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浩麾下的三路军团连续攻打了近两个时辰,见兰陵城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便下令撤退,返回了各自的大营,而李贲军团累了一整夜,也没有能力出城追击,双方罢兵休战。
攻城的失败让殷浩意识到,以兰陵城的防守坚固程度,若要破城,就必须要依赖重型攻城器械,而此时所有在建的重型攻城武器全部被李贲付之一炬,这让殷浩极度的急躁。
“李贲这老小子的眼睛真是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我军重型攻城器械,对兰陵城的威胁,所以,用了一招声东击西,将我军兵马调往右翼,而他却派遣精兵突袭左翼,将我军全部在建的重型攻城器械付之一炬,可恨,真是可恨。”殷浩愤怒的说道。
显然,此时的殷浩已经恼羞成怒,否则,也不会当着部下的面,发这么大的脾气。
见殷浩发怒,一名部将连忙抱拳道:“将军息怒,李贲烧了我军的重型攻城器械。但周围不远便是树林,我军只需十日八日的工夫,便可以再次打造一批重型攻城器械,再一次,末将以项上人头保证,一定不会再让李贲得逞了。”
“是啊!将军。兰陵城已经被我军包围,我军有的是时间,完全可以再打造一批攻城器械,兰陵城早晚是我军的囊中之物。”又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殷浩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过,所谓夜长梦多,万一李贲请来援兵,后果就严重了,况且。十日八日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此时朝廷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桓温步步紧逼,若是自己不能尽快取得一场胜仗,真的很难稳住朝廷的局势,更无法保证自己的官位。
“十日八日的时间太久了,本将担心夜长梦多啊!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攻破兰陵城吗?”殷浩忧虑的说道。
一名心腹部将闻言。犹豫了片刻,抱拳道:“将军。末将倒是还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但说无妨。”此时的殷浩是热锅上的蚂蚁,任何策略他都会听取一点。
部将想了一下,抱拳道:“将军,我军可以采取火攻的策略。利用现有的少量雹车和巨型弩箭,将大量点燃的易燃之物抛入兰陵城,从而在兰陵城内形成大火,另外,还可以在城下挖地道。从底部攻入城内,只是这个两个办法都有缺陷,采用火攻势必会伤及无辜,如此就算攻破城墙,也将让世人诟病,而挖地道一旦被城内的敌军发现,便会让地道内的我军士兵全部阵亡,是否采用,还请将军仔细斟酌。”
殷浩闻言,粗略想了一下,大声道:“如今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就这么办,明日夜间,以火攻和地道之策,向兰陵城发起进攻,所有责任,由本将一并承担。”
显然,此时的殷浩已经完全丧失理智了,为了攻取兰陵城,他已经完全不顾麾下将士和城内老百姓的死活了,毕竟,攻取兰陵城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
麾下将士闻令,立即开始进行准备,并打算在一日后的夜间,向兰陵城发起进攻。
就在殷浩麾下将士筹备火攻和挖地道的时候,魏统和乐弘的三万援兵,已经抵达兰陵城西部几十里的承县,距离兰陵城仅有一日的路程。
为了探查兰陵城周围的情况,魏统和乐弘派遣斥候前往兰陵城附近侦查,并得知了兰陵城四周的基本情况,并做好了增援李贲的准备。
第二日夜间,殷浩命令麾下三支军团,分明在东、西、南三个方向上,利用手中仅有的雹车,向兰陵城发起火攻,并同时,借着进攻的声势,秘密的在靠近城墙不远的位置挖地道,打算从地下突袭进城,从而攻破兰陵城。
少量的霹雳车,将大大小小的火球抛入了兰陵城之中,点燃了一些靠近城墙的房屋,不过,由于城内的李贲军团将士处置及时,大火并没有给兰陵城的民宅造成太大的损伤,仅仅让少量百姓无家可归而已。
而负责挖地道的人马,则在众多士兵的掩护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内挖去,并很快挖到了城墙的下方,防守城池的李贲军团并没有发现殷浩军团挖设的地道,毕竟,此时的城内房屋被点燃,城外又有大批的士兵在鼓噪,因此,根本就不可能听到挖地道的声音,大黑的天,就更看不到了。
见挖地道的士兵进展神速,殷浩显得大为高兴,并下令麾下将士,准备从地道攻入兰陵城。
几个时辰之后,南门外的地道正式挖通了,殷浩大为高兴,并立即命令麾下的一支人马,准备从地道攻入兰陵城。
不过,就在这时,西门方向出大事了,王五军团正按照殷浩的命令在执行攻城的任务,突然,一名斥候发现了数里之外的敌军援兵,并立即向王五汇报,王五见敌军足有数万之众,心里大为紧张,并立即下令停止攻打城池,向大营方向靠拢,准备应对李贲的援兵,同时,王五还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往南门外,向殷浩汇报情况。
“将军,敌军有数万之众,而我军仅有不足一万,不如向南门外撤退为宜。”一名部下看向王五,大声建议道。
王五犹豫了一下,正色道:“敌军援兵虽多,但却是远道而来,而我军却是以逸待劳,完全不用担心,让将士们列好阵型,准备迎敌。”
显然,王五认为,此时撤离一定会造成被魏统、乐弘所部大军追杀的结局,甚至,还会造成南门外的殷浩主力军也跟着一起陷入溃逃,为此,王五要利用大营外围的栅栏和拒马,以强攻硬弩阻挡敌军援兵的进攻。
见王五心意已决,众部将大声领命,并立即部署大军,准备以营寨为依托,阻挡敌军数万大军的进攻。
魏统和乐弘统领三万大军远道增援李贲,不仅仅是为了彼此的情谊,而是有唇亡齿寒之忧,他们害怕殷浩攻灭李贲军团之后,会继续北进,进攻他们,所以,才联兵增援李贲军团,不过,他们仅仅就是打算击退殷浩军团就行,而并不想与殷浩军团彻底的决战,以避免遭到两败俱伤的局面。
此刻,他们以三万之众浩浩荡荡的逼来,本打算让王五主动撤离,不料,王五军团不但不立即撤离对兰陵城西门的包围,反而依托营寨,做好了迎战自己所部大军的准备。
魏统和乐弘对视了一眼,轻声道:“乐将军,敌将王五死守营寨,看来是想要领教我军的实力啊!”
乐弘哼了一声,正色道:“既然如此,我军何不满足他,不如立即向前方的营寨发起进攻。”
魏统点了点头,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全军进攻,杀……”说完挥舞佩剑,让麾下大军向前方的王五营寨发起进攻。
“杀……”在魏统的命令下,三万联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王五的营寨发起了进攻。
“放箭,放箭……”见魏统、乐弘联军向大营迅速杀来,王五立即下令放箭。
“嗖嗖嗖……”一阵急促的箭雨,向进攻的敌军射去。
“嘶嘶嘶……”魏统、乐弘麾下的骑兵将士纷纷中箭落马,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三万将士损失一些根本就不算什么,在王五军团的几轮弓箭袭击之后,大批的敌军步兵冲到了营寨的外面,并对营寨发起了进攻。
王五麾下将士,依托营寨的坚固,采取盾牌、弓箭、长矛相配合的打法,将敌军数万兵马挡在营寨之外。
就在王五军团与敌军援兵进行厮杀的时候,南门外的殷浩得知了敌军三万援兵抵达兰陵城的消息。
如此不利的消息,让殷浩大为紧张,他原本打算派遣五千将士,通过地道进入兰陵城,但此刻敌军三万援兵已经抵达,他非常害怕西门外的王五军团抵挡不住敌军援兵,从而让三万敌军援军进入兰陵城,若真的让敌军三万援军进攻,那么兰陵城就彻底的没有攻打的意义了,毕竟,他麾下的兵马是没有能力击败敌军三万余大军的。
“将军,敌军三万援兵已经抵达西门之外,我军是否按计划攻城。”一名负责从地道进攻的部将,连忙问道。
显然,这么部将也意识到了,此时进攻的危险性。
正文第八百三十二章殷浩再次战败
殷浩皱眉犹豫了起来,虽然,他已经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了,不过,地道已经挖通,只要王五军团可以挡住了李贲援军一段时间,那么,兰陵城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报,将军,敌军数万援兵,已经向我西路军大营发起猛攻,形势非常危急,请将军立即派遣援军增援。”就在殷浩犹豫的时候,王五派遣的心腹,前往殷浩大营处求援。
殷浩闻言大惊,王五向自己求援,足以证明敌军援兵的强大,如此,他更加没有信心,并认为王五军团很快就会崩溃,而敌军援兵主力也将很快进入兰陵城,如此一来,他派遣数千兵马从地道进入兰陵城,就会成为瓮中之鳖,进而遭到敌军援兵的绞杀。
“将军,敌军援兵声势浩大,王将军只怕抵挡不了多久了,我军是否立即增援。”一名部将轻声请示道。
“将军,敌军援兵锐气正盛,而我军连续攻打兰陵城已久,师老兵疲,况且,敌军援兵的兵力与我军相差无几,贸然增援只怕无法取胜,还是速速撤离为好。”一名部将担心战败,抱拳建议道。
殷浩是个瞻前顾后,毫无胆略的人,见部将担忧战败,也开始担忧起来,毕竟,一旦全面战败,他麾下的近五万精锐就完全葬送了,这可以他赖以控制扬州的重要力量,绝对不能损失太多。
“立即传令,让王五将军率领麾下兵马放弃大营向南撤退,还有让东门外王六将军麾下的兵马也一同撤离,我军主力现在就撤。”殷浩担忧主力受损,立即下令全军后撤。
“是,将军。”部将大声领命。并立即传达了殷浩的命令。
在殷浩的命令下,扬州军团主力立即放弃攻打兰陵城,向正南方向溃逃,与此用时,两名斥候立即前往东门和西门外,传达让王五和王六撤军的命令。
此刻。王五正率领麾下将士固守大营,并等候殷浩麾下主力人马的增援,由于兵力处于劣势,王五军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营寨多次面临被攻破的威胁,不过,在王五军团全体将士的一致努力下,营寨始终没有被敌军攻破。
“援兵怎么还没有到。”见殷浩迟迟没有增援,王五大叫了起来。毕竟,此时,他承受着三倍敌军的进攻,形势非常的危急。
“将军,南门距离西门不过数里,此时援兵不至,便足以说明援兵不会来了,我军还是速速撤退吧!”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王五闻言。大为恼怒,不过。他能感觉到部将说的是实话,毕竟,殷浩的战略决策能力,他是非常了解的,在听说敌军数万援兵抵达,只怕早就乱了方寸。
“将军。将军,主将有令,全军立即向南撤离。”就在王五忧虑的时候,传令兵传达了殷浩的命令。
“什么,立即撤退?”王五闻言。大叫了一声,显然,此时撤退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攻破兰陵城就彻底的丧失了希望。
“将军,我军主力已经撤离,将军还是速速撤离吧!”传令兵抱拳道。
听说主力大军已经撤离,王五气的直跺脚,并焦急的在原地踱起了步子。
“将军,既然主力兵马已经撤离,我军坚守大营也没有了意义,还是速速撤退为宜。”一名部将劝解道。
王五不是不愿意撤退,只是,此刻的情形是敌军数倍兵马已经杀来,根本无法从容撤退,若是不顾一切的撤退,必将陷入溃散,而这样一来,大军的损失就比较严重了,王五自然不愿意让自己麾下的大军遭受很大的损失了,为此,心中极为焦虑。
与王五的焦虑相比,正在组织进攻的魏统和乐弘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本以为凭借雄厚的兵力,可以一举击破王五军团的营寨,却不料进攻了数次,王五军团的营寨仍旧坚如磐石,没有一点会被攻破的迹象,而且,他们麾下的兵马损失了不少,阵亡近百人,受伤更是高达数百之众。
“乐将军,想不到殷浩手底下还是有能打仗的将领的,只是我军与殷浩交战数次,都不曾与此将交手,今日一战,我军大受挫折啊!”魏统看向乐弘,轻声感慨道。
乐弘点了点头,正色道:“殷浩坐镇扬州多年,手底下若是无能人,岂能坚持到今日,不过,以我军的优势兵力,眼前的敌军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我军一定可以攻破敌军大营的。”说完自信的看向魏统。
魏统点了点头,正色道:“乐将军说的对,王五军团的一万人马实力有限,只要我军持续进攻,他们便难以久守,不过,若是殷浩麾下的主力兵马倾巢杀来,我军就占不到便宜了。”
乐弘笑了笑,一脸鄙夷的说道:“殷浩不过是一鼠辈,只要听说我军三万主力抵达,还不吓得抱头鼠窜啊!哪里还敢前来增援呢?“说完又笑了笑。
魏统认可的点了点头,顿了顿,正色道:“敌将王五也算有些本事,我军此来不过是解兰陵城之围而已,何必要与王五拼个你死我活呢?不如暂且将大军撤回休整,若王五识趣的话,自己会率军离开的。”说完看向乐弘。
乐弘点了点头,正色道:“魏将军所言极是,我军攻打数轮,也该返回休整了。”
见乐弘同意撤军,魏统便立即下令道:“撤退,全军立即撤退。”
随着一阵撤军的铜锣声,魏统和乐弘麾下的三万大军,立即放弃攻打王五营寨,并退了回来。
正在忧虑不已的王五,见敌军数万兵马立即后撤,并与自己麾下的大军脱离了接触,心中大为疑惑,并抬眼看向撤退中的敌军。
“将军,敌军主力已经撤退,这可是我军拔营南撤的好机会啊!”一名部将立即建议道。
“是啊!将军,我军主力已经撤离,我军已经成为孤军,不借此机会撤离,更待何时?”又一名部将大声劝道。
王五抬头看向已经撤离数里的敌军兵马,顿时,感觉到这是敌军故意要放自己离开,于是立即下令道:“拔营南撤,要快。”
在王五的命令下,麾下一万大军,立即开始进行拔营的准备,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准备完毕,随后,王五便率领麾下的一万大军,快速向南退去。
在王五军团撤离的过程中,数里之外的魏统、乐弘兵团,并没有趁机发起追击,而是完全放任王五军团离开,毕竟,他们此来的目的是阻止殷浩攻破兰陵城,而不是与扬州军团火拼。
王六军团在从兰陵城东门外撤离后,并没有直接向南撤离,而是向西门方向行进,因为,王六得知王五军团遭遇敌军数万援兵,在殷浩军团主力撤离的情况下,担心王五独力难支,所以,决定率领麾下大军增援王五军团。
没过多久,撤退中的王五军团,便与增援而来的王六军团汇合在一起,并合兵一处,继续向正南方向撤离。
对于此次攻打兰陵城的失败,王五和王六皆是耿耿于怀,他们自然全都明白,这是由于殷浩的无能导致的,但殷浩毕竟是他们的上司,为此,两人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
殷浩麾下的数万大军撤离了兰陵城,兰陵城的危急算是彻底的解除了,而让殷浩主力大军撤离的主要功劳,自然是及时增援的魏统、乐弘兵团,为此,为了表示感谢,李贲好酒好肉的犒劳了魏统、乐弘军团的全体将士,并将自己从邺城皇宫偷拿的几件珍稀宝贝送给了魏统、乐弘,以示感谢。
兰陵城之中,李贲与魏统、乐弘等人,正在把酒言欢,而在兰陵城正南几十里的武原城,殷浩与麾下的将士却是满面愁容。
这一次,为了攻破兰陵城,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结果却功亏一篑,这让所有将士的心情都非常的糟糕,其中,尤以主将殷浩的心情最差。
殷浩讨伐叛逆是屡战屡败,可以说,他从来就没有体验过胜利的滋味,而且,桓温步步紧逼的弹劾,让整个大晋朝廷都刚到压力巨大,为了扬州不落入桓温之手,朝廷给了殷浩最后一次机会,希望他能克敌制胜,从而摆脱屡败之将的帽子,进而让桓温无话可说,但就是这最后一次机会,也被殷浩完全的葬送了。
在武原城之中,殷浩陷入了极度的懊悔,当初若是不将西门外的溃兵当成敌军的援兵,也许第一次进攻的时候,就可以攻破兰陵城了,而第二次进攻兰陵城,若是自己多派一些兵马防守攻城器械,也就可以凭借重型攻城器械的威力,赶在敌军援兵赶到之前攻下兰陵城,毕竟,这些重型攻城器械是如此的重要,本就应该重点守卫。
但懊悔是毫无用处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的,殷浩沉浸在懊悔和假如之中,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正文第八百三十三章谢安进宫
殷浩又一次经历了彻底的失败,此时,他知道自己的仕途算是走到尽头了,桓温为了逐步吞并扬州,是不会对他手下留情的,为了给自己留些面子,殷浩一方面将战败的部分责任推给部将,比如王五和王六军团擅自行动,导致大军全盘皆输,同时,他也深刻的检讨自己,并认为是自己的失误,导致了大军的战败,而且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写好奏折之后,殷浩便派遣心腹部下,快马加鞭的将奏折送往建康城,而他自己则率领麾下三万主力,缓缓向广陵城方向行去,麾下王五军团返回彭城、王六军团则返回下邳驻守。
就在殷浩所部大军败退的时候,华安与麾下的主力大军抵达了邺城附近,并在邺城的郊外驻扎了下来。
邺城是河北的重要城池,因此,华安为了河北的安全,打算让谢艾镇守邺城,并负责统领留在河北的二十余万兵马,以抵挡慕容俊可能的南下。
在邺城的城墙上,华安与麾下重要将领全都在欣赏着城外的风景,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邺城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赤地千里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城外数里的位置,出现了许多村落,这些村落或三五成群,或连成一大片,在周围树木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的温馨,尤其是做饭的时候,升起的一缕缕炊烟,更是让人陶醉。
而此刻正是接近傍晚的时候,周围的村落中冒起了缕缕炊烟,华安看向眼前的炊烟,正色道:“邺城光复足有一年多了,周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是啊!王上。邺城的百姓已经可以安居乐业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整个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王三连忙跟了一句。
“王上,胜利来之不易,邺城周边的稳定更是难能可贵,况且。邺城是河北的重要城池,我军当全力守护邺城,决不能让邺城落入敌手。”谢艾正色说道。
华安笑了笑,正色道:“谢将军说得好,邺城的确是河北重要的城池,是我军重点防御的城池,本王打算让谢将军镇守邺城,不知意下如何?”说完看向谢艾。
当然,华安早就打算让谢艾镇守邺城了。而此时谢艾主动提出邺城的重要性,华安便趁势询问他的心意。
谢艾自然非常愿意,并抱拳道:“王上打算给谢艾多少兵马?”
显然,谢艾担心燕国的主力大军会向南进犯,若是没有足够的兵马,便无法阻挡燕军主力的进攻,为此,必须向华安提出这个要求。
华安闻言笑了笑。他从谢艾所提出的要求,便清晰的看出。谢艾愿意镇守邺城,只是担忧兵马不足而已。
“张蚝将军麾下的两万主力骑兵、杨安将军麾下的两万战车兵、王猛将军留下的六万关中骑兵、五万后备军团,还有,镇守常山的苏亥将军麾下的三万人马、镇守鲁口的蒲健将军麾下的五万人马、以及司州南部数郡的三万余兵马,全部受谢将军节制,如何?”华安一口气说出了可以拨给谢艾的兵马。并自信的看向谢艾。
谢艾闻言,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如此多的兵马,全部加在一起足有二十六万之众,当然。蒲健的五万人马和苏亥的三万人马情况比较复杂一点,司州南部的三万人马也不能随意调动,但即便如何,谢艾麾下的主力兵马仍高达十五万之众,而且这十五万兵马,全部在邺城的附近,可以直接指挥,最让谢艾高兴的是,十五万人马之中,有十万堪称精锐,有如此多的精锐兵马,谢艾相信一定可以守住邺城周边的大片区域,并有能力将燕国大军阻挡在易水以北。
“王上真的可以给末将如此多的兵马?”谢艾担心自己听错了。
华安肯定的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本王只带十四万主力大军横渡黄河,剩下的兵马全部由谢将军节制。”
谢艾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毕竟,华安将如此多的军队交给他节制,足以说明华安对他的信任,而只有在足够信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将绝大部分兵马交给别人。
“王上如此信任末将,末将一定全力守卫邺城,绝不辜负王上的重托。”谢艾激动的说道。
见谢艾已经正式答应镇守邺城,华安显得大为高兴,并大笑着说道:“有谢将军镇守河北,本王是一万个放心,明日一早,本王就将亲率十四万主力离开邺城,向黄河以南行去,邺城就交给将军了。”说完拍了拍谢艾的肩膀。
谢艾再次抱拳道:“王上尽管放心,有谢艾在,燕国大军过不了易水。”
华安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与部将指点周围的村落,畅谈起了美好的未来。
歇息一夜之后,第二日一早,华安便率领十四万主力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