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我军兵马众多,慕容恪有自知之明,多半不会贸然追击我军,但凡事都有例外,不论燕国大军是否发起追击,我军都不可以放松警惕。以免受到巨大的损失。”

“王上所言极是,眼下,我主力大军撤离治水,不知何时才有机会返回这里啊!”王三感慨的说道,显然,对于晋军未能攻破蓟城。王三也是有些遗憾的。

华安看向北岸方向,轻声道:“蜀中、关中、凉州、司州、冀州、并州皆被我军收复,燕国屈居幽州和平州,实力发展受限,早晚必被我军拿下,本王相信,最多数年,我军便可完全收复幽州和平州,甚至将平州以北的高句丽和扶余等国。也一并拿下。”

“王上有如此雄心壮志,末将愿追随一生。”王三大声表达忠心。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对岸高台之上的人影,突然微微一怔,轻声道:“对岸高台之上的人影,多半就是慕容恪了。”

虽然,隔着治水根本看不清相貌,但从全身烨烨生辉的铠甲和迎风飘扬的战袍。以及众多将领装束人员的陪同,便可以确定这一点。

王三抬眼一看。点了点头,轻声道:“没错,王上,对岸高台之上的将领,的确极有可能是慕容恪,不知他见我军撤离。会有何感想。”

华安一直盯着慕容恪所在的位置,轻声道:“慕容恪的心情应该是很复杂吧!我军主动撤离,让他麾下的大军免遭再次失败,慕容恪一定会感到有些庆幸,但我军毕竟不是他击败的。这又会让他有些遗憾。”

“是啊!王上,慕容恪的心情是够复杂的,哈哈!”王三大声笑了起来。

“哈哈哈!”见王三大小,华安也大声笑了起来。

在治水北岸,正在高台之上瞭望南岸的燕军将领,的确就是慕容恪与麾下的部将,此刻,他们要亲眼验证晋军主力的离开。

“四哥,晋军主力已经陆续离开,这已经是最后的一匹人马了。”慕容霸看向慕容恪,轻声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晋军主力已经全部撤离了,我大燕国也可以松一口气了。”说完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报,将军,建康城方向刚刚传回消息,晋国南王桓温,以讨伐叛军屡战屡败等罪名,弹劾晋扬州刺史殷浩,并发兵逼近建康城,威逼大晋朝廷。”就在这时,慕容恪派往建康城的细作,送回了重要的情报。

慕容恪闻言,点了点头,看向麾下部将,轻声道:“难怪华安急着南归,原来是大晋朝廷方向出事了,这对于我大燕国来说,不得不说是件好事啊!”

“四哥,大晋朝廷的全部军力,几乎全都在南王和北王的手中,若是这二人之间发生大战,大晋势必全面衰败,如此,我大燕国便有从新夺回冀州,甚至整个天下的机会啊!”慕容霸激动的说道。

“是啊!将军,当年晋国发生八王之乱,国力被消耗殆尽,所以才造成了刘渊、石勒之流称霸中原的事情,如今,若是再出现南王和北王的大规模血战,我大燕国当有机会问鼎中原。”一名燕国将领激动的说道。

慕容恪闻言,也是比较欣喜,并大声说道:“尔等的建议非常的好,如今的大晋国力虽然雄厚,但皇室暗弱,军权全在将领的手中,尤其是南王和北王,各拥兵几十万,只要挑拨南王与北王的大战,大晋国必然再次急速衰败,如此,我大燕国便是这天下的主人了。”说完陶醉的看向治水南岸。

显然,慕容恪认为桓温威逼朝廷、华安率军南归,这两件事情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这便是他可以利用的机会。

随后,慕容恪与几名心腹部将一起,研究如何挑拨华安和桓温的关系,从而让大晋彻底陷入内乱之中,进而坐收渔翁之利。

在徐州的兰陵城,殷浩麾下的五万大军,已经将兰陵城彻底的包围了,并立即发起了数轮猛烈的进攻。

但兰陵城并不像殷浩想的那么容易攻破,李贲与麾下的五千乞活军,是百战精锐,他们将兰陵城布置的如铁桶一般,无论殷浩麾下的扬州军团如何攻打,就是无法攻破,而且,还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一连数日不能攻破小小的兰陵城,晋军主将殷浩,显得非常的焦急和无奈,并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毕竟,此时桓温已经极力弹劾自己,这一战关系自己的前途,若是不能攻破兰陵城,挽回一点面子,就算朝廷想要为自己开脱,只怕也是不行了。

为了早日攻破兰陵城,殷浩将麾下的五万大军,分散布置在兰陵城的四周,其中,殷浩亲自领兵攻打的南门处有两万大军,其余几座城门,皆是一万大军。

屡屡不能攻破兰陵城,殷浩麾下的将士,已经有些泄气,并认为这一次的进攻又要大败而归了,对于将士们出现低落的情绪,身为主将的殷浩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与殷浩所部大军的士气低落相比,李贲与麾下的五千乞活军,却是越战越勇,在被十倍晋军包围的情况下,仍旧充满极大的斗志,并决定狠狠的教训殷浩。

傍晚时分,李贲与麾下的几名部将,聚在一起商议反击殷浩所部大军的事宜。

他们根据殷浩所部大军兵分四路包围城池的特点,决定集中兵力,突袭其中一路,并大破这路人马,以给殷浩一个狠狠的教训。

为了找出殷浩所部大军最薄弱的部分,李贲派遣麾下斥候,前往晋军各营探查情况,通过一番仔细的探查,李贲了解了殷浩各军的兵力和将领的基本情况,并决定从西门方向下手,打击殷浩心腹部将的一万人马。

要知道,此刻,殷浩麾下的四路人马,以西门处的一万人马,战斗力最为薄弱,南门处有两万大军,兵力比较雄厚,而东门和北门的王五和王六也颇有点名气,并不是太好对付,只有西门处殷浩心腹部将的一万人马是最软的一颗柿子。

为了防止主力大军,向西门外发起进攻之时,其余几路晋军突然发起攻城之战,李贲仅仅带领麾下三千精锐乞活军出击,剩下的两千人马全部负责守城,从而避免兰陵城被晋军攻破。

李贲亲自统领三千人马出战,而殷浩心腹将领在西门外的大军,却足有一万人马,兵力是李贲的三倍还多,但殷浩心腹将领并无多少实战经验,麾下的将士也是久不操练,因此,李贲根本就不惧怕城外的晋军,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天黑之后,李贲与麾下的三千乞活军,已经陆续在兰陵城的西门内集结,并埋伏起来,等待出击的时刻。

一个时辰之后,一名部将奔向李贲身旁,抱拳道:“将军,晋军大营防备松弛,大部分士兵已经进入营帐歇息,负责警戒的士兵不足五百。”

李贲闻言大喜,大声道:“殷浩治军不严,用人唯亲,岂能不屡战屡败,将士们,准备随本将杀出。”说完示意身旁的部下,立即前去打开城门。

部下会意,立即带领几名士兵向城门后方奔去。

“咔咔咔……”随着一阵轮轴转动的声音,兰陵城的西门被缓缓打开了。

见城门已经打开,李贲立即跨上战马,大喝道:“将士们,随本将杀出,大破晋军,杀……”说完策马向城外杀去。

“杀……”三千乞活军将士,跟随在李贲的身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晋军大营方向杀去。

正文第八百二十七章殷浩逃离

晋军大营距离兰陵城的西门,仅有不足三里的距离,因此,李贲与麾下的三千人马刚刚杀出西门,负责警戒的晋军将士,便立刻发现了这一突发情况,并立即敲打铜锣示警。

正在大帐内歇息的晋军将士,听到示警的声音,皆大吃了一惊,他们不敢大意,立即寻找衣服和铠甲,准备穿戴整齐,出去作战。

不过,三里的距离实在是太短了,好多晋军将士的衣服还未穿好,李贲与麾下的三千乞活军,便已经杀至大营的辕门处。

由于,晋军此来是攻打城池作战,因此,并未在大营的防守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大营外围的防御设施非常的简陋,仅仅布设了两圈拒马而已,如此粗略的布置,是因为他们不认为城内的李贲敢率军出城作战。

如此一来,李贲与麾下的三千乞活军,便轻松的攻入了晋军大营,并对仓促间集结起来的部分晋军展开进攻。

晋军兵马缺乏准备,很多士兵都还没有穿戴好铠甲,因此,在李贲与麾下三千乞活军的冲击之下,很快就完全败下阵来,为了逃得性命,众多士兵只得没命的向南门方向逃窜,毕竟,南门方向有殷浩的两万主力,而为了逃得快一点,很多士兵将手中的兵器都扔掉了。

殷浩心腹将领见麾下兵马已经溃散,吓得胆战心惊,连忙带领亲卫人马,跟着溃逃的人马,一起向南门方向溃逃。

如此轻松的就将晋军一万人马击溃,李贲与麾下的三千将士,皆是大为兴奋,并产生了继续追击,扩大战果的想法。

李贲自然不会错过追击晋军的机会。于是,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全力追击,杀……”说完策马向溃逃的晋国大军追去。

兰陵城并不是一座很大的城池,因此,当西门方向发生大规模战事的时候。南门、东门、北门方向的晋军将士,都是可以听到动静的。

东门的王六和北门的王五,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预防敌军进攻,立即集结队伍,并派遣斥候前往西门处打探情况。

南门处的殷浩,在听到西门方向的喊杀声之后,也同样大吃了一惊,并立即集结麾下兵马。同时向西门方向派遣斥候。

全身披挂之后,殷浩在护卫的保护下,从中军大帐之中走出,并来到了大营中的一片空地上,此时,其麾下的两万将士,正在逐步集结,并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将军。李贲麾下的兵马不过五千,我军有五万之众。根本无需忧虑。”见殷浩眉头微蹙,一名部将抱拳劝道。

殷浩闻言,轻声道:“李贲麾下兵马确实不多,不过,我军攻打数日都不曾攻下兰陵城,可见。敌军战力不可小觑啊!”

显然,殷浩心里对李贲麾下的五千乞活军,还是颇为畏惧的,并感到非常的担心。

“报,将军。大事不好,我军驻扎在西门外的大军已经全面溃散,如今,李贲所部大军正在向大营方向杀来。”就在这时,刚刚派出去的斥候,奔了回来,并传来了极其不利的消息。

殷浩与身旁的部将闻言,皆是大吃了一惊,他们皆不敢相信,李贲凭借数千人马,竟敢主动发起进攻,而且还能轻松的击溃西门外的一万晋军。

“将军,您看,李贲麾下兵马已经杀来了。”一名部将指着远处的大量火把,大声说道。

殷浩闻言,抬头向西一看,在距离大营二里左右的位置,一支兵马正在奔来,而且,从数量上看,人数不低于一万人马。

“将军,敌军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万余兵马。”很快,一名部将也发现了异常。

“将军,这会不会是敌军的援兵到了。”又一名部将吃惊的说道。

显然,在这种紧张的时刻,殷浩与麾下的部将,皆没有想到正在奔来的万余人马,大部分都是晋军的溃散人马,而他们之所以会认为是李贲的援军,是因为周成、张遇等人所驻守的城池,距离兰陵城不过几百里,几日之日便可以增援过来。

就在殷浩与麾下部将大惊失色的时候,北门处的王五和东门处的王六,都得知了西门处发生的事情,二人见李贲亲率主力出城作战,并全面击溃西门外的一万晋军兵马,便认为兰陵城内的敌军一定不足,于是,全都擅自做主,率领麾下大军向兰陵城发起进攻,打算趁着敌军防守薄弱,一举攻破兰陵城。

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马,经过简单的准备,便立即向兰陵城发起猛烈进攻,不过,李贲麾下留在城内的兵马足有两千,因此,足以挡住王五和王六的进攻,并让王五和王六无法攻破兰陵城。

见东门和北门处皆传来厮杀声,殷浩与身旁的部将皆是胆战心惊,此刻,他们不知道是王五和王六向兰陵城发起进攻,而是认为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马遭到了进攻。

“将军,北门和东门处,皆发生战斗,就凭李贲麾下的五千人马,如何能够同时进攻我军三路大军,一定是敌军的援兵杀来了。”一名部将猜测的说道。

“将军,张遇、周成、魏统等人拥兵皆过万,若是他们有一两人增援李贲,我军便没了胜算?”又一名部将说道。

显然,殷浩麾下的部将,皆认为,是原魏国的张遇、周成、魏统等人,率领大军增援李贲,否则,就凭李贲麾下的数千人马,仅能死守城池,而不能有如此大的进攻能力。

殷浩此时的心情是糟糕透顶了,这一次,他是抱着必胜的信心领兵前来攻打兰陵城的,不料,却仍旧遭受了如此大的失败,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无奈和伤心,如此大败而归,只怕扬州刺史的位置是保不住了,甚至,将要被贬黜为废人。

“将军,敌军兵马众多,分三路进攻我军羽翼,只怕我军难以抵挡,为了主力大军不受损失,还是速速撤退为上策。”一名心腹部将,连忙说道。

“是啊!将军,西门外的一万大军已经溃败,东门和北门外的大军,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了,我军主力当立即撤退,以免遭受重创。”又一名心腹部将,大声说道。

显然,这些部将都是贪生怕死之徒,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也不喜欢打仗,只是为了前途,混迹在殷浩的身边的红人而已。

殷浩是毫无军事天赋的人,此刻,见麾下心腹部将皆认为要立即撤离,于是,连忙下令道:“全军人马立即撤离,要快。”说完连忙跨上战马,率领身旁的护卫亲兵,向正南方向逃去。

在殷浩的命令下,南门大营的两万主力大军,立即撤离了大营,并向来时的方向迅速逃离,生怕被敌军追上一般。

李贲与麾下的三千人马,一路追赶晋军溃兵,并抵达了南门方向,此刻,见殷浩与麾下的两万大军,仓皇逃离,大吃了一惊,毕竟,殷浩麾下有整整的两万大军,就算战力不强,也不至于畏惧自己麾下的数千人马。

“将军,殷浩真是胆小如鼠,我军刚刚抵达南门,他便逃了,哈哈!”李贲麾下的一名乞活军部将,大声笑道。

李贲点头道:“难怪殷浩屡战屡败,是晋国出了名的败军之将,这都还没打呢?他就率领大军逃离了,那可是整整两万大军啊!”说完露出一脸的诧异表情。

“将军,殷浩已经率军溃逃,我军是追击还是不追。”一名乞活军将领问道。

“不追,随他去吧!”李贲摇了摇头,顿了顿,看向东门和北门方向,正色道:“王五和王六倒是人才,知道我军主力出城作战,便趁机进攻兰陵城,不过,他们还是嫩了一点,本将率领主力出城作战,岂能不在城内做好准备。”

“将军,城内兵马毕竟不足,我军可立即进城,并从城内反击晋军。”一名乞活军部将,大声建议道。

李贲点了点头,大声道:“将士们,从南门进城,驾……”说完策马向南门行去。

见李贲与麾下兵马凯旋而归,南门的部下立即打开城门,并让李贲与麾下的主力人马尽快进城。

进入城池之后,李贲亲率三千主力,立即奔向东门方向,并集中三千人马,对进攻的王六军团展开猛烈的反击,让王六军团的第三次进攻,不得不惨败而退。

见防守东门的李贲兵马突然大增,王六大吃了一惊,而就在此时,殷浩率主力大军已经逃离的消息传到了王六的军中。

王六见殷浩率领主力大军已经逃离,而李贲与麾下的主力兵马又返回兰陵城,顿时,明白兰陵城已经不可能攻取了,于是,立即率领所部大军向南撤退,并派遣心腹告诉北门处的王五,让王五军团尽快撤离。

北门外的王五军团,在接到王六送来的情报后,立即放弃了攻打兰陵城,并集结所部人马,沿着来时的道路返回。

正文第八百二十八章惊弓之鸟

兰陵城的包围,随着王五和王六军团的撤离,算是彻底的解除了,但李贲慑于晋军兵力的强大,并没有出城追击,而是继续加固城防,以防止晋军再次杀来。

王五和王六麾下的两支人马,很快便汇合在了一起,并立即向着正南方向奔去。

此时,殷浩与麾下的两万主力大军刚刚停下脚步,并打算稍作休息再出发,却突然看到了正在向南撤退的王五和王六军团,这让他们大吃了一惊,显然,殷浩与麾下部将,将撤退中的王五和王六军团,看成了敌军的追兵了。

“将军,数万敌军正在追来,我军当立即撤离。”一名心腹部将,惊慌的说道。

“将军,快快上马。”一名心腹亲兵,更是将殷浩的战马给牵了过来。

殷浩看向北方星光点点的火把,心中越发害怕,并立即在亲兵的搀扶下跨上战马,并急道:“撤退,全军立即撤离。”说完在亲兵的护卫下,快速向南撤离。

在殷浩的命令下,麾下两万大军仓皇向南撤退,为了跑的快一些,同时,也为了阻挡后方的‘敌军’,许多士兵将头盔和铠甲都扔掉了,仅仅拿着一把趁手的兵器,以作防身之用。

殷浩与麾下兵马没命的逃离,这让后方王五和王六军团的将士,彻底的疑惑了,他们看着满地的头盔和铠甲,不知道前方的大军在搞什么名堂。

“将军,地上全是我军丢弃的头盔和铠甲,还有少量兵器。”一名先锋小校发现如此情况,立即向队伍中部的王五汇报。

王五借着火把,早就看到了前方地面上闪闪发光的头盔和铠甲了,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头盔和铠甲都是殷浩的亲卫军丢弃的,而殷浩麾下将士丢弃这些军事装备的原因,王五却一时有些困惑,并侧目看向了身旁的王六。

王六自然也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他同样看向王五。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不过,王五麾下的一名部将,却看出了一点端倪,并抱拳道:“将军,是不是主将把我军当成敌军的追兵了,否则,为何我军刚刚抵达,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说完看向王五和王六。

王五和王六闻言,对视了一眼。他们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仔细的串在一起进行设想,顿时觉得这名部将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对于殷浩与麾下大军如此的表现,王五和王六皆是非常的不满,并对处在殷浩的领导下,表示出了极度的无奈和不服。

“惊弓之鸟,这简直就是惊弓之鸟。哼!”王五愤怒的大喝了一句。

王六自然也是非常的不满,对于殷浩和麾下的那帮废材将领。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李贲麾下兵马不过五千之众,殷浩手中握有两万大军,居然不战而逃,真是大损我大晋军队的脸面。”王五又愤怒的指责了一句,甚至,气的直呼殷浩的名字。

“五哥。还是少说两句吧!”见王五直呼殷浩的姓名,王六连忙劝阻道,毕竟,殷浩是扬州刺史,一旦这句话传到了殷浩的耳朵里。对王五是大大的不利。

王五自然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暗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大军还继续前进吗?”一名部下,看向王五,轻声问道。

显然,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大军,是不能继续行进了,否则,殷浩与麾下的人马,只怕会将兵器和衣服都褪下,从而加快逃跑的速度。

王五无奈的吁了口气,正色道:“大军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收拾地面上的各种辎重,待日后归还给他们。”说完看向王六,并询问王六的意思。

王六点了点头,对王五的做法比较认可,顿了顿,看向身旁的几名亲兵,正色道:“你们几个立即出发,告诉主将,在他们身后是我军兵马,而不是李贲的大军,让他们别跑了,停下来,好好的歇一歇吧!”说完笑了起来。

王五和众部将听了,也全都大笑了起来,对于殷浩等废材将领,他们是打心底的不服,只是身为部将,不得不服从命令而已。

几名心腹亲兵领命之后,立即策马向正南方向奔去,准备告诉殷浩实情,让殷浩不要再这么辛苦的逃离了。

殷浩与麾下的两万大军,一连狂奔了二十余里,见后方已经没有了敌军的影子,方才停了下来,并准备休息一阵之后,继续快速撤离,以避免被敌军追上。

为了防止追兵突然杀至,殷浩派遣了数百人马在后方警戒,随时监视后方的情况,一旦发现敌军主力追来,便立即上马撤离。

在一块比较平坦的位置,殷浩与麾下的心腹将领坐在一起,一边歇息一边谈论当前的局势。

“将军,真没想到,李贲的援军这么快就抵达了,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啊!”一名部将轻声说道。

“是啊!将军,我军两万主力已经撤离,但西门的兵马已经溃散,东门和北门的两路大军,至今,音讯全无,看样子是凶多吉少了。”又一名部将轻声说道。

众部将闻言,皆是面面相觑,并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感,不过,殷浩却陷入极度的不安之中,此次领兵出战,是朝廷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而他却又打了一个大败仗,从而葬送了最后的希望。

“出师五万,葬送三万,本将有负朝廷所托,最该万死啊!”殷浩自然自语的说道。

显然,殷浩已经不指望朝廷会赦免他的过错了,并做好了被削职为民的准备。

不过,很快,王六派遣的几名亲兵,策马抵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