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远拉住葛文良,说道:“葛老,先不说这些了,快点给我介绍一下这型坦克吧,我对它的性能还不是很了解。”
葛文良说道:“这型坦克,按照咱们的陆军武器命名标准,叫做TK…96式坦克,车长6。3米,宽3。1米,高2。3米,战斗全重二十四吨,装备两挺机枪,一挺是炮塔里的7。62毫米机枪,还有一挺是车顶的12。7毫米重机枪;装备一门70毫米主炮,备弹四十发,都是高爆弹,自动供弹机供弹。”
“这些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的这型坦克有几个亮点,先来说火控系统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火炮双向稳定器,虽然工作不太稳定,但我已经想好解决的办法了;还有一个就是……”
葛文良说着用手指了指坦克前面两个车灯一样的东西,然后笑道:“这是我们最新的技术,红外探灯,这个灯能够发射出红外线,探测黑夜中的物体,虽然在我们那个时代已经是老掉牙的技术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领先的,它赋予了我们的坦克优秀的夜战能力!再配合先进的弹道计算机,命中率很高!”
葛文良走近坦克,伸手拍了拍坦克的履带,然后说道:“说完了火控系统,再来说我们的动力系统,我们采用了弹簧扭杆悬挂系统,所谓的悬挂系统,就是把车体和负重轮连起来的零部件,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之后,我们的坦克就能够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行进,甚至是如履平地!”
葛文良指着坦克的后面说道:“后面装有机械增压式柴油机和先进传动系统,十分节省燃油,可惜的是我们不能把坦克拆开看到它们。”
葛文良接着说道:“还有一个亮点,需要我们到坦克里面去看看了。”说完竟然两步爬上了坦克,他这么大年纪身手还如此敏捷,把所有人都给震住了,林远跟着他上了坦克,葛文良指着坦克上面的一个个东西说道:“这是周视瞄准镜,使用它能够观察周围三百六十度的战场环境,这个是高射机枪安装座,这个是炮长专用瞄准镜……”
葛文良说着掀开舱盖,指着里面让林远看,林远探头向下看,只见里面非常宽敞,座椅还是皮的,看起来像沙发一样,葛文良笑道:“内部座椅都是我们按照人体工程学优化设计的,人员乘坐起来非常舒适,人员乘坐得舒服了,战斗力自然就强了!”
林远点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亮点。”
葛文良一笑,说道:“这其实不是我想展示的亮点,你有纸吗?”
林远惊讶地问道:“纸?什么纸?”
葛文良说道:“不一定是纸,能烧着的东西就行。”
林远想了想,说道:“能烧着的东西?你要做什么用啊?”
葛文良没有回答,而是冲肖英武喊道:“老肖,让人从卫生队给我拿一些纱布过来。”
第772章沙场演兵
林远正不知道葛文良要做什么,就在这时,一个胳膊上带着红十字臂箍的战士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大卷纱布,葛文良对林远说道:“小林同志,帮忙递一下!”
林远从炮塔下到车体上,伸手接过那一大卷纱布,交给葛文良,葛文良把它们拿在手中,从口袋中拿出一只打火机,“啪”地一按,只见打火机上腾起一团火焰,葛文良把火焰往纱布上一凑,只见火苗“蹭”地一下子就在纱布上蹿了起来,冲着葛文良的手就扑了上去。
林远急忙说道:“葛老,快点把纱布给扔了。”
葛文良一甩手,竟然把纱布扔进坦克里,林远惊讶地问道:“葛老,您这时要干什么?”
话音未落,那团纱布已经落进了坦克之中,顿时在里面烧了起来,林远心想:“这个葛老怎么能把点着的纱布往坦克里扔呢?坦克里都是精密仪器,高温对它们肯定有不利影响啊!”
林远正在想着,却突然听见坦克里面发出了“嘀嘀”声音,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喷出来一股冷气,顿时把那团燃烧的纱布弄灭了,林远恍然大悟,对葛文良说道:“葛老,原来我们的坦克里加装了防火抑爆装置,您点纱布往里面扔就是要给我演示一下这种装置啊!”
葛文良“嘿嘿”一笑,说道:“当然了,坦克舱室里有温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就是刘金秋他们在冶炼钢铁的时候用的,在坦克内部温度快速升高时,就会接通防火抑爆电路,你刚刚看到的冷气是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来的,怎么样?我们的坦克安全性高吧。”
林远点点头,说道:“里面的安全性很好,不知道外面的装甲情况怎么样?”
葛文良说道:“这个我们都经过破坏性实验,坦克任何一处装甲都可以抵挡12。7毫米子弹的抵近射击,俄军的155毫米榴弹在五十米内爆炸不会对坦克产生任何伤害!底盘也经过了特殊处理,足以抵抗四十千克TNT炸药的轰击,这样一来,我们的坦克都能闯地雷阵!”
林远点点头,葛文良又说道:“好了,我们看过了坦克,再去看看我们的步兵战车吧。”说着便把林远领到坦克方阵边上的步兵战车方阵,每辆步兵战车边上都站着十名战士,车顶上的舱门打开,车长的上半身露出车外,手中握着车上面的机枪。
这些战士见到林远走来,立刻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首长好!”
林远轻轻地挥手,说道:“同志们好!”
这时肖英武走上来说道:“每辆步兵战车都能装载一个十个人的步兵班,一个班里有机枪手两名,装备我们研制的QJQ…95式轻机枪;榴弹筒手两名,装备LDT…96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其他人装备BQ…95式自动步枪。”
林远看着战士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心中十分高兴,葛文良指着步兵战车说道:“我们的步兵战车,装备一门23毫米机关炮和一挺12。7毫米重机枪,火力很强,采用和坦克一样的底盘,动力优异,防御力也不错!”
林远点点头,往下面走就到了自行火炮方阵了,葛文良一笑,说道:“这就是我们的自行火炮了,不过它的主体是罗超英研制的,我们只负责底盘。”
在以前的作战中,林远见识过这种火炮的威力,所以放心地点点头。林远回头对肖英武说道:“装备我们都看了,不知道战斗力怎么样?我们弄一个科目演习一下吧。”
肖英武说道:“没问题!这个训练场就是做这个用的!”
林远指着远处的靶区说道:“我们假定那里就是敌人的工事和掩体,我现在命令装甲团,把那个地方攻克下来。”
肖英武微笑着点点头,说道:“这种科目我们经常训练,小意思!”他随后钻进了装甲指挥车,开始下达命令,边上有人把林远,韩明光和陈飞等人带上了越野车,然后往高处的观礼台走。
等到林远走上观礼台,就看见整个部队已经开始了行动,坦克在前,步兵战车在后,自行火炮在最后,突然听见一阵轰鸣,自行火炮阵地上已经腾起一片浓烟,林远心中清楚:“这是自行火炮部队在进行第一波压制打击。”
林远举起手中的望远镜,向着靶区看去,标靶是用白灰在地面上画的圆圈,圆圈中间画着十字,炮弹能够准确击中十字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击中,落在圆圈里也行,从望远镜中林远看到,靶区圆圈中不时腾起浓烟,而靶区外面却没有丝毫烟尘,表明炮弹全部击中目标。
火力压制打击结束,坦克集群开始行动,在坦克面前有不少壕沟、水坑和障碍,这些用来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只见TK…96式坦克越过壕沟,冲破障碍,车身却没有太大的振动,林远心想:“看来我们坦克的悬挂系统还真是不错!”
这时坦克进入了综合射击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有不少竖立的标靶,坦克纷纷开炮,标靶应声倒地,林远大致测算了一下射击距离,都在600米到800米之间,心想这个距离可以了,扫平敌人的地堡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坦克在射击的时候都没有减速。
再往前进,就是想定的敌军阵地,进入这里之后,步兵就下车对敌人进行清剿,果然步兵战车纷纷停下,步兵从战车中出来,使用步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对标靶进行射击!不过这些标靶都比较小,有没有命中林远看得也不是太清楚。
等到步兵结束战斗,整个演习也就结束了,各个部队也重新集结,排好方阵,林远从观礼台上下来,肖英武回到林远面前,对林远说道:“怎么样?我们的演习还可以吧?给战士们讲上几句吧。”
林远来到众人面前,高声说道:“我看了你们的表现,好,很好,非常好!”林远连着说了三个好,众位战士都欢呼了起来,林远挥挥手止住了欢呼声,然后说道:“先是火力压制,再是坦克突击,最后是步兵下车清剿,层次分明,战法得当,我仔细看了一下,你们无论是火力压制还是坦克突击,射击都非常精准!你们第七师,不愧是一支雄师劲旅!”
众人再次发出欢呼声,林远说道:“好了,我也知道大家的想法,训练结束,最烦的就是领导没完没了的讲评,我就不多说废话了,现在各部队带回吧。”
肖英武上前给部队下达了带回命令,然后在林远身边小声地笑道:“走,我们去师部开个会,我知道你要说问题了!”
第773章汽车列车
林远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要说问题?”
肖英武嘿嘿一笑,说道:“基层说成绩,高层说问题,不正是你的风格吗?我早就知道了。”
“基层说成绩,高层说问题”是林远常用的带兵方式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在部队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面前,说你们的部队有怎么样傲人的成绩;而在部队的高层面前,说你们的部队有怎么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部队的基层大多都是年轻人,给他们说问题可能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要给他们讲成绩,但是要对部队高层讲成绩,难免让他们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所以要对高层讲问题。
林远和肖英武等部队主官来到师部,林远首先说道:“参加这个会议的同志级别都比较高,所以有些事情我也就不瞒着大家了,我希望大家知道的是:俄国人已经挑明了要支持蒙古的分裂势力,在必要的时刻可能会出兵协助反叛分子分裂蒙古!”
众人一听,顿时都发出了惊呼声,林远说道:“蒙古被分裂的经过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历史上的经过大家都清楚,在我们的时代,由于我们不够强大,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古被分裂,可是在这个时代,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林远提高了语调,说道:“同志们,我们绝对不能对俄国人和蒙古高层反动王公抱有幻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打一仗的准备,而进入蒙古,将会面对着沙漠环境下的作战,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综合训练场没有沙漠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缺憾啊!”
肖英武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已经在和地方上联系了,在吉林北部有沙漠,我们正在修建公路和铁路,争取尽快把部队带到那里去训练。”
林远说道:“我这次的谈判还发现,俄国人的态度十分强硬,他们根本不和我们签订相关条约,而且还威胁要反攻……”
林远说到这里,就听见几个同志笑了出来,林远笑道:“没错,的确是挺可笑的,就凭俄国人的实力,还想着要反攻我们?简直是做梦!不过我们要做一点准备,那就是:我们有可能进入西伯利亚作战,大家应该清楚,从勒拿河到太平洋之间的广大区域,曾经也有我们的居民居住,而且这些地方盛产石油,我们应该把它们拿下来,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寒地作战的训练,能不能把部队拉到寒冷地带去?”
肖英武说道:“这个我们以后进行安排。”
林远说道:“那好,关于部队训练的事情就先说这么多,下面我再谈谈装备的问题。”林远说着看向葛文良,问道:“葛老,我们的坦克产量怎么样?”
葛文良说道:“每个月能够生产十二三辆左右吧。”
林远说道:“这个速度有些慢了,所以我考虑,是不是对我们的坦克进行一下改进,比如说射击双向稳定器,这个东西有些太先进了,先进的东西生产起来速度肯定慢,所以我希望在改进型号中去掉这个设备,不过我们要把这种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出来,等到以后技术进步了,再把它们加装上去。”
葛文良说道:“好的,没问题,现在的产量的确受限于一些先进设备,把这些设备去除掉,速度能够加快十倍。”
林远说道:“那就尽快吧,争取尽快把第七师的满编,然后把其他几个师也改造成机械化部队或是摩托化部队。”
葛文良把林远说的记在了本子上,林远接着说道:“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关键问题?我怎么没有发现拉坦克的车呢?”
葛文良疑惑地看着林远,林远解释道:“用专业的术语叫做汽车列车,是不是没有研制呢?”
汽车列车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挂车,这种车在车头后面加挂车厢,就像列车一样。林远接着说道:“我估计着咱们坦克的最大行驶历程数应该不超过五百公里吧?”
葛文良说道:“没错,最大行驶里程是三百公里。”
林远说道:“我们距离库伦有一千多公里,这样的距离坦克肯定不能自己去,没等开到呢坦克的动力系统就废了;而且坦克的行驶速度也很慢,我们的坦克肯定不会超过四十千米每小时,不适合快速机动,而汽车列车的时速都是七十到八十千米左右,所以我们需要大载重量的汽车列车来运载我们的坦克。”
葛文良说道:“这个我立刻回去和车辆专家们商量,这种设备我们也研制过,性能和载重量七十吨的美军M1000载重车不相上下!”
林远说道:“那就好,我的问题就这么多,大家回去准备吧。”
林远从装甲基地出来,便和韩明光等人一起去北大荒的粮食基地,那里可是东北日后发展的命脉,在路上林远问道:“俄军战俘的情况怎么样?”
韩明光笑道:“非常好,我们平时特别注意对俄军战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俄国沙皇才是俄国人民痛苦的根源,再加上我们这里的生活比俄国国内要好得多,所以俄军战俘有不少都加入了中国国籍,甚至有人想要参军,解放他们被沙皇压迫的同胞。”
林远说道:“老韩,您做得太好了,这样才能分化瓦解敌人,给我们减轻战场上的压力。”
列车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北大荒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一个参谋介绍道:“我们在这里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所以产量非常高。”
林远在粮食基地转了一圈,发现田间地头有不少中国人,那个参谋急忙说道:“我们这里也有不少中国人,都是从山东、河北来的,几辈子的农民了,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他们到来之后我们给他们盖了房子,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个村子,和内地很相似。”
林远看着一栋栋砖瓦房,随手指着一间,说道:“我们进去瞧瞧老乡们的日子吧。”
林远说着便去敲一个院子的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然后门一开,里面出来了一个老人,那个老人一见林远,顿时惊讶地说道:“林帅,您怎么来了?”
林远惊讶地问道:“您认识我?”
那个老人笑道:“林帅,您怎么不记得我了?您以前救过我啊!”
林远实在想不出来这个老人是谁了,那个老人说道:“我是奉天张家村的,您怎么把我给忘记了!”
林远突然想起来,自己在为铝厂建设搬迁村民的时候,曾经和沈晚晴救下过一户被逼交地租的人家,这个老人,正是被他救下的那个人!
第774章分裂势力的急先锋
那个老人见到林远也认出了他,急忙把林远往屋子里面请,林远进去之后细看那个老人,这才发现他已经把难看的辫子剪掉了,留了一个简单的平头,林远往院子中间一看,只见饭桌上摆着雪白的馒头,还有几样菜。
林远指着桌子对老人说道:“老人家,日子过得不错嘛。”
老人笑道:“当然了,现在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白米饭,一个月还能吃上几次肉,搁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林帅,您也坐下来吃点?”
林远连连摇头,说道:“不了不了,我还有别的事情,就来看一眼,然后就走了,你知道张紫玉在哪里吗?”
老人说道:“她不住在这里,听说是去什么工厂了。”
林远知道她一定是在电子元件工厂,于是也不再多问,便从老人家里出来,又到粮食基地转了一圈,看了看俄军战俘的情况,见到果然如同韩明光所说的那样,于是便返回奉天。
在路上的时候林远和沈晚晴通了消息,得知沈晚晴已经和骆驼队从张家口出发去库伦了,林远心想:“我要尽量为晚晴争取时间,最好能把战争拖延到她到达库伦,能为我发送的情报的时候,可是我对蒙古局势的掌控能力实在是太弱了,一定要想个办法才行。”
林远回到总督衙门,把自己的手下陈青云叫来,问道:“蒙古的事务归哪个部门管?”
陈青云答道:“理藩院!我大清蒙古、回部、西藏等地方的事务都归属理藩院管辖,理藩院下设爵禄、兵刑等几个司,最高官员是理藩院尚书,和六部尚书平级。”
林远心想:“要想随时掌握蒙古的事情,非要去京城的理藩院不可。”于是林远带上陈青云等随从,来到了北京。
林远一到京城,先把自己的随从安排到总理衙门,林远还有一个官衔是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相当于外交部长,安排一些随从自然不在话下,等到把随从安排好,便回到自己的宅子,离着宅子挺远,就看见门口围了一大堆人。
林远见到这一大群人,急忙往边上一转,奔着角门去了,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人不是找自己办事的就是找自己吃饭的,所以还是躲起来比较好,林远走过幽静的小巷,来到宅子西边最僻静的小门,这里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在北京火炉一样的八月份里分外宜人。
林远看到管家刘三正躺在一张竹子做的躺椅上,身边搁着几块西瓜皮,脸上盖着一把大蒲扇,林远心想:“这个老刘可真惬意啊!”于是林远走上前去,把盖在脸上的蒲扇一掀,刘三立刻怒骂道:“哪个不开眼的小厮,掀我的扇子,当心我剥了你的皮!”
刘三一睁眼睛,发现林远站在面前,连忙从躺椅上爬起来,对林远笑道:“大人,您可回来!”
林远笑道:“这几天京城里的情况怎么样?老百姓都说我什么了?”
刘三说道:“还不是夸您是个大英雄,您不知道吧,天桥下面说书的都有您的故事了,《林帅旅欧记》,听得人可多了!”
林远问道:“我又上评书了?他们说我什么了?”
刘三说道:“小人也去听过,他们说您去英吉利,路上遇见了层层险阻,在俄国的时候,有一只熊罴怪要盗您的七宝袈裟……”
林远无奈地心想:“这不就是《西游记》吗?”于是一笑,说道:“我回来的消息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先进去了,你接着乘凉吧。”
林远说完就走进院子,轻手轻脚地来到莞儿的屋子,到了门口轻轻推开门,就听见屋子里面传来一声尖叫,只见莞儿正裹着浴巾,用一块毛巾擦着湿漉漉的长发,浴巾下面的胸脯呼之欲出。
林远顿时明白,莞儿这是刚刚洗过澡,所以自己进来的时候吓了她一跳,林远急忙说道:“别怕,是我。”
莞儿从椅子上站起来便扑到林远怀里,说道:“哥哥,您回来了,我想死你了……”说着便呜呜地哭了起来,林远安慰了一番,等到莞儿不哭了,又和她聊了几句闲话,便问道:“最近宫里有没有关于我的事情?”
莞儿一听,有些担心地说道:“那个袁大人您知道吗?”
林远问道:“袁世凯吗?”
莞儿点点头,说道:“没错,他现在不仅是刑部尚书,还兼任了兵部尚书,皇帝还让他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让他按照西洋的方法训练。”
林远笑道:“皇帝也真是的,练兵的事情找我就是了,找袁世凯干嘛?还要按照西法练兵,真是太搞笑了!”
莞儿接着说道:“袁世凯没少说您的坏话,说您在东北任人唯亲,又让老百姓把辫子剪掉,又让他们换上西式服装,又让学堂教授西洋书籍,实乃数典忘祖,意欲反叛大清!”
林远心想:“瞧袁世凯给我扣的这些帽子,随便一个都够砍我脑袋了!不过先不管他们,我现在可是大功臣,又是百姓心中的大英雄,我就不信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敢动我!我还是问问蒙古的局势吧。”
于是林远问道:“最近有没有蒙古方面的奏折?”
莞儿想了想,说道:“好像是没有,不过蒙古哲不尊丹巴派来了一名特使,如今就在北京,前几天皇帝还接见过他呢。”
林远听见这个消息顿时一阵激动,这个特使早不来晚不来,非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来,意图实在是太明显了,那就是试探清廷的态度,进而判断蒙古在什么时间独立,要是在以前,俄国人根本不用这么麻烦,直接让蒙古独立,可是现在中国有了我,所以俄国人在分裂蒙古的时候也加倍小心了。
林远问道:“这个特使叫什么名字?”
莞儿说道:“叫做杭达多尔济!”
林远一听这个名字眼前便是一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