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晋军已经将他们包围了起来,在晋军强大的阵型面前,他们几乎毫无抵抗的能力,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全部被消灭。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叛军左路军将领在大营中大声呼喊,让麾下将士全力向南突围。

在叛军将领的带领下,叛军大部分人马全部向其靠拢,并奋力向南冲击,妄图撕开一道口子。

见叛军想跑,华安立即下令,让全军人马全力咬死,堵住叛军溃逃的道路,并亲自率领亲兵营向叛军主将所在的位置杀去。

在晋军优势兵力的阻挡下,叛军主力突围的道路变得极为困难,其主将也被追赶而来的华安斩于马下。

失去主将的叛军,同时也失去了突围的方向,在晋军的绞杀下,被围的叛军开始向四周胡乱的突围,如此一来,突围的力量就弱了许多,但突围的位置太多,晋军很难一一拦截,除了大部分被阻挡外,仍有数千叛军通过晋军阵型的空隙逃入大营南面的树林。

晋军主力全力围剿被包围的叛军,对于溃逃的数千叛军,华安也不打算放过,他命令赵武率领五千步兵前去追击,不求全歼,只要追击七八里,消灭大部分叛军士兵即可。

赵武率军向突出重围的叛军发起追击,由于叛军突围后并不是往一个方向溃逃,而是向多个方向同时逃跑,为此,赵武将大军分散,以营为单位,分别追击一个方向的叛军。

赵武带领其中一营人马向密林深处追去,一路上斩杀了不少跑得慢的叛军士兵,但很快溃逃的叛军人马便再一次分散,在丛林里不断的分散队伍。

北伐军自然也跟着分散,从一营变为一旅,再变为一队,最后,以十人为一组的小鸳鸯阵单独追击叛军士兵。

在北伐军不依不饶的追击下,溃逃的叛军大部分被斩杀,只要极少的士兵逃了出去,而赵武麾下的追兵,在追出七八里后便返回了叛军大营。

此时,叛军左翼大营的战斗已经结束,在北伐军主力和广州军团的合力绞杀下,叛军的三万大军,除了溃逃的少量人马,全都被消灭,鲜血染红了整个大营,北伐军和广州军团也付出了千余士兵的代价。

在解决掉叛军左翼大营后,华安当机立断,命令大军立即开拔,向叛军右翼大营方向杀去。

在华安的率领下,晋军主力人马,快速向叛军右翼大营奔去,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大军便抵达了叛军右翼大营的西侧,由于叛军的主要精力全部被大营东侧的邓岳军团吸引了,因此,对于晋军主力的到来,叛军完全没有发现。

在晋军主力突然向他们的大营发起进攻时,叛军的将士们才如梦方醒,但他们的所设的阵型是为了对抗东侧的邓岳军团的,在背后突然遭到晋军主力袭击时,抵抗显得很是微弱。

这就好像一个武者,拿着一把剑和当面的敌人对峙,这时候,他的背后便是其软肋,若另一个人突然从这名武者的背后发起突袭,就很有可能一击得手,置武者于死地。

而此时,华安所率领的晋军主力,便是那个背后偷袭的人,虽然行为不够光明正大,甚至有些卑鄙的成分,但这是战争,不是儿戏,兵者诡道也,偷袭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办法,为了减少己方的伤亡,任何偷袭的手段都可以使用。

在晋军主力的突然袭击之下,叛军右翼大营顿时陷入了混乱,士兵们慌慌张张的到处乱窜,将领们则在大声的呼喊,以试图阻止这种混乱的蔓延。

和左翼叛军大营的毫无准备不同,叛军右翼大营的士兵全都一身披挂,阵型也比较完整,但是软弱的阵型后方遭到突然打击,结果也是致命的,但总体说来,情况要比左翼大营好上许多。

而对于晋军来说,击破右翼大营的叛军比击破左翼大营的叛军要棘手一些,挑战也更大。

“调转阵型,迎敌,快。”叛军将领大声呼喊道。

叛军开始逐渐调转矛头,组成阵型抵挡晋军主力部队的进攻。

华安见叛军组成的阵型极为松散,根本就不能有效的抵挡骑兵的攻击,于是,嘴角微微一笑,大声下令道:“雷暴,你率骑兵出击,给我冲破叛军的阵型。”

“是,大哥。”雷暴应了一声,随即率领一万骑兵,排成锥形阵向叛军阵型冲杀过去。

“放箭,快放箭。”见晋军一万骑兵汹涌杀来,叛军将领连忙命令麾下士兵放箭,以阻挡晋军的骑兵。

“嗖嗖嗖……”叛军的一阵箭雨袭来,给进攻的雷暴军团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数百名北伐军骑兵中箭坠落马下,但这并不能阻挡北伐军骑兵的前进脚步,前面的骑兵坠落马下,后面的骑兵继续向前进攻。

“杀,杀光叛军。”冲至叛军阵前,雷暴大喝一声,举起手中长枪,连续的左劈右砍,斩杀面前的叛军士兵,身后的骑兵紧紧的跟随。

在北伐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之下,叛军阵型被彻底的击破,华安抓住战机,立即命令所有晋军向叛军发起强烈的进攻。

第三百一十章两翼尽失

晋军主力排成作战阵型,对叛军进行半月形包围,厮杀声和嚎叫声充斥着叛军右翼大营,由于叛军的阵型已经被雷暴军团的骑兵所击破,因此,晋军的攻击部队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而叛军却是勉力抵抗,垂死挣扎。

就在两军激战正酣之际,负责牵制叛军任务的邓岳军团也开始出动了,邓岳命令士兵将双手的十字形火把插在地面上,举起兵器向叛军发起进攻。

很快,邓岳所率的五千人马便杀人叛军大营,再一次在叛军的后背插了一刀,这致命一击彻底的摧毁了叛军的抵抗意志,叛军开始向四周溃散,叛军将领的附和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

“将士们,叛军已经溃散,杀光叛军,一个不留。”邓岳冲进叛军大营,大吼了起来。

“将士们,平定叛乱就在此一战了,给我全力攻杀,杀光这群叛贼。”华安大吼着与邓岳遥相呼应。

在晋军两位主将的鼓舞下,晋军主力士气更为旺盛,杀的更加起劲了,而叛军就像阉了的茄子,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

“撤,快撤,往树林里撤。”叛军一位将领,见晋军优势愈发明显,慌张的下令后撤。

“撤,快跑啊!”叛军士兵心里早已崩溃,听到撤退的命令,便大喝着向四周溃逃。

见叛军要跑,晋军主力士气再一次大涨,各军将领皆率军在后猛追,以尽可能多的斩杀叛军。

溃逃的叛军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在晋军主力的追击下,死伤更为惨重,但仍有数千叛军突出了重围,进入了密林深处。

华安这一次派遣了一万步兵进入密林追击,务求大量歼敌,以彻底消灭叛军的有生力量,为日后的安抚打下基础。

在晋军主力大军的绞杀下,叛军右翼大营的有生力量已经基本被歼灭,少数逃入密林的叛军将士,在北伐军追击部队的绞杀下也是所剩无几,整个叛军右翼大营,活着逃出去的叛军士兵不会超过千人。

在歼灭了叛军右翼大营的有生力量后,晋军主力开始打扫战场,并让累了一夜的将士们就地休息,以养精蓄锐。

同时,华安还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往胥浦城四周,监视叛军守城人马的一举一动,以随时掌握叛军的情况,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叛军左右两翼的六万主力人马,已经被晋军各个击破,而防守胥浦城的叛军主将却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情况。

他站在胥浦城北门的城墙上,看着左右两翼大营方向燃起的巨大火光,心里暗暗揣测了起来,是晋军击破了自己的人马,还是自己的人马击破了晋军,这个他无法得知,毕竟,两翼大营距离胥浦城有数里之遥,他站在城墙上只看到了火光,却不知具体发生了何事,而正前方数里的‘两万人马’又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秘密派出去的斥候,至今还没有一个人回来,这让他的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大将军,左右两翼似乎都在激战,也不知战况如何啊!”一名叛军部将说道。

“谁知道呢?派出去的斥候,一个都还没有回来,但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两翼兵马足有六万,晋军再厉害也不能一口吃下。”叛军主将暗示部将不要太担心。

“大将军,左右两翼都打了起来,为何我们正前方的晋军完全没有动静,会不会有诈。”部将对晋军的动作有了一丝怀疑。

“哼,我胥浦城易守难攻,晋军若要攻城必然损失惨重,他们囤积在北门外,是想要我军出城与之决战,老子才不会这么傻呢?”叛军主将恨恨的说道。

“就这么干等着,真是急死人了,大将军,要不末将率领一百亲兵出城探一探情况,看看晋军在捣什么鬼。”部将再次请求道。

叛军主将回头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道:“让你出城不难,但你们若是被晋军追杀而逃至城下,老子是开门呢?还是不开呢?若是开门,晋军主力一定会杀入城池,若是不开,你和属下的一百亲兵可就要全部阵亡了,老夫于心何忍。”说完摆出一副心疼部下的模样。

叛军部将心怀感激,忙道:“大将军放心,附近的地形末将烂熟于心,只要被晋军缠上,末将一定不会将晋军带至城下,让大将军为难。”

“好吧!既然你坚持如此,老子就成全你。”叛军主将扶着部将的胳膊,大声道:“来人,准备绳子。”

很快,叛军士兵拿来了几十根绳子,并栓在了城墙的女墙之上,叛军部将带领一百亲兵,顺着绳子坠到城外。

叛军右翼大营,晋军主力人马正在歇息,辎重兵在忙着做饭,还有少数士兵在忙着打扫战场。

北伐军主将华安,倚在一棵大树上,望着天空的明月,思念起了家乡,尤其特别想念父母妻儿,如今,自己的孩儿已经有五岁了,已经到了练武的年纪了,华安出征前,曾为其找了一个师傅,让五岁的孩儿每日前往师傅的家中学习,但不能亲自传授孩儿武艺,华安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大哥,战场打扫完了,我军伤亡超过三千,其中阵亡一千余人,广州军团的伤亡更大,足有六千余人,阵亡两千余人,但叛军弃尸超过两万,这还不算死于丛林深处的部分叛军,我军战果辉煌啊!”王三走到华安的身旁,汇报起了战果。

王三的汇报,打乱了华安的思绪,华安回过神来,蹙眉道:“战果辉煌不假,但我军伤亡也是不小啊!两战下来,我军阵亡和重伤快两千了,广州军团伤亡更是高达五千啊!”

“嗯。”王三点了点头,道:“大哥,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直取胥浦城,还是绕过胥浦城,彻底的切断叛军的逃跑之路。”

华安指了指身旁的将士,道:“将士们都很累了,歇息几个时辰,待天亮以后再考虑如何对付胥浦城的叛军吧!”

“是,大哥。”王三应了一声,倚在旁边的树干上,小憩了起来。

叛军一百余人夜缒而出,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自然被晋军的斥候发现了,而叛军将领也知道自己的行动,一定会被城外的晋军斥候发现,于是,一出城就分散开来,将队伍分成十组,每组十人,十个组分别向三个方向侦查,叛军将领亲自率领十名亲兵向左翼大营的方向侦查前进。

在得知叛军百人出城后,交州军团立刻派遣五百士兵,前去绞杀,首先,向北面侦查的几支叛军被交州军团彻底的歼灭了,而向左右两翼侦查的士兵则躲过了一劫。

一刻之后,叛军将领带着十名亲兵抵达了左翼大营的外围,在他的脚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尸体,而且,这些尸体无一例外都是他们的战友,这些死于密林深处的战友看上去极为痛苦,这让十余名叛军将士都有些毛骨悚然。

“将军,主营斥候。”一名亲兵发现了一名来自主营的斥候。

叛军将领走进一看,地上躺着的尸体正是今夜刚从胥浦城派出的斥候,难怪他们都没有回去,原来已经死去了。

在左翼大营的外围发现如此多的尸体,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左翼大营的三万兵马被晋军全歼了,叛军将士越想越觉得恐惧。

但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一定要进入左翼大营看个究竟,叛军将领带着十名士兵壮着胆子向大营方向走去。

当他们走入左翼大营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大营内到处都是尸体,正如他们所料,左翼军团的三万兵马,果然被晋军全歼了。

“将军,左翼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了。”

“死了,他们都死了。”

叛军士兵看着战友的尸体,恐惧到了极点。

叛军将领却从左翼大营的惨状,立马联想到右翼大营的情况,他有一种可怕的预感,那就是右翼大营的主力兵马也被晋军全歼了。

“不要慌,我们立刻返回城池,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大将军。”叛军将领强作镇定,说着带领十名亲兵,沿着来时的路,向胥浦城方向奔去。

在叛军将领带领十名亲兵返回胥浦城之时,负责向东北方向侦查的一路人马也发现了正在休息的晋军主力,叛军士兵大惊之下,连忙向胥浦城方向撤退。

胥浦城北门方向,叛军主将仍在焦急的等待,得力部将出城许久了却一直没有返回,这让他很是担忧。

“大将军,末将回来了。”就在叛军主将焦急难耐的时候,叛军部将已经奔至城下。

“放悬梯,快放悬梯。”叛军主将连忙命令士兵放下悬梯。

很快,叛军部将和麾下的部分亲兵,顺着悬梯爬了上来。

“怎么样,探出什么情况。”部将刚爬上城墙,叛军主将便开口问道。

叛军部将摇了摇头,痛苦的说道:“大将军,左翼大营全军覆没了,整个大营到处都是尸体。”说完跪在了叛军主将的面前,身后的亲兵也都低着头,一脸的悲伤。

第三百一十一章坚守还是后撤

“什么,左翼大营全军覆没了,这怎么可能,那可是整整三万人马啊!晋军怎能一口气全部吞下。”叛军主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将军,左翼大营真的全军覆没了,末将亲眼所见,一定不会有错的。”叛军部将肯定的说道,语气之中充满了极度的悲伤。

见部将说的非常肯定,叛军主将不再怀疑,可他怎么都想不通,整整三万大军,怎么就这么轻易的就被晋军全歼了,失去了左翼的三万人马,再与晋军对抗就难了。

“大将军,恕末将多嘴,既然左翼大营已经遭遇不测,只怕右翼大营也凶多吉少啊!”叛军部将硬着头皮猜测道。

“闭嘴,你怎么可以这么想,晋军再厉害,也不可能一口气吃掉我两翼六万大军。”叛军主将很是气愤,他不允许部将这么想,更不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

一刻之后,负责侦查右翼大营的一队士兵奔回到了胥浦城下,他们气喘吁吁的顺着悬梯爬上了城墙。

“快说,右翼大营情况如何。”叛军部将连忙喝问自己的亲兵。

“晋军,全是晋军,右翼大营附近全是晋军。”

“将军,晋军兵力至少有好几万。”

两名亲兵气喘吁吁的说道。

叛军部将心头一惊,连忙接着问道:“我军呢?我军右翼大营的数万人马呢?”

“将军,右翼大营里里外外全是晋军,我们不敢再往里侦查了,估计一定是凶多吉少了。”叛军士兵小声的回道。

“呃~~”叛军主将顿时双腿一软倒了下去。

“大将军,大将军。”部将和身旁的士兵连忙扶起叛军主将。

叛军主将脸色发白,颤颤巍巍的说道:“左翼大军全军覆没,如今,右翼大军也没了,左右两翼六万主力就这么没了,我军就只剩下城内的两万兵马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大将军,孤城难守,我们还是撤军吧!”部将建议道。

叛军主将一脸愁苦,叹息道:“胥浦城乃九真郡的首府,更是整个交州的咽喉要道,一旦晋军控制胥浦城,进可以向南长驱直入,退可以保守整个交州北境,而我军将彻底的失去交州的大半土地,九德、日南二郡也将岌岌可危啊!”

“大将军,胥浦城的确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咽喉要地,但我军失去左右两翼,已经很难坚守,况且,九德、日南二郡生活的都是我南越族的子民,晋军若是继续进犯此二郡,一定会受到我族百姓的阻挠,而我军退入后方,有了百姓的支持,便可以如鱼得水,大军也可以得到补充,集我族全体百姓之力,一定可以将晋军赶出交州。”部将分析道。

叛军主将此番率领全族八万主力与晋军决战,如今,刚一接触便损失六万人马,这对他的精神打击是极其巨大的,他的内心已经变得有些狂躁起来,自信心也跌至谷底。

在坚守城池和后撤保存实力之间,他犹豫了起来,他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选择,继续坚守胥浦城,极有可能被晋军包围,从而因断绝粮草而全军覆没,若是后退至九德郡,则可以暂时保存两万人马。

但他害怕回去,因为在他的手里损失了六万主力大军,一旦回到南面,他将无颜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更无法面对各部落的首领,原本极其器重他的部落大首领,也有可能为了安抚各部落而将他杀死,作为将军他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但如此屈辱的死去,他很不甘心,他感到绝望。

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就在叛军主将还在纠结是坚守还是后撤的时候,晋军主力人马已经起身,在简单的吃完早饭后,全军近五万人马开始集结。

华安站在一个处高地,看向胥浦城方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根据斥候的回报,叛军两万人马并没有后撤,如今,胥浦城中仍驻守着两万叛军人马。

胥浦城易守难攻,虽然晋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叛军若是采取死守的办法,一时间还真的很难攻取,强行攻取则会损失很多兵马,这是华安不愿采取的办法。

若是将胥浦城团团围困,待其粮尽,自然也可攻破城池,但天晓得叛军在胥浦城囤积了多少军粮,若是耗上三、五个月,叛军还没粮尽,晋军的粮草倒是先告罄了,最主要的是华安担忧北方的赵国,不愿陷入交州太久,所以也等不起。

“大哥,三军人马已经集合完毕,是否攻打胥浦城。”王三走到华安的身旁,大声问道。

华安摇了摇头,道:“暂时不打,走,去邓刺史的帐中走走。”

“哦。”王三应了一声,跟在华安的身后向邓岳的中军大帐走去。

邓岳正在帐中与部下商议军情,见华安到来,忙起身相邀。

“华将军,老夫正与部将商议如何攻城,不知将军有何良策。”华安一进大帐,邓岳便开口问了起来。

华安摇头道:“攻城下下策也,况且,胥浦城易守难攻,叛军若是全力死守,我军不易攻下啊!”

“哦!那将军有何良策啊!”邓岳连忙问道。

“劝降!”华安大声回道。

邓岳闻言,眉头一皱,道:“叛军彪悍野蛮,只怕不会轻易投降。”

“就算叛军真的投降了,那也一定是诈降。”一名部将呼和道。

“哈哈!劝降只是诱饵,本将欲借劝降之机,夸大我军实力,让叛军胆寒,从而主动撤离胥浦城。”华安笑了笑,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哦,华将军欲让叛军知难而退,主动放弃胥浦城。”邓岳说着,在大帐中踱起了步子。

华安淡然一笑,道:“没错,昨夜一战,叛军左右两翼大军皆被我军歼灭,这个情况已经被叛军的斥候探知,想必此时叛军一定肝胆俱裂,如今,只要本将派遣一名使者,告诉叛军,我大晋十二万精锐正准备攻城,料想叛军不敢不信,即使他们不愿投降,也一定会撤离胥浦,向后方撤退。”

第三百一十三章中计后撤

“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就这么办,让晋使进帐。”叛军主将下定了决心。

王三走入大帐,开口问道:“大将军考虑的怎么样了,可否给本使一个答复。”

叛军主将捋了捋胡须,不满道:“晋使奉命前来劝降,可你们的主力大军就驻扎在数里之外,似乎毫无劝降的诚意啊!”

“就是,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怎么谈。”一名叛军部将跟着附和。

“哦,那大将军想怎样,不妨说说。”王三连忙问道。

“让你们的主力大军后退三十里,而后,你我再谈论投降的一些条件。”叛军主将正色说道,口气似乎不容反驳。

“好,只要大将军肯投降,别说后退三十里,就算后退百里也没有问题,这个本使现在就可以答应你。”王三立即回道。

见王三回答的这么痛快,叛军主将和麾下的部将都大吃了一惊,同时,他们的内心也暗暗庆幸,只要晋军主力一退,他们就可以撤往九德郡了。

“那好,待你们的主力大军后退之后,咱们再谈投降之事。”叛军主将狡黠的说道。

“好,一言为定,本使这就回去,日落之前,主力大军一定后撤,还望大将军不要食言啊!”王三痛快的说道。

“来人,送晋使出城。”叛军主将客气了一句。

王三走出大帐,带着两名亲兵,在叛军小校的带领下,顺利的离开了胥浦城。

正午过后,王三还没有回来,华安心中很是着急,他来回的在大帐外面踱着步子,不时的向胥浦城方向张望。

“大哥,进帐歇会儿吧!王三不会有事的。”

“这小子一定死不了,放心吧!大哥。”

“若是俺王三兄弟有个好歹,老牛一定踏平胥浦城,杀光全城的叛军。”

雷暴、赵武和铁牛说着也抬头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