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邓刺史说了什么,您高兴成这个样子。”王三连忙问道。

华安笑了笑,将信件递给王三,道:“是个好消息,南越族的大酋长已经答应率全族归顺大晋,如今,降表已经交到了邓刺史的手中,邓刺史正派六百里加急将降表送往京城,邓刺史写这封信,正是想,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啊!”

王三接过信件,雷暴也凑了过来,二人看了一眼,忙道:“大哥,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叛军投降了,真的投降了。”

“是啊!交州的叛乱平定,我大晋的南疆就安定了,蜀国没有足够的实力是不敢对交州发起进攻的,再说,就算他赶来,也有广州军团顶着,天天塌不下来。”华安说着也是一脸的自豪。

“哈哈哈哈!”王三和雷暴听了,高兴的笑了起来。

“将军,京城急报。”就在华安高兴异常的时候,小校送来了来自京城的急报。

一看是京城的紧急军报,华安心中一紧,连忙接过,打开一看,心中不禁大叫不妙,原本兴奋的表情被忧虑所取代。

“大哥,是不是京城出事了。”王三和雷暴见华安表情紧张,连忙凑了过来。

华安点了点头,道:“按信中所说,赵国天王石虎率二十万主力南下,已经抵达淮水北岸,算上送信人一路的耽搁,此时,只怕石虎的大军已经渡过淮水,我大晋的淮北诸城早就陷落了,按照最坏的结果,赵国大军可能已经推进到大江附近了。”

“大哥,若是如此,我北伐军在江北的千顷良田岂不要落入敌手了。”

“秋收已过,千顷良田被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屯田的两万人马,势单力薄,难以抵挡赵国的主力大军啊!”

雷暴、王三连忙说道。

华安蹙了蹙眉,正色道:“京城情况紧急,我们不能过多的耽搁,本以答应将士们要多歇息一日,只怕要食言了。”

“大哥,京城情况紧急,将士们会理解的。”

“大哥,明日一早,大军按时出发吗?我去通知将士们。”

王三、雷暴分别说道。

华安思虑再三,看向雷暴,道:“让将士们多歇息半日,明日正午,大军出发,向京城进发。”

“是,大哥。”雷暴说着,前去传达命令。

雷暴走后,王三看着一脸忧虑的华安,道:“大哥,番禺城距离京城足有两千多里,我军骑兵急行军至少也要大半个月,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再快马就跑死了,后续的主力步兵只怕才刚出交州,抵达京城则至少需要两个月,慢的话需要三个月,京城情况如此紧急,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华安点了点头,道:“石虎南下动作如此之快,只怕就是要在我军回京之前,攻下江南,现如今,荆扬二州二十万主力兵马,全都集结在靠近赵国的边境,若是借助江淮天堑全力抵抗,石虎想要扫平江南则绝非易事,至少在我军骑兵抵达京城之前,京城可保无虞。”

“大哥,我军连续行军大半个月,战马已经掉膘了,将士们也很辛苦,若是继续全速行军,到达京城之时,我军还能剩下几成战力,况且,主力步兵未抵达,仅凭万余骑兵,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王三忧虑道。

王三的提醒恰好是华安最担心的情况,赵国大军人马众多,仅凭一万疲惫不堪的骑兵,对防御赵国入侵,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华安真的不敢想,但华安至少明白,自己作为大晋将领,即使力量不足,也要全力守护大晋的江山。

“王三,你立刻派人,给后面的赵武、铁牛送信,将北方发生的事情如实的告诉他们,让他们一定要加快行进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驰援京城。”华安命令道。

“是,大哥,我这就去办。”王三慨然领命,转身离开大帐。

王三走后,华安在大帐中,看着江淮地形图,思考石虎可能的进军路线,大晋荆州军团和扬州军团可能的防守对策,以及大**淮防线的薄弱部分,并一一思考对策。

北伐军骑兵在番禺城歇息了一日,第二日正午,华安率领所有骑兵,浩浩荡荡的继续向京城方向急行。

合肥城方向,经过连续多日的持续攻城,赵国大军攻破合肥城,晋国守军向庐江郡方向撤退。

石虎此次进攻大晋共调动了邺城十万精锐,豫州、青州军团足有二十余万,其中,兖州军团十余万人马,负责进攻大晋的荆州,以牵制大晋最为精锐的荆州军,而青州军团的十万大军则进犯大晋的徐州,以同时牵制大晋的徐州军团和扬州军团的部分兵力,而石虎亲自率领的十万主力,则再一次从大晋的荆扬二州结合部发起强攻,从而攻破大晋的防守,直下江南。

数年之内,石虎的赵国大军已经在这条线上连续惨败了两次,这两次都是被大晋的北伐军击败的,而这次,大晋的北伐军主力已经陷入交州不毛之地,因此,石虎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大赵国一统江南的大好时机,于是,第三次,率领大军渡过淮水,连续攻下数座小城后,一举攻下合肥,这个大晋的重要城池。

进入合肥城后,石虎和部将在大帐中庆功,同时,赏赐在攻城中立功的将士。

“王上,好消息,孙伏都将军已经攻取全椒城,现正向乌江城进发。”一名小校闯入大帐,向石虎汇报了好消息。

“王上,乌江城南面便是历阳城,东面便是滚滚大江了,孙伏都将军进展的好快,以末将看,也许要不了几天,我军便可以直接渡江,攻打建康城了。”一名将领高兴的说道。

石虎咧嘴一笑,大声道:“我大赵国连续两次败于江边,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攻破大江防线,横扫江南。”

“王上圣明,此条防线没了北伐军捣乱,我军攻打起来,的确省了许多事,攻破大江,只在旦夕之间。”一名部将说道。

石虎点了点头,道:“我军离开邺城也有些日子了,不知冀州方向情况如何了,慕容?还老实吗?”

一名大臣连忙拿出手中的信件,奏道:“正如王上所料,慕容?见我军精锐南征,亲率十万铁骑进犯我冀州北境,信件刚刚抵达,臣还未来得及呈给王上。”

“哼,慕容?好大的胆子,战况如何,慕容?得逞了吗?”石虎大怒,慌忙问道。

大臣道:“慕容?岂能得逞,石闵将军在慕容?前锋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打败慕容?的前军,斩首两千级,慕容?锐气尽失,慌忙撤退,冀州暂时安定。”

第三百三十二章偷袭建康城

“是,大哥。”雷暴慨然领命。

小兵摸着自己的战马,激动的说道:“谢将军,我的马不会死了。”

华安拍了拍小兵的肩膀,转身离开马厩。

京城方向,姚襄所率领的三千前锋兵马,顺利的通过小丹杨道,逼近建康城附近,一路上,并没有遭到任何阻截和埋伏,可谓相当的顺利。

在建康城外五里处,姚襄的人马埋伏在树林里,等待后面的主力部队,同时派遣几路斥候,扮成樵夫,前往建康城侦查。

近半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发暗,前往建康城侦查的斥候也已经全部返回。

“怎么样,建康城的防御情况如何。”见斥候回来了,姚襄连忙问道。

一名斥候,颔首回道:“禀小将军,建康城守军正在布置城防,城墙上的滚木?石,堆得满满的,城中数万百姓也在帮忙布置,这分明是针对我军的。”

姚襄闻言,蹙了蹙眉头,轻声道:“晋军的动作倒是挺快的,我军昨夜刚刚渡过芜湖渡口,这还不到一天,他们就开始布置城防了,看来,本将倒是有些轻敌了,建康城的兵力如何,城池外围是否有屯兵。”

另一名斥候,连忙回道:“禀小将军,建康城的晋军皆是常年拱卫京师的乌衣营将士,兵力大约五、六千人,城池周围方圆十里并无晋军士兵屯驻。”

姚襄咧嘴一笑,道:“好,太好了,建康城只有数千守军,这些从不打仗的贵族兵,岂能是我羌人勇士的对手,今夜便可攻破建康城,尔等就等着领功吧!哈哈!”说到高兴处,姚襄大笑了起来

“太好了,今夜我们就可以到晋国的皇宫里过夜了。”

“睡觉的时候,搂个小宫女,多自在啊!”

“听说江南盛产美人,而最漂亮的美人都在皇宫里。”

几名将士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姚襄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极为得意。

“小将军,主将的兵马抵达了。”一名部将提醒姚襄。

姚襄回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父亲的主力兵马到达了,于是,立即快步跑向姚戈仲的坐骑前。

“父亲,建康城就在前面,城内的守军只有乌衣营数千人马,今晚我军便可攻破城池。”

姚戈仲抬头向建康城方向看了一眼,仔细的问了一些细节后,决定暂时隐藏部队,待夜半三更,建康城防守空虚的时候,再突然发起进攻,同时,让士兵在树林里,赶造一些简单的攻城器械。

建康城的城墙上,一些士兵仍在忙碌,由于天色暗叹,城墙上陆续点燃了许多火把,将整个城墙照的亮如白昼。

负责防守京城任务的大臣蔡谟,仍端坐在城墙上指挥调度,不将城池的防守安排好,他很难放下心来。

“蔡大人,天色已经不早了,您回去歇会儿吧!这里就交给卑职好了。”一名五品官员劝道。

蔡谟摇了摇头,道:“本官不累,京城是大晋的国都,皇太后将防守京城的任务交给本官,就相当于将整个大晋的安危交到本官的手里,本官现在是如履薄冰,生怕出现任何岔子。”

“大人,不必担心,赵国一支偏师,昨夜才刚刚渡过芜湖渡口,这才一天时间,他们走不了多远,至少今夜,京城可保无虞。”五品官员,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蔡谟闻言,正色道:“如今赵国大军压境,凡事都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

“是,大人教训的是。”

蔡谟沉思了片刻,蹙眉忧虑道:“本官派遣多名斥候前往芜湖方向打探,这都半天了,一个返回复命的都没有,这让本官的心里很是担忧啊!”

“大人,芜湖距京城足有一百余里,斥候探查一个来回,肯定要花不少时间,也许他们就在回来的路上。”五品官员劝道。

“嗯,但愿如此吧!”蔡谟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沿着城墙行了几百步,途中不断的指点,要求守城士兵按照实战的需求,布置各种城防物资,约莫两刻之后,蔡谟才缓步离开城墙,返回自己的府邸。

蔡谟走后,乌衣营将士又忙碌了大半个时辰,而后,累了大半天的将士们直接在城墙上找个位置,合甲而睡。

北伐军大营方向,王六也在忙碌,自从得知姚戈仲的两万人马渡过江水,他就憋着一股劲,要亲自率军与之作战,在得到京城送来的各种军事装备后,这种**就更强了。

但北伐军大营的南面有一座大型粮仓,里面至少囤积了百万旦军粮,屯田之地的高处也有多块牧场,那里牛羊成群,需要人照顾,这些都是后顾之忧,有了这些问题,王六无法抽出所有兵马与赵军作战。

为了保障这些家底的安全,王六派出几百士兵,将牧场的围栏全部用树枝伪装起来,牛羊也都赶进围栏,这样一来,从远处很难发现这里是个牧场。

而军粮是战略资源,这百万旦军粮,更是整个北伐军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赵军抢了去。

为此,王六命士兵加固粮仓周围的围墙,将围墙加高到两丈,并在围墙上设立箭楼,派八百士兵驻守,其中弓箭手三百名。

安排好牧场和粮仓,王六麾下还有九千人马,这九千人马驻扎在北伐军大营中,随时准备奉命出征。

天色已经很晚了,但亢奋的王六和一些将士仍旧没有睡觉,他们在磨兵器,大营之内不时的传出‘蹭蹭’的打磨声。

夜半时分,乌衣营的将士,大部分都已进入梦乡,建康城陷入了一片死寂,城墙上只有少数的士兵在来回的巡逻,每隔数步的火把依旧在燃烧,将城墙照的透亮。

城外不远处,姚戈仲和其麾下的两万人马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即将对建康城发起进攻。

“父亲,此时夜深人静,正是攻城的好时机,进攻吧!孩儿愿意打头阵。”姚襄抱拳请命道。

姚戈仲点了点头,大声道:“好,襄儿,你立即率领一军人马进攻建康城的东门,赵军主,你率一军进攻西门,魏军主,你率一军进攻北门,剩余人马随本将进攻南门,立即出发。”

“是,将军。”众将一起领命。

“出发,大军出发。”各位军主大声呼喊,率领麾下人马向建康城进发。

姚戈仲的两万人马兵分四路,急速向建康城悄悄逼去。

正在建康城城墙上巡逻的乌衣营士兵,早就累了一天了,此时是又困又累,精神状况相当的不好,巡逻的时候,基本上不往城外看,而且,城外黑漆漆的,也看不到什么,待姚戈仲的人马逼近到距离城墙只有二百步的时候,都还未被发现。

一名躺在城墙上睡觉的乌衣营士兵,被小便憋醒了,他站起身来,眯着眼走向女墙边上,正准备对着女墙就地解决一下,突然发现城外有一大片黑乎乎的影子在靠近,这名士兵大吃了一惊,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城外的黑影是一支军队正在靠近,在这个时候,向京城靠近的队伍,除了已经渡过芜湖渡口的赵军,还能有谁。

“不好了,不好了,敌军攻城,敌军攻城了。”这名士兵大声呼喊。

城墙上巡逻的士兵闻言,向外一看,顿时也是大惊失色,怔了片刻,连忙击打手中的铜锣,向城内的守军预警。

正在城墙上合甲睡觉的乌衣营士兵,听到预警的声音,连忙挣扎着爬起身来,并各自寻找自己的兵器,准备守城,城墙上一时显得有些乱糟糟的。

看着城墙上晋军士兵慌乱的样子,姚襄心里一阵鄙视,他大笑两声,下令道:“勇士们,攻城,给我杀……”

“杀……”三千余羌族勇士,大喊着向建康城方向杀去。

一架架简易的云梯首先架在了护城河之上,士兵顺着梯子渡过护城河,将剩余的云梯架在了建康城的城墙之上,无数的羌族勇士,顺着云梯,向城墙上攀爬。

后面的羌族弓箭手,隔着护城河,向建康城的城头上射击,在这些弓箭手的前面,有一些盾牌手,举着盾牌负责掩护。

羌族士兵作战勇猛,打起仗来不要命,一名士兵被守城的晋军杀死,后面的士兵继续向上冲,完全不顾及伤亡。

自姚襄率领三千人马进攻东门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西门、北门和南门都同时受到了赵军的攻击,守城的乌衣营将士压力巨大。

自听到城墙上的预警后,在城内大营中歇息的将士,便在各自军官的命令下,立即穿戴铠甲,集合好队伍,向各门城墙进发,以增援城墙上的人马。

此时,已经在府邸宽衣睡觉的蔡谟,突然听到城中乱糟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连忙命下人出门查看,在得知是赵军攻打城池后,蔡谟连忙穿上衣服向城墙赶去,并让管家带领家丁前往城墙助守。

第三百三十三章王六率兵援京

蔡谟带领几名随从刚刚走出府邸,迎面便遇到了一名乌衣营营主,于是,连忙问道:“赵军人马多少,城池守得住吗?”

“大人,赵国大军四面攻打,兵力足有两万,乌衣营将士暂时可以抵挡一阵,但能抵挡多久,末将也说不准啊!”

蔡谟闻言大急,呵斥道:“乌衣营将士身为大晋的皇家御林军,不论如何,一定要守住京城,京城是大晋的核心,绝对不能沦陷。”

“是,大人,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守卫京城。”营主大声表明决心,带着一对人马,转身向南门方向奔去。

蔡谟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身后的随从,轻声道:“赵国大军昨日还在芜湖渡口,这才一日功夫就兵临城下了,芜湖渡口距离京城可足足有百余里的路途啊!而且,沿途都有哨卡,只要赵国大军经过,一定会设法通知京城,使我军有所防备,可本官却丝毫没有受到前方哨卡的军报啊!赵国大军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一名随从闻言,抱拳回道:“大人,百余里虽长,但若是急行军,完全可以一日抵达,至于哨卡为何没有军报传来,则只有一种情况。”

“哦,哪种情况?”蔡谟连忙问道。

“赵国大军没走大路,偷偷从小丹杨道进军,直逼京城脚下。”随从大胆的猜测道。

“嗯,倒是有这种可能。”蔡谟点了点头,又疑惑道:“小丹杨道极其隐蔽,江南之人知道的就不多,赵国大军来自北方,他们又是如何得知的呢?况且,他们就不怕我军在半道上设伏?”

随从摇了摇头,回道:“这个,属下也不太明白,也许是赵军瞎猫碰上死耗子,在山中迷路,恰好走进这条道也说不定啊!”

蔡谟点了点头,顿了顿,道:“好了,现在想这些也没用,当务之急是尽快通知京城以北的王六将军,让其率全军人马驰援京师。”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办。”随从说完,转身快速奔向北门城墙。

蔡谟则在另几名随从的簇拥下,前往建康城南门方向,那里是赵国大军主攻的方向。

一刻之后,北门城墙上的烽火台燃起了剧烈的大火,火苗足有三丈高,士兵站在五丈之外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灼热感。

如此剧烈的大火,火光足以传到北伐军大营。

在北伐军大营中,多数人马都已经入睡了,但有数百名负责站岗的士兵在放哨,这些放哨的士兵自然发现了京城方向传来的信号,身为经过专业化军事训练的他们,自然明白信号所传达的意思,于是,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王六做了汇报。

“将军,将军,京城求援,京城求援。”一名亲兵进入王六的中军大帐,大声吼道。

刚刚睡下没多久的王六,一听京城方向求援,顿时,浑身的困意全无,猛的坐起身来,大声道:“快传令,让所有人马立即集结,一刻之后,全军驰援京城。”

“是,将军。”亲兵领命,转身离开大帐。

“赵国大军,来的够快的,我王六今夜就要好好的讨教一番。”王六说着起身穿戴铠甲,随后大步走出大帐。

“将军,全军人马已经集合完毕,请将军指示。”一名军主上前汇报道。

王六点了点头,当着众多部下的面,大喊道:“将士们,自从我们进入北伐军就一直负责屯田,数年来连一次仗都没有打过,本将的一双手早就痒痒了,相信将士们也和我一样,早就盼望着好好的打一仗了,今夜,便是轮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将士们随本将一起驰援京城,杀退赵国大军,建功立业。”

“驰援京城,建功立业。”

“驰援京城,建功立业。”

九千北伐军屯田人马大声的呼喊起来,士气极其高昂。

王六跨上战马,大喊道:“将士们,出发。”

九千余将士跟随在王六的身后,向京城方向疾奔而去。

在建康城的南门方向,乌衣营的压力是最大的,这里是姚戈仲亲自率领的一万主力人马,其余的三座城门都只有三千多人马,压力相对的要小许多。

蔡谟亲自登上建康城南门的城墙,指挥守城的乌衣营将士抵御姚戈仲的人马。

“嗖嗖嗖……”连续几支利箭,从蔡谟的耳边飞过,钉在了城门楼的柱子上,这让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人,这里太危险了,您还是下去吧!”正在率兵抵挡赵军的乌衣营营主劝道。

“老夫岂是贪生跑死之辈,众将士都在拼命,老夫也不惧死。”蔡谟坚持亲自坐镇南门的城门楼,就近指挥将士们抵挡赵军。

见蔡谟坚持如此,守城的乌衣营营主,也不再强求,他命令身旁的两名亲兵,好好保护蔡谟,不得有误。

若论战力,乌衣营是远远比不上姚戈仲的羌族勇士的,兵力亦是姚戈仲的人马占据优势,但好在乌衣营有建康城的城池可以依托,而且,在白天的时候,进行了紧急战备,城墙上的各种守城物资十分的充足,滚木?石,可以毫无顾忌的向城下仍,而不必担心不够用,如此,才能在赵军大批人马的强攻下坚持下来。

但姚戈仲所部人马的进攻一直在持续,若是一直耗下去,对兵力不足、战力不强的乌衣营是个极大的考验,能否守住京城,谁都无法保证,为此,全权负责守城事宜的蔡谟很是忧心忡忡,他只希望王六将军的人马可以快些增援,以解京城的燃眉之急。

与蔡谟的忧心忡忡相比,姚戈仲却显得信心十足,从攻城的情况看,守城的乌衣营战力并不强悍,完全是依托城墙和装备在苦苦支撑,若是在野外,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很轻松的灭掉这支部队。

攻城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姚戈仲的攻城大军和乌衣营的防守人马各有损伤,但城池仍掌握在乌衣营的手中,姚戈仲的人马并没有攻破京城。

第三百三十四章青羌投手

攻守双方的厮杀声传遍了整个京城,靠近城墙居住的百姓大多从睡梦中惊醒,一些年纪较小的孩童被凄惨的哀嚎声吓坏了,趴在大人的怀里呜呜的哭泣,而大人则搂着自己的孩子,并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

百姓们心惊胆战,不敢入眠,而京城的官员们,则心里更加紧张,朝廷重臣全都起身更衣,坐轿赶往皇宫。

赵军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这些大臣们要在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