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天气越来越冷,雪越下越大,再这样下去,只怕将士们都受不了啊!”一名部将看向王六,蹙眉道。
“是啊!将军,气温骤降太多,将士们身上的棉衣显得太单薄了,得尽快想想办法,否则,将士们会被冻死的。”另一名部将说道。
王六自然也意识到情况的紧迫性了,他看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将士,心里很是着急,出征之前,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会发生气温骤降的情况,所以棉衣的准备不是很充足,此刻,大营之中并没有准备更多的御寒物资,自然也就无法解决将士们的御寒问题。
“这鬼天气,是越来越冷了。”王六抱怨了一句,看向身旁的部下,正色道:“传令,让将士们原地跑起来,不要一直站着不动,还有,对西曲阳的警戒,一刻也不准放松。”
“是,将军。”部下慨然领命。
很快,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位士兵的耳中,得到王六的命令,所有的士兵立即原地奔跑了起来。
虽然原地奔跑的运动幅度很小,但至少比站着不动要好许多,士兵们可以利用运动产生的热量,抵抗凛冽的寒风,而且,士兵们的位置不变,一旦遇到敌情,可以迅速出击,丝毫不耽误警戒。
凛冽的寒风一直在呼啸的刮着,鹅毛大雪也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半个时辰后,气温明显又降低了许多。
即使原地不停的奔跑,士兵们也丝毫感受不到身体发出的热量,反而觉得越跑越冷了。
少数体质较弱,已经跑不动的士兵,则蜷缩成一团,蹲在自己的岗位上瑟瑟发抖。
极少数士兵已经一动不动,看上去好像是睡着了,其实,他们已经停止了呼吸,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将军,江淮之间从来就没有这么冷过,今夜冷的实在是太不正常了。”一名部下疑惑的说道。
作为长期生活在江淮地带的人,西曲阳历年的气候,王六都了然于胸,对于,为何会出现如此寒冷的天气,王六一时也是摸不着头脑。
“今夜的确是太冷了,让将士们再忍忍,等天亮之后,本将会立即与主将商议对策。”王六正色说道。
“是,将军。”部将轻声应了一句。
正文第三百八十章战马都冻伤了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华安便早早的起身穿戴铠甲,准备前往大营视察一番。
“咦,帐篷里怎么这么冷,难道漏风了。”华安刚钻出被窝,便感受到了一股凛冽的寒气。
仔细的检查了帐篷的周围,并没有发现任何漏风之处,华安穿戴好铠甲,带着满心的疑惑走出中军大帐。
“下雪了,居然是下雪了。”华安刚刚走出营帐,便看到整个大营都沉浸在一片童话世界里,地面的积雪至少有一尺厚,而天空的大雪还在下个不停。
凛冽的西北风将鹅毛大雪吹进中军营帐,少量雪花则直接打在华安的面颊上,让华安感受到了一股凛冽的寒气。
一夜之间居然下了这么厚的雪,这大大出乎华安的预料,而空气中的瑟瑟寒气,更是让华安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感觉发生在几年前,当时,华安刚刚升任将军,便奉命保护褚裒出使辽东的燕国,华安清楚的记得,辽东的气候就是如此的寒冷。
但这里是西曲阳,是淮水南岸的城池,怎么一夜之间也变得如此寒冷了,这实在是太怪异了,不过,仔细想想,华安也就明白了,他们一定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寒流了。
“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积雪,看来进攻西曲阳的计划要推迟几日了。”华安自言自语了起来。
走出营帐没几步,华安便迎头撞见了王六。
见王六一副焦急的表情,华安连忙问道:“王六。什么事这么着急。”
“大哥,天气骤然变冷。我部将士一夜之间,冻死一百多人。冻伤近千人,损失惨重啊!”王六连忙汇报道。
“什么,这么严重。”华安闻言大惊,看向王六,质问道:“棉衣呢?为何不给将士们增加棉衣?”
王六一脸苦涩,叹气道:“大哥,我军大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棉衣,所有将士的棉衣,都是按照江淮冬季气候的标准配备的。谁能料到天气一下子能变得这么冷。”
看着王六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脸庞,华安叹了口气,道:“让冻伤的将士全部进入营帐,多生几个火堆,让将士们多烤烤火。”
“是,大哥,我知道该怎么做。”王六轻声应了一句,顿了顿,蹙眉道:“大哥。总让将士们躲在营帐里烤火不是办法,西曲阳就在眼前,我军没有棉衣御寒,就不能对西曲阳发起进攻。”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道:“是啊!不过,我军的棉衣等物资都还在江南的大营里。如今道路上全是积雪,行走不便。一来一回至少要十余日,十余日后。还指不定是什么情况呢?”
“大哥,我们可以到附近的阴陵和成德筹集棉衣,能筹集一点是一点啊!”王六建议道。
“阴陵据此不远,来回最多只需两日,成德稍远,只怕要三四日才能返回,王六,你立即调拨麾下两千人马,一千前往阴陵,一千前往成德,不管筹集了多少棉衣,一定要尽快返回。”华安命令道。
“是,大哥,我这就去准备。”王六抱拳一揖,转身离开。
华安搓了搓冰冷的手掌,继续向前巡查,由于积雪实在太厚,走起路来很是费劲,步幅自然也比平时小了许多。
“大哥,大哥,大哥。”雷暴、铁牛和王五,同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见三人同样是一副焦急的表情,华安连忙问道:“怎么,你们的部下伤亡了多少。”
雷暴首先回道:“大哥,我部士兵只有几十个冻伤,并无太大问题,但战马损失较大,有几百匹战马突然出现不适,已经不肯进食,应该与突然降温有关。”
“什么,战马不进食。”华安闻言大惊,顿时急的踱起了步子,战马是重要的战争资源,一下子有几百匹战马出现不适,华安怎能不紧张,而且,剩下的战马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个才是最让华安担心的。
至于战马出现不适的原因,华安也大概可以猜到,那是由于交州气候炎热,战马在交州作战期间,马匹对热带的气候很不适应,往往便会汗流浃背。
为了让战马适应炎热的气候,华安命令士兵将战马体表厚厚的毛发都给减掉了,这样便提高了马匹的耐热能力,但同时也削弱了战马对抗严寒的能力。
此后,为了快速返回京城,华安又命令麾下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城,战马的体质受到了损伤,一时之间还没有恢复,如今,在西曲阳这里,又突遭寒流袭击,铁打的战马也要生病了。
“大哥,战马不进食是撑不了几天的,怎么办呢?”雷暴焦急的问道。
华安凝目看向雷暴,大声道:“雷暴,让你的部下辛苦一些,多编一些草衣,给战马披上,还有,在马棚的西北方向,搭建一座高墙,以阻挡凛冽的西北风,记住,让将士们轮流干活,防止冻伤。”
“是,大哥,我记住了。”雷暴连忙应道,随即转身离开。
雷暴走后,华安回头看向铁牛和王五,示意二人汇报情况。
“大哥,我部冻伤几百士兵,损失不大,但将士们大多都憋在营帐里,一出来就要冻伤,这不是办法啊!”铁牛首先表态道。
“大哥,我部士兵也有不少冻伤,都是奉命放哨和站岗的人马,呆在营帐内的士兵都没有被冻伤,但营帐里也不暖和,还有,总不能让哨兵站在营帐里面放哨吧!”王五粗声说道。
华安闻言踱起了步子,顿了顿,大声道:“放哨是死的,人是活的,就不会变通一下嘛!让放哨的士兵轮流放哨,一刻换一次,总不会被冻伤吧!”
“是,大哥,我们记住了。”铁牛和王五点头应道。
顿了片刻,铁牛指着西曲阳方向,轻声问道:“大哥,下这么大的雪,赵军将士也一定冻得受不了,若是派兵奇袭西曲阳,说不定可以一举攻下城池。”
“不行,就算能攻破西曲阳,我军的伤亡也一定很大,只怕到时候冻死的比战死的还多啊!”华安摇了摇头。
在这种天气极度严寒,积雪厚达一尺,鹅毛大雪飘个不停的气候,让身着单薄棉衣的士兵进攻敌军重兵固守的城池,无异于驱羊入虎口,华安是不会拿自己麾下士兵的生命开玩笑的。
“大哥,大哥。”就在华安与铁牛、王五正在谈论的时候,王三走了过来。
华安见王三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忙道:“王三,一大早的,你跑哪儿去了?”
王三连忙回道:“大哥,我见雪下得太大,亲自前往西曲阳走了一趟,想看看石虎大军的动静。”
“哦,探查到什么没有?”华安连忙问道。
王三摇了摇头,道:“西曲阳一切正常,赵军士兵固守城墙,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石虎大军也没有出击和逃跑的行动。”
“咦,这个石虎倒是沉得住气,居然没有丝毫的异动。”华安心下暗暗称奇,顿了顿,道:“石虎不动,我们暂时也不动,眼下,寒流袭来,我军最大的使命是尽快解决将士们取暖的问题,一定要严格控制被冻伤士兵的数量,尤其是战马的保暖措施要做到位,已经冻伤的士兵,也要抓紧救治,不要让其冻伤恶化。”
“大哥,这个交给我好了。”王三大声应道。
“好,我们先去马厩看看。”华安说着向大营北部的马厩走去,王三、铁牛和王五跟在后面。
西曲阳之中,赵国将士有城墙作为依托,且城池中有许多房屋可供居住,因此,感受到的严寒比城外的晋军要好得多,而且,赵军士兵都来自北方,比较能够适应严寒的天气,耐寒的能力不是晋军可比的。
只是那些被大火烧伤,还没有痊愈的士兵比较悲惨一些,他们被烧伤的部位,皮肤比较脆弱,经过严寒之后,烧伤的皮肤直接转换成了冻伤,让这些士兵苦不堪言。
此时,赵国大军的余粮只剩两天了,再不突围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了,而城外厚达一尺的积雪,显然不利于大军行动,这让许多赵军将领头痛不已。
由于天气太冷,赵国天王石虎,一直呆在自己的中军大帐里,时不时的便会有将领前往帐中,向石虎汇报麾下士兵的伤亡情况,而石虎也都是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对于突围,石虎和心腹将领候霸,早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因此,对于军粮即将告罄,是一点儿也不害怕。
只是,突如其来的猛烈寒流,让石虎担心停靠在西曲阳以北十里处,淮水岸边的小船会被冻住,因此,特意派遣候霸,亲自带领一队士兵前去查看。
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候霸还没有回来,这让石虎心头变得焦躁了起来,虽然城外积雪很厚,但来回最多也就半个时辰,而且,以候霸的武力,就算遇到晋军小股部队的阻截,也有足够的能力安然脱险。
正文第三百八十一章踏冰北渡
“王上,候霸回来了。”就在石虎焦急难耐的时刻,龙腾近卫营营主候霸赶了回来,并第一时间走进了石虎的中军大帐。
“候霸,你总算回来了,为何去了这么久。”石虎关心的问道。
候霸面露喜色,抱拳道:“王上,末将策马直接到了淮水北岸,歇了片刻便又策马奔了回来,所以耽误了一些功夫。”
“直接策马奔至淮水北岸。”石虎闻言一愣,随即大喜道:“候霸,你是说淮水结冰了,可以直接奔向对岸。”
“回王上,正是如此,如今,阻挡我大军北上的淮水天堑,已经变成坦途,我大赵两万大军,可以轻松的撤回邺城了。”候霸兴奋的说道。
“哈哈哈哈!真是天不亡我啊!淮水结冰,此乃天意,是上苍对本王的眷顾,传令下去,三军立刻集结,准备撤退。”石虎大声下令道。
“是,王上。”候霸抱拳一揖,转身前去传令。
半个时辰后,石虎麾下的两万人马已经在西曲阳集结完毕,只等石虎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向淮水岸边进发。
石虎全身披挂,在亲卫将士的搀扶下,跨上战马,麾下的将领策马立在身后。
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天上的雪花仍旧没有停下的意思,气候依旧寒冷的让人难以忍受。
石虎看向身旁的候霸,轻声道:“打开城门,所有将士,准备出发。”
“打开城门。准备出发。”候霸大声吼道。
“咔咔咔……”随着一阵厚重的摩擦声,西曲阳的北门被缓缓打开。
城门打开后。作为开路先锋的轻骑兵营,共一千轻骑兵立即出发。率先向正北方向的淮水岸边奔去。
石虎和麾下的将领,在龙腾近卫营的保护下,随后进发,走在先锋营的后面,再往后,依次是主力骑兵和步兵。
由于辎重兵早在霸王谷的时候,就已经被北伐军消灭了,因此,赵军并没有辎重兵。所有的口粮都装在每个士兵的身上。
赵国两万大军,冒着鹅毛大雪,踩着一尺厚的积雪,向西曲阳北面的淮水岸边缓缓行进,如此大规模的撤军行动,很快便被北伐军的斥候发现了。
北伐军斥候探知这个情况后,立即策马返回北伐军大营,准备向华安汇报。
此时,华安正带着铁牛、王五等将领。在马厩里视察,并指导士兵如何给战马保暖,搭建防风墙的时候,让士兵一定要建的结实一点。千万不可漏风。
看着因为毛发被减掉,而瑟瑟发抖的战马,华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初在交州作战的时候,之所以下令将战马的毛发减掉。完全是为了让战马凉快一些,也是为了爱护战马。
但华安怎么也无法想到。短短的一个多月,毛发还没有长齐的战马,又要面临严寒的考验,当初因为爱护战马而减掉其毛发,如今,却是害了战马。
“大哥,大哥。”就在华安摸着战马嗟叹不已的时候,王三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华安看向王三,开口道:“王三,什么事,这么急匆匆的。”
“大哥,西曲阳的赵国大军有大动作。”王三连忙回道。
华安眉头一蹙,追问道:“石虎有何大动作?”
“据斥候回报,石虎主力大军,已经悄悄的撤出西曲阳,向正北方向进发,意图不明。”王三如实回道。
铁牛闻言,皱着眉头,插嘴道:“向正北方向行进,大哥,那里有淮水阻隔,赵国大军去哪里干什么?”
“大哥,难道石虎大军要泅渡淮水?”王五跟着插嘴道。
听到这个消息,华安的脑中一时间也有些莫名其妙,顿了顿,看向诸将,道:“走,去大帐商议。”说完大步向大帐方向走去。
“咔嚓。”华安刚走了几步,脚下一滑,便差一点摔了一跤。
“大哥,大哥。”王三等人见华安要摔倒,连忙上前将华安扶起。
华安站稳身子,凝目向脚下一看,原来自己踩中了一块结冰的地面,冰面易打滑,华安差一点被摔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厩里都结冰了,天气真的是太冷了。”铁牛随口说了一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华安闻言,愣了片刻,突然眼睛一瞪,大呼道:“糟了,石虎大军应该是溜了,都怪我一时大意啊!”说完在马厩里踱起了步子。
见华安一副懊悔的表情,众将都有些莫名其妙,连忙惊问其故。
华安指着脚下的冰面,蹙眉道:“你们看,马厩里都结冰了,那么,淮水会不会也结冰呢?”
众将闻言,皆是大吃了一惊。
铁牛首先说道:“大哥,我们在江淮之间生活了这么多年,淮水可从来没结过冰。”
“没错,都听说过黄河结冰的,从来没听说过淮水也能结冰啊!应该不会吧!”王五跟着说道。
华安看向王三,问道:“王三,你的意见呢?”
“大哥,虽说淮水从来没有结过冰,但淮水岸边也从来没这么冷过啊!既然石虎亲自率领主力大军向淮水岸边行进,似乎在告诉我们,淮水已经结冰了。”王三皱着眉头分析道。
见王三说的合情合理,诸将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将军,赵将军麾下亲兵校尉前来,有要事汇报。”就在这时,赵武麾下的亲兵校尉急匆匆的前来。
“让他进来。”华安命令道。
很快,赵武麾下的亲兵校尉便走了进来,这个人,华安认识,确实是赵武麾下的亲兵营营主,而且是来自雷云堡的老兵了。
“你急匆匆的赶来,有何要事?”赵武亲兵校尉刚刚走进来,华安便开口问道。
亲兵校尉连忙抱拳道:“禀将军,末将奉赵将军之命,率领军中水性好的五百将士,乘坐五十艘小船,逆流而上,埋伏在西曲阳赵军北渡淮水的必经之地,不料,昨夜寒风一起,五十艘小船全部被冻住,将士们全都躲在船舱里避寒,今日一早,有十几名赵军骑兵策马直接横渡淮水,末将原本也没放在心上,可后来仔细一想,既然赵军十几名骑兵可以策马横渡淮水,那么赵军主力两万人马自然也能横渡淮水,所以,末将便带着几名亲兵,赶来向将军汇报,不过晚了一步,末将上岸的时候,已经看到赵军主力,正黑压压的向淮水岸边压来,末将马快,才逃过一劫,一起来的几名士兵都被赵军射杀了。”
“什么,石虎大军已经逃了。”顿时,华安身旁的将领都面面相觑起来。
华安暗叹口气,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我军已经对石虎大军进行了合围,就连石虎北渡淮水的退路,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全歼赵军,活捉石虎,本是十拿九稳之事,却没想到天气突然便冷,让石虎大军有了一条生路啊!”
“大哥,也许是天意如此,石虎命不该绝吧!”王三小声的安慰了一句。
“哼,石虎残暴无道,作恶多端,他的命早就该绝了。”雷暴大声吼道。
王五看向华安,道:“大哥,石虎大军刚走不久,我军现在追击,或许可以追上。”
华安摇了摇头,道:“积雪这么厚,不便于大军追击,况且,我军将士衣着单薄,还是算了吧!这次算赵军命大,下一次见面,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大哥,既然西曲阳已经是座空城了,我们何不将大军开进西曲阳,城池里肯定比这荒郊野外暖和啊!”铁牛开口建议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好,大军分批开拔,进军西曲阳。”
“是,大哥。”雷暴等人,慨然领命。
半个时辰后,铁牛麾下的一万步兵,首先向西曲阳进军,并非常顺利的占据了整个西曲阳。
随后,雷暴军团也进入西曲阳,紧接着王五和王六麾下的人马,全都顺利的进入了西曲阳,整个西曲阳,可以说,已经被华安的北伐军站满了。
成功的占领西曲阳之后,华安连忙派遣亲兵,前往扬州军团,告诉扬州军团的将领,石虎大军已经成功逃脱的消息。
得知石虎大军全部逃离,而西曲阳又被北伐军收复了,扬州军团将领心头微微有些失望,商议片刻,便率军后撤,进入南面最近的城池休整。
赵国两万大军,冒着鹅毛大雪,踩着一尺厚的积雪,在石虎的率领下,终于越过了淮水。
在抵达淮水北岸的那一刻,石虎的一颗心终于是放下了,而麾下的将士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他们终于可以活着回到自己的故乡了。
在淮水北岸,石虎策马立在岸边,看着身旁陆续走过的将士,眼中露出了一丝心酸。
这一次南征,石虎本想一举踏平江南,没想到不但没能如愿以偿,还损失了大批的兵马,这是他数次南征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当然,之所以损失特别惨重,并不是石虎麾下兵马的战力不如晋军,而是由于连续两次遭受火攻的原因,若不是连续两次中了晋军的火攻之计,凭实力列阵厮杀,石虎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正文第三百八十二章国库赏银都不够了
“王上,晋军主力随时有可能追过来,我们快些走吧!”候霸小声劝道。
石虎闻言,回头看向候霸,轻声道:“本王老了,这一次回到邺城,终此一生都不会再南下了,就让本王再多看几眼吧!”
“王上。”候霸见石虎对征讨晋国失去信心,想要劝说几句,却有不知从何说起。
很快,石虎麾下的骑兵人马已经全部上岸,后面的步兵也在陆续登岸。
石虎最后向南看了一眼,调转马头向北方行去,候霸等护卫紧随而去,保护在石虎的周围。
第二天一早,西北风终于停止了呼啸,鹅毛般的大雪,也不再漫天飞舞,天空可谓一片晴朗,只有地面厚达一尺的积雪,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由于气候依旧寒冷,赵军渡过淮水之后的具体情况,也还不是很明朗,华安的北伐军便在西曲阳驻扎了下来,并派出大批斥候,前往淮水北岸探查,以判断石虎麾下大军是否真的返回邺城了。
石虎主力大军溃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左右两翼的赵军大营中,得知中路大军已经溃败,赵军左翼的兖州军团和右翼的豫州军团,纷纷放弃对峙,主动向后撤退。
而大晋的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则抓住战机挥师向北进攻,以求扩大战果。
正驻扎在成德的扬州军团近三万兵马,立即向西进军,意图堵住赵国豫州军团向北撤退的道路。不过,由于积雪厚达一尺。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当扬州军团的三万人马抵达六县的时候。赵国豫州军团的数万人马,已经撤退至安丰一带。
由于道路严重积雪,士兵行动缓慢,后勤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