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赫拉德城中除了有供奉宙斯雅典娜等希腊众神的希腊神庙外,更多的则是里边修建着佛塔等标志建筑的佛教寺院,看来在安息这点倒是与贵霜很相似,那便是两国都是个既信奉佛教、也不排斥希腊众神甚至还有其他宗教的国家。

总督府的建筑倒是非常高大,同邻近的贵霜帝国北方的城市一样,城内的建筑也大多是石木建筑,虽然也有一些砖木混合建筑,但是数量还不多,其建筑风格也是与贵霜的风格极为相似,因为这里以前都曾经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地盘,因此当地的建筑甚至民俗都带有明显的古希腊风格,所以赫拉德城的总督府从外表看上去,与科洛格城给老刘留下一段刻骨铭心记忆的总督府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进了总督府的大院之后,总督府中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在院中迎接大汉的贵宾,而且从进了院子之后到总督府的大厅之间,还都铺上了红地毯,奥布里斯请老刘和使团其他官员都从红地毯上走过去,而他则陪在老刘的身边进了大厅。

等众人在大厅中的一张长条桌子两旁分宾主坐下之后,奥布里斯总督又向老刘和使团众人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安玄大师则在他每讲完几句之后,便为老刘等人翻译过来,令老刘等人很是感动。

等奥布里斯讲完之后,老刘也向奥布里斯总督和赫拉德城的其他官员表示感谢,而接下来,双方也就大汉与安息两国的商贸问题进行了一番会谈,因为在安息帝国境内,行省也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奥布里斯想的是如果是单纯的商贸问题,他可以不经过安息朝廷的同意,自己利用马尔吉亚那行省的地域优势,把与大汉通商的事情商议好,如果大汉将来能够把赫拉德城作为与安息帝国贸易的中转站,那么赫拉德城的税收便会大幅上涨,到时候自己这个总督的日子也就更好过了。

可是老刘想的是将来即便与安息人做生意,那也应该首先与安息帝国签订通商协议,而赫拉德城只是安息的一个边境城市,虽然会因此得到许多的好处和实惠,但是在双方对等的前提下,他是不会直接与奥布里斯总督来商谈这些的。不过老刘也考虑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如果将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量扩大了,而安息的都城泰西封毕竟在遥远的西方,因此如果有什么问题出现,想找大汉使馆的人来帮助解决将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老刘突然又想到了领事馆的作用,因此将来他可以在诸如安息的赫拉德城、贵霜的科洛格城这样的与大汉有贸易往来的城市中设置领事馆,这样有了领事馆的存在,这些城市中的大汉商人一旦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可以直接找领事馆来解决而不是一定要到这两个国家的大汉使馆去了。

于是老刘便向马尔吉亚那总督奥布里斯说明了使团这次到安息帝国的来意,当然除了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加强两国的商贸往来,而且将来他还会继续西行到达罗马帝国,那么将来大汉与罗马之间一旦可以直接通商,陆路通道一定会从安息境内穿过,因此他也会与安息帝国的有关大臣商定这些过境货物的关税问题,到时候也会在两国的都城互设使馆。不过为了保护大汉在赫拉德城的商人的利益,因此老刘便提出大汉除了会在安息都城泰西封设立使馆外,还会在赫拉德城设立一个领事馆,代表大汉全权处理赫拉德城大汉商人与赫拉德城之间的诸多事宜。

第418章 安息遇险(一)

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双方的其他人自然都是一头雾水,于是老刘只好又把领事馆的情况详细向在座的双方官员进行了一番介绍,包括领事馆的概念、形式和作用,尤其是领事馆与使馆的区别等等,待老刘费了一番唇舌之后,众人也终于明白了老刘的意思。

奥布里斯当然首先表示欢迎将来大汉在赫拉德城设立领事馆,这样自己便可以直接通过大汉的领事馆,与大汉进行商业和其它方面的合作,毕竟泰西封城距离这里太远,要是事事都通过大汉设在那里的使馆来进行,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也会在路途上浪费不少的人力财力,因此他表示只要将来老刘到了安息都城泰西封,把有关使馆和领事馆的情况向安息国外说明之后,估计国王沃洛吉斯四世肯定回同意,自己这边也一定全力支持大汉在赫拉德城的领事馆的建设,争取尽快将赫拉德城的大汉领事馆建立起来。

结果在双方就领事馆的事情达成一致以后,一个上午也就过去了,奥布里斯热情的招呼老刘等人跟着他去总督府的宴会厅,他已经在那里为大汉贵宾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也算是今天为大汉使团的到来接风洗尘。

看到主人如此热情,老刘等人当然不能推辞,况且昨天晚上奥布里斯已经把今天中午设宴的事情告诉他们了,因此老刘在客气了几句之后,便跟着奥布里斯等人离开了公事大厅,双方把阵地转移到了总督府中装饰精美的宴会厅中。

由于他们上午商谈的时间很长,因此总督府中的仆人们早就把饭菜准备好了,昨天晚上老刘他们已经尝到了安息的美食,众人都觉得还很合大家都口味,而今天中午在宴会厅的桌子上所摆的各色菜肴,更是令老刘等开了眼界,知道在安息帝国还有更加精美的美食与美酒存在。

桌子上除了数量最多的肉食以外,还有一些蔬菜和蛋类、奶酪等制品,而肉食则不光是牛羊肉,还有一些飞禽和猪肉,另外便是烹调的方法也有很多的花样,令众人吃起来更觉得可口。

美食美酒在前,令使团中的两位大肚汉兼酒鬼淳于琼和文丑乐的嘴都快合不上了,待主人奥布里斯宣布开席之后,他们也不用主人客气,自己便酒一口菜一口的吃上了,老刘也知道他们两人便是这种性格之人,因此虽然觉得他们的吃相有些不雅,但是自己让他们装文雅他们也学不来,所以索性也就随他们去了。

安息人与贵霜人一样,也都是喜好喝酒之人,而且安息的葡萄美酒同样是他们的特产,今天奥布里斯总督给他们上的也是最好的陈年佳酿,因此喝起来口感更好,而在主人的盛情招呼下,老刘等人也是来者不拒,令奥布里斯总督和他手下的官员对老刘等人的好感大增。

喝了一会儿之后,看到大汉的平北王和几位武将喝酒如此豪爽,令奥布里斯等人好胜心起,有心一试对方的酒量,所以很快酒桌上便出现了大汉这边有老刘、淳于琼、文丑三人,而赫拉德城也同样是奥布里斯带着两名军官与他们比试起了酒力。

安玄大师虽然也知道安息人素来好酒,但是他这一路下来,更知道老刘等人的酒量那可是喝烈性白酒练出来的,因此不管是西域的那些小国也好,还是贵霜与安息的这些以酒量大而著称的酒鬼们比起老刘等人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虽然说葡萄酒后劲大,但是比起白酒来还是要差远了,所以他不用想都知道双方拼酒的结果,最后那几位安息人肯定是被抬着出去的。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安玄大师所预料的那样,双方在喝下了几十瓶的葡萄酒之后,果然是奥布里斯与两位安息将军首先败下阵来,而且他们也确实是直接倒在了宴会厅中。

令那些一直看着他们拼酒的安息官员惊讶的是,老刘几人在奥布里斯他们被抬出去之后,仍然继续谈笑风生的喝着葡萄酒,似乎他们三人根本便没有尽兴一般。

接下来使团在赫拉德城又逗留了两天,期间,老刘带着几名大汉商人和王允等人对赫拉德城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然后老刘又与几名大汉商人谈了一下,因为老刘的想法,是在与安息帝国签订友好条约、并在双方的都城互设使馆之前,先在安息马尔吉亚那省省会赫拉德城建立大汉的领事馆。

由于马尔吉亚那省的总督奥布里斯已经基本同意了老刘的要求,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所以老刘在与王允等人商量之后,决定从几名商人中留下一人来负责在赫拉德城进行大汉领事馆的筹备工作,同时老刘也会留下五名亲卫队员在这里,帮助留下的商人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跟着老刘来到安息的一共有四名大汉商人,他们之中领头的那位名字叫作胡明,乃是大汉洛阳人氏,从他家的前几代开始,便一直来往于大汉与安息帝国之间经商。而他从十五岁起,便开始跟着父亲来往于丝绸之路,因此对于安息帝国的情况非常熟悉。当老刘跟他们几位谈过之后,胡明便表示自己愿意为王爷分忧,在赫拉德城进行大汉的第一个设在外国的领事馆的筹备工作,而老刘也希望在自己将来从罗马帝国回来时,赫拉德城的大汉领事馆便已经正式开张了。

至于剩下的几位商人,他们则继续跟着老刘前往安息的都城泰西封,因为使馆中会需要更多的人员,而且老刘还答应他们,一旦他们都在使馆或是领事馆中任职后,等他回到洛阳之后,便在大汉的商队前往安息之时,将他们的家属都送过来。他们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都可以享受与大汉内地的郡太守或是县令一样的待遇,朝廷会发给他们同样的俸禄,还会每年给使馆一定的费用。

几位商人听了这些之后,心里更愿意去使馆或领事馆做事了,这样既可省去了常年在野外奔波的劳碌之苦,同时也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的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还可以把家属也带到安息的使馆领事馆一同生活,因此几位商人都感叹王爷真是体察民情,真心为百姓做事,他们也一定不辜负王爷的重托,把使馆和领事馆中的各项事务做好。

这中间老刘也与奥布里斯总督会晤过几次,最后双方也达打成了一致,那就是让大汉在赫拉德城中先把领事馆建立起来,而老刘也会在到了安息都城泰西封后,向安息国王沃洛吉斯四世说明此事,同时征得他的同意。奥布里斯也会派信使前去泰西封把此事向国王和朝中的大臣说明,一旦得到安息国外和朝廷的同意,那么这边的胡明便可以根据老刘的建议,马上着手进行领事馆的筹建工作,这样等老刘从罗马返回经过这里时,估计领事馆也就可以正式开张了。

几天之后,使团留下了五名亲卫队员在赫拉德城,帮助胡明进行领事馆的筹备工作,同时老刘也为胡明留下了足够建起领事馆的黄金供他使用。而尤利安由于在安息和罗马都已经用不上他了,而在赫拉德城由于靠近贵霜,城中也有不少的贵霜商人,因此老刘和王允等人商量了一下之后,便把尤利安也留在了赫拉德城,他除了帮助胡明进行领事馆的筹备外,还有老刘交给了他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便是想办法找到几位会说贵霜话的大汉商人,好在将来前去贵霜都城富楼沙,为大汉在那里筹建使馆。

使团中的其余人员在奥布里斯总督及其手下一众官员的亲自护送下,离开了赫拉德城,到城外的军营中与张飞等人会合。然后大汉使团便拔营启程,告别了一直把他们送到军营的奥布里斯总督及赫拉德城的官员,离开了赫拉德城,继续向西方的安息都城泰西封前进。

根据安玄大师的描述,从赫拉德城到安息都城泰西封的距离足有四千多里,而且沿途还要经过帕提亚和阿帕麦亚两个安息的附属国,其中的帕提亚也就是安息帝国的发源地,如今帕提亚国的国王也是当初建立安息帝国的阿尔萨西一世的后代,因此也可以说他们与如今的安息王室乃是至亲。至于阿帕麦亚不过是个附属于安息的小国,也就是那种在安息势大之时,便踏踏实实的做安息的附属国,一旦安息的周边有风吹草动或是安息王室发生动荡之时,便马上宣布独立的墙头草之一。而如今统治阿帕麦亚国的,乃是安息境内一个非常大的贵族伊斯帕赫帕特家族,他们的祖先与阿尔萨西一样,也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只是后来阿尔萨西率众反抗塞琉古王朝的统治,从而建立了安息帝国,而阿帕麦亚国也从那时起便一直是安息的附属国,其家族在安息也是很有地位的一个大族,对于安息国王的**和安息国内的军政都有一定的权利,并且安息帝国的政令有时候在这些小国之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因为他们都拥有很高的自治权。所以安玄大师也提醒老刘在使团经过阿帕麦亚国的地盘时,一定要高度戒备,防止他们遭到那些看了使团军队的装备而眼红的伊斯帕赫帕特家族的军队的进攻。

第419章 安息遇险(二)

没想到在安息的内地还会有如此危险,但是安玄大师的话老刘他们知道肯定是有根据的,所以使团在最初的十天之中,是在帕提亚国的境内行走的,而帕提亚国的国王在知道了大汉使团到来的消息后,亲自在帕提亚国的都城帕提亚城迎接老刘等人的到来,有安玄大师的出面,同为安息王室后裔的帕提亚国王海勒斯对大汉使团非常热情,而老刘在酒桌上的豪爽也令海勒斯将老刘引为知己,硬是留大汉使团在帕提亚城逗留了五天之后,才在老刘等人的一再要求下,放大汉使团继续西行。

在离开了帕提亚城之后,又向西前行了三天之后,使团便进入了与帕提亚国相邻的阿帕麦亚国。因为安玄大师早已提醒过老刘等人,因此在进入了阿帕麦亚国境之后,老刘便再次将不到四百人的卫队分成了三部分,这次是让文丑带着五十名亲卫队员和一百名御林军担当队伍的前锋,而太史慈领着一百名御林军士兵和三十名亲卫队员在后方为后队,老刘则带着淳于琼和张飞以及剩下的一百多名士兵走在队伍的中间。老刘也交待前后的文丑和太史慈,一旦遇到敌人来袭,就用连弩挡住敌人的进攻,如果敌人撤退,也千万不可贸然追击,虽然还没有与安息军队打过仗,但是老刘也已经从安玄大师口中了解了安息军队作战的特点,因此老刘也曾私下和陈宫郭嘉等人商量过,要对付安息的铁甲骑兵和弓骑兵,最好的方法便是放敌人来到五六十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连弩的威力最强,虽然安息人的铁甲骑兵战马和骑兵都有铁甲防护,但是毕竟不可能把整个身体挡的密不透风,只要他们身上有没被铁甲挡住的地方,汉军的连弩便可以射中他们。而另外还有一个对付铁甲骑兵的更好的方法,便是用高顺所训练出来的陷阵兵对付他们,到时候由手持长矛的长矛兵站在前边,而钩镰枪兵则蹲在他们的身后,用钩镰枪去钩住那些铁甲骑兵的马腿,一旦战马失去平衡倒地之后,身披重甲的铁甲骑兵恐怕连走路都困难,肯定会被前边的长矛兵轻易的用长矛刺死。至于安息的弓骑兵,老刘几人并不觉得其有多么可怕,毕竟他们的身上没有任何的盔甲和盾牌掩护,以前之所以他们被传得神乎其神,主要是安息人的复合反曲弓比起罗马和贵霜士兵手中的弓箭来,射程和威力都要大,但是遇到汉军手中的连弩,并且汉军身上可都穿着精钢打造的全副盔甲,手中连弩的射程又比他们的反曲弓远不少,因此只要在安息人的弓箭射程之外攻击他们,安息的弓骑兵便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

做好了准备之后,使团便小心翼翼的进入了阿帕麦亚国的地盘,好在这里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之地,因此没有那些适合设伏的山脉森林,所以使团倒不用担心会有敌人设下埋伏来对付自己。

头两天都很安全,路上虽然也看到一些当地的安息人,但是对于使团的态度明显与在前边的赫拉德城和帕提亚国有所不同,这些安息人似乎并没有把大汉使团当成他们的朋友,因此对于使团众人并不十分友好,所以为了避免在城中被敌人攻击会很难脱身,所以老刘传令这次使团尽量避开沿途经过的那些城池,因此这样一来使团前进的速度也减慢了许多。而到了进入阿帕麦亚的第五天,老刘等人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今天早晨使团在拔营出发的时候,老刘等人便看到在后边不远处,有一支安息人的弓骑兵队伍一直跟着,只是这支队伍的人数不多,大概也就二三百人。看穿戴与老刘他们在刚进入安息境内给他们带路的几名弓骑兵完全一样,看样子他们似乎就是在跟踪使团,因为一直到了中午使团开始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埋锅造饭的时候,这支队伍也在距离使团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并且也开始吃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

当安玄大师带着几名亲卫队员骑马过去想问问他们为什么总跟着使团的队伍时,那些安息弓骑兵立刻上马跑开了。因此老刘与队伍中的几位大臣商量了一番,觉得前方肯定有安息人的埋伏,搞不好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那种铁甲骑兵,因此王允提出要是不行的话,不如使团便绕路前行,他刚才已经向几名商人打听过了,如果从这里折向南行,也可以直接穿过阿帕麦亚的领土,进入安息的另外一个附属国塔比亚的境内,从那里也可以绕到安息的都城泰西封,只是距离大概会比直接走现在的这条路远上千里之多。

对于王允的建议老刘考虑了一下,并没有采纳,毕竟如今使团已经被阿帕麦亚的军队跟上了,现在即使想避开他们,恐怕也很那逃出去,所以还不如做好准备继续前行。因为商人也告诉了众人,作为安息的一个附属国,阿帕麦亚的军队人数不过只有三四千人,而且其中的铁甲骑兵也不过百人,所以老刘相信凭着自己手中的三百多名汉军再加上自己和几位大将,绝对不会输给阿帕麦亚的军队。

吃过午饭之后,老刘便传令御林军和亲卫队员继续按照原来的队形前进,只是他们一定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因为老刘猜测阿帕麦亚的军队也一定做好了准备,所以在两军遭遇的时候,汉军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便可以轻易的将敌人击溃,而且前边距离安息都城泰西封的距离也不到两千里了,因此只要打胜了这一仗,相信阿帕麦亚国的军队也就不敢再轻易前来挑衅,只要汉军能在与他们的交战中将他们彻底击败,使团的安全也就有了保证。

在使团队伍又向前行进了大约二三十里之后,前边是一段长长地上坡路,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老刘等人已经发现在这段坡路的另一头,早已经有不少的军队在那里等候着自己。而且在这支队伍的最前端,便是老刘等人早已听说过的安息铁甲骑兵,只不过距离还远,因此还无法看清安息铁甲骑兵的装备。

老刘传令队伍迅速改变队形,除了留下太史慈带着的后队士兵继续严密监视队伍后方的动静之外,剩下的队伍则留下赵云与乌云带着十名亲卫队员负责保护队伍中间的几位文官、翻译和商人,而老刘这次亲自带着淳于琼、张飞两人到了文丑带领的前锋队伍中,为了充分发挥连弩的优势,老刘将这二百四十人分成了三排,每排八十人,同时还向两侧派出了几名探子去观察两侧是否也有敌人出现,以防止被敌人包围。

等汉军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对面的敌人似乎也耐不住性子了,于是在几声牛角号声响过之后,那些铁甲骑兵策动胯下的高头大马,在周围弓骑兵的掩护下,他们开始不断的加速,沿着斜坡向坡下的汉军发起了冲锋。

看着敌人的重装骑兵越来越近,老刘和身边的亲卫队员早已经连弩在手,做好了随时射击的准备,然而在那些铁甲骑兵冲到了下坡的中间地带时,他们突然又减慢了冲锋的速度,然后他们周围的那些弓骑兵则迅速冲到了他们的前边,开始向着汉军的队伍冲了过来。

老刘一看便明白原来他们的指挥官倒是很小心,对付自己这几百人竟然也把安息军队最具威力的攻击方式用上了,那便是先利用弓骑兵来打乱自己的队伍,或者用弓骑兵引诱汉军前去追赶,他们则会使出著名的安息反身射来用他们的弓箭对付汉军,一旦汉军遭到攻击而发生混乱时,后边的铁甲骑兵便会趁势冲下坡道,一鼓作气将汉军的队伍踏平。

只是对面的这些安息军队的如意算盘设想的不错,但是汉军更是有备而来。所以当对面的差不多两千名弓骑兵冲到距离汉军还有一百五六十步远的距离时,老刘高声命令汉军放箭,他自己也率先射倒了一名正在冲击的安息弓骑兵。

虽然汉军在坡下而安息的弓骑兵是顺着下坡从上往下冲击的,但是汉军的连弩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再加上安息弓骑兵的队形密集,因此在安息弓骑兵冲到距离汉军大约五六十步远的时候,汉军每人都已经射出了五六支弩箭。

对付这种队形密集的敌军,汉军的立体进攻也发挥的淋漓尽致,便是弩箭用得不是很熟练的御林军,每人也至少射倒了三四名弓骑兵,所以在弓骑兵冲锋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路的尸体,毕竟他们都没有任何盔甲和盾牌护身,因此一旦被弩箭射中便基本难逃活命,所以在短短的一百步距离内,死在二百四十名汉军弩箭之下的安息弓骑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这支向大汉使团发起攻击的安息军队,果然便如安玄大师所预料的那样,是阿帕麦亚国的士兵。当几天前大汉使团离开帕提亚国进入阿帕麦亚之后,他们的探子便发现了大汉使团的到来,于是便急忙把消息禀报给了阿帕麦亚的国王卡比乌斯。

听说是大汉的使团来了,卡比乌斯便向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