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6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重要的是,这里相比起来中原更加严酷的环境,也决定了这里的人比较彪悍。总之,这里在这个时代,也的确是张凡所要关心的重点,所以他想要这么一路上走来,仔细瞧瞧看。

倒是张凡的手下,对于张凡的这个决定非常认同,毫不反对。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说张凡当真是选择了走水路,恐怕他们才会觉得奇怪呢。毕竟这个时代,陆路还是人们最为基本的方式。

这里倒是要说句题外话了,之前提过,张凡并没有写书或者作史的打算。这一点倒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张凡也是想过这一点。毕竟生活在这么一个年代,以自己的身份知道了这些事情,很难有人会不想将这些记录下来的。而张凡也是如此。

不过张凡心里面明白,一般写史的人,当真都没什么好处。若是写的太过真实了,那就不能包含太多的立场,须得用许多客观的观点来看。这么一来的话,得罪当权者那就不可避免了。但是得罪了当权者的下场……想想看司马迁是个什么下场。张凡虽然佩服司马迁,但是他却不想要成为他。毕竟思想觉悟,张凡可还没有那么高。

而若是如同朝廷的史官一般,写一本迎合当代的东西。这么一来,这辈子,倒是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么一来,你所写的东西,恐怕到了后世,就会被世人所唾弃,觉得那不过是一堆溜须拍马的吹捧之作,即便是有人将它当成历史文献来看待,但是那也只是看在年代久远的份上。

所以,为了避免遗臭万年,当然,这么说实在是有些夸张了,但是张凡这么认为倒也是不错。总之,张凡是不打算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从京城前往永平府,一路上是非常顺利的。一来距离实在是比较近,二来这里再怎么说也算是京城周边,再加上如今东北的情况,因此这里如今一路上都是有重兵把守的。而凭着张凡的身份,还有他这一次是前来传圣旨的缘故,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敢拦着他们。因此到永平的这一路上,张凡一行人是顺利无比。两天的行程,也就只用了两天就到了,一点都不耽搁。

而永平府的官员对于张凡的态度,又让张凡有了种当初去江南的时候的感觉。毕竟如今的张凡跟当初基本上差不多。当初的张凡,倒是没有现在的这么有权力,但是毕竟那个时候,名义上的他是代天子巡游江南的钦差大臣,身份自然是无话可说的。而如今,张凡执掌锦衣卫不说,朝中的侯爷身份也不提,仅仅是他领着当朝太傅的衔就足够吓趴下一大批人了。更加不用提,这一次他还是奉旨前来传旨的。

所以张凡一行人还没到永平府,知府就前来迎接了。当然,这永平知府这么做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势力小人了。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是因为张凡的身份实在是尊贵的很,不管遇上的官员清廉与否,面对如今的张凡,点头哈腰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不需要太过纠结。

再说了,如今东北大战在即,而这知府能继续留在永平任上,也就足以说明朝中的人看得明白他是一个可以担当的人物。

张凡这一次东北之行,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传旨的。所以这态度上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傲慢的模样,更多的则是平静。而且行程上也丝毫不耽搁什么。永平府,说到底也只不过是路过而已,因此在这休息一晚,并不需要在此逗留。仅仅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张凡一行人就重新上路了。

而出了永平府之后,前往广宁卫的路上,这就看的比较清楚了。这里虽然还很平和,但是已经算是到了东北了。所以张凡一行人这一路上随处可见军队在巡视。虽然气氛上来说,还并不紧张,毕竟这里怎么也都算是后方了。不过显然,空气之中已经是有了即将开战的气氛了。

~看首发请到

请分享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行在路上

?“大人……”

“我知道。。。”张凡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明白了。实际上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不过从永平府出来之后,在前往广宁府的路上。实际上这才是刚走出来连两个时辰都不到,但是张凡一行人遇到路过巡视的队伍,就有十多队了。而这十余队人马,每一队见到张凡一行人之后,都会过来查问他们的身份。

实际上,这根本就有点不需要,甚至于都有些多余。一来,如果是一帮子准备造反的人,绝对不会如此声势浩大的就这么行走在官道上,而且一点都不知道遮掩;二来,张凡这一帮子人,一个个身上都穿着官袍,毕竟他们这一次是奉诏专职来的,又不是微服私访,完全没有必要隐瞒身份。而就算是那些准备造反的人想要掩人耳目,也绝对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这实在是太过招摇了。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戏巡视的人还是会查问张凡他们的身份,以防万一。

对于这一点,张凡倒是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毕竟如今是特殊情况,特殊一点自然是没什么坏处的。再说了,这也说明李成梁那边的确是在用心备战,若是没有他的指使,下面这些当兵的,也绝对不可能会如此勤快。

虽然说这的确是有些让人觉得有些小小的厌烦了,不过如果这种厌烦是能够取得胜利的条件之一,张凡倒是一点都不介意的。即便是这里如今怎么都能算成是腹地了,但是在这里也要警惕一些,倒也不坏。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张凡值得在意的地方。之前曾经说到过,在从永平府出来之后,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张凡一行人就遇到了十余队巡视的士兵。而如今从永平府到达广宁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更何况过了广宁卫之后,还有沈阳中卫,然后往东南,再到宽甸六堡的地方。或许这么一块地方在大明的疆土上看起来,实在是不怎么大,但是实际上这么大一块地方,凭着李成梁手下的那些士兵,想要完全监视过来,实在是地方太大了。

而仅仅在永平前往广宁的这么一条路上,就安排了这么多巡视的人,难道不会让李成梁手下的士兵太过于分散嘛。

不过显然李成梁可不是个庸手,这一点他是早就考虑到的。之前虽然说遇到了那么多人,但是实际上,总共加起来却也并没有多少。*。*。**一队人马,实际上最多也就十个人。

也就是说,实际上从永平府到广宁卫的这条路上,虽然到处都有李成梁手下的士兵在巡视,但是这些李成梁手下在这里的人,人数全都加起来,实际上也就不过一两千人的数目罢了。而这么多人,对于李成梁来说,他还是能够分得出来的。

即便是每一队巡视的士兵人数都很少,甚至于有的地方只有不过三五人罢了,但是却很密集,相互之间的距离都很近。这么一来,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相互之间也都能知道。

当然了,既然李成梁安排成了这种方式来巡逻,张凡能够看得出来,即便是李成梁他也从来没有考虑到,敌人会到这个地方来生事的。

不过,这也就让这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了。且不说东北如今的情形已经是天下皆知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东北必有一战,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时间罢了。而即便是只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士兵在巡视着,最起码的也知道这里即将大事不好了。

所以张凡这一路行来,虽然从永平府出来也没几个时辰,但是却能看得明白,这里即便是官道上,也没多少人。

路过的不是没有,不过大都是前往做买卖或者走镖的人。这些人毕竟是为了生活,亦或者利益所驱使,所以即便是知道前面的局势非常不稳,但也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那边走。不过好在这些人大多是有不少人一同行走,不说那些走镖的,即便是那些做买卖的,身边也并不乏那些能够保护他们的人。

而路过的行人也并不是没有,不过少了很多。大都是结伴而行的,像以往那样单独行走的,却是几乎没有了。

实际上说起来,如今却要是比以前还要更加安全了一些。以前的话,没有王杲的事情,不,不能说没有,而是没有那么明显的就要打起来的征兆。那个时候,老百姓还非常安心,所以可以这样安然上路,即便是一个人也都不怕。但是这么一来,却是会有危险,万一遇到了劫道的,这边只有一个人,那恐怕就生死难保了。

但是现在,应为王杲就要打过来的事情无人不知,因此即便是那些歹人,去也是害怕遇到这种事情。所以即便是在这附近,原本有些在这里作案的人,现在也都是收手,全都不知道躲到哪去了。

而这个时候,实际上这一条道,最起码一直到广宁都是安全的,即便是一个人走,也根本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老百姓们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前方将要有战事,所以都变得害怕了起来,就算是有什么不得不去的缘由,也要找人结伴而行。这实在是太耽误了。

而这种情况,朝廷也不可能会去给百姓们解释一番,估计就算是解释了恐怕也没人回信。而且这种时候,即便是朝廷,也希望这里少一些混乱,到时候打起来了,也好管理一些。

想到这里,张凡是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件事情还是早点结束的好,要不然这么人心惶惶下去,混乱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这也不是想结束就能结束的了。就算是到时候,王杲这边一动,李成梁就马上迎敌,而且也没用多少时间就能打败对方,但是最起码的,王杲要动,也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偏偏在民族问题上,对方不动,这边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率先动手的。

这种感觉,与其说是不好,还不如说是让人觉得憋屈的慌。

“大人。”这个时候,走在一旁的王猛对张凡说道,“虽然还没来消息,不过卑职估摸着,恐怕王德贵他们一行人,已经是到了广宁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凡点了点头。

从京城到广宁卫,实在是没有多远的距离,如果是骑马疾行的话,这么一天多的功夫,想要到那里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昨天明明王德贵出发的时候,那可是带着百来人的。当然,即便是这百来人也都被分散开了,十几个十几个一批的,但是在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从京城前往广宁,若是一路疾行而去,李成梁的手下绝对不会无视的。

当然,毕竟他们都是张凡的手下,就算是疾行被拦下,也能证明自己的身份。不过显然,这并不是张凡所想的,王德贵他们这一批人前往广宁,这消息还是隐瞒一些比较好,最好是不要被明面上的人知道了。

当然,即便是如此,王德贵他们一行人想要在现在就到达广宁,毕竟张凡距离广宁也不远了,他么要先行去布置一番。不只是张凡的问题,还有原先他们就在广宁的人,王德贵他们也要去接个头,问明情况才是。

总而言之,虽然王德贵并没有的到张凡的死规定,所今天就一定要赶到,但是按照安排上来说,他现在就到达广宁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到底是他是如何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用这么短的时间从京城赶到广宁的,张凡倒也并不想过问。无论手段,只要到了就行。

“广宁那边的事情,还是要早作打算才行。”张凡点了点头,说道,“就算是咱们现在直接去苏奠找李成梁,不过广宁那边也不能放下来了。之前说那个死去的副千户,人不就是在广宁吗?让人好好查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凡还是在关心这件事情。昨日到达永平的时候,当地的锦衣卫也有人前来跟张凡汇报,而汇报的内容当中自然是少不了这件事情的。只不过,内容上却并不能让张凡满意,因为到现在也根本就看不出来这当中有什么异状。

当然,看不出来有异状,或许原因就是根本就没有异状。但是张凡却并不这么觉得,凡是都要有个合理的说法才行,而这件事情,就算不是他所不希望的情况,但是却也不至于连一个说法都没有。所以他要让人查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这件事情当中的疑点也实在是太多了。有些看起来,的确是让人觉得,这件事情绝对不会是王杲派的人做出来的。但是同时,有些看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回事了。而对于这些疑点,张凡并不打算放过,他还是要弄个明白才行。

再说了,如果当真是那种不好的猜测的话,张凡就更加没有理由无视了。毕竟这是他曾经用来对付王杲的手段,而如今王杲却是要反过来利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他。这种事情,想来是不论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愿意吧。尤其是张凡,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允许的。所以,他一定要查清楚,那个叫做唐武的副千户,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因为什么才会死去的。

堂堂一个副千户,再怎么说也是朝廷从五品的官儿,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原因,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了呢。这当中必然是有什么原因才是。

~看首发请到。

请分享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到达广宁

张凡等人从永平府出发,实际上也就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到了广宁卫。如今,李成梁人身在苏奠堡,而广宁卫既然作为他镇守之地,不能就这么人去楼空,即便是防卫的再怎么好,但是也应当有人镇守。而如今镇守在广宁卫的,就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了。

说起来,这种事情,如果说你不是一个当真是利欲熏心到了极点的人,恐怕也不会这么干。若是在平日里到也就算了,但是如今,东北的大战一触即发。而在这么个时候,李成梁居然任人唯亲,让自己的儿子统领广宁卫。

当然,如果说人选的话,实际上李如松倒也并不差,毕竟他乃是李成梁的子嗣,从小就跟着李成梁征战,对于军事也是熟悉的很,更何况他还考中了武进士,官拜指挥同知。虽然说只不过是个正五品的指挥同知,跟他爹李成梁这个辽东总兵比起来也实在是相去甚远,但是坐镇一番广宁,倒也是足够了。而且李如松如今也已经是二十五岁了,这个年纪虽然轻,不过去也并非年少。张凡想想看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干什么了……

只不过,在张凡想来,李成梁既然身为辽东总兵,麾下掌管着五六万人,想来应该有比之他的儿子更加适合在他不在广宁的这段时间坐镇的角色才对。但是李成梁却是偏偏让自己的儿子坐镇。

或许是李成梁觉得这是一个锻炼他的大好机会,反正即便是东北必有一战,可是还未到时候。而李成梁人即便是不在广宁,不过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亦或者是,李成梁很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胜任。

不过张凡倒并不是对李成梁的这个安排有什么疑问,实际上对于张凡来说,不管李成梁让什么人坐镇广宁,只要能够有效果,那就行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的辽东总兵是李成梁,再过两个月,要跟王杲的人打仗的,也还是李成梁。既然如此,那么这里的一切事项就应该由李成梁来决定,既然他觉得这么做是对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张凡到达广宁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由李如松带头的一干人。实际上,张凡在见到李如松的第一面,甚至于都还没有跟他说话之前,就能看出来一点了。李如松这个人,若仅仅是从外形上而言,当真是无愧于一名将才。身材威武,面容也是一丝不苟。虽然年近二十五岁,但是初看上去却是老成不少。

但是在这老成的同时,他的双眼中所透露出来的那份桀骜不驯,却是毫不掩饰,却又带上了一些年轻人的轻狂。

虽然这两种给人的感觉,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复杂和矛盾的,但是张凡却并不在意。实际上张凡在朝中做官这么多年,再加上他也见过不少军中的将领,有着李如松这样的,基佬成但是有轻狂的人却是不在少数。

当然,这些人当中,有的自然是的确有本事,有那个桀骜不驯的本钱。不过有的则是Lang得虚名,只不过是心中自卑、亦或者说是不知天高地厚,而做出来这么一种模样的。只不过,张凡并不知道到底眼前的这个李如松是哪一种人。但是如果让张凡猜的话,他倒是猜前者。一来是张凡希望如此,二来则是对李成梁有些信心。虽然张凡也还没见过李成梁。

“这位想来就是张凡张大人了。”张凡还没开口,倒是李如松先迎上来说话了,“下官乃是这广宁卫的指挥同知,李如松,家父便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了。如今下官听后命令,坐镇这广宁卫。听闻朝中有圣旨传来,特来迎接,没想到却是张大人,失敬了。”虽然桀骜不驯的感情丝毫不知道掩饰,不过李如松倒也并不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人,并没与对张凡出言不逊,反倒是恭敬的很。只不过这种恭敬当中,军人的作风实在是太浓厚了。

不过张凡倒是并不讨厌这种人,甚至于还有些喜欢。虽然军**都是五大三粗的,甚至于一些将门世家出身的人,一旦带了兵,没多久也大都会变成这么一副模样。不过这种人想来都是直来直去的,虽然也并不缺乏几个有坏心肠的人,不过大部分还是耿直一些。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或许会碰钉子,但是却并不会让人觉得疲累。

“李大人客气了。”既然对方客气,这边张凡自然也不会拿出来朝廷来使的那份嚣张,说起话来也平和了不少,“不错,我这次来这里,正是因为朝中有圣旨颁给李将军。不过我行至半路,却是听闻令尊如今不在广宁卫,可是如此?”

“张大人果然消息灵通,不错,家父如今并不在广宁。”对于张凡的消息灵通,李如松倒是用一副玩笑的口气说了出来,“如今家父人正在苏奠堡,那里尚未修筑完成,家父前去,最起码要那里能抵御一次进攻才行。对了,张大人一路行来,想来也是劳顿了,不如先进城了再说?”

“原来如此。”张凡点了点头,说道,“还要劳烦李大人引路了。”

说这话,一行人便是向城中走去。

“对了张大人。”行在路上,李如松又向张凡发问,“如今家父不在,不过张大人既然是来传旨的……那张大人是打算再次等候家父回来,还是说……”

“李大人说的是。”张凡笑了笑,说道,“既然是来传旨的,得了圣上的旨意,那就不能耽搁。如今虽然令尊人不在广宁而在苏奠,不过苏奠距离此处也并不远吧。既然如此,今日我会在此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就会启程前往苏奠了。”

“如此急躁?”张凡的话,到时让李如松有些诧异,“可是有什么紧急的消息须得马上告知家父?”

“不,李大人误会了,倒也并不是什么紧急的消息。”张凡笑着说道,“只不过就算并非紧急,这也是圣旨,须得马上传到才行。所以明日一早,变得上路。”

“既然如此,下官明白了。”李如松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这里去苏奠倒也不近。若是张大人同意,还请听下官一言。明日张大人出了城之后,还请直接去往盖州卫,之后在换道前往苏奠。虽说走辽东都司那边,距离倒是差不多,不过这里到辽东都司要过两条河。而到盖州卫的话,只需过一条河,倒是要快上不少。”

“如此,多谢李大人指点了。”张凡自然不会拒绝这番好意的。

“既然如此,今日时辰还早,张大人一行还请休息便是。”李如松说道,“驿馆已经备好了饭菜,张大人莫怪,如今局势如此,若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张大人多多担待一些。”果然,即便是再怎么想要应付,但是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性格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正如同李如松如今一般,之前官面上的话还能说得好,但是一旦说到这种实际上的东西,却又有些得罪人的趋势了。

当然,或许换成了别人听到他的这番话,恐怕心里面会不怎么高兴。但是张凡却不是别人,他可没那么小气。甚至于他对于李如松能够在面对自己这么个身份而说出来这么一番话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高兴了。

毕竟李如松所说的一点都没错,现在不管怎么说,都是临战的状态了。而再去花心思招呼从京城来的人,相比起来,即便是花销不了多少银子和时辰,可是对于如今的东北来说,一文钱,一息的时间,却也都是重要的。而李如松能够面对张凡如此说话,当真是让张凡觉得,打赢这场仗的可能又变得大了一些,也轻松了一些了。

“李大人客气了。”张凡点了点头,说道,“想来李大人坐镇广宁,平日里的事务也不会少,如今已经耽搁了李大人的时间了,自然是不好继续打扰了。还请李大人放心,此次只是借道广宁休息一晚而已,不需大费心思。”

两边既然都这么说话,那么事情就非常好办了。在李如松将张凡一行人送到了驿馆之后,便是告辞了。而张凡等人住下之后,稍稍用了些饭菜,就听到有人来拜访了。

来的正是之前早一步到了的王德贵。他这一身也是跟张凡同行之人的打扮,虽然说之前出去了五个人,回来了六个,不过显然驿馆的人并不会注意这么多。更何况张凡一行人乃是京城来使,那就更加不会多问了。

“怎么样?”张凡见到了王德贵之后就马上问了起来,“虽然你们到这里不过提早了一两天的功夫,想来也打探不出来什么,不过我还是得问问。”

“大人。”王德贵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