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文宗系统-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李世民笑着说道:“我穿过的明光铠,兵部司库里百炼横刀,御马监给你挑出一片好马。够了么?”

众人有些艳羡地看着罗彦。李世民给罗彦的这些东西也实在太好了吧。他穿过的明光铠,质量自然是顶好的,但是象征意义还大于实际意义,那就是意味着罗彦有代天子出征的意思。兵部司库里头的百炼钢刀,也不知一般人能够得到的,要不是武将里头使用横刀的人挺少,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有剩下的。至于马匹,在这些里头反倒是算不上最好了。毕竟没有让罗彦自己去挑。

谢过李世民的隆恩,罗彦开心地坐下。

安排好了罗彦的事情,李世民就差尉迟恭先行出去集合军队。相应的,他在这里,和中书省的一众官员拟旨,着令大军粮草由沿路各州县提供,随后才会专门派军队押运粮草到前线。这也是李世民心里着急着尽快平定李艺的叛乱,才兵行险招。要是往常,光准备粮草就得先耗上一两天。

随后又单独拟旨交给长孙无忌,让他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罗彦回到录到陆府,收拾好东西,皇宫就来了几个千牛卫,把李世民吩咐下来的东西全都交给罗彦。望着手里沉甸甸的明光铠和横刀,听着战马嘶鸣声,罗彦无形中感觉到了压力。对方可是纵横幽燕之地的燕郡王,就是突厥提起他的名字,也有小儿止啼的功效。

自己这方也就一个尉迟恭可以拿得出手,自己也就是护身可以,战场厮杀,能保住自己性命,却不一定能必胜。想想,罗彦叹了口气。将马匹送到自己的府邸,着令仆役好生喂养以后,罗彦来到陆府,向自己的老师告别。

“老师,李艺谋反,如今已经占据了豳州。弟子不日就要跟随大军出征,希望弟子不在的这段日子,您保重身体。”虽然知道自己这趟必然胜利归来,但是这一去就是个把月,还不能保证时间长短,所以罗彦格外注意嘱咐陆德明保重身体。有陆敦信的嘱托,还有他对陆德明的尊敬,罗彦有些放心不下。

“傻孩子,你尽管去就是了。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枉送了性命。还有,听你一说,领兵的是尉迟恭。此人多少有些嗜杀,要是李艺兵败,你要记着时刻拦着他,不要杀俘虏。开战以前,他们是你等的生死大敌。等到兵败如山他等弃械投降,那他就是陛下的子民,即便是十恶不赦,只要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就把他们带回啦。如何处置,那是大理寺和陛下的事情。”陆德明有些担忧地说道。

罗彦身怀武艺的事情,在玄武门之变以后,罗彦就跟陆德明交代清楚了,虽然很奇怪罗彦一直没有在人面前练过武,但是只要罗彦一切安好,陆德明也不深究。此番罗彦前往豳州,陆德明嘱咐过罗彦小心以后,就不再关注其他。

在他的预料当中,李艺就算是一时势大,到最后肯定还是会输。但是就怕领兵的将领得理不饶人,株连了普通的士卒,那就不好了。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李世民手底下以尉迟恭的杀性最大,偏生罗彦说话还勉强能制约的住尉迟恭,所以陆德明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弟子身上。

答应了陆德明的要求,罗彦就提前回府休息了。怎么说豳州离长安也有好长一段路程,骑马走过去,如果精力储备不够,可是会累死人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中军帐里议方略

次日朝会,李世民仅仅是把之前处理的结果向大臣们宣布完毕,告知天下人李艺反叛的消息。随后就命令尉迟恭长孙无忌罗彦三人率军立刻赶往豳州。

豳州距离长安并不远,但是天气有些严寒,限于季节白天也比较短,所以长长的队伍,洋洋洒洒地从中午走到日落西山,也就堪堪走出几十里地。预计着明天早上起来以后,强行军到下午就能赶到,尉迟恭吩咐下去,就地扎营休息。

安排了岗哨以后,协助亲卫把帐篷搭好,尉迟恭唤来诸多参将校尉,商议明天到达豳州以后的方略。

依照现有的信息,诸将领都认为必须要强行攻城。豳州去年收获不错,府库的粮草还算充足,要是跟他们打消耗战,自己这边人马太多,不利于长期围困。而且,考虑到这件事情的影响,李世民刚刚改元,就出现这么一档子事情,必要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李艺一举击败擒获才行。不然可真的就丢了李世民的面子。

尉迟敬德听得深以为然。不过强攻也是硬碰硬啊,就李艺的军事才能,那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李艺打的仗,算起来要比他尉迟敬德还多呢。要是自己这边损失惨重,也给李世民交代不了。

就在尉迟恭准备绝顶第二天驻扎到豳州城外以后晚上就趁夜色强攻,罗彦突然张口把尉迟敬德的话给拦了回去。

“将军可知,陛下给我等的粮草足够大军吃几日?”作为随军记室,罗彦自然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而且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

尉迟恭想想说道:“陛下给我等的粮草足够大军一个月的,但是考虑到这件事情的影响,只能速战速决,我认为七日之内,大军必须攻下豳州。”尉迟敬德心中自然有计较,所以也不瞒着罗彦,直接说道。

“我倒是有个法子,如果能行,可以兵不血刃就收下豳州城,顺带还把李艺也活捉了。就是不知道将军敢不敢冒险。”罗彦很是轻松地说道。

有这样的办法,尉迟恭自然是万分欣喜。

士兵损失惨重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要是有兵不血刃能够拿下豳州的办法,只要罗彦所说的办法时间不超过他心理预期太多,他绝对会同意。

当下尉迟敬德就点点头,说道:“既然你有这么好的办法,那么久快快将来,也省得我等在这里苦思冥想。本来这事儿就是你们这群文人该干的事情,肚子里那么多花花肠子,不用在敌人身上就可惜了。”看似夸奖实则是一顿讥讽的话让底下的众多将领偷笑起来。

不过笑归笑,这些人还是耳朵支棱着停罗彦究竟说得是什么好主意。

扬扬手中的几个册子,罗彦说道:“这是临行前我从吏部和兵部拿到的关于豳州长史赵慈浩和统军杨岌的情况,此二人皆是忠心之辈。在豳州陷落以后,消息就是赵慈浩传出来的。从种种迹象看来,此二人现在依旧活着,而且行动很可能相当自由。”

顿了顿,罗彦继续说道:“我等可派心腹手下,明日在夜色之中潜入城内,伺机找到二人,让其收拢原本城内士卒,乘机打开城门,我等杀入城中,生擒李艺。此外,命人潜入城内,四处散布陛下定李艺为叛逆的诏书。早早赵慈浩的消息中就说道,李艺是借陛下密诏如京之名裹挟了士卒前来,此诏书散布出去,同时允诺我等只杀首恶其余人等一概不追究,到时候李艺众叛亲离,自然有人会把他绑来。其三,此时大军应该分兵两路,一路直奔豳州,另一路前去截断李艺逃亡幽燕和突厥的道路,如此一来,就算是强攻,也能保得万无一失。”

罗彦不可能不考虑李艺事败以后逃亡突厥的可能,虽然在被人心里,突厥可能恨李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真要是李艺前去投奔,突厥人绝对会像见了金子一样对待。向来崇拜强者的他们,对于汉人英豪的投奔向来来者不拒。像刘黑闼,高开道、菀君璋这些人,前前后后反复投奔了背叛突厥,但是临了突厥还是对这些人抱着极大的热情。

对于罗彦说得办法,尉迟敬德自然是认同的,但是这中间也有问题,尉迟敬德问道:“你就那么肯定,这两个人绝对没有问题。”这可是关乎数万人的大事,要是万一被这两人给骗了,到时候尉迟敬德就难辞其咎了,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谨慎。

点点头,罗彦说道:“如果说文的那个我不敢保证,但是武的这个,我可以拿我的性命作保,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罗彦对这个杨岌这么信任,居然敢拿自己的性命在这里作保。这可不是过家家啊,在军营里,这么说仅次于下军令状。罗彦是什么人,五品官,深受李世民看重,将来的成就绝对不低。

但是就这样一个人,用命去信任另一个小统军,众人立马打消了疑虑。

“试试吧,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罗彦似是请求,似是称述地说完这句,就再也不张口了。

想想罗彦说得也没有错,反正实施这些计划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行不行等一两天也不算什么,因此环视一圈,看诸多将领都点头同意,也就通过了罗彦的提议。

回到自己的帐中不消半刻,长孙无忌就找了过来。

两人坐在火盆旁边,长孙无忌问道:“进之,原来白天你找我要赵慈浩的履历,就是为了琢磨他这个人啊。”

罗彦笑着说道:“不错,既然豳州陷落的消息是他传来的,那么首先我就要看看他这个人如何。事情发生那么长时间,既然能被李艺留着,要么是李艺自己掣肘,要么就是他现在已经附逆。但是我仔细查看了他的履历以后,发现此人家眷多在长安,乃是孤身赴任。这样一来就杜绝的附逆的可能。所以我判断,李艺必然是裹挟了很多士卒来的。”

随后,罗彦淡淡地说了一句:“至于统军杨岌,可能你还不知道,他曾经是陛下的亲卫。”

见罗彦连如此的消息都知道,长孙无忌一声惊呼,问道:“他不是此前在千牛卫么,怎么可能是陛下的亲卫。”

见长孙无忌如此惊讶,罗彦解释说:“若非陈奇告诉我,我也不知道。他在山东战场回来以后,就加入了千牛卫。两年后又调任到豳州,直到现在。时间太久,好些人都不知道他的底细。因为当初秦王亲卫不能直接加入千牛卫,所以陛下使了些手段。”

这里也是为了给李世民说好话,其实哪里是使了些手段,李世民直接就把当时的杨岌履历伪造了一份。

长舒一口气,罗彦继续说道:“我临来的时候,陈奇找到了我。他告诉我说,杨岌此人绝对可靠,不然,我要是因为这个身死异乡,他就自杀给我赔命。”

长孙无忌有些嫌晦气,笑骂道:“你这厮也实在说话晦气,什么身死异乡,我等携皇皇大势,必然是势如破竹。再说了,你连亲自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哪来的身死异乡。”长孙无忌以为,罗彦也就跟他一样,打仗的时候,稳稳坐在中军帐里。这么多的兵力,要是还让李艺冲到中军帐,那大唐也该亡了。

“我献出的计谋,自然我要亲自去看看。陈奇跟我保证杨岌没有问题,但是我也得向那些进城的将士保证,我说的没有问题。”

听到罗彦这样的理由,长孙无忌也是一阵无奈。罗彦平时也看着很聪明一个人,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就变得这么笨了,还说什么要为那些将士保证的胡话。长孙无忌不由劝阻道:“进之啊,这种事情你还是不要掺和了吧,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好了。”

想想,罗彦突然笑着说道:“长孙尚书说得对,我等就坐着看好戏就行了。”

反正尉迟恭也不会同意自己亲自去前军,罗彦就没有了亲自出手的机会。不过,只要是他说的那两个人值得信任,那么来的这么多大军,恐怕到时候能够用上的,反而就是分兵出去以后堵截李艺后路的那一支。

这样说起来,就连尉迟恭都成了看戏的,罗彦可以想象,到时候他的双锏一下都没有动弹,就这么被属下一个个抢了功劳,尉迟恭的脸会不会更黑。

看着罗彦突然转变的态度,长孙无忌有些好奇,所以多问了一句:“进之为何突然之间笑的如此诡异,可是又想到了什么阴损的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有些促狭地笑着,罗彦也不隐瞒什么,说道:“你说,要是尉迟将军双锏丝毫未动,这场战争就赢了,他会不会气的脸发黑啊。”

有些无奈又好笑地指着罗彦,长孙无忌说道:“你啊,平日里也是一个谦谦君子,怎么遇到尉迟将军,就变得如此不堪。”边说便笑着离开了罗彦的帐篷。(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豳州城内风云起

翌日四更时分,尉迟恭就叫起士卒,埋锅造饭。毕竟是冬天,要是在这种冰冷的帐篷里头睡太久了,身体冻伤都是小事,一睡不起那都很是正常。何况,在尉迟恭的预算里头,趁着急行军,到了地方也不过就是正午时分,到时候天气还暖和一点。

早饭过后,喝上士卒递过来的一大碗姜汤,罗彦和长孙无忌翻身上马,跟在尉迟恭身后急驰而去。

分兵的事情在昨晚已经定好了,但是尉迟恭依旧是带领着大部队前往豳州。其实尉迟恭觉得,分兵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按照罗彦的计策,十拿九稳地就能把李艺给当场擒获。显然这位也是高看了罗彦。

到达豳州,如同尉迟敬德计算的一样,恰好正午时分,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不过空气被太阳晒着,还觉得有点暖烘烘的。趁着士卒们还没有力竭,尉迟恭立刻组织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别的不说,姜汤先要来一碗。就算是尉迟恭自己,这会儿在马上吹了半天冷风,也觉得有些受不了。

对于尉迟恭军事上的才能,罗彦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像这等小细节,要是给罗彦,怎么也不会想到,而且对于行军的路程估算,这也是需要将领对于很多方面都有正确的判断才可以做到的。

罗彦刚想着回去好好休息一下,虽说自己会马术,但是骑了半天马,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这要是再来这么一下子,罗彦觉得自己可以去死了。

不过这个美好的愿望注定要被打破,还没等他到自己的营帐前头,就被尉迟恭派人把他请回了中军帐。方略既然定下,接下来就剩下实行了。

没想到的是李艺为了彻底防卫,居然限制了豳州城进出。这下子原本想让人混入找赵慈浩的计划就行不通了,那么剩下的只有强攻一道了。

想了想,罗彦说道:“不如把强攻改为是佯攻。我等不需要再去派人手告知这两人了,佯攻一次,告诉他们我等来了就好了。”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过就是刚才因为没有了进城的机会,直接就把里头两人也给放弃了,寄希望于他人,不如自己等人好好的干一场。人这么多,强攻几次迟早能把城池拿下来。

“稍事歇息,大军派出一部分做进攻态势,其余人等全都在帐篷内休息。到了傍晚时分,做饭的时候,拍休息好的一部分上去佯攻一番。等到明日,想必就会有结果。”罗彦嘴角含笑,阻止了尉迟恭强攻的打算。

其实现在强攻除了多死些人,没啥好处。李艺虽然占领豳州不久,但是一应的防御设施都已经准备好了,远远望去,城头燃烧的火焰,就不是平时能够看到的。己方还是疲惫之师,就这么强攻,虽说能借着人数优势攻进去,但是自己损失可少不了。

想了想,尉迟恭还是选择相信罗彦一回。

按照罗彦所说的,尉迟恭吩咐下去,就留出三成的兵力在外边做出攻城的姿态,但是往前走几步,又倒退回来,吆喝的声音倒是不小。引得李艺都不得的出来站在城门上看着。虽然知道这是尉迟敬德疲兵之计,但是李艺也没办法,就这些人,一旦没注意,被攻上城墙,李艺就算是神通广大,也是回天乏术。

身穿红褐色的戎服,李艺捋着长髯,静静望着罗彦这边的营帐。

“王爷看旗号应该是尉迟敬德领兵,只是按照他的性格,手里头有这么多人,怎么不强攻,而是用这等低劣的手段耍滑头呢?”有副将疑惑地问着。他们实在不理解,尉迟恭搞这么一出疲兵之计,还能让他们都看出来,为的是什么。

“耍滑头?你等也太小看他了。如果说以前就是只有蛮力的蠢牛,那么现在他就是奸诈的恶狼。他这是在用阳谋逼我啊。”李艺一阵感慨。也就几年不见,没想到尉迟恭都有这等智慧了。“你等看出是他用的疲兵之计不假,但是你等有办法破了他的计策么?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他是看准了我带的人马比他少,想通过这种办法,要么逼我等出城应战,要么生生把我等给耗死在这里。”

听了李艺的解释,这些副将们面面相觑。和尉迟敬德分开也就是四年的时间,想当初这位在山东战场上,也就是一位武力非凡的勇将,如今都能做一方统帅了。这个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将军有何良策?”副将们是没有注意了,只能来问罗艺。

“城门上撤下一半人,在城下修整,轮番换岗。他们要是偷袭,也就是傍晚时分,天气渐冷,又要吃饭,这个时候最容易攻我等不备。小心应付即可,不必担心。再说,一旦强攻,我等不敌,还可以原路返回。”说完,李艺摆手示意副将们好好守着,自己一个人回到了临时的居除处。

城内,赵慈浩此时偷偷来到了统军杨岌的府上。尉迟敬德的兵马来的正好,李艺为了防备对方攻城,把自己的军队全都调派到了城墙边上。城墙周围是重兵把守,但是城内就管理太松懈了,也正好让赵慈浩溜出来。

“杨统军,看这个情况,朝廷是派了大军到达城下了。早上还巡查异常严格的城内,此时已经看不到巡查的队伍了。”赵慈浩望着杨岌说道。

想要成功把朝廷的大军放进来,杨岌是很重要的一环。好在杨岌到这个时候,手上的兵权都被李艺给夺取,但是性命无忧,而且也没有投靠李艺。赵慈浩此来,就是想说服杨岌,双方合作拿下李艺。

“我知道长史的来意,其实我也在等这个机会。”杨岌突然就冒出这么一句,倒是把赵慈浩吓了一跳。想到对方是个武夫,不太喜欢自己这样云山雾罩,赵慈浩也就坦白地说道:“李艺把重兵都掉到了城墙附近,我等何不趁此机会,纠集将军的旧部,直取李艺的临时府邸。先拿下李艺,叛军没有了首脑,自然就会开城门投降。”

杨岌是亲自见过李艺的武艺的,而且李艺的亲卫也很强,不是这种普通府兵能够打赢的,所以摇摇头说道:“李艺的武功如何,我是亲眼见过的。就算是我等集结全部的手下,也不一定能够留下李艺,更有被他反杀的危险。”

听到这里赵慈浩有点丧气:“那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干看着吧,要是我等不乘机做点事情,大军少说也要十几天才能破城,到时候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无须担心,呆会我找人问问,到底是谁领军而来。同时也暗中集结人手,长史那边也做好准备,若是可能,今夜我就往城外送信,明日要是大军攻城,我等带了人手直接强开城门。到时候就算是打开一个人通过的缝隙,我等都赢定了。”

杨岌有理有据的办法,让赵慈浩一阵叫好,为防夜长梦多,出了杨岌的宅邸,赵慈浩立刻就开始联络旧部。

另一边,杨岌召集手下就轻松多了,装作是去看看的样子,杨岌晃悠着到了城墙边上,望见自己最信任的部下,远远的点头示意,然后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转身离开。

这是他们独有的暗号,都是一些前秦王府的士兵,分散到各地以后,又重新集结起来,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圈子。刚才杨岌的一番动作,就是表示要在往常最喜欢去的地方,不见不散。

杨岌约定的地方是个小茶馆,平日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但是眼下兵荒马乱,一些常来这里的人也因为恐慌在这里扎堆。此时此刻,三三两两,喝着茶,确实不怎么说话。生怕自己嘴不怎么严实,就稀里糊涂当了乱军的刀下之鬼。

要了一壶茶,杨岌慢悠悠地喝着,倒是也有认识杨岌的人过来打声招呼,时不时忧虑地来一句:“杨统军,这事儿你看到底怎么回事啊。”

杨岌也只是笑笑,说着:“诸位也不要往我这里围了,如今我的兵权都被收回去了,什么统军,能把我自己管好就算不错了。万一哪天燕郡王一个不高兴,拿我出气,我这脑袋就得落地上。诸位散了吧,别惹了不自在。”

杨岌看似一副失落的样子,迷惑着一批有一批前来向他询问消息的人哭丧着脸回去。

没办法,为了自保,这个时候要是不装可怜,杨岌的计划恐怕就会遇到阻碍。

等了大约有一个时辰的样子,刚才杨岌示意的那个人终于来到了茶馆。此时已经换下了戎服,一身便装看起来丝毫没有当兵的样子。坐下来,先拿起茶碗倒上一碗温茶,一口气喝完以后,来人开口抱怨:“这贼老天,恁地冻人。城外尉迟黑脸的几万军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硬是站在那里不上来打一场,太没意思了。”

几句抱怨的话,就基本上把杨岌想要知道的信息全都说出来了,要是被别人听去,也就是市井闲聊,但这个时候杨岌听了就不一样了。当下接话:“这兵荒马乱啊,我等兄弟明日叫到一起聚聚,要是大黑脸攻城,城门前捅了马蜂窝,那可不得了。今夜,你先代我等往外打几石头,至少让他们听个响。”

双方说话的声音都比较低,同时茶馆里闹哄哄的,杨岌的遭遇又没人想跟着遭灾,所以双方一路套话,反而相当安全。来人听完杨岌的话以后,又喝了一碗茶,这才不紧不慢地离开。(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异常残酷的佯攻

约摸申时末,太阳已经离西山头越来越近,豳州城外没有高山遮挡,也不见茂密的丛林,晚风吹来,扬起地上的雪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