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歃血_墨武-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长衫之人冷笑道:“你就算当时在安远,难道就不能说假话骗人了。反正我不信狄青这么厉害,若真的见到他,倒想和他较量一下。”
众人都怒目而视,但见那人野蛮,不敢多言。突然有一人道:“凭你这点本事,还要找狄大哥较量?我在狄大哥手下走不了三招。曹英,来、来、来,你若能在我手下过三招,我叫你祖宗!你若接不下来,趁早滚他娘的,别总找软的捏,惹人耻笑!”
众人正怒极,见有人出头,不由振奋。那人方才一直都在角落静静的听书,旁人也没有留意,这刻长身而起,众人才发现此人胡子茬茬,双眸炯炯,虽似憔悴,但站在那里,却有着说不出的高傲之意。
长衫那人就叫曹英,听有人叫出他的名字已是一惊,扭头望见那人,神色微变。众人之以为曹英要上前交手,不想他只是一跺脚,灰溜溜的下楼去了。
赵祯隔帘望见那人,嘴角浮出丝微笑,神色中有分感怀,喃喃道:“郭逵不辱其兄的威名呀。”
赵祯当然认得站出那人,原来那人正是郭遵的弟弟郭逵!
流年如箭,当年那嘻嘻哈哈的少年,经时光洗练、伤别之痛,已远比寻常少年成熟的要早。
郭逵这些年来,勤修武技,极为刻苦,在禁军营中早打出了名头。曹英也是禁军中人,见是郭逵,自知不敌,又知此人得天子器重,不能得罪,只能离去。
众人见郭逵赶走曹英,又喜又佩,露儿抿嘴一笑道:“每次有人辱骂狄将军,都有人站出来维护。看来公道自在人心。这位公子,你高姓大名,不知道能否告诉我们?”露儿心中只想,这人称呼狄青为狄大哥,看来和狄青很是亲近。知道他的名字后,定当为他宣扬。
郭逵犹豫片刻,摇摇头道:“在下无名小卒,路见不平而已。我还有事,告辞了。”他倒是说走就走,转瞬下了楼,不知去向。他其实知道露儿的用意,但心想我虽然尊重狄大哥,但我是郭遵的弟弟,自会凭自己的双拳闯出一片天空,才不辱大哥的威名,既然如此,何须借用狄大哥的名头?
众人一阵唏嘘,再议论片刻,三三两两的散了。
赵祯让阎文应又给了江老汉百两银子,让他在这里再说十天,可不必说给他赵祯听了。
江老汉虽觉得奇怪,但这种条件没有道理拒绝,和露儿欢天喜地的走了。赵祯又饮了会酒儿,有宫人急急上楼,对阎士良低语几句。阎士良听了,对赵祯道:“圣上,夏竦入宫请见。”
赵祯点点头,起身下楼,在几个侍卫的卫护下向宫中走去。才过了几条街,前方不远处突然闪出一人,拦在路上。
众侍卫微凛,已手按刀柄,挡在赵祯的身前。
赵祯却已见到那人正是郭逵,喝退了侍卫,问道:“郭逵,你做什么?”他因郭遵的缘故,很器重郭逵。
郭逵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圣上,臣有一事请求。”
赵祯和颜悦色道:“你有什么事,起来说话吧。”
郭逵缓缓站起,不解道:“臣不解圣上为何一直不见狄青,只是请说书人讲书来了解狄青的事情?”
阎士良呵斥道:“圣上行事,何须话于你知!”
赵祯一摆手,止住了阎士良,淡淡道:“你早知道请江老汉说书的是朕,因此特意在酒楼等朕?是狄青让你来的?”
郭逵摇头道:“狄青不知道我来。这件事,是臣自作主张。圣上,狄青忠心为国,回转京城只为国事,不知圣上为何一直避而不见?”
赵祯避而不答,道:“朕还有事,你回去吧。”说罢举步离去。
郭逵撞了一鼻子灰,见赵祯脸沉似水,不敢再劝,讪讪的闪身到了一旁。见赵祯离去,郭逵无计可施,回转郭府后,见狄青正坐在庭院中,望着空中飞燕,过来打招呼道:“狄二哥……今天没有见到圣上吗?”他做事率性而为,也不对狄青说见过赵祯一事。
狄青摇摇头,收回了目光,起身拍拍郭逵的肩头道:“今天还打吗?”他回转京城后,一直和郭逵切磋武技,知道郭逵已如宝剑磨砺,锋芒渐出。
郭逵不等回话,八王爷府的赵管家竟然走进庭院,道:“狄将军,八王爷有请。”
狄青微怔,他回转京城后,少联系他人,也一直没有去见八王爷。他感觉心中有愧,因为他一直没有实现承诺。
郭逵哈哈一笑,道:“狄大哥,你去见八王爷吧,我今天有些累,想休息一天了。”心中暗想,“若经八王爷请见圣上,也有些希望。哼……若几天后,圣上还不见狄大哥,我定当再次请见圣上,说说这件事。”
狄青到了王爷府后,见八王爷还是坐在堂前屏风旁喝着茶,衣着干干净净。
这些年来,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好像只有八王爷和他的那个屏风没有变。但狄青眼尖,已看到八王爷容颜显得老了些,脸上的皱纹,更深刻些。
见狄青前来,八王爷只是摆摆手,示意狄青坐下。本来麻木的脸上,终于挤出分笑容,他对狄青的感情,似乎也没有变。
狄青坐下,有些惭愧道:“伯父……我还一直无能进入香巴拉……也一直救不了羽裳。”
八王爷有些意外道:“无能进入香巴拉,这么说……你知道香巴拉在哪里了?”
狄青点点头道:“从各种迹象来看,香巴拉就在沙州敦煌左近。而且很可能就在那沙漠之下!”
八王爷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你也知道了,我也才敢这么肯定。”
狄青一怔,问道:“伯父,你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八王爷神色间有些疲惫,缓缓道:“我这几年来,不停的派人前往沙州找曹姓后人询问,这才得到的这个结论。听你也这么说,看来香巴拉的确在沙州了。可眼下就算知道香巴拉所在,却不能方便行事,那里有元昊重兵把守。贤侄,你这次回京,急着找圣上有什么事?”
狄青将要和吐蕃联盟、共击夏国的事情简略说了遍,又道:“伯父,若真能如此,一方面可遏制夏国的嚣张,亦可让我们方便去寻找香巴拉,可说是一举两得之计。可圣上一直托词不肯见我,伯父,你能否带我去见圣上?”
八王爷眉头紧锁,手指轻叩桌案,见狄青神色中有些期冀,半晌才道:“你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救回羽裳,按理说我是义不容辞。”狄青心头一沉,感觉八王爷话中有话,八王爷叹口气道:“眼下夏国求和,西北终于有了喘息的功夫。圣上一口气从西北抽调回范仲淹、韩琦、夏竦几人,又把你招回京城,你多半认为圣上对你避而不见,是因为下定决心和夏国议和,不想你提及和吐蕃联盟一事了?”
狄青诧异道:“难道不是这样吗?”
八王爷摇摇头道:“事情并没有你想像的简单,贤侄,你多半并不知道,在你征战西北之时,范仲淹、庞籍、韩琦等人已多次上书回京,指出眼下大宋弊端,认为不改无以兴国,不改无以强兵。如今先有郭邈山、王则等人作乱,引发全国各地均有流民造反,又因对夏作战不利,圣上有感大宋内忧外患,也锐意变革。”
狄青不解道:“那这是好事呀,和圣上不见我有什么关系?”
八王爷叹口气道:“可能是好事吧,不过这么一改,已动摇了当朝吕相的地位。你也知道,吕夷简独揽大权多年,风闻圣上变革,要除去吕夷简的相位,吕夷简如何能坐以待毙呢?前段时日,在你前往吐蕃之时,吕夷简特别建议天子任命郑戬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使,前往陕西。”
“这个郑戬是谁?”
“郑戬是天圣年间的进士出身,和范公还有些亲戚关系,也算个忠臣,为人刚正,以往也和吕夷简在公事上诸多冲突。”八王爷道。
狄青有些困惑,又问,“如果郑戬真的如此,这也算是好事吧?”他见八王爷愁眉不展的样子,很是不明白。
八王爷轻叹一口气道:“贤侄,你领军是好的,但太不明白朝中的险恶。你真以为吕夷简是好心?郑戬刚正不假,但为人太过刻板认真,他一直和吕夷简交恶,这次得吕夷简推荐去陕西,当会兢兢业业的做事,不授之以柄。因为郑戬知道,若是营私事小,只怕更要牵扯到范公。但郑戬如果一认真,西北就出问题了。我知道范公和他好友滕子京素来成大事不拘小节,为求抵抗夏军,因此在公使钱方面使用很有问题。”
狄青倒知道公使钱一事。
公使钱算是宋廷独有的官给,也算是地方的小金库,负责地方灵活开支,性质上,类似大内的内藏库。西北积极备战募兵,若等朝廷调拨,肯定无法及时供应,因此范仲淹、滕子京、种世衡等人,均是巧用公使钱来保证狄青的用兵。
这件事本问心无愧,但毕竟违反宋朝的规矩,若真的查起来,很多钱去向难以深究,难免有贪污的嫌疑。
狄青想到这里,皱眉道:“外敌未去,夏人还在虎视眈眈,如今合议未成,吕相就要对自己人下手了吗?我觉得吕相为人尚可,范公也说过,此人处事果敢,难道分不清变法的益处?”
八王爷哂然道:“吕夷简当然也知道变法的益处,但已位居两府第一人,变法对他并没有益处!此人权欲之心极重,只管自己的地位,哪管西北的死活?”
狄青一点不笨,已从八王爷所言猜到了什么,试探道:“八王爷,你是想说,圣上变革,要重用范公等人,吕相为保官位,因此要借郑戬查西北公使钱一事攻击范公吗?”心中却想,“这和圣上不见我有什么关系呢?”
八王爷脸色凝重,半晌才道:“若只是这点事情,倒还好了。但现在朝中有传言,范公和你在西北拥兵自重,秘密训练十士,有造反自立为王的念头!”
狄青霍然站起,脸色铁青道:“哪有此事?我为何要造反?我这就去请见圣上。”狄青心中震骇莫名,从未想到会有这种传言,他对自己倒无所谓,但只怕连累了范仲淹。
八王爷忙摆手道:“贤侄,你莫要激动,你听我说,这种传言事情可大可小,你要化解并非难事。但你一冲动的话,只怕坏事。”
狄青镇静下来,缓缓落座,问道:“依伯父所见,我该如何处理此事?”
“想清者自清,我信贤侄忠心为国的。其实圣上对你也是很有好感,甚至可以说,你是圣上最信任的人,你若留在圣上的身边,以如今的官阶,假以时日,远比上西北作战要升到更快。圣上招你回京,不再让你领军,这自立为王的谣言不攻自灭,你留在圣上的身边,就算西北有些问题,只要有圣上开口,还有谁能奈何你呢?”
狄青沉吟许久,才道:“我明白了,圣上一直不见我,一是不想我再提联盟吐蕃一事,另外不想我再去西北了,是不是?”
八王爷笑笑,欣慰道:“你终于明白了。”
狄青涩然一笑,起身道:“多谢伯父提醒,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他告辞离去,心事重重,并没有留意到八王爷望着他的眼神变得很有些奇怪。
狄青心绪繁沓,回转到郭府后,数日闭门不出,也不再去请见圣上。
郭逵见了,忍不住的担心,但他也是无计可施。如是又过了几日,京中似乎还是波澜不惊,郭逵却有些按捺不住,这一日,才要出府去见圣上,突然在门前遇到阎士良。
阎士良见到郭逵,开门见山道:“狄青可在府上?”
郭逵又惊又喜,忙问:“阎大人,可是圣上想见狄大哥了?”
阎士良摇摇头道:“不是圣上想见狄青,而是曹皇后想见狄将军,特派我前来,请狄青入宫。”
郭逵怔住。
第八章抉择
狄青听阎士良说曹皇后要见他,也是忍不住的诧异。他知道赵祯废了郭皇后,就立曹氏为后。曹皇后本大宋开国将领曹彬的孙女,听说贤良淑德,就算范仲淹都对此女颇为赞许。
但狄青和曹皇后根本没有瓜葛,曹皇后找他做什么?
狄青带着疑惑入宫,到了皇后所居的宝慈宫前。时隔多年,大内早就抹去了当年一把大火的痕迹,但那把大火连烧八殿的情形,还留在狄青的脑海。
宝慈宫本是当年的崇徽殿改建,这宫中的很多大殿,早就换了新颜,狄青想到这里时,忍不住向皇仪门的方向望去。
宫门深重,烟柳依依,那一望,望不尽深宫幽怨。只见有春莺鸣叫,电闪般的穿梭在空中,狄青脑海中又有道白影掠过,神色怅然。
有宫女前来道:“皇后在宫后的御花园,请狄将军过去一见。”
阎士良已知趣的告退,那宫女领着狄青走花径,过长廊,转过一座假山后,前方现出一广阔的花园。这时春意已浓,繁花似锦,绿意油油。有草气清新扑面,让人身在其中,神气清爽。
那领路的宫女一路行来,总是忍不住的偷望狄青几眼。狄青略有察觉,并不在意。
到了御花园前,早有几个宫女立在园前,见狄青前来,秋波忍不住的漫过来,悄然指点,掩口娇笑。
有宫人唱喏道:“狄将军到。”
这时园中有几人在一片青绿中站起来,向这面张望。园子四周有几个宫女竟在担水,闻言也放下了水桶,向狄青望过来。
狄青这才留意到,这御花园有些名不符实,因为园中少中花草,多是谷物新绿,那园子的尽头,种着几排桑树,已颇为高壮。
狄青是在乡村长大,倒是见多了这种架势,心中很是奇怪,心道若不是自己知道是在宫中,还会以为到了菜园。
御花园怎么会种满谷物桑树?
这时有个宫女前来道:“狄……将军,皇后找你过去。”那宫女话语吃吃,脸上羞红,竟不敢直视狄青。
狄青顺着那宫女指的方向望过去,见菜园中立着一女子,正向他张望。那女子粗布罗裙,轻饰薄粉,面容姣好,额头微有汗水,见狄青迟疑走过来,微微一笑。
狄青到了那女子面前,见那女子手上还拿着锄头,不由讶然,半晌才施礼道:“臣狄青,参见皇后。”他真不能相信皇后会锄地的,难道说皇后受罚?可见众人其乐融融,又不太像被罚。
曹皇后轻声道:“狄将军免礼。”似乎看出狄青的困惑,曹皇后笑道:“我在宫中无事,就带她们种植谷物,种桑养蚕,一来也算做些事情,若能有点收成,可以给我们这些人提供些粮食、衣物,那就是更好了。”
这时有宫女提水走到皇后的面前,突然脚下一软,那桶水要泼了出去……
狄青手一伸,轻易的挽住水桶,道:“这些活儿,交给杂役去做不就好了?”
曹皇后微笑道:“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弄出来的,交给他们,不是又增加他们的负担?”拿瓢要舀水浇苗,狄青道:“臣现在无甚负担,这浇水的事情,先交给臣吧?”
曹皇后嫣然一笑,递过锄头道:“那不如烦劳狄将军翻土锄草了。”
狄青也不推辞,当下接过锄头。他久在乡间,虽说年少顽劣,毕竟也会为大哥减轻负担,农活端是没少做过,这些认苗除草,松土提水的事情,做起来比上阵杀敌还要游刃有余。
曹皇后跟在狄青的身旁,不时地洒水浇苗,这时红日高升,耀在青苗嫩叶的水珠上,亮晶晶的一片。
园中春风和煦,满是明媚。
曹皇后突然道:“狄将军可知我找你何事吗?”
狄青嗅着泥土的芬芳,宛如回到年幼农间的光阴,一时间忘却了所有的烦恼,那时候只在想,“若我不惹是生非,说不定就到不了京城……我若一辈子都在乡间,那会是苦是乐呢?可若碰不到羽裳……”不再想下去,听皇后询问,狄青摇摇头道:“恕臣驽钝,不知太后召臣来此的用意。”
曹皇后笑容和善,伸手指了下周围道:“她们久闻将军之名,想见狄将军很久了。”
狄青微怔,四下望去,见到御花园周围,不知何时,早站满了宫女。见狄青望过来,均是掩嘴而笑,不知是谁鼓起掌来,众人应和,一时间园中掌声一片,红颜绿草,相映成辉。
狄青有些茫然,错愕道:“皇后,这是……”
曹皇后微微一笑,等掌声停歇后,这才解释道:“这些丫头,平日在宫中无事,这几年多听狄将军大名,一直想见你一面。这次听狄将军回转京城,就缠着我,让我想办法请狄将军前来。我抵不住她们的软磨痴求,又因还有一事要向狄将军询问,这才请狄将军来宫中。还望狄将军大人大量,莫要见怪。”
狄青有些赫然,暗想这个曹皇后可比原先的那个郭皇后易相处很多,这些宫女敢开这种玩笑,若是碰到那郭皇后,还不被五马分尸了?他素来不拘小节,施礼道:“狄某平庸之辈罢了,皇后开个玩笑,在下也有些好笑。”
曹皇后笑道:“她们鼓掌,不但是因为狄将军征战疆场,百战百胜,还因为狄将军俊朗沧桑,远超乎她们的想象,更是因为……”瞅瞅狄青手上的锄头,顿了下,这才盈盈笑道:“更是因为狄将军对农家事情这般熟悉,为人质朴率直,真是万中无一的好男人,怪不得常宁前几日对我提及将军之时,满是推崇。”
狄青听曹皇后这么说,微有脸红。听曹皇后提及到常宁公主,心中一动,隐约想到些什么。
这时御花园外一声唱喏道:“圣上驾到。”就听脚步声起,赵祯金冠龙袍,已到了御花园内。
众宫女忙伏地跪拜,曹皇后向狄青使个眼色,快步迎过去,敛衽为礼道:“参见圣上。”狄青落后几步,远远单膝跪地,行军中之礼道:“臣狄青……参见圣上。”
赵祯目光从狄青身上闪过,神色中像是微有意外,摆手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众宫女起身,垂手肃立,不敢再放肆。狄青见赵祯神色威严肃穆,喜怒不行于色,心中暗想,“赵祯也变了,变的难以捉摸了。”
等皇后、狄青起身后,赵祯笑道:“皇后,你找朕前来御花园,有何事情呢?”
曹皇后一指园圃,笑盈盈道:“圣上,你看看,这些谷物如今都长的很好,当初还有你的一份功劳呢。”
赵祯乐呵呵道:“是呀,初春的时候,你一定要拉朕来种地,我也出了分力,不过更多都是皇后你的功劳了。你说让宫中节衣缩食,多补西北征战所用,朕觉得很有道理。”
狄青听了,心中微暖,暗想这个曹皇后身在深宫,竟还能牵挂西北战士,实在让人感激。
赵祯话题一转,望向狄青道:“皇后,可你找狄青来,有什么事呢?”
曹皇后道:“我找狄青来,其实……是想询问舍弟一事。”
狄青心头一震,才想起来曾经见过曹佾,而曹佾就是曹皇后之弟。赵祯皱了下眉头道:“国舅还没有下落吗?”
曹皇后笑容敛去,隐有担忧之意,蹙眉道:“圣上,舍弟已很久没有消息传回来了。他和那些侍卫,好像凭空失踪了一样!”
狄青一惊,忙问,“皇后,国舅失踪了?”他和曹佾曾有约定,对曹佾这人也是颇有好感,知道曹佾有事,很是关切。
这时早有人在花园摆下了座位,赵祯和曹皇后相携落座,招呼狄青道:“狄青,你也坐吧。”
狄青犹豫片刻,不想违背赵祯的吩咐,终于坐了下来。
众人见了,心中都想,“传言中,圣上对狄青如兄弟般,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要知道就算两府中人到了宫中,有些人都没有赐座的礼遇。”
曹皇后愁容不展,望着狄青道:“狄将军,舍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些。当初高平寨外,你算是最后见到他的人。自那天后,舍弟只传过一次消息回来。那时候他已过横山,到了夏境内。自此以后,他就再没有消息传回来。他带了几十个侍卫,也没有一人回转,我只怕他有事了,这才找你过来问问。”
狄青吃惊道:“我和国舅自从高平寨一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他带着几十个侍卫,就算遇到夏军,也不应该没有一人回转呀。”见曹皇后忧心忡忡,狄青安慰道:“说不定……国舅自有打算,皇后不必太过忧心。”
曹皇后眼中盈泪,悲伤道:“都已过去两年了,还是音信全无,只怕……我就怕他已出事,那帮侍卫怕担责,这才不敢回转告诉我们。舍弟素来命苦,难道说……他真的……”本想说难道曹佾死也不能再见家人一面,甚至尸骨都不能回乡?蓦地悲恸上涌,伏案啜泣起来。
赵祯忙起身到了曹皇后身边,轻拍曹皇后的背心,安慰道:“皇后莫要哭了,如今都是猜测,国舅不见得有事了。”
狄青见曹皇后抽泣不止,很是伤心,说道:“皇后,臣在边陲时,手下有一部消息很是灵通。若臣回转边陲,定会让他们全力查寻国舅的下落,给皇后个交代!”
赵祯闻言,忙道:“是呀,狄青建议不错。”突然想起了什么,道:“不过嘛……狄青,你把谁能做事告诉兵部就好,朕会下旨,让兵部处理此事就好。”
狄青心头一沉,赵祯这么讲,莫非就是不想让他狄青再回西北吗?可他依旧神色不变,说道:“臣出宫后,马上去办。”
曹皇后抬起头来,双眸泪痕未干,感激道:“多谢狄将军用心了。不过……你回转京城,是有要事吧?耽误你做事,我总是心有不安。”
狄青忍不住向赵祯望去,见赵祯正巧望来,沉声道:“臣奉旨回京,月余来一直请见圣上,随时准备再赴西北。不过这段日子圣上好像身子不适,一直没有见臣。还不知道圣上召臣回转,有何吩咐呢?”
赵祯干咳几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