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进出北门的老百姓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和守卫城门的大批兵马相比,显得少了很多,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宵禁刚刚解除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黑之后,城外的道路上并不安全,盗贼和野兽的出没大多发生在晚上,所以,进出城门的百姓自然不会很多,而这些人自然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事情,否则,也不会走夜路了。

“末将参见王上。”一名旅帅认得华安,连忙上前参拜道。

“起来吧!本王只是过来看看。”华安轻声说道,并示意这名旅帅起身。

这名旅帅闻令,站起身来,并向华安介绍了经过改造之后,城门处的部署特点,并让华安给予指示。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在城门口视察了一番,见众将士精神抖擞,华安感到非常的满意,在走出城门之后,华安看到守卫城门的将士一直延伸到城外二里的位置,在这二里的范围内,共架起了两排篝火,每排二十,共计四十堆篝火,而这四十堆篝火,将通往城外二里的道路照的透亮,看上去颇为壮观。

负责守卫这条道路的一百名将士,就分布在篝火堆的旁边,他们以十人为一组间隔分布,从而在城门的前方组成了十道坚固的防线,以全面确保城门的安全,在篝火堆的内侧是通向城内的道路,而在篝火对的外侧,则是足有一人高的拒马,这些拒马连接在一起,将道路的两侧封闭了起来,从而确保进城和出城的人流,可以接受十道防线的检查,以让不法之徒难以逃掉。u

正文第九百九十四章城外建凉亭

华安看向道路两侧的拒马,轻声道:“区区一排简陋的拒马,如何能够挡住不法之徒,木质的拒马,用刀剑便可劈开一道口子。”

显然,华安觉得,道路两侧的拒马只能作为临时性的设施,而不能作为永久性的设施,毕竟,拒马的结构实在是太简陋了,只要砍断其中一根木棍,便可以从缝隙中通过,而这显然不符合华安的要求。

王三闻言,轻声道:“那以王上的意思,道路两旁的拒马是要换成两堵高墙?”

华安微微摇头,轻声道:“不是两堵高墙这么简单,本王觉得,在道路的两侧应该建设两排凉亭,凉亭的外侧全部堵死,如此不但让道路两侧的防御更加坚固,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时,凉亭还可以为城外的士兵遮风挡雨,让众士兵可以更加舒服的戍守城外,眼前的两排篝火,有了凉亭的遮挡,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会被浇灭了。”

很显然,华安的想法,是要一步到位的解决所有的问题,建设单面堵死的凉亭,可谓一举多得,首先,增强了道路的防御,让不法分子难以有可乘之机,其次,凉亭可以遮挡风雨和太阳,让戍守城外的士兵更加的舒心,还有,有了凉亭的遮挡,篝火就不用担心被雨水浇灭了,当然,很多进出洛阳城的百姓,也可以在凉亭里歇歇脚,恢复一下体力,总之将拒马换成凉亭是好处多多的,当然,也有一条非常不好的,那便是要耗费不少财力,不过,以洛阳城目前的府库财力,支撑四座城门的凉亭,还是绰绰有余的,根本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

听了华安的想法,王三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轻声道:“王上说的是,的确应该在每座城门处建造两条凉亭,不过。已经快要过年了,洛阳城已经停工,来年的工匠也很紧张,只怕要拖到来年春耕之后,才能进行建造了。”

华安点头道:“这个没有关系。来年春耕之后,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暂时先用拒马应付几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还有,城内的小巷边也可以建设一个个凉亭,以存放木柴和篝火架。”说完看向远处。

“是,王上,末将会安排的。”王三轻声应道。

策马在城外逛了一圈之后,华安对城门处的部署还是比较满意的,并立即带领一行人马离开城门。返回北王宫之中。

在返回北王宫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但华安在寝宫之中,却并没有歇息,而是继续思索如何在城外建设凉亭的事宜,经过一番仔细的思索,华安的计划变得更加的丰富了,他不但觉得应该将凉亭的外侧完全堵死,同时,还应该在凉亭的头尾和中间的几处位置。建设几座塔楼,在这几座塔楼的顶部部署少量士兵,如此一来,便可以更好的观察周围的一举一动。这些士兵全都配备弓箭,一旦发现不法之徒,可以立即放箭,塔楼的数量也不需要太多,每排五个即可,如此便有了十座塔楼。以每座塔楼部署五名士兵计算,十座塔楼共需要五十名士兵驻守,而这占到了驻守城外士兵的一半数量,如此,势必会削弱道路上设卡的士兵数量,从而造成设卡士兵力量的薄弱,而若是增加人手,又会增加财政支出,为此,再次思虑之后,华安决定将道路上的十道防线改为五道,也就说在五处有塔楼的位置分别部署二十人,其中十人在道路上设卡,盘查过往的行人,而两侧的塔楼则分别部署五人,如此,便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关卡,而在城门的外面再设置五道防线,便足以保证一般的不法之徒寸步难行。

当然,在城外建造凉亭的行动,需要等到来年春耕的时候才能执行,为此,自然不需要太过着急,此时,只需要将建造的计划做好就可以了。

几日后,洛阳城的老百姓,全都知晓华安解除宵禁和城门常开的政策了,并开始适应这一政策。

虽然,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秉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并不会在夜间进行活动,但他们在没有宵禁的限制之后,很多的百姓,起的比以前更早了,并可以前往街道买到更加新鲜的蔬菜,而日落之后,也不用非常着急的往家赶,晚半个时辰回家也是无关紧要的,如此,对洛阳城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便利。

当然,在宵禁政策被解除了之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在夜间活动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夜间活动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快,在洛阳城最繁华的街道,便出现了夜间繁荣的景象,在这些选择在夜间活动的人员之中,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在夜间的活动,有的是为了纯粹的消遣,也有的是为了交际,而大批的商家,自然是为了挣取更多的钱财。

不过,在繁荣的背后,还是出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酒楼夜间营业所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干扰客栈之中客人的安睡,导致客栈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客栈的老板自然是要找酒店老板理论的,从而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而这些不能谈拢的矛盾,则必须要由负责此地治安的官员进行协调,而这必然会增加官员们的负担,从而需要配备更多的人手。

还有,在解除宵禁之后,很多街道上的商家白日营业,夜间也要营业,而这些商人却不愿意征召更多的伙计,或者还没来得及征召新的伙计,从而导致很多伙计工作的时间变得延长了很多,以前天一黑就可以歇息了,而如今却要等到大半夜客人全都尽兴了之后,才能有歇息的时间,尽管工钱增长了一些,但他们还是觉得非常的不划算,为此,出现了集体罢工的事件,而这必然会导致商家更加缺乏人手,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都是解除宵禁之后。难免会引发的问题,而华安的宗旨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努力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而这些问题全都是小问题,只要适应一段时间。都是可以很好的解决的。

而华安所担忧的,洛阳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违法乱纪行为并没有出现,在解除宵禁之后,在夜间进行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虽然仍旧存在,但与解除宵禁之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华安也根据新制定的治安条例,对这些在夜间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了加重处罚,很多罪行比较严重的不法之徒,被推出街道斩首,从而震慑那些想要蠢蠢欲动的刁民。

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洛阳城也变得越来越热闹,尤其是商业中心最为热闹,各种各样的年货摆满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很多从远处来的商人。推着大车小车的货物从洛阳城的四座城门进入繁华的街道,他们要赶在过年的时候,在洛阳城之中大赚一笔,这些从远处来的商人,所贩卖的物品自然都是本地没有的稀罕物,为此,生意的红火自然是不必说了。

洛阳城之中一片繁荣,并没有出现大的动乱,华安对此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而原先对华安的不夜城计划持很大怀疑态度的部下们。也开始认识到不夜城的好处,并觉得,还是华安有远见,而至此开始。不夜城计划算是完全成功了,解除宵禁和常开城门这两项政策,自然可以很好的执行下去了。

在除夕的前一日,为了庆祝洛阳城的不夜城计划的顺利执行,也为了感谢众心腹属下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支持,华安在王宫的大殿之中。摆了豪华的宴席,并宴请城内五品以上的官员和众多知名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西域、辽东、蜀中和江南等远方的商人。

而华安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为了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支持,联络一下感情,麾下的心腹对自己的支持自不必说,众商人能够进入洛阳城做生意,自然也算得上是对华安的支持。二是为增加自己的威望,摆一场宴席,自然不会是吃喝这么简单,华安在宴席上是要向众属下和众商人表达自己的立场,并告诫所有人,若是支持自己必然名利双收,而若是反对自己,便会下场凄惨,当然,华安并不会这么直接的表达,而是委婉的表达这一层意思。

众麾下官员和洛阳城的大商家,都是华安制定新政的既得利益者,为此,自然不会反对华安,而愿意追随在华安的左右,听从华安的命令。

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华安当着所有商人的面,表达了将要征收夜间营业税的愿望,并征询众商人的意见。

众商人一听要征收夜间税,自然不会高兴,不过,既然华安已经提出来了,而且,他们也在夜间营业的时候挣了不少利益,为此,自然是不敢反对,毕竟,为了解除宵禁和常开城门,华安是付出了很大成本的,而维护的成本也是这些商人可以算的出来的,不过,他们也向华安表达了对夜间税的征收额度的承受范围,并表示若是超过了承受的额度,会对他们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一旦如此,他们将不得不取消在夜间营业的决定。

华安听了这些商人所提出的额度,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一额度已经超过他想要征收税赋的两倍了,也就是说,商人们是完全可以接受夜间营业税的,华安将自己要求征收的税赋告诉了众商人,并表示这一政策要到来年春耕之后再执行,众商人听说之后,皆是大喜过望,并表示日后一定全力支持华安,安安分分的做好一个商人应该做好的事情。

安抚好这些大商人之后,华安便向一直支持自己的众心腹属下进行一番感谢,并告诉这些属下,只要跟随自己,一定是前途无量的,众心腹闻言,自然也是非常的高兴,并明确表示,一定会全心全意的跟随华安,做华安的得力属下。

亥时过半的时候,宴会便顺利的结束了,众心腹属下和洛阳城的众商人,全都带着愉快的心情相继散去。

华安也正准备返回寝宫歇息,见王猛还没有离开,便轻声问道:“王将军,你怎么还没有离开,有什么事吗?”

王猛抱拳道:“王上,最近有一件事情,末将想了很久,不知该不该向王上汇报。”

“王将军,本王与你是何等关系,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华安正色说道。

王猛顿了片刻,正色道:“启禀王上,如今,我们的兵马足有近百万,其中关中方向十余万、蜀中十余万、辽东不足十万、兖州和青州亦不足十万、洛阳城周边有二十余万,而河北一带却足有近四十万兵马啊!占到王上麾下总兵马的四成,这个似乎不太合理啊!”说完看向华安。

显然,王猛觉得,河北方向部署近四十万兵马非常的不合理,毕竟,此时的燕国已经弱小了很多,代国更是完全一蹶不振,并逃入了漠北荒原,在这种情况下,在河北维持近四十万的兵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华安坐镇洛阳,主力兵马理应部署在洛阳城周边才对。

华安闻言,微微怔了一下,并随即笑着说道:“王将军是担心谢艾将军拥兵自重,做出反对本王的事情来。”

很显然,华安立马就猜出了王猛说这些话的意图,并大声说了出来。

王猛想了一下,连忙解释道:“王上,末将相信谢将军对王上是忠心的,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谢艾将军真的倒向朝廷,不再听从王上的号令,岂不麻烦,尾大不掉是自古以来的大忌,况且,燕国已经一蹶不振,且有王午将军在辽东牵制燕国的兵马,所以,完全没有在河北部署重兵的必要,调拨一支兵马返回洛阳城附近驻守才是上策,如此,不但分掉了谢将军麾下的多余兵马,而且还充实了洛阳城的兵马,如此更能震慑南面的荆州军了。”xh118

正文第九百九十五章除夕的街道

很显然,王猛之所以提出将河北方向的兵马调往洛阳城,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震慑南方,从而为下一步的迁都打好基础,毕竟,当华安提出迁都要求之后,朝廷能否同意,这完全取决于华安的手段和实力,而若是不能在洛阳城周边维持一支庞大的兵马,如何能够胁迫朝廷迁都呢?

华安自然很快就明白了王猛的意图,顿了顿,正色道:“王将军真是深谋远虑啊!本王能有王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说完赞许的看向王猛。

王猛连忙说道:“为王上分忧,是末将的责任,眼下就要过年了,年后只需两个月,皇宫的修缮工作便可以全面完成,所以,王上必须尽快下达调兵的命令,让河北方向的十万兵马,在年后初六一早便出发南下,如此,便可以在皇宫修缮完成之前抵达洛阳城附近。”

华安想了一下,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将军,关中方向情况如何?是否可以从关中方向调拨部分兵马,本王觉得,既然要震慑南方,就应该调拨更多的兵马。”

“王上,关中无比稳定,秦、雍二州足以调拨五万兵马,还有、梁、益二州主将也表示效忠王上,亦可调兵五万,如此,在数月之后,洛阳城周边将集结四十余万的兵马,再加上临近的青、兖二州的十万人马,我们在黄河以南就足有五十余万的兵马了,如此强大的兵力,足以震慑朝廷那些想要反对王上的人,让他们望而却步。”王猛正色说道。

华安点头道:“若能从关中和蜀中各调五万兵马,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不过,如此一来,关中和蜀中的兵马就显得非常薄弱了,怕是无法震慑西域诸国,引起边患啊!”

显然。华安对调兵之后,可能会引发的边疆祸患问题比较担心,毕竟,西域诸国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吐谷浑收容了原蜀国的官员,对关中和蜀中的威胁很大,为了报当年被华安击败的一箭之仇,吐谷浑很有可能会在关中力量薄弱之后,向关中发起进攻。哪怕是骚扰性进攻,对关中都是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

“王上不必担心,西域诸国一盘散沙,互相之间时常征战,他们还没有多余的精力向关中发起进攻,关中留下的守军足以应付,还有,若是他们胆敢向关中发起进攻,这岂不是为日后我军进军西域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吗?”王猛看向华安,正色说道。

很显然。王猛镇守关中多年,对西域诸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再加上如今已经向西域方向派遣众多的细作,对西域的情况就更加了解了,因而,他对西域诸国一点都不担心,而且,西域诸国一旦有所异动,更为日后出兵西域提供了很好的借口,让华安占据西域变得顺理成章。

听了王猛的解释。华安心头感到大为高兴,并下定了从西面调兵的决定,随后,几名心腹校尉。带着华安的命令,分别奔向关中、蜀中和河北三个方向,打算从这三处调兵二十万南下,从而增强洛阳城周边的实力。

由于蜀中和关中距离洛阳城比较远,因此,他们可能无法在洛阳城的皇宫修缮完毕之前抵达洛阳城。不过,也慢不了多少,而河北方向的兵马,则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抵达洛阳城。

其中,河北的十万兵马,是由名将张蚝和邓羌二人率领的,他们二人返回洛阳城之后,将极大的增强洛阳方向的实力,让洛阳城成为整个天下最安全的城池。

不过,洛阳城周边的兵马太多,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的,比如,对粮草的消耗太大,还有兵马太多,需要的驻地就多,而这些密密麻麻的驻地集中在洛阳城周边,必然会对洛阳城周边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疏散,当然也不能离得太远。

通过与王猛的一番商议,华安决定在司州的弘农、河南、荥阳三郡各部署十万兵马,另外,将多余的十万兵马部署道兖州的陈留郡方向,以增强兖州西部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增援洛阳。

当然,具体调拨哪支兵马前往指定的位置,等到来年之后再商议也不迟,毕竟,此时三路兵马还未抵达洛阳,待他们抵达洛阳之后,再进行商议也不迟。

第二日一早,华安下达命令,让麾下心腹将洛阳城仓库的部分米面油盐等物资,送给城内的贫苦百姓,以让他们能够舒心的过年。

这些洛阳城的贫苦百姓,在除夕的当天就收到了华安派遣属下送去的温暖,顿时对华安是感恩戴德,并感激涕零的表达了对华安的感谢。

而华安之所以让属下送基本的生活物资给洛阳城之中的贫苦百姓,自然也是为了获取威信,在老百姓之中营造高大爱民的形象,以便获取老百姓的支持。

除夕这一天,整个洛阳城之中,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景象,生活逐渐富足的人们,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庆祝这一年一次的节日,而为了维持洛阳城的安定,城内的巡逻人马和城门处的守卫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不少,这些负责城内治安的兵马,为了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在这过年的时刻,仍旧要坚守岗位,而华安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些维护城池治安的兵马,并在过年的这几日,给予他们三倍的酬劳,同时,还赏赐给他们可口的美食和年货,以让他们能够心甘情愿的维护城池的治安。

而为了让洛阳城的百姓感受到城池的繁华,华安在五日之前,已经下令对去年元宵节制作的花灯进行整修,以便在过年的时候使用,如今,除夕已经到了,华安决定将这些花灯摆在洛阳城的街道上,以在太阳落山之后,供洛阳城的百姓欣赏。

华安走向王宫的一处偏殿,看向里面的一名官员,正色问道:“去年元宵节的花灯,可都准备好了?”

官员见华安问话。连忙走上前去,抱拳道:“回王上,去年的花灯已经全部修缮完毕,另外。今年又新作了一些,如此,可以保证洛阳城的所有街道都能摆满花灯。”

华安闻言,大为高兴,称赞道:“好。真是太好了,干的不错,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再过几个时辰就天黑了,你立即带领一干人马,将这些花灯布置在洛阳城的街道上,天黑之前必须部署完毕,并在戌时的时候,开始点燃花灯,今年的花灯要从除夕一直摆到元宵。”

“是。王上,属下遵令。”官员抱拳一礼,并立即转身前去准备。

显然,华安为了与民同庆,下达了连续摆放半个月花灯的决定,如此决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洛阳城的繁荣,毕竟,在解除宵禁之后,老百姓在夜间出门不受任何限制了,而在花灯的吸引下。老百姓会选择在街道逗留更长的时间,而这样一来,在肚子饿的时候,就会购买街边的小吃。有钱人甚至会进入酒肆大吃大喝一顿,看到稀罕的物件,也会忍不住购买,如此,商业自然也就跟着繁荣起来了,而且。购物是愉快的,在街道上品尝美味是愉快的,小贩能够挣取大把的银两,自然也是非常愉快的,如此,在商业繁荣的同时,洛阳城所有的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愉快的心情,如此,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在几日前,洛阳城的街道上已经贴出了告示,并说明了城内从除夕开始,直到元宵节,要连续庆祝半个月的消息,为此,在除夕之日,全城的老百姓都早早的吃完晚饭,并在戌时的时候结伴离开家中,向最繁华的街道涌去,他们要亲身感受洛阳城的繁华,以洗去奔波一年的疲惫。

华安自然也是要到洛阳城的街道上去亲身体验的,为此,他特意提醒身旁的护卫,在戌时的时候,及时提醒他。

“王上,已经戌时了。”在戌时到来的时候,一名亲兵小声提醒道。

华安抬头看了看天,的确,天色已经很黑了,此时,洛阳城之中的花灯,应该已经全部准备完毕了,而他自然也要亲自前去欣赏,并感受一下今年的除夕灯会与往年的元宵灯火有什么不同。

走出大殿之后,站在高高的露台上,华安已经看到了四周灯火通明的景象,并为此心情大好。

“走,我们去街道上看看。”华安说着,带领一批亲兵先去更衣,然后便离开王宫,向洛阳城的街道上行去。

此次,华安打算在街道上体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