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安闻言大喜,他完全没有料到。王猛可以如此迅速的将凉州拿下。而且。宋混、李俨等一大批凉国将领也全部归附了。
“王上,想不到王将军,这么快就拿下凉州了。我军也不能落后,当立即向北进军,早日拿下冀州和幽州,将燕代两国赶回漠北苦寒之地。”王三大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不用如此急功近利,如今,王将军才刚刚拿下凉州,需要一段时间稳定凉州的形势,况且,燕代两军实力强悍,并非可以轻易击败的,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对了,谢将军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王上,自从谢将军返回晋阳城,便日夜训练兵马,如今,十余万精锐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只需王上一声令下,便可向盛乐城方向发起进攻。”王三大声说道。
华安想了一下,轻声道:“不急,还是待凉州方向完全稳定之后,再准备对付燕代联军吧!”
其实,华安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如今,其麾下大军,相比燕代联军并无太大的优势,虽然新组建的战车兵,可以有效的克制燕代两国的重骑兵和铁索骑兵,但必须是在平坦开阔的区域才能凑效,若是地形稍微复杂一些,战车兵的作战能力就大打折扣了,甚至,会托主力大军的后退,为此,华安在等待凉州方向的稳定,从而将王猛训练的十万关中骑兵调入邺城附近,如此一来,华安在对抗慕容恪的时候,就有了十成的胜利把握,毕竟,十万主力骑兵,是一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
“报,王上,王将军送来捷报,请王上过目。”很快,一名小校,将王猛的亲笔信交到了华安的手中。
见王猛送来捷报,华安自然知道其中的内容,于是,连忙接过观看,看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上,王将军说了什么?”王三轻声问道。
华安轻声回道:“王将军请求册封凉国大将宋混为凉州牧,宋澄为平西将军,李俨等众多将领,或提拔或维持原位。”
“王上,宋混等人的确是立了大功,我看可以答应王将军的要求,册封他们。”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你说得对,宋混等将领都立了大功,除了册封之外,还需大大的奖赏一番,以让他们相信,归附本王是不会有错的。”
王三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
随后,华安派遣心腹传令,正式按照王猛的建议,对宋混等将领进行册封,并准备了大量的银两,赏赐这些归附的将领。
华安麾下部将王猛,顺利的吞并了凉国,这件事对燕王慕容俊和代王拓跋什翼键是个巨大的刺激,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并非常的恐惧。
毕竟,凉州被吞并后,华安麾下的实力又增长了许多,最重要的是,凉州连接西域,控制了凉州,就控制了通往西域的通道,这不仅让华安可以垄断东西方的贸易,而且,可以顺利的得到大量的西域良马,这对提高华安麾下骑兵的战斗力极为重要。
总之,只要华安长期控制凉州,其麾下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事情都将出现极大的增长,从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难以对付。
面对实力逐渐膨胀的华安,燕王慕容俊的心里充满了隐忧,代王拓跋什翼键更是产生了放弃称霸中原的念想,只是还有些不甘心罢了。
在蓟城的王宫之中,心情焦躁不已的慕容俊,召集麾下部将和王族亲信,前来大殿商议对策。
他们所要讨论的议题,自然是关于华安部将王猛吞并凉州的事宜,并商议如何应对华安的强势崛起。
很快,慕容恪、慕容霸、慕容评、阳婺、封奕等燕国重要王族和将领,全部在王宫的大殿内集合了起来,燕王慕容俊也早早的在大殿内踱起了步子。
见诸位心腹大将已经全部到齐,慕容俊看向众人,正色道:“各位爱卿,相信你们早已经听说了,华安部将王猛,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将整个凉国收入麾下,凉国连接关中和西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华安拿下凉州,不久,必将迅速崛起,我大燕国若想称霸中原,只怕是越来越难了。”说完暗叹了一口气。
“不仅如此,若是华安实力强大之后,继续向北进逼,我大燕还有可能失去幽州和平州,甚至,要撤回辽东以北的苦寒之地。”大臣封奕应了一句。
慕容俊点了点头,正色道:“封爱卿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华安此人一心收复大晋失地,而幽州和平州在几十年前的确都是大晋的国土,华安若要进攻幽州,有足够的起兵理由,我大燕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遭受亡国之危啊!”说完蹙起了眉头。
见众人皆有些泄气,慕容霸大声抱拳道:“二哥,我大燕国尚有二十余万精锐骑兵,若是二哥需要,还可继续征兵二十万,代国兵马是我大燕国一半左右,只要燕代两国结盟,完全可以对抗华安的北上,又何须如此长吁短叹呢?”说完一脸的不服气。
慕容恪见状,瞪了慕容霸一眼,轻声道:“五弟不可无礼,二哥的意思是,华安占据凉州之后,实力必将快速增长,而我大燕国刚刚经历了旱灾,国内粮食出现了短缺的状况,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华安的实力必将远远超过我军,从而让我大燕国承受巨大的压力。”
“既然如此,我军何不与代国大军联合,趁着凉州尚未稳定,集结全部兵马,一举击败华安的主力军团,从而彻底断绝日后的忧虑。”慕容霸大声说道。
慕容恪苦笑道:“五弟,如今,我大燕国粮草已经不足,如何还能组织起几十万规模的进攻,况且,据细作探查,华安在邺城方向的主力军团,兵马已经高达二十万,其中十五万是主力大军,实力不可小觑,没有足够的取胜把握,我军万万不可贸然行动,以免遭到失败的下场。”
“此消彼长,难道我们就这么干等着吗?”慕容霸大声说道。
慕容俊眉头一皱,大声道:“自然不能干等着,我大燕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四弟,当初我军以铁索骑兵,成功绞杀冉闵,如今,你继续训练铁索骑兵,一定要让我大燕的铁索骑兵成为全天下最强大的力量,从而抵挡晋军的北进。”
“二哥放心,一年之内,我军便可以组建五万铁索骑兵,足以傲视天下。”慕容恪大声保证道。
慕容俊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并正色道:“四弟,我大燕国的铁骑能否挡住晋军的北进,就全靠你了,你一定不要让为兄失望啊!”说完凝目看向慕容恪。
慕容恪同样凝目看向慕容俊,并抱拳道:“二哥完全可以放心,只要有五万铁索骑兵作为全军的中坚,便足以抵挡晋军的北进。”
正文第七百七十三章王猛增援并州
在进行一番商议之后,慕容俊根据燕国国内粮食缺乏的现状,以及华安军团的现实威胁,最终决定整军备战,并命令慕容恪组建五万强大的铁索骑兵,以应对华安军团的现实威胁。
如此一来,在河北一带,华安军团与燕军主力,可谓是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并全都卯足了力气,准备随时致对方于死地。
当然,除了冀州之外,在并州方向,谢艾军团与代国的主力大军,也同时展开了积极的军备竞赛,尤其是代王拓跋什翼键,在被谢艾麾下的战车兵打败之后,心里非常的不服气,并与麾下部将积极思考如何克制谢艾麾下的战车兵,并为之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只要时机成熟,拓跋什翼键便会报这一箭之仇。
因此,完全可以预测,华安麾下的两支主力军团,与燕代联军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场激烈的决战,从而决定冀州和并州一带的归属。
为了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决战,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进行积极的备战,因为,无论华安还是燕代两国都输不起,胜利者将具备称霸天下的资格,而失败者将彻底没落,甚至消亡。
当然,华安并不打算仅凭自己麾下的两支人马对抗燕代联军,关中方向的王猛主力军团,随时可以增援河北,只要王猛军团的十余万骑兵进入河北,无论增援谢艾所部,还是增援华安本部。燕代联军都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从而让实力的天平全面倒向华安。
当然,天下间除了华安与燕代之外,南方的荆州军团和扬州军团,也同样是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今,荆州军团在桓温的率领下,正在征讨交州和宁州一带,而扬州军团则在殷浩的率领下,向北征讨归附大晋后,不服号令的姚襄、张遇、魏统等将领。
刚刚被王猛收复的凉州。也时常发生叛乱。在宋混的压制下,还算比较稳定。
此时,比较安定的区域,就只有蜀中和关中两处了。当然。在蜀中的南部。并不是太稳定,而关中是最稳定的,这全都是王猛治理有道。若非是王猛的努力,关中方向不会如此的安定和富庶。
在凉州方向逐渐稳定之后,王猛撤回了驻扎在姑臧的三万骑兵,从而将凉州的全部防务都交给了宋混、宋澄兄弟,并叮嘱二人,一定要稳住凉州的形势,当然,经过王猛的一番改革,凉州的士族和普通老百姓,大部分都得到了利益,因此,绝大多数人都心甘情愿的归附华安,存有反叛之心的士族和百姓着实不多,因此,王猛也不担心凉州会发生太大的动乱,况且,凉州距离关中不远,留下的大批人才和细作会严密监视凉州的所有情况,只要出现意外,王猛的主力大军,几日之内,便可抵达姑臧城下,从而解决凉州发生的危机。
第二年开春,凉州方向的情况开始全面好转,而王猛负责训练的十万关中骑兵,也形成了强大了战斗力,只需王猛一声令下,便可以迅速开赴战场。
而就在此时,华安本部军团和谢艾麾下的大军,也全部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向燕代两国发起突袭。
为了增加胜算,华安派遣心腹前往关中,让王猛亲率主力大军进入河北,以增援河北的战场,给燕代联军以极大的战略压力。
在长安城外的骑兵大营,王猛正在部将的陪同下,参观所部骑兵的训练,见将士们的训练水平在逐步提高,王猛极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并轻声说道:“有如此骑兵,天下间,何人可挡我王猛,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将军,我军十万骑兵已经训练近一年,足以匹敌胡人的精锐骑兵,只是可恨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部将遗憾的说道。
王猛笑了笑,大声道:“谁说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据细作回报,王上和谢将军麾下的大军,与燕代联军对峙正酣,若是我部十余万人马,兵出潼关,突然增援河北,你说会发生什么情况?”说完看向部将。
部将闻言一喜,抱拳道:“将军,若是我军主力可以增援河北,一定可以大显身手,慕容俊和拓跋什翼键绝没有任何的胜算,胜利一定属于我军。”
“哈哈哈!那是自然,我军一出,不论是慕容俊,还是拓跋什翼键,都承受不了这份巨大的压力。”王猛轻声笑道。
部将点了点头,抱拳道:“将军,如今河北大战在即,我军当立即准备,并向王上请命,增援河北。”
“报,将军,王上急信。”就在这时,一名小校奔了过来,并将华安的亲笔信交给王猛。
王猛笑了笑,接过信件,看向部将,轻声道:“何须我等请命,王上的命令已经来了。”说着打开了信件。
信件的内容与王猛预测的一致,果然是华安要求王猛军团增援河北的指令。
“将军,王上真的下令让我军增援河北了。”部将有些怀疑的问道,毕竟,王猛还没看信件,怎么会猜的这准。
王猛点了点头,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开始准备,后日一早,兵出潼关。”
“是,将军。”部将应了一声,随即前去传令。
在下完命令之后,王猛立即返回长安城的刺史府,召集关中方向的大小官员,告诉他们,自己即将统领大军兵出潼关,让他们一定要尽心尽力的治理关中,绝不可鱼肉百姓,若是有所违反,待他返回关中之后,一定会全力整治。
长安城的众大小官员,全都畏惧王猛的权势,为此,全都唯唯诺诺的答应,表示一定尽心尽力的为老百姓办事,不辜负王猛的嘱托。
安排好大小官员之后,王猛便召集留守军团的将领,让他们一定要全力守卫关中,平时要多训练,一旦有外敌入侵,敌军弱,则坚决予以反击,敌军强,则依托有利地形固守,至少长安等几座城池绝不可以丢,当然,如今,凉州已经归附,在关中四周,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具备大规模进犯关中的实力了,因此,王猛对外敌入侵,也不是特别的担心。
关中方向的事情全部交代清楚之后,王猛便开始召集麾下主力军团的将领,研究兵出潼关之后,大军的进攻方向,虽然,华安在命令里,已经明确了,要让王猛军团兵出潼关,增援河北方向,但王猛却认为,应该先增援并州方向,彻底打败实力相对较弱的代国,从而占据河北西部的高地并州,然后,居高临下,从西向东发起进攻,如此一来,便可与华安的主力大军夹击燕国主力,从而形成不可逆转的优势。
王猛将自己的想法,如实的告诉了麾下的部将,众部将闻言,皆认为可行,但也有部分将领担心,这是违反了华安的命令,但王猛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了,他认为战胜敌军才是最重要的,并立即派遣心腹前往邺城,将自己的决定向华安做了汇报。
第三日一早,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王猛亲自率领十万关中骑兵,离开长安城方向,浩浩荡荡的向潼关方向奔去。
为了节省运力,渭水上的所有运输船,全都用来运送粮草和辎重,而十万大军则全部走陆路,并沿着渭水行进,以便于得到补给。
王猛与麾下的十万骑兵,可谓是全速行进,几日后便行至潼关,在潼关方向,王猛让麾下大军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两日后,离开潼关,北渡黄河进入并州,并沿着当年谢艾的进军路线向晋阳城方向行进,以增援谢艾军团。
王猛麾下将士,正在陆续渡过黄河,而王猛则与几名部将站在黄河的南岸,隔着黄河眺望北岸,看着麾下大军一步步的进入并州的土地。
“将军,黄河对岸便是并州了,过河之后,最多十日便可抵达晋阳城,与谢将军麾下的兵马汇合了。”一名部将说道。
王猛轻轻摇了摇头,正色道:“我军北进之后,可在晋阳城西部的梁山驻扎下来,只需告诉谢将军,我军已经抵达即可,无需进入晋阳城。”
“将军的意思,是秘密隐藏起来,让代国大军不知道我军的存在,从而放松警惕,以利于我军突袭代军侧背?”部将立马明白了王猛的意图。
王猛点了点头,轻声道:“梁山地域偏僻,只要我军分开驻扎,代国斥候便不会注意到,就算被发现,借助山势的掩护,代国大军也无法得知我军的具体兵力,如此,对我军大大的有利。”
部将闻言,皆认可的点了点头。
“报,将军,王上急信。”就在这时,华安的信件又送达了。
王猛笑着接过了信件,看向众部将,轻声道:“王上一定是同意本将的建议了。”说完打开信件看了一眼。
结果自然如王猛预料一样,华安同意了王猛的增援计划,并称赞王猛考虑的周到和细致。
正文第七百七十四章全力北进
在麾下十万人马,半数渡过黄河之后,王猛与一众部将离开南岸,乘船渡过黄河,抵达黄河北岸,并领兵向正北方向行进。
王猛与麾下的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向晋阳城附近行进,与此同时,华安本部军团和谢艾麾下的十余万大军,也全都做好了随时向燕代联军发起进攻的准备。
华安本部军团的第一步作战目标,是攻占河北的战略要地鲁口城,在占领鲁口城之后,继续向北,攻占燕国的都城蓟城,从而收复幽州,而谢艾军团的第一步目标,是先攻占被代国大军侵占的土地,而后携胜利之势向代国的都城盛乐进军,并攻破盛乐城,迫使代国投降或者远遁。
由于华安本部军团和谢艾军团,皆拥有实力强大的战车部队,因此,对于在平坦开阔地带与燕代主力骑兵正面决战并不惧怕,并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击败敌军。
华安麾下主力大军频繁调动,并开始筹集粮草,这种状况自然引起了燕代两国的密切关注,燕王慕容俊和代王拓跋什翼键,皆认为这是晋军要向北进攻的前兆,为此,立即开始调集国内的主力军团,准备迎接晋军的进攻。
在蓟城的王宫之中,燕王慕容俊在大殿之中踱起了步子,如今,他最关心的,是慕容恪负责训练的五万铁索骑兵,究竟是否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能否抵挡晋军主力的进攻。
没过多久,负责训练铁索骑兵的慕容恪和慕容霸皆进入了王宫之中。并向慕容俊行礼道:“二哥,急着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见二人进入大殿,慕容俊微微松了口气,正色道:“我军安插在邺城的细作,刚刚送回消息,华安麾下主力大军正在频繁调动,大批粮草已经调入邺城北部的临水城,似乎是要对我大燕国发起大规模进攻啊!”
慕容恪与慕容霸闻言,皆惊讶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燕国即将迎来一场大战。
“晋军北进兵马,最多二十万,我军能否抵挡的住。”慕容俊看向慕容恪,轻声问道。
慕容恪正色抱拳道:“二哥放心。我军兵力略胜晋军。五万铁索骑兵也已经形成战力。阻挡二十万晋军北上进攻,绝对没有问题?”
“是啊!二哥,晋军主动进攻。是找死来了,以我大燕国的实力,一定可以打败晋军。”慕容霸也大声说道。
见慕容恪与慕容霸皆信心满满,慕容俊微微松了口气,并大声说道:“四弟,眼下大战在即,为兄便将全部主力大军,都交给你指挥,记住,一定要打一场胜仗,长长我大燕国的威风。”
慕容恪抱拳道:“四哥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晋军若敢北犯,鲁口城便是其葬身之地。”
见慕容恪如此表态,慕容俊大为满意,并将燕国的主力大军全部交给慕容恪指挥,仅仅留下几万人马,监视北方的几个弱小邻国。
慕容恪在接受命令之后,便与慕容霸一同前往军营,并召集众将领,传达前往鲁口拒敌的事宜,并要求各军将领要加紧训练士卒,以在晋军北犯的时候,有足够的实力御敌。
与燕王慕容俊一样,代王拓跋什翼键在得知谢艾军团调兵遣将,意图进攻盛乐城之后,也是坐立难安,并立即召集麾下部将,商议如何对抗谢艾麾下的十余万主力军团。
虽然,代国的大漠铁骑,实力极为强大,但自从被谢艾麾下的战车兵打败之后,便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有些惧怕谢艾军团。
为此,代王拓跋什翼键告诫麾下将领,在平坦开阔地带,遇到谢艾麾下的战车兵之时,绝不可贸然冲杀,要适当的撤退,以避敌锋芒,同时,要选择有利地形,阻击谢艾军团的战车兵,以让其战车部队无法发挥优势。
在晋阳城的大营之中,谢艾正在组织麾下兵马进行最后的训练,自从收到华安的命令之后,他便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准备,以在进攻代国的时候,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将军,有我部两万战车兵开路,代国大军根本不足为据,此战,我军一定可以攻占盛乐城。”杨安大声说道。
谢艾笑了笑,轻声道:“杨将军是不是太轻敌了,我军战车兵虽然强大,但代国的主力骑兵也不弱小,况且,战车兵必须在平坦开阔的地带,才能发挥优势,若是代国大军全部龟缩城池之中,我军的战车兵便完全无法发挥优势。”
赵武闻言,大声道:“将军无需担心,若是代国大军龟缩城池,我部主力大军便可以将城门炸开,并一举攻占代军控制的城池。”
谢艾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我军骑兵、步兵、战车兵、后备兵,兵种齐全,看来拓跋什翼键有苦头吃了,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报,将军,王将军派人送来急信,请将军过目。”,就在这时,王猛的亲笔信送到了谢艾的手中。
见王猛送来急信,谢艾连忙接过观看,并极为兴奋的说道:“好,真是太好了,如此一来,拓跋什翼键败局已定,几个月之内,盛乐城便是我军的囊中之物了。”
“将军,难道王将军的十万骑兵要增援我军?”杨安轻声猜测道。
谢艾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正是如此,不过,各位将军切莫泄露消息,若是让拓跋什翼键得知王将军的十万骑兵进入并州,他一定会提前做好准备,而这对我军是不利的。”
“是,将军。”杨安、赵武等将领,皆大声的应了一句,对于王猛主力军团的到来,他们心里是极度的兴奋,毕竟,代国大军占据了兵力的优势,而王猛军团的加入,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让晋军的兵力超过代国兵马,并彻底击败拓跋什翼键的主力大军。
随后,谢艾下达命令,让麾下主力大军,立即进行必要的准备,一日后,便要向盛乐城方向进军。
同时,为了让王猛知道自己的计划,以便于增援,谢艾派遣心腹小校,将自己所部大军北进的时间和行军路线全部告诉了王猛。
第二日一早,谢艾军团的所有人马陆续准备完毕,随着谢艾的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