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营主,叛军兵力过大,一旦我军弩杀叛军主将失败,后果不敢设想,我们要多做几手打算啊!”一名旅帅看向诸葛雄,忧虑的说道。
其实,关于弩杀叛将失败的问题,诸葛雄已经考虑很多遍了,每一次设想都是自己的部下全军覆没,往往吓得诸葛雄一身的冷汗。
但诸葛雄相信,只要自己计划周密,部署得当,凭借诸葛连弩的惊人爆发力,完全可以一举弩杀叛军主将邓定和隗文,而一旦叛军主将被射杀,叛军便会如鸟兽般散去,自然也就对自己的人马构不成威胁了。
诸葛雄这是在赌博,而且是拿自己和麾下的一千将士的生命做赌注,赢了一切皆大欢喜,无当飞军将威名更胜,输了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战死疆场,也算没有辱没无当飞军的威名。
诸葛雄看向这么属下,轻声道:“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说。”
这名旅帅抱拳道:“营主,为了安全起见,我军当准备火攻的部署,以在弩杀叛军主将失败之时,将大量的火球抛入谷中,以造成叛军混乱,更能烧死不少叛军士兵。”
诸葛雄闻言一喜,正色道:“好主意啊!就算我军弩杀叛军主将成功,也可发动火攻,从而杀伤更多的叛军将士,让叛军更加彻底的溃散,准备火攻之物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记住,一定要秘密进行,万万不可惊动叛军。”
“营主放心,这件事就交给属下了。”旅帅抱拳领命,转身离开。
天色越来越暗,看着黑漆漆的谷口,诸葛雄再次开始设想第二日的伏击行动,以做到心中有数。
在谷口的叛军大营之中,叛军主力人马已经进帐休息,但仍有千余人马在大营内警戒,从而以防不测,这证实了诸葛雄的判断,突袭叛军大营,斩杀叛军主将是完全行不通的。
邓定派往成都方向的亲兵,在入夜的时候便抵达了成都城下,并与城内的叛军斥候相遇,从而得知了成都方圆二十里之内的所有军情。
邓定亲兵不敢怠慢,连忙策马返回谷口的叛军大营,以将成都附近的情况告知邓定和隗文。
第二日凌晨,天刚蒙蒙亮,负责探查成都附近情况的几名亲兵,便返回了谷口的大营,并第一时间将成都附近的所有情况,告知了主将邓定。
在邓定的中军大帐之中,双眼还有些惺忪的邓定,听了亲兵的汇报,立马来了精神,因为,按照晋军的部署,北门方向是其主力,东门方向的五千人马是偏师。
邓定之所以来了精神,便是将李亮麾下的五千人马当成了嘴边的一块肥肉,毕竟,只要他麾下的主力人马通过羊肠谷,只需半日的功夫,便可抵达李亮大军所驻扎的位置,从而发起致命一击。
邓定相信凭借五倍的优势兵力,完全可以重创或全歼晋军的五千偏师,从而极大的打击晋军的士气,而后便可与城内的兵力里外配合,彻底的击溃和赶走华安军团,从而保卫刚刚成立的新帝国。
正文第四百九十二章狙杀叛将
自以为对成都附近了如指掌的邓定和隗文,在进行一番必要的准备后,率领麾下主力大军,缓缓进入羊肠谷。
策马并排走在一起的邓定和隗文,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山谷两侧,此时正是春分时节,山谷两侧的草木才刚刚发芽,淡淡的浅绿色,看上去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隗文看向邓定,轻声道:“邓将军,若是晋军在山谷设下埋伏,我军岂不损失惨重。”
邓定笑了笑,看向山谷的两侧,轻声回道:“隗将军说的是,晋军若是在山谷设下埋伏,我军贸然进入,必然损失惨重,不过,晋军若要设伏,岂能逃过我军斥候的眼睛,眼下,晋军在成都附近的兵力配置都被你我掌握,这羊肠谷之中不会有晋军伏兵的,就算有一支伏兵,最多也就是几百人的小部队,对我军构不成多大的威胁。”说完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
隗文亦是满脸轻松,时不时的抬首看向山谷两侧,以欣赏初春的美丽景致。
就在邓定和隗文得意洋洋的进入羊肠谷的时候,埋伏在羊肠谷隐蔽处的诸葛雄与一千无当飞军都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由于必须一击毙敌主将,将士们都很紧张,每一个士兵都紧张的看向山谷方向,以等待即将进入山谷的叛军主力。
为了预防万一,诸葛雄的一名部下准备了数千个大火球,可以在一轮射击之后释放。以给叛军主力造成混乱,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的击溃叛军。
很快,叛军的前锋进入了无当飞军的视线,让诸葛雄和麾下的所有士兵都紧张了起来。
“将士们,不要乱动,是叛军的前锋,放过他们。”诸葛雄连忙下令,让部下不要轻举妄动,以防止士兵因为紧张而误射叛军前锋,从而造成整个计划的功归一篑。
叛军前锋足有两千人马。而且是清一色的骑兵。浩浩荡荡的行进很是威武,很快,便消失在诸葛雄的视线之中。
“营主,您看。叛军的中军过来了。”一名部下小声的提醒道。
诸葛雄抬眼一看。叛军的中军主力。正在浩浩荡荡的向埋伏的地域行来,但他并没有看到邓定和隗文的身影。
“邓定和隗文还在后面,将士们都不要动。千万不要暴露了目标。”诸葛雄小声的提醒道,只要不见到邓定和隗文的身影,他是不会下令攻击的。
叛军的中军主力越来越近,很快便行至无当飞军埋伏的位置,并陆续走过,诸葛雄和麾下的将领正严密的监视叛军的一举一动,并寻找邓定和隗文的身影。
在叛军中军主力走过一小半的时候,两名身穿金甲的将领进入了诸葛雄的视线,这二人从铠甲便可以初步判断是邓定和隗文二人。
“将士们,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前面的二人应该就是叛军主将邓定和隗文。”诸葛雄小声的下令道。
很快,二人的身影越来越近,诸葛雄看的很清楚,这二人就是叛军的主将邓定和隗文。
见邓定和隗文终于走近,诸葛雄和麾下的无当飞军都将手中的连弩悄悄伸出,并全部瞄准了二人。
“将士们,射杀邓定、隗文,放……”在邓定和隗文进入最佳射击位置后,诸葛雄果断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嗖嗖嗖……”接到诸葛雄的命令,所有无当飞军立即发射连弩,射向山谷中的邓定和隗文。
一千支硬弩同时射出,瞬间就有几枚弩矢射中了毫无防备的邓定和隗文,二人刚想躲避,又有无数的弩矢如雨点般射来,并接连射中他们的身体,将他们的身体射的犹如刺猬一般。
连弩射击速度极快,负责保护邓定和隗文的亲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待他们拿起盾牌保护在主将身边时,他们的主将早就被射成刺猬,一命呜呼了。
邓定和隗文的身后是大批的高级将领,他们的命运也是一命呜呼。
叛军突遭袭击,主将身死,原本整齐的队伍一下子乱了起来,众多的将领,各自指挥自己的队伍,互不统属,让整个队伍看起来更加的混乱不堪。
见邓定和隗文浑身中箭,已经跌落马下,叛军队伍开始散乱,诸葛雄大大的松了口气,并大声下令道:“将士们,点火。”
麾下士兵闻令,将早已准备好的数千个大火球点燃,并用力的推了下去。
上千个大火球,越往下滚火势越大,待滚落地面之时,球体燃起的大火已有一丈高,数千个火球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大片炽热的区域,将处在其中的叛军炙烤的焦头烂额。
忍受不了炽热火焰的叛军士兵,开始四处逃散,并冲乱了原本还算齐整的队伍,让整个叛军的队伍全都乱糟糟的。
一些叛军将领在大声的呼喊,让麾下的士兵不要乱,要听从自己的指挥,但在求生**的支配下,叛军小兵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是为什么人卖命。
见叛军已经彻底的混乱,只有少数的叛军将领在大声呼喊,诸葛雄大喜过望,并立即下令道:“将士们,放箭,专杀叛军的将领。”
诸葛雄麾下的无当飞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神箭手,虽然连弩的精度不高,但在密集的连续射击之下,仍然可以轻松的狙杀叛军的将领。
在诸葛雄的命令下,一千无当飞军瞄准叛军营主以上的将领,开始了猎杀行动,并很快射杀了几十名叛军大小将领。
由于叛军的指挥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叛军兵力虽多,却就像待宰的绵羊一样,等待着被无当飞军屠杀的命运。
在无当飞军一轮接一轮的射杀下,叛军士兵在求生**的支配下,开始向后逃窜,并冲散了后方的叛军队伍,让整个叛军队伍都跟着向后逃窜。
诸葛雄适当的下令部下追击,以扩大战果,此时,便出现了一个极其滑稽的场面,一千无当飞军追着数万叛军跑,而叛军却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向后逃跑。
追到谷口之后,诸葛雄与麾下的无当飞军停下了脚步,前面便是开阔地,再追下去便会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叛军的面前,因此,立刻撤回了原先埋伏的位置。
叛军逃离谷口之后,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都各自做主,分散前往不同的位置,有的回乡务农,有的意欲投降晋军,也有的要进入山中,占山为王,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总之,数万叛军已经彻底的溃散了,完全丧失了支援成都的能力。
早一步通过羊肠谷的叛军骑兵,兵力只有两千,根本就不会对晋军主力造成太大的威胁。
当诸葛雄率领麾下的无当飞军,返回弩杀叛军主将的位置时,数千个大火球已经基本熄灭,但余温让很炙人。
诸葛雄让麾下士兵寻找叛军主将邓定和隗文的尸体,以准备抬起他们送向华安的中军大帐处请功。
将士们在尸体堆里,很快便将邓定和隗文的尸体找到了,诸葛雄看了一下,的确是邓定和隗文本人,心下不禁轻松了不少。
麾下的将士将几十名叛军营主以上的将领的尸体全都抬了过来,有的尸体已经被大火烧焦了不少。
诸葛雄看向脚下众多叛军将领的尸体,轻声道:“叛军将领死伤殆尽,余下的将士一定会溃散,我们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带上这些尸体,返回成都北门处,与主力大军汇合。
部下闻令,开始命令士兵将这些叛军高级将领的尸体带上,并开始向成都北门处行进。
早一步通过羊肠谷的两千叛军骑兵,在得知后方的主力遭受无当飞军伏击之后,明白自身返回救援已经毫无意义,于是加快速度奔向成都的南门,以进入城内,与城内的叛军队伍汇合,并将主力大军在羊肠谷遭受晋军无当飞军部埋伏的事情告诉了城内的王誓和王润等人。
王誓和王润听说主力大军在羊肠谷遭受埋伏,都大吃了一惊,但遭受埋伏之后,大军损失如何,他们暂时却还未得知,不过,他们相信以邓定和隗文的实力,应对小小的一千晋军还是有绰绰有余的,最多也就是暂时被挡住去路,要不了几日便可抵达成都城下。
经过连续一日的行军,诸葛雄所部无当飞军,抵达了成都北门外的晋军大营,诸葛雄更是立即前往中军大帐拜见华安。
此时,华安正在中军大帐内,与部下商议有关攻打成都的事宜,见诸葛雄一脸自信的走进大帐,心头不禁一喜。
诸葛雄能够安全的返回,而且还神采奕奕,这似乎足以说明,狙杀叛军主将邓定和隗文的任务完成了,诸葛雄是特意前来汇报战果并请功的。
华安笑了笑,连忙问道:“诸葛雄,邓定和隗文的人头拿来了吗?”
诸葛雄闻言,抱拳正色道:“将军,叛军主将邓定和隗文,已经被末将所部击杀,尸体就在帐外,请将军过目。”
正文第四百九十三章攻心之计
华安闻言大喜,连忙起身向大帐外走去,帐内诸将皆露出了惊诧的表情,并跟在华安的身后走出了大帐。
在中军大帐的外面,近百名无当飞军抬着几十具叛将的尸体,并轻轻的放在地面之上。
诸葛雄指着身穿金甲的两名叛将,大声道:“将军,这二人便是叛将邓定和隗文,剩下的这些都是他们麾下的部将,全被我军一锅端了。”说完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好,干得好,不愧是无当飞军,你们立了大功了。”华安大声夸赞诸葛雄。
“叛将死伤殆尽,想必叛军主力一定瓦解了,这下我军攻打成都就毫无后顾之忧了。”一名北伐军将领,高兴的说道。
“成都的叛军失去了外援,犹如瓮中之鳖,末路已经不远了。”另一名北伐军将领,肯定的说道。
华安淡然一笑,看向诸葛雄,询问击杀叛军将领的过程,诸葛雄将发现叛军主力到开始击杀叛军的详细过程都仔细的叙述一遍。
众将听了,无不拍手称快,并夸赞诸葛雄有胆有识,华安更是不住的点头,诸葛雄和麾下无当飞军的表现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发动火攻这一神来之笔,更是超出了华安的预计,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看着地面之上有些惨不忍睹的叛军尸体,华安思索了一会儿,轻声道:“来人,将这些尸体处理一下,去除他们身上的血污。并用白布裹,也好让他们死的安详一点。”说完看向身后的亲兵。
“是,将军。”亲兵们大声接受了华安的命令,并开始整理叛军将领的衣着和仪容。
虽然叛军将领与自己为敌,但华安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仇恨,毕竟,他们原本就不是大晋的将领,也没有受到大晋朝廷的恩惠,反而投靠大晋后,在地位上受到了打压。从而生出叛逆之心。
作为一名统领千军的将领。华安觉得有必要让他们死的有尊严一些,至少不能蓬头垢面的仍在乱坟岗。
见华安如此宽容的对待自己的对手,麾下将领无不感叹,并没有人对此事提出异议。
“王三。辎重营打造的攻城器械。准备的怎么样了。”华安看向王三。轻声问道。
王三如实回道:“大哥,这才两日的时间,辎重营人手不足。就算有主力大军的将士帮忙,也才建造了少量的攻城器械,目前还不足以对成都发起进攻。”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让将士们辛苦一下,再加快一些进度,三日后,我军必须攻城。”
“是,大哥,我会督促辎重营的。”王三连忙应道。
华安挥了挥手,示意诸将返回各自的队伍,并帮助辎重营建造攻城器械。
华安最后看了一眼地面的叛将尸体,转身走入了中军大帐,张育和谢思明对视一眼,跟了进去。
见张育和谢思明跟进大帐,华安知道他们一定有话要说,于是,回身看向二人,轻声道:“二位大人有什么事吗?”
谢思明首先笑了笑,轻声道:“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将军何须执着攻城,而忘了攻心之计呢?”
“是啊!将军,眼下叛军诸将邓定和隗文已死,这正是我军攻心的最佳时机,将军可千万不要错过了。”张育跟着附和道。
华安闻言,轻蹙眉头,问道:“攻心之计,恕本将愚钝,二位不妨说的具体些。”
谢思明指着帐外,抱拳道:“将军让亲兵整理叛将衣着和仪容,不知接下来要对他们做什么呢?”
华安闻言,微微有些惊讶,忙道:“自然是让他们入土为安了,难不成本将还要将他们暴尸鞭挞。”
谢思明笑了笑,轻声道:“让叛将入土为安的任务,不如就交给城内的叛军好了,将军可将整理好的叛将尸体,全部送往成都交给叛军。”
“将叛将尸体送往成都,这就是你们的攻心之计,倒是有点意思。”华安轻声说道。
张育抱拳道:“将军,叛军主力已经溃散,但城内的叛军士兵未必可以得知,只要叛军主将封锁这一不利的消息,便会让众多叛军士兵怀有侥幸心理,从而誓死抵抗我军,而将邓定和隗文等叛将的尸体送往成都,则可以真真切切的告诉叛军将士,他们的主力已经被我军全歼了,这对叛军的震慑力是非同寻常的,是任何谣言都比不了的。”
华安闻言,觉得很有道理,邓定和隗文等叛军将领的尸体,会让城内的叛军将士相信他们的主力已经被全歼了,从而失去继续坚守的信心,甚至对新朝廷完全失去信心。
“好,不愧是攻心之计,本将决定了,只要亲兵将叛将的尸体整理好,便立即将他们送我成都,二位大人可写封劝降信,让城内的叛军将士出城投降,这样更能瓦解叛军。”华安大声说道。
“是,将军,这件事就交给我们了。”张育和谢思明抱拳领命,随即离开大帐。
华安闭上眼睛,开始思索叛军将士,见到邓定和隗文等将领尸体时的表情,震惊、愤怒、恐惧、绝望,这些表情不时环绕在华安的眼前。
很快,华安麾下的亲兵便将叛军将领的尸体处理完毕了,同时,张育和谢思明也写好了劝降的文书。
张育与谢思明商议一番,最终决定由张育带领五十名士兵,运送叛军将领的尸体前往成都,因为,年轻的张育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谢思明却是蜀中的名人,若是谢思明进城,见了昔日的故人,只怕要惹出不少麻烦。
张育带领五十名士兵,用二十辆辎重车,载着叛军将领的尸体向成都北门方向缓缓驶去。
由于晋军大营距离成都的北门只有十余里,因此,张育一行很快便抵达了成都的北门,并在护城河的边上停了下来。
正在城门楼上站岗叛军小校,见晋军一支小部队抵达城下,而且还有二十辆辎重车,觉得不是来攻城的,于是,看向身旁的小兵,急道:“快去叫军主。”
吩咐完小兵,小校对着城下,大喊道:“城外何人,报上名来。”
张育朝城上拱了拱手,大声道:“这位将军,在下是华将军帐下的行军司马张育,今日前来有要事,麻烦你们打开城门。”说完看向城门楼方向。
“张育?没听过,你们先等着,我们军主很快便到。”小校没好气的吼了一声。
没过多久,负责当班执勤的叛军军主登上了城门楼,在听取了小校的初步汇报后,看向张育一行人,问道:“你们此来,有什么事吗?”
张育拱手道:“这位将军,在下奉华将军之命,已将贵部邓将军和隗将军等二十多位将军的尸体送来,麻烦你们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
叛军军主一听,不禁心头大惊,城墙上的叛军听了也都有些动容,邓、隗二位将军是他们新朝廷的中流砥柱,若是已经战死,那么,将意味着成都失去了外援,后果相当严重。
“军主,昨日军中便有流言,说我军主力在羊肠谷遭遇了埋伏,难道这都是真的,邓将军和隗将军已经战死。”小校看向城下的辎重车,慌张的说道。
叛军军主闻言一怒,斥道:“羞得胡言,距离这么远,你怎么看得清上面躺着的是什么人,晋军擅长使诈,若是晋军的精锐士兵怎么办,我们不得不防。”说完看向张育一行人的背后,并仔细的查看城门外的动静,以防晋军有攻城的阴谋。
“将军,我们已经等了好久了,麻烦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张育再次大声喊道。
叛军军主闻言,大声吼道:“丞相有令,城门不得随意打开,既然你们是送尸体的,把车子放下,你们可以回去了。”说完密切的注视着张育一行的一举一动。
见叛军将领坚持不肯打开城门,张育知道再怎么强求也是无用,于是,抱拳道:“既然如此,贵部二十余将的尸体就放在这里了,告辞。”说完手一挥,示意身后的五十名士兵返回大营。
五十名士兵见状,放下辎重车,在张育的带领下,沿着原路返回晋军大营。
城门楼上的叛军军主,一直在密切的关注张育一行人的一举一动,见张育等人的身影消失在远处,才放下心来。
“军主,他们已经走远了,我们要不要打开城门,出去看看。”小校轻声说道。
叛军军主蹙眉摇了摇头,正色道:“丞相有令,绝不可随意打开城门,我们身为将军,必须服从丞相的命令,你带上几名士兵,从这里下去查看情况。”说着看向身前的吊篮。
“是,将军。”小校应了一声,带领两名士兵,乘坐吊篮下到城墙底部,并立即向护城河的边缘走去。
叛军小校仔细的观察,护城河对面辎重车上的尸体,过了片刻,转身看向城门楼,大喊道:“将军,尸体全部盖着白布,看不清楚啊!”
正文第四百九十四章叛军人心惶惶
叛军军主犹豫了一会儿,冲着城下大喊道:“派一名士兵卸掉铠甲,游到对岸看看情况。”
“是,军主。”小校应了一声,看向身旁的一名士兵,下令道:“快,卸掉铠甲游过去。”
此时正值春分,天气还不是很暖和,护城河里的水仍旧是冰凉冰凉的,但上级有令,叛军士兵不得不遵从。
卸掉铠甲之后,叛军士兵下水游向了对岸,由于护城河的宽度有限,士兵很快便抵达了对岸,并忍受浑身刺骨的寒冷,前往晋军留下的辎重车处探查。
叛军士兵一个个的掀开辎重车上的尸体,一连检查了十几辆车之后,不由得心里发慌,邓定和隗文是叛军的主将,作为士兵,他自然认得,这么多的将领已经战死,他怎么能不心慌。
“城下情况如何,车上装的是什么?”见士兵站在对岸发呆,城门楼上的叛军军主,大声喝问道。
叛军士兵一怔,冲着城门楼的方向,大声道:“军主,真的是邓将军和隗将军他们,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