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乍一听大寨主要投降,底下的这些中小头目马上开始议论纷纷。但是当他们听到苏立说是要向耽罗王投降时,众人立刻停止了议论,同时把目光转向了坐在平日里苏立所做的位置,因为他们刚才便已经注意到了,今天那里坐的是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而且身上也穿着精钢铠甲。尽管头上只是随随便便的**着一只金簪,但是身上却向外散发着一种威势,让人望上去心里油然而生敬畏之感。不用说现在这些水盗头目也猜到了,这位年轻人便是大汉如今风头正劲的耽罗王。
看到众多头目的目光全都望向了自己,老刘知道他们是因为自己的名号太过响亮,因此今天见到了,当然要仔细打量一番,看看自己是否真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英明神武,天下无敌。
为了给这些水盗头目一个好印象,老刘便起身向众人微笑着点了一下头。同时看着这些人的反应。
老刘竟然起身向他们点头,这令这些水盗头目大为感动。毕竟他们对于大汉的这位耽罗王虽然从未谋面,但是却听说了不少有关耽罗王的传说。像是北定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外族,内平黄巾之乱。而且据说耽罗王还是整个大汉第一高手,到目前尚未听说在大汉境内,有人能在武功上胜过耽罗王。
苏立看到自己手下的这些头目听完自己的话,便把目光全都转到了耽罗王身上,于是他便在老刘站起来之后,急忙向大家介绍,这位便是大汉的耽罗王殿下。
水盗头目们打量了老刘一番之后,便又开始议论了起来。他们本来也不是什么寨主,最大的头目手底下也不过管着几百喽兵,因此对于投不投降他们也无所谓,只是他们倒是都希望归顺了耽罗王之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就好。
看到下边的喽兵望向自己的目光,有崇拜的也有疑惑的,更有人在窃窃私语,似乎是有什么问题。于是老刘便开口对众人道:“诸位英雄,我便是当今大汉的耽罗王刘备刘玄德。今天你们苏寨主愿意归顺于我,使得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免动刀枪。不知诸位是否也愿意与苏将军一道,今后跟着我为大汉的江山社稷和百姓造福。若是诸位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圆满的答复。”
老刘的话音刚落,便有一名站在最前边的水盗头目高声向老刘问道:“请问王爷,我们归顺了王爷之后,不知道王爷打算如何安置我们,是把我们就地遣散,还是继续给王爷当兵打仗呢?”
这名头目问完,底下的水盗头目也都纷纷附和,毕竟投降之后,今后这些人的去向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老刘微微一笑,对着那名水盗头目道:“有关诸位今后的去向,我已经与苏寨主商量过了。我会从鄱阳岛水寨的喽兵和你们之中挑选出一批身体强壮的继续当兵,与你们苏寨主一样,成为我手下的水军将士,每个月领取一份饷银。挑剩下的可以首先前往吴郡的缪县。我已经从扬州刺史陈大人手中租借了缪县的港口,你们可以先在那里帮着修建码头,领取工钱。等码头修好之后,你们便可以前往耽罗岛居住生活,我会为你们每人发放一笔安家费。当然了,你们之中若是有人不愿意跟着我,也可以自行离开,我同样可以给你们发放安家费。只是我有言在先,你们回家务农种田或是在鄱阳湖上打渔为生都可以,但是决不能再去当水盗,为害鄱阳湖的百姓,否则我决不轻饶。”
老刘说完,目光从下边的水盗头目身上扫视了一遍。当老刘威严的目光从那些心怀鬼胎的头目脸上扫过时,这些人心里发虚,便有人低下头,不敢迎视老刘的目光。
不过老刘说完之后,大多数水盗头目心里都很愿意。毕竟这些人之中有不少也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们也不愿意做为害当地百姓之事。如今跟着耽罗王,不管是当兵还是修建港口码头,都有饷银和工钱可拿,另外耽罗王还要给一笔安家费,这么好的条件当然令大多数水盗头目心动,于是大家便都在琢磨将来是继续当兵好,还是前往缪县修建码头,然后前往耽罗岛去居住更好。
这时又有一名水盗头目高声对老刘道:“请问王爷,我们之中的不少人都是有家有口之人,将来我们若是跟着王爷走了,我们的家人又该咱么办呢?”
这名水盗所问的,也正是不少水盗头目想知道的,于是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等着听老刘的答复。
“当兵的离开家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们按时将饷银送回家中,家里自然便可过上好日子。其他前往耽罗岛居住的,当然可以带上你们的家人。我给你们发安家费,便是为了你们将来到了耽罗岛之后生活所用。便是被选上当兵的愿意把家人迁往耽罗岛,我也同样欢迎,照样为你们的家人安置好今后的吃住,我如此安排,诸位是否愿意?”老刘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往耽罗岛,因此便如此回答道。
老刘的话音刚落,已经有**急的水盗头目高声喊着“愿意”,结果越来越多的人都高声附和老刘的提议,整个大厅内的气氛倒也十分的热烈。
郭嘉等人看到老刘几番话说完,大厅内的水盗头目便积极回应老刘的提议。众人心中都很高兴,看来鄱阳岛上的水盗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了。郭嘉现在想的是解决了这里的水盗去向之后,那么下一步便是如何分派人手,留守鄱阳岛水寨。同时继续清剿鄱阳湖内的其他水盗势力,争取尽快让鄱阳湖周边的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大厅内的水盗头目随后又问了几个不关痛痒的问题,老刘一一为他们做了回答。看得出老刘的回答令水盗头目们十分满意,大部分的水盗头目已经打定了主意:能够被选中继续当兵当然更好,便是选不上,他们也会按照老刘所说,先去吴郡的缪县修建码头,将来等码头修好了,他们再去耽罗岛定居。
接下来,就是郭嘉与苏立开始着手进行鄱阳岛水寨中的这些中小头目和喽兵的挑选安置。按照郭嘉事先与老刘商定的方案。周泰带着连友等人从水盗之中挑选了一万名身体强壮的喽兵和头目,补充到耽罗岛水军之中。不过为了保证今后鄱阳岛水寨的安全,挑出来的这一万人暂时就在鄱阳岛驻扎。老刘思量再三,决定把太史慈和连友两人留下,作为自己鄱阳岛水军的正副统领。并且老刘还给太史慈留下了十名亲卫队员和三十名水军士兵,让他们负责训练这些刚刚挑选出来的新兵,以便让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战力都得到提高。
至于挑剩下的那些水盗喽兵,为了能把他们尽快的送往吴郡的缪县,老刘决定自己前往荆州之时,便让周泰带领一艘中型战船先留在鄱阳湖,负责运送鄱阳岛上的这些人前往缪县。如今鄱阳岛上剩下的喽兵加上他们的家属,还有六万多人。要把这六万多人全部运到缪县,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通过走陆路前往缪县,可是为了不惊动当地的官府,老刘和郭嘉商议了一番,还是决定用战船运送他们,尽管人数不少,可是有周泰的那艘战船,再加上鄱阳岛内的两艘楼船,用不了半个月,便可以将这些人完全运送过去了。
在随后的半个月内,老刘带着两艘战船和鄱阳岛内的两艘楼船,在苏立的带领下,分别对鄱阳湖内的其他水盗发动了进攻。由于有两艘战船上的投石机和巨弩助阵,因此几处水盗营寨很快都被攻占,而上边的水盗由于看到苏立都已经投降了,因此他们最后也都选择了向老刘投降。而鄱阳湖在半个月之后,终于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尽管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但是老刘还是收获颇丰。除了从水盗喽兵中挑选了一万六千人组成了鄱阳岛水军之外,还得到了所有水寨中的金银珠宝等物,合起来也有差不多两万两黄金之多。有了这些钱财,使得老刘根本没有动自己的腰包,便将鄱阳湖上的这些水盗喽兵全都安置妥当了。
第643章初入荆州
尽管也有少数水盗喽兵选择了回家种田或是继续在鄱阳湖打渔为生,不过最后在老刘乘船离开鄱阳湖的时候,周泰已经开始带兵运送鄱阳湖内的近十万喽兵和他们的家属前往缪县。而太史慈则与连友开始**练留下的那一万六千名水军士兵,并且在鄱阳岛和鄱阳湖中几座大的岛屿上继续驻扎,从而将鄱阳湖牢牢地控制在了老刘手中。
离开了自己在鄱阳湖中新建的水军基地,老刘带着郭嘉、文丑、张飞和赵云几人,护送着甄姜等人乘坐一艘中型战船驶离了鄱阳岛,张机与周瑜也都与他们在一起。战船在宽阔的鄱阳湖面上劈波斩浪,向着北方的长江方向而去。
由于鄱阳湖内的所有水盗基本都被老刘收编了,因此如今的鄱阳湖周围一片太平。战船经过了近一天的航行,终于又从柴桑城附近驶入了长江之中。
船上所需的各类物资均已在鄱阳岛上补充齐整,因此这次他们并没有在柴桑港停靠,而是直接绕过了柴桑城,沿长江逆流而上,继续前往荆州之地。
临走之时,老刘也反复叮嘱周泰与太史慈两人,一定要在自己前往荆州的这段时间内,将鄱阳湖水军基地建设好,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支水军队伍来。如果他们需要什么物资,可以带着老刘的亲笔信返回耽罗岛,从那边运过来。周泰也要一直在这边忙碌,等老刘从荆州返回之时,再到鄱阳岛接他,同时看看这边水军的训练情况,然后两艘战船再一同离开鄱阳湖,先去缪县的港口,看看那里的码头建造进展,最后从海上返回耽罗岛。
此时的老刘心情舒畅,甄姜、露西拉等人也都在甲板上陪着老刘欣赏沿途两岸的美景,能够享受与老刘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众女心中也都十分的开心。
又经过两日的航行,战船在经过了扬州庐江郡最西边的一个城市寻阳之后,便沿着长江进入了荆州地界。这里是荆州江夏郡的地盘,战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在经过了下雉、蕲春、鄂县、邾县几座城池之后,便抵达了江夏郡的治所西陵城。
由于也是位于长江沿岸的重镇,得益于拥有众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地经过,因此西陵城也是荆州的一个大城市,老刘等人的战船在西陵城外的港口处停靠妥当之后,留下张飞带领船上的水军留守,老刘带上其他人离开码头,进入了距离江边不过几里远的西陵城。
在老刘的战船进入西陵码头之时,岸边的守军也曾惊讶这是来自何处的战船。好在如今老刘的手中有扬州刺史陈温为其开具的路引,所以尽管守军有些疑惑,认为扬州水军似乎没有眼前这种样子的战船,但是有官府的大印,他们便允许老刘等人的战船停靠在了码头内,而老刘等人进入西陵城,也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眼下的荆州与扬州相比,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荆州的瘟疫流行区域和程度都要比扬州轻了不少,但是由于救治不利,临近扬州的疫区也有不少病人身亡。而荆州由于有些地方的官府对百姓的盘剥更甚,因此荆州百姓的日子过的也是非常的艰难,经常有荆州百姓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迁往北方的豫州或者日子稍好的徐州逃难。
江夏郡临近扬州,因此在与扬州接壤的东北方向的几个城市之中也有一些百姓染上了瘟疫。前些日子老刘在扬州救治疫区的灾民之时,也曾派人前往临近的荆州地界内为百姓治病,使得那里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只是老刘未曾亲自前去,因此当地的百姓并不知道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到底是谁?
众人进城之后,首先便在城内找了处客栈住下。而郭嘉则在客栈之中向店掌柜打听了一下西陵城内的消息,知道了如今江夏郡的基本情况。
眼下担任江夏太守的,乃是一位名叫韩说的来自京城的官员。只是这位太守年事已高,如今便已经六十出头,不过这韩说也算是位体恤民情的好官,如今的荆州各地都不甚太平,很多地方都有山贼水盗出没,因此韩说也只能是尽力为江夏郡的百姓做些好事,以使当地百姓的日子能够应付下去。因此江夏的百姓对韩说也甚是爱戴。
另外便是为了对付荆州各地的水盗,荆州官府也东拼西凑的筹集了一笔经费,组建了一支水军,荆州水军的大营便在西陵城外,如今那里的水军士兵每天都在水军大营中进行**练。只是因为缺少资金,使得荆州水军的装备很差,整个水军队伍不过有士卒三千人,各种船只三十多艘,其中最大的只有一艘两层的楼船,剩下的则全都是艨艟和斗舰等中小战船。便是比起鄱阳湖中的水盗也大有不如,因此如今的这支水军尽管也时常出去清剿盘踞在荆州境内江河湖泊中的水盗,可是大多数的结果便是铩羽而归。
另外郭嘉也向店掌柜问了问西陵城内是否有什么出名的文人武将存在。只是店掌柜的对这些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过他还是告诉了郭嘉,太守府中的长史虞翻颇有贤名,且此人文武双全,是太守韩大人的得力助手。
店掌柜另外还说了一人,此人虽然不是官府中人,但是在荆州也是相当的有名。那便是这间客栈的东主蔡瑁。虽然蔡瑁家住襄阳的蔡州,但是说起来蔡家也差不多是荆州首富,家中不仅在蔡州城中有豪宅一座,其屋宇也是华丽至极,据说蔡瑁家的四墙皆以青石结角。而家中的婢妾更有数百人,在荆州境内的别业(庄园)则有四五十处之多。至于蔡家在荆州各地的酒楼、客栈和商铺,数量同样也是非常之多。
郭嘉虽然对虞翻、蔡瑁两人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听说虞翻文武全才,而蔡家家大业大,财产颇多,因此觉得若是能得到此二人加入主公的阵营,至少对主公将来的大业会有不少的帮助,因此郭嘉便向店掌柜详细了解了一番两人的情况,到了最后看到掌柜的也说不出什么了,郭嘉才回到老刘的房间,把自己打听到的情况禀报给了老刘。
听郭嘉将虞翻、蔡瑁的情况说完之后,老刘对于他们倒是都很感兴趣。对于虞翻,他所知道的也不多,只是知道此人时候来东吴的一位官员,能力上也绝对是可用之才。而蔡瑁虽然名声不好,在刘表死后迫害刘表的大公子刘琦,而且后来还因为极力主张投降了曹**而落了个背主求荣的骂名。但是老刘心里明白,其实那也是形势所迫。而且蔡瑁训练水军似乎还颇有章法,因此老刘便打定主意,若是有机会,一定要见见这两人。
当晚众人便在西陵城中过夜。由于连日来大家一直都是在战船上度过的,所以到了客栈才算是能够睡个踏实觉。当然了水军士兵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船上睡觉,估计若是如今让他们到陆地上睡觉,没有了水声的陪伴和战船的摇摆,这些人开始的时候反而会不适应了。
而老刘也终于得到了与甄姜等几女同居一室的机会。尽管这些日子大家每天都在一起,但是毕竟在船上隔音不好,老刘也不敢过分放肆。今晚有了机会,老刘当然也不能放过。结果这一宿老刘几乎就没有闲着,毕竟要让几位夫人得到满足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不过由于老刘如今所修炼的内功心法已经有了几分火候,再加上他经过穿越的身体异于常人,因此让几位夫人都得到满足之后,到了第二天早晨,老刘抽空练了半个时辰的内功心法,便毫无倦意的起床来到了客厅。
此时文丑早已让客栈的伙计为老刘等人准备好了早饭,于是老刘便一边吃早饭,一边与郭嘉商议今天该当如何行事,才能与江夏太守府的长史虞翻见上一面。
现如今大汉的天下早已不似原来那般牢固,许多规矩也成了摆设。因此郭嘉倒是建议老刘不妨今天便去江夏太守府中走上一趟,就以自己的真实身份见一见太守韩说,然后正好借机看看虞翻的才能到底如何?
老刘想了想,郭嘉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以前朝廷有规矩,未经许可几位藩王是不能随意离开自己封地的。但是现在还有谁会去关心这些?况且自己也派人救治过江夏遭受瘟疫之苦的百姓,若是韩说知道了此事,必不会将自己私自离开封地的事情上报朝廷的。
于是待吃罢早饭之后,老刘便带着郭嘉、文丑和几名亲卫队员离开了客栈,前往城中的太守府。甄姜等人若是要出去逛街购物,自有赵云和亲卫队员护送她们。张机近日每天都沉湎于研究医术,因此他是不会离开客栈白白浪费时间的。而周瑜大如今部分时间都与赵云在一起,因此老刘便没有带上他们。同时他也看到西陵城内的治安看上去便十分有序,甄姜等人出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闪失。
第644章虞翻其人
尽管西陵城很大,但是要找到太守府还是十分容易。老刘几人在路上边走边问,没用一刻钟的时间,几人便来到了位于西陵城正中的江夏太守府门外。
太守府门前有几名士兵在站岗。此时已经是上午的巳时时分,估计太守府的官员们应该都在府中。于是郭嘉上前对卫兵言明自己等人来自新州,有要事求见太守韩大人。
卫兵头目看到老刘等人文的风流倜傥,武的气宇轩昂,一看便不是平常人物,于是便让他们在门外稍等,自己急忙小跑着进了院内,赶往公事大厅内向太守韩说禀报。
此时在江夏太守府的公事大厅内,太守韩说正与手下的一众官员商议公事。得知府门外有几名来自新州的宾客求见,韩说便让虞翻出去把几人接到客厅。他让其他官员继续在公事大厅中议事,自己则起身前往大厅左侧的客厅,等着看看来的到底是何人,来到江夏有何要事?
老刘等人在门外等了没有多长时间,便看到进去通报的卫兵带着一名二十多岁的文官来到了门外。那名文官打量了一下几人,然后冲着老刘拱手道:“在下乃太守府长史虞翻,奉韩太守之命前来迎接几位。不知几位尊姓大名?来我江夏有何公干?”
听到虞翻自报姓名,老刘不由得仔细的打量了虞翻一番。
虞翻生于大汉延熹七年,说起来比老刘还要小三岁,如今不过二十三岁。虽然虞翻穿戴的是文官的服饰,但是身材很高,而且看上去身体非常的结实,行走之间也有一股武将的气势。老刘知道虞翻文武双全,自然是练过武功。尤其是虞翻的双目分外有神,此时也正在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的老刘诸人。
看到文丑和几名亲卫队员,虞翻便愣了一下。当他看到郭嘉之时,似乎也感觉有些诧异。当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老刘身上时,几人都感觉到了虞翻的眼中所流露出的震惊。
原来虞翻之所以能够得到江夏太守韩说的赏识,并且来到江夏担任长史之职,是因为他们两人有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两人都精研易经,更擅长占卜之术。尤其是韩说,在京城当官之时,便经常推算可能出现的各类天文异相,结果大都被他言中。比如在灵帝光和元年十月,韩说禀告灵帝某日会出现日食,请灵帝下令百官一定要按照宫内的规矩穿戴朝服,以避免天降灾祸。灵帝因为之前韩说的一些预测都曾实现,便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到了那天,果然出现了日食的异相。中平二年二月,韩说推测宫中会有灾祸,便将此事奏明灵帝,请灵帝多加小心。结果没过多久,南宫中发生火灾,烧毁了两座宫殿。
韩说在朝中的好友,便是议郎蔡邕,虽然在洛阳韩说的职位不高,但是却也颇受灵帝赏识,只是到了前年,韩说年纪已经六十有七,每日里还要上朝颇有不便,于是他便向灵帝提出辞官回乡。结果灵帝同意他辞去朝中的官职,但是却又给他封了个江夏太守,派他来到了距离老家扬州会稽不远的江夏做官。
韩说来到江夏后,不久便听到自己手下人说起自己的同乡,也是扬州会稽人虞翻对易经颇有研究,便派人将虞翻请到了江夏。两人一聊之下,都感觉相见恨晚,时间一长便结成了忘年之交。韩说通过观察,发现虞翻能力出众,便请他来自己的江夏太守府担任长史之职,虞翻感激韩说对自己的青睐,便受邀来到江夏,在太守府中做起了长史之职。
韩说年纪大了,几乎把太守府中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虞翻,自己当起了甩手太守。不过这也使得虞翻这两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再加上关键时候还有韩说为他把关,使得江夏郡这两年的政务进展非常顺利。只是因为瘟疫和水盗的缘故,才使得官府因为财政吃紧而仅能保证江夏百姓的正常生活。没能使江夏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精研易经,又善于占卜之术,因此虞翻在见到几人之后,便在心中为几人推算了一番。文丑、郭嘉也还罢了。尽管看上去两人也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但是让虞翻颇为吃惊的,便是两人的寿命似乎看上去都不会太长,如今看到有两个短命鬼竟然凑到一块,当然会令虞翻感觉有些惊诧。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老刘身上之后,虞翻竟然发现自己无论怎么看,也看不透眼前之人的命运究竟如何?而且在老刘身上似乎有很多东西,都令虞翻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他在心中的推算,此人应当是富贵至极之人。可是在老刘的身上,有些东西似乎又彰显出他应该是平庸之极才对。因此虞翻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这对于一向自认为可以看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