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亲们!”到了离村民只有五六步的地方,刘辩一边朝前走,一边向那些村民问道:“虫害如何?”

“贵人从哪里来?”城内的居民多是见过刘辩,城外村庄里的村民,除了那些战场上受伤的伤兵和退役老兵,认得刘辩的并不是很多,听刘辩问起虫害,一个老者分开人群,极力想要将那双几乎老到快睁不开的眼睛睁圆,将刘辩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向刘辩问了一句。

“这位便是洛阳王!”不等刘辩应答,跟在他身后、一声将军装束的管青便对在场的村民们说道:“殿下得知庄稼受了虫害,特地前来看上一看!”

一听说站在面前的就是洛阳王,田埂上的所有百姓全都愣住了。不过还是有那反应快的,在愣了一下后,连忙跪倒在地上,口中不住的喊着:“小民拜见洛阳王!”

有人带头跪下,其他人自是立刻回过神来,也纷纷跪伏在地上,口中不住的唤着“洛阳王”,甚至有人在呼喊洛阳王时已是泣不成声。

“乡亲们快快请起!”跨步走到村民们身前,将那刚才开口向他询问的老者搀起,刘辩对众人说道:“还望乡亲们告知本王具体情形,本王也好做医治虫害的准备!”

老者被搀扶了起来,其他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

被刘辩搀扶着的老者,仰起脸,一双已是老到混沌了的眸子凝望着刘辩,眼窝中闪动着泪光,向刘辩问道:“洛阳王,这虫害可还有救?”

“有救!”扭头看了一眼田里被啃的豁豁牙牙的庄稼叶片,刘辩很是坚决的点了点头,对老者说道:“只要救的及时,便还有救!”

“乡亲们!殿下说庄稼有救!”刘辩入主洛阳,村民们日子是过的一天好似一天,对刘辩早已是信服如神明,听得他说庄稼有救,老者扭过头,话刚出口,已是激动的老泪纵横。

听得老者这么一喊,在场的村民再次纷纷跪下,一个个伏下身子,向刘辩哭喊着:“请殿下救救我等小民!”

“快快请起!”扶住也想再跪下去的老者,刘辩朝跪在地上的村民虚抬了一下手,对村民们说道:“本王且看看田间生的是甚么虫子!”

村民们起身后,那老者引着刘辩下了田埂,蹲在一株青苗前,伸手剥开青苗的叶片,指着叶片芯里密密麻麻的一小撮小黑虫,对刘辩说道:“大王,麦子刚收没多久,庄稼才种上,刚抽芽儿,没想到竟会生出这些物事。”

俯下身,看着老者手指的那一小撮黑虫,刘辩紧紧的拧起了眉头,嘴里咕哝了一句:“此处怎会有褐飞虱?”

“大王认得此虫?”刘辩的话才说出口,老者就满脸愕然的扭头看着他,对他说道:“我等小民种了一辈子庄稼,也是没见过这种虫子!不想大王却是认得!”

“此虫应是在稻谷生长后期,才会出现。”拧起眉头,看着叶片芯儿内的虫子,刘辩好似对老者在说,也好像自言自语的说道:“如今出现此虫,着实是有些古怪!”

“老丈!”嘀咕完这句话,刘辩扭头看着老者,向他问道:“可知附近村子,田间的虫子是否仅此一种?”

“正是!”听得刘辩发问,老者站了起来,对刘辩说道:“附近的村子都是这种虫子,也不晓得是从哪里来的。原本庄稼长的好好的,就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有了……”

“本王再去其他村子看看!”朝老者点了下头,刘辩对他说道:“请老丈转告乡亲们,莫要着急,此虫有法可治!”

“大王!”刘辩的话音才落,老者“噗嗵”一声又跪在了地上,仰着脸,满面老泪的对刘辩说道:“若非大王,我等小民早已不知埋骨何处,如今大王又要为小民们医治虫害,小民无以为报,只能好生种地,为大军多纳粮草!”

“老丈快起!”老者一跪,田埂上的村民们又都条件反射般的跟着跪了下去,刘辩连忙把老者搀扶了起来,对他和一旁的其他村民说道:“乡亲们好生照料庄稼,多卖粮食给府库充作军粮,便是替本王分了大忧!本王先行告辞,乡亲们保重!”

说着话,刘辩朝老者和在场的村民们拱了拱手,转身上了田埂,带着管青和柳奴,朝路边走去。

待到刘辩转身,老者和在场的村民们又跪在了地上,一个个将身子伏的很低,跪送着渐渐远去的刘辩。

“殿下真是有趣!”快要上了小路,跟在刘辩身后的柳奴有些没心没肝的说道:“平日里那些将军、大官,见了殿下都是唯唯诺诺,好像很惧怕殿下。这些平民百姓,殿下倒是对他们好的紧!”

“无有百姓,何来贵胄?”已经走上小路的刘辩,在听到柳奴的这句话之后,并没有训斥她,更没有朝她瞪眼,而是扭头向她微微一笑说道:“百姓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吃的饱、穿的暖,有个叫做家的住处,累了可以歇歇,渴了有口水喝,能繁衍生息,对他们来说便已知足了!若是我等连这都满足不了他们,又如何有面目自称贵胄?”

听了刘辩的这番话,柳奴倒是没有什么感想,一旁的管青看着刘辩,眼神中却多出了几分复杂。

她想到若是她小时候,家乡的官员能像刘辩这样,不是为了聚敛钱财而丧失了人性,把原本就穷困潦倒的百姓逼上了绝路,她和管亥的父母又如何会被活活饿死?张角兄弟又如何能够借机发起黄巾之乱?

想到这些管青心内不免有些唏嘘,可转念一想,若没有这些事情的发生,刘辩恐怕此时正逍遥的做着他的皇帝,而她却不过是个寻常的农家妹子,俩人也是不可能再有交集。

如此转念一想,管青心内竟是生起了一些坦然和庆幸。

上了战马,刘辩领着众人,马不停蹄的奔走了好几处村子,所到之处,见到的都是这种褐飞虱。

虫害不治,到了秋收,一定会是颗粒无收。

洛阳城内,存粮并不是很多,由于刘辩做这洛阳王时日尚浅,而且大军征伐不绝,军粮消耗甚巨,各地粮仓也多是空虚,一旦年景不好,恐怕难以维系庞大人口和军队的消耗。

治理虫害,刻不容缓!

奔走了好几处村子,直到太阳西斜,刘辩才引领众人向洛阳城方向疾速奔驰。

跟在刘辩身后策马飞奔,柳奴嘟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

“怎了?”看出柳奴脸上带着不快,与她并骑而行的管青扭头向她问道:“何人欺负了我们的居次?竟会使得居次如此不快!”

“还不是殿下!”嘟着小嘴朝前哝了哝,看着刘辩策马疾驰的背影,柳奴很是不开心的对管青说道:“本以为出城有甚么好玩,不想却是看了一天虫子!”

“殿下出城,乃是有要紧事,又不是出来玩儿!”朝柳奴微微一笑,管青对她说道:“待到殿下处置妥当眼下之事,我陪居次出城好生玩耍,如何?”

“好!”管青这么一说,柳奴的心情才算是好了一些,重重的点了点头,双腿朝马腹上一夹,跟在刘辩身后,策马朝着洛阳城方向奔去。

回到洛阳王府,刘辩刚跳下马背,就对守卫大门的兵士丢下了句话:“派个人去将华佗先生请来!就说本王有紧要事需他帮忙!”

“诺!”兵士应了一声,目送着引领管青、柳奴和一干龙骑卫向后园走去的刘辩。直到刘辩走远,他才扭头向一旁的兵士说道:“劳烦你等照应着,我且去请华佗先生!”

一旁的几名兵士应了,这兵士才出了府门,朝着华佗的住处奔去。

跟着刘辩,刚走进后园,管青一边沿着青石路面朝前走,一边向刘辩问道:“殿下,华佗先生虽是名医,可终究是医人的医者。若是要他医治虫害,恐怕……”

“恐怕所托非人是吗?”一边朝前走,刘辩一边扭头向管青笑了笑,对管青说道:“虫害,乃是因虫子而生。我等无须医治青苗,只须除去虫子便可。医者可医人,杀人更是于无形之中。华佗先生若是能配出杀人毒药,用于那虫子身上,虫子焉能不死?”

第550章被袭击的村寨

白水北岸,无数匈奴战旗在风中猎猎翻飞。

河岸边,去卑一手提着缰绳,另一只手按在腰间的直刀刀柄上,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河岸对面的洛阳军。

洛阳军的大营始终没有半点动静,除了偶尔会有几百骑快马来回奔驰外,根本看不出大军有任何调动的迹象。

“右贤王!”一名匈奴将军驻马立于去卑侧后方,如去卑一般望着对岸的洛阳军大营,小声向去卑说道:“洛阳军好似根本没有过河迹象,此处并非洛阳王治所,我军屠戮中原人,恐怕并不会使得洛阳军暴怒,先向我军进攻!”

“再杀!”紧紧的拧着眉头,去卑沉默了片刻,才对身后的匈奴将领说道:“洛阳王向来珍惜平民,将附近的城寨,男人杀光,女人悉数抢到军营里,供将士们取乐!”

“好嘞!”得了去卑这句吩咐,那匈奴将军脸上漾起邪恶的笑容,朝身后一招手,冲身后不远处的一名匈奴兵喊道:“点齐三万兵马,随本将军去找中原人!”

听说又要去找中原人,附近的匈奴人爆发出了一阵粗犷的坏笑。

参与过上次的屠杀,他们晓得,在他们手中战刀沾满中原人鲜血的同时,还能从被他们屠杀的中原人那里得到多少好处。

女人、财帛,在一场屠杀中原人的暴行中,都能给予匈奴人最大的满足。屠杀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乐趣,是发笔横财的手段。至于那些被他们杀死的中原人如何,他们根本无须考虑。

没过多久,得了去卑命令,即将前去屠杀中原人的三千匈奴兵,便在那匈奴将军的率领下,出了大营,寻找就近的城寨去了。

匈奴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三千人动身去找中原人城寨之前,赵云已经领着五百洛阳军精骑,绕道白水下游,悄悄的渡过了白水。

虽说已是临近夏天,可刚刚渡过白水的赵云和五百精骑,还是觉着风吹到身上,有些凉飕飕的。

所有人全都过了河,赵云扭头向跟在身后的一名骑兵问道:“就近的村寨在哪?”

来到此处之前,洛阳军斥候便将附近地形打探清楚,并且画出了地图。

听得赵云询问,那兵士从怀里掏出一卷用羊皮画成的地图,找寻了一下,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对赵云说道:“白水寨,共计男女老幼七百余名!”

自从蔡伦发明纸张,纸张已是在一定范围内广泛使用。可由于纸张不适宜在水中浸泡,行军打仗的地图,还是多使用动物皮革绘制。

兵士拿出的地图,便是这样一张由羊皮绘制而成的行军地图。

“倒是个大寨子!”得知附近有个男女老幼共计七百余人的寨子,赵云点了下头,对拿出羊皮地图的兵士说道:“前面引路,直奔白水寨!”

“诺!”得了吩咐,那兵士将羊皮往怀中一揣,应了一声,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率先向前冲了出去。

待到那兵士冲出,赵云与五百名精甲骑兵紧随其后,数百洛阳军骑兵如同一卷红色的浪涛,卷向地图上标注的白水寨。

白水寨,坐落于白水河畔,因此得名。

这座寨子并非像许多村子那样是由同姓的宗族组成,而是由许多从各地逃难来的难民组成。

难民们三五成群来到白水岸边,发现此处水草丰茂、鱼米富足,很是适宜长久居住,于是便留了下来。长此以往,在白水岸边,竟形成了这么一个人口远远多于寻常村寨的寨子。

十多个村妇一大早,便用木盆端着自家男人、孩子的脏衣服,说笑着来到了白水岸边,在岸边一边唠着嗑儿,一边浆洗着衣服。

她们并不知道,就在她们洗衣的时候,厄运正在悄悄向他们靠近。

正清洗着衣服,一名村妇感觉到大地好像微微的有些颤抖,耳边传来了一阵隐隐如同奔雷般的轰鸣。

她扭过脸,向这种感觉异常强烈的方向望了过去。

“顺儿娘,怎了?”那村妇正望着远处,另一个蹲在她身旁的村妇向她凑近了一些,促狭着挤了挤眼睛,语气怪怪的问道:“可是又想你那相好的了?”

“去去!”正扭头望着远处,被一旁的村妇促狭了一句,晓得是被打趣了,顺儿娘脸面一红,歪了歪身子,用肩头抵了下她身旁的那村妇,没好气的说道:“就你没相好的,上次在麦场上,我还见你跟寨子里的后生拱到草堆里。”

“这可不敢乱说,我家那口子脾性不好!”被顺儿娘反过来打趣,那村妇也是脸一红,白了顺儿娘一眼说道:“若是被他听了,不晓得会不会当真!”

“不过顺儿娘,你在看什么?”先是回了顺儿娘一声,随后那村妇便有些好奇的朝远处望了一眼,向顺儿娘问了一句。

“好似有很多马过来了!”那村妇问起在看什么,顺儿娘又扭过头,望着远处,说话的时候眉头也渐渐的拧了起来。

大地颤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很快河岸边的所有村妇都听到了如同雷鸣般的轰响。

几乎所有村妇都陆续站了起来,她们每个人都是面色中带着担忧的望向远处。

一片漫天的烟尘渐渐在她们的视野中涌起,眼尖的顺儿娘最先看清骑在马背上的人竟是披着羊皮的匈奴人,抬手朝那股烟尘一指,发出了一声几乎是魂飞魄散的尖叫:“匈奴人!”

顺儿娘这一声喊,顿时使得河岸边上的村妇们一片慌乱,她们也顾不得还在清洗的衣衫,一边怪叫着“匈奴人来了”,一边向身后不远的寨子跑去。

白水寨的人们,都是各地迁移过来的人口,迁移途中,他们承受了严酷的淘汰。

许多老弱和意志不坚定者,在迁徙的路上,早已化作路边的枯骨,最终到达这里的,都是强壮并且意志坚定的人们。

村妇们跑进寨子,一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一边各自奔回家中。

听到匈奴人来了,晓得匈奴人会如何对他们的村民,心知一旦匈奴人来到,整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是必死无疑。

男人们哪里肯坐以待毙?当跑回寨子的村妇们喊出“匈奴来了”的时候,寨子里的男人们都提着柴刀、镰刀和锄头等农具,奔出了各自的家门。

“乡亲们,匈奴人来了!”在寨子中间的空地上,一位看起来像是村中话事长者的老人,正向涌到他身边的男人们喊着话。

这老人约莫六旬年岁,须发已是洁白,脸上也早已刻满了风霜。不过他那如同核桃般打着褶皱的脸上,却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环顾着涌到身边来的村民们,向村民们喊道:“匈奴人所到之处,女人会被他们糟践,男人会全被他们杀死!我们白水寨虽然人不多,也不像军队一样有着精良的兵器。可我们白水寨的男人,都不是孬种!匈奴人既然敢来,我们就要让他们好看!”

“杀了匈奴人!”老者的话音刚落,一个提着锄头的年轻汉子就将锄头高高举了起来,发出了一声呐喊。

紧接着,数百名白水寨的汉子们,都将手中农具高高举了起来,发出同样的呐喊。

“我们都是男人!”抬起双手,朝村民们虚按了两下,老者向在场的村民们喊道:“我们胯下生着的卵蛋,不是只用来往女人身子里杵的!匈奴人来了,我们要跟他们拼,保护我们的女人,保护我们的孩子!”

“跟他们拼了!”雷鸣般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白水寨的男人们,也在这时高高举起手中的农具,发出了齐齐的呐喊。

“踏平这座寨子!”领着三千匈奴兵,到了白水寨外,匈奴将军一把抽出腰间直刀,指着近在眼前的寨子,向身后的匈奴兵高喊道:“杀光所有男人,在女人肚皮上快活之后,将看着顺眼的女人带回大军,留着让其他兄弟爽快!”

“哈哈哈哈!”匈奴将军的喊声刚落,三千名匈奴兵,就爆发出了一阵邪恶的哄笑,紧接着,所有匈奴兵都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策马涌进了寨子。

寨子里房屋相连,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通路很是狭小,匈奴人冲进寨子,骑兵根本施展不开,只能两三匹马并肩在寨子里来回乱窜,寻人屠杀。

许多匈奴兵甚至点起了火把,将一只只火把丢到就近的房屋上,利用浓烟和火焰,把躲在屋内的村民驱赶出来。

村子里的许多房屋燃烧起来,在火光跳蹿下,一道道浓烟滚滚而起,直冲云霄,于半空中汇聚一处,从远处看去,就犹如一条正拧动着身躯,在半空里盘旋翻舞的巨龙。

村子里的男人们,在老者的带领下,借助着寨子内的地形,与匈奴人展开厮杀。

可他们手中持着的,并非兵器,而是田间地头使用的农具。

一名匈奴兵策马冲向一个村民,抬起手中直刀,在那村民还没回过神的时候,一刀劈了下去。

刀光闪过,被劈中的村民甚至连惨嚎都没发出一声,脑袋就被劈开了半拉,被砍开的头颅喷涌着鲜血和脑浆,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那匈奴兵劈杀了一人,正自得意,腰眼却陡然一疼,一把锄头狠狠的砸在了他的腰窝上。

这一锄头并没有给他造成致命伤,强忍着疼痛,匈奴兵兜转缰绳,提起直刀便要朝那向他挥来一锄头的村民劈下。

就在这时,另一名双手持着打铁大锤的村民,将大锤高高举起,朝着那匈奴兵胯下战马的马头砸了过去。

马头被铁锤砸了个结实,随着铁锤和马头触碰时发出的闷响,战马一头摔倒在地上。马背上的匈奴兵也被撩下了战马。

掉落马背,那匈奴兵被摔的在地上接连翻了几个滚,待到止住翻滚,他趴在地上,拱着屁股正要爬起来,脑后便传来了“呼”的一声风响。

第551章不接受投降

沉重的铁锤“噗”的一声砸在了那匈奴兵的后脑上。

匈奴兵的脑袋,就犹如一只灌满了水又被人狠狠踩了一脚的******,随着“啪”的一声脆响,脑浆和鲜血四散迸溅开来。

抡起铁锤砸中匈奴人的村民,脚面上霎时被溅满了红红白白的物事。

白水寨的村民们,极力的反抗着匈奴人的进攻,可匈奴人毕竟太多,而且又都是常年在马背上习练厮杀的战士。很快,白水寨的村民便一个个倒了下去。

房屋一间间燃烧了起来,寨子里充斥着女人和孩子的哭喊声,男人们也在拼尽全力,想要保护他们的女人和孩子。甚至连那些上了年岁的老汉,也都拿起了农具,冲向了匈奴人。

平民与军队之间的战斗,从来都不可能是以平民的获胜为最终结果。

寨子里的男人们,已是如同疯狂了一般在战斗,可他们的努力却是收效甚微,匈奴人还是举起屠刀,将一个个村民劈砍在战刀之下。

许多女人和孩子,从着火的房屋里跑出,匈奴人根本没有因为他们的孱弱,而对他们稍稍有些怜悯。

很多孩子被杀,女人也被匈奴人掳到马背上。

一个约莫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脸上糊满了灰土,背靠墙壁站着。

她的手中紧紧握着一把柴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充满了惊惧的瞪着正朝她逼近的十多名匈奴骑兵。

在少女的身后,还躲着一个看起来大约只有三四岁的孩子。

那孩子两只稚嫩的小手紧紧的扯着少女衣衫的下摆,从少女身后探出脑袋,睁圆了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茫然的望着正向他和姐姐逼近过来的匈奴人。

他还太小,还不懂得生死就在一线之间。

可从匈奴人满是坏笑的脸上,他却也能看出,这些坏人是要对他和他的姐姐做一些乡亲们绝对不会做的事来。

“过来吧!”逼近到少女近前,几个匈奴人翻身跳下马背,其中一个匈奴人大吼了一声,纵身冲向了手持柴刀的少女。

匈奴人冲了过来,少女把眼睛一闭,双手握着柴刀,狠狠的朝那匈奴人劈了过去。

她纵然是睁开着双眼,恐怕也是劈不中冲向他的匈奴人,更不用说是闭紧了眼睛。

柴刀没有劈到匈奴人的头上,少女的手腕却被匈奴人一把抓住,紧接着,她的手腕被匈奴人用力一拧,在一阵剧痛之下,手中柴刀掉落在地上,身子也被那匈奴人一把拉进了怀里。

将少女扯进怀里,匈奴人放肆的大笑着,一只手随后便塞进了不断挣扎的少女衣领,放肆的掏摸着她那软软的双丘。

少女被匈奴人抓去,她背后的孩子立刻便暴露在匈奴人的眼前。

另一个匈奴人跨步走到那孩子身前,一把将那孩子揪在手中,高高举起,眼见就要朝地上狠狠掼下。

“小淘!”年幼的弟弟被匈奴人举过头顶,眼见就会被摔死,少女顿时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嚎,一双眼睛圆圆的瞪着,挣扎着想要朝她的弟弟扑上去。

就在举着小淘的匈奴人两臂用力,打算把孩子摔死在地上的那一刹,一支箭矢“嗖”的一声飞向了他的后心,“噗”的一下扎了进去。

箭矢的力道极足,显然不是用寻常的弓箭射出。

扎进那匈奴人的后心,箭矢竟透过了他的身躯,箭镞从他的前胸穿了过去。

被一箭射穿了身躯的匈奴人怔怔的站着,低下头不敢相信的看着从胸前透出的箭镞,满心不甘的倒了下去。

就在他的身躯要倒地的那一刻,一道雪白的身影从他侧旁穿过,一把接住了正随匈奴人倒下的小淘。

见有人救下小淘,被匈奴人抓住的少女顿时面露喜色,一双眸子充满感激的望着那救了小淘的骑士。

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个身穿银甲白袍的汉军将领。那一袭白袍在风中飘扬,使得他比寻常人多了许多飘逸,而那身银甲却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芒,更给他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