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汉灵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孙坚惊声道,他没想到檀石槐竟然死了,而且新任大王竟然出兵三十万南下,这可是一件大事。
随即孙坚便是一阵奇怪,为何此前自己抓到的人怎么没有说出这个事情呢?
孙坚哪里知道,这是个时间差啊!当孙坚进入鲜卑境内时,檀石槐受伤而归,为了稳定局势檀石槐受伤之事,怎么可能会让鲜卑普通人知道。
随后孙坚更是一路逃窜,当慕容当上大王后,孙坚便已经快出鲜卑边境了,抓的都是一些底层的鲜卑人。
这些鲜卑人哪里知道那般许多,再加上信息不畅,连汉朝边远之地,皇帝去世的事情都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知晓,更何况是信息不如汉朝畅通的鲜卑了。
紧接着孙坚便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具体的情况,当得知此次这批传令兵是要去夫余国的,孙坚便是一惊。
两国大战之计,一国派人去第三方国家,而且还不是使臣,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第三方已经与那方达成了协议,只要时机一到,便会出兵攻击另外的那一国,显然被攻击的将是汉朝。
孙坚将这人带到远处,又审问了一下另外的那一名鲜卑兵士,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孙坚还从死去的那名鲜卑兵士身上找到了一封书信。
“李志!”孙坚大喝道。
那名屯长急忙道“在!”
“尔立刻带上两个人骑快马向西南而去,若是见到了汉军大部,将这里的情况告知主将,请其上报陛下。此事事关紧急,一定要送到。”
孙坚盯着李志严肃的说道,其实孙坚前去是最佳选择,但是他不能丢下这些弟兄,毕竟共患难这么长时间了。
虽然有些不顾大局,但是此处距离汉军大部不过两百里,孙坚还是相信李志能办好的,就从如今孙坚麾下只剩下这一名军官便能看出其之本事。
李志郑重的回道“将军放心,志定不负将军所托。”
第四十一章弓弩之威
微风徐徐,翠绿的草原成为了绿色的海洋,然而当微风吹至幽州北六十里时,却是未曾将翠绿的青草吹动。
只见广阔的草原上站满的无边无际的大军,身着犹如火焰般耀眼红色的,便是汉军的队伍,汉军的布阵很是中规中矩,第五军团皇甫嵩部为前军,第二军团徐荣部为左翼,第三军团丁原部为右翼,刘宏亲率五万大军为中军,至于后军则是十万预备役民夫担任。
三大军团由原本的九万大军变成了七万大军,好在鲜卑大军此时亦是只有二十万,真正的鲜卑精锐更是只有七万。
因此在战力上汉军占据着优势,但是战争可不是只有强大的战力才能取胜,虽然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都不可能得逞,然而汉军却是不具备藐视任何阴谋的实力。
前军第五军团中,李志面带不解的问道“将军,为何陛下明知道夫余国可能出兵,陛下还要与鲜卑决战啊?”
孙坚小声道“陛下自有陛下的打算,这不是我能可以理会的,而且我等亦是不必想通,我等只需安心杀敌即可。”
李志还要说话,督战队的人便喝道“噤声!新兵都知道的规矩,尔等不知也?”
督战队员的呵斥,让孙坚和李志双脸通红,他说的没错,列队时无报告不许讲话是新兵都懂的规矩。
这时一阵战鼓响起,兵士们都知道这战鼓是将领要训话了,于是各个都注视着自己的屯长。没有扩音设备的古代。这能通过军官层层将话语传达。
“将士们!”
所有兵士听到这句话顿时激动无比。因为他们的屯长说了,这是皇帝陛下的话。
“此战关乎我大汉北疆之安危,也许尔等有些兵士不是北疆州郡子弟,但是朕在此告诉尔等,每一年,我大汉都有数万百姓死在鲜卑人的手里。”
听到这里兵士们的呼气急促了起来。
刘宏接着说道“其中有老人,有妇人,有孩子。还有誓死抵抗的青壮。”
整个汉军的兵士闻言皆是双眼通红,战争是男人的事情,祸不及家人,这是汉军认知的规矩,但是鲜卑人破坏了这个规矩。
刘宏拔出腰间宝剑斜指天空,大喝道“尔等要怎么办?”
“杀!”
“杀!”
“杀!”
连同民夫在近四十万汉军三声大喝,声势冲天,使得不远处的鲜卑大军一阵骚乱。
鲜卑大王慕容见此大喝道“儿郎们,檀石槐大王让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如今檀石槐大王被汉军杀死了。尔等要怎么办?”
“报仇!”
“报仇!”
“报仇!”
鲜卑大军同样三声大喝,然而对鲜卑人还谈不上归心的十余万奴隶兵。却是未曾给予多少声势,使得第一场声势交锋,以鲜卑落败而结束。
“轰!碰!喝!”
“轰!碰!喝!”
“轰!碰!喝!”
这时汉军动了,正所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鲜卑声势落败的瞬间,刘宏便下令三军一起推进,汉军一步一击盾,一步一大喝,声势丝毫不减。
慕容看着汉军那震天的声势,心中浮现一丝不安,暗道“若是夫余国不能及时赶到,恐怕此战将败啊!”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连鲜卑的大王慕容都心存畏惧,更何况是下面的兵士了。至于那些人数众多的奴隶兵,根本就不必加以考虑。
鲜卑军中的年轻小将看着毫无士气的鲜卑大军,紧握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真是可悲!我堂堂鲜卑竟然还未开战就士气全失,这还是檀石槐大王带领的那只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无敌大军吗?”
周围的鲜卑兵士闻言纷纷低下了头颅,这个小将的本事周围的鲜卑兵士皆知,但是汉军已经不止一次的打败鲜卑了,这让鲜卑兵士在面对汉军时,不再有一如既往的傲气。
汉军用行动证明了犯我强汉虽远必株这句话。
当汉军向前推进了五十步时,阵势已经完全放开了,两名汉军之间皆留有一臂的距离。
慕容见此大喜,喝道“汉军自寻死路,竟然组成此等阵势,传本王令,前军冲杀!”
“是!”
随着慕容的命令,一万鲜卑骑兵和两万奴隶兵瞬间便冲了上去。
刘宏坐在高高的战车上,见慕容果然中计来攻,笑道“文和,当立一功!”
贾诩微微欠身不骄不躁,荀攸略带钦佩的看了一眼贾诩。
刘宏随即大喝道“传朕旨意,前军弓弩手自由射杀来犯之敌。”
“诺!”
传令兵大声应诺,随即便挥舞起了指挥战旗,战鼓声亦是随之一变。
前军第五军团皇甫嵩部的兵士听到这战鼓声,以及看到战旗命令的军官下达的命令,随即便向前方聚拢,眨眼间便形成了长长的一字阵型,即使后面的汉军亦是可以射杀鲜卑大军。
在鲜卑前军进入射程时,第三军团皇甫嵩部兵士纷纷从背后取下一具强弩。
为了不影响行军,每个汉军兵士只佩戴了二十支弩箭,虽然分到每个人身上很少,但全部加在一起足有五百万支。
这场战役没有哪个将领敢指挥,因此便由刘宏亲自指挥,刘宏自问行军布阵是外行,于是便打算用强大的国家实力堆死鲜卑人。
接战后的战局应对,再询问贾诩,程昱,荀攸,卢植四人,不过为了不让弩箭白费,刘宏还是询问了贾诩一番。这才有上面的一幕。
可以说,刘宏此时就是要用无穷无尽的弩箭射垮鲜卑人,哪怕是射的不准,也有强弩下发,只要你对着前方射出去就行了。
这完全是烧钱的举动,但是刘宏如此做还会被人理解为体恤兵士,这种送上门的好处,刘宏怎么可能不拿?
至于弩箭的花费消耗,和战争胜利后的好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在第五军团皇甫嵩部的汉军取下背后强弩时,慕容大惊失色,刚要下令让前军退回来,然而却是为时已晚。
强弩的射程是一百二十步,这段距离足够汉军射出两轮弩箭,第五军团皇甫嵩部七万大军,一轮便能射出七万弩箭,两轮便是十四万支弩箭。
而鲜卑来犯之敌不过三万人而已,三万人在十四万支弩箭的覆盖下,无一人存活。
不少的鲜卑兵士及时举盾防护自身,但是其胯下之马有何防护之物?鲜卑可没用重骑兵,摔下马的鲜卑兵士顿时成了刺猬,而那些奴隶兵更是连盾牌都没有,只能等着万箭穿心。
于是眨眼间那鲜卑的前军便成为了一地的死尸。
静!鲜卑大军死一样的寂静,他们完全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
汉军同样如此,他们没想到仅仅两轮弩箭,己方一人未死,竟然全歼了三万鲜卑前军。
第四十二章决战之前(求订阅)
ps:抱歉,今天不做忙的比较晚,所以更新晚了,请见谅!这个月不做在忙什么之前和大家说过了,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不做拜谢。。。
短暂的寂静过后,刘宏率先大笑道“好!果真不负我大汉军人之名,众卿以为然否?”
虽然战果是因为密集的弩箭,但刘宏还是夸奖了一番汉军,主将的认同,尤其是主将是皇帝的情况下,一番夸奖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而刘宏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对身边的一众参谋说的,刘宏身边的几人都是后世有名之人,刘宏还是很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同的,这是刘宏仅剩的一丝后世意识的影响。
听到刘宏的问话,贾诩、程昱、荀攸纷纷开口称赞,他们知道这是皇帝的虚荣心,不过他们很是乐得满足皇帝的小小虚荣,若是遇到一个无欲无求,犹如机器人一般的皇帝,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才要担心不已。
听到三人的称赞,刘宏很是开心,不过卢植却是犹豫着说道“陛下,如今我军主力全在前方三军之中,若是此时鲜卑骑兵绕过两翼,直插陛下所在之中军又当如何?”
刘宏闻言一愣,这倒不是说卢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毕竟这次的整体战略都是贾诩参与制定的,贾诩又是少见的全能型大才,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随即刘宏便反应了过来,卢植虽有大才,可自从刘宏来到这个世界后。卢植的命运就被转变了。这一世的卢植未曾领过兵。一直担任廷尉正的职位。
如今卢植正直不阿的名声已经是传遍了司隶地区,连周边的州郡都知廷尉有一名叫卢植的正直官吏。
但是这也使得卢植的知识层面开始向刑狱方面倾斜,因此才有上面的一问。
想明白后,刘宏笑道“爱卿不必担忧,前方三军足足二十余万大军,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战成队列又是何等无边无际。如此大的战线,鲜卑人想要绕过前方三军突袭于朕之中军。是不可能的。”
“再者,就凭鲜卑那几万精锐骑兵,是不会对朕之中军造成威胁的,是故爱卿不必担忧朕之安危。”
最后刘宏将卢植问错话的理由归结于担心皇帝安危,这一下便化解了可能因为卢植问错话而产生的尴尬,毕竟周围的都是懂军事的,你一个主管刑法的官员问出这话,不是说他们这些与军事有关的官员无知嘛!
卢植闻言感激的冲刘宏一礼,贾诩、程昱、荀攸三人则是无喜无悲的注视着前方,似乎没有听见卢植和刘宏的对话一般。
这时前方战局在此出现了变化。鲜卑大王慕容见三万大军瞬间毁于一旦,决定暂时退却。等夫余国的大军到来之时,再行攻击。
其实刘宏的这种战法很好破解,只要命手持盾牌的步卒缓缓压上便可,这对于整体实力平衡发展的国家很简单,但是对于鲜卑这种只重视骑兵,刚刚窃取夫余国过半土地,却一直不曾信任境内之民的鲜卑来说,这种战法很是不好对付。
刘宏在鲜卑开始缓缓退却,顿时一怔,刘宏没想到原本以为会是一场大决战的战役,竟然如此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不过此时刘宏却是不想如此轻易的放过鲜卑人了,于是刘宏下令道“全军缓缓推进!”
听到这个命令,贾诩和荀攸眼中一亮,鲜卑大军撤退就撤退,汉军只要如此不紧不慢的前进,却是给了鲜卑人无穷的压力,要知道此时的鲜卑可不是那全是骑兵的时代了。
虽然鲜卑带上了奴隶兵,兵力增加了不少,但却严重的拖累了鲜卑人的速度,要知道鲜卑,或者说所有的游牧民族,之所以给南方王朝压力,就是因为其来去如风的速度。
此时没有的速度的鲜卑大军,又怎么能让汉军畏惧?
随着汉军的缓缓前行,鲜卑正在缓缓撤退的大军,出现了一丝丝的慌乱。
慕容见此气愤的大喝道“真是气煞我也!汉军难道是想将我等全部吃掉不成?”
听着慕容毫无风度和城府的话语,周围的鲜卑将领脸上没有什么变化,眼中却是多了一丝不屑。
慕容是檀石槐临终前指定的大王,因为在檀石槐眼中慕容是一个温和的人,檀石槐觉得此时鲜卑就应该休养生息,好好消化得到的这过半夫余国领土。
而不是和他檀石槐一样,贸然攻打汉朝,虽然开始时可能会小胜两场,但是将汉朝激怒的后果,却不是如今鲜卑可以接受的。
檀石槐在临终时,对慕容说的最后一番话,便是“我鲜卑是沙漠中的眼镜蛇,而汉朝便是那庞大的猛虎,我等可以在猛虎沉睡时,轻轻的咬伤几口,但当猛虎苏醒时,我等就要迅速逃离。否则当年纵横草原的匈奴人就是我鲜卑的明天!”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檀石槐的高瞻远瞩,如果按照檀石槐的策略,鲜卑至少可以雄踞汉北数载,慢慢积攒实力,最后与大汉决一死战。毕竟刘宏是不会用发行国债而主动越境出击的,此次是鲜卑人率先进犯,不然大汉与鲜卑之间,至少还有数载的安宁。
可惜檀石槐却看错了慕容的为人,慕容那温和宽厚的面孔下,却是隐藏着一颗拥有无穷野心的灵魂。
于是才有慕容上位后,主动南征为檀石槐报仇的事情。
而鲜卑的将领是不服慕容的,但在为檀石槐报仇的事情上,鲜卑的实权者却是高度的一致,这便是檀石槐的魅力。
不过显然慕容并不是领兵的材料,不然也不会一败再败,甚至说出上面那番可能令兵士毫无士气的话语。
慕容并没有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在其说完话后,见无人响应,心中愤愤道“哼,竟然如此藐视本王,本王定要尔等知道本王是如何的英明神武!”
随即便开口喝道“全军后撤百步,随后趁汉军不备,全军冲杀而上,让汉军的弩箭无用武之地。”
鲜卑将领们闻言对视了一样,皆认为这是个不错的计策,看向慕容的目光有了一丝变化,这个慕容大王虽然不如檀石槐大王,却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草包嘛!
当听到这个命令时,那勇猛无敌的鲜卑小将却是一脸惨白,如果真的实施此计,那么鲜卑大军也就要全军覆没了。
当即那小将便冲向了慕容所在的中军。
第四十三章鲜卑内斗
“大王,汉军与我军的距离一直在两百步以外,且其军行进缓慢,就算我等趁其不备而反攻之,其亦可取下弩箭激射。”
“再者,我鲜卑铁骑速度极快,然后面的奴隶兵却是速度极慢,即便我等铁骑冲进汉军前军,亦会被其缠住,那时汉军左右两翼攻向后面的奴隶兵,我等又当如何?是故请大王三思啊!”
那鲜卑小将来到鲜卑大王慕容身前,言辞恳恳的劝解道。
慕容虽然野心甚大,但也不是听不进去谏言之人,再加上其亦是继续培养自己的亲信,于是也不看轻拿小将的身份,开口询问道“那依你看,我等当如何行事?”
那小将微一沉吟便道“大王,我军与汉军一战不可避免,不如正面应对,其弓弩锋利,我等便与其斗将,若是能胜其一二,便可挽回前军大败的士气,期间再由一悍将,从汉军侧翼迂回过去,直插汉军皇帝所在之中军,那时汉军必定大乱。”
“随后我等再全军压上,必会大获全胜,若是击败了这只汉军,仅剩之幽州十万大军,不必担忧而。”
听着鲜卑小将的侃侃而谈,慕容有了一丝心动,不过毕竟这尽是其一厢情愿,如此大事还需与一众实权将领商议一番,于是慕容笑道“此计甚妙,不过还需详细商议一番,不知你是何人部下?”
那鲜卑小将自豪的说道“原檀石槐大王亲卫军轲比能。”
在轲比能说完话后,慕容笑容不减的说道“好,你先回到自己的队列之中。待我等商议过后。再行告知尔等如何行事吧!”
“是!”
轲比能知道这可是决定整只大军命运的决定。自己人微言轻,自然不可能马上实施自己的计策。
然而当轲比能才一转身,慕容的脸色就阴了下来,轲比能若不是檀石槐原本的亲卫军之人,慕容可能还会考虑轲比能的建议。
但是此时嘛!慕容自然不会理会,要知道慕容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就是为了彻底掌控鲜卑,慕容消弱檀石槐的影响力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让檀石槐的亲卫军大出风头?
于是慕容笑道“这轲比能倒是要好好培养一番,所然想法还有些幼稚。但是却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慕容这话自然是对周围的将领说的,听到这话,便有一名将领道“慕容大王,我觉得这轲比能的计策不错,为何慕容大王觉得不可行?”
“哈哈,汉朝皇帝周围有着数万大军,就算我等铁骑全部前往突袭,亦不可取胜,更何况一支而已。若是真如轲比能的计策而行,那么前去的铁骑投入这数十万人的大战中。连一丝的波澜都不会溅起。”
慕容一边策马而行,一边大笑着说道。不过慕容却是偷换了概念,将轲比能的“遣一悍将而往”的话略去了,这一略去这句话,轲比能的计策便是无稽之谈。
果然,听完慕容的话,周围的一众鲜卑将领皆不再考虑此事了。
但是慕容却是不打算如此轻易的放过轲比能,于是笑道“不过那轲比能说的不错,我等之前的计策却是不可行,但让汉军一直跟随我等亦不是办法,不如遣一部留下阻挡一番。”
慕容这话一出,周围的鲜卑将领顿时精神一震,此时留下就是死,如果让自己的部下留下,那一定要争论一番。
“就让游离水,个噻买,鼎立优,轲比能等人率本部留下,为我大军断后吧!”
听完慕容的话后,周围的鲜卑将领精神顿时一松,皆是在心中暗道“没有自己的部下就好。”
但是这些人却是没有注意,这些人却是死忠于檀石槐的中层鲜卑将领,可以说慕容正在缓缓的解决这些不是自己人的中层将领。
当慕容的命令传到轲比能的耳边时,轲比能顿时呆愣在当场,随即便想清楚了慕容的心思,没有抱怨,没有不满,只是默默的停了下来。
轲比能知道,自己这次可能是在劫难逃了,但他不敢想象鲜卑的未来会如何,从历史上便能得知轲比能对鲜卑的热爱,此时慕容却要将鲜卑带入深渊,轲比能一丝办法都没有,轲比能又怎么能开心呢?
正在行进的汉军,见八千鲜卑骑兵和两万的奴隶兵在缓缓的列阵,不由得一愣。
刘宏见此纳闷道“这鲜卑人是何用意?用这点兵马想拦住我数十万汉军?这不是做梦吗?”
可以说这个断后的命令是无比的白痴,但是那些实权将领皆想保住自己麾下的兵马,又哪里在乎慕容下达什么命令?他们皆想只要不是自己的部下,就是去送死也和自己无关。
更何况慕容这个一心想要让檀石槐旧部去死的鲜卑大王了,于是这样一道白痴命令,便传达了下去。
这也是轲比能担心的地方,因为慕容已经不再为鲜卑考虑了,而是为其自己的权利考虑问题了。
随着轲比能等人的列阵,汉军的步伐缓缓停下,静静的等待着刘宏的命令。
刘宏还未下令,轲比能便策马出阵道“轲比能在此,谁敢一战?”
轲比能一出列,那日参与过东路军的汉军骑兵顿时一阵骚动,刘宏眼睛一缩,冷声道“这就是那个将东路军左翼军官全部斩杀的鲜卑将领?”
“回陛下,按照战报,确实如此。”程昱出言道。
刘宏虽然听着轲比能的名字耳熟,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下令道“命第三军团将领出战,朕倒要看看这轲比能是否有反王刘据之勇武。”
听到刘据之名贾诩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剿灭刘据反叛的战役是贾诩的成名之战,虽然贾诩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毕竟主战场不在贾诩的所在之处。
但是别人提起贾诩都会率先想到剿灭刘据的战役,久而久之使得贾诩也在意其了那次战役,如今听到刘宏提起刘据的名字,贾诩便想这次空前的大战,是不是将再次成为自己众多战役中的又一经典成名战役。
于是贾诩恭敬的对刘宏道“陛下,可命左右两翼缓缓压上。”
刘宏点了点头,这时前方的斗将即将开始。
十一点更新,刚到家,一会还要出去。
十一点更新,刚到家,一会还要出去。
第四十四章轲比能之勇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鼓点响起,周泰在皇甫嵩的命令下缓缓策马而出,祖茂与严颜为其掠阵。
周泰此时很是兴奋,这是武者不屈的战意,周泰听闻这轲比能一人斩杀了第三集团军,张纯部左翼大军所有屯长以上的军官。
对此周泰自问自己做不到,但是这并不影响周泰的战意,若果遇到强敌连拔出战刀对战的情况都没有的话,那他就不是周泰了,就不是那个冲锋在前,战功无数的周泰了。
轲比能看着缓缓靠近的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