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就是张大人!”那人听到张凡这么一说,立刻是高兴地想要上前。

一旁的戚家军将士立刻用手中的长刀阻止了他的去路,而那人却还是一脸微笑的模样,丝毫没有什么不快的样子。

“小人此次正是来见你的。”那人向着张凡说道,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你来找我?找我有什么事情?”张凡见他肯定地说是在找自己的,心中是更加地疑惑了,“我好想不认识你吧。”

“小人身份地位,张大人自然是不认识小人的。”那人丝毫没有一点怯意地说出贬低自己的话语,依然是面带恭敬的微笑对着张凡说道,“小人雾隐九郎,是甲贺一族的乱波,奉了主公之名,前来面见大人。”

“你的主公是谁?”张凡好奇地问道。

“小人的主公正式如今织田家的家主,织田信长。”雾隐九郎说道。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十九章战胜原因

“小人的主公正式如今织田家的家主,织田信长。”雾隐九郎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张凡突然觉得自己的心中突然间有很多疑惑解开了。但是他还不能确定,有些事情他还是要确认一下的。

“我怎么知道你是否真实织田信长的人?”张凡问了一句。

对于张凡的问话,雾隐九郎并没有表现的多么惊讶,或者带着什么愤怒、被侮辱的表情。这很正常,毕竟如今这里,到处都是打着织田家旗号的足利义昭的士兵,这个身份确认起来也就麻烦了不少。

“小人身上并没有能够证明小人是织田家臣的信物,小人身上只有能证明小人是来自于甲贺的证据。”雾隐九郎十分冷静地说道,随即便从身上掏出了一块木制的令牌。

张凡知道,如今甲贺一众归于织田信长,只要这件东西是真的,就能够证明着雾隐九郎的的确确是织田信长所派来的人。只不过,张凡也只是知道而已,他可不识得雾隐九郎手中的那块令牌是真是假,拿东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你认得此物吗?”张凡低声向着身边的王猛问道。

王猛看都没看那块令牌,也是放低了声音在张凡耳边说道:“大人,卑职不认得,卑职从未见过此物。”

“你去把王喜亮给我喊过来。”张凡吩咐道。如今只有王喜亮这个到过扶桑的人或许有可能知道这东西的真伪。

王喜亮也是跟着戚继光的军队一同过来了,本来他并不用跟着一起来的,但是他自己向张凡请求要一同跟来,张凡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王喜亮来到张凡面前,抱拳说道:“大人,卑职王喜亮前来,不知大人唤卑职有何事情。”

“咦?你……”张凡还没开始说话,却见王喜亮看见了前面的雾隐九郎,竟然有些惊奇地叫了起来。“……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大人,咱们又见面了。”雾隐九郎却是看着王喜亮,满脸微笑着说道。

“王喜亮,这是怎么回事?这人为何会认识你?”张凡疑惑着向王喜亮问道。

“大人,是这么回事,卑职这次奉大人之命前往扶桑的时候,却是见过这人一面。”王喜亮解释道。

原来,之前王喜亮正在扶桑之时,通过木下秀吉联络上了织田信长。之后的一段日子,他是在织田信长那里度过的。当他将在大明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张凡等人对于幕后真凶足利义昭的猜测全都告诉织田信长之后,织田信长就立刻派人去打探消息了。而这前去打探消息的人,正是如今张凡面前的这个雾隐九郎。织田信长派他前去之前,还特意请了王喜亮来,当着他的面召见了雾隐九郎,王喜亮这才会认识他。

王喜亮将这些事情告诉了张凡,张凡听完之后,这才是明白过来。看来那织田信长也当真是有着好打算,竟然如此早的就做好了这些准备,还特意让王喜亮与雾隐九郎见上一面,恐怕他为的就是现在这个时刻。

“张大人,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戚继光却是走了过来,看到这幅场景,不由得向张凡问道。

“是戚大人啊,哦,这是这么回事……”张凡见是戚继光,便是立刻转口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全都转告了戚继光。

“原来是这么回事。”戚继光听完了张凡叙述,心中也是明白了过来,随即他便对着那雾隐九郎问道,“这么说,前来对着城中那些个那个足利义昭的人传话的人,是你喽?”

“这位大人,那正是小人。”雾隐九郎回答道。

原来当初,在织田信长派遣雾隐九郎前去调查足利义昭,并且获悉了他那本就比自己要少上很多的人马如今更是每个军营都空缺了两三千人,这让织田信长觉得自己结束两方势力这种长期对峙的时机到了。他是立刻开始调兵遣将,展开了对足利义昭的进攻。

而再织田信长发兵之前,他是再一次派出了雾隐九郎。这一次雾隐九郎的人物并不是要去侦查军情什么的,而是要时时刻刻见识足利义昭本人。果然,之后织田信长的进攻十分犀利,本就处于劣势的足利义昭极其盟友武田家和三好家都是没有料到织田信长居然会在这种时候突然发动进攻,都被这种情况弄了个措手不及。特别是足利义昭本人,没有两日就已经有些无法抵挡织田信长的进攻了。

本来足利义昭的那些盟友也是要发兵前来帮忙的,但是织田信长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是有盟友的。德川家康,他在获悉织田信长对足利义昭的进攻之后,虽然没有得到过织田信长的招呼,不过他还是毅然决然地下令发病,其目标则是武田家和三好家,就是为了去牵制他们,不让他们对织田信长的进攻造成什么麻烦。

如此一来,事情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情况,成为了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的对决。然而从很多方面来说,足利义昭都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他唯一比织田信长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是如今室町幕府的掌舵,扶桑名义上的统治者,然而他那个大将军的头衔却也是因为几年前织田信长的成功上洛而不能行使他本来应有的权利。

战事只持续了几日,足利家的军队就已经顶不住织田家的猛烈进攻了。这个时候,足利义昭突然想到了那万余被自己派到大明去送死的人。当初他为了执行这个狗屁到了极点,却被他认为是聪明无比的计划之时,特意从自己的几个军营中抽调出了这一万人。并且还花了大价钱买通了万余名倭寇来帮助自己执行计划。如今,他突然觉得那一万被自己派遣去送死的人现在却成了自己的救命希望。

足利义昭想都没有想,也没有跟自己的部下商量,就立刻派遣了自己手下的一个乱波前往大明让这一万人回来帮自己。只不过他所传过去的命令是让这一万人快速突围之余,也要注意人员的伤亡不要太大,毕竟若是他们回来了,却只是剩下一些残兵败将,这对于足利义昭来说也是毫无用处的。

而获悉了这个消息的雾隐九郎便立刻开始行动了,那个被足利义昭派来的传话人还没出扶桑便被雾隐九郎给干掉了。接着,事情就比较好猜测了,雾隐九郎冒充了那人的身份,偷偷地来到了大明的疆土上,潜入了苏州城中,向城中的人出示了那被他杀人夺来的足利义昭的信物,向城中的人下达了命令。命令的大体意思并没有改变,还是说足利义昭有难,让他们快速突围,回到扶桑助战,只不过雾隐九郎将足利义昭的情况形容的惨上了很多,简直就是快要战败身亡了。

而后面,命令就变味了。雾隐九郎告诉那些人,城外往北,他们到来的岸边,他们来时乘坐的船只还在,却是有了千把大明的军队把守。雾隐九郎说那些把守在那里的大明军队并没有什么火器,千余人甚至连箭支都少得很。只要他们在深夜时分出发,靠着夜色的掩护以及他们所拥有的一千骑兵,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出去。

而那些人听到自己的主公足利义昭身陷危局,根本就是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直接相信了。之后,就是张凡等人所见到的那样了,那些扶桑人由于自己刀枪不入一般,连手中的刀剑都不知道拔就直接冲了过来。而结局便是凄惨无比。

听完雾隐九郎的叙述,众人都有些无语。

“我有个疑问。”半天,戚继光才是开口说道,“那些人就这么相信你所说的话,就这么毫无防备地冲了出来,这个我倒是能相信。但是直到我的手下追上他们了,他们的抵抗还是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于我的人已经冲进他们营中了,他们还是没有马上还击,这说起来,有些可笑。”

“您就是戚继光戚大人吧,您的威名在扶桑可是响彻的很。”雾隐九郎说道,“其实这事情看起来奇怪,不过戚大人应该是明白的。”

“我?”戚继光听他这么一说,更加疑惑了。

“戚大人常年斩杀的是些什么人?”雾隐九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倭寇!”戚继光刚说出这个词就已经明白了。

是了,这些人正是怕自己沦落为倭寇。若是他们的主公身亡了,那么他们恐怕也只能成为倭寇了。当然,也并不是没有被敌方主公收编的可能,但是其待遇可谓是凄惨了。而若是成为了倭寇,那下场吗,看看那些帮他们吸引大明军队火力的倭寇的下场吧。

想明白了这件事情,张凡等人也就明白了。

“对了,你的人物已经完成了,却不回扶桑,反而要过来找我,想必是有什么事情吧?”张凡说道。

“张大人所说不错,小人这次来不仅是为了让足利家的这一万人身死。主公也是让我将几句话带给大人。”雾隐九郎说道。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章战后事宜

雾隐九郎向张凡传达了织田信长的话语之中就回去了。

织田信长这个人也不知是应该说他心智深沉,还是说他有大将风度。他让雾隐九郎传达给张凡的话语中,几乎没有什么关于切实利益的任何话语,只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礼仪之言罢了。这确实是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很多人看来,包括戚继光也是,他们觉得既然那织田信长帮了自己这么大的一个忙,那他向自己索要些好处自然是必然的了,甚至是他们自己也觉得应该如此。然而等到的确是一番无关痛痒的礼仪、客套的话,却是什么要求都没有向他们提过,这当真是让张凡、戚继光等是疑惑。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外族人,只要是帮到自己一点点事情的,都是想要极尽所能地从这里弄到什么好处。而对于作为天朝上国的他们来说,他们也是非常吃这一套,觉得既然别人帮了自己,自己不去给别人一些好处的话,就会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

而张凡、戚继光这些人又不是*子,怎么能不从织田信长托人带来的话语中感到一丝阴谋的味道呢?或许他之后会有更大的请求在等着他们。而如今,织田信长不求回报,这简直就像是他们欠了他一个人情一般。而要知道,这人情债是最讨厌的,也是最难还的清的。而偏偏的,神州中原的人还就是吃这一套东西。

“戚大人,如今战事已然是结束了,这一千战俘如今该如何处治?”张凡向戚继光问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了。”戚继光居然也疑惑了起来。

这件事情也当真是棘手。本来,向戚继光的态度,这种人既然抓到了,自然是全部杀掉了事的。毕竟之前他所对战的基本都是倭寇,那些人若不杀掉的话,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或者难不成放他们回去,让他们好重整旗鼓再来这里劫掠、祸害百姓不成。

然而,现在这就不能这么做了。被抓的这些人,说来说去,他们算是敌军的正式军队,并非倭寇这样的丧家之犬。向戚继光之前那样杀上一两个还无所谓,要是全都屠了,恐怕又是一件麻烦事情。

“二位大人,这也算是帝国攻打我国的证据吧。”一旁的太监万忠突然说道,“到时候朝廷若是追究起来,那个足利义昭若是不承认的话,这些人可算是证据呢!”

“不,这倒不会。”戚继光却是说道,“按照刚才那个雾隐九郎的传话,那个织田信长并没有向咱们求助或者别的什么的。这说明不管他是想要咱们欠他一个人情债还是别的什么,起码现在他是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就能击败那足利义昭的。等到朝廷打算追究这件事情的时候,那足利义昭的尸估计都已经烂了。”

众人听戚继光一说,转头一想,事情还果真是如此。

“那……那咱们要这些人干什么,白吃白喝地养着吗?”万忠问道,“这还不如让他们去服苦役算了。”

“戚大人,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听到刚才万忠的话,张凡的脑海中突然是闪出了一道灵光。

“哦?张大人想到了什么办法,还请快快说来。”戚继光正在为这些战俘愁,见张凡似乎是有了办法,赶紧问道。

“这还是刚才监军大人的那番话提醒了我。”张凡笑呵呵地说道,还不忘看了看一旁满脸疑惑的万忠,“其实简单的很。如今敌军被歼灭了,而那些占了咱们三座大城的倭寇也是被全数消灭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是让原先逃难的百姓们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这就有个问题了,这么一番大战下来,这四座大城中必然有许多损伤的地方,到时候自然是要大规模进行修缮的。且不说到时候聘请工匠以及采买石材等物又要耗去大量的人力物力,恐怕也少不了有官员在其中中饱私囊。我的意思是……”

“你是说,让这些战俘去当苦力,为咱们修缮城池?”戚继光还没有等到张凡把话说完,就已经是猜到了张凡的打算。

“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张凡点了点头说道。

“嗯,这倒是一个办法,只是这种事情,还要通报朝廷。特别是如今,战事告捷,朝中必然会耽误一段时间。而城池修缮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缓的,恐怕这样一来,时间上是不是会有些赶不及?”戚继光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这件事情没有问题。”张凡却是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说道,“这件事情就包在张凡的身上了,我这就写封奏疏上奏陛下。而这边就可以立刻开始修缮的事宜。戚大人还请放心,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全都担在张凡身上。”

张凡敢这么说倒也并不是他托大,他心里明白得很,如今不仅是战事告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对于隆庆来说,他平平安安地送回了太子朱翊钧。光是这一条,他就有九成把握,隆庆会同意自己的请求。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慌着回去蓟州了,毕竟如今那边也是平静的很,先让我的人看管着这些人修缮城池。等到朝廷的调令什么时候来了,我再回去。”戚继光也是做出了打算。

“这样正好,我还在担心这些扶桑人是否会闹出什么大麻烦来,如今有了戚大人的戚家军做监管,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张凡听到了戚继光的打算,也是非常高兴。

“如今天色快要亮了。”戚继光看了看东方的天空,说道,“这一夜虽然并不辛苦,却也是让人劳累的很。张大人,你看是不是先回我大营中休息。我这里还要随同将士们一同回去,也要将这些扶桑人押解回营,必然是会耽误上不少时间。”

“这……”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话,自然而然地是想要反驳,并且想要坚持自己留下来。但是也不知怎么的,他听了戚继光这番话之后,居然就真的困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在这里添乱了。”

一旁的王猛等人见张凡做出了决定,立刻去牵来了几匹马,护送着张凡会军营去了。

一路上,这一群人都是沉默的很,不,其实沉默的只有张凡一人而已,其他人只是见自己的上官不说话,也就没有什么言语了。

张凡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着。一开始还只是想些关于扶桑人这次进攻的事情,毕竟这是张凡亲眼所见的一次,有外队侵入大明国土上作战的事情。之前在北疆生活的时候,鞑子的入侵也算,但是似乎是被那种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当地人的观念所影响,在他们看来,鞑子入侵过来虽然会造成他们很大的损失和惨痛的经历,但是那几乎已经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了。

而张凡来到江南之后,所见识到的都是一副繁华的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形象。虽然这里的百姓也会不时地谈论一些关于倭寇入侵的话题,但是说到底,倭寇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还仅仅存在于沿海的许多小地方,距离这些大城的百姓们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了。

而这一次,对方可是实实在在地占领了几座大城,这可就完全是不同了。之前在扬州城中,看到那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们的种种情形,张凡心中的想法却是多了起来。

一开始,他心中所有的,只是单纯的对这些百姓们所遭遇的事情的同情,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然而就在守卫扬州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就是城中的百姓们开始*乱的时候,张凡也只是感觉到了一种失望而已。

而当那场危机过去的时候,张凡心中却是产生了另一种奇怪的想法。或许,或许中原的百姓们太过安定了,一点点的惊慌都承受不住,想北疆的百姓们,对于这种事情的生除了觉得悲惨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只是想着等到自己的军队赶走了鞑子,自己能够快些回到住处去。

这让张凡觉得这江南之地的百姓是否太过软弱了一些。

但是如今,他又有了别的想法。对于百姓来说,安居乐业才是他们的工作,而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是统治者们的工作。也许从另一方面来说,江南一地的百姓才是一个太平盛世的代表也说不定。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已经回到了军营。

下了马之后,张凡晃了晃头,甩掉了脑海中的这些纷乱的想法。如今他又觉得高兴了起来,距离自己离开京城来到这里,已经有了不少日子了。这里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甚至于有几次,他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而现在,这里的事情总算是结束了,张凡心中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还在京城中的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母亲、还有自己的爱妻、以及那将要出生的自己的孩子。

心中一直想着这些事情,躺在床上的张凡很快就睡过去了,这也是自从战事生之后,他所睡的最好好的一觉。

第三百零一章爱国之情

刚一醒过来,张凡就听见了营帐外戚家军的将士们操练的呐喊声,声音非常的响。,前几日心中一直有所牵挂估计的他实在是太累了,昨天一下子放下了所有心中的烦心事,当真是睡得非常沉。他醒来的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午时了。

走出营帐,发现校场上并非所有戚家军将士都在操练,只是有一部分而已。毕竟此时已经是午时了,将士们都是要吃饭的。而戚家军这一次长途奔袭,从北方的蓟州一直到江南,可谓是丝毫没有什么停顿,这伙头军都没带,烧锅做饭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极少的几个士兵,自然是劳力有限,将士们只能够一批一批地前去吃饭。而那些还没有轮到的人并没有什么怨言,依然是继续着自己的训练。

张凡可以看到,因为昨日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戚家军的将士们其操练的程度并不是非常激烈。然而才大战过后的第二天,却是没有休息,戚继光也没有在校场上看着,这些戚家军的将士们居然会如此自觉地操练,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治军的本事,以及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

“大人,您醒过来了。”路过此处的王猛看到张凡站在校场边上观看戚家军将士们的操练,过来向他说道,“戚将军吩咐卑职,若是大人醒了,还请过去一叙。”

“嗯。”张凡点了点头。

随着王猛来到戚继光大军的主帐的张凡,见戚继光正坐在主帅位置上,似乎是在写着什么东西。

“哦,张大人来了。”戚继光看到张凡进了自己的大帐,笑着说道,“我正在写要呈上朝廷去的战报,你这就过来了。怎么样,昨晚睡得可好?”

“戚大人辛苦了。”张凡很是客气地说道,“张凡这里好得很,最晚可是我这些日子里面睡的最好的一晚了。”

“哈哈,此乃是人之常情。”戚继光笑着说道,随即将身子凑近张凡身边,甚至还看了看根本就没有其他的人在的大帐,颇为神秘地说道,“其实我昨晚上也是一样,回来之后睡得沉得很,什么都不知道。”

张凡没有想到,放下了事情的戚继光居然会如此的轻松自如,竟然还有兴致和他开起了自己的玩笑。可见此时的戚继光心情当真是不错的很。

“戚大人,这……”突然间,张凡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知戚大人可还记得,咱们二人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景象,不是和现在很像吗?”

戚继光听张凡这么一说,环顾了四周一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倒正是那么回事,不过这心情可是和那时大不相同啊。”

当然,那时候,张凡去见戚继光的时候,也是如此进到戚继光的军帐当中,而戚继光也是如现在一样的接待了张凡。只不过当时,北方的几座城镇正被鞑子攻占了,北方的百姓更是流离失所,一副惨淡的景象。

而这一次,情况也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