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众人都很是紧张,华安首先客气的让他们全部落座,并让亲兵给他们端上热茶,以让他们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几口热茶下肚之后,众人的表情明显舒缓了不少,见华安态度始终和蔼,众人就更加放心了。
华安看向众人,首先说道:“各位,本将初来下辨城,人生地不熟,对这里的礼节也不是很清楚,若是有怠慢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哪里,哪里,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众人连忙客气的回道。
见众人并没有太大的敌意,华安笑了笑,轻声道:“本将知道,各位心里一定很是担心,担心本将会没收你们祖祖辈辈的财产,收了你们的田地,关了你们的店铺,是不是啊!”说完看向帐中的众人。
听了华安如此直截了当的问话,大帐中的众人,全都大吃一惊,并互相对视一眼,不知该如何回答。
众人惊诧的表情,完全在华安的预料之中,见众人不回答,华安接着说道:“各位尽管放心,本将收复武都、阴平二郡,但并不会没收尔等的田地和店铺,另外,本将还会全力支持你们,也希望你们能支持本将。”
“将军此话当真?”一名大地主模样的中年人,急切的问道。
华安点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本将说过的话,是一定不会食言的,尔等尽管放心好了。”
得到华安的肯定,众人都大大的松了口气,并暗自庆幸自己的祖产可以得以保留,随后便是对华安感恩戴德般的称颂,并表示一定会拥护华安对仇池的统治。
随后,华安又将自己打算延长和扩建下辨城街道的事情,向众人做了通报,并询问众人的意见。
对于华安要扩建街道,众人自然没有任何的异议,而且,他们早就有此打算了,只是延长和扩建街道,需要大笔的银两,而这些银两的来源是个难题。
以开店铺为生的商人自然愿意出一点资金,但每个人出多少合适,众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而那些大地主和靠手艺为生的人,是一两银子都不愿意出的。
对于众人对资金方面的困扰,华安表现的很大方,他表示这些钱全部由自己想办法,扩建和延长街道,无需众人集资,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出钱,华安当然表示欢迎。
华安刚刚进驻下辨城,便给予仇池各路精英极大的承诺,而且,还要自己出资扩建和延长下辨城的街道,这让大帐中的众人,顿时对华安充满了好感,并再次表示对华安的全力支持。
随后,在华安谈到要利用成都、南郑、下辨城组成一个互相补充的经济链条时,大帐中的商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示一定会按照华安所说的,加强与南郑和成都的联系。
在华安的中军大帐之中,华安和下辨城的各路精英,进行了近一个多时辰的友好谈话,在华安富有诚意的许诺下,下辨城中的各路精英,都被华安的友好所感动,并真诚的表示会全力支持华安,支持仇池回归大晋朝廷。
看着大帐中的各路精英,全部表示对自己的支持,华安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虽然出了点钱,做出了一点牺牲,但只要能得到仇池士人的全力支持,那么就是值得的,只有得到仇池士人的支持,华安才能更好更快的稳定仇池的局势,并为下一步的北伐尽快做好准备。
谈话完毕之后,华安事先让亲兵营准备的晚宴已经做好了,在华安的示意下,亲兵营士兵将各色菜肴端和美酒进了中军大帐,并放在各路精英的面前。
对于华安的一片盛情,众人自然不好拒绝,便留在华安的中军大帐,与华安宴饮了起来,在这欢快的氛围中,华安进一步拉近了与仇池各路精英之间的距离,并取得了仇池士人更加肯定的认可。
直到亥时散席,众人才依次告辞,并返回各自的府邸,而华安在亲自送出帐门之后,便返回后帐,休息了起来。
躺在后帐的床榻之上,华安心中充满了兴奋,在进入仇池境内以来,所有的事情都与自己事先预料的一样,进展的非常顺利,如今,通过一个承诺,便得到了仇池士人的全力支持,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便可彻底控制仇池全境,从而确保梁州和益州的安全。
只要仇池彻底的稳定下来,日后北伐关中便多了几条可靠的道路,这对华安来说,显得极为重要。
正文第五百三十六章拿下武都城
第二日凌晨,天还没有亮,奔袭武都城的雷暴和杨安所部兵马,已经抵达了武都城下,并做好了攻打城池的准备。
看着前方城墙上星星点点的火把,雷暴嘴角冷笑了一下,看向杨安,大声道:“杨将军,从城墙上的火把看,武都城也没有多少兵马,我们还需要智取吗?”
杨安连忙回道:“雷将军,我军在下辨城已经智取过一次了,若是故技重施,敌军一定不会上当的,敌军兵力如此,还是直接攻打城池,来的方便。”说完看向雷暴,等待着雷暴做决定。
雷暴点了点头,正色道:“那好,杨将军,你我二人一同进攻,我部骑兵攻打城门南侧,你部骑兵攻打城门北侧,半个时辰之内,务必破城。”
“好,一言为定。”杨安大声应了一句,回头下令道:“将士们,随我进攻,杀……”
“将士们,进攻,拿下武都城,冲……”雷暴也大声下达命令。
“杀……”一万八千大军,呐喊着对防守兵力不足一千的武都城发起了强力进攻。
此时,在武都城中的杨俊残部兵力只有数百,而且,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面对杨安和雷暴的全力进攻,自然毫无还手之力。
在听到城外呐喊的一瞬间,杨俊副将便紧急集结人马,准备逃跑。
“将军,晋军和杨安的兵马又杀来了,怎么办?”一名校尉焦急的问道。
“还能怎么办。立即撤离,否则便是死路一条。”杨俊部将立即回道。
“将军,仇池方圆只有百里,眼下大部分已经被杨安和晋军控制了,我们要撤离,必须逃离仇池,否则,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小校抱拳说道。
杨俊部将蹙眉思索了起来,杨安这么快便追击而来,让他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武都城是他们的大本营。也是他们最后的立足之地,只要离开武都城,他们便失去了依托,除了彻底逃离仇池。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目前。他们可以依附的只有三股势力。分别是西部的吐谷浑、西北部的凉国和正北方向的赵国。
凉国是大晋朝廷的附属国,虽然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但还是尊奉大晋朝廷的。依附凉国自然有很大的风险,西部的吐谷浑实力强悍,可是,吐谷浑处于西部苦寒之地,也并非是好的归宿,只有北部的赵国实力最为强悍,而且关中有八百里秦川富得流油,归附赵国可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传令,凡是有马的士兵,立即前往北门方向,准备退往赵国的关中之地,要快。”杨俊部将下达了撤往北门的决定。
“将士们,上马,撤退。”众将大声传达命令。
很快,城内集结起来的士兵,跨上战马向北门方向奔去,准备逃亡赵国,这些人中大部分度都是杨俊的心腹将校及其亲兵卫队。
东门处守城的士兵只有区区几十人,在面对雷暴和杨安近两万大军的攻击下,是毫无抵抗实力的,于是,在雷暴和杨安发起进攻之后,便立刻逃之夭夭了。
杨安和雷暴率军冲至城下,城墙上已经空空如也,不过城门却是关的死死的,并士兵出城投降。
“架起云梯,上。”杨安看向身后,大声下达了命令。
很快,十几架简易的云梯,架在了武都城的城墙上,在没有敌军抵抗的情况下,几百名士兵,很快便登上了城墙。
“将军,敌军正向北门方向逃去。”站在城墙上的士兵,发现了逃跑中的敌军。
雷暴看向杨安,正色道:“敌军向北门方向逃离,一定是要逃往赵国,我军必须立即追击。”
杨安点了点头,大声下令道:“立即打开城门,要快。”
士兵闻令,立即奔下城墙,将厚重的城墙缓缓的打开了。
武都城的东门打开之后,杨安和雷暴对视一眼,率领麾下大军策马杀入城中,并全力向北门方向追杀而去。
此刻,杨俊副将带领五百骑兵,已经奔出了武都城的北门,并尽全力向正北方向逃去,余下的步兵跟不上骑兵的速度,只得向左右两侧逃离。
待杨安和雷暴所部骑兵追至北门的时候,杨俊副将的五百骑兵已经跑远了。
“杨将军,你在武都城留守,我带领三千轻骑前去追击敌军。”雷暴大声说道。
杨安摆了摆手,轻声劝道:“雷将军,穷寇莫追,谅他们几百人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好吧!那就让他们多活几日。”雷暴点头同意,顿了顿,下令道:“立即扎营。”
随后,雷暴和杨安的主力大军在武都城扎下了营盘,并分批在城内巡逻,以维持城内的治安。
由于武都城被杨俊父子经营了十几年,可谓根基极为深厚,在城内到底有多少杨俊的心腹隐藏其中,真的不好说。
为了保护主将的安全,防止忠于杨俊的刺客行刺,杨安和雷暴的中军大帐周围,都安排了五十名亲兵持械负责警戒。
在武都城驻扎一日后,按照华安事先的安排,雷暴率领麾下一万骑兵返回下辨城,而杨安麾下的八千将士,则留在了武都城,负责驻守此处。
雷暴所部骑兵上午出发,在傍晚的时候便抵达了下辨城,所部将士立即前往驻地扎营,而雷暴本人也前往华安的中军大帐向华安复命。
此刻,在华安的中军大帐之中,聪士虎候正在利用手语向华安复命,对于虎候等六名聪士出色的完成了刺杀杨世的任务,华安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要求他们再接再厉,更好的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按照华安的设想,此刻,下辨城刚刚稳定,虽然城内的士人都表示了对自己的绝对支持,但是否一定是真心实意的,华安并不能完全吃准,而且,城内是不是还有杨宋奴和杨俊势力的残余,他们会不会恶意的搞破坏,挑拨自己与仇池士人的关系,甚至搞刺杀,这些问题都不是小问题,必须要认真严肃的对待。
虽然华安在城内布置了许多巡逻的士兵,也派遣了大量的斥候,以维持城内的稳定,但敌人的破坏分子肯定不会在巡逻士兵的面前放肆,对于陌生面孔的斥候,也会心存警惕,让士兵和一般的斥候,很难出色的完成任务。
在这个时候,华安便想到了虎候等聋哑聪士,他们打扮成脏兮兮的乞丐,沿街乞讨,很难引起他人的怀疑。
正常人对乞丐,尤其是天生残疾的乞丐,都有一种无视的态度,认为他们又脏又愣又傻,除了要饭之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鄙视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一来,他们便不会在乞丐的面前故意伪装自己,从而暴露自己最真实的面目,而这些都会被打扮成乞丐的聪士收集到,从而向华安汇报,让华安有所准备。
华安根据自己的设想,给虎候等六名聪士,下达了重点监测的人群和方位,并让他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露出任何的马脚,以防被敌人察觉。
见华安如此看重聪士,虎候心头很是激动,并用手语表达了自己对华安的绝对忠心,并发誓一定出色的完成任务。
能有虎候这样出色的聪士效忠自己,华安心头也是非常满意的,他拍了拍虎候的肩膀,让其放开手脚,尽情的大干一场。
“大哥,大哥,我回来了。”就在这时,雷暴的声音出现在了中军大帐的外面。
华安目视虎候,示意其躲到后帐,虎候会意,快速奔入了后帐,并躲了起来。
之所以让虎候躲起来,华安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此时,下辨城的形势还不能说十分的稳定,虎候在下辨城执行秘密斥候任务,必须要保证绝对的安全,知道的人越多,虎候等人就越不安全,完成任务的概率也就越低。
为了保证聪士执行此次任务的私密性,华安只与虎候单线联系,下辨城之中,除了华安,没有任何人知道虎候等聪士的存在。
“大哥,我回来了,武都城没费一兵一卒便被拿下了。”雷暴兴奋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赞赏道:“很好,这样一来,整个武都郡就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了,阴平守军只有三千,相信很快便会递交降表的,我们耐心等待便可。”
“是,大哥说的对,短短几日,诺达的仇池,便被我军拿下了一大半,阴平太守识相的话,一定会立即投降的。”雷暴高兴的说了一句,随即看向案子上的两杯热水,轻声道:“大哥,大帐里有人吗?这两杯水还冒着热气呢?”说完向四周看了看。
华安闻言,愣了一下,轻声敷衍道:“雷暴,一路行军一定渴了吧!这是大哥特意为你准备的茶水,还不快喝了它。”
“还真是渴了,多谢大哥。”雷暴一听,便信以为真,连忙端起一杯热水,一仰头喝了下去。
见雷暴喝完了一杯热水,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累了一天了,快些回去歇息吧!”
“是,大哥,雷暴告辞。”雷暴抱拳一揖,转身离开中军大帐。
正文第五百三十七章返回南郑
待雷暴走远后,华安将一枚可在军中通行无阻的令牌交给虎候,并要求虎候,每日晚间打扮成普通校尉的模样,进入自己的中军大帐,向自己汇报下辨城最新侦查到的情况,以便于全面掌握下辨城的局势。
虎候慨然遵命,并转身离开中军大帐,返回聪士们临时落脚的破庙里,向其余五名聪士传达华安的命令。
在巡逻士兵、便衣斥候,以及乞丐聪士的共同努力下,下辨城的局势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下去,并没有出现重大的意外事件,这其中,聪士的功劳自然是最大的,他们发现了许多斥候发现不了的情况,并第一时间向华安做了汇报,而后,华安便派遣士兵,在破坏分子执行计划之前,将其全部擒获,从而保证了下辨城的繁荣和稳定。
几日后,阴平郡郡守向华安上表,表示了归顺大晋朝廷的意愿,而后,华安便让杨安派遣部分兵马进入阴平郡,接收阴平、平武二城,从而实现对仇池彻底的控制。
一个月后,仇池境内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吐谷浑和赵国并没有入寇仇池的迹象,其中,赵国大军在向凉国边境调集兵力,大有攻打凉国的趋势。
在华安看来,赵国是想利用凉王张俊去世不久,新君张重华继位数月,根基还不稳定的机会,一举攻灭凉国,从而取得凉州的大片土地。
此刻,对华安来说。这是个发展实力的最佳时机,在赵国和凉国互相攻伐的这段日子里,必然无暇顾及梁州,这样,只需一年的功夫,华安麾下控制的军队,便可扩大一倍左右,有了如此强大的实力,便可以称雄西北,无往不胜了。
隆冬腊月临近。天空渐渐下起了小雪。华安见武都、阴平二郡形势逐渐稳定,便将这里的情况,完全交给了雷暴和杨安,而后率领主力大军返回南郑城。在临走之际。华安再三叮嘱雷暴。一定要控制住下辨城的局势,一有异常情况,立即向自己汇报。并表示,来年春耕之后,会送来一万大军的装备,届时,雷暴便可以扩充一万步兵,从而更好的控制武都郡,守住梁州和益州的咽喉。
踏着还不是很厚的积雪,华安一行人马匆匆向南郑城进发,大军仅用了三天的时间,便抵达了南郑城。
此刻,一场大雪如期而至,将整个天空都笼罩在白蒙蒙的雪花中,华安见状,很是庆幸,若是晚几日返回南郑,路途中遇到这么大的风雪就麻烦了,士兵和战马的损失肯定不会少。
回到刺史府之后,华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上书朝廷,将仇池发生内乱,自己为了大晋的未来,出兵平定仇池内乱,并收复武都、阴平二郡的事情,向朝廷做了一番汇报,并请求朝廷让自己都督武都、阴平诸军事,而且,建议让自己麾下的行军司马谢思明做秦州刺史。
写好奏折之后,华安派遣信使将信件送往建康城,而后,马当进入刺史府,将梁州最近一个多月,发生的各种重要的事情,都向华安作了汇报,并告诉华安,南郑城今年所有的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所有的作坊都已经进入了生产的阶段。
听了马当的汇报,华安心头很是满意,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拿下了武都、阴平二郡,解除了梁州和益州头顶上悬着的一把刀,而且,南郑城的发展也相当的不错,所有在建的工程都已经顺利的完工了。
这样一来,在来年的时候,这些作坊便可以生产出数量惊人的产品,从而为梁州增加数量可观的税收,以便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张育亲自绘制的街道地图也呈现给了华安,看着规模宏大,各种商业设施齐全的全新街道,华安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么庞大的街道一旦建成,便可与数量众多的作坊互相映衬,从而让梁州成为附近数州的商业中心。
只是,唯一的遗憾是梁州通往其他数州的道路不是很好,交通相对比较闭塞,这一点将大大的减弱商品的流通,从而造成商品运输成本的上升。
不过,华安相信,只要生产的产品有特色,有别于其他州郡生产的产品,那么及时运输成本大一些,也不会影响销量。
在了解府库剩余的银两后,华安让马当调拨一批银两送往下辨城,以在来年的时候,扩建下辨城的街道,这是华安事先和下辨城中的精英说好的,华安必须信守诺言,而且,扩建后的街道,将为南郑作坊生产的产品提供更加便利的销售渠道。
在安排好商业这一块之后,华安便前往文学馆和医学馆,了解一下教育方面的事情,并让合格的学员进入军营之中,充当军队的文员和军医,以提高部队的保障能力。
在相对偏僻的聋哑馆方向,华安进入了训练聪士的院落,此刻,第三批聪士已经完成选拔,并开始进行最基础的训练,以提高他们伪装和侦查的能力。
华安看的很清楚,第三批聪士,全部都是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孩童,最小的只有五六岁,鼻子和嘴巴之间,还流淌着让人恶心的鼻涕。
这么小的聋哑孩童都要进行残酷的聪士训练,华安觉得残忍了一些,不过,回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也同样接受了如此残酷的训练,华安觉得,只有从儿童时期开始训练,练出的聪士才是最优秀的。
在询问了皇甫明之后,华安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皇甫明的打算,是要一直训练第三批聪士,直到将他们训练到成年,这样一来,他们所掌握的能力,将大大高出从成年阶段才开始训练的聪士。
此刻,第一批聪士已经训练了足够长的时间了,为了不让他们闲置,华安分别将他们派往附近的秦州、凉州、吐谷浑和关中,让他们收集各种情报,尤其侧重军事方面的情报,另外,每个月至少要回报一次,以让自己可以更及时的了解各方的态势。
年关越来越近,天气也越来越冷,在这个时候,将身体残疾的聪士派往附近各州刺探情报,华安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忍的,但是,疾风知劲草,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检验聪士的意志力和可靠性,从而让自己更加清楚的看清这支部队。
新年很快便如期到来,在过年的这段日子里,华安并没有整日沉浸在软玉温香之中,而是忙着处理各种重要的事物。
其实,也不是华安改变了怜香惜玉的习性,而是因为,诸葛琪和李青怜都挺着大肚子,亲热起来很不方便,怕弄伤了她们。
过完年没多久,建康城的皇命便传达下来了,鉴于华安收复武都、阴平二郡的莫大功劳,朝廷赏赐华安许多财物,并正式任命华安都督秦州诸军事,负责秦州南部武都、阴平二郡的防务。
对于归附大晋朝廷的原仇池官员,也给予了相应的赏赐,并任命杨安为征虏将军。
在任命秦州刺史的问题上,朝廷遵从了华安的提议,任命原李势朝廷的旧臣谢思明为秦州刺史。
得到朝廷的任命,谢思明便在护卫士兵的保护下,立即前往下辨城上任,而华安也名正言顺的掌握了武都、阴平两郡的所有事物。
没过多久,春耕便到来了,老百姓们开始在地里忙活了起来,他们首先要将前一年秋季播种的作物收割,而后,再种上新一季的作物。
为了不违农时,华安让各军将士轮流进入田地,帮助附近百姓收割作物和种植新的作物,大军负责屯田的区域,自然也不能落下。
在华安的计划中,春耕一结束,便要开始大规模的征兵,为此,兵器和铠甲是少不了的,为了不至于征兵之际手忙脚乱,华安前往城内的仓库和兵器馆,查看兵器的库存和新兵器的打造情况。
在巨型综合性仓库中,华安检查了这里的军粮和兵器,经过仓库官员的汇报,华安得知,这里的军粮已经足有百万旦,足以支持十万大军三年的消耗,而且,新的军粮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日后,这里的军粮会更加庞大,支撑北伐关中,是绰绰有余的。
兵器的库存也是极多的,各种长短兵器足有六万多件,铠甲也有六万具,足以装备六万大军,这么多的库存,比华安预想的要多,让华安着实放心了不少。
有了这些兵器和铠甲,一个月后便可以顺利的扩充数万大军了。
按照华安的计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