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戏志才的分析,老刘和公孙瓒仔细一琢磨,果然是这个道理,如果老刘的大军甚至连老刘自己都被难楼消灭了,那幽州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聚集起一支大军对难楼动战争,而他便可以继续在他的上谷之中做他的乌桓大王,没有了乌桓其他几部的存在,他的乌桓大王的名号也就是实至名归了。

老刘接着对戏志才道:“公皓果然高明,若不是有公皓在此,难

楼此计恐怕就会得逞,那样我们幽州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我们的北伐大计恐怕就要推后到若干年以后了,既然知道了他们的打算,公皓我们下一步如何应对?”

公孙瓒也道:“是啊军师,既然已经识破了难楼的诡计,那我们该怎样破掉呢?”

“知道了难楼的计划,我们接下来就好办了,我看这样,留下器械师和突骑兵第一军在此继续攻城,同时一定要把沮阳城围死了,免得城中的乌桓士兵现我们大军已经离开后,去给难楼报信,而我们其余的部队包括步兵师今天晚上连夜开拔,离开沮阳城五十里后再扎营休息,同时沿着那条小路多派出一些探子,找到难楼设伏之处,到时候我们给他们来个反包围,将我们的大军分成两部分,分别从乌桓士兵埋伏的山脚下向上进攻,没了马匹他们的战力已经下降了一半,我们用步兵师和轻骑兵利用连弩向他们进攻,突骑兵在外围防止他们逃跑,如果山上林木茂密,我们也可以利用火攻,反正这回是不能放跑了难楼,只要把他抓住了,上谷的乌桓部落可以说也就基本上灭亡了。”戏志才对他们二人道。

“好,就按公皓的计策办,这边的进攻不要停下来,留下蹋顿的突骑兵第一军为器械师做好守卫,其余的部队返回大营休息,到晚上大军再离开营地,沿着那条小路前进五十里后扎营。”老刘马上让传令兵前去给各支部队传令,同时自己几人也返回了大营。

当晚吃过晚饭后,等到天色已经全黑了,老刘安排蹋顿带着他的突骑兵第一军和器械师继续围困沮阳城,叮嘱他们明天继续用投石车向城门投掷石头,同时严密看住沮阳四门,决不能放城中的乌桓士兵出城。

然后老刘自己带着其余部队把马匹的蹄子用麻布包好,悄悄从后营撤出营寨,绕过县城找到了那条通往蓟县的小路,然后大军沿着小路向蓟县方向进。

走了估计有五十里路之后,大军在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扎下营寨,老刘传令让大军马上休息,好有充沛的体力迎接明天的大战,同时又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沿着小路的两侧向前侦查,尽快找到乌桓大军的藏身之处。

到了后半夜,派出去寻找乌桓大军的探子终于在上谷与蓟县交界处的一条非常险要的峡谷两边,现了乌桓士兵扎在山脚树林中的大营,而且这些营帐都是扎在及其隐蔽的密林之内,不仔细看根本就现不了,从营帐的数量来看,营中至少有四万士兵。

而摸到山上的探子也在山顶现了大量早就摆好的滚木礌石,不过可能是乌桓人认为汉军还要几天后才能路过这里,因此只留了少量的士兵在山顶看守。

这处峡谷的长度将近十里,到时候若是汉军进了山谷,那乌桓人便可以从两端的山上推下巨石堵死山口,两侧的山势陡峭,根本就爬不上去,山谷中也到处长满了杂草和树木,到时候要是山顶的乌桓人再在从上边往下扔火把,谷中的汉军无路可逃,估计不是被滚木礌石砸死,也会被乌桓士兵的弓箭射死,即使能逃过这两劫的,最后也会被大火烧死。

留下几名探子继续在乌桓大营的外边监视乌桓人大军的动向,其余的急忙赶回汉军营寨,找到老刘,把消息禀报给了一直在中军帐中等候的老刘、戏志才和关羽等人。

得到了乌桓大军下落的众人均是长出了一口气,只要知道了他们的下落,那么接下来汉军就可以按照之前戏志才定下的计策,对难楼的大军实施反包围,而戏志才听到乌桓士兵的营帐建在密林之中,不由得抚掌大笑道:“主公真是洪福齐天,难楼可能光想着我们会上他的当了,根本没注意他把自己的几万大军置于极大的危险境地之中。”

边上的文丑插嘴道:“有什么危险?”

看文丑问,戏志才继续道:“从探子回报的情况来看,乌桓人现在的警惕性不高,应该是难楼估计我们至少要在三四天后,才能得到蓟县被袭的消息,因次他们现在根本就没做防备,我看就这样吧,要打我们就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会儿我们就拔营出,赶到乌桓士兵的大营之外,然后把我们的步兵师分成两部,每部两个团三千人,让他们趁着乌桓人不备,爬上山顶,把那些留在山顶放哨的乌桓士兵暗杀掉,然后将乌桓人准备向山谷中投放的滚木礌石调转方向,对着山坡下的乌桓大营,我们这次也不用费力和他们面对面搏杀了,轻骑兵和突骑兵也分兵分两路,等山上的步兵师得手之后,便给我们出信号,而我们便用火箭把乌桓人藏身的树林点燃,这样他们如果沿着山坡往山上跑,步兵师便用乌桓人自己准备的滚木礌石来攻击他们,用光了滚木礌石再用连弩对付他们,要是乌桓士兵往树林外边跑,那轻骑兵就用连弩挡住他们,这样一仗下来,估计那四万的乌桓大军也就灰飞烟灭了,主公,众位将军,你们觉得如何?”

老刘还没说话呢,颜良道:“军师的主意果然毒辣,遇到军师算是那些乌桓人倒霉,只是那难楼还自认为设了一条妙计,但他没想到咱们军师的主意更高,良是打心里佩服,”

其他众位将官也都赞同戏志才的主意,老刘在听到探子的回报之时,也马上想到了火攻之计,只是没想到戏志才更毒,把他们向山上逃跑的退路也给断了,这样两面夹击,料想能活着逃出来的乌桓人也剩不下几个了。

看到众将没有异议,于是老刘便拍板决定,大军就按戏志才的计策行事,虽然时间已经是半夜了,但这个时候估计那些乌桓士兵的警惕性最低,正好方便汉军行事。

很快汉军便集合完毕,然后在那几名探子的带领下,大军迅向乌桓人的营地靠拢,马匹还是用麻布包住四蹄,免得马蹄声音把乌桓人吵醒了,让他们

有了准备,戏志才的计策就要失灵了。

在夜色中走了大半个时辰,轻骑兵和突骑兵便来到了乌桓士兵扎营的树林之外,老刘命令大军在距离树林三里外停下,等候步兵师的士兵赶上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步兵师的士兵才赶到,老刘让他们先稍微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步兵师分成两半,在高顺和一名副师长的带领下,分别爬上那条峡谷两侧的山顶。

乌桓人留在山顶的士兵本来就不多,而且也根本没想到今晚汉军便会前来偷袭,因此山顶的乌桓士兵早就都睡着了,被步兵师的士兵们悄悄爬上山顶,用匕把那些还在睡梦中的乌桓士兵刺杀的一个不剩,整个行动进行的干净利索,根本没有惊动山下的乌桓士兵。

然后步兵师的士兵们将乌桓人布置在山顶的那些滚木礌石掉转了方向,冲着乌桓大营方向的山坡,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两侧的山顶都点起了火把,通知山下的老刘步兵师前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此时山下的轻骑兵也在老刘的指挥下,趁着夜色将一些引火之物偷偷运到树林边上,等一会儿收到步兵师的信号后便用火箭点燃。

看到步兵师回的信号,老刘忙令突骑兵的士兵在箭支上绑好易燃之物,然后在火中点燃,冲到乌桓人扎营的树林外,把火箭射到刚才放好的引火之物和树林之中。

举着手中的火箭,突骑兵迅逼近到树林外五六十步远的地方,将已经燃烧的火箭射到树林边的那些引火之物和树林之中,很多火箭更是直接射到了乌桓人的营帐上。

看到有人来袭的乌桓哨兵刚刚被外边的马蹄声惊醒,便看到从天而降的无数火箭,连忙高喊着:“有人偷营!”同时也迅去中军向亲自率军的大王难楼报信。

乌桓人的营帐大多是用牛皮缝制的,同时为了防雨还用牛油浸过,火箭一射到上边,立刻便着起火来,很快树林中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火苗窜起足有一丈高,照亮了整个夜空,使得整个火场如同白天一样。

为了防止乌桓人逃跑,老刘已经命令手持连弩的轻骑兵逼近到树林之外二百步远的地方,这里是连弩的有效射程,因此只要有乌桓士兵逃出树林,便用连弩向他们射击,要是乌桓人的战马逃出来了,那就赶紧抓过来,这样还能缴获一些马匹。

第111章螳螂捕蝉(二)

早已经被大火烧乱了阵脚的乌桓人在树林中乱作一团,已经清醒过来的难楼现大营起火,知道是汉军识破了自己的计策,现在反而把自己给包围了,于是便指挥大军马上冲出树林,否则过一会大军就都被烧成灰了。

可是刚刚有士兵冲出树林,还没跑出多远就被对面的轻骑兵用手中的连弩射中,而且对面的轻骑兵有一个半师七千五百人,所以乌桓骑兵想从这边冲出去根本就不可能,很快逃出树林的不少乌桓士兵便被对面的汉军射杀殆尽。

看到这边已的出路已经被汉军封死了,难楼忙指挥大军向山坡上转移,山上有自己的部队把守,还有滚木礌石等物,山坡上树木不多,所以只要躲到山顶上,大火烧不到那里,估计自己就有了逃生的希望

逃出树林的乌桓士兵纷纷向山顶逃来,在他们眼里,现在只有山顶上才是式安全所在,所以逃出来的足有两万多的乌桓士兵纷纷拔脚向山上狂奔,那度比他们平时在平地上跑的都要快。

看到山顶就在眼前,那些跑在前边的乌桓士兵都在庆幸自己没被大火烧死,上了山顶就可以逃出生天了,然而从山顶传来的一阵巨响再次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当他们离山顶还有几十步的时候,随着一阵巨响,无数的滚木礌

石呼啸着向着他们砸了过来。

无处可躲的乌桓士兵顿时被砸的死伤无数,滚木礌石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条红色的印记,那些见势不妙想往回逃的士兵一样难逃厄运,等山顶上的滚木礌石被汉军都用光了之后,山坡上已经看不到有站着的乌桓士兵了,到处都是流淌的鲜血,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有那侥幸没死的,也被巨石圆木伤得不轻,只能躺在那里惨叫连连。

看到山顶已经没有滚木礌石了,躲在一块巨石后边的难楼忙大声招呼手下幸存的乌桓士兵,赶紧从藏身的地方出来向山顶进攻,上边的汉军已经没有滚木礌石了,现在只有冲上山顶才有活路,否则大家就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残存的不到一万乌桓士兵看到身后的大火还在向自己逼近,也确实如大王所说,要想活命只有冲上山顶一条道路,因此在一些幸免于难的万夫长千夫长的带领下,乌桓士兵开始再次向山顶进攻。

还是在他们爬到距离山顶只有四五十步远的时候,突然从山顶射下无数的弩箭,距离如此之近,对于步兵师的士兵来说几乎箭箭命中,而且步兵师在山顶的人数也不少,因此这些乌桓士兵纵然是拼了命,也根本无法逼近到汉军身前,可是后边是熊熊燃烧的大火,还有督战的乌桓将官手中的大刀都令他们无法后退,因此那些残存的乌桓士兵只能徒劳的一次次向山顶冲锋,一次次留下大量的尸体,到了最后,难楼现自己身边还活着的士兵人数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

此次为了与汉军抗衡,难楼和部下的谋士将军们绞尽脑汁,想了几天才想出了这样一条自认为天衣无缝的妙计,本以为定能大获成功,令汉军元气大伤,为自己部落争取一个生存立命的机会,因此才会孤注一掷的带着四万大军在此设伏,而沮阳城中只留下了仅仅一万的士兵,其中还有不少是刚刚招募的新兵,难楼给他们的任务,只是让他们能把汉军拖住几天就行,自己另派了一万骑兵去蓟县进行佯攻,好利用汉军急于返回蓟县救援的机会来伏击他们,怎么想自己的计策之中也没什么破绽,怎么就被汉军识破了呢?而且眼下自己反倒被汉军围在当中,四万大军现在剩下的连一千人都不到了,看来自己想活命恐怕都难了。

怎么办?难楼心中不断的转着各种念头,投降当然可以保住性命,但是那样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呢,估计只能给汉人当条狗了,难楼毕竟也是纵横大漠三十多年的一代枭雄,苟且偷生对他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因此难楼还是打消了投降的念头,自杀还不如继续向山顶冲锋,万一能冲上去与汉人近身搏斗,杀一个便是够本了,杀两个还能赚一个,想到这里,难楼打定主意,对手下残存的那些乌桓将士道:“儿郎们,我们今天误中了汉人的奸计,虽然大势已去,但我乌桓只有战死的儿郎,没有投降的奴才,你们跟着我做最后的冲锋,即使战死,我们也不做汉人的奴才!”

听到难楼的话,这些乌桓人的血性也被激起来了,当下众人齐声高喊:“誓死不做汉人的奴才。”

拔出腰中的宝刀,难楼当先冲出藏身之地,拖着肥硕的身躯,摆动着两条罗圈短腿向山顶冲去。

后边不到一千的乌桓将士也都嗷嗷叫着,紧紧跟着他们的大王难楼,很多士兵还脱去身上的皮甲,赤着上身,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向山顶进。

在山顶指挥的高顺看到冲在前边的难楼,从他的穿着打扮看,估计是个乌桓的大人物,于是高声喊道:“对面的乌桓士兵你们听清了,只要你们投降,

汉军保证你们的性命无忧,如若不然,你们只有死路一条。”

似乎没听到他的话语,剩下的那些乌桓士兵继续向山顶冲锋,高顺看到他们根本不想投降,于是在乌桓士兵距离四五十步的时候,再次命令汉军射击,几千支弩箭毫不留情的射进那些向上冲锋的乌桓士兵身上、脸上、脑袋上,只是这不到一千的乌桓士兵竟然死战不退,结果最后被汉军全部歼灭,没留下一个活口。

到了第二天上午,燃烧了大半夜的大火终于熄灭了,而汉军也在老刘的指派下,在战场上打扫战场,同时把那些四散奔逃的战马都聚拢起来。

这次乌桓人带过来的四万匹战马被大火烧死了有一多半,剩下的一万多匹都归了汉军,令老刘手中的战马数量又得到了增加,现在老刘有了乌桓人的帮助,手中的战马数量大增,老刘现在利用甄家的商队把那些富余的战马卖往其他各州,也为幽州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所需的粮食和各类物资。

被汉军伏击的四万乌桓大军所剩无几,只有几十名贪生怕死的乌桓士兵,因一直趴在山脚下没有向山上进攻而保住了小命,但现在也成了汉军的俘虏,从他们的口中,老刘知道还有一万乌桓骑兵被派到蓟县去进行骚扰,另外的一万士兵在沮阳守城,他们的任务就是牵制汉军。

死亡的乌桓士兵尸体有一半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灰,正好成了上好的肥料,剩下的那些倒在山坡上的尸体,被老刘指挥汉军在山脚下挖了几个大坑,把他们都埋在了坑中,这里的树林被老刘烧光了,老刘想的是有了这些高级肥料,将来这里的树木会长得更好,也算是自己对破坏绿化所做的一点补偿。

只是难楼的尸体被老刘找出来了,这也是那些俘虏指认的,好在难楼是最后死在高顺的连弩之下,因此尸体就在临近山顶的山坡上,过一会儿还要带着他的尸体去沮阳招降呢,到时候就用难楼的尸,来逼迫城中的乌桓士兵投降。

现在上谷郡中剩下的乌桓骑兵还有两万人,一万在沮阳城中,一万在蓟县附近,老刘和戏志才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派关羽带着他手下的轻骑兵第一军返回蓟县,尽快找到那些乌桓骑兵并把那他们消灭掉;而老刘则带着剩下的一个轻骑兵师、一个突骑兵师和步兵师的士兵们继续返回沮阳,先攻下沮阳城后,再把上谷其余仍被乌桓人控制的县城都夺回来。

由于这次从乌桓人手中缴获了一万多匹战马,因此步兵师也成了骑兵师,这样一来大军行军的度大大加快,只用了一个多时辰,老刘带着的汉军便再次来到了沮阳城外。

此时的蹋顿正骑着自己的高头大马,领着手下的突骑兵围着沮阳城转圈呢,城中的乌桓士兵就是不出来应战,所以把蹋顿急得过一阵子就领着手下的突骑兵围着城墙转上一圈,看看有没有敢出来找死的乌桓骑兵,好在他这样下来虽然没找着对手,但也算是舒缓了心中的郁闷之气。

耿忠倒是指挥着器械师的那些士兵们架好了投石车,继续向城门投掷石块,昨天他们已经把沮阳的东门城楼砸塌了,今天又转到了南门,继续着与昨天同样的动作,现在南门城楼的大部分也已经被摧毁,那里也和其它城墙一样,没有了上边的城门楼。

其实器械师现在是利用这个机会在进行实弹练习呢,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越来越准的把石块投掷到目标附近,误差就在方圆两丈之内,乌桓士兵躲在城中挨打,这为将来汉军的投石车定点攻击目标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战测试机会。

城中的乌桓士兵也已经习惯了,连着两天被汉军的投石车砸得根本无力还手,现在城中领头的大将,便是上次和老刘打过一次交道的乌桓万夫长兀赤,他是从广宁被难楼调过来的,难楼带着五万大军离开沮阳后,便任命他为城中守军的临时领,第一天汉军攻城时,他用难楼告诉他的计策将汉军骗入城中的瓮城之中,居然消灭了一千多名汉军士兵,令他心中大块,也算是出了上次被汉军痛宰的一口恶气。

第112章收复沮阳

只是汉军在上了一次当之后,便不再派兵攻城,而是远远的躲在城外,用那些投掷石头的器械向城门进攻,刚刚两天,两座城门楼便已经消失不见了,要是时间一长,汉军把四座城门楼都砸塌了,估计就该向城内投掷石头了,那时候恐怕自己手下的士兵就要出现大量伤亡了。

城中的汉人都被兀赤派乌桓人看住了,让他们这几天不许出门,就在家中躲着,反正按照难楼大王的妙计,用不了几天,城外的汉军就要回去救援蓟县,那时候他们的末日也就到了,等大王得胜归来,自己因为拖住了汉军也会受到重赏,想到这些也令城中的兀赤不由得心中大快。

只是汉军一直在不停的向城墙上投掷石头,他们几乎都不敢上城墙观察城外汉军的动向,听动静似乎大军都在营中驻扎,除了派士兵继续用投石头的器械攻城外,大军并没有进行调动,看来是汉军还没有得到蓟县那边遇袭的消息。

到了今天下午,躲在城门洞中的兀赤等人,突然听到从沮阳城东南方向传来大量骑兵行进的马蹄声,难道是汉军来了增援部队了?还是难楼大王得胜归来了?心存疑惑的兀赤等人也顾不得汉军还在继续扔石头了,跑到南边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爬上城墙,向城外观瞧。

从沮阳通往蓟县的那条小道上,正有大批的汉军士兵来到城下,这些汉军并没有进入大营,而是直接来到沮阳南门之外五百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有一名汉军军官策马来到城下喊话。

正在绕圈的蹋顿看到老刘带着大军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连步兵师现在也成了骑兵师,估计是大获全胜了,于是忙拍马来到老刘面前道:“玄德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那边战事如何,我看你们缴获了不少战马,看来难楼是凶多吉少了。”

“大哥说的不错,我们昨晚连夜突袭了难楼士兵的大营,同时从两侧包抄,利用火攻和连弩把他们全部消灭了,难楼也命丧在破虏手中,我已经把他的尸带过来了,那名军官就是去告诉城中的乌桓士兵,他们的大王已经死了,命令他们开门投降,我们且先看他们如何打算。”老刘对蹋顿道。

“太好了兄弟,这样估计上谷很快就会平定了,只是玄德,现在幽州境内已经没有对手了,下一步找谁打仗啊?”蹋顿一想到后边没仗可打了,不由得有些心急道。

“大哥放心,幽州境内虽然平定了,可幽州的北方还有鲜卑、扶余、高句丽、娄挹等地在等着我们呢,记住我曾经对大哥说过的话,仗有你打的,只要你不烦就行。”老刘对蹋顿道。

听说还有那么多地方要去平定,蹋顿也高兴了,这样自己就不用担心没仗可打了。

那名汉军军官到了城下,对城墙上的乌桓士兵喊道:“城内的乌桓领听清了,你们大王难楼已经战死,他带领的大军也已经被我们消灭了,我家刺史刘大人命你们投降,只要你们投降,刺史大人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否则只要大人一声令下,也就是沮阳城破之时,现在刺史大人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考虑,如果过了时间你们还不投降,那我们就要攻城了。”

城墙上的兀赤等人看到是汉军的部队,就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再听那名汉军士兵这么一说,看来难楼大王真的遇难了,要是大王带走的五万大军也被汉军杀光了,那城中的一万士兵肯定不是汉军的对手,城上的乌桓士兵一时都没了主意,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领兀赤。

汉军的人数昨天兀赤也看到了,不过是三四万人,而且今天还一直有一万多人在城下转悠,那么前去与

大王作战的汉军也就两万多人,怎么可能把身在暗处的难楼大王率领的队伍打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