成本上的损失。而如果用重炮发射重霰弹进行防空,也是顶多威胁千米以下的目标,很难威胁到一千五百米以上相对高度上的目标。

而在晴朗且没有大风的良好天气下,热气球对地面目标的有效作战高度则可以达到两千米甚至更高,在海平面不远的低地平原甚至可以达到三千米。如果飞的更高,对人员造成的影响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三千米以上的高度会给牵引作战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那个高度之上热气球的载重能力也会开始明显的减少。

但即便是因为损失率高的原因只进行十次出战,一部中型热气球也可以累计发射数以万计的火箭或其他弹药杀伤数以百计的对手,就是对防空铳本身的威胁能力也不小。

有效的防空手段只能是对手的热气球,但两支热气球交战,首要是对双方牵引部队的考验。就算新朝在很多方面拥有技术上的优势,但这种单纯工艺与技术上的优势却不那么可靠了。

因此部队提出的放案是:遇到装备大量热气球的敌军,首先是以己方滞空的热气球用高度优势将敌热气球杀伤于起飞冲气阶段。如果难以做到这点儿,就要以炮火展开抛射压制敌热气球部队,或者展开坚决的野战进攻从地面上击垮对手。毕竟热气球还不是飞艇,它的有效发挥作用是离不开地面牵引和地面队伍的保护的。

携带大量火箭的热气球升空作战后,一轮开火就把六七百个百虎齐奔箭火箭发箱中的火箭倾斜下来。攻城处附近的敌军再次遭到数百伤亡不说,几十部地面的防空铳炮也遭到了压制。

而在这时,第一航空大队的官兵们发现远处大概四五里外的撒马尔罕城池深处一些在黎明时分正在进行充气准备的热气球似乎就要准备展开升空作战了。

遇到对手的热气球可能带来的威胁,对于新军主力部队似乎还是第一次,包括第一航空大队的空中指挥官和航空旅参谋长在内的不少人都感觉到了部队在对潜在威胁所进行的准备是那样的必要。

第91章 气球空战(二)

“向北!快向北!西北方向约五里!”这时候负责侦察指挥的航空第一大队的几个的热气球都不约而同的向地面牵引人员发出了信号。

按照航空队伍的一般原则,因为空中人员拥有广阔的侦察能力,所以也拥有相当大的指挥权限。

可是当热气球升到一两千米高度的时候,一分有余粗细蚕丝引线自身就有数十千克的重量,还要承受巨大的风阻,即便在气象良好的情况下拉动热气球也要承受巨大的力量。

此时的新军主力部队已经有了足够的畜力进行热气球牵引,但是按照航空队伍在演习与实战中总结的经验:合适的气象环境与微弱的风向下让一匹中型马以全力牵引一艘中型热气球或许勉强不出问题。但是如果让两匹中型马全力牵引一艘中型热气球向一个方向运动,那一分粗细的蚕丝线就有被拉断的可能。当然,为了防止意外的劲风造成事故,航空队必然需要人力推动的车辆压阵,这就使得热气球的最大移动速度做高不过相当于小跑速度,要移动两里左右的距离差不多需要**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航空。热气球上当然也有一些备用喷推装置和吊帆,但是这些装置很难起到飞艇那样的动力作用,能让热气球自身的移动跟上地面牵引人员的移动就不错了。

就在上风处的航空热气球部队在牵引车辆的牵引下向预定方向移动的时候,城内守军的热气球已经完成了充气开始徐徐上升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望远镜的观察,第一航空队的官兵就能判断处这些热气球的规格大致是轻型的热气球,不会携载太过猛烈的火力。而且在高空训练及适应的准备方面,航空队的官兵们都相信这些东施效颦的敌人不会有太强的能力。

双方之间的距离刚刚接近到航空火箭的边缘的时候,第一航空队面对开始升起来的守军热气球不得不在高空展开了远距离火力。因为人们清楚:这二三十斤重的大号火箭的精度在几里远的距离上本来就不怎样,打固定目标还面前凑合,如果是向空中运动中的目标开火,那么命中率就会低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蓝色天空中闪出了点点白烟,十六部航空热气球将携带的九十六枚中型火箭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就如蜂群一样出去。这些火箭安装了比较精至的“可调定时引信”,当然因为不可避免的测距误差和火箭本身的不稳定性,在经过了两年多的测试与完善之后也只能勉强达到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左右的攻击精度。火箭从三四里远左右的距离上发射,在距离敌阵约几十米到二百米之间的距离上发生了爆炸。用于战斗部爆破的药量很小,但也勉强可以把散弹飞散开来。这样就让九十六枚航空火箭中的五千多枚轻拥有了短铳弹一般的初速。

因为散布过大,空中飞落下来的“火箭霰弹”覆盖到了二百多亩地大小的范围内,让守军航空热气球及相关护卫的几百名敌军负伤六人而已。面积不小的敌热气球则根本看不出中弹与否。

第一航空大队的大队长明白:这种距离上的攻击即便有流弹穿透了敌热气球,如果只是几枚而已也很难造成立竿见影的效果。轻级别的弹药造成的小洞往往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才能造成明显的效果。

此时操作热气球的五名守军热气球操作者虽然在火箭袭来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丝危机,但他们是从精锐的官兵之中通过执行自愿死亡任务的方式严格选拔出来的人,并不畏惧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敌军。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如果战死,家人和子女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可如果畏战逃亡,那后果却将是严重的。而且看起来敌军的那种火箭兵器虽然看起来很神秘,可精度与实战效果却显然并不怎样。

在将火箭发射出去之后,第一航空大队的官兵们就丧失了远距攻击手段,但是新军航空队官兵们知道热气球部队的弱点在那里,就向地面上负责牵引的敌军方向利用风速迅速飘荡而去。

热气球借助风速的移动速度明显高于牵引的速度,在逼近到距离敌军热气球大概六七百步左右距离的时候,城头之下敌军的热气球也已经飞到了千米左右云层级别的高度上。

不过在这万里无云的时节,这个距离已经进入到火箭的有效攻击范围内了。毕竟热气球目标要比地面上的人马等目标对攻击精度的需求小的多。

敌人似乎也发现了不妙,开始利用火箭向上射击起来。可是即便是精良的百虎齐奔箭模式的火箭向上开火也不过能射到相对高度百步到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而拥有数百米高度的新军航空部队依靠高度和数量的优势把上万枚火箭从两里左右的相对距离上倾斜下来。

在这样远的距离上,火箭射击的散步范围也以公顷计,命中热气球大小的目标也不过百分之一上下。但上万枚火箭猛烈的开火射击还是让百余枚火箭命中了大部分的敌热气球目标。

箭弹带来的孔洞不足以让热气球迅速损毁,但上百威力如小型****级别的利箭还是让一只轻型热气球的丝绸外皮被点燃起来,另外有一部热气球的吊篮被命中,威力巨大的箭支以动量掀翻了炉具造成整个热气球燃烧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还有三支热气球不断的向上提升高度,似乎要提升到比肩热气球的高度。

热气球很难自主移动,需要依靠地面牵引,而在两千米的高度以上,牵引就越来越困难。双方的交战实际上变的几率渺茫

想到了这一点儿的航空第一大队负责没有下令各气球部队继续提升高度,而是命令与对方对等数量的航空热气球准备待命,在双方交战高度提升以后直接飞向敌人热气球的引线以寻求战机。

这么做当然要冒很大风险,如果一时间没有破坏掉敌人的引线,对手就有可能顺势从上方投放弹药进行攻击。

第92章 气球空战(三)

剩下的三部守军热气球见到新朝的几十部热气球从上风的方向上滚滚而来,随时有可能发射出诸如以前那样密集的火箭攻势,就不惜代价的让炉具如同喷火一般燃烧外加丢掉了不少重量的情况下飞快的向上盘升起来。

“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升高速,肯定是放弃了牵引索!”第一大队的大队长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通过平时的演练和推演,热气球航空部队的官兵们知道与对手比拼高度是一件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因为离开了地面牵引热气球就很难靠自身的动力靠近对手实施攻击。通常放弃牵引索向高空逃逸,唯一的目的在于逃跑。

可是如果就这么让三部热气球上的敌逃到了高空上逃逸,谁也不知道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而如果投入太多的航空热气球侦察和追随敌军的这种行动,又是一种极大的冒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负责空中作战指挥的第一航空大队长以旗语命令第三小队和第四小队八部航空热气球提升高度紧跟对手。同时也是以这样的旗语向地面发出了信号。

两千米左右的空中和大概三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地面上的人用肉眼已经很难观察到战术旗语了。不过地面应该有人员时刻以望远镜盯住每一个自己小队的热气球是新军航空部队很早就确立下来的战术条理。负责指挥的第一大队长并不担心这样的行为会使地面上的官兵没有丝毫准备。

冬季的河中本来天气就不算温暖,即便白天也是如此。而在两三千米的高空气温更是下降到了如同寒冷的冬季凌晨与深夜一般。

负责跟踪敌军的热气球第三和第四中队的八名战士驾御着八部热气球继续跟随敌军提升高度并穿好了特制的防寒毛皮衣装。

可即便是如此,在热气球离开绳索飞到五千米左右的高空中的时候,不仅仅是那如刀一般的寒冷,还有那变的有些困难的呼吸乃至身体不少地方的肿胀也开始让人越来越难以忍受起来。

当然,航空队的官兵们觉得这个高度上短时间内还不是不能忍受,可在这时,敌人不知是不愿意继续向上提升高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渐渐的停滞下来,并随着高空中的风在这个距离上飘了一段时间,随后就开始慢慢下沉起来。

这也让负责跟踪监视敌热气球的第一大队第三和第四中队的官兵们有些紧张的心放了下来。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航空热气球的高度飞到五千米以上,就不能以过多时间在这个高度上漂流了,必须随时准备下降,否则高空气流下的热气球随时有可能在下降的过程中飘出百里左右的距离而超出地面配属骑兵的跟踪监控范围。

起初敌人的热气球下降速度似乎还算正常。可是回到三千米左右高度的时候,有人就发现了异常,敌军的热气球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似乎根本没有控制似的。而且从望远镜中观察敌热气球吊篮内的火光来看,不应该是这种下降速度。

当热气球的高度下降到一千五百米左右的正常云层高度和一般防空火力有效射界的时候,第一航空队的官兵们才开始确定:敌人的热气球应该是在起飞时的火箭袭击被轻霰弹命中了,这才产生了飞行过程中的一些隐患。

到了一千五百米以下高度的时候,敌热气球下降的速度已经比官兵们最大正常下降速度要要快,这就更加确定了敌热气球是出了问题。

一千五百米以下就进入到了防空火器可能的威胁范围内,不过这个时候地面上的一些情况也大致可以用肉眼范围搜索与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接应而来的新军马队了。

毕竟这次出兵,是新军主力部队围攻敌人的王城,新军地面部队占有控制战场的很大优势。

跟随而来的近卫骑兵携带了更为有效的线膛抬炮和专门的防空架,在一千米左右的距离上已经确保能有效的展开火力。

不过为了避免误伤,同时通过空中旗语联络得知了敌热气球的大致状态,这才没有立即展开防空火力。

敌热气球似乎是失控了,在七八百米左右高度的时候下降速度已经很快,同新军热气球的区别更是直接用肉眼就看的明白了。

在这种情况地面炮火才展开了火力。十来门线膛抬炮展开的两轮火力在这个距离上就给将要**的敌热气球以最后的了解。

这场空战算不上有多么激烈,有过不少推演和准备的新军主力部队航空队对于如何进行热气球时代的航空对抗也没有总结出一个完善的套路。

所以这场航空战结束的消息一传来,张海就召集包括柳香在内的不少相关军官将领郑重的讨论新军主力部队第一次航空战方面的经验教训。

“大家说说看:假如敌人没有从一开始就犯错误导致了局面的被动,而是在今天夜晚就以我们那些手段隐蔽的让几十部航空热气球升空,并且也携带了不少火箭。哦,包括我们的那种远程火箭,这仗该怎么打?还有,这次航空战,从空对地攻击到空对空攻击,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张海没有再沉默,而是饶有兴致的询问道。

“我的感觉是:在哪怕对地面作战来说并不实用的一些兵器和战术,对热气球的威胁也很大。热气球实在太脆弱的,哪怕是几发流弹虽然不能立即将热气球击落,也会带来不小的威胁和影响。而如果被一发重弹命中,那么就会给热气球的安全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尤其是那种只有两三个人体重载量的轻型热气球。用火箭进行空战给我的感觉是局限性很大,如果一些热气球专门划为对空对地通用任务类型并配备重行线膛炮,那么情况或许大不一样。我想就算平台不是很良好,可目标也大的多。神射手部队应该在两里的距离上就能有效杀伤对手的热气球,四五里的距离上也能够进行有效威慑,灵活性方面就要好的多。”第一大队的大队长在报告空中交战体验的时候首先就说道。

第93章 夜空敌袭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柳香不由的有些沉默不语起来。前装线膛抬炮的局限说起来还是有些不小的。这种兵器即便是只安排一个主射手和一名辅助的热气球操作手上天,那么也没有太多的兵器安排其他的弹药了,似乎只能做为航空战专用兵器了。

张海看出了一些人的忧虑,鼓舞道:“在最终的制空能力方面大家还是放心好了。不说我们这些年来积攒起来的地面战斗力。我们在航空热气球方面积攒起来的家底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铁器方面,或许充分动员起来的泰西值得忧虑,但在这种兵器的生产方面,我相信潜力优势和技术优势都将属于我们。只要我们尽可能早的击败敌人,就能将这种危险最大限度的遏止,大家还是准备明天天亮时的作战吧。”

张海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底气稍稍有些不足,张海忽然想起了些什么:在印象中,丝绸领域的近现代化似乎还是从法国传到日本再传到中国大陆的。虽然那些都是上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但张海并不确定如果西欧等地打算在这方面下功夫,潜力究竟有多大。

这时的柳香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忧虑的说道:“敌人的热气球部队既然已经存在,那么总值大帐的安全也应该引起一些注意了。“

大小金川的作战说明对于技巧高超的热气球部队来说,黑夜之中的攻击行动如果是在良好的气象环境下针对平川上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防不胜防的,除非在整个营地进行比较严格的灯火管制,可是如果是那样,对于地面夜防却是极为不利的。

宋子悦这时来到张海身边低声说道:“我现在马上召集人手准备地下指挥室的问题。。。“

宋子悦明白,从高空中投掷下来的箭弹面前,寻常的被覆乃至房屋都是根本不可靠的。三尺以上的地下设施倒是能够抵御绝大多数攻击。

仔细思索后的张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仅是总指大帐,夜间驻防的官兵们也应该多挖崖孔,至于我本人,又不是深宫里长大的养尊处忧的帝王,寻常的崖洞我们也能凑合了。”

听到这样的话,张海身边的不少人都感觉到有些吃惊:“这怎么能行?”

“怎么不行?你以为前几年我独自与杨思外出的时候,是过夜的时候住在驿站或者衙门里?”

张海在近卫第一旅的一处营地上选择了一处刚刚挖好并进行了简单的布置的崖孔,对柳香笑道:“今天晚上我们就在这里入睡吧。谁叫考虑的不周全的,也是个教训了。好在这里不是江南,我想这仅能容身的洞里不会太过潮湿。“

“圣主这话说的,经常在宫西那里忙碌的忙碌的我也并非旧朝那些锦衣玉食的皇后。“在身边有其他人的时候,柳香对张海依然记得使用敬称。

睡帐般大小的悬孔内还是做了必要的安排,柔软如被子一般的特制睡袋被早有准备的空管支撑着。温水与皮革制成的特殊褥子也使在不点火的情况下这崖孔内依然温暖异常。

两个人独自在一起的时候,张海回想起几个月前的种种事情不由的有些愧疚:“香儿,其实我觉得我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君王,竟然是非不分,曾经两次冤枉。。。“

“那些根本没有什么的,孩子们其实都没有什么坏心。我有生能跟在海儿这样的一个君王身边,算是天大的福份了。。。反而是我,感觉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让张海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柳香竟然对私下里的谈情说爱没有几年前的那样热心了,反而像几年前的自己一样,不少的心思都放在了事业上。

“你是说线膛抬炮上的问题?”

“海儿还记得数年前曾经提到过的后膛结构么?我在刚刚接手的时候就感觉到启发不小。可是后来却又过度沉迷于前装线膛的精度,并形成思维上的定势了。其实,如果板手填装弹药的后膛结构放大到人力所能及的上限,很多精度与漏气上的问题就应该能解开了。而且,也无需使用昂贵的特制弹头,成本反而未必有那么高,效果却可以很好。。。”

“这个思路确实很好,精度压制其实是一种辅助性的军事要求。威力和火力才是野战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就能有效运用填装抬炮级别的装备,并且有有效射程内足够杀伤两人以上的精度,那将使精锐部队的战斗力更上一个台阶。可是这些东西的构化,也不是今天晚上就能决定的,今天我们难得这样在一起,还是讲讲你负责的单位上的一些闲事儿吧。。。”

就在这个时候,隐隐的尖啸声似乎从不远处传来,随后是附近官兵们的一丝慌乱和忙碌。两名亲卫连官兵来到了张海所在的崖孔洞口。

“是敌人的夜间气球空袭?“张海询问道。

“热气球火箭袭击,而且看起来声势不小。圣主还是小心躲避,天亮的时候再出去吧!“

“有战报和伤亡的情况送来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

就在空战展开后的第一个夜里,杨吉儿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大半剩余的热气球航空队参与到反击协同之中。这些看家手段是他最终决定聚集大军留在这名城要地正面抗衡新军主力部队的重要原因。

这些轻型航空热气球携带了大概两万余支模仿新军主力部队的“百虎齐奔箭“,因为不放心让孩子接受训练并上天,每支轻型热气球携带的数量比当年新军主力部队要少不少,大概六七百支左右的火箭,精良程度也逊色不少。

可即便如此,也给继续对城头展开炮击作业的官兵们带来不小的打击。这些黑夜里升空依据地面火光进行攻击的热气球在相对周密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及时的反应。

集中起来的各旅及独立部队炮兵单位在夜空中突然袭来的两万余支火箭的打击之下就有三百余人伤亡,不少还是性质严重的伤亡,战死就有近百人左右。

第94章 高空箭雨

当来自夜空中的猛烈箭羽倾斜下来没多久,中央集群所下属的上千线膛炮手乃至数以百计的线膛手也集中过来展开了对夜空中敌军的环击。

晴朗的夜空之下,对于保护色的不是很精细,仅仅染了一些碳黑的敌军热气球来说,两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