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汉灵帝-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没有医治好黄忠之子,但是当上好的名贵药材源源不断的送来,黄忠怎么能不感激?

因此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对于这种买卖,刘宏还是乐意去做的。

过了好一会,黄忠才回过神来,满脸刚毅的跪在大帐中喝道“末将谢陛下!”

刘宏急忙道“快快起来!”

一旁侍候的李浩急忙过来将黄忠扶起,黄忠起身后,再次大礼拜谢。

刘宏轻笑道“爱卿莫作小儿女姿态,快快回去整军吧!”

“诺!末将告退!”

待黄忠走后,一旁的刘宏参谋团中卢植起身来到大帐中央道“陛下,臣有些疑惑,请陛下解惑,还请陛下恕臣无礼!”

刘宏看着卢植笑道“爱卿有何事?”

对于卢植,原本刘宏是看不上的,因为卢植太正直了,正直的有些过了。因此刘宏才让卢植去做廷尉正,这个需要贴面无私才会做好的官职。

但是这段时日的相处看来,卢植那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正直,而是其自己的原则,就像历史上卢植未曾贿赂左丰一事,卢植并非不知那样做的后果,能做到当时卢植那个位置的人,有哪个是笨蛋?

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卢植当时贿赂了左丰,的确可保自身无虞,但是其却是丢掉了自己的原则。

没有原则的人,要么是小人,要么是枭雄,显然卢植不在这两者之列,因为卢植是一个讲原则的人。

因此刘宏心中倒是有些想提拔卢植了,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为了平衡,让黄忠死心塌地的效忠自己,而不是效忠大汉,就是为了平衡军中势力越来越大的徐荣。

提拔卢植,是为了平衡帝党的势力,刘宏此时已经不想依靠复起党人了,毕竟陈蕃,胡广的先后离去,复起党人已经不再是对刘宏唯命是从的势力了。

正是这种种原因,刘宏才原因去给卢植解惑,不然军情如火,刘宏怎么会管卢植的疑问。

明天恢复更新,更新说明!!

十一月一号,也就是明天,不做开始恢复更新,不做这几天断更实在是无奈之举。

先说一下成绩吧!不做更新一章能赚两块钱,呵呵,不做最大的努力一天是五更,不过不做还要忙,毕竟不做的主职工作比这多多了。

就算是在家帮忙,也比这赚的多,所以不做不可能一天写五章,这两天不做存了几章。

因此十一月份一天三更,分别是晚上九点和十点,至于那一章补更的,时间不定。

多数时间还是在晚上,因为不做不怎么相信定时更新,有不止一次定时更新都失败了。

最后洗碗在新的一个月里,大家能够越来越好!!!

第五十一章鸡肋

“爱卿觉得这嫩江以西的五座城池如何?”

刘宏指着另一幅地图上的嫩江五城道。

卢植微一沉吟便道“这嫩江以西的五座城池,比之我大汉境内的小县城尚且不如。”

“没错!”刘宏点头道“这五座城池是当年鲜卑内乱,扶余国王为体现自己雄才伟略,有开疆扩土之能,才越过嫩江天险,在这嫩江以西筑造了这五城。”

“可以说,这五座城池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军事地位。爱卿如今可明?”

卢植暗道“原来如此,这五座城池没有丝毫天险,对于没有完善攻城器械的鲜卑还能抵挡一番,但是对于攻城器械完备的大汉,却是远远构不成威胁。”

“因此这五座城池,如今对于鲜卑来说已经成为了鸡肋一般的存在,若死守五城,很可能兵败城破,溃退之时被汉军趁势追击,从而顺利渡过嫩江天险。”

“若是就此放弃了这五城,便等于鲜卑大王慕容认错了,那样的话,对鲜卑的统治是不利的。”

想到这里卢植知道为何刘宏没有对黄忠丢城一事,有任何的不满了,因为这五城不在大汉手里,此时还算是一件好事。

于是笑道“陛下,臣明白了。”

“嗯!”刘宏欣慰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鲜卑大王慕容在思考同样的事情,原本慕容反攻五城不过是为了提升士气,只不过没想到刘宏的大军来的如此之快。

这下,鲜卑大王慕容是坐蜡了。慕容不认为自己能够在正面会战中取得胜利。因为其鲜卑精锐骑兵实在是太少了。

直到此时。慕容才猛然发觉到,原本数十万的鲜卑精锐骑兵,此时竟然连十万都凑不到,连打仗竟然都要靠奴隶兵为主。

这让鲜卑大王慕容不禁暗自想道“占据这千里扶余故土,到底是对是错?”

就在此时,一名慕容的亲信副将在慕容耳边,小声道“大王,汉军此次带了不少的奴隶兵。如今兵力对比我军处于下风。”

这么一句平平常常的探报,却是让慕容想道了破敌之策,慕容冷笑道“刘宏小儿,某要让尔看看某鲜卑精锐的厉害。”

三日后,汉军经过三日休整后,徐荣,皇甫嵩,丁原三人各率麾下八万大军分三路齐头并进,朝鲜卑发动攻势,一旦拿下嫩江以西的五座城池后。便分三路渡嫩江,直插鲜卑腹地。

黄忠率骑兵军团在三大军团后紧随。随时支援三大军团并在适当时与鲜卑之精锐骑兵决战。

刘宏则是稳坐中军于嫩江以西五城外的草原上,等待四大军团的捷报。

大军出发一日了,刘宏大营前的那座城池,早就被拿下了,刘宏突然一伸手,接住了天空中飘下来的一丝雪花,叹气道“早,太早了。”

一旁侍候的贾诩亦是不禁一叹,其自然知道刘宏在说什么,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强攻嫩江的最佳时机,嫩江尚未封冻,水温却是已经异常寒冷了。

此时强攻嫩江,可以说是最糟的时候,但刘宏却是拖不起了,刘宏出征已经有段时日了,若是没有一点进展便回师,那可真实雷声大,雨点小了。

这是一名斥候飞快的策马赶来,在刘宏身前下马大喝到“陛下,各个军团进展顺利,嫩江以西五座城池均以被收复,徐荣将军令小的告知陛下,交战之时并未发现鲜卑精锐,斥候先时曾看到鲜卑有大军提前渡过嫩江。”

“好了,朕知道了,退下吧!”

“诺!”

刘宏略一思考便道“文和,子赐为何会向朕告知那些话?”

在刘宏看来,那番话实在是有些颠三倒四之嫌。

贾诩微笑道“徐荣将军是怕那鲜卑精锐前来攻打陛下所在的这中军大营,但又没有证据,不敢惊扰圣驾,是故用这种方式来提醒陛下小心!”

刘宏闻言摇头失笑,这个徐荣啊!越来越小心了,不过刘宏也不怪其,毕竟是自己越来越注重平衡了。

嫩江以东的鲜卑大营中,鲜卑大王慕容,看着嫩江对岸的汉军,心中一阵无力。

汉军的攻城器械实在是太充足了,井栏,云梯,弩阵,投石机,鲜卑大军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仅仅不到两日,汉军便拿下的嫩江以西的五座城池,这还是大部分的时间全在路上的原因,真正用来攻城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一座城池,这个速度让鲜卑大王慕容一阵心惊胆颤。

要知道鲜卑总共才多少城池啊?原本的扶余国是城村两级行政,城亦是没有多少,如果汉军保持这个速度,不到一个月就能灭了鲜卑。

忽然慕容脸上闪过一丝狰狞,哼,我鲜卑国小,某慕容今日和尔刘宏赌上一赌,败了,大不了我鲜卑再回到草原上去,若是胜了,尔大汉就会死去一个皇帝,值了!

夜缓缓降临,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北方缓缓飘来,仔细一看,才知这是鲜卑的精锐骑兵。

之见这鲜卑的精锐骑兵皆是缓缓而行,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再一看这方向,显然是刘宏的中军大营。

没错,慕容就是要和刘宏赌这个,此时嫩江以东没有一丝鲜卑的精锐骑兵,只要汉军发动攻势,瞬间便可攻破嫩江防线,到时鲜卑便进入灭国倒计时了。

然而若是鲜卑精锐在汉军发动攻势的前,击溃了刘宏所在的中军大营,汉军不说不战自溃,亦会士气大减,成为待宰的羔羊。

毕竟出事的是皇帝,事后追究起来,谁也逃不了。

可以说慕容打算玩命了,如果之前没有反攻犹如鸡肋的嫩江以西五城的话,情况还不会这么糟,可惜战争没有如果。

刘宏中军大营中,虽然不觉得鲜卑有胆量来偷袭,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刘宏还是下令严加防守了。

其实就算是刘宏不说,王越亦是会如此的,毕竟这战场上,要是出现刺杀,可是一来,就是好几万啊!

乌云挡住了皎洁的玉兔,萧瑟的北风缓缓吹起,王越喃喃一笑“真是月黑风高杀人夜啊!”

突然便是心中一震!

第五十二章刘宏战(二更)

“敌袭!!!”

王越向远处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远处那黑压压的一片,绝对是数量庞大的大军造成的,于是王越急忙大喝道。

一听王越的大喝,汉军急忙反应了过来,开始集结,准备迎战。

鲜卑大军见己方已经被发现了,急忙大喝道“杀!!!”

“杀!!!”

偷袭失败,只能强攻了。

“轰轰轰!”

巨大的马蹄声顿时响彻天地,最先集结起来的汉军,急忙拿出强弩准备射击,为身后的大军争取时间集结。

“杀!!”

“嗖嗖嗖!”

巨大的喊杀声,密集的箭簇破空声不绝于耳。

“啊!”

“噗呲!”

“咚!”

一轮箭雨后,鲜卑死伤不少,伤者落马后,亦是被后面的骑兵踏成肉泥。

但是鲜卑大军亦是冲到了汉军大营前,鲜卑兵士那兴奋的样子都能清晰的被汉军看到了。

“轰!碰!”

鲜卑大军竟是直接冲开了汉军营寨,长驱直入的杀进了大营之中。

王越见此一边组织大军抵挡,一边命人去保护刘宏,毕竟刘宏才是最重要的。

当保护刘宏的人马来到刘宏大帐前时,只见刘宏已经身着甲胄,手拿战刀站在大帐前。

刘宏大喝道“来人!”

“诺!”

几名兵士大声应诺道。

刘宏喝道“尔等速去前线,告诉前线四大军团主将,朕之中军受鲜卑千人小队袭扰。猝不及防之下。被烧毁不少粮草。命其等连夜强攻,迅速攻破嫩江防线。”

“诺!”

几人闻言急忙下去传令了。

刘宏知道这是鲜卑的大部分主力了,此时若是不把握好机会拿下嫩江,那可就什么都晚了。

随机刘宏拔出战刀,大喝到“留下千人护卫文臣,其余将士随朕来!”

“诺!”

刘宏跨马端坐,冷喝道“打出朕之大旗!”

“喝!”

一面大旗顿时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大旗被北风一吹发出凛冽之声。但大旗却是显出一股别样的威严。

鲜卑此次前来乃是骑兵,汉军未能组成阵势之下,被冲的四处乱窜。

但是当刘宏的大旗被竖起之时,所有的汉军皆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气势,不断的朝大旗所在之处涌来。

不过涌来的还有鲜卑大军,然而在汉军拼死抵挡下,鲜卑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一名鲜卑将领,张弓搭箭,朝大旗射去。

“嗖!碰!”

剧烈的撞击。虽未射破大旗,却也使大旗一阵晃动。在北风下,竟是显得瑶瑶欲坠。

刘宏眉头一皱,大战之时,大旗便是主帅,大旗有失,士气便无。

但刘宏却什么也不能做,只能信任身后的汉军能紧握战旗。

这时一丑脸大汉,一把握住战旗,左右挥舞,随后猛地向地表撞击,竟是在已经有些结冻的土地上,将大旗插入。

刘宏见此一喜,刚刚此人挥舞一番大旗,便解决了大旗晃动的原因,如今士气定然已稳。

“壮士何名?”刘宏大笑道。

那丑脸大汉,闷声闷气的回答道“回陛下,小的典韦!”

刘宏没想到此人竟然是典韦,不禁再次大笑道“此后,尔为朕之护旗手。”

“谢陛下!”

随机,刘宏“仓”一声,拔出战刀,大喝到“将士们,击溃来犯之敌,一月内便可回家,想活着回家,见家乡父老的!随朕杀!”

“活着回家!!”

“杀!活着回家!”

出征快三个月了,天气越来越冷,刘宏此时说回家的话语,完全击中了将士们心中最柔软,亦是最渴望的事情。

此时汉军将士们,只想着击溃这只敌军,一个月内便能回家了。

“杀!”

在汉军宛如打了鸡血一般的攻势下,鲜卑骑兵竟然出现了败退的迹象。

刘宏在战马上借助火光,看了一眼战场的形式,不禁一阵兴奋,天助我也!

鲜卑大军攻入营寨后,竟是没有凿穿大营,而是四处攻略,这样一来便失去了骑兵的机动优势,使得汉军一反扑,便因没有活动空间,而显出败势!

这也不能怪鲜卑将领,毕竟若是他们不如此做的话,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骑兵夜袭敌营,多数是为了给予士气的打击,或是烧毁粮草。

但此次鲜卑大军的目的却是刘宏,这如何能用凿穿之法?

可以说鲜卑大王慕容的想法是好的,却是没有想好具体的战法。

“噗呲!”

刘宏斩杀一名鲜卑兵士,便见典韦一手高举战旗,一手拿着战刀不断斩杀靠近的鲜卑兵士。

“真猛将也!”

原本刘宏是知道典韦的勇猛的,但毕竟没有见过,没有直观感受,此时刘宏却是知道了。

同样知道了,为何《三国演义》中,典韦一人独自挡住了张绣大军的攻势,就连死后都无人敢从其尸首所在之门经过。

典韦在这战场上,简直就是一道保命符啊!

有典韦在身边,只要典韦不死,就没有人能伤的道典韦保护之人。

有典韦在身边,刘宏可以放心的厮杀了。

原本王越还想过来保护一番的,可是当看到典韦一手高举大旗,一手犹如砍瓜切菜一般的斩杀鲜卑兵士时,顿时止住了脚步。

随即便指挥起大军了,汉军见刘宏这个皇帝亲自上阵杀敌,士气自然是高的不能再高了,再加上王越的指挥,要知道王越自从刘宏亲政后,便一直苦学兵法。

因此王越此时也算的上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在其指挥下,和刘宏的激励下。

鲜卑可谓是节节败退,此时来攻的鲜卑大军全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对汉军的攻势中,永远不能用骑兵是步兵的天敌这句话呢?

他们只是见到了自己的攻势,却是未曾见到汉军的损失惨重。

经过一夜激战,鲜卑大军仅剩一万余人仓惶而逃,但汉军此时却是仅剩数千人,就连刘宏身上亦是出现了几道伤口,要不是鲜卑大军已经被杀破了胆,慕容的计策便成功了。

好在三大军团连夜发动攻势,拿下了嫩江天险,黄忠的骑兵军团更是回师保护刘宏。

没有了嫩江天险的鲜卑,那是一马平川,可以说,此时的鲜卑已经是刘宏的囊中之物了。

ps:那个今天就先不补更了,要完成点收尾的事情,放心,十一月份不会出现断更和少更的事情,还会给大家补完十月的欠更,和该加更的章节!!!

第五十三章熹平二年结束

《后汉书,汉灵武仁皇帝传》

熹平二年十月下旬,鲜卑大王慕容为与汉军决一生死,将麾下六万鲜卑精锐骑兵倾巢派出,假借回师守卫嫩江天险,实则绕道攻帝刘宏所在之中军大营。

虎贲中郎将徐荣心有疑惑,然未有真凭实据,只得将疑惑上报于帝刘宏,帝刘宏谨慎之下,命众军严加防范。

禁卫中郎将王越提前发现鲜卑精锐之行踪,使鲜卑精锐未能按照计划对帝刘宏之所处中军实施夜袭,鲜卑精锐见偷袭不成,改为强攻。

鲜卑精锐乃是精锐骑兵,帝刘宏之中军虽亦有骑兵,然数量远不如鲜卑精锐。

帝刘宏为激励士气,身先士卒,汉军士气大涨,屡次抵挡住鲜卑之疯狂攻势。

鲜卑大将发暗箭欲射倒帝之大旗,幸得帝之护旗手典韦相护,得保大旗不失。

典韦,陈留己吾人,膂力过人,先为汉灵武仁皇帝刘宏麾下士卒,后鲜卑攻帝刘宏之中军,典韦得保大旗不失,晋为帝刘宏护旗手,并护帝刘宏安危,战后封为近身校尉。

随后帝刘宏亲临战阵,与鲜卑精锐骑兵展开决战,大战持续一夜之久,火光冲天,喊杀之声响天震地。

为保证前方将士之士气,帝刘宏率先派人告知前线四大军团之将士,以千人小队夜袭大营为借口,稳定三军士气。

随即四大军团连夜对嫩江东岸之鲜卑大军发动攻势,仅仅一个时辰便渡过嫩江。

而后,丁原军。皇甫嵩军。徐荣军三军齐头并进。所过之处鲜卑大军无不望风逃。

黄忠之骑兵军团渡过嫩江后,并未参与攻势,而是急忙返回嫩江西岸驰援帝刘宏。

待骑兵军团抵达后,鲜卑精锐早已败退,帝刘宏身中数刀,仍端坐战马之上,巡视大营。

汉军见此无不士气大振,帝刘宏召见骑兵军团之黄忠。命其留下一万精锐护卫中军,余下之四万铁骑追击鲜卑余孽。

帝刘宏随即设草原万余里土地为安北都督府管辖,不设文臣,只设将领。

安北都督府第一任大都督由黄忠担任,秩中两千石。

安北都督府麾下满员兵马为十万骑兵,掌管草原之安危,对草原之部落有先斩后奏之权。

而后帝刘宏率军渡过嫩江,与此同时,三路大军皆是势如破竹。

帝刘宏高举仁义大旗,废除奴隶制度。每下一城便释放奴隶,敢于抵抗之奴隶主皆被斩杀。财产之三成上缴国库,七成归于有功之将士。

鲜卑国土之奴隶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手持农具,加入汉军之中,每每冲锋在前,士气高昂。

战后有功之奴隶,皆得到不菲赏赐,使未建功之奴隶无不嫉妒异常。

仅仅半月,鲜卑之国土便全部纳入大汉版图。

战后统计,大战结束时,全军兵力高达六十万,其中汉军仅仅二十万,奴隶兵达到四十万大军。

帝刘宏为稳定所得之土,从四十万奴隶大军中,选精兵十万,成立第八军团由北地校尉皇甫嵩统领。

并设将领官职之军团长一职,位在将军之上,前后左右四将之下。

余下之三十万奴隶兵,再选精锐十万,补充至各村担任守备力量。

其余之二十万奴隶兵,给予土地卸甲归田。

就在帝刘宏整顿之时,原扶余国之出汉使臣,代表高句丽国来到帝刘宏之大军前。

高句丽派出使臣,乃是向大汉称臣,愿年年纳贡,岁岁缴粮。

最后帝刘宏同意高句丽之称臣一事,然每年高句丽需上缴钱五百万,粮百万石。

高句丽称臣,北方再无战事,帝刘宏在嫩江以东设建州,划五郡,迁汉州刺史杨彪为建州刺史。

而后班师回朝,帝刘宏携大胜之威,整顿官制,设州,郡,县三级统治。

州中设州都尉,郡中设郡都尉,县设县都尉,刺史,郡守,县令不得干预兵事,违者以谋反论。

各州郡之官员任命由中央朝廷下达,各州郡之官员只有建议,举荐之权,并无任命之权。

中央官制亦是再次改革,划分官员等级制度,内阁成员秩万石,六部尚书秩五千石,六部下属衙门之主官,即侍郎之职,秩中两千石。

各州军政主官为秩中两千石,各郡军政主官秩两千石。

此次改革御史之权大大增加,御史中丞秩六千石,可弹劾内阁成员,六部之中亦有御史大夫,秩中两千石,可弹劾六部尚书。

各州郡亦有御史大夫,独立于各部之外,与各州郡主官同秩,可弹劾同秩之官员。

虽官制并未有太大改动,仅仅详细划分了官员等级制度,却亦是提高了办事效率,史称“熹平改制。”

随即帝刘宏大肆封赏北伐有功之将领,封射声校尉丁原为五原县侯,虎贲中郎将徐荣增食邑一千五百户。(如今食邑两千户)

封北地校尉皇甫嵩为朝那县候。

迁铁骑校尉司马张济为铁骑校尉,重组铁骑军。

迁北地校尉司马严颜为北地校尉,迁北地校尉司马程普为荆州都尉,迁北地校尉司马周泰为凉州都尉,迁北地校尉司马黄盖为幽州都尉。

迁北地校尉司马祖茂为徐州都尉,迁北地校尉司马韩当为交州都尉。

余者皆有封赏。

战前帝刘宏发行国债已支撑战事,战事结束后,草原上之牛羊连绵不绝的运往大汉境内。

随即朝廷用牛羊连同利息归还国债,使购买国债熟练巨大之商贾,不禁得到了爵位,亦是赚上了一笔。

然大批牛羊涌进大汉,虽使大汉缺少耕牛一事,得以缓解,然大批待宰之羊涌入,却是使大汉肉价为之狂跌。

出战兵士最多之州郡,甚至出现了顿顿吃肉,胃不适之情景。

太学之师生,纷纷上书称赞,言此乃盛世到来之景象。

然帝刘宏并未骄奢淫逸,反而更加励精图治,实施科举选才之制度。

世家多不赞同,然帝刘宏大胜之威未尽,凡阻碍之世家,皆以抄家,斩首,流放而结束。

至此无人敢冒帝刘宏之天威,熹平二年在世家的暗怒与百姓的欢歌笑语中悄然而过。

熹平三年,在皇后宋氏怀有龙子的开门红中缓缓到来。

第五十四章安北都督

“杀!”

冬季的草原是寒冷的,尤其是刚刚下过雪的草原,更是异常寒冷。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冬季,黄忠的骑兵军团却是不断的追杀鲜卑余孽,以及一切敢于与大汉抗衡的部落。

刘宏回师后,便从各地派来了一批兵马,给黄忠凑齐了十万大军。

虽然送来的多是步卒,但在战争的洗礼下,这些汉军飞快的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