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压压一片淮南军,从淝陵山林中钻出,出现在秦军背后的小道上。
秦军大阵的后方,吕布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提着方天画戟立于早已列好方阵的秦军阵列前,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正朝他这边推进过来的淮南军。
双方的距离还有很远,至少弩箭的箭矢还无法射入淮南军阵列。
淮南军的方阵一步步朝着秦军重步兵的大阵推来,当淮南军到达离秦军只有三百多步的地方时,吕布高高抬起了一只手臂。
驻马立于吕布身旁的杨凤,见他抬起了手臂,紧紧的攥了攥手中提着的大刀。
吕布身后的一名亲兵,高高举起两面小旗,用力的挥舞着。
随着亲兵挥舞小旗的动作,近万名秦军弩手迈着整齐的步子,从大阵中走出,走到了吕布前面,在吕布身前七八步的地方,列起了整齐的弩阵。
“弩阵,上弦!”弩阵刚刚列好,一名秦军军官就高喊了一声。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万名强弩手立刻从箭壶里取出箭矢,扣在了弩箭上,将弩箭端起,瞄准了正好他们这边推进过来的淮南军。
远远看见秦军弩阵已经摆出了阵列,率领淮南军从淝陵下山的刘勋,也举起了手臂。
不过他举起手臂的时候,并没有勒住战马,而是骑着马继续向前行进。
“大盾,向前!”看到刘勋的手势,一名淮南军军官跟着大喊了一声,在发出这声喊的同时,还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两面小旗挥舞了几下。
三万多名淮南军重步兵得了命令,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从刘勋的身旁走了过去。
城内到淝陵的通道并不是很高,少量战马通过还是可以,却无法支持上万匹战马在通道内穿行。
正是因此,刘勋率领的这支大军,是清一色的步兵。
除了他和几个领军的军官,全军将士都是步行前进。
淮南军的阵列,虽说没有秦军那么齐整,却也并不是一般乌合之众可比。
大盾推进的命令刚下,手持大盾的淮南军重步兵,就排着整齐的队形,小跑着从刘勋等人身旁走过。
一面面大盾挡在身前,淮南军重步兵摆列着整齐的队形,渐渐减缓了行进的速度,向前一路推进。
在刘勋大军的背后,是不到一万名弓箭手。
由于弓箭的射程不如弩箭,淮南军弓箭手根本无法单独向前推进到可以射中秦军弩阵的位置,必须在大盾推进到一定距离之后,才能钻进盾阵内,与秦军强弩兵互射。
淮南军向前推进着,他们两侧的山峦一片宁静,静的就像所有生命在一夜之间全都从淝陵消失了一般。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向秦军主阵推进的同时,在他们身侧的山峦上,左右两侧各自蹲着万名蛰伏着的秦军。
这两支秦军,每支都只配备着三千名强弩手,更多的则是手提朴刀的主力朴刀兵。
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正从山下走过的淮南军,每一个秦军士兵心内都是一阵激动。
身为战士,他们已经太久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已经沉寂了太久。
今日一战,便是大秦将士要向世人证明,他们依旧是这世间最强劲旅的一刻。
两侧山峦上,秦军弩手纷纷将箭矢扣在强弩上,一个个端起强弩,瞄准了正从山间道路上经过的淮南军。
浑然未觉他们已经被无数双眼睛盯上的淮南军,还沉浸在突然从秦军身后杀出,让秦军大惊失色的幻想中。
向前推进的淮南军将士,手中大盾平平举起,恰好挡在了他们的身前,虽说身体还是有少量部位暴露在外面,可要害部位却是被大盾保护了个严严实实。
淮南军越来越近,凝望着他们的吕布眼睛微微眯了眯,手臂向前一摆,高喊了一声:“弩箭发射!”
双方距离已经近到弩箭可以射中并且对淮南军造成相应的杀伤,吕布一声令下,秦军弩阵最前排的强弩手,纷纷扣下了机簧。
第一排强弩手扣下机簧,立刻蹲在地上,紧接着第二排强弩手把弩箭射了出去。
如此往复,当最后一排强弩手扣下机簧时,最前排的强弩手已经将新的箭矢搭在了强弩上。
连绵不绝的箭矢,如同雨点一般落向了正朝前推进的淮南军。
初升朝阳投向大地的薄薄晨曦,几乎都被弩箭遮蔽,在淮南军的头顶上,无数的弩箭如同乌云般在他们身上投下大片大片的阴影。
弩箭飞来,淮南军重步兵纷纷将大盾举起,遮挡着雨点般的箭矢。
“笃笃”声不绝于耳,一支支箭矢射在淮南军的大盾上,无数箭矢在大盾的反作用力下,折断成两截,掉落在地上,也有少数箭矢扎进了木质的大盾,稳稳的钉在盾面上。
大多数淮南军都用大盾挡住了飞向他们的箭矢,也有少数运气不好的淮南军,大盾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保护,在箭矢飞来之后,他们先是非重要部位被箭矢射中。
护疼之下,手中大盾一松,立刻便被后面射来的羽箭扎成了刺猬,倒在行进的道路上。
一名淮南军兵士,显然是刚加入大军并没有多久,尚未有多少战斗经验。
箭雨兜头飞来时,那淮南军兵士有些紧张,持着大盾的手心也沁满了汗珠。
无数箭矢朝他飞了过来,他并没有像身旁的淮南军兵士们一样,只是持着大盾继续向前推进,而是有些慌乱的将大盾又提高了一些,让眼睛无法看见飞向他的羽箭。
“笃笃”的箭矢撞击盾牌声传进他的耳中,庆幸箭矢被盾牌挡住的同时,他感到手臂传来一阵阵的酸麻。
将大盾又向上抬起了一些,就在这淮南军兵士刚把大盾抬起的一瞬间,一支位置相对低的羽箭“噗”的一下,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大腿。
大腿被羽箭射中,他在发出了一身惨嚎后,条件反射的将手中大盾往地上一拄。
大盾拄在地上,他的上半身完全暴露在箭雨之中。
成片的箭矢兜头盖脸的朝他落了下来,他想将盾牌再次举起,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无数箭矢在他放下盾牌的那一瞬,深深的扎进了他的身躯,就连头颅上,都扎上了十数支羽箭。
箭矢强大的冲击力,将他的身体顶的向后凌空飞了出去,重重的落在地面上,再也没能起身。
倒下的淮南军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与他有着同样命运的淮南军兵士大有人在。
盯着箭雨向前,每推进一步,都会有淮南军的将士被羽箭射中,永久的倒在这片他们熟悉的土地上。
主阵射出了箭矢,两侧山峦上蛰伏着的秦军,也都做起了向淮南军发射羽箭的准备。
左面的山腰上,韩暹看着持盾的淮南军向着主阵推进,将手臂举了起来。
当他举起手臂的时候,所有强弩手都将强弩又端平了一些,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着的凝视着正承受箭雨侵袭的淮南军。
“放箭!”终于,韩暹压下了手臂,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随着他一声令下,三千名秦军强弩手同时扣下了强弩的机簧。
由于蛰伏在山腰上,强弩手无法列起像主阵一样的阵型,发射箭矢时,也不可能像主阵的强弩手那样递进式的成排发射。
山峦上到处都是树木,虽说秦军强弩手刻意规避树木的遮挡,还是有少量弩箭射中树干,或掉落在地上,或深深的扎进树干之中。
可更多的弩箭,却是如同雨点一般,从侧面飞向了手持大盾正往前推进的淮南军。
大盾只能遮挡一面,毫无防备的淮南军,在箭矢落下的那一瞬,立刻有无数人被侧旁飞来的箭矢射中,倒在了行进的道路上。
“侧面,侧面!”侧旁的山林中突然射出羽箭,刘勋立刻明白过来,他们是受了秦军的埋伏,连忙大喊着,让淮南军将士们注意防御侧旁。
“弓箭手入阵!”推进中的淮南军将士立刻改变了阵型,对两侧也加强了防范,就在阵型变换的同时,刘勋又下达了弓箭手推进的命令!
他的命令刚喊出口,另一面山腰上的周仓也大喊了一声:“射他们的弓箭手!”
随着周仓一声令下,右侧山峦上的秦军强弩手,也纷纷扣下了强弩的机簧,将箭矢朝着淮南军的弓箭手射了过去。
正奔跑着的淮南军弓箭手,哪里会想到突然间他们会成为秦军强弩手的目标。
完全没有防范,而且根本没配备盾牌的淮南军弓箭手,成片的在秦军箭雨中倒下!
周仓所部秦军强弩手,把箭矢射向淮南军的同时,韩暹麾下的强弩手,也放弃了对淮南军重步兵的射杀,转而射杀弓箭手。
第776章谁都不肯后退
“杀!”淮南军在箭雨中收缩了阵型,包括刘勋在内,所有人都龟缩在盾牌组成的防御圈内。
当箭矢终于止住向淮南军落下的时候,吕布高高举起手中方天画戟,双腿朝着马腹用力一夹,发出一声怒吼,策马冲向淮南军。
吕布冲出,杨凤自是不肯落后,也策马紧跟在他的身后。
两名将军杀出,秦军强弩手阵列保持不变,所有强弩手都在强弩上扣起了弩箭,平平端起,继续瞄向龟缩成一团的淮南军。
强弩手阵列后面的秦军,却是发出了一声怒吼,如同潮水般涌向了淮南军。
“杀!”吕布率领重步兵杀了出去,山腰上的周仓见状,也大吼了一声,率领他麾下的七千名重步兵,冲下了山坡。
对面山坡上的韩暹,见吕布和周仓都率领重步兵冲向淮南军,也朝身后的重步兵喊道:“将士们,随本将军杀!”
“杀!”韩暹的话音刚落,一直观看着强弩手射杀淮南军的重步兵,齐齐发出了一声怒吼,涌下了山坡。
三股秦军杀出,被围在中间的淮南军,心内已是有些慌了。
刘勋原本以为会从背后给秦军造成极大创伤,却没想到战斗刚开始,他的军队就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并且还陷入了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最先策马杀出的吕布,冲到淮南军阵列前,双手握着画戟的戟杆,猛力朝前扫了出去。
十多名淮南军见画戟朝他们扫了过来,连忙举起手中大盾格挡。
当画戟劈上大盾的那一刹,十多个敢于迎击的淮南军,全都发出了一声闷哼,手中大盾被画戟劈成了破碎的木片,而他们自身,则纷纷向后飞了出去。
一戟劈翻了十多个淮南军,吕布胯下战马的冲刺却没有止住,连人带马,杀进了淮南军之中。
“御敌!”吕布冲进淮南军之中,紧跟在他身后的杨凤随后赶到,刘勋则在这时,向麾下淮南军喊叫着,下达了御敌的命令。
潮水般的秦军,持着圆盾冲向了已经被吕布杀乱了阵脚的淮南军,与手持大盾的淮南军撞在一处。
双方撞击时,强大的冲击力将许多双方的将士撞翻在地。
可后面的人,却根本来不及顾及前面的同伴,依然呐喊着,扑向他们的敌人。
遮蔽天空的羽箭已经消失,朝阳也比先前爬高了许多。
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将战场映照的一片通亮。
成片成片的淮南军与秦军,挥舞着手中兵刃相互劈杀。
一个个双方将士倒在地上,其中不少人在倒地时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被他们身后的同伴踏在了脚下。
双方撞在一起,一个秦军兵士被淮南军撞的向后趔趄了两步,他刚稳住身子,一支锋利的短矛就朝他的心口扎了过来。
秦军兵士连忙抬起手中圆盾遮挡短矛,在圆盾挡住短矛的同时,他手中朴刀朝前一挥,一刀劈中了那个挺起短矛朝他戳刺的淮南军颈子。
颈子被朴刀劈开,那淮南军甚至连闷哼都没来及发出一声,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就在秦军兵士劈翻一个淮南军,要往前冲杀的瞬间,他陡然听到身旁传来一声爆喝,紧接着他的腰部被两只手紧紧的抱住,整个人都被扑向他的人给撞飞了出去。
双手抱着他腰部,将他撞飞出去的淮南军紧紧的搂着他的腰,与他翻滚了几圈,在俩人身子稳下来之后,抡起拳头,劈头盖脸的朝他就是一通猛砸。
手中盾牌和朴刀在翻滚的时候掉落,秦军兵士承受着淮南军往他脸上、身上不断落下的拳头。
就在他被打到几乎意识朦胧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摸到了腰间的短剑。
刚摸到短剑,秦军兵士就一把将短剑抽了出来,朝着骑在他身上的淮南军腰部狠狠扎了过去。
锋利的短剑从淮南军的软肋处扎了进去,那淮南军挥舞的拳头顿时止住了下落的势头,歪歪斜斜的从秦军兵士的身上栽倒了下去。
他刚翻身倒在地上,先前被他按着打的秦军兵士就一翻身爬了起来,反骑到他的身上,手中短剑狠狠的朝着他的心口、脸上扎了过去。
秦军兵士扎出的每一剑,都是直取淮南军的要害。
连着扎了十数剑,直到那淮南军已经血肉模糊,骑在尸体上的秦军才站了起来,从一旁的地上捡了块圆盾和一柄朴刀,带着满脸满身的鲜血,纵身向正与他同伴们厮杀的淮南军冲了上去。
淮南军果真是不同于寻常的军队!
若是一般的军队,在遭遇敌军埋伏时,战意已然消退,可淮南军却没有溃败,而是拼尽了全力,与冲向他们的秦军厮杀。
秦军主力与淮南军撞在一处,两侧山坡上的秦军,也如同潮水一般涌了下来。
由于是事先埋伏,周仓和韩暹都没有骑马。
从山坡上冲下,周仓双手握着大刀的刀柄,快速奔跑到淮南军阵列前,大吼了一声,抡起大刀,朝着一名淮南军劈砍过去。
那淮南军见周仓抡起大刀劈向他,连忙抬起大盾格挡。
随着“啪”的一声脆响,大刀劈在了盾牌的牌面上,持盾格挡的淮南军只觉着手上一疼,大盾被从正中劈成了两截,锋利的大刀直接从淮南军兵士的身上劈过。
被大刀劈中的淮南军,胸口飚溅着鲜血,被劈开的肚腹中流淌着和着鲜血、花花绿绿的内脏,一头摔倒在地上。
劈翻了一名淮南军,周仓刚收回大刀,另一名淮南军就大吼着朝他扑了上来。
冲到周仓近前,那淮南军凌空跳了起来,抡起手中短矛,朝着他狠狠的刺了下来。
淮南军刚刚跳起,周仓抬脚朝他的小腹上回踹了过去。
就在淮南军兵士短矛刚要扎出的瞬间,周仓的脚板已经踹中了他的小腹。
脚板踹在淮南军的小腹上,随着“蓬”的一声闷响,那淮南军被踹的凌空翻了个跟头,一头摔在了地上。
摔在地上的时候,淮南军兵士是面朝下趴着,周仓跨步上去,一脚踏在他的脊梁上,双手握着刀柄,刀尖朝下,猛的向下一扎。
坚硬的大刀从背后刺入,深深的没入那淮南军的后背,从他的心口透出。
大刀穿透那淮南军兵士的身体,被周仓踩在脚下的淮南军身子痉挛了几下,随后身体一僵,吐出了最后一口气,便再也不动了。
周仓斩杀两名淮南军,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在他杀死第二名淮南军的同时,跟着他一同冲下山坡的七千重步兵,已经冲到了淮南军的阵列前,呐喊着,狠狠的向淮南军撞了上去。
周仓的军队从侧翼撞上淮南军,淮南军不得不分兵抵挡,而另一侧韩暹的军队,也在这时从另一面撞上了淮南军的大阵。
双方厮杀在一处,秦军分作三面,将淮南军包围在其中。
秦军不仅是将淮南军包围起来,他们在包围起淮南军之后,后面的秦军还渐渐的收缩着队形,对淮南军形成整体合围的态势。
四万名跟随刘勋从密道出来,经由淝陵向秦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的淮南军,在战斗刚刚开始没多久,便被秦军彻底包围,就如同饺子中的肉馅,虽然极力想要冲出个缺口,却怎么也无法找到适合的突围点。
刘勋站在几乎是四面受敌的淮南军正中间,手中提着长枪,不断的向淮南军发出呼喊,要他们重点向秦军的一个点突破。
淮南军虽说勇猛,可被包围起来之后,战法已经乱了,虽然刘勋在大声喊叫着,指挥他们对秦军发起反扑,可他们却还是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像样的反击。
成片成片的双方将士在拼杀中倒了下去,后续的将士呐喊着,踏着他们同伴曾经踏出的脚印,扑向敌人。
无论是秦军还是淮南军,在这一战之前,都没有遇见过比他们对手更为强悍的敌人。
双方将士都在奋力的挥舞着兵器,都没有半点后退的意思。
向敌人挥舞着兵器的双方将士,他们眼中能看见的,只有敌人那一张张满是战意、发出一声声怒吼的脸。
一双双圆睁着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血丝密布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杀意。
两支军队的官兵全都疯狂了起来,在他们的眼中,完全没有怜悯,只有血腥和厮杀。
秦军后阵已是展开了厮杀,双方将士厮杀的喊声震彻云霄,就连寿春城头上,都能清清楚楚的听到那一声声喊杀。
站在寿春城头上,望着城外,袁术根本无法看见正在厮杀的战场。
不过他的心内,却是对这场突袭怀满了期待,只期盼着刘勋对秦军后阵造成极大的挫伤,以便城内淮南军趁势杀出。
在寿春城内,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淮南军站满了街道,他们所有人都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兵器和盾牌,一双双眼睛里满带着出城厮杀的期盼。
纪灵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驻马立于城门内侧,静静的等待着袁术向他下达出城的命令。
“陛下有令,大军出城!”就在纪灵等待到心焦的时候,城墙上终于传来了一个淮南军军官的喊声。
第777章以少击多
寿春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队淮南军在纪灵的引领下从城内开出,迅速的在城外列起了阵型。
城门刚打开,率领一万秦军铁骑早已等在不远处的太史慈嘴角微微牵起了一抹笑容,将手臂高高举起,向身后列着大阵的秦军骑兵喊道:“强弩准备!”
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所有骑兵全都将手中的朴刀****战马侧旁的刀袋中,从背后取下了强弩。
一支支箭矢搭在了强弩上,所有秦军骑兵无一例外全都做好了冲锋时发射的准备。
凝望着从寿春城内冲出的淮南军,太史慈并没有立刻下令全军发起进攻。
出城的淮南军并不是很多,自打城门打开,跑到城外的淮南军顶多不过五千余人。
与五千名淮南步兵展开厮杀,城墙上的淮南守军很容易发射箭矢射杀冲上前去的秦军骑兵。
“将军!”太史慈正等待着更多的淮南军出城,一名军官骑马凑到他身后,小声对他说道:“淮南军越来越多,我军若再不冲锋,恐难将他们击溃!”
扭头看了那军官一眼,太史慈并没有说话,只是嘴角微微牵了牵,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全军谨记!”越来越多的淮南军在寿春城外列起了阵型,太史慈向身后的秦军重骑兵们喊道:“与敌军厮杀,切记莫要冲入城内!”
“诺!”太史慈的喊声刚落,万名骑兵就齐齐高声应了。
秦军骑兵在对面列起阵型,寿春城墙上,袁术双手扶着城垛,眉头紧皱,眼睛一眨不眨的凝望着对面的秦军,向身旁的杨弘说道:“秦军只在对面摆开骑兵,莫非想以骑兵阻截我七万大军?”
“秦王用兵,向来不遵循常理!”袁术的问题问出口,杨弘也是一脸的茫然,接口说道:“以万余骑兵阻拦我军七万主力,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了杨弘的话,袁术先是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随后突然仰脸哈哈大笑了几声,抬手指着太史慈率领的秦军骑兵,对杨弘说道:“一万骑兵,阻击七万大军,若非秦王痴癫,又是甚么?”
袁术说出这么一番话,杨弘虽说心内还是感到有些不太安稳,嘴上却是附和着说道:“陛下所言甚是,秦王想来是痴癫了!”
出城的淮南军渐渐已快达到两万人,寿春城外也摆列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阵。
凝望着城外的大阵,太史慈扭头朝身后的中军看了一眼。
在他扭头的那一刻,他看到中军大旗突然左右摇摆了起来。
大旗摇动,在半空中烈烈翻飞,发出“呼呼”的风响。
看了一眼在风中烈烈翻飞的大旗,太史慈从身后取下双短戟,朝前一指,高声喊道:“全军冲锋!”
喊声刚落,太史慈双腿朝着马腹上用力一夹,率先策马冲了出去。
见他冲了出去,一万名秦军重骑兵全都双腿用力的夹着马腹,紧跟在他的身后,如同潮水般涌向了城门附近的淮南军。
本以为秦军重骑兵只是拦截出城的淮南军,却根本没想到他们会敢于主动冲锋,站在城墙上袁术见了这一幕,先是一愣,随后赶忙向城墙上的淮南军喊道:“放箭!放箭!射杀他们!”
袁术的命令下达,城墙上的淮南军不敢怠慢,纷纷在强弓上搭起了箭矢,朝着城下已经发起冲锋的秦军重骑兵射了过去。
无数箭矢如同雨点般向秦军重骑兵落了下去,冲锋中的秦军重骑兵却并没有取下盾牌格挡,而是一个个端着强弩,向对面的淮南军大阵发射出弩箭。
城头上落下的箭雨飞向秦军重骑兵,一个个冲锋中的重骑兵或者他们胯下的战马中箭栽倒在地上。
可他们射出的箭矢,却也同样给刚刚列起阵型,还有无数人正向城外运动的淮南军造成了困扰。
淮南军尚未完全成型的阵列,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秦军重骑兵射出的箭矢飞进他们的阵列之中,一个个淮南军倒在了羽箭之下。
“杀!”手中双戟朝着两面一拨,太史慈发出一声怒吼,最先冲进了淮南军的大阵。
战马重重的撞在最前面的淮南军大盾上,持着大盾的淮南军闷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