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虎元魔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府报讯既有人代劳,小殷便有多出来的时间,刘福通拿起酒杯,一口干了,目光真诚的向小殷说道:“殷少侠,你我同是重义气之豪杰,我两一见如故,今后兄弟相称如何?贤弟,现天下不靖,反元军虽多,但大多数均为打着反元旗帜,混水摸鱼,企图独霸一方。当今天下,义军中最有实力的,南方首推徐寿辉,中有张士诚,北方则以我们红巾军实力最为强大,各军割断长江南北,蒙古人疲于奔命,只要各路人马联合起来,团结一致,相信蒙古气数已尽。

贤弟杀死伯颜之事,只要向天下大肆宣扬,必定受汉人称颂,人心归向,我军声势更盛,殷少俠立此大功,只要站起来振臂一呼,自必众望所归,甚至黄袍加身,藉此联合各路人马,齐心一致,何愁胡虏不灭,我竭尽全力相助贤弟逐鹿中原。天下是有能者居之,为兄誓志駆逐胡虏,功名富贵于我仿如浮云,但求功成身退,贤弟是人中龙凤,有我的安排,群雄自当以你马首是瞻,你以为如何?"

小殷听他分析,虽然精辟,但心想无论任何人此时此刻,怎样打着如意算盘,到头来均是替人作嫁衣裳,真命天子自有人在。小殷对救国救民是有热诚之志,但既然他已从历史典籍中知悉结果,心底早已有底。说到统一天下,赶走鞑子,尚且时辰未到。至于刘福通慷慨以帝位相授,令他受宠若惊,但一时难以掌握他的用意,他之前曾询问汤和,现时年号是至正十六年,大概是一三五六年。离彻底统一还有十多年。他肯定现时义军所做之事,只是在摇旗呐喊,企图拖跨蒙古实力,为真命天子“朱元璋”出场作铺路罢了。他心内敬重刘福通,不愿令他失望丧气,权宜之计,答应他三个月后,月圆之夜,相约在濠州,再从长计议。诸将亦再三劝喻,期待小殷把握此机会,肩负重任,携手逐鹿中原,以天下苍生为念。殷达豪总是以有要事在身,以三月为期,加以婉拒。在他心中,他並不是姓朱,明□□朱元璋得天下,是历史中板上钉钉之事实,他又何必自找麻烦,与历史较劲,跟真命天子,姓朱的争什么天下。

:::第卅二回完:::

:::第卅三回:::

「救国未忘父母恩,山河劫后血色新。陌路仇人唯血溅,诛恶惩奸慰忠魂」。

刘福通次日亲来送行,拉着小殷之手不舍的道:“贤弟既有要事在身,愚兄实不便挽留,愿你此去诸事顺利,勿忘月圆之约。”随手拉过俊马,欲赠与小殷,他诚??的说:“此畜牲与愚兄驰拚沙场多年,确是万中无一之良駆,正好送以贤弟赶路之用,俊马赠侠士,正成绝配,望贤弟赏面收下,切勿推辞。"殷达豪知此马为刘福通心爱之物,不会轻易送人,而且战马有如将军之双足,最讲求合拍,豈能夺其所爱。殷达豪除了有点受宠若惊外,对他之重礼,拒不肯收。但姓刘的盛情相赠,坚决要小殷收下,小殷无奈,只有感激的道:“此马神俊,只适宜阵上斩将牵旗之用。兄长先请为我保管,下次回来再向兄长索取,如何?"刘福通只好答允暂代保管。并派遣汤和及郭英护送小殷到卧龙坡,因为他们对附近路径较为熟识,徐达欲会晤书生及罗汉手,也要求同行,四位当代戚叱风云的英雄名将,齐向刘福通告别后,背着朝阳,离开濠州城。

四人骑着马向卧龙坡进发,徐达及汤和与小殷拍马而行,一路上谈论兵法及武功,言谈甚欢,小殷引古证今,把他在三国演义里看过的奇谋妙计,逐一分析,什么火焼连环船,空城计,曹操最拿手之地道战,孔明借箭,苦肉计等等。他口才便给,说得又生动精彩,听得他们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大赞小殷聪明绝顶。小殷惊讶的问:“這与我何干,這是三国演义中之情节,难道你们从未看过吗?”各人茫然摇头,争相对望,切法记憶,好像是连听也未听过。

原来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山东东原人)是与他们同时代之人物,但此时尚未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年纪与他们相比是较为年轻,罗贯中曽投靠张士诚为幕僚,但却不受重用,后元朝势弱,张士诚欲再度称王,众谋臣均投其所好,罗贯中极力主张缓称王之策。结果被排斤而引退。他于仕途心灰意冷,此后专心其著作。在返乡途中,偶遇「水滸传」之作者施耐庵,两人志同道合,后罗贯中更拜施耐庵为师。互相钻研写作技巧。此后,罗贯中专注于文学历史著作,成为一代宗师,其著作「三国演义」更是闪烁古今,在中国是家传户晓,无人不知。但此时之罗贯中离他开始??作之时间,还差上十年八年,徐达他们怎么能未卜先知或曾经看过此书。既然是同时代人物,相信罗贯中??作之时,或许也曾听取這几位今天所有在埸将军之意见,其中情节也有可能是得到他们的啟发。是耶,非耶?此为世界上有鷄先或是有蛋先之先后次序问题,相信是难以找到确实答案。

众将均是赤贫出身,除了胆正名平,靠出卖劳力为生外,压根儿就没有机会读书写字,元朝书本更加是缺乏。众武将听小殷说得头头是道,以为是他的个人心得,对他的聪明才智更佩服不已。郭英比较年轻,只有二十出头,听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后,练得一手好枪法,在军中也是深得徐达器重。他在旁细听他们的对话,对兵法上也获益良多,小殷只是随意抛书包,谁知对他们将来在战场上行军调将,得到启发良多,屡出奇谋取胜,创造出骄人功积。

不一日,四人已进入安丰境内,离卧龙坡只有半天路程,连日大雨,山路泥泞,人马疲累,便决定在附近沙河鎭吃饭住店,准备休息一晚,明早再赶路,徐达命店小二做了上好酒菜,各人正在吃得高兴。突然听得马蹄声近,旋即到了门前,两鞑子兵下马后,大步的走入店内,人尚未坐下已高声疾呼:“ 汉狗们,快拿好酒好肉来,军爷今晚要赶路。"店小二见是蒙古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手忙脚乱的去拿酒,勉强放胆走近,惊得不停的口吃,半天说不出话来,蒙古兵听得不奈烦,一脚把他踹翻,跌了过狗吃屎。只见店小二连滚带爬的走出店外,工钱也不要,头也不回的跑了。

其中一蒙古兵站起来,正欲追岀去,另外一人快手把他拉着说:“不费这功夫,正事要紧,要是被叛党走了,我两只有杀头的份儿。"这人见掌柜瑟缩在一角,不停的擅斗,便拍枱对他说:“ 老头,快拿酒肉来,识趣一点,我不来难为你,要是真的躭误正事,走了叛党,回头再来把你的店一把火烧了。"掌柜无奈,硬着头皮哈着腰的听他们吩咐,那敢说一过‘不’字,待他两酒醉饭饱,还送上两锭银两孝敬他们,两蒙兵把带来的酒壸装满,怀中再塞满肉饱子,醉薰薰的啍着小调上马而去,临行还瞪了掌柜一眼,把掌柜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尿了一裤子。

两蒙古兵上马后,徐达与小殷对望一眼,知道彼此想的也是一样,不知是那路人马被鞑子盯上了,江湖中人,同气连枝,得赶快去营救。忙吩咐结帐,但见掌柜仍然是两眼发直,不停的哈着腰说:“军爷,慢走。军爷,请慢走!"小殷上前轻轻的扇了他两巴掌,把一锭金子放在他手中,四人便上马,沿着两蒙古兵的马蹄追上去。回头再望,掌柜依然在傻笑的说:“军爷,慢走,请慢走!"这时天色漆黑,再次下起雨来,山路颠复难行,马儿也难以展步,小殷下马对徐达说:“徐大哥,这鬼天气,马儿难以快跑,徐兄替我把白马控制,我先追上去,莫要跟掉了他们。"小殷也不待徐达回答,如箭般向前奔跑,顺手从怀中取出两枝他自制的紫竹镖。郭英见他如此身法,惊叹万分,好奇的问徐达说:“徐将军,此人是人不是,你说他的轻功,如何能练到如此境界,比奔马还要快好多倍。”心中善慕不已。

小殷放开脚步,听见两旁呼呼风声,树木不断倒退,不一会,已见到蒙古兵所骑的马匹,只见两军士不停趋策马儿快跑,可以想象必定军情紧急,不惜雨中连夜赶路。小殷再加快脚步,不久已追得接近,借势腾身而起,双脚恰到好处,在策马奔驰中的鞑子兵头上一一踏过,两蒙古兵忽然顶门一重,接着有黑影从面前跨过,轻轻的落在马前。身影飘忽,两人以为是喝醉眼花,一揉眼睛,定神一看,见面前是一名儒生打扮的汉人,似笑非笑的瞪着他们。两人坐在马背,急忙拔出配刀,齐向此人头顶砍去,儒生却毫无惧色,右手一扬,两军士手中长刀脱落,手掌剧痛,低头一看,但见掌上血流如注,手掌中仍然钉着一枚紫色的断竹。此儒生正是小殷,他双手把奔马出力控住,眼中正凝望着两蒙古人的伤口,正感得意紫竹镖初试蹄声,一击即中,但美中不足的却是劲力略微不足,否则应该贯穿而过才是。两蒙古兵手中疼痛,酒意已全消,如见鬼魅,吓得心寒胆裂,不期然的掉下马来。

当天小殷在三保村与众人分手,书生一行六人,压着四皇爷及多总管照原定计划,先向南而行,走了三天路,也途经沙河鎭,书生依照小殷之原定计划,他们在镇内找了一间较偏僻的客栈,先让他两人饱歺一顿,书生再出手,点了他两人数处穴道,四皇爷及多总管一脸狐疑,全身动弹不得,脸色惊慌,以为是要送他们上黄泉路。书生但白告诉他们:“你两无须惊怕,汉人重信义,你等先在此稍作休息,穴首十二个时辰会自解,自己觅路回去,此后好好对待汉人,否则你两的下场会跟伯颜一般无异。”说罢放下一些碎银子,带上房门,便快步的向与众人预先相约定的巿集而去。

他们身上带着在皇府强索之金银,尽情挥霍,买些称心物件首饰,衣服,吃过丰盛午饭后,每人各选一匹马,再换了些碎银子,骑上马起程。程素和段瑛沿途也不忘把碎银子分发给穷苦之人。书生及段正清与心上人一起上路,心情极佳,沿途眉目传情,言笑艾艾,董若兰不习惯骑马,书生便坐在她身后,细心指导,两人一骑走在前面,程素及罗汉手走在最后。罗汉手是佛门中人,本著日行一善之心,知程素苦闷,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搭讪,本欲为她解闷,但他个性直率,说话欠缺技巧,又不知女儿家心事,说话间反而触动了程素内心的伤痛,要安慰几句,又苦拙于言词。這般弄巧成拙,索性闭起咀巴,沿途作欣赏风景之状。

离卧龙坡已不远,程素想起不久便可再与小殷相见,内心兴奋得噗噗乱跳,但暗地却恼恨自己本一心归于佛祖,现在却倒行逆施,竟至不能自拔,她心内矛盾,正在自伤自怜之间,忽见沙尘涌起,迎面来了一队鞑子兵,为首的军官拿起大刀,指着他们大喊大叫:“莫走了反贼,反抗者格杀勿论。"书生从甜蜜中惊醒,拈量形势,对方不下百人,除数军官骑马外,其余的多是步兵,山路无掩藏之地,硬拼肯定吃亏,见骑马众军官已接近,正犹疑间,蕫若兰便提出退入树林,再把敌人分散击破。书生如梦初醒,便指挥众人向林中撤退。他与罗汉手殿后。众人驰入林中,贼兵已纷纷赶到,带头的是三名武官,书生回头一看,登时怒火冲天,真是踏破跌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伯颜死后,鞑子军心涣散,红巾军节节胜利,刀锋正盛,蒙古皇朝已是势如垒卵,岌岌可危,但伯颜旧部不受皇命,却到处搜寻凶手,要替老贼报仇。军士分批往不同方向搜索,书生他们在巿集购物时,已然被蒙古人盯上,再者他们并非皇府中人,但花的却是刻有四皇府的金锭。更是无可致疑的证据,收到探子报告后,绰号颠虎狂龙的向龙向虎两兄弟,与蒙古都统托儿花带着一百蒙古军士,浩浩荡荡的来捉拿杀伯颜之凶手。

向龙向虎两兄弟出身于黑道,为人心狠手辣,行事卑鄙,不讲道义,故江湖上给他两起了颠虎狂龙之外号,后来投入蒙古军中,受伯颜老贼赏识,便为伯颜卖命,到处追杀及压迫汉人。当年带兵杀害书生陈金豪之父母兄长,便是此对兄弟,他两额角上均有如金钱一般大小的殷红胎痣,离远一看便知,书生已找了这对兄弟多年,但总是遇不上,今天竟在此碰上,真是仇人一见,份外眼红,书生不退入树林,反纵马冲向敌阵,真扑向向龙向虎两兄弟。

书生左掌右扇,冲向他们,口中骂道:“你两千刀杀的汉奸,今天我要你两死无葬身之地,为千千万万被你两杀害的汉人报仇。"话未说完已与两兄弟交上手,只见书生左掌一招蛟龙探海,右手折扇一招力压华山,从上而下劈向龙的后颈,向龙闪得狼狈,掉下马来,书生再回掌攻向向虎,右手先虚打一招随着一转方向,折扇却击向马眼,向虎闪过来掌,还了一招,但此时马眼被打瞎,马儿眼中剧痛,突如其来一颠覆,向虎也跳下马来。

书生先声夺人,两三招取巧,便把两兄弟迫离马背,向龙向虎手执长刀,继续向书生围攻,书生左右受敌,脚上险中刀,他心中暗怨上了大当,自己兵器短,不能及远,在马背上难以施展,而且马上作战,非他所长。他有见及此,自己也连忙跳下马,跟他们脚踏实地的缠斗起来,罗汉手见书生原本要跑入林中,但忽然却掉转马头,扑向敌方,他两是多年深交,生死追随,那有袖手旁观之理,也与其他两名武官斗了起来。另一方面,程素众人见变起俄顷,也纷纷转过马头,向敌方冲去。以助书生一臂之力。

:::第卅三回完:::

:::第卅四回:::

「复仇雪恨拼牺牲;解困扶危有玉人;走出乌云雷电至;断肠更鼓夜□□」。

书生与罗汉手与将领们林中大战,百多名鞑子兵也纷纷赶至,把众人围在核心,群雄骑在马上,回头向蒙古兵阵中冲杀,各人虽然武功高强,杀伤了不少敌兵,但蒙古兵人多,不一会,已把众人团团围住,林中地方广阔,又有大树作掩护,众人虽是暂时能支撑,但敌人始终人数众多,而且善于群体作战,长久而言,群豪必然会寡不敌众,分别被击毙。众人审度形势,纷纷施展轻功,跃到树上,跳高窜低,蒙古兵多穿上盔甲,跳跃有所不便,众人先把不懂武功的董若兰送上树顶,然后在树上高来高去,看准鞑子兵之弱点,便扑下攻击,蒙古兵人数虽多,但难以施展人海战术,合围之势反被他们完全破坏,弄得阵脚大乱,疲于奔命。

军士抬头张望,敌人四方八面从高空跃下,突袭完毕再跃回树上,蒙古兵人人自危,被群雄搅得眼花撩乱。都统托儿花阵上观察,怨恨没有带梯子到来。突然头顶有破空之声,一件圆形暗器迎面飞来,急忙闪身避过,细心一看,原来是树上一汉人女子,从树上掷下硬壳野果,军士有闪备不及的,均头破血流,大声呼痛,各军士纷纷躲避,又乱作一团。

罗汉手与两名副将短兵相接,把一套少林罗汉拳打得出神入化,两名副将均为向氏兄弟之徒弟,深得向氏兄弟真传,出招快捷狠辣,而且年青力壮,以二敌一,却丝毫佔不到便宜。罗汉手出招沉稳,拳掌有如流水行云,罗汉手自从听过小殷谈论武功之道,对武学有更高深的体会,见久攻不下,仍旧旡功,想起小殷说过制敌先机之道理,把大开大合的动作,尽量缩短,以求快速见胜,伏虎拳拳中夹指,招招向敌人手脚关折攻击,一经调整,两副将初初尚能勉强支持,其后已然反处处被制,连遇凶险。

打得正激列间,其中一人一招秦王鞭石,右手从右砍下,罗汉手看准来势,不避刀锋,右拳一招伏虎拳之罗汉撞钟,直打他肩押发力处,此名武将见对方不避不闪,双眼却盯着他肩膊,暗兴幸的叫一声“着",谁知对方突然出手如电,由拳变指,此人刀锋续劈,眼看近乎成功的把敌人从中劈开,突感肩膊‘卡刷’一声,膊头剧痛,大刀只要再前进少许,便能把对手砍个正着,但就是一刹那之间,手臂不受控制,偏不向前进反迅速向后摆动,手臼脱节,肩胛骨也被摽指打碎。右手软软垂下,钢刀掉下地上,真是祸不单行,把右脚一半脚掌也斩断了。血流如注,正顺势而倒,罗汉手见状,忙迅速补上一拳,真是菩萨心肠,一方面替天行道,另一方面免他受零碎苦楚。可算是功德无量。

同伙见状心存畏惧,且战且走的欲逃回阵地,罗汉手身法敏捷,形影不离,连下杀手,所谓除恶务尽,连环旋风脚淩空猛踢,把另外一武将也击伤,受伤武将负伤连滚带爬,急于退回阵地,托儿花忙命军士掩护,把受伤的救回阵中。众蒙古军士围攻罗汉手,双方又撕杀起来。罗汉手有如虎入羊群,如入无人之境,继而击伤十多名鞑子兵,这位少林武痴突觉自己好像武功大进,心内狂喜,口中不断发出会心傻笑,一时搔首抓耳,在这血腥的大战中,令人更添诡秘。

战斗在树林内遍地开花,段正清等各人均是以一敌众,在树林中游走,蒙古兵由队长分开数小队,向各人合围,但论到惊险激烈,算得上是书生独力迎战向氏兄弟。书生念及父母叔伯惨死之一幕,数十年之寃屈,家仇国恨,他势若疯虎,招招拚命,迫得向氏兄弟节节后退,但两兄弟出双入对,并肩作战十多年,可算得上是心意相通,互补长短。向虎一招神仙指路,书生用扇来隔,突听见若兰在树上尖叫,略一分神,慢了一慢,扇中招架的劲力不足,左脚便被划了一道数寸长的伤口,血流如注,眨眼间,察觉到三蒙古兵欲爬上若兰所在的树上,若兰摘野果不断掷下,但难以阻止,所以树上高呼尖叫,书生忙拖着伤脚守护树下,掌扇齐击,把鞑子打翻两个,尚未站好桩,向氏兄弟又追赶而至。

双方再以性命相博,招招狠辣,书生因顾虑蒙古兵伤害董若兰,稳守在树旁,不敢走远。论武功来说,书生比向氏兄弟为高,但一来报仇心切,情绪未能控制,有点急攻近利,再加上脚上受伤,行动不便,双方便成均势,杀得难解难分。若兰在树上也看得心惊胆战。为书生躭心。心中不断在为他祈祷。

书生陈金豪守在树旁五步之内,一方面要力拒蒙古兵偷袭,另一方面与向氏兄弟生死相博,受伤之人一心二用,渐渐是左右为艰,战况逆转过来,连连遇到险招,身上中了向龙一掌,口吐鲜血,顿时气血翻涌。此时之书生,已呈弱势,心中暗苦,再环顾四周,同伴们分散各自为战,谁也没有察觉他的险状,当下心内盘算:‘罢了,想不到我一世英雄,今天竟丧生于鼠辈之手,家仇不能不报,拼死也要与他们同归于尽。’这反而激发他沉着应战,先守紧阵脚,可是,伤腿流血过多,已感麻木,唯有倚在树后,一来减少后顾之忧,二来减少腿伤移动。如此一来,由互有攻击变成完全守势,即使佔得上风,敌人只要后退,他也无力继续进击,长此下去,是必败无疑。

若兰在树上居高临下,一切看得清楚,她看到书生是为守护她而受伤,看到书生坚毅不屈之英雄气慨,知道他守在树下伤而不退,为的就是要保护她,对她真的是不离不弃。她内心感动,心想我董若兰只是普通女子,得郎如此,今生夫复何求。我与他一同死于此地便是,当下立了决心,心中不觉哀伤,反而有温馨幸福之感。她沿树杆爬下,从蒙古兵尸体中拔岀短刀,双手紧握着,怯生生不畏危险的守在书生身旁。

若兰在拾短刀时,这一刹那间,向氏兄弟是老江湖,算尽书生腿部受伤,移动不便,便得势不饶人,专攻他弱点,向虎一招顺水推舟,取他下盘伤腿,书生苦苦等待此机会已久,拚着双腿不要,左手蓄势待发。向氏兄弟共同出招,心意相通,招式攻守兼备,向龙发一招刨丁开山,刀锋从上劈落,两兄弟配合得恰到好处,上路下盘齐攻,令敌人无从闪避。好个书生,真的是艺高人胆大,拼死无大害,看准时机,上身微侧,避开向龙正面刀锋,左手岀手如电,直击向虎天灵盖,这掌是书生毕生功力之积聚,向虎双眼突出,钢刀落地,一声不响的倒在地上,向龙刀锋就只差零点一二秒才劈到,刀锋把书生左臂齐被削下,掉在地上。要是他快了零点三秒,书生的手便打不到其死去的兄弟……向虎……了。

书生左手被砍断,倒在地上,向龙先不理会倒下的向虎,举起尖刀,向在地上打滚的书生直剌,书生已闪无可闪,等待著刀锋穿膛破腹。若兰尖叫,拿着短刀跑向书生,书生情急中右手拿扇向上剌,但人躺在地上,扇骨太短,右手伸尽也碰不到敌人,只有束手待毙,向龙举刀过顶,欲把书生砍成肉酱,替兄弟报仇。书生万念俱灰,本应闭目待毙,但心想我要多看仇人一眼,做鬼也不能放过他,张开眼晴,但见仇人目光狰狞,满脸杀气。在這危急关头,忽然想起小殷,想起漠北五狼,脑中念头一闪,手指出力一按,跟着出尽全力向左边一滚,向龙的刀砍在地上,刷出火花,左手却掩住眼睛,表情痛苦,也不理会钢刀脱手,急忙向旁跳开。

正好扑向若兰近处,他这突然动作,若兰大惊,本能的使出小殷教她的泥鳅功,姿势虽古怪生硬,但总算闪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