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缠斗了大约一顿饭的功夫,虽然双方都有了一些伤亡出现,但是汉军的阵型仍然坚如磐石,倭兵也没能将汉军逼退半步。
此时河边的关羽和徐晃已经得到了倭兵大军袭营的消息。虽然两人都很惊诧倭人怎么会跑到自己的身后去了,但是他们也马上明白了为什么今天连湖河对岸的倭兵会一反常态强行渡河了。看来倭人是准备南北夹攻,将轻骑兵包围起来吃掉。
关羽与徐晃简单商量了一下,既然倭人打算从两边夹击汉军,那么河边的阵地就决不能失守,否则倭人的如意算盘也就真的变为现实了。因此关羽留下徐晃带着两千轻骑兵继续在河边阻击倭兵,他自己则带着亲兵离开了河边的阵地,迅速赶往几里外的汉军大营。
当关羽到达营外的时候,便看到无数的倭兵已经将大营团团围住,正在拼命地向大营内冲杀。而轻骑兵则结成一条牢固的防线,死死挡住了倭人的攻击。从遍布战场上的尸体来看,尽管轻骑兵斩杀了大量的倭兵,但是自己也有了不小的伤亡。
关羽并没有急着冲进大营,而是带着身后的三十名亲兵围着整个大营绕了一圈,观察了一下倭人的情况。
等他再次绕到大营北边的时候,关羽已经看清了倭军约有五万多人,其中还有近万的骑兵。尤其另关羽惊奇的,是倭兵中竟然有一些人骑着汉军的高头大马,恍如一只只的猴子坐在马鞍上。而且还有少量倭人穿戴着汉军的盔甲,令关羽的心中不由得一沉,他知道这肯定是倭人从张飞与裴元绍带着的那支轻骑兵身上得来的,那么由此看来,那支轻骑兵肯定与倭兵有过交手,并且还有不小的伤亡。这个情况令与张飞素来交好的关羽更是怒火中烧,虽然还不能断定张飞等人是否死在了倭人之手,但是关羽还是大吼了一声,带着亲兵冲入了倭人的队伍之中。
此时正在倭人队伍后边指挥倭人作战的小泽丸看到了关羽的出现。虽然关羽的外表令人望而生畏,但是看到他身后只有几十人,因此小泽丸并不在意,于是马上传令一定要将这些汉人全部杀光,既然他们自己巴巴的跑来送死,当然不能便宜了他们。
小泽丸与关羽相距甚远,自然不知道如今在关羽对面的那些倭人的感受。身处关羽面前的倭兵面对关羽,便恍如面对一座大山一般。尤其是关羽的丹凤目放出的冷光,让倭兵心底生寒。关羽的青龙刀在这种乱战之中,可是比张飞的蛇矛杀伤力更大,再加上关羽的力量犹在张飞之上,因此青龙刀横着扫出去之后,便有一片的倭人被拦腰砍为两段,而关羽胯下的枣红马也同样不是凡品,前踏后踢也帮着主人杀了不少倭兵。而关羽身后的三十名亲兵可都是轻骑兵中的佼佼者,武功自然比普通的轻骑兵要高上不止一筹。因此他们冲入倭人队伍之中,便如虎入羊群一般,转眼间便被他们从倭人队伍内杀开一条血路,冲进了汉军大营之中。
看到关羽威风凛凛的从倭人队伍中杀进了大营,简直视数万倭兵如无物一般,不由得令轻骑兵士气大振,随着他们的一阵欢呼,轻骑兵的身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惊人的能量,如今他们不退反进,挥舞着手中的斩马刀冲向了倭兵,竟然将进攻的倭人打的步步后退,溃不成军。
进入大营之后,关羽知道虽然轻骑兵可以凭着一时之勇将倭兵击退,但是若想就此继续反攻,肯定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毕竟倭兵的数量是轻骑兵的五六倍。因此他急忙传令队伍立刻收缩防守,继续在还残留着的一些栅栏之后布好防守阵型,等着倭兵前来进攻。
看到关羽终于赶回来了,周仓心中也算有了底。他急忙跑到关羽面前道:“关将军你可回来了,这些倭人当真难缠的很。现在咱们是杀出去还是继续死守,请关将军定夺。”
关羽刚才围着倭人的包围圈观察的时候,就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以少胜多,打败眼前的这支倭**军。有徐晃在河边镇守,虽然他的手下只有两千人,但是关羽相信河对岸的倭兵绝不可能突破他的防线。因此他现在要对付的,便只是大营外边的这五六万倭兵。只是这支倭人队伍中还有近万名骑兵,令关羽觉得想要彻底吃掉这些倭兵颇为困难。
一边命令轻骑兵继续稳固防守,关羽一边把几名团长叫到了一起。现在的问题是要想守住大营,对于轻骑兵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尽管倭人有五六万之多,但是以双方士兵的战力和装备来看,关羽自信倭人根本无法踏进大营一步。所以他将几名团长叫来之后,便与大家商议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将大营外边的倭人全部歼灭。
就在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一位名叫卢坤的团长向关羽道:“关将军,如今倭兵人多,且围住了我军大营四面攻打,因此势必会将我们的队伍分散开来。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只在大营中留下一小部分人马与倭人周旋,其他大队人马迅速骑马从四面杀出去,等倭人进了我们的大营,我们再从外边对他们进行反包围,这样一来便不是倭人围攻我们,而是我们围攻他们了。尽管倭人兵力不少,但是以我轻骑兵的精锐,完全可以利用在营外游击的战术,用连弩和投枪将这些倭兵全部消灭。关将军以为如何?”
卢坤的主意一出,令大家都是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关羽考虑了一下,也觉得果然是个好主意,于是便对卢坤道:“卢将军的主意果然不错,我看我们就依此计行事,若是大获全胜,卢将军当记首功。”
说完,关羽便马上分派人手,准备从四面杀出倭人的包围圈。只是由谁带兵在营中留守,令关羽踌躇半天也难以决定。
周仓看到关羽沉吟不语,马上对关羽道:“关将军,这留守大营之事,还请将军交给我来担当。如今我们大营中尚有九千多名轻骑兵,关将军你们几人各带两千骑杀出去,剩下的一千多人留给我就行。请关将军放心,我一定将倭兵死死拖住,不负将军重托。”
第550章以少胜多
关羽想了想也是,留下的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但也都是精兵强将。有周仓领兵,虽然他不善于应变,但是让他带兵守营,拖住倭兵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他们这支队伍的危险性最大,毕竟等其他四支队伍离开大营后,几万倭兵便会全部疯狂的向他们发动攻击,如果其他几支队伍不能尽快打败倭兵,那么这支队伍便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不过看着周仓坚定地眼神,关羽没有说话,而是拍了拍周仓的肩头,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很快,几支队伍便集结完毕,并且也都上了战马。就在倭人继续向汉军大营猛攻之时,关羽一声令下,四支队伍在关羽等四名将官的带领下,立刻冲出大营,杀入了倭人队伍之中。
当关羽等四人带着的四支轻骑兵队伍如四把尖刀一般,插入到倭人的队伍之后,倭兵在小泽丸的指挥下,马上分头上来对他们围追堵截。其他的倭兵则继续向汉军大营猛攻。
如今周仓带领的一千五百多名轻骑兵已经收缩了阵型,退到大营中间的位置组成了一个方形战阵。站在最外边的轻骑兵用斩马刀抵抗倭兵的攻击。而在阵型内部的轻骑兵则用连弩抽空袭击倭兵,同时内外的轻骑兵每隔一段时间便互换位置,这也是汉军平时早已训练过的科目,从而保证外围的汉军拥有足够的体力与倭兵对抗。
本来五万多倭兵在围攻汉军大营的时候,因为他们的人数是营中汉军的五六倍,虽然被汉军挡在营外一直攻不进去,但是从场面上看却也是他们在围攻汉军,似乎大占上风。如今被汉军从四面冲开一个缺口之后,倭人的队伍也被分成了五份,不过他们的人数仍然远远多于汉军,但是如此一来,却也成了四支队伍被汉军的骑兵带着慢慢离开了军营,而军营内的汉军则依靠阵型之利和默契的配合,顽强挡住了上万名倭兵的围攻。
在冲出去的四支汉军队伍之中,关羽带领的那支队伍因为前边有关羽开路,自然杀的是顺风顺水,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已经冲出了倭人的包围圈,来到了倭人的身后。
围追他们的那支倭人队伍虽然是骑兵与步兵混杂,但是如何追得上汉军的快马。因此当关羽带人杀出去之后,又向前冲出了一百多步的距离才拉住战马,转回身来面对着还在追赶他们的倭兵。
看到汉军突然停下脚步,并且转过身来面对着他们,把这些追赶汉军的倭人也搞糊涂了。他们认为汉军这是在逃跑,那么逃出他们的包围圈之后,理应跑的越远越好。怎么现在刚刚与倭兵拉开一段距离,便自己停止逃走了呢?因此前边的倭人也都心存狐疑,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脚步,等着后边的大队人马过来之后再一同对付汉人。
关羽如何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因此手中大刀一举,策动胯下枣红马便向着倭人的队伍冲了过来。他身后的轻骑兵自然不甘落后,组成了一个适宜冲锋的锥形之阵,高喊着“杀死倭兵”的口号,直奔与他们相隔仅有百步之遥的倭兵而去。
虽然倭人的脚步放慢了,但是两军仍是相对而行,因此百步的距离转眼便至。等到了倭人的队伍前边,关羽手中大刀一挥,对面的一名倭人骑兵举起的长刀还没落下,便已经身首异处,成了关羽的刀下亡魂。
看到关羽向倭兵进攻,那名倭兵旁边的两名倭人急忙上来帮助同伴。结果还没等他们的长刀砍到关羽身上,关羽倏然收回青龙刀,快如闪电的向左右各劈出一刀,两名倭人骑兵立刻被砍成了两段。
看到关羽如此勇猛,倭人都躲避关羽的青龙刀,因此轻骑兵的队伍再次犹如一把尖刀一般,刺入了倭军人马之中。
关羽带着队伍在密集的倭人队伍中肆意践踏了一番之后,看到后边跟着的那些大队倭兵已经赶到,关羽便不再恋战,免得被大队倭兵将自己这些人缠住。因此关羽一声令下,轻骑兵跟着关羽马上转身,奋力杀出了倭人的重围,再次来到了包围圈的外边。
此时其他几支队伍也与这边的轻骑兵一样,虽然他们的行动不如关羽这支队伍那般顺利,但是也基本都是从倭人的包围圈中冲杀了出来。此时正在稍作休整,以便接着向倭兵发动进攻。
追赶轻骑兵的倭人看到汉军又停下了脚步在远处等着他们,冲在最前边的倭人骑兵这次也学乖了,并没有马上追赶过去,而是停在原地,等候身后的大队步兵赶上来。
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方案,关羽看到倭人聚集的差不多了之后,便马上带领轻骑兵再次冲向了倭兵。不过这次他们在距离倭兵不过四五十步远的时候,突然变换了方向,没有继续杀进倭人的队伍之中,而是转向了左边,同时轻骑兵全部用手中的连弩向倭兵施放弩箭,顿时一阵漫天的箭雨向着倭人的头顶落了下来。
本来倭兵手中早已准备好了大木盾,但是在最初他们向汉军大营发动进攻的时候,大木盾确实为他们挡住了汉军的弩箭。可是后来双方短兵相接之后,嫌木盾碍手的倭兵早已不知把木盾丢到哪里去了。因此现在汉军的弩箭落下,大部分都刺中了倭兵的身体,使得倭兵队伍中到处都是倭人中箭后的惨叫声,更有不少倭兵掉头便开始往后跑。
此时冲出包围圈的四支轻骑兵队伍采取的都是同样的战术,他们围着倭人绕圈奔跑,同时不停地用弩箭射杀倭兵。很快四支队伍的近八千轻骑兵反而在倭人的队伍之外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倭兵围在了里边。而轻骑兵采取的是游击战术,倭人根本没办法接近他们,因此现在反倒成了轻骑兵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手中连弩一轮接一轮的向倭兵倾泻着弩箭,使得倭兵的伤亡数量越来越大。
已经跟着大队人马冲进汉军大营的小泽丸此时站在队伍的后边,正在指挥倭兵对营中剩下的一千多名汉军全力进攻。虽然他也看到汉军分头突围出去了不少人,但是他现在的目的是尽快将大营中剩余的这些汉军全部消灭,彻底占领汉军大营,然后便马上派人去河边接应竹下登的队伍过河。
然而营中剩下的汉军坚韧异常,尽管他们在倭兵的全力攻击下,人数也在不断减少,但是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防御阵型。并且内外的汉军职责明确,外边的与倭兵面对面的交战,而里边的则不时用连弩或从前边汉军的缝隙中施放冷箭,射杀前边的倭兵,或者向空中抛射,反正倭人的队形密集,随便向空中一射,落下的弩箭一般不会落空。因此打到现在,虽然汉军剩下的还有大约不到千人,可是死在汉军手里的倭兵数量已经有三千人之多。
为了追杀逃出去的那些汉人骑兵,小泽丸的五万多大军也被分开了,骑兵现在也混在步兵队伍之中,每个方向去追杀汉军的大约有一万人,剩下的一万五千多步兵就在汉军大营之内,攻打营中留下的那些汉军。可是如今几路追兵也都纷纷派人前来送信,他们如今不仅没有杀掉那些逃走的汉军,反而被汉军将他们围住了,在汉军游击战术的攻击下,几支队伍的伤亡都不小,初步估计每支队伍的损失差不多有两三千人,而死在倭兵手里的汉军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出头。
得到这些消息之后,小泽丸大致估算了一下,这才发现虽然在战场上自己看似大占上风,但是如今倭兵不过消灭了两千多一点的汉人,可是倭人的损失加起来至少接近了两万人,也就是说如今自己手中的队伍不过四万人出头,而且又被汉人围住了,小泽丸顿时脑袋就大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尽快想出主意,否则再这样打下去,即便是自己将包围圈最内部的一千汉军杀光,接下来仍然要面对现在围着自己的七八千汉军,而且到那时自己手中倭兵的数量还会减员不少,能不能打得过汉军可就难说了。
小泽丸绞尽脑汁,在想有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摆脱眼下的困境。他知道现在想撤退肯定是不行了,汉军骑兵的速度比倭兵快很多,根本跑不过他们。在大营中死守同样不是办法,那样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只能任汉人宰割。忽然小泽丸眼睛一亮,他想到了连湖河对岸还有倭人的七万大军,只要自己能杀到河边,把渡口抢到手中,便可以让河对岸的倭兵过河参战。另外如果自己占领了渡口,即便是到了最后,倭人无法打败这支汉军,自己也可以在形势不利时坐船退回连湖河北岸,这样至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主意已定,小泽丸便开始招呼队伍先向大营方向集结,这样也可以避免被外围的汉军各个击破。等队伍全部收缩到大营之内后,小泽丸便把队伍中的几员将官叫过来,布置了一下倭兵下一步的行动。
除了留下一万步兵在大营中继续猛攻包围圈中的汉人之外,过一会儿其余的倭兵全部跟随小泽丸前往河边,去抢占渡口以便接应对岸的倭兵过河。
第551章抢夺渡口
分派好人手之后,小泽丸一声令下,大营中除了留下一万步兵继续围攻周仓等人外,剩下的两万多倭兵看准了河边渡口的方向,出了大营朝河边而去。
为了抵抗汉军的连弩攻击,小泽丸命令士兵把木盾又都带上了,如今他们的队伍两边是举着木盾的步兵,骑兵则在队伍的中间,由于持盾的倭兵速度很慢,因此整个队伍便如乌龟一样,躲在盾牌的后边慢慢向河边移动。
看到倭人全部退入大营之后,关羽便知道倭人肯定是要变换战术,因此他带着队伍继续在大营外游走射箭,伺机射杀倭兵。
看到倭人开始向河边冲击,关羽马上便明白了倭人的目的,看来他们是想先占领渡口,这样便可以接应河对岸的倭兵过河。关羽当然不能让倭人的目的得逞,否则河边的徐晃便会腹背受敌,处境更加危险了。
看看营中尚有不少倭兵在围攻周仓,关羽急忙叫过一名轻骑兵团长,令他带领一千人前去营中帮助周仓,他们不必与倭人硬拼,还是采用刚才对付倭人的办法,就在不远处用连弩招呼他们。
派出援助周仓的队伍之后,关羽心中也就不再为他们担心,于是他带着剩下的六千多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矩形战阵,从侧面向倭人的队伍发起了攻击。
就在关羽带领队伍与小泽丸亲自领兵的六万倭人鏖战之时,在连湖河边的渡口一带,徐晃带领的两千名轻骑兵也受到了倭人无比猛烈的进攻,双方的战斗持续了半天,现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当最初渡河的那些倭兵被汉军消灭了之后,竹下登看到自己想要过河着实不易,而且他也怕汉军用那种投出去的长枪将自己手中仅有的这几十条小船扎漏了,自己可就更没有办法过河了。因此他寄希望于小泽丸会派兵前来攻占连湖河南岸的渡口,这样自己便可以顺利的渡过连湖河,与小泽丸带领的队伍会合到一处,共同歼灭对岸的汉军。
可是等了很长时间,竹下登也没看到有倭兵从河边防守汉军的后方出现,反而是在距离河岸不远处的军营内喊声震天,双方一直在激烈的交战。
既然小泽丸一直没有分兵过来,竹下登便知道小泽丸肯定是与汉军纠缠在一起,根本腾不出手来解决渡口之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岸的倭兵前来为他们抢占渡口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所以竹下登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冒险派兵强渡连湖河。
不过竹下登并不是直接派兵从渡口处有汉军把守的地方渡河,而是将岸边的小船分成三部分,除了在渡口处留下十几条小船外,其余的船只分别前往上游和下游几里远汉军看不到的地方,然后从那里运兵过河。待运送过去的倭兵数量足够之后,他们再从两侧向汉军发起攻击。这时自己同时派人从正面渡口处强攻,依靠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即便是付出大量的伤亡,竹下登也要把渡口抢过来,从而运送大量倭兵赶到对岸去支援小泽丸,免得小泽丸带领的六万大军出了危险,自己便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竹下登马上开始指挥手下倭兵分头行动,分别在上下游五六里远的地方找了几处河水平缓的地方运兵过河。当徐晃看到倭人将对岸的船只划走之后,也担心倭人是否会从其他地方渡河,因此他便派出了一些士兵分别跟着那些倭人的船只进行监视,一旦有情况出现,便马上回来通知自己。
跟踪倭人的士兵很快便派人回来报告,倭兵是在上下游不远的地方渡河。徐晃手头只有两千名轻骑兵,而对岸的倭兵可是有七万人之多,因此徐晃无奈,只能向两侧各分出五百人,前去阻截倭人渡河。
如此一来,在渡口处的轻骑兵也就只剩下了一千人。不过徐晃早已经让轻骑兵将刚才投出去的标枪收回来了,擦干上边的血迹,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因此双方继续隔河对峙,等着最后短兵相接的那一刻。
竹下登源源不断的将队伍派往连湖河的上游和下游,而汉军也被动的拉开战线,因此当倭人沿着河岸向上下游走出去十里之后,轻骑兵已经完全被分散开了,除了渡口处还有八百人之外,其他地方几乎是隔几里地安排二百人防守,因此到了最后,倭人还是终于得到了机会,开始在上下游十几里外的地方划船渡河,将倭兵分批运过了连湖河。
在倭兵渡河的同时,轻骑兵也开始用连弩和投枪向倭人进行攻击,但是因为倭人很狡猾,他们在水中顺流而下,将步行的轻骑兵甩在了后边,然后便找个水流平缓的地方靠岸,船上的倭兵马上登陆。如此这般的折腾了半天,倭人已经运送了差不多近万人渡过了连湖河。
过了河的倭兵并没有急于与汉军交战,而是继续沿着河岸向上下游猛跑。这样人数不多的汉军便被他们分散了。因此在觉得过河的倭兵已经有能力与汉军一战后,竹下登马上传令过河的倭兵不要在跑了,马上开始转身向汉军发动进攻。
于是已经在人数上远远超过汉军的倭兵马上停止了脚步,开始转身向一直追赶他们的汉军发起了进攻。
双方的距离本来就不远,因此倭人一回头,很快便与汉军遭遇,双方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恶战。轻骑兵并没有因为人少而退缩,相反他们几人一组,组成了一个个防守阵型,开始与倭人周旋,挡住了倭兵前进的脚步。
只是双方的人数毕竟相差太多,因此轻骑兵在顽强抵抗了一阵之后,最后便都在倭人的猛攻之下血溅沙场,死在了倭人手中。不过在他们战死之前,每个人至少都杀死了三四名倭兵为自己陪葬。
随着战事的不断进展,渡过连湖河的倭兵也越来越多。最后他们已经将渡口处的汉军包围了起来,加上从河面进攻的倭兵,如今徐晃带领的八百名轻骑兵已经陷入了倭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徐晃知道现在关羽很难分出人手来救援自己,只有在他们那边击败了从后边过来的倭兵之后,才会派兵前来增援自己。因此徐晃与渡口处的轻骑兵都已经抱定了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即便是今天战死在这里,也不能将渡口拱手让给倭人,只要他们能阻止大队的倭人过来,关羽那边便会减少一些压力,也会更快的获得胜利。
徐晃组织剩下的轻骑兵组成了一个方阵抵御着倭人的进攻,由于战术得当,再加上轻骑兵配合默契,武器护具精良,因此倭人对他们围攻良久,仍然没能将渡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