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文宗系统-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算是将好大一个球重新踢回了三人手中,虽然他们也知道确实为难,但依旧不能不给李世民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能再拖延下去,不然会出大问题。

如果大理寺中拘禁的是另一个人,那么即便是拖三五个月也没有什么大碍。可这位不一样啊,当朝驸马,诚国公,在朝已经有这么两个重量级的身份了。更何况在野还有士林的声望。

略带些试探的语气,房玄龄很是谨慎地问道:“陛下,你看这样是否可行?若益州的事情都是真的,那么,对外便称这是诚国公的迂回之计。以一跪换来益州百年安定,也算是社稷福祉。”

房玄龄的说法,正是李世民左思右想但是没有得到的答案。

罗彦何其重要。这些年皇室享受着罗彦带来的不少利益,真要是从重处置,其实李世民也舍不得。但是不惩罚罗彦又不行。

李世民想也不想,立刻回答:“此事便依照玄龄所言。此外,虽然罗彦有功,但依照当初卫国公故事,削去罗彦身上实职作为惩处,同时赏贡酒五十坛蜀锦百匹作为奖赏。”

这般惩处,直接将罗彦整整两年的辛苦全都抹杀。

从此之后,除了勋爵,罗彦再次回到了白身的时代。

但如果较真的话,只怕这个惩处还真是够轻的了。

得到了李世民的答案,三人总算是心里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这些年作为临时的审理官,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经手过不少的案子。和不少的犯官打过交道。唯独面对罗彦,似乎真正有压力的反而是他们。

“罗彦这厮,真是会给我们找麻烦。你说好好的刺史不做,非要闹腾。这不,把自己给折进去不说,还把我们也累个半死。”房玄龄朝着长孙无忌很是无奈地说道。

和房玄龄一般无二,长孙无忌也是一脸的苦笑:“我就说啊,这厮纯粹是给自己无事找事。不过一想,他到哪里都要搞点事情出来,反而觉得这回也纯属正常了。”

听着两位大佬如此之说,戴胄不免暗自抹了一把汗。昨日大理寺的小吏上报罗彦说的那句话,感情还有点不是开玩笑的意思。合着,罗彦还真是向用这种办法早早回京过年。

可作为益州刺史,过年本来就能够好好的回京述职啊,怎的非要用这种办法呢?

纳闷的戴胄永远也不知道,其实,罗彦本来就是在哄长乐开心,亏他一个官场老油子还当真了。

大理寺协同两位宰辅审理罗彦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论,和罗彦说的半点都没差,审理一天,三人商议定论一天,然后,在第三天的早朝,一封奏疏摆在李世民面前。

如今李世民也算是主意打定,压根不管百官怎么议论。

“好了,今日便将罗彦放出大理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若是谁有不服,也给朕压在心里。”一句话,封住了原本还想谏言几句的百官们。

大家心里都明白,真要如同李世民所言,下跪只是招抚的一部分策略。

那么益州招抚山蛮的大功,足够让罗彦再官升一级了。

原本就是正三品,再升一级,那便是六部的主官了。可是谁见过有这么年轻的六部尚书?才三十岁啊,乖乖,往后还要不要让人活了?只怕李世民不愿让人提及此事,正是有这样的考量。

得到圣旨的罗彦显然是欣喜的。大理寺虽然条件也不差,而且自己也很是豁达,但这里终究不是家。一个人身陷囹圄,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出来,但是背着帽子过活,总有些让人不舒服。

如今一朝得到自由,说不开心那是假的。

长乐早早的就来到了大理寺门前候着。虽然罗彦先前仅仅是开玩笑哄她开心,但是这位年龄不过才十来岁的公主显然宁愿相信自己的夫君说的是真的。

当看到一身脏兮兮的衣裳进入自己的视线,长乐再也忍不住,很是急切地走进大理寺的衙门,半点也不嫌弃罗彦身上的脏,便投到了罗彦怀里。

两人先前虽然私底下也曾这样卿卿我我,但大庭广众之下,哪里这般开放过。

被戴胄和一干差役紧紧盯着,恢复了平静的长乐早就脸色羞红,埋首于罗彦怀中。而罗彦虽然号称厚脸皮,其实这个时候也有些羞涩。不过,总不能将尴尬都留给长乐吧,该顶的时候,还是得顶上。

“戴公,这几天劳烦你了。过些日子有暇,请来我府上畅饮一番。正好尝尝陛下赏赐的贡酒。对了,到时候也请你吃烤土豆。你做的那个实在太差了。”

临别之前,罗彦还不忘吐槽一番戴胄的手艺。

戴胄年长罗彦十多岁,此时看到眼前这个人,也有些唏嘘:“行了行了,改天有空,我便不请自到了。

你以后只要别来我这里,便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向戴胄挥手作别,罗彦便扶着长乐上了马车,自己也坐了上去。随后,马车缓缓离开了大理寺。

不过,当到了自家府邸前边的时候,罗彦反而有些哭笑不得了。

门前赫然放着一个燃烧的正烈的火盆。当罗彦一脸疑问看向长乐的时候,只见大萝莉很是羞涩地说道:“我听人家说,出了事情回来,要跨过火盆祛除晦气。”

虽然对于这个答案罗彦觉得没毛病。可是,谁见过跨火盆需要那火焰有半人高的。这样一个跨步,下边还要不要了?

但是长乐毕竟是一番好意,总不能就这样让大萝莉失望吧。没办法,罗彦只好站在火盆前五六米的地方,憋足一口气,冲到火盆前三步,一个鹞子翻身将身体送过了火盆。

这般潇洒的动作,将长乐瞬间化身为迷妹。但见站在一边的长乐拍手叫好,罗彦脸上一黑:“记住了,下次火盆里别加这么多柴火……呸,没有下次,看我这个乌鸦嘴。”

主人回家,府中自然少不了迎接。此时中门大开,一干仆役悉数到了门前。而除了诚国公府的人,冯常一家子赫然在场。

看着罗彦走过来,冯常很是激动地拉着罗彦,眼泪潸然。

“兄弟,回来好,回来好啊。”

不说眼前的荣华都是罗彦带来的,冯常能够在贫困时资助罗彦,足见情谊之深。这会儿着实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看着罗彦身体无碍,精神也好,先前的担心便一扫而空。

“听说夫君被押送回京,冯大哥一家每日都来探看。”长乐适时补上一句,更显冯常的担忧。

“好了,大家进去再说吧。已经没事了。”看到这样和睦的场景,罗彦自然很是欣慰。至少自己不在的时候,府中也有人照料着。总算自己不是一个人。

长乐点点头:“早上我便吩咐后厨准备,就等着夫君回来,为夫君洗尘。待夫君沐浴过后,便在正堂开宴吧。”别看着长乐在罗彦面前时一副羞涩的萝莉样子,但处理起府中的事务,反而信手拈来,一点不见生疏。

听得长乐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罗彦乐得自在。走到自己的屋中,仆役早就备好了热水。将一身的脏衣服脱下,躺在桶中,好不舒服。

不同于诚国公府的平淡无奇,长安城中不少的人家此时却有些异动。

要说动作最大的,莫过于先前那些将罗彦弹劾到恨不得其人去死的官员们。虽然明面上官员弹劾那都是国事,但谁不知道,这回这种过分的攻讦,绝对是有些人落井下石。

罗彦又不傻,吃了这么大亏,岂能不找回来。

好在这回罗彦是身无一官半职,一时之间想要找他们的麻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对这些人来说,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而原本和罗彦有旧的人,也不得不思量接下来到底该如何和这个半点实权都没有的诚国公打交道了。不当官的国公,说实话在朝堂上半点话语权都没有。一切,真的都要看交情了。

不过,这一切和罗彦似乎真的是没有什么关系了。诚国公府一如既往的平静,即便有人打听,也只能得知罗彦每日里不是看书,便是和长乐公主花前月下,根本没有什么异样。

便是李世民,对于罗彦的反应也着实有些琢磨不定。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罗彦的平静,那就代表着接下来定然是有大波澜会袭来。对于李世民来说,还真的不是一个好消息。

唯有和罗彦一起喝过酒的戴胄知道,对于官职什么的,那都是过往云烟。

悟道娑婆说《大明逍遥攻略》好友会元的新书,欢迎大家品评。

第四百零九章烟花三月下江南

?无官一身轻。

陪着长乐很是惬意地迎来一个新年,没有了大朝会的种种繁琐,倒也乐得自在。虽然如今只能依靠长乐进宫,见了李世民也没有多聊什么有的没的。但总归这个新年过的不好不坏。

闲来无事,罗彦也总算是将家中藏书悉数看完。

正所谓静极思动,应在罗彦身上,那就是在家中实在呆的太久了,以至于想找点事情做。

若说每日里去长安城中的茶楼酒肆混迹,委实有些太过无聊。虽然到时候绝对能够当那什么隐藏的高人,或许还能遇到几个怀才不遇的落魄士子。但每日都将自己弄得一身酒气,就有些对不住长乐了。

思来想去,罗彦终于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转眼间又是三月。

踏青的时节,对于活泼好动的长乐来说,是一年最好的时候。呃,当然,除了秋天之外。

泛舟于曲江之上,长乐被罗彦抱着,用一叶薄薄的桨划着水。虽然泛起的点点波澜并不能催动画舫前行一寸,可是长乐对此依旧乐此不疲。

折腾了半天,大萝莉总算是累了。

但是手上依旧没有闲着。

拿起罗彦一大早就做好的鱼饵,很是期盼地往水中一扔。

看到这里,罗彦一阵心尖子疼。要知道这些鱼饵可是自己早起了半个时辰在厨房里折腾,才得到的成果啊。原本打算要来一次装逼般的春钓。但看长乐这个样子,摆明了就是要拿鱼饵喂鱼的节奏。

除了内心无限的忧伤,罗彦还能说什么呢。

“夫君,你快看,好多的鱼啊。还这么大,比咱们院中那鱼池中的大太多了。”长乐的呼喊打断了罗彦的忧伤。但是不用走过去,罗彦就情不自禁的吐槽。

“长乐,咱们院中养的是金鱼。这曲江游的大都是草鱼之类的。压根就不能比啊。”望了望放在画舫中的鱼竿,罗彦还是忍不住,将其拎了出来。

很是熟练地在鱼钩上挂上钓饵,往画舫的另一边轻轻一抛。

虽然画舫的移动带来的声响难免将鱼类惊走,但罗彦钓的也不是鱼,当然,也不是寂寞。情调而已。

还被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鱼也一样。过了一冬,鱼类体内储存的能量耗尽。如今河水化开,正是觅食的高峰期。不过眨眼的功夫,罗彦就感觉鱼钩上稍微重了一些。

上钩了。

往上一提钓竿,这份量还真是不轻。没办法,只能玩一场遛鱼了。鱼竿拽一下放一下,或是东拉西扯,总之,就是没有往上来提的意思。

原本还对那些抢食的鱼类非常好奇的长乐,看到罗彦这奇怪的动作,也不禁走了过来。

虽然不知道罗彦这是在干什么,不过,长乐并没有急切地追问,反而静静站在旁边看着。

差不多花了一炷香的时间,罗彦这才用力将鱼竿一提。只见一尾约摸五斤重的鲢鱼挂在鱼钩上,身子依旧不甘心地扭动着。但没有水中借力,再也没法和罗彦对抗了。

直到这个时候,长乐才很是开心地叫道:“夫君,你真厉害。这条鱼居然这么大,今天我要吃鱼脍。”

让仆役将鱼带走,罗彦这才笑着说道:“你想吃什么,我便给你做好了。

不过,长乐,有件事情我想要跟你商量。”

从来没有见过罗彦这么严肃过,所以长乐也收起了笑容,很是郑重地问道:“夫君有什么事情,只管说来便是。长乐若是力所能及,定然会助夫君一臂之力。”

看着大萝莉神色那般慎重,罗彦情不自禁地笑了:“傻丫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如今已经距离老师过世三年又半了,回到家中这些日子,每每读书,总是会想起他老人家。所以,我想乘着无事,去江南一趟。不知你可否愿意随我一道前往。”

长乐愣了一下。

原本以为罗彦会说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想到居然是要去江南。“夫君原来是要告诉长乐这个啊。明日我便去宫中,向父皇和母后央请,随夫君一道去祭拜陆夫子。”

长乐毕竟乃是皇室嫡公主,虽然没有让罗彦尚公主,在长安的行动也颇为自由。但是涉及远途跋涉,就必须要请示李世民和宗正府了。若是这两处不同意,即便罗彦说破了嘴,也是枉然。

罗彦点点头,这才说道:“好了,再玩赏一会儿,咱们就回去吧。做鱼脍需要一定的准备,不然今日是吃不到了。”

第二天依旧天气晴朗。长乐一大早起来便让侍女帮忙打扮,入宫之后,即便是她这个公主,也要遭受许多规矩。最重要的着装便不能太过随意。

待一番收拾之后,罗彦便将长乐送出了门。

这件事情他是帮不上什么忙,因此即便去了皇宫,也是被长孙皇后催问什么时候培养下一代。这类尴尬的问题,李世民问问也就罢了,被长孙皇后这个丈母娘问,罗彦委实有些不好意思。

对于长乐的到来,长孙皇后并没有奇怪。

自己这个女儿自打跟了罗彦,依旧像未出阁那样。虽然宗室也多有议论,但长孙皇后就喜欢这样的女儿。失了那份活泼,长乐就不是长乐了。

“母后,孩儿今日有一件事情想求你。”在长孙皇后身边腻歪了一阵,长乐终于开口提出请求。

从小到大,长乐公主还没有主动跟他们夫妇提过什么,所以这个时候长孙皇后显得极为好奇。“我儿,你是有什么事情想要请母后帮忙么?如果是罗彦的事情,那就不要说了。你知道的,母后从来不会干涉你父皇处理政务的。”

长乐早就料到如此。“嘻嘻,肯定不是这件事情。是夫君想要去江南一趟,长乐想跟着出去走走,所以只能来找母后了。”

听到长乐的请求,长孙皇后笑了。

说实话长乐这回是真的找对人了。虽然公主出行肯定是要宗正府和李世民点头,但长孙皇后掌管后宫和命妇,长乐自然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所以不论到哪里,长孙皇后还真的是能够说的上话。

“江南啊。罗彦他有说要去做什么吗?”虽然这件事情长孙皇后也可以一言而决,但是,她还是要弄清楚罗彦的意图。

长乐自然不会隐瞒,很是诚实地回答:“夫君是要去祭拜父母和陆夫子,顺便看看陆夫子的家人。”

听到这个理由,长孙皇后倒也没有怀疑什么。

罗彦除了自幼生长在江南,自从为官之后,跟江南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除了探亲访友洒扫祭拜之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

不过,长孙皇后还是不会这么简单地就答应长乐的请求。

“这件事情,我会等你父皇回来之后,跟他好生谈谈,不日便会有结果。你回去之后,耐心等待便是。”

留长乐用过午饭,长孙皇后让长乐回去的时候,这般嘱咐道。

入夜,李世民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这段时间长孙皇后的病情出现了一点反复,虽然已经被御医诊治好了,但李世民依旧放心不下。

所以连续大半个月,放弃了和其他许多艳丽的妃子同床共枕,李世民都会来看长孙皇后。

待两人睡下,长孙皇后这才低声向李世民说道:“陛下,今日长乐前来,请求跟随罗彦去江南走上一遭。”

李世民出奇地没有追问罗彦到底去江南做什么,反而有些无奈地说了一句:“瞎胡闹。”不过,说完这一句的时候,随即便跟了一句:“既然如此,那就吩咐宗正府准备好仪仗。对了,顺便差人告诉罗彦那厮,如果让长乐受了半点委屈,他就一辈子呆在江南不要回来了。”

被李世民这样的回答给逗得忍俊不禁。两人又说了一些关于如何催促两人今早生养子嗣的问题,这才沉沉睡去。

次日,当长乐欣喜地从内侍手中接过长孙皇后的懿旨,便急忙催促罗彦:“夫君,赶紧收拾东西,咱们尽早出发。听说江南这个时候景色可是比长安美多了。”

看着欢呼雀跃的长乐,罗彦无奈地摇摇头。

第四百一十章吴县府中央祭拜

?(章前推荐一下小道寄兴之作,传统武侠《龙凤错》)

北船南走,却并不难走。此行罗彦依旧是循着当年的水路,顺流而下。

春季的大运河波澜不兴,船只走在水上很是稳当。虽然长乐是第一次出远门,还是第一次坐这么远路程的船。但有了罗彦的帮助,半点晕船的迹象都没有。

反倒是因为对长安城外的好奇,促使她硬是拉着罗彦走出船舱,倚在那半人高的阑干旁,饶有趣味地看着千里流水。

“父皇说,当年前隋炀帝穷凶极奢,不恤民力。不仅兴建宫室,还因为一己之私便征发徭役挖掘运河,以至于前朝二世而亡。我一直好奇这大运河到底如何壮阔,今日一见,才知确实如此。”

长乐对于外界的山川景色大都是听宫中人口口相传,以是不由得感慨起来。

轻轻抚摸着长乐的头发,罗彦笑了笑。

李世民诚然说了不少冠冕唐皇的理由,那也只不过是为他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前一句倒是说对了,后一句就太过偏颇了。

看着长乐那想要自己给她答案的眼神,罗彦幽幽地念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样的评论罗彦可不敢大声说出来。要知道他现在还在敏感时期,船上多多少少也有些许李世民差来的人。若这样大肆吹捧隋炀帝,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好在夫妻两人之间,倒也还不必如此提防。

而长乐听到罗彦的评价,显然也愣住了。

这首诗意思很好理解,基本上照着字面连意译都不用。以是那天真的脸上也显露出不少的错愕,随即这错愕便化作是担忧。

“夫君,你这样说,就不怕因言获罪么。”

虽然长乐尽可能地紧绷着脸,装作一副警示的样子,但依旧没能够吓住罗彦。反而看到罗彦大笑着说道:“这段时间读史,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当初的炀帝少一些奢靡,将他所作的一切用一辈子来做,不知道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见自己没能够吓住罗彦,长乐也熄了劝告罗彦的心思,随即追问:“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若是少兴建些宫殿,国库便会充盈;若对高句丽徐徐图之,用五六年的时间来分化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的关系,那么也不会让数十万汉家男儿埋骨他乡;再用五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开凿大运河。你想一想,当他五十岁的时候做完这些事情,前隋还会灭亡么?”

罗彦一席话,让长乐听的有些晕。不过设想了一下,还真让她汗涔涔的。若只能是那样,现在哪里有她父皇什么事情。

长乐不禁顺着罗彦话继续道:“果然,真要那样的话,史书上定然会说他是以为雄才大略的英主。”

点点头,罗彦不再作声,也不知道想些什么。而长乐也因为方才的假设,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两人的小世界,就此陷入了一阵沉默。

顺风顺水的最大好处,便是赶路的速度快了很多。

这不,舟中月下的旅途不过大半月,就已经到达了苏州。再前行数十里,便是陆德明的老家吴县了。

罗彦根本不用为不知道陆德明的老家在哪而发愁。

在江南陆德明本来就是堪比半圣的存在,何况当初李世民还诏封陆德明为开国吴县男。在苏州吴县,仅有这么一个勋爵。如果这样都不能随便拉个人问路的话,那也委实有些侮辱他老师的名望了。

果然,当行船靠岸,一干仆役将所有的物品都从船上取下。雇来几辆马车之后,只是向车夫说一声吴县男陆家,车夫们便一脸崇敬地将罗彦这些人请上马车,缓缓向城中行去。

陆家在南北朝时期便是吴县的望族,本朝除了一个儒宗一个刺史,更是了不得。

当罗彦陪着长乐走下马车的时候,看到眼前那恢宏的府邸,心里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乖乖,人说长安富庶,来到江南才知道,这里也不遑多让。

罗彦的诚国公府也算是大了吧,不想这陆府居然还要更大一些。虽然门前没有什么石狮子之类的装饰,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陆府”,罗彦一眼就认出这是当朝大家虞世南的手笔。与京中陆德明那处宅院的字迹如出一辙。

门前更是有一块牌坊,上面刻的都是李世民对陆德明的种种褒奖。

没得说,就这大门,足够让京中的那些个官员眼馋了。

不同长安的出入方便,这里毕竟是陆德明的本家,进去还需要让人通报。仆役已经将罗彦的名帖送了进去,只等着府中人出来迎接便是。

自从年前陆敦信守孝期满,朝堂便委任其去了外地充任刺史职。如今在陆府守着的,乃是陆德明的兄长一脉子嗣陆敦义。

听闻是陆德明的学生拜访,起先陆敦义并没有管太多。这些年自称陆德明弟子的人多了去了,最开始陆家还好生款待。

但后来发现不少冒名顶替的之后,陆敦义也就有些散漫了。只要是来人,悉数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应付。

所以看到名帖的时候,陆敦义也不看里头的内容,很是随意地对正在读书的儿子说道:“正明,你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又是哪里来的士子前来凭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