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文宗系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就算是做了这利益的缓冲区,罗彦也认了。

罗彦和沈继先两个新人,罗彦被分到了陈叔达的手下,沈继先则分到令狐德棻的手底下。这自然也是秉承着势力划分的原则。这真要是把罗彦放到裴矩或者袁朗的手底下,不说这两人到底是不是李渊的人,光是传出去的名声就能给这编修院带来不少麻烦。

现在编写这本《艺文类聚》,工程浩大,虽然有了这么多人手,但是并不好分工。因为这类书里边到底要分什么类别,采用怎样的方式分类,这些事情都需要编纂者们仔细讨论。当然,对于罗彦这些副手来说,这件事情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那么这闲下来的时间要做什么呢?

上官们吩咐了,闲着没事,去看看书。

对于类书罗彦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他想要看的有两本,都是为了学习到底什么是类书。第一本《修文殿御览》。这本成书于北齐后主武平三年的类书,基本上是除了《皇览》之外最好的一本了。不过可惜的是,《皇览》一方面年代久远卷帙失散,另一方面罗彦的本事还没有从其他人手里把这本书借过来。

秘书省的书也不是那种量产的,好多都是孤本,即便收录之后会有专门的一些人抄录副本。但是这样的副本也不多。

第二本就是虞世南在隋朝任秘书郎的时候编修的《北堂书钞》。这可是整整一百六十卷的大家伙。罗彦心里想着,自己的任务只要把虞世南的这本书读完,第三阶段的读书破万卷很轻松就能完成。

打定主意之后,罗彦也顾不上仔细读《修文殿御览》了。草草翻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的编修方式,就放过了。

注意力最后还是放到了《北堂书钞》。

潇洒地看了一天书,罗彦晚上回到陆府,当下就跟陆德明说了这件事情。

师徒两人坐在书房里,气氛有些沉默。毕竟,罗彦这样的年龄,不管欧阳询是否出于把罗彦当做利益缓冲,这件事情都有些不寻常。陆德明虽然以前和欧阳询同朝为官,但是毕竟欧阳询最近才在唐朝为官,目前在李渊这些儿子的争斗中还没有明确站队,因为也就不好判断。

陆德明沉吟许久,终于开口:“不论他出于什么目的,总之暂时是没有恶意的,你就放心去修书。何况,对你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修书的盛名,可是一点也不比你写文章来的少。”

确定自己暂时没有什么坏事,罗彦那颗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总不能连李世民的面都没见,自己就被人家给弄死了,这也实在太亏了。

说完了白天的事情,陆德明就开始履行他作为老师的责任——教学生。

这第一堂课,陆德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教授具体的经义。而是把现有的这些经义,按照著述的时间早晚,论述了这些经典的演变史。

《易》起于伏羲氏,因此是群经之首。随后《尚书》起于五帝之末,《毛诗》是周文兼商颂。三礼再次之,《春秋》是孔子所著,三传再次之。《孝经》在《春秋》之后,而《论语》是孔子门徒所记载,在最后。这便是儒家经典的演变过程。

虽然仅仅是这么十二本书的介绍,但是其中包含的历史过程也足足让陆老夫子给罗彦讲了一个时辰。这期间罗彦给陆夫子可是倒了不少次水,不然真这么下去,就陆德明这老迈的身体,这一个时辰绝对能要了老命。

以前罗彦只顾着读书,但关于儒家经典的演变,根本就没关心过。这会儿听着陆夫子这么一讲,感觉这经典的时间跨度,确实也可以好好研究一番。不过对于喜欢听故事的罗彦来说,陆德明明天要讲的内容才算得上是吸引人。

在陆德明讲完十二经的演变史之后,告诉罗彦明天要讲这十二经的传承史。

罗彦喜欢听故事,自然不知道陆德明讲的这些有什么重要的,只觉得有故事听远比讲经义要有趣的多。但是罗彦并没有因为这是故事而就松懈,《唐书》上面能把陆德明讲的东西写上去,那就说明这两样对儒学发展还是有重要影响的。

其实,在造纸和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传承有序对于儒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汉末刘备听了卢植的几堂课,就敢四处装大头。在刘备发展的初期,这卢植学生的身份,远远要比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好用的多。为什么?就因为卢植是当世大儒,而卢植的老师又是大儒马融。

现在人都说有个好老子怎么怎么的,但是当时就算没好爹,有个好老师照样管用。

这初唐的好多名士,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传承有序的。除了孔颖达那种多少年了一直屹立不倒的世家,这些人把自己的传承往上追溯,肯定有些人的祖辈估计都是师兄弟。

不过好故事都在明天,罗彦也就按下心中的期待,把陆夫子送到后院,自己回到房间,继续他的读书事业。

今天的《北堂书钞》罗彦在陆老夫子的书房里找到了一套,跟陆夫子说明之后,罗彦就拿到了他没读完的那本。这也是拜师的一个好处,像陆夫子这样的大儒,家藏丰富不是一般人可比。这要是罗彦孤身一人的时候,想要读到这本《北堂书钞》,怕是只能通过秘书省来实现。而没有罗彦这么好运的,怕是要等上一两年,自己有点银两只有再去买。

不过这书也不是一般的贵。一套《北堂书钞》,没有几百两根本买不到。雕版印刷的年代,《北堂书钞》这样卷帙过百的,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

《艺文类聚》的分类方式讨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没有任务的日子里,罗彦就这样每天抱着一卷书看着。想必其他人无聊的时候聊聊天喝喝茶混日子,罗彦反而把这里当成一个安静学习的地方。反正一边读书一遍还有工资拿,这样逍遥的日子,多好。

这天罗彦在读完又一卷书之后,想起了很久没有动静的系统。

说来也真是,这系统嘴上说要帮助自己成为一代文宗,但是平时就是简简单单发放几个耗时特别长的任务,然后就扔下自己不管了。简直就是懒得要命,前世看到的系统文,人家隔三差五弄点小任务,各种福利应有尽有,逢年过节还有礼包。哪像自己遇到的这一个

吐槽归吐槽,罗亚还是看了看自己的声望值。自打告诉陆夫子帮自己扬名之后,罗彦因为读书破万卷的任务,早把声望值这回事忘到脑后了。这会儿想起来,罗彦就想看看,毕竟算起来好像也差不多有二十来天,这么长时间到底能积攒多少声望值,罗彦心里其实还蛮期待的。

一看之下,罗彦惊喜到快要跳起来。

这二十来天,声望值居然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这个数据让罗彦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太多了,多到罗彦感觉这是出了问题。

当下罗彦就询问系统声望值突然变这么多的原因。

“宿主在今天以前所作的诗赋,经过归乡士子的宣传,在大唐境内引起来众多士子的注意。其中兰陵和新丰两地,因为宿主的诗作为美酒扬名,已经把这两首诗作为对外宣传的手段。《留侯论》在各地州学府学都有博士专门让士子抄送。因此一个月以来,宿主虽然人在长安,但是声望值却是在整个大唐境内获取。”

听了系统这样的解释,罗彦倒是有些了然了。自己的那些作品,在整个大唐境内,每一件作品都会获取一次声望值,这样下来,只需要有十来二十万人听过自己的作品就够了,一个月时间,也确实可以做到。

这下罗彦可以放心用这些声望值了。

第三十六章高级抽奖带来的惊喜

手头上有了这一百多万声望值,罗彦感觉比自己手里有一百万两银子都开心。前两次普通抽奖可是把罗彦气的牙痒痒,辛辛苦苦憋着攒声望值,就是为了来一次高级抽奖,看看这传说中的精品到底有什么。

意识只是简单的对高级抽奖一触,转盘的里外三层就同时转动起来,然后罗彦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接着一个的奖品。

静心玉佩(佩戴时有助于宿主更加集中精神),这什么鬼,又不需要坐禅修道的,集中精神有毛用。和田玉带一副(虽然宿主想戴上它还早,但是不妨去换点钱花花),恩,按照礼制,这玉带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服朱紫束玉带。

也不是罗彦妄自菲薄,以他这个年龄,就算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有了从龙之功,想要达到这一步也要熬到三十多。现在李渊刚建国,朝堂上下人才缺乏,所以自己这等年纪就算是被人打压,也能混到秘书省吃闲饭。

罗彦自己都是小例子,像这几年李世民南征北战,打垮各路反王之后,这些势力的官员大部分还不是被招降后治理地方了。所以现在都是坑没满,真要等到李世民登基,那个时候就说这越来越多的科举类型,吸纳的人才都足够把各地的空缺补上了。

因此罗彦自己想要束这玉带,二十年怕都是少的。那么,只能拿来卖钱了。

接下来是一把折扇,这个倒是装叉利器。罗彦刚想着这可不可以当做一种发家途径呢,不过想到苏杭一代已经出现了折扇,想必折扇自己也插不进去脚。只见这折扇被系统标注着:时尚型男的必备利器,勾搭美女的最好工具。罗彦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感慨着系统的贴心。

随后是一套衣服,一双鞋,再加一套内衣。果真是有了系统,再也不用上街买衣服了。但是这都不是罗彦想要的啊,成衣店里的衣服简单一些的根本比不上一次九万的声望值啊。想要衣服,直接去买不就好了。

至于再往后出现的三样物品,其中有一样倒是让罗彦挺有期待感。

一个被系统解释为可以收纳琐碎物品绝对不丢的袋子,恩,其实就是比罗彦荷包稍微大一点,明显就是用来装钱的。这不是重点。然后是能让罗彦感觉头发很飘逸的束发带。这也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被罗彦捧在手心里的几粒辣椒籽。

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代,在此之前中国人的辣味主要依靠一些香辛料获取,如花椒、茱萸、扶留藤。当然,在味觉上肯定没有辣椒那么刺激就是了。

二十一世纪的国人,不论是身在那个地区,对于了辣椒多多少少都有依赖。所以,饶是罗彦上了几次天然居,也被里边的菜肴征服了。但是,没有辣椒的生活,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抽奖抽到辣椒籽,这简直就是罗彦的福利。而且系统已经提示了,这些辣椒籽只要简单的浇水施肥,就绝对可以长成。

对于这个消息,罗彦激动到想流泪。

既然能够种植,那么辣椒迟早会被大规模种植。到时候,自己怀念的川味,还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不过,系统依然提示这些不是精品。那么,最好的只能是最后出现了。

并没有金光四射亮瞎人眼的事情发生,只有系统提示音响起,罗彦这才知道自己抽到的精品到底是什么。

“叮,恭喜宿主,抽到终极奖励,获得身体素质与神经素质双重大幅提升。由于奖励的特殊性和宿主的承受能力,奖励将于今夜宿主入睡后下发。”

这下罗彦倒是兴趣来了,急忙忙就询问系统:“这身体素质提升,有没有传说中的打通奇经八脉什么的?能不能一下子拥有几十年内力?可不可以一跳就几米高?”

如果系统能够做出白眼的表情,想必此时已经翻白眼好久了:“请注意,宿主位于一个真实的历史进程里面,并不是武侠玄幻小说构造的虚幻世界。提升宿主的身体素质,最多能够让宿主的力量和反应速度等因素超过常人,经过提升后,预估也就比一些经过训练的士兵体质强一些。至于精神素质的提升,能够为宿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供帮助,记忆力理解力等这些能力会有一定的加强,但是也不会让宿主百脉俱通。请宿主踏踏实实做事,不要痴心妄想。”

系统一番毫不客气的提示让罗彦一下子没有了热情,只好失望地点头。不过,这失望很快就在系统的另一则提示里面化为乌有。

“叮,由于宿主在系统中消费的声望值超过一百万,特开通指定兑换模式。此模式下,宿主可以临时或者永久获取某一项技能,具体付费方式在兑换时显示。”

虽然系统说的是只能获取技能,但是罗彦也是非常高兴的。前些时候做任务奖励的那个“融会贯通”的技能,罗彦这些天也感觉到有些用处了,这几天明显的读着难度要高于以往的文章,但是理解的速度却一点也没有变慢,这除了说明罗彦自己在进步,但是也说明技能在发挥作用。

罗彦想着,要是自己再兑换一个“过目不忘”和“一目十行”,加上自己已经拥有的“融会贯通”,恐怕自己以后读书就无敌了。那个读书破万卷的任务还不是很简单?

想着,罗彦就准备在这个新开放的系统里边查询一下这两样技能。

“过目不忘”:要求具备正常的视力,没有近视散光灯各类眼疾,兑换需要声望值三百万。

好嘛,身体要求罗彦全都符合,不过这声望值要求还真是高啊,少说也是自己三个月才能获取的数目。

“一目十行”:要求视力正常,要求读取内容在宿主的识别范畴内,兑换需要声望值五十万。

这个技能的说明反而让罗彦有些不理解,什么叫在宿主的识别范畴内,而且声望值比刚才的“过目不忘”差了老远。

“如果识别的内容是宿主不认识的字体或者是文字,那么一目十行的效果就会中断。同时,一目十行毕竟只是一种阅读速度方面的能力,有些人经过大量的阅读之后,也是可以做到这一步的,因此需要的声望值较少。但是过目不忘属于天赋类技能,世人就算是从小开始锻炼记忆力,能够做到这一步的恐怕也不过寥寥数人,因此需要大量的声望值。”

系统这样的解释终于让罗彦解开了心头的疑惑。

看来,自己能够自力更生获取的东西,系统需要的声望值就少。而自己通过努力不能得到的东西,这价值就要高很多。

明白了这个基本的规则,罗彦也就没有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只好想着看看自己当前能够兑换些什么东西出来。

经过刚才的高级抽奖,罗彦现在就剩下三十来万声望值,不顾这东西放着也就放着,如果能从系统淘点好东西出来,那就更好了。

好在系统还是支持罗彦这样的搜索方式,仅仅是一个念头的事情,罗彦的脑海就出现了一个列表类的东西。

看看内容,反而是一些现在已经出现的日常生活用品比较多。书籍有一些,但是能出现在这里的,九成九是唐代以前的书籍。罗彦还想着读书破万卷完成自己的任务呢,可不想靠着系统就这样往自己脑子里一送完事,连任务量都提升不了。

唐朝以后的书籍也有几本,但是让罗彦眼睛一亮的只有一本,《艺文类聚》。

就算是大唐朝出现了罗彦这样一只小蝴蝶,但是该有的历史进程还是会有。《艺文类聚》这本书的书名是李渊钦定的,这些天那些编纂们商量的就是该如何分类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定好了之后,内容自然就脱离不了系统的这本《艺文类聚》的内容。

看看兑换价格,三十二万,要是兑换了这本罗彦身上的声望值就剩下一个零头了。

想了想,罗彦还是决定把它兑换出来。反正自己参与这本书的编修,那么读书破万卷的任务肯定不会把它计算在内,这期间罗彦工作总是会耽误一些时间。还不如直接兑换出来,如果上面安排了自己的任务,直接就把这本书上写的东西抄上去,能节省不少时间。

做了决定,罗彦还是有些心疼。

原本声望值再攒几天,说不好攒够五十万,可以把那个一目十行兑换出来。不过现在罗彦的理解能力还是有些弱,就算是一目十行读的快,记忆力也能做到读书三遍就记住,但是看书再快,理解不了还是白搭。

在理解速度没有赶上阅读速度的时候,罗亚还是决定这件事情先缓缓。反正任务时间充足,还是安心读书,先把自己的能力培养到位。声望值,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不过,说起来,自己又快一个月没有作品出世,再不出风头,接下来声望值增长还真是会出问题。

第三十七章陆夫子真是个好老师

罗彦决定搞点事情

随着指定兑换模式的开启,罗彦发现这声望值越来越不够用了。

这声望值跟钱一样,想要有大量的积累,无非就是开源与节流两个途径了。节流就不用说了,算起来,使用声望值的方式也就抽奖和指定兑换这两种,至于那个特殊通道,没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系统也不会开放,等同于没有。

就这两种途径罗彦还嫌少呢,不过限于声望值老是跟不上需要,所以也就没有期望更多。

那么剩下的就是开源了。以前罗彦写写文章作作诗,现在很久都没有干过这个事情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这些。而是,该睡觉了。

想着系统和声望值的事情,罗彦已经发呆很久了看着蜡烛的油都滴落下来,在桌上凝成了很大的一片,罗彦感觉时间也确实挺晚了。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罗彦开始沉沉睡去。

当生物钟再次催着罗彦醒来的时候,其实时间只是过了四个时辰。说来这官小也有官小的好处,至少是不用早朝,可以睡个懒觉。想想那些五品以上的京官,大早上不到四点钟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准备早朝,就不怕天黑路滑么。罗彦如此促狭地想着。

所以说,这高官厚禄也不是白拿的。有些时候一个不好,被整到罚俸,要是自家没有其他灰色收入,那绝对是苦逼到死。

穿好衣服,升个懒腰,罗彦一番简单的洗漱之后,就去给陆老夫子请安加吃早饭。不过,这陆夫子简直就是严师,请安过后,居然不直接吃早饭。还非要让罗彦背上那么一卷经义才能吃饭。

虽然陆夫子没有明说罗彦要是出错会怎样,不过,看着陆夫子一脸严肃的样子,罗彦感觉自己是讨不了好。

好在脑子里早就有了系统灌输的论语集注,以是这背诵还是不成问题的。

论语学而其实也没有多少字,因此,背诵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等罗彦背完,陆夫子张口道:“不要怪为师严格。毕竟不论是士林声望,还是如今我的官职,都要求我的弟子在学问上必须高人一等。这十二经最考验根基,作为儒生,如果连背诵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么他在学问的道路上也走不远。”

有了陆夫子的这番解释,罗彦也知道早上起来背诵经义的用意了。

与陆夫子一道吃过早饭。罗彦继续去秘书省混日子。罗彦估摸着,这艺文类聚的大致框架要出来,怎么说也得半个月,所以剩下的时间自己这些人肯定都是这样悠闲过日子。

考虑到自己的声望值问题,罗彦仔细回顾自己到底还要什么可以拿出来出风头获取声望值的。首先是诗词,这东西设计到一个传唱度的问题,比文章传播速度要快得多。其次就是文章,以现在儒学的发展,文章传播速度会很慢,但是胜在对自己成就文宗的道路有助益。

到底还能有什么办,能够让自己的声望值增加的快一点呢。罗彦陷入了苦思。

罗彦不知道的是,自己没有行动,但是自己的好老师却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这天出门的时候,陆德明把罗彦送给自家师母的那副百福图也带上了。至于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显摆去了。

这国子学虽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也是一些士林名人的聚居地。国子学在武德年间学生定额三百人,教师二十四人。

这些教师可是非儒重之人不取,就是说,哪怕你再牛,学问不深,别在这里尸位素餐。但是这些大儒,平日里都有这样那样的雅好。书法自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严格说起来,罗彦的百福图其实整体的书法水平并不高。虽然书写的过程中是有秃笔的加成,但是罗彦毕竟只是人不是神,真要做到每一个字都能有原作的那种意境,还是非常困难的。也就平常自己熟悉的一些字体,能够做到有自己的神髓。

其他的字体,都是这段时间以来罗彦通过读书看到的。有了增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字形是没错,能写出来也没错,但是这些字就没有自己的精神了。

不过这也算不小的成就了。

放到其他年轻人身上,还真不一定能够做到。而且本身能够凑够一百个不同的福字,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陆老夫子就是冲着这两点,才敢把罗彦的字拿出来炫耀。

第一个被炫耀的对象,自然就是长期跟陆老夫子顶嘴的孔颖达了。这位“老先生”作为罗彦的熟人,陆德明自然首先要让他张张目。

不过,陆夫子注定要失望了。当他拿出百福图,摊开后对孔颖达说道:“你要是能够猜出这是谁写的,我就帮你在秦王府取两坛剑南烧春。”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直接让孔颖达开心起来:“真的?确定我认出来就帮我去取酒?”

孔颖达一副急切的样子让陆老夫子误以为是他酒瘾上来了,也就没多想什么,直接爽快的回答:“这还有假,你说就是。”

孔颖达大笑着说道:“这是罗彦那小子写的。我昨日一回府,就有人跟我说,有个叫罗彦的年轻人写了一副百福图,秦王府上的人出了百两银子都没拿下来。记住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