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为家中的几位夫人都买了一些首饰,我这里多谢陛下对我的关心了。”
安玄大师就在沃洛吉斯四世的身边,因此他现在又担当起了为两人翻译的任务,在为两人翻译完这些话之后,沃洛吉斯四世便拉着老刘转身,两人并肩向大殿中走去。而萨哈夫等人也招呼使团中的其他成员和安息的王公大臣们跟在沃洛吉斯四世和老刘的身后,分批的进入了大殿之中。
沃洛吉斯四世一边走,一边向老刘介绍道:“平北王殿下,这座大殿乃是我宫中最大的一座宫殿,主要是用来举办盛大宴会或是大型活动的场所,今天大汉使团一共有四百人,在路上陪平北王过来的各级地方官员也有几十人,而王城中的王公贵族和我朝中的文武大臣几乎今天也都来了,再加上有些人还带着家眷,因此今天在咱们这座大殿中的宾客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人,还望平北王殿下不要客气,把这里也当做你自己的家里一般,我听安玄说殿下对佛教也颇有研究,这次还靠着自己的酒量从贵霜皇帝手中赢得了三枚佛祖的真身舍利,我一会儿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平北王殿下成全。”
两人说到这里,他们也到了大殿中的主座前坐下了,而在这张桌子上陪着他们的,还有安息的宰相和外交大臣,作为大汉使团的副使,王允三人也都在这张桌子旁边就坐,而乌云和红昌因为都被当成了老刘的家眷,因此她们也被安排在了这一桌上。
剩下的使团成员都被穿插着与安息的文武官员坐在一起,等大殿外边的全部人员都进入大殿并坐好之后,时间久几乎用去了一刻钟还要多。
而老刘刚刚坐下之后,安玄大师便把沃洛吉斯四世刚才在路上对他说的话翻译给了老刘,听说安息国王有求于自己,作为主人如此盛情的款待自己,所以老刘也不好推脱,因此便对沃洛吉斯四世道:“国王陛下有事但说便是,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我一定不会推辞,是什么事情还请陛下明示。”
沃洛吉斯四世也知道要等全部的客人坐好,肯定还要花上好长一段时间,因此他便对老刘道:“我所说的不情之请,其实也不会让平北王殿下为难,我听安玄说你们在对安息访问完之后,还有心要去罗马帝国走一趟,那么在平北王前往罗马帝国的这段时间内,安玄便不用再跟着殿下了,我想让安玄先在泰西封留下一段时间,等殿下从罗马回来之后,离开泰西封的时候再把安玄带回去也不迟,安玄乃是我的子侄辈,我留他在泰西封,也是有好多事情要与他细谈,这点殿下不会反对吧?”
原来是沃洛吉斯四世想留安玄大师在泰西封城等着自己,而且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安玄大师跟着自己去罗马也没什么必要了,因此老刘便先看了看安玄大师,而安玄大师也似乎明白老刘是在询问自己的意思,便向老刘点了点头,意思是自己也想留在这里,于是老刘便对沃洛吉斯四世道:“国王陛下提出的乃是人之常情,何况此去罗马还要花上很多时间,所以我答应陛下的要求,便让安玄大师先留在泰西封城中,等我从罗马回来返回大汉的时候,再带上安玄大师同行,那这段时间安玄大师就请国王陛下代为招待了。”
听老刘说完之后,沃洛吉斯四世对老刘道:“平北王殿下言重了,莫说安玄本来便是我的后辈,即使与我毫无干系,有殿下相托,我也会善待安玄的,我留安玄在泰西封,一个目的是想向他了解一下我侄儿安世高的近况,另外便是请安玄在泰西封城的寺院中与我安息僧人研究佛法,只是说到这儿,我还有一件事要求平北王殿下帮忙,那便是在安玄大师留在安息这段时间内,可否将安玄身上殿下托他保管的几枚佛祖真身舍利也一并留下,这样也好让我安息的僧人和百姓有机会一睹佛祖舍利的真容,这对于弘扬佛法也是一件善事,不知平北王殿下能否再赏我一个薄面,答应我的这个要求呢?”
第430章 宫中旧事(二)
这件事对老刘来说,同样不是一件难事,而且三枚佛祖舍利也一直由安玄大师带在身边,因此老刘便很痛快的答应了沃洛吉斯四世的请求,只是他叮嘱安玄大师一定要保管好三枚佛祖真身舍利,在自己前往罗马帝国的这段时间,三枚舍利就在泰西封城的寺院中展出,等自己回转大汉的时候,再由安玄大师继续把三枚舍利带在身上一同返回洛阳便可。
安玄大师点头答应了老刘的要求,而沃洛吉斯四世这时又对老刘道:“平北王殿下,其实我也很关心我在你们大汉的侄子安世高,殿下可能不知道,我的这个王位便是因为我的侄子放弃了之后,才落到我身上的,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搞不懂世高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非要把王位让给我的。”沃洛吉斯四世说完,眼中流露出一种非常无奈的神情,看来他到了今天,还是没有搞明白安世高让位的原因,而安玄大师看到老刘疑惑的看着自己,便把沃洛吉斯四世的话告诉了老刘,同时他也把安世高的情况和他让位的经过简单的向老刘介绍了一下。
安世高本名安清,字世高,他是安息帝国的王世子。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非常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另外便是他很早便接触了佛学,而且也深感佛法无边,因此虽然他一直在宫中居住,但是经常去泰西封城的寺院中与寺内的高僧研讨佛法,有时候还会把高僧接到宫中为自己讲解佛经。
只是在他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安世高的父王因病去世,作为王世子的安世高理所当然的继承了王位,成为安息帝国的君主。但是让朝中的大臣和国人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安世高就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如今的沃洛吉斯四世,而他自己则在泰西封城中的寺院出家为僧。
安玄大师虽然自幼便与安世高交好,但是当时安世高突然让位,也让安玄大师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安玄大师也在安世高出家的寺院中剃度为僧,两人的交往更加频繁,二十年后两人都成了安息境内有名的高僧,然后又一道前往大汉传播佛法。这么多年了,安玄大师和安世高都已经不再去想那些陈年的往事了,因此安世高不说,安玄大师也不好去问,不过安玄大师告诉老刘,自己这么多年来也仔细的思考过其中的缘由,他觉得安世高让位出家,除了他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因为安息帝国的国王即位,除了身份之外,还要经过安息王室特有的王族议会同意,王世子才可以入主王宫成为新一任的国王,而安玄大师也是隐隐听到似乎当时的王族议会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这也可能是安世高后来让位的原因之一,只是这些宫中的内幕一直没有人知晓,所以直到如今,这也是一桩令人费解的悬案。
这时,大殿中的所有客人也都坐好了,于是沃洛吉斯四世这才缓过神来,开始宣布欢迎大汉使团的晚宴开始,而晚宴的进程也和今天上午在城外的欢迎仪式有些相似,便是大殿中的众人一边吃菜喝酒,一边可以观看众多艺人在大殿中间的舞台上进行表演,令大殿中倒也非常的热闹。
可能是由于有了心事的缘故,沃洛吉斯四世不停的与老刘干杯喝酒,虽然他的酒量也确实不小,但是与老刘相比还是差的太多了,因此没过多久,沃洛吉斯四世便最早倒在了酒桌上。安息帝国的宰相看到自己的国王喝多了,便急忙叫来几个宫中的太监把沃洛吉斯四世抬回了后宫,而他则继续招呼大汉的客人喝酒吃菜,免得冷落了客人。
萨哈夫与索罗斯两人跟老刘也算是熟人了,刚才国王在场,他们不好老向老刘敬酒,如今国王已经离席了,他们两人看到老刘酒量非凡,这两人也都是酒鬼,便开始与老刘比拼起酒力来。
结果两人当然也是自讨苦吃,没过多久,萨哈夫便首先醉倒在地,别看他长了个红红的酒糟鼻子,但是酒量还不如索罗斯。不过索罗斯比他坚持的时间也长不了多少,便也一头栽倒在了酒桌上。
安息帝国的宰相名叫浦底修斯,乃是安息境内一个势力庞大的贵族巴勒弗家族的族长,看到不仅自己的国王被老刘灌醉了,两个大臣现在也都醉的不省人事,他知道看来这大汉平北王的酒量果然惊人,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只是招呼老刘等人喝酒吃菜,而他自己则不再与老刘干杯了,引为他知道要是自己也与老刘这样喝的话,用不了多久,自己也要步两位下属的后尘了。
沃洛吉斯四世被抬走了之后,酒席倒是也没受到影响,因为招待的客人中有近四百名大汉的士兵,因此好酒好菜不停的被太监端进来,空盘子也随即被撤下去。好在老刘在来之前曾经告诫过御林军和亲卫队员,绝对不能贪杯,因此这些汉军士兵每人在喝了两三杯葡萄酒之后,便不再继续喝酒了,而是大口吃肉吃菜了,毕竟这么长时间他们难得有机会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因此酒他们倒是没有喝下去多少,可是桌上的烤肉和各色菜肴被他们吃了无数,每个人都是吃得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刀叉,然后等着宴会的结束。
看到宴会厅中的客人差不多都已经酒足饭饱了,安息宰相浦底修斯才在问了老刘之后,宣布宴会结束,由于陪同大汉使团的外交大臣萨哈夫和财政大臣索罗斯早已经站不起来了,因此浦底修斯只好亲自陪着老刘上了宫外的马车,然后又亲自把老刘送回了他们下榻的旅店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之中,大汉使团的成员与安息帝国的几位大臣萨哈夫与索罗斯开始商谈两国的通商以及其他有关事项,当然老刘也向萨哈夫建议,在将来合适的时候,由大汉、贵霜和安息三国的官员坐到一起,共同商讨关于安息与大汉的商品在贵霜过境的问题,这样便可以解决因为受到贵霜帝国的刁难而导致大汉与安息通商不畅的情况出现。
而老刘本来还想提出将来大汉与罗马直接通商后,有关大汉与罗马的货物在安息境内过境的税收问题,可是想想如今两国还在战争状态,因此要想让两国的官员与自己一起坐下来商谈此事看来很不实际,因此老刘也就没有提起此事。
通过了近四天的商谈之后,安息帝国也与大汉达成了一份友好协议,内容与大汉与贵霜帝国签订的那份基本一致,涉及的内容也基本包括了双方在商业、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事项,同时也通过了双方在对方的都城互设使馆之事,不过由于老刘已经与赫拉德城商定了大汉要在那里开设领事馆,因此便把这一条也写到了协议之中,便是双方在征得所在国同意后,可以在对方的某一城市设立领事馆,其职能和作用与使馆有些相似,只是其管辖范围仅仅在开设领事馆的城市一地。
由于老刘已经带来了三名精通安息语言并熟悉安息国情的大汉商人,因此大汉在安息的使馆便可以着手进行选址和建设了,反正使团带来的黄金还有很多没用,因此老刘在与王允等人仔细的核算之后,交给了三名商**约五百两黄金,这笔钱足够他们把使馆建起来并且还能剩下一年的经费。
留在赫拉德城的大汉商人名叫胡明,而现在跟着老刘到了泰西封的三人分别叫做崔炳、秦玉和刘全,他们三人都是洛阳人氏,家属也都在洛阳城内居住,所以老刘也答应他们将来在自己回到洛阳后,一定在向安息派出第一支商队的时候,把他们的家人也都带到泰西封城来,也好让他们安心的在这边任职。
三人中以崔炳为首,其余两人辅助于他,老刘还交给了胡炳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那便是在自己前往罗马的这段时间内,他们一定要在泰西封城与安息人合作,找一些会说汉话或是粗通汉话的安息人,然后教他们学会说写大汉的语言文字。不过估计老刘去罗马然后再返回安息,时间也就是三个多月,最长也不会超过半年,因此老刘告诉几人他们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但是尽管时间短,他们也要尽量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样等将来自己回转洛阳的时候,便可以带上安息的商队和能够说写汉话的安息人,让他们前往洛阳将安息在大汉的使馆建起来。
安息国王沃洛吉斯四世对老刘和大汉使团非常的友好,几乎每天都要在王宫中宴请老刘和使团中的几位大臣,而老刘的酒量沃洛吉斯四世已经领教过了,因此他再也不敢和老刘拼酒了,他手下的几位素来能喝酒的大臣像是财政大臣索罗斯、外交大臣萨哈夫等人更是在酒量上对老刘佩服的五体投地,因此虽然后来也是天天喝酒,可是大家都是喝的差不多也就行了,也就没有再出现每次喝酒都会有一大半人被抬回去的场面。
第431章 西进罗马
在结束了对安息帝国的访问之后,老刘也代表大汉帝国与安息帝国签订了一份友好协议,并且双方也都承诺互通有无,世代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老刘除了那天送给沃洛吉斯四世的三件宝物外,又向安息帝国赠送了不少大汉的特产,而沃洛吉斯四世也同样送给了老刘不少的礼物,只是老刘想到将来使团还要继续西行,带着这些东西多有不便,而将来回国的时候还要从泰西封城经过,因此他便把这些礼物暂时都交给了崔炳,让他们先把这些礼物保管好,等将来自己返回洛阳的时候再带上也不迟。
安玄大师不会在继续跟着老刘前往罗马帝国,因此老刘也托安玄大师对与崔炳几人多加照顾,他们在筹建大汉使馆时还要请安玄大师多多帮助,安玄大师当然满口应承,毕竟自己这次能够返回自己的家乡也是拜老刘所赐,而且安息国王沃洛吉斯四世也已经发过话,一定要全力帮助几位大汉使臣,把大汉在安息的使馆尽快建好。他一直以为崔炳几人也是大汉的官员,并不知道他们不过是老刘在路上偶然遇到的几位大汉商人。
在泰西封城逗留了大概半个月之后,老刘等人便告辞了热情的沃洛吉斯四世和朝中的几位一直陪伴大汉使团的大臣。不过萨哈夫这次自告奋勇,一定要把大汉使团送到安息与罗马的边界。毕竟老刘等人不熟悉路线,有了他便可以一路顺风的走过在安息境内的那段路程,沃洛吉斯四世也答应了他的请求,让宰相浦底修斯亲自带着几位大臣和安玄大师一道,把他们送到了泰西封城外,而萨哈夫则带着一小队安息弓骑兵为大汉使团带路,要一直把他们送到与罗马交界的幼发拉底河河边。
安玄大师叮嘱老刘等人一路小心,他和索罗斯一直把使团送出了三十里外,才目送着大汉使团从他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了。
从泰西封城向西走了半天之后,使团便来到了一条已经冰冻了的非常宽的大河边上,萨哈夫一路上滔滔不绝的向老刘介绍着安息的风土人情,而到了河边之后,萨哈夫告诉老刘这条大河,便是安息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底格里斯河,这条河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托格罗斯山麓的果勒秋克湖,流经安息内地的距离有近四千里的距离,最后在安息帝国的南端注入茫茫的大海之中。
而在底格里斯河向西南方向不到二百里的地方,还有另外一条大河存在,那便是如今安息与罗马帝国的界河幼发拉底河,在两条大河之间的部分,也就是被希腊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这片肥沃的土地,便是孕育了两河文明的发源地,这里的农民很早之前就掌握了用河水来灌溉庄稼的方法种植农田。在两河之间也有很多的城市,只是近年来由于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之间的战争,大都发生在这里和往北的亚美尼亚一带,因此受到常年战乱的影响,这里如今几乎大部分地区都成了不毛之地,城市也都因战火的摧残而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城内的百姓也早已逃往安息的内地居住去了,因此今天他们走了半天,除了沿途会看到一些安息帝国的军营之外,几乎就没有见到百姓的存在。
还好如今是冬天,宽阔的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人马都可以从湖面上走过去,要是在没有结冰的其它季节,想要渡过这两条河可就都很难了,当然了也可以从这条河的源头处绕过去,不过这样一来,他们还要沿着底格里斯河向上游走出四五百里的距离。
从厚厚的冰面上穿过了底格里斯河之后,使团跟着萨哈夫又向西前进了上百里的路程,到了当天晚上,他们便在一处名为欧罗波斯的城外扎营休息,因为这座城也一样毁于战火之中,因此在城内和城外也没有什么区别。
当晚吃饭的时候,萨哈夫喝了几杯葡萄酒之后,便又开始向老刘等人讲起了安息与罗马两国之间在两河流域一带的拉锯战。
四十多年前,罗马帝国的军队也是趁着冬天两河结冰的时候,突破了安息军队驻扎在河边的防线,长驱直入安息境内几百里,甚至连安息的都城泰西封都被他们占领了,而且罗马人在占据了这些地方之后,还在这里分别设立了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行省,准备长期将这两个地方变成罗马帝国的土地。
而令萨哈夫颇为自豪的,是在经过二十年前的一场大战后,安息人利用铁甲骑兵和弓骑兵的机动灵活,再加上罗马军队的后勤供应不济,终于将罗马军队从这些地方赶出了安息的土地,不过这场大战也令两国元气大伤,此后的十几年间,双方除了在边境地区还不时发生一些小摩擦外,都没有力量发动一场大的战役来给对方以更大的打击。因此双方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便仍旧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各自守护着自己的领土。
等萨哈夫讲完了,他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于是老刘急忙派人把他送回了自己的帐篷,而自己则把王允几人留住了,跟他们商量下一步究竟从那条路前往罗马帝国的都城罗马城。
当年张骞的副使甘英到了安息后,也想继续前往罗马帝国,但是在他到了安息最西边的一个附属国条支国后,他的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当地人告诉他如果要坐船去罗马,快则半年,要是慢的话要在海上走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海上不仅有暴风巨浪,甚至还有海妖存在,因此能活着到达罗马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甘英等于是被安息人给吓回去了,于是只好放弃了前往罗马的念头,掉头回去了。
现在看来,甘英当初所选的路线就不对,他是从泰西封城向南到了波斯湾,因此如果真的从那里乘船去罗马,确实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老刘估计肯定是当时的安息人不希望汉人和罗马人直接通商,这样他们赚取的利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才给他指了这样一条绕远的路,其实只要从泰西封向西或西北方向前进,都可以从陆路进入罗马帝国的地盘,然后再乘船渡过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那条并不很宽的海峡,便可以直接从陆路前往罗马城了,只是这条路要比乘船从地中海前往罗马城要远很多,因此老刘等人商议了一下,等到了罗马帝国境内之后,到时候再把情况向罗马的那些官员说明,看看到时候他们建议使团是从海路还是从陆路前往罗马城更方便一些。
第二天一早,使团便在萨哈夫的带领下继续向西前进,由于距离已经不到一百里了,因此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老刘等人便来到了幼发拉底河的东岸,这里驻扎着不少的安息军队。而他们也可以看到在幼发拉底河的西岸,同样布满了罗马军队的军营,军营中彩旗飘扬,虽然还看不清楚罗马士兵的模样,但是从军营的情况看,罗马士兵的帐篷看上去要比安息军队的帐篷高大了很多。
到了这里,萨哈夫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而老刘考虑自己贸然带着使团过河,肯定会引起罗马军队的警觉,而且搞不好再被对方用弓箭和标枪攻击一番那就更不好了,因此他便让自己从骊靬城找来的翻译乌留斯和文丑两人先到罗马人的军营中说明情况,在得到罗马军队的许可后,使团的其他人再穿过界河进入罗马人的地盘。
乌留斯的心中现在真的是感慨万分,自己的祖先在数百年前离开了家乡,流落到大汉安家,如今终于有机会再回自己的家乡了,因此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只是现在又使命在身,于是乌留斯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与文丑两人打马慢慢穿过了幼发拉底河,来到了河对岸罗马军营的外边。
当乌留斯与文丑刚刚过了幼发拉底河之后,河对岸的罗马士兵便发现了他们,不过可能是看到他们只有两人也没有什么威胁,因此罗马士兵倒也没有向他们发动攻击,而是一直等他们到了罗马军营的门前,门口的几个罗马士兵才举起手中的长矛和短剑,喝问他们到罗马军营来的目的。
乌留斯终于听到了自己家乡人的声音,虽然罗马士兵是在盘问他们,但是在他听起来还是感觉示十分的亲切,于是乌留斯急忙向着几名罗马士兵道:“几位军爷好,我们是从遥远的东方大汉帝国前往罗马帝国拜访的使臣,还请军爷通知一下你们营中的将军,就说大汉的平北王要前往罗马城拜见罗马皇帝,如今大汉使团的队伍就在河对岸,等待你们的许可,还请军爷给通报一下。”
虽然乌留斯的罗马话说得有些磕磕绊绊,但是大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