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习改变命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巳タ此技峋霾蝗眉胰烁贸缘亩鳎词褂械氖焙虼艘坏悖秃芸斐酝辏绦刻彀床烤桶嗟脑谑程贸浴>菟约核担庋鍪且蛭醯弥挥邢喽员冉霞杩嗟纳睿拍苋米约罕3盅暗母删⒑腿惹椤H绻33院玫模┖玫模突崾棺约撼商烊ハ胱湃绾巫非笊钌系南硎埽悦刻斓サ鞯难吧ナ巳ぁ�
想来,其实范仲淹在拒绝他的同学的好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吧。唯有每天都吃粗面馒头,才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情,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现状,取得成功。
第52节:优越生活会让人不思进取
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不思进取,过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忘记自己主要的奋斗目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为人也十分慷慨,跟我关系也好。于是常常拉我出去玩,比如打游戏、吃吃喝喝之类,全都不用我掏钱。说实话我很感谢他,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慢慢的对艰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直到后来高三,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于是出去自己租了一间房住,独自学习,周末也不再跟任何人一块出去玩,终于把成绩提了上来。
到了大学以后,我见到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的艰辛激发了他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经过刻苦学习,以他们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周围家里有钱的同学太多,大家知道他家里比较穷,常常出去玩也不让他掏钱、买了电脑之后他想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是好心,但是慢慢的他就满足于这种生活,天天玩游戏上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忘记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如何的艰苦奋斗,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多次考试不及格。到了大二期末的时候,竟然累计九门成绩不及格,人送外号“九门提督”。
学校打算开除他,但后来班主任给他求情,最后给他一次机会,下学期必须把这九门全部补上,而且再有一门不及格就要开除。他的父母也到学校来了,母亲当着他还有老师的面就哭起来了,他又受了感动。这才如梦初醒,开始拼了命的学起来。最后这学期所有补考的科目都过关了,最后顺利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老子》曰:“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当然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含义,但是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讲,何尝不是在说,对物质上的东西享受多了,人的精神就会钝化,难以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也曾经说:“我不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会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在餐馆吃饭之后,只给了侍者十美分小费,而当时的惯例一般是给十五美分,那个侍者很不高兴的说:“我要是有你这么多钱,是决不会吝啬这五美分的。”洛克菲勒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我这么多钱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应该仅仅从“勤俭致富”的层面来理解。实际上,要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在生活上的节俭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钱,而是要使自己的热情能够投入的更重要的方面。不能想象一个成天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人,能够有多大的热情来从事伟大的事业。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薄无以明志”,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要安于现状,用生活的贫困来鼓励自己学习的激情,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则不要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更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应该立志靠个人奋斗来赢得成功和别人的尊敬。
当然节俭并不是绝对的,在学习上则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小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有的时候,甚至应该通过对学习的投资来给自己制造压力。高三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读过一篇刘墉的文章,五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其中有一个事例却一直记忆犹新:
刘墉说他在教授油画的时候,有的学生家里比较穷,买不起很好的绘画材料,就想用比较差的来代替,但他不允许这种情况。他要求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仍然必须买最好的画布、最好的油墨、用高级的面包来擦画。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艰辛,能够明白自己任何的马虎大意都会带来经济上的困难,因而能够始终对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用面包擦油画,就是一种压力的体现,不过这正好与前面说生活上提倡节俭相互补充。戴尔·卡耐基在《论口才与人生》中举了一个例子:
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为了节约钱。他买一件衬衣都要跑很多家商店,抄下衬衣的标价,然后进行统计,选择最便宜的。大家都为他这种精神感动。而还有一个同学家里也很穷,但是他从不这么做,每次买东西总是挑最近的买了就行了,如果没有钱。他就问别人借,或者申请助学贷款。大学毕业后几年,大家发现第一个同学还继续抄他的衬衣价格,而第二个同学则成了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再也不用为买衣服发愁了。
……生活上的节俭,是为了保持危机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但前一个同学却把节俭变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为了节俭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而第二个同学不在生活细节上浪费时间,通过贷款来给自己学习和奋斗的压力,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四、热情是可以传递的
热情是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够把人们吸引到你的身边来,和你交往,倾听你的意见。如果你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朋友,那就不要吝啬自己的热情。
听过李阳疯狂英语演讲的人恐怕很少有谁能够不被他煽动得心潮澎湃。我第一次听到李阳的演讲是大一的时候,一次英语课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放了一段给大家随便听一听。当时大家都坐在位置上,带着耳机,聚精会神的听着他在说中国人的发音特点,然后很大声的鼓励大家要进行“口腔练习”,大声吼出来。这时候就听见教室里突然所有人(包括我)就跟着他大声读起来,把老师吓一跳,说道:“大家小声些,隔壁还在上课。”
第53节:不要吝啬自己的热情
这就是热情的力量。李阳的演讲永远是充满激情的,我没有听过他的现场,但听过几盘录音带,他的声音永远都是激越的、高昂的、充满信心的,总是在号召大家立刻开口,马上就会见成效。疯狂英语的学习效果暂且不论,但这种热情的吸引力是显然无穷的……不然疯狂英语就不会如此成功了。
热情是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够把人们吸引到你的身边来,和你交往,倾听你的意见。如果你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朋友,那就不要吝啬自己的热情。
当你与他人握手时,不是轻轻的碰一下手而已,你要让人感觉到你手上的力度。我有一位法学院的师兄,是人大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创办人之一,曾经接受过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他后来这样描述和总书记握手的经历:“总书记走上前面主动和我握手,脸上充满笑容,他的握手很有力,他的手掌给人的感觉是很大、很柔软。”显然,他是被国家领袖的魅力所吸引了。其实你也可以用这种热情去吸引别人,那就是充满热情,把热情表现在你握手的力度上,表现在你的微笑上,表现在你的眼神里,用一种真心诚意的口气说:“很高兴认识你!”或者说:“很高兴有一次见到你!”你就会发现,你突然变得很受欢迎,大家对你的态度都比以前更友善了,这就是热情给你的魅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热情,那么多和具有热情的人交朋友不失为改变自己的一个好办法。热情会使一个人具有改变他人的力量,你和一个浑身充满热情的人交往久了,自然会受他的影响。
用你的热情去感染别人,也让别人的热情来感染你。你就会充满魅力,你的世界就会更加生气勃勃。其间的美妙,只有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体会。
坚持不懈
“神和坚持到底的人在一起。”
……《古兰经》
“永远不要绝望。就是绝望了,也要在绝望中努力。”
……18世纪英国大政治家埃德蒙·柏克
一、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坚持走完下一里路,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一个美国人的人生轨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再度生意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这个“大失败者”,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他泄气,反而激发了强大的信心与敬业热忱,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使得他在52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著名的成功学专家奥格·曼狄诺则说道:
“要知道你无法使成就加速到来,正如同你不能使田野间的百花先期盛开。哪一座金字塔不是一块一块的用石头堆砌起来的?没有耐心的人是多么的贫乏!哪一处创伤不是渐渐的痊愈?
没有耐心,任何智者开给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珍贵良方也将一无用处。勇而不能忍常常能致命。空有抱负而不能忍,常能摧毁最有前途的生涯。
耐心就是力量。用它来支撑你的精神,舔化你的脾气,窒息你的愤怒,埋葬你的艳羡,抑制你的骄傲,勒紧你的口齿,限制你的拳掌。当时机成熟时,送你完整的攀登成功之阶,因为你已经值得享受最后的成功。”
重庆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到热汤圆”;说得稍微文雅一点,就是“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再文雅一点,就是“欲速则不达”;再文雅一点,就是“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论表达方式是俗是雅,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成功学全书》中也曾说道:
“有些时候,一些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夜成名,然而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他们早已经投入了无数的心血,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单独的一块块石块本身并不美观,然而当它们按照规划被堆砌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却变得那样美轮美奂了。”
外国人这么说,咱们中国的圣贤也这么说,《曾国藩家书》有云: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历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颓然自馁。‘坚忍有为’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蔽窦,勿贻人口实。照此行事,何患不达目的。”(意思就是说,我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受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咬牙顶住,坚持不懈,而不是自暴自弃。“坚忍有为”这四个字,乃是我们做事情最重要的原则。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半途而废,不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滋生琐事,不要落人口实,按照这三条原则做事情,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有人向一位纽约商人推荐一个少年,在他向他的友人列举了那个少年的各种优点后,商人这样问道:“他有耐心吗,这是最要紧的事。他能坚持吗?”
坚持,尤其是在不利的局面下坚持,往往是痛苦的。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美国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西华·莱德先生,曾经在《读者文摘》上撰文,记述了他走向成功的历程。他在文章中表示,在他的一生中,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就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
第54节:快与慢…学习的辩证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逃生,结果被迫降落在缅甸和印度交界处的森林里。当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筒靴的鞋钉就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象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的走完140英里吗?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
当我推掉其它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来,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
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坚持走完下一里路。”便是这位著名地战地记者地成功之道。而世界著名的拳王阿里也曾经说他在拳击场上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需要再打一个回合才能击败对手。”学习的枯燥和痛苦,应该不会比在丛林中光着脚走140英里更甚,高考的竞争,也不会比拳击场上的殊死搏斗更加残酷,所以,我们也就不应该再抱怨什么,不应该把学习的提高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唯有象西华·莱德那样去忍受痛苦,坚持走完下一里路,象拳王阿里那样坚持打完下一个回合,才能取得进步。
二、快与慢……学习的辩证法
世界上没有任何比踏踏实实,遁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率,见效更快的学习方法。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向我提这样的问题:“我某某门科目不太好,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的成绩尽快提高?”
这样的问题反应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态:寄希望有一种走捷径的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成绩迅速提高,后来居上。我对这种问题的答案是:世界上没有所谓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方法,要真正取得成效,都必须依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出成果。
拿破仑·波拿巴在远征意大利的时候写信给法国的督政们说:
“你们要求我创造奇迹,我做不到……只有谨慎从事,怀有智虑和远见,我们才能完成伟大的目标。从失败到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我从众多重大的事件中得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终来说,决定每个事件的往往是个细节。”
实际上,后来的人们都知道,拿破仑实在太谦虚了,如果他的事业都不能算是奇迹,那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奇迹了。而这种奇迹,所依靠的无非就是每天坚持不懈的做一些看起来非常琐碎的工作:在他成为总司令的前20天之中,光是解决军队供应的书面命令他就颁布了123项,对于如何处理盗用公款、短斤缺两、伪劣用品等问题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而且这些命令都是在行军途中,利用战斗的间隙发布的。
著名的营销专家汪中求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中在分析了世界上无数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后,这样说道:“魔鬼隐藏在细节之中。”从拿破仑远征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奇迹的创造,无非就是每天都坚持不懈的从事一些细节罢了。
我在讲我个人的学习经历的时候,很多人都为我在高三冲刺阶段所取得的成绩的突飞猛进感到惊讶。其实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那么多,也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我只是每天都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认真的去做而已。每天晚上11:45上床睡觉的时候,我都觉得疲倦不堪,可是又想到明天又不能睡好,而必须在6:25起床,后天又是这样……确实令人绝望。但是我仍然一天一天挨过来了,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踏踏实实地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比踏踏实实,遁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率,见效更快的学习方法。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
“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是实现目标的唯一的聪明做法;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才行。”
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学着拿破仑的样子,对自己说:“要创造奇迹,我办不到,我只有谨慎从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前进,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戒骄戒躁,每天按部就班的按计划学习,反而有可能取得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比如说我的作文成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半学期死活上不去,我想了很多办法,读了很多指导作文的书,也读了许多高考范文,还读了许多名家散文、诗歌、统统没用或者见效甚微,60分的作文老是拿个四十五六分。在高三下半期我只用了两周就迅速提高到每次拿52分以上。方法很简单,我把我最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洞庭湖、废墟、柳候祠以及其它一些写得好的段子背了一遍。就这么两周的功夫,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评分标准,老师的判卷心理都要有用得多。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第55节: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和成绩好的同学拉开了距离或者感到时间紧张了,一定要认真体会这几句话。
很多人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不管怎么练,就是上不去。可是有一个人,一点都不懂英语、通过自学,一年以后就成为英语翻译。这个人就北京逆向英语学校的校长钟道隆先生,这个速度可以算是神速,应该说已经逼近了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速度的极限了吧,那么他如此速成的秘诀是什么呢?也是用的“笨”办法,他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听任何听力材料都要坚持把内容用笔写出来。第一遍听不懂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听第三遍,就这么反复地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为止。一年下来,听完的磁带放了一箱子。有很多同学是什么时候练听力的呢?睡觉的时候,特别是在宿舍里,带上耳机还可以屏蔽室友的高谈阔论。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马马虎虎地听懂一两句,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什么也不知道了,然后把耳机一关,睡得还挺快,听力材料成了催眠材料了。有的人一学期下来还是在听那一盘磁带,有的人走马灯似的换,什么原声电影,美国之音、疯狂英语,全都“睡”过一遍了。两三年下来,随便拿出一盘他听过的带子,还是一句话也听不懂,到了考场上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同学想节约时间,实际上却大大的浪费了时间,想在“不知不觉”间把听力搞上去,结果却养成了一听说英语就想睡觉的习惯,这才真正叫得不偿失呢。
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就要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听,那怕有一个单词没有听懂,也不能算听“过”了。这个方法,刚开始的时间会很慢,很烦人,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总会先慢后快,进步惊人的。就像钟道隆用这样迟钝的方法一年就听完了一大箱子磁带,诸位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不说听懂、写下来有完完整整地听过的英语磁带有没有超过一百盘的。你们比比看,到头来到底是谁的速度快,谁的效率高?
前几年有本书叫《学习的革命》,炒得火得很,号称用他的方法一天可以看完八本书,还有很多很多种神奇的功效。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去买了,我就没有买,因为我不相信那一套。我们寝舍有人读完了之后果然能够一天看八本书了,看什么书?漫画书,学习的方法当然要遵守科学规律,漫无目的地努力只会事倍功半,但要想一跃十步,只能摔得很惨。我还好一点,虽然也曾经被虚荣心所迷惑,但一旦发现不行了,还能最后下定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地重新开始。有的同学经过一番好大喜功之后,发现快速成功的梦破灭了,却再也不肯亡羊补牢,反而怨这怨那,沉迷于武侠小说或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那就危险了。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把英语学好的例子,大家知道托福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总分640,上600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个人想考托福,但他英语水平一直很差,那他怎么学呢?他花了一年时间,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所有课文背了个滚瓜烂熟。你随便抽哪一课,比如说第12课,不用说课文的标题,他就能一字不漏毫不停顿地背出来。然后去考托福就考了630多分。后来到美国留学,美国的教授第一次给大家布置作业叫大家交一篇论文。他很快就写了一篇交上去了。过了一天,教授叫他到办公室去,然后把他的论文拿出来说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抄的。他说不是。教授说不可能,这样的文笔流畅的文章就是一直在美国读书的大学生也写不出来,你刚到美国不到一个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实话,这个教授也蛮不讲理,明显有歧视中国留学生的意思,你怀疑人家的文章是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