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艾连忙打开阅览,看完之后,便微微点了点头,原来,华安在得知张重华已经病故,而张祚又已经称帝的消息后,便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谢艾,让谢艾讨伐张祚,并在消灭张祚之后,立即返回并州,防御代国大军可能的进攻。
此时,张祚已经被斩杀,谢艾觉得,自己应该立即率军返回并州,并继续防备代国大军。
“王将军,谢艾打扰多日,明日便要返回并州了。”谢艾轻声告辞道。
王猛点头道:“好,张祚已经被杀,谢将军是该返回并州了,王猛就不挽留了。”
第二日一早,谢艾便率领所部三千大军,离开长安城,向并州方向奔去,由于部分凉国将士思念故土,谢艾便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众将士在进行一番考虑之后,决定跟随谢艾返回并州,待彻底打败燕代两国之后,再返回自己的故乡。
在谢艾与所部兵马离开长安之后,王猛并没有放弃吞并凉国的计划,毕竟,华安已经正式授权他这么做了。
虽然凉国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但王猛还是从一些细微之处,发现了可以利用的地方。
在凉国方向,首先,陇西郡太守李俨据守州郡,反对张罐的专权,并惹得张罐发兵攻打陇西郡,另外,拥兵近两万的尚书仆射宋混,与张罐不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凉国内部的隐忧,同时也是王猛可以利用的地方。
为了最终吞并凉国,必须首先让凉国再次大乱,而若要让凉国再次大乱,便要挑唆张罐与宋混等将领的关系,从而让他们再次互相攻伐。
为此,王猛在仔细的了解了张罐与宋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后,毅然决定派遣两路说客,分别前去与张罐和宋混接触,并想尽一切办法,挑唆二人之间的关系,并随时向自己汇报情况。
为了对姑臧城方向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控,王猛秘密前往秦州的冀县,并在冀县城之中驻扎下来,而长安城内的各种情况,全都交给副将打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王猛派遣的两路说客,便启程前往姑臧城方向,而王猛也带来部分兵马,日夜兼程的向冀县方向奔去。
在姑臧城方向,随着张罐专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宋混等部分大臣,与张罐之间的矛盾是愈演愈烈了,双方的关系,几乎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了。
为了扫清自己专权的障碍,张罐一方面派遣大军讨伐陇西郡的李俨,一方面准备着手削弱尚书仆射宋混的势力。
就在他们彼此争斗的时候,王猛派遣的两路说客已经抵达了姑臧城之中,并立即开始搜集张罐和宋混之间的各种情报,以利于他们的游说。
在进行一番足够的了解之后,两路说客便展开了行动,他们首先用一些手段取得张罐和宋混的信任,而后添油加醋的将双方的矛盾扩大化,从而让他们更加的仇视彼此。
而这所有的情况,都在第一时间向冀城方向的王猛汇报,并等候王猛的最新指示。
这两路人马,可是说是完全在王猛的指示下活动。
见双方的矛盾,几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王猛便立即让说服张罐的那路人马,向张罐建议,斩杀张氏子孙,并取而代之,同时,派遣一路刺客,伪装成张罐麾下的亲信,前去刺杀张氏王族,从而让张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被迫铤而走险。
而负责说服宋混的一路人马,则会将张罐的野心告诉宋混,并让宋混组织大军,对抗张罐。
很快,王猛派遣的一路刺客,便将几名反对张罐专权的张氏王族斩杀,并留下了些许证据,让众人以为是张罐麾下的亲信干的,从而嫁祸给张罐。
几名反对张罐专权的张氏王族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混的耳中,得知张罐居然为了自己的私利擅杀王族,宋混心头大怒不已,虽然他麾下的兵马没有张罐强大,但他并不畏惧,为此,立即集结全部兵马,打出了讨伐张罐的旗帜。
得知几名王族意外身死,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自己时,张罐感到非常的吃惊,他知道,一定是有人要陷害他,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调查是何人陷害自己,宋混的两万大军,就已经发起了讨伐之战,而且,打出的是自己擅杀大臣的理由。
出现如此局面,张罐感到非常的郁闷,而就在这时,早已取得张罐信任的王猛麾下说客,向张罐进言道:“张公,几名王族刚刚身死,宋混便领兵前来,这显然是宋混早就预谋好了的,他这是要嫁祸张公。”
“是啊!几名王族被杀,一定是宋混干的,哼,这个卑鄙的小人。”张罐气愤的吼道。
说客接着抱拳道:“张公,诛杀王族一定是宋混干的,不过,眼下,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张公,王上和众张氏子孙平时都对张公有所不满,如今,只怕都被宋混这小子给蒙骗了,为此,只怕都欲除掉张公而后快啊!”
“哼,本公为了大凉朝廷,费尽心血,食不甘味,不料,却遭到王上和众大臣如此的对待,真是岂有其理。”张罐彻底被激怒了。
“张公,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既然他们都反对张公,张公不如索性除掉他们,并取而代之,以成就一番霸业。”说客趁热打铁的说道。
正文第七百七十章张罐称王
张罐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君主和权臣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难相处的,要么是君主杀掉权臣亲政,要么是权臣杀掉君主取而代之,能够互相信任的君主和权臣,可谓是凤毛麟角。
眼下,凉王张玄靓只有七岁,也许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但王族之中,已经有很多人反对他的专政,多年之后,随着张玄靓一天天的长大,也许会受到别人的蛊惑,从而想方设法除掉自己,想想自己费心劳力的处理凉国的政事,最终却要落得被猜忌的下场,张罐的心中便极为不平。
“若是诛杀王上,并取而代之,岂不正中宋混下怀,这样,宋混便会以讨逆为名,召集国中之人反对本公。”张罐轻声忧虑道。
说客闻言,抱拳道:“张公不必忧虑,既然宋混可以杀了王族大臣,嫁祸给张公,张公也可以秘密杀掉王上,并嫁祸给宋混,并以讨逆为名,率领主力大军剿灭宋混大军,只要张公最终可以取得胜利,诛杀王族的所有罪名就必然要由宋混来承担了。”
张罐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只要自己剿灭宋混大军,便可以将所有罪名都推给宋混,如此,他便可以顺顺当当的当上凉王,从而再也不必遭受他人的猜忌。
在与几名心腹进行一番仔细的谋划后,张罐心一横,秘密派遣一直队伍,趁着夜色偷偷混入皇宫。杀了凉王张玄靓和众多王族之人,并在现场留下宋混大军的痕迹,以嫁祸宋混。
“张公,宋混率领大军已经控制北门,再不做出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啊!”一名部将看向张罐,抱拳说道。
张罐大声下令道:“立即集结全部主力兵马,准备讨伐叛贼宋混。”
部将领命前去集结大军,而张罐却在等待王宫内的消息。
夜半的时候,张罐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全部在姑臧城内集结完毕。并控制了姑臧的三座城门,只有北门仍旧被宋混麾下的大军所控制。
而在王宫方向,张罐派遣的一支队伍,已经秘密潜入了王宫内部。并开始对张玄靓等王族进行斩杀。
没过多久。张玄靓等人便被张罐派遣的秘密队伍斩杀。并嫁祸给宋混。
“张公,事情都已经办妥了。”负责斩杀张玄靓的心腹将领,返回大营。轻声汇报道。
张罐点了点头,高兴道:“好,立即传令下去,告诉所有将士,尚书仆射宋混斩杀王上,意图谋反,全军向北门发起进攻,绞杀叛贼宋混。”
“是,张公。”部将应了一声,立即前去传令。
随后,张罐亲率麾下主力大军,向控制北门的宋混军团发起了进攻,并大肆宣扬宋混叛逆的行为,以让自己师出有名。
在姑臧城的北门方向,宋混得知凉王张玄靓和众多的凉国王族皆死于非命,并且,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自己,顿时大吃了一惊。
他知道,一定是张罐杀了凉王和王族之人,并嫁祸给自己的,得知如此情况,宋混大为震怒,并决定要讨回公道。
“将军,张罐亲率全部主力人马,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兵马仅有敌军一半,怕是顶不了多久了。”一名部将汇报道。
宋混闻言大怒,大步走向北门的城门楼上,看向城内方向,大声道:“全军据守城门,给我狠狠的打。”
在宋混的命令下,麾下将士全力坚守姑臧城的北门,并一次次对张罐麾下的大军发起反击。
见宋混军团抵挡的颇为猛烈,站在远处的张罐蹙起了眉头,并下令加强进攻。
“张公,叛军据守城门,我军的进攻极难展开,一味的从正面发起进攻,很难快速击败叛军,不如派遣两路偏师,从东西两处城门出城,迂回到叛军的侧背发起进攻,如此,叛军腹背受敌,必然难以抵挡。”一名部将大声建议道。
张罐闻言,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即下达命令,派遣两支偏师从东西两座城门,向北门方向迂回进攻,意图全歼宋混军团。
两支偏师刚刚出发,张罐便策马向前,看向城门楼方向,大声吼道:“叛贼宋混谋害王上,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斩杀宋混者,赏金千两。”
“吼吼吼!”张罐麾下的将士闻言,皆大声的吼叫了起来。
站在城门楼上的宋混,闻言大怒,立即大声反驳道:“叛贼张罐谋害王上,意图嫁祸本将,真是可恶至极,凉人皆可诛之,杀张罐者,赏金万两。”
“杀杀杀……”宋混麾下的将领,也大声的吼了起来。
一时之间,张罐麾下将士与宋混麾下将士,进行了激烈的口水战。
“兄长,不好了,张罐派遣两路大军从左右两侧杀来,意图断绝我军的后路。”很快,宋澄便发现了张罐的企图,并立即向宋混汇报。
宋混见状,大惊设色,顿了顿,下令道:“撤退,全军撤退。”
在宋混的命令下,麾下大军开始从姑臧城的北门处撤离,打算暂时脱离与张罐大军的接触,并徐图良策。
见宋混大军出现溃败,张罐大喜,立即下令麾下主力大军,展开猛烈的追击,试图重创宋混军团。
经过一番追击之后,张罐军团大胜而归,并在姑臧城之中庆祝了起来。
“张公,好消息,牛霸将军初战告捷,大败叛贼李俨,并斩杀李俨麾下千余兵马。“就在张罐大胜宋混不久,前线又传来了牛霸讨伐李俨大胜的消息。
张罐闻言大喜,如今,反对自己的宋混和李俨都遭到了惨败,同时,凉国的王族也大半被自己斩杀,从而让自己不必担忧王族的掣肘。
在如此有利的时机,作为张氏王族的一员,若不称王,更待何时呢?
张罐麾下的部将,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全都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要求张罐立即登基称王,从而统治整个凉国。
如今,对手纷纷落败,张罐本就十分的得意,在部下的一致推举下,张罐正式登基称王,并将国内的宋混和李俨列为叛军,并立即派遣主力大军,征讨叛军。
大将牛霸继续领兵进攻李俨,而宋混则由张罐的弟弟张据亲自领兵讨伐。
此时,张罐在凉国的势力最大,宋混与李俨兵马弱小,皆无力与张罐相抗衡,不过,他们也不愿意服从张罐的号令。
在姑臧城附近,宋混麾下的兵马不是张罐主力大军的对手,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向陇西方向撤离,意图与李俨的兵马汇合,从而形成呼应之势。
不过,就算他们两支人马汇合,相比张罐麾下的大军,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为此,宋混与部下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向镇守关中的王猛求援,以彻底的打败张罐。
当然,宋混知道,王猛身为晋国大将,是不会无缘无故帮助自己的,不论凉国何人称王,只要向大晋朝廷称臣,便会获得大晋朝廷的认可。
为了让王猛出手,宋混觉得必须割让凉国的部分领土给大晋朝廷,或者索性让整个凉国全部归附大晋。
宋混是一个刚毅正直的人,他并不在意凉国在谁的统治之下,只要当政者可以为老百姓谋福祉,他便全力支持,况且,凉州原本就是大晋的一部分,而凉国王族已经被张罐斩杀殆尽,为此,让凉州重新回到大晋的怀抱,也是未尝不可。
最让宋混下决心向王猛求援的原因,是关中方向的发展越来越富庶,而一旦凉州归附大晋,便可以得到关中方向的不小援助,从而可以更加快速的让凉州的百姓也过上富庶的日子。
在抵达陇西郡之后,宋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俨,李俨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决定支持宋混的决定,以凉国归附大晋为条件,说服王猛发兵进攻姑臧。
宋混与李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由宋混亲自前往关中,说服王猛进攻姑臧,而李俨则继续留在陇西郡,与牛霸的大军对峙。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宋混带领百余护卫,策马向关中方向进发。
此时,因为长安城方向有重要的事情,而姑臧城方向的挑拨进行的异常顺利,王猛便返回了长安城。
宋混与百余名护卫,一路快速向长安城进发,在前往长安的一路上,宋混亲眼见识了关中的富庶,并更加确认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只要归附大晋,并借助大晋的财力和物力,凉州迟早也会像关中一样富庶。
多日之后,宋混与麾下的百余名护卫,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在通报来意之后,宋混等人顺利的进入了长安城,并在长安官员的带领下,向驿馆方向行去。
在前往驿馆的道路上,宋混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繁华的景象,顿时心中大为感叹,相比姑臧城,长安城的规模至少大了七八倍,繁华程度更是远远超过姑臧城。
宋混一行人,很快便在驿馆之中安顿了下来,宋混抵达长安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王猛的耳中。
正文第七百七十一章王猛发兵
王猛在返回长安之后,很快就将棘手的事情处置完毕了,此时,听说宋混来访,心里大为高兴,并立即派遣属下去请宋混。
凉国发生的事情,完全在王猛的掌控之中,此时,宋混前来长安的原因,王猛也能够猜出个大概。
见王猛邀请自己前去府邸相见,宋混连忙带上几名护卫,向王猛的府邸行去。
在王猛府邸的大门外,宋混让几名护卫在门外等候,他独自一人大步走了进去。
王猛早已在正堂的门口等待着宋混,见宋混大步走了过来,连忙招呼道:“宋将军前来拜访,王猛有失远迎啊!”说完向宋混拱了拱手。
宋混原本以为站在正堂门口的是王猛的管家,没想到却是王猛本人,愣了一下之后,便连忙抱拳道:“末将宋混拜见王公。”说完弯腰行了一礼。
王猛上前一步,扶起宋混,高兴道:“宋将军前来寒舍,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来,里面请。”说完示意宋混前往正堂落座。
“王公请。”宋混客气了一句,随王猛进入正堂。
随意寒暄几句之后,王猛明知故问的问道:“宋将军前来长安,不知有何贵干?”
宋混抱拳,正色说道:“不瞒王公,我大凉国发生动乱,先是叛贼张祚篡位自立,后是张罐弑君自立,如今,张祚已经被斩杀,但叛贼张罐却仍旧坐镇姑臧。并擅自称王,大逆不道。”
王猛闻言,轻声道:“凉国发生的事情。早就传到长安城了,这些我都知道,宋将军说这些,难道是要借助我军的兵马,讨伐张罐。”
“正是如此,不知王公意下如何?”宋混轻声说道。
王猛笑了笑,轻声道:“宋将军。对于我大晋朝廷来说,不论是何人称王。只要上表称臣即可,张罐并无称帝之心,且已经向大晋朝廷上表称臣,本将岂能随意发兵攻打姑臧呢?”说完微微摇了摇头。
见王猛不同意发兵。宋混心下并不惊慌,这些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大晋朝廷没有必要为了解决凉国的内乱,而损耗自己的实力,除非可以得到极大的好处。
宋混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公,张罐品性严苛,并不适合统治江山。凉国在张罐的统治下,必然日渐衰弱,若王公肯出兵姑臧。剿灭张罐,末将愿意协助王公,让整个凉国重新回归大晋。”
王猛闻言,心中一喜,轻声问道:“宋将军此言当真。”
宋混大声道:“王公放心,宋混说话算数。绝对不会期满王公。”
王猛点了点,正色道:“凉国三州之地。原本就是大晋的国土,只是永嘉之乱后,失去的领土罢了,如今,若可以收复故土,王猛自然会尽全力的。”
“王公打算何日出兵,末将愿意打头阵。”宋混趁热打铁的问道。
王猛低头沉思了片刻,正色道:“兵贵神速,我部集结兵马只需一日,明日午后,便立即出兵。
宋混闻言大喜,抱拳道:“多谢王公助我,末将这就返回陇西,联络凉国各路人马,以策应王公的大军,还望大晋收复凉州之后,可以让凉州发展的像关中一样富庶。”
王猛笑了笑,轻声道:“这是自然,你快些回去吧!我部大军数日后,便可以抵达陇西郡。”
“王公保重,末将告辞。”宋混抱拳行了一礼,随即转身离开王猛的府邸。
返回驿馆之后,宋混没有心情欣赏繁华的长安都市,连忙召集麾下护卫,向陇西郡方向奔去,他要尽快赶回陇西,联络各路人马,准备策应晋军主力进入凉州。
在宋混离开长安之后,王猛一方面给麾下部将下令,让他们立即集结兵马,另一方面,将凉国方向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自己的处置方案,向远在邺城的华安汇报,以让华安了解凉国的情况。
在进行一番集结之后,王猛麾下的三万主力骑兵和五万新组建的骑兵,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只需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向姑臧城方向奔去。
其实,对付张罐麾下的五万大军,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以王猛的军事才华,只需三万精兵,便可将张罐打得满地找牙,但为了显示关中军团的实力,王猛还是决定带领更多的军队,另外,此战除了消灭张罐之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那便是完全吞并凉国,没有足够的军队,形不成巨大的震慑,在吞并凉国的时候会显得非常的吃力,为此,必须要率领足够的军队。
另外,虽然经过一番改进,关中的辎重车性能大为提升,而且,可以从靠近凉州的秦州直接调拨粮草,但后勤的压力依旧很大,为此,王猛调集了秦州的数万百姓,负责押运粮草,并让五万新组建的骑兵负责押送。
第二日午后,在王猛的亲自统领下,八万关中骑兵,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城方向出发,向凉州的姑臧城方向行去。
多日后,王猛与麾下的八万大军抵达陇西郡,并与宋混和李俨的兵马汇合,如此一来,张罐麾下的兵力就处于绝对的劣势了。
见王猛率军增援宋混和李俨,坐镇姑臧城的张罐显得极为紧张,若王猛大军与宋混等人一齐杀来,他是无论如何也招架不住的,为此,在王猛大军抵达陇西郡之后,便立即命令前方的牛霸,率领万余大军从陇西郡撤回,以图固守姑臧城。
同时,为了搞清楚王猛进军姑臧的企图,张罐派遣心腹属下,前往王猛的军营,对王猛进行质问。
王猛便以张罐诛杀凉王张玄靓为由,要率领大军讨伐张罐,并要求张罐主动认罪。
张罐心腹碰了一鼻子灰,连忙返回姑臧城,将王猛的理由告诉了张罐。
见王猛要他认罪,张罐大吃了一惊,如今,宋混与李俨已经与自己势成水火,若自己真的认罪,就等于承认凉国王族都是自己所杀,如此,自己将难以在凉国立足,甚至性命都将不保。
为了应对王猛大军的进犯,张罐在王宫大殿内,召集部将进行商议。
张罐看向麾下部将,大声道:“各位将军,如今,叛贼宋混和李俨勾结晋将王猛,意图突袭姑臧城,王猛此次统领八万大军,宋混和李俨麾下也各有一万人马,敌军总兵力足有十万,而我军却仅有五万人马,是坚守姑臧,还是迁都敦煌呢?”
大将牛霸,抱拳道:“王上,岂有不战而迁都的道理,晋军兵马虽多,但无故入侵我大凉国,是不义之兵,宋混和李俨的叛军更是不堪一击,只要我军沿河列阵,必然可以一举击溃敌军。”
众将领,都没有与王猛的关中军团较量过,自然不知道王猛军团的战斗力,为此。大多不好表态,但基于击败宋混和李俨的经验,他们认为只要占据有利地形,便完全可以战胜王猛军团,从而取得姑臧保卫战的胜利。
在进行一番商议后,张罐决定孤注一掷,在姑臧城南部,占据有利地形,让麾下大军摆开防守阵型,准备全力阻挡王猛军团的进攻。
王猛军团在陇西郡休整了一日,然后便在宋混军团和李俨军团的配合下,向姑臧城方向奔去。
几日后,王猛与宋混、李俨麾下的军团,便抵达了姑臧城附近,并隔着一条河流与张罐麾下的大军对峙。
对面的张罐大军,在王猛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但为了减少伤亡,王猛决定立即让全部大军,兵分多路,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对岸发起进攻。
虽然隔着一条河流,张罐麾下的大军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但张罐麾下大军士气低落,实力也根本不是王猛麾下精锐骑兵的对手,在王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