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回来时,老刘还觉得自己的人才已经够多的了,但这时才发现,光是去这八郡任职,就把现在找来的几人都给派出去了,目前自己又受到了人才短缺的困扰。

乐浪郡现在的太守是钟繇,同时把徐晃派去担任都尉之职;带方郡比较小,除了和乐浪郡接壤,只有一小部分与三韩相接,那时的三韩还很弱小,因此带方郡相对安全些,太守是卢植的大儿子卢敏,考虑到现在人员紧张,都尉一职便由徐晃兼任,这样两郡的军事便都由徐晃负责了。

辽东郡现在被乌桓苏仆延部落占了一大半,自然是将来的军事要地,老刘派去担任太守的是田丰,而都尉则是比较全面的颜良。

玄菟郡的太守是石韬,都尉也是由颜良兼任;至于昌黎郡,太守是陈宫,都尉是褚燕。

代郡处在匈奴和上古楼男部落的包围之中,因此老刘派荀攸担任了带郡太守之职,都尉则是由关羽担任。

接见原来的一些官员时,老刘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个老同学公孙瓒,原来任辽东长史,年前也曾与乌桓骑兵遭遇,打了场小胜仗,现在论功行赏,成了涿县县令,而涿县原来的张县令,也已花钱调至朝中当了个小官。

公孙瓒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自己一定要好好使用,于是老刘便与他推心置腹的谈了一次,公孙瓒对老刘的战略大局非常认同,于是老刘便在他愿意投靠自己的前提下,推荐他担任了渔阳太守,同时又把张颌派去给他做都尉,也好监视于他,免得他生了异心不好控制。

范阳郡就在老刘的治所蓟县附近,属于幽州最安全的地方,老刘的手下现在已经没什么大才了,于是只好让恩师卢植的二儿子卢緐担任了太守之职,都尉是吕翔。

这些人前去上任之时,老刘每个郡都派了十名亲卫队员,负责保护太守的安全,并训练当地的士兵;作为生产钢铁和武器护具的基地,无极也留下了二十名亲卫队员,还有胡魁作为护院首领,继续留在甄家大院。

现在老刘的身边,只剩下戏志才、简雍两个谋士,武将还有文丑、吕旷、史阿、高顺四人;王越其他的几个徒弟也作为保镖,派去保护荀攸等人,亲卫队员还有八十八人留在蓟县。

只是现在童渊和王越都到了蓟县,童渊不愿为官,只是为老刘指导武将,而王越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为幽州军队的总教习,这是老刘为了投其所好,自创的一个官职,没什么实权,但地位很高,所以王越非常高兴,每天都跑去军营之中,督促士兵训练。

老刘的手下现在还有三个未来的大将:张飞、赵云和太史慈,他们在童渊王越的联手培养下,加上有老刘文丑这等高手给他们喂招,武功提升很快,已经与文丑不相上下了,搞得文丑很郁闷,好在他现在有如花如玉陪着,虽然还未成亲,但毕竟有人关心,回家能吃到好饭好菜,文丑过的还是挺滋润的。

戏志才的官职是治中从事,也就是老刘的副手,简雍是簿曹从事,掌管文书之事,而文丑现在是老刘的亲卫队长,虽未在官府任职,但级别与颜良等人相同,高顺则是军曹从事,而吕旷与原来的校尉邹靖一起,同为校尉之职。

由于幽州地处边陲,因此各郡都有自己的郡国兵,每郡的士兵数量在五千到一万之间,只是久疏训练,战力低下,在陈宫等人上任之前,老刘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军队整顿好,把原来的士兵通过筛选,每郡配备五千人的常备军队,装备由无极的甄家统一提供,只是现在生产能力还没上去,只能慢慢配备。

到现在为止,八个郡加起来就有了四万士兵,但这些士兵主要是用来守城的,而作为一州治所的蓟县,老刘带着高顺等人,把原来就有的两万军队通过测试,挑出了一万多人,为了增加兵力,便又开始在幽冀两州大力募兵。

由于百姓常年受乌桓鲜卑等外族欺压,早就忍无可忍了,现在新来的刺史要募兵,去消灭乌桓鲜卑等族,同时当兵还能吃饱肚子,有军饷可拿,百姓自然踊跃报名,没出三日,居然募得三万多人,老刘又用自己选拔亲卫队的独门方法,只是把跑步的距离缩短了一半,经过测试,留下了一万多人,加上原来的那些,凑够了两万五千人。

没通过测试的,老刘也没把他们打发走,而是作为屯田兵,先给他们土地,平时种植庄稼,并派人对他们进行训练,待有战事时,他们便可转为士兵,帮助守城或作为运粮队使用。

目前老刘已经从丘力居那里换来了近两万匹战马,因此老刘把两万五千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万五千轻骑兵,目前由文丑带领进行训练,张飞、赵云和太史慈也跟着给他帮忙。

然后是六千名步兵,老刘和高顺商量了一下,为其起名为陷阵营,让高顺进行训练,老刘去看过高顺的训练,果然很有法度,于是老刘又把自己练兵的经验跟他交流了一番,令高顺大感惊奇,回去后把便老刘教给自己的方法熟悉了一番,然后与自己的方法结合到一起,开始培训精锐陷阵营。

剩下的四千士兵,称为器械营,主要是教他们如何使用器械,马均已经把投石车造好了,又经过他和老刘的改进,现在已经造出了几十架投石车,由于有了精钢,因此马均造出的投石车射程远,投射准确度也很高,每架车由十人操纵,老刘还在督促那些工匠加紧建造,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投石车的数量达到一百架,这样除了攻城,在大部队作战时,百车齐射,也会给对手造成极大的伤亡。

除了投石车,器械营还配有几十架大型连弩,其中有些是原来就有的,老刘和马均把以前的连弩进行了改进,配上精钢的弩身,虽然尺寸比原来小了许多,但射程、精确度和力道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增加了连杆结构的弩机,操作起来也容易多了,有三个人就可以完成弩箭的安装、拉弓和发射了。

之所以器械营配备四千人,老刘是想将来要把投石车增加到三百架,不仅能投石头,还可以投射燃烧弹,将来甚至是炸弹,而连弩也增加到三百架,这样将来在和敌军在开阔地会战时,投石车和连弩就会组成立体进攻,有了这些器械的辅助,在冷兵器时代,自己自然就占了先机。

今天是老刘在校场亲自操练士兵,士兵们士气高昂,喊声震天,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始时的那一幕。

第65章节外生枝

今天在校场之中操练的,是文丑率领的轻骑兵和高顺统帅的陷阵营,而吕旷带领的器械营由于操练需要的场地太大,同时怕在城中误射了百姓的民房,所以一直在城外进行训练。

轻骑兵与原来的亲卫队一样,也是每人配备一把斩马刀、五支标枪,一具连弩,只是现在的连弩还不到一万具,只能配备给轻骑兵八千具,剩余的近两千具,都给了高顺的陷阵营。

至于护具,头盔与原来的一样,只是身上的甲胄换成了轻型钢甲,代替了以前的连环锁子甲,重量减轻了,在性能上也得到了很大改进,其它的护腕、护膝与以前一样,同时增加了牛皮战靴,在脚面上增加一块钢片,使脚面也能得到保护,这也是因为在第一次跟乌桓人交锋时,有一名士兵曾被弓箭射伤了脚面,才使得老刘想起了这个防护的盲点。

至于陷阵营的士兵,实际上就是以前的重装步兵,经过老刘和高顺的精心设计,现在的六千兵卒被分成盾牌兵一千人,人人手执一面五尺多高的巨盾,由于老刘现在有了精钢,盾牌的重量只有三十多斤,而防护效果比以前那些重达百斤的巨盾效果还好,至于他们的武器,则仍然是身背五支标枪,腰挎一把钢刀。

然后是两千名长枪兵,他们的武器是一支长逾一丈的长矛,在战斗时,他们站在盾牌兵的身后,将长矛向上斜举,以抵御外面骑兵的进攻,同时伺机用长矛将敌人刺死,当然为了攻击远距离的敌人,他们同样也配有五支标枪。

还有一千名,是老刘自创的钩镰枪兵,他们的兵器,是老刘发明的专门对付骑兵的钩镰枪,战斗时,他们蹲在盾牌兵的中间,从盾牌的缝隙中把钩镰枪伸出去,专门对付骑兵的马匹和步兵的双腿,他们的背上,也有五支标枪。

最后的两千名是连弩兵,他们在敌人还未近身,距离二百步、盾牌兵还没竖起巨盾之时,就开始用连弩射杀敌人,他们不再配备标枪,而是每人带着十只箭匣,一共一百二十支弩箭,当然为了防止近身格斗,也配有钢刀护身。

连弩兵在老刘的调教之下,现在可以按距离目标的远近,采取抛射、平射来打击敌人,二百步之内,采取平射基本可以命中目标,而超过这一距离,也可以采用抛射的方法,按一定角度向上射出弩箭,只要角度选好了,完全可以射到距离在三百步以外的目标。

由于这几种兵种协同作战,因此使得陷阵营的战斗力得到大大提高,除了面对敌人的大量弓箭兵时,由于除了盾牌兵,其他兵种都没有盾牌防护,对方的抛射会给这支部队带来大量伤亡以外,其他兵种都无法对这支部队构成太大的威胁,至于对付弓箭兵,那就是不能让他们接近到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反正自己的连弩射程远远高于弓箭,所以估计能真正在三百步以外,就能射到他们的弓箭手几乎没有。

当然还有一个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就是自己部队才有的标枪,不过标枪的投掷距离和弓箭一样,也是不能太远,因此即使将来自己的对手学会了投掷标枪,但陷阵营有弩箭兵的存在,也同样可以减少这种伤害。

现在的陷阵营士兵有六千人之多,可以组成一个极大的防御或进攻阵型,当然如果需要,也可以组成一个圆圈来抵御周围敌人的进攻,高顺还按着这种思路,设想到万一阵型被敌人突破后,原来大的阵型马上可以改变,由相邻的各兵种士兵组成几个小的阵型,仍然按原来的配置进行分工协作,这样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防御力和攻击力,再配上自己这边轻骑兵的协同作战,更可以发挥出陷阵营的特点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顺一直强调的,陷阵营一定要有一种气势,一种压倒一切,舍我其谁的气势,拥有了这种气势,一支部队的战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今天老刘先是让两只部队进行了联合进攻的演练,陷阵营从正面向敌人推进,而轻骑兵则迂回到敌人的两侧和后方,待陷阵营牵制住敌人后,再通过号声联络(现在老刘已经让马均把军号给做出来了,作为指挥部队的工具,而不再用锣鼓来指挥),从其他三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进攻,有了这两支部队,再有器械营的辅助,老刘自信就是有五万的敌军,自己也能一口把他们吃下去。

站在瞭望台上的老刘和戏志才二人,看着操场上那遮天蔽日的黄尘,耳畔回响着士兵的喊杀之声,令二人不禁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心驰神往,戏志才本是那恃才傲物之人,到了幽州之后,才发现主公果然是天纵奇才,不管是政务、军事、还是经济,无不精通,并常有神来之笔,令自己几人叹为观止,看来自己是选对主公了,有主公训练的这些精兵,还有那几员大将的带领,加上自己等人的辅助,平定乌桓指日可待,而将来的北伐也必将大获全胜,那时自己可就真的跟着主公成就大业了。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老刘又带着众人开始玩橄榄球,现在老刘的军中已经组建了三只球队,分属轻骑兵、陷阵营和器械营,士兵们都以能加入橄榄球队为荣,而每天训练后的闲暇之时,就成了橄榄球队的比赛时间,除了赵云太小,张飞和太史慈都是轻骑兵队的主力,再加上虎背熊腰的文丑,高顺带的陷阵营队和吕旷的器械营队根本不是对手,好在今天陷阵营队有了一名外援,才与轻骑兵队打得难解难分,至于那名外援,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老刘客串的了。

靠着老刘自己缠住了文丑、张飞和太史慈三人,高顺趁机几次冲过对方的端线得分,陷阵营队终于第一次赢了轻骑兵队,赢了球的陷阵营士兵们高兴万分,众人围着老刘,把老刘抬起来高高的抛向空中。

老刘还没什么,在空着享受着这种英雄的礼遇,吓得戏志才急忙从瞭望台上跑下来,一路跑一路喊着可别把主公摔着了。

结果老刘倒没事,他自己没注意脚下,被摔了个嘴啃泥,好在他现在天天跟着老刘跑步,锻炼身体,素质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否则搞不好又得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歇上半个月了。

下午结束训练后,老刘和戏志才回到了刺史衙门,在老刘等人的安排下,现在幽州的各个部门都已经高速运转起来了,尤其是那些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的部门,更见忙碌,好在有简雍和戏志才在老刘身边,才使得北伐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着。

田丰到辽东担任太守之后,戏志才现在接管了细作的管理工作,为了将来的战事,戏志才又向目前乌桓占据的地盘派去了大批细作,这些细作得来的乌桓各部的情报,每天都通过各种渠道交到戏志才手中,然后经过他的整理后,再汇报给老刘,为将来制定作战计划提供第一手材料。

然而就在老刘为五月初出兵做最后的准备之时,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不得不改变了目前的战略,同时也派人到下属各郡之中,让自己那些新任的太守和都尉做好准备,严守城池,免生事端。

究竟是什么事令老刘大伤脑筋呢,原来今天丘力居派了个信使前来蓟县,交给了老刘一封信,信中的内容,竟然是向老刘告密。

在幽州的渔阳郡之中,住着也是姓张的兄弟两个,哥哥张举,曾当过泰山太守,现在赋闲在家,弟弟张纯,在燕国任职,只是这兄弟两个早有野心,看这几年大汉实力每况愈下,乌桓鲜卑不断蚕食大汉土地,劫掠大汉百姓,觉得是自己兄的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开始拉拢乌桓各部,准备造反,然后平分大汉天下。

只是他们兄弟不知道老刘和丘力居部落结盟之事,考虑到丘力居部落势大,便派人前去,许以重金土地,希望丘力居能帮他们兄弟,再联络乌桓其他三部,一同起事,杀了那些大汉的官员,再将幽州的大部分州郡先占了,然后继续南下,踏平冀州、打到洛阳,把大汉刘家天下,变成他们张家的天下。

丘力居先稳住来使,答应他们自己考虑考虑,然后忙把军师宇文康和蹋顿找来,商议对策。

早就和老刘定下计划的蹋顿和宇文康二人当然不会答应,便对丘力居说明利害关系,丘力居考虑再三,为了自己族人的长久大计,于是同意了蹋顿二人的意见,把事情的经过让宇文康写了封信,派人给老刘送来,听听老刘的意见和打算,再让信使把老刘的回信带回去。

老刘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历史上是有张举兄弟造反之事,只是好像是在黄巾起义之后,现在居然又提前了,看来由于自己的穿越,造成了一些变化,好在自己已经知道了张举兄弟的计划,那就先把他们除掉,免得自己将来北伐之时,被人从内部把老巢给端了。

于是老刘把戏志才与简雍二人找来,让他们看了丘力居的信件,然后三人开始商议如何除掉张举兄弟之事。

第66章定计除奸

看过丘力居的来信后,戏志才与简雍二人都陷入了沉思,老刘也没有催他们,在一边静静的等着。

良久,戏志才抬起头来,对老刘道:“主公,志才觉得眼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摸清张举兄弟的底细,既然他们有造反的打算,除了想拉乌桓替自己卖命外,他们自己肯定也有一定的力量,否则只靠乌桓的帮助,没有我大汉百姓的追随,他们是成不了大事的。”

“是啊,雍也觉得我们有必要多派些细作,到渔阳张举兄弟的住地多做些调查,还有伯珪现在是渔阳太守,是否也参与其中,他和我们派去的都尉张颌张隽义毕竟都是刚刚加入的,我们不得不防啊。”

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但老刘知道公孙瓒和张颌都不是宵小之人,而且公孙瓒对外族的痛恨尤甚,于是道:“这点宪和不必担心,伯珪虽然刚刚成为我们的人,但他毕竟是我们的同学,其为人我们也比较了解,恩师对他也赞赏有加;至于隽义,虽然与我们接触时间不长,但我认为他也绝不会是那见利忘义之人,公皓你觉得呢?”

“主公所言不差,志才同意您的看法,但宪和所虑之事,我们也应有所提防,这样吧主公,我先往渔阳走一趟,一是了解张举兄弟的情况,二是通知一下公孙太守和张都尉,让他们有个准备,免得张举兄弟真的起事了,他们首当其冲,很可能会遭到不测。您在蓟县做好准备,三天后带上五千人到渔阳接应我便可,至于下一步怎么做,等我搞清楚张举兄弟的意图和实力再说。”

“好的公皓,那你就先去渔阳,一定要嘱咐伯珪与隽义二人,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他们二人,勇则勇矣,但谋略不足,绝对不要打草惊蛇。三天后我也会带兵前往,在渔阳城五十里外扎营,到时我会派人进城通知你们,然后我们再做决定。”

随后三人又商议了一下老刘带什么兵种前往,考虑到这次的行动属于奇袭,因此必须要速战速决,都已经配备了马鞍马镫的轻骑兵速度非常快,蓟县与渔阳的距离大概也就一百多里地,按轻骑兵的速度,一个多时辰就可以赶到。

然后老刘又给丘力居写了封回信,感谢他的提醒,自己一定会做好准备,同时不会忘记与他们之间的约定,在四月底前把张举兄弟之事处理好,然后出兵右北平。

接着老刘又让简雍向幽州各郡派出信使,把张举兄弟之事通报给他们,让各郡太守与都尉严密部署,在自己的辖区内严加盘查,只要是张举兄弟的同党,马上抓起来,同时要加强警备,保证太守的安全,千万不能被他们钻了空子。

第二天一早,戏志才就在史阿和十名亲卫队员的护卫下,前往渔阳,而老刘则带着文丑等人继续操练,整个幽州刺史府中外紧内松,丝毫不见备战的迹象,免得被张举的探子发现了,让他们有了准备。

当天下午,戏志才等人便到了渔阳郡治所渔阳城中,看城中的景象与平时没什么区别,戏志才便带着众人直奔太守衙门。

到了衙门外,史阿告诉门前守卫的衙役:“幽州治中从事来访,速去通报公孙太守。”那衙役听说是上头来人了,忙跑进去通报。

很快,渔阳太守公孙瓒和都尉张颌都迎了出来,看到是戏志才和史阿二人,忙上前见礼,然后把两人迎入太守衙门大厅之中。

待众人坐下后,公孙瓒道:“不知从事大人来渔阳有何公干?可是玄德想我了,派公皓来看看我吗?”一句话便显示出自己与刘备的关系不凡。

“公孙太守,张都尉,你们来渔阳上任也有半个月了,可发现这渔阳城中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公孙瓒与张颌对望一样,然后公孙瓒捋着胡须道:“近来渔阳城中,确有一些怪事发生,我和隽义今天正在商议此事,公皓你便来了,可是玄德那边听到了什么风声?”

“伯珪说有怪事发生,究竟是什么怪事,可否说与我听听?”戏志才道。

“我和隽义上任后,便开始对渔阳的郡国兵进行改编,原来这渔阳城中,共有郡国兵一万余人,根据玄德的要求,我们按玄德教给我们的方法对士兵重新进行了考核,结果合格的有六千多人,我们选了五千人作为今后渔阳的常驻士兵,剩下的便给些钱财,打发回家了,可是昨天隽义听他手下的士兵说,那些人并没有回家,而是被城中的富豪张举收为家丁,送往城外的庄院之中去了,隽义今天便来告诉我这个消息,公皓你想想,这样一来,张举府中的护院居然比我们一郡的士兵还要多,难道这不奇怪吗?”

“确实很奇怪,只是伯珪可知道他们在城外的张家庄院之中,都在做什么呢?他们一共有多少人?”

“上午我们派了几个探子去打听了一下,好像那些人也是在进行训练,他们的人数,大概有八千多人,其中有五六千便是我们不要的那些士兵。”

听公孙瓒这么一说,戏志才才想起在蓟县那些报名当兵,但没进入正规军队的,还有原来的士兵被刷下来的,都按老刘的意思成了屯田兵,可下属各郡没有要求他们这么做,虽然给那些被淘汰的士兵发了回家的路费,但没想到还是被人给利用了,把这些人都收拢起来,成了他们手中的力量,戏志才明白,这肯定是张举张纯在为他们造反做准备呢。

“伯珪和那张举张纯兄弟可熟?”戏志才问道。

“我和张纯曾经同在辽东太守府中共事,对他比较熟悉,只是他从去年便已经离开辽东了,不知现在在哪里任职;至于张举,我只知道他前几年曾经在泰山担任太守之职,不知什么原因后来被免职了,便回到了他在渔阳的家中,他们张家可是渔阳城中的大户,公皓可是认为他们在图谋不轨吗?”

“正是,他们不仅自己图谋不轨,还与乌桓部落勾结,准备近期起事,引乌桓大军进入我大汉领地,我今天听伯珪这么一说才知道,他们早就在训练自己的军队了,只是他们除了城外庄院中的那些护院,城中还有其他的部队吗?”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