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文宗系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好意思。但是偏生这个时候又不知道给罗彦安排个什么职务好,所以就一直这样拖着。
眼见得罗彦就这样通报一声走进来,李世民也是处理完手头的一份奏疏,这才抬头望着罗彦,问道:“进之这些天来倒是悠闲,不如明日前来帮我处理些事务?”分明就是在调侃罗彦这些天的闲散呢。
李世民麾下,比较倚重的文臣,这些天可都是忙活坏了。权力交接,准备大典,还要安抚民众,等等这些事情,李世民有时候都觉得把手下这些人累坏了。好在有长孙无垢这个贤内助,是不是吩咐府上做些滋补的菜品羹汤,送往这些人的手里,倒是让这些人更加忠心了。
“殿下要是有所差遣,我自然是万死不辞。不过,今天前来,却不是为了这些事情。”
罗彦的性格,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李世民都已经习惯了这个刚刚被他当作核心幕僚的懒散少年。所以这会儿兴致也来了,就问道:“那你今天来,所为何事,要是什么琐碎的小事,明天你就继续跟着李主簿去处理文书吧。”
李世民的这话却没有吓到罗彦,只见他张望了四周一圈,李世民会意,就遣退左右。
坐下来以后,罗彦说道:“庐江王伏诛,想必殿下很是欣喜吧?”
这句话说的李世民一头的雾水,没听说李瑗和罗彦有什么关系,突然来这么一句,而且语气还很是严肃,所以李世民这会儿什么也没说,就这样望着罗彦,等着罗彦继续说话。在李世民心里,罗彦多次的出人意表的说话,最终都是大有深意,所以这个时候李世民知道这事情有蹊跷。
“王君廓不可信,殿下要防备一些了。”
王君廓此时还是李世民相当倚重的将领,所以罗彦这么说,李世民忍不住就要替他辩解:“进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王君廓跟随我多年,出生入死,向来对我大唐忠心耿耿,怎么会不可信呢?”
“殿下对于庐江王这个人,了解多少?”罗彦没有正面回答李世民的问题,只是突然问起李世民对与李瑗的认识程度。
“唔,此人年龄还比我小一些,性格懦弱,文不成武不就,若不是因为是宗室,恐怕也就是庸碌一生的人。”虽说李世民和李瑗交情不深,不过李渊的宗室其实人数并不多,所以相互之间还是有些了解的。
“既然如此,为何在王君廓统管军务的情况下,李瑗还是造反了呢?”罗彦见李世民如此说完,接着问道。
但是李世民还是不明白罗彦说什么,继续说道:“或许是因为害怕他被召回长安,有性命之忧,所以趁着人在外地,而且手上有大股兵力,想乘机翻身吧。”
“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是王君廓是什么人,庐江王不会不知道。这段时间幽州的军务可都是王君廓在掌握。若是王君廓有心,直接把庐江王给擒拿了,送往长安,自有圣人和殿下问罪,什么时候轮得到他来做这等事情。又不是当初在玄武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世民沉默了。他不是不知道的意思是什么,只是一时之间不敢相信。毕竟,这可是关乎到一个国公,而且是手握实权的国公,由不得李世民不犹豫。想了想,李世民还是对罗彦说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但是记住,不要和任何人说起,已经知道的人,记得封口。”
“殿下放心,这件事情只有四个人知道,不会其他两人我已经打过招呼,不必担心泄漏。”罗彦满怀信心。对于崔敦礼和崔颍,这两人虽说是博陵崔氏,但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种官场上的潜规则还是知道的。
见到罗彦如此保证,李世民放下新来,然后对着罗彦来了这么一句:“明天去李主簿那里,这些天王府庶务骤增,李主簿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一句话说的罗彦有些懵逼,说好的不是琐碎小事,就不用去李玄道那里的么。
果然,李世民是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无奈之下,罗彦继续做起来他那没有品级的笔吏,不过这次,王府上下可再也没有人瞧不起这位看似文弱的书生了。
第二天找到李玄道,还没好好聊上几句,就被一大叠的文书砸过来。便是笔吏,李玄道这里也是又多了两个,当然了邱轩和另一个老人肯定是还在的。
见罗彦这会儿一脸怨气抱着文书过来,邱轩倒是过来搭讪:“罗校书在玄武门大发神威的事情,我等都已经知道了,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罗校书来,真是大喜事。”邱轩前来,自然是要巴结一下罗彦。
从罗彦来以后,这两人就开始抱大腿,没想到这几天一过,罗彦居然都能混到和李玄道一个层次了。这可是让两人有些欣喜,暗道这大腿是没有抱错。所以这个时候搭讪自然是格外地殷勤。
“行啦,再怎么大发神威,还不是要被李主簿使唤。诸位还是赶紧儿办事去,过些时日要是有空,不妨一起出去喝杯酒。如今,还是乖乖做事,不然主簿发怒,你等可是吃罪不起。”罗彦也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所以这个时候自然是允诺往后可以适当拉拉交情。
见到罗彦已经许诺,邱轩是一阵欣喜,既然罗彦答应了以后一起出去喝酒,那就说明自己这些天的奉承绝对是没白费,当下开心地回去处理手头的事情了。
新来的两个,见到邱轩如此欣喜,也过来询问:“邱兄,那个真的就是当日在玄武门外杀了齐王的罗彦?”
“那还有假。罗校书与我等共事数月,我等自然是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他要去玄武门的消息,当日我就知道了。”邱轩和另一个人这会儿说出来都有些自豪。谁让他们当初就跟着罗彦,见识了罗彦调笑赵鉴,而且李世民还多次召他和李玄道一起去商议事情。
“罗校书简直就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学问好也就罢了,这武艺也不差,胆略更是过人。那可是齐王啊,想想,杀了一个王爷,这份胆识,在我等书生里头也是独一份了。”新来的有些崇拜罗彦,感慨道。
“是啊,我等书生虽说多有从军者,但是战场杀人,多是敌方士卒,杀也便杀了。但是罗校书杀得是当朝王公,这个就……”邱轩没敢往下说。
再怎么说,李元吉也是个王爷,就这么被罗彦给宰了,其实这个时候士林也多有对罗彦的诟病。
不过这个时候的罗彦可没有心情管士林对他是什么看法。自从玄武门之前的一场枪林箭雨,能够侥幸活着回来,就算是很不错了,这会儿既然已经打了赢家,还要跟别人计较那些干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罗彦遇到了一份让他眉头紧皱的文书。不,应该说不止一份,而是好几份,只是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突厥在关外屯兵。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现在才是七月,但是已经快到了秋收的季节。往年突厥收成不好的时候,都是选择在这个出来劫掠,不顾也就是在这个时节才会慢慢聚拢兵力,然后在八九月的时候南下,乘机劫掠物资。
但是这个时候就早早在关外屯兵,想来突厥人是想趁着朝中局势动荡,想要大肆勒索一笔了。
收罗起已经看过的类似的文书,找到李玄道之后,罗彦说道:“主簿,可能要出大事。”
往常的罗彦一副懒散的样子,或者就是云淡风轻,什么事情似乎都不放在心上,可是今天突然间这么神色惊慌,李玄道自然不能淡然视之,当下手中的事务,问道:“如此惊慌,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今秋突厥南下,恐怕要出大事。”罗彦说道。
素来有关突厥的事情,就不能看作小事,这会儿罗彦还着重强调要出大事,所以李玄道也越发重视:“你详细说说。”
“往年突厥南下,或是在深秋,各部分地劫掠。或是在初春,粮草不济,聚众才会南下。而今各地都有上报,说突厥各部有了集结的趋势,或是某地已经屯兵在关外,却是守而不攻。如此行事,必然是有大图谋。”缓了口气,罗彦继续说道:“何况如今朝堂动荡,各地皆有乱象,若是处理不好,怕是我等又要陷入苦战了。”
这不是罗彦危言耸听。真要是给突厥把事情搞大,李世民既要和突厥作战,还要面对各地的纷乱,到时候就算是能够坐稳了皇位,怕是又要一个十年才能重新获取稳定。
第一百零七章权利交接与封赏
这是罗彦头一回连续两天见李世民。李玄道听过罗彦的讲述之后,也是深表赞同。在罗彦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奏疏上来,说突厥在各地集结,不过这种消息早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而且那个时候李元吉还就是借着这个理由削弱李世民手里的兵权。
只是先前朝中的一大摊子乱事还没解决完,而且突厥集结的消息也仅仅是刚在少数地区确认,和以往秋季的劫掠类似,在李玄道想来,北方各地的军政长官们应该能自己处理好。
谁想到如今呈上来的奏疏这么多,形势已经超出了李玄道的预料。
感觉事情严重,拉着罗彦,李玄道就去找李世民。
自打李渊移交权利以后,李世民连同他手下的一帮子人都忙的不可开交。这不,李世民这会儿正揉着通红的眼睛处理手下们递上来的文书。虽说这里头很多都是经过手底下如李玄道这样的人事先就处理过的,但是看完文书以后,李世民还要考虑处理的方式是否适当等等之类。
好在一些小事李世民都没有事必躬亲,不然还不活活把他给累死。
接近晌午的太阳,隔着窗户透过的亮光里,李世民手持一份奏疏思索着。听到侍卫的通报,应允两人前来。见李玄道和罗彦进来,喝口茶,也不掩饰自己的疲态,李世民问道:“可是有什么急事,让你二人同时来此。”
也难怪李世民会这么问,罗彦可是昨天刚见过,没什么大事,这货回来?想来必然是李玄道拉着他来的。那么以李玄道的老成持重,如果是小事,也不会就这么仓促就拉着罗彦过来,必然自己就能处理掉了。
“殿下,我等此来,是要禀报突厥入侵一事。”李玄道也没有什么好绕弯子的,立刻说明了来意。
“哦?历年这个时候,突厥都会来进犯,怎么今日爱卿却如此慌张。”说来也可笑,五胡乱华以后,等隋文帝建立大隋,这突厥依然是年年犯边。就算是到了启民可汗的手里,经历了一次大变动,突厥的实力远不如以前,这才归顺隋朝。但是,这段时期的突厥虽然没有犯边,那也是隋炀帝杨广用大量的封赏作为交换得来的。
隋末突厥乘着中原内乱,大肆劫掠,加上很多势力的依附,就连李渊当初也和突厥关系暧昧。这么一来,突厥自然越来越势大。到了如今,都成了大唐的心腹大患。所以如今突厥要是哪一年突然不犯边了,反而让人觉得惊奇。
这也正是李世民惊讶的原因。
“这次不一样,恐怕突厥此次会大举来袭,若是安排不好,只怕内忧外患,危及社稷。”大举来袭和小股袭扰可不一样。
小股袭扰,地方只要严加防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情。但是说到大举入侵,那就是攻占城池,杀人放火,不举兵应对是绝对不行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有些着急了。他的位子来的不稳,虽说朝堂上摄于他的威势,无人敢反对。但是到了地方可就不一样了,各地叛乱刚刚平定,难保哪天就会突然冒出来继续造反,李世民可不想在一片内忧外患之中把大好的国家给葬送了。
“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急声问道。
瞅瞅罗彦,看这货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样子,李玄道只能亲自上阵,把罗彦刚才说的理由跟李世民复述了一遍。
思索良久,李世民安排道:“着令各地总管刺史,务必勤加练兵,征集粮草,严加防范。一旦突厥有变,立刻上报不得延误。诸军不可擅自出击,收拢百姓,加紧秋收。一旦突厥大举入侵,立刻集结兵马,给予雷霆一击。”李世民这是发狠了,为了防止其他地方出乱子,下达了一旦开战就速战速决的命令。
这事儿就不用李玄道他们多管了,当下就有笔吏把李世民的命令记录下来,然后交付三省去处理。
见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罗彦和李玄道两人也就告退了,该说的事情说完,双方都忙着呢,没有那么多时间闲聊。
不过突厥的事情一完,李玄道他们剩下的文书就处理的相当轻松了。现在秦王府的权利逐渐和朝廷事务合拢,很多事务处理起来没有了以前的掣肘,很是轻松。也有些事情直接移交给三省去处理,这样一来倒是省了罗彦他们很多事。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初五。
这是太史局和礼部商议之后,确定的黄道吉日,正是适合册立太子的好时候。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乃是预备的帝王。而现在李世民虽说还没有承袭太子之位,但是已经有了太子之实,所以由不得礼部不重视这次册封。
册封太子的第一项事务,就是祭天。这事儿可是重要到无与伦比,毕竟这国之储君,也是将来的天命之子,不搞这么一套,李世民这位置可就真的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李渊要亲力亲为,念完了祭文,带领着百官跪拜以后,这不算繁复的祭天仪式才算是结束。不过正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就是册封太子的仪式。
遵从前朝礼制,也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李世民的地位,太子册封的仪式交由礼部尚书唐俭主持。只见一身衮服的李世民被唐俭引到李渊坐着的龙椅前方,向北而立,接着唐俭向东,拿出李渊御笔写就的诏书,朗声念道: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
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
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
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诏书已下,但是这个仪式也才是刚刚开始。
李世民叩拜谢恩,以后,结果圣旨。随后,李渊的近侍捧来太子玺绶。玺绶交接的过程也简单,之间李世民再三稽首,表示接受太子玺绶以后,接到手中,再次叩拜。随后,由礼部尚书唐俭唱名:“皇太子臣李世民。”赞礼官随即应声:“可。”
这就表示李世民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仪程,接下来就是百官们要做的事情了。
山呼万岁,在李渊宣布大赦天下以后,众臣纷纷献上贺表。
接受了百官的祝贺,这册封大典也就结束了,只是明面上,李世民有了正式参与处理国家政务的资格。
原本以为这样就算是事情会平静一段时间,没想到,仅仅是过了五天不到的时间,李渊就有了新的动作。参与了玄武门政变的功臣,大部分都收到了李渊不同程度的封赏。先是宇文士及被任命为太子詹事,随后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被任命为左庶子,高士廉和房玄龄被任命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
原本罗彦以为这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他的封赏也突如其来。东宫司经局文学。这个官儿可是够大了,正六品下,比之以前罗彦当过的秘书省校书郎的官大到没边了。就算是他的老师,陆德明老夫子,在没有教授李承乾以前,那个国子学助教也才是从六品上。
司经局是掌管东宫典籍的,而司经局的文学,不仅仅是要分管典籍,还要侍奉文章,基本上也算是常伴李世民左右了。
对于这个官职,罗彦感觉有些受宠若惊。跨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罗彦不得不去找李世民。
“殿下,这次的封赏,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罗彦有些皱眉头,毕竟,他之前跟李世民也打过招呼,就算是有天大的功劳,最好是不要幸进。而这次,一下子从一介白身,跳到正六品的职官,这实在跨度太大,罗彦一时之间确实有些接受不了。
李世民笑着问道:“有什么问题?难道进之是嫌有些官小了,没关系,司经局的冼马还空着,不如进之去好了。”
李世民的话可是把罗彦给下了一跳。开玩笑,虽说李世民对于那些功臣待遇都不错,但是这会儿要是自己当着他的面嫌官小,那还了得。慌忙解释道:“殿下莫要戏弄微臣,只是我曾经说过,不论如何,不得幸进,恐才德不足,辜负殿下期望。而今骤得高位,更是心惊胆战。因此想推了封赏,安心做一介校书便好。”
罗彦的话可是把李世民给惹笑了。
“你这算是幸进的话,那房杜二位庶子,以及辅机他们,岂不是幸进过头了?”李世民说的没错。房玄龄和杜如晦,在此之前一个是秦王府的记室,一个是秦王府的曹参军,要论起品阶,能高到哪里去,也就是七品里头的拔尖。但是这个时候人家都当了正四品的庶子。虽说跳的级别都差不多,但越往高处走,这职缺越少。也就罗彦比房杜他们少了这些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经历,不然只论玄武门事变的贡献,罗彦也不比这两人差。
何况,这都是李世民和李渊商议过,可以压低了罗彦的封赏才有的结果。总不能,真的给个司经局或者弘文馆的校书去做吧,那也太寒碜人了。
第一百零八章执失思力在作死
整个七月,是权利更迭异常频繁的一个月。短短一个月时间的间隔,原本的太子府属官们,突然就成了这个国家权利最高的那一层人。
高士廉成了侍中,宇文士及成了中书令。其他房杜以及长孙无忌这些人,统统成了三省六部的头头。李渊的权利,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就全都移交给了李世民,并且为他铺好了路。至于军队,一番封赏下去,诸军的大将军基本上都被李世民的人给掌控着。
铺好了路,八月初九这天,李世民在隆重的典礼中登基了。短短两个月时间,为李建成和李元吉家眷修筑的深宫已经建好,也把这些统统送到那里严加看管。而李世民的继位大典就在东宫正式举行。
按理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李世民权利到手,也终于可以安心。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正所谓欲受千金必承其重,听到突厥集结大军前来进犯的消息,李世民就乐不起来了。
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然下令让各地的军队严加防范。但是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各道兵马,依旧是按照平日的习惯,训练,巡视。不就是突厥的小股兵马前来袭扰么,大家见得多了,这几年也没少跟突厥打仗,所以都有些放松。
得知李世民刚刚继位的消息,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颉利可汗立刻带着十数万骑兵南下。毕竟是骑兵,而且是一路劫掠,根本不受辎重的影响,所以这十多万个人马,居然短短几日就打到了泾州,向武功挺进。
这里,已经距离长安城不远了,再这么打下去,人家就要打到了家门口。
怎么办?历次对付突厥入侵的办法,要么议和给些东西让人家回家,要么迎头痛击打到他不敢来,再要么就是先打一架然后再议和。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正是一片吵嚷,为的就是怎么应对来势汹汹的突厥。
作为武德朝的老臣子,萧瑀陈叔达这些人自然是对几年前代州总管李大恩被杀的那一次印象颇深,为何,当初的局势要比现在好很多,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想着要把突厥打痛了,然后随便给点东西,哄他们回去。
结果呢,要不是一个郑元寿,这大唐都要被突厥给灭了。所以这些人是坚决不同意打仗的。
“陛下,依历年之旧事,我大唐虽然甲胄之士百万,然则突厥骑兵灵活机动,向少与我等大军正面交锋,反而依仗骑兵之迅速,善于集结大军对我军各个击破。值陛下初登大宝,不宜擅动刀兵,不弱就此议和。”萧瑀说道。
可是原秦王府的那些武将可不干了。这些人里头有不少和突厥打过仗的,此时见萧瑀如此夸大突厥的实力,贬低自家的威风,这些人可就不干了。
“陛下,休要听这老匹夫长他人志气灭我等威风。突厥小儿年年来犯,我等便年年给予大量财帛。就像罗小子说的那叫什么割什么亡,这么下去,迟早给人家当了孙子,还要我等武夫做什么。”尉迟敬德本来就是个暴脾气,这个时候听见萧瑀这么说,怎么能忍受得了,立马出来就是一顿抢白。
尉迟敬德原本就是个莽汉,这个时候听见别人看不起军队的实力,嘴上哪有什么客气话,所以这番抢白里头,倒是有一般是骂人的。不过作为玄武门事变的大功臣,就算是有言官弹劾他殿前失言,李世民却丝毫不予理会,只气的萧瑀一阵气喘。
强压着让尉迟敬德给萧瑀道了歉以后,李世民说道:“嗯,罗彦说的是‘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敬德倒是好记性,没想到居然还知道这个。”
李世民的意思很是明显,这是要打啊。房玄龄和杜如晦想着阻拦,但是已经晚了,当即李世民就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前往泾阳防御突厥。当然了,这个时候说是防御,其实李世民给尉迟敬德的意思,还不就是让他等突厥来了就打么。
尉迟敬德虽说人是鲁莽一点,但是遇到打仗的事情,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