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65章以蛮制蛮
距离汉军营地百余步开外,数十顶帐篷呈品字型展开。
大多数被汉军安置的蛮人,都进了帐内安歇,只有一顶帐篷外,一个年轻的蛮人,正抚摸着他的兵刃,不时抬头朝远处的河岸望上一眼。
汉军不仅给了他们帐篷,还给了他们一些火盆。
点燃着的火盆跳蹿着火苗,将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间隙照的一片通亮。
坐在帐篷外,正不时望向河岸,他身后不远处的另一个帐篷内,走出了一个比他年岁稍大些的蛮兵。
刚出帐篷的蛮兵,站在空地上撒了泡尿,回头的时候,恰好看见那正擦拭着兵士朝岸边张望的蛮兵。
走到坐在帐篷前的蛮兵身旁,刚撒了尿的蛮兵问了句:“怎的还不睡?”
仰脸朝身旁的蛮兵看了一眼,擦拭着兵刃的蛮兵神色间带着纠葛的说道:“睡不着!”
“想什么呢?”挨着他坐下,才出帐篷的蛮兵问了一句。
凝望着河边的方向,擦拭兵刃的蛮兵悠悠的说道:“我们是不是回不去了?”
“或许吧。”终究是年岁大些,想到恐怕是不可能回去了,刚出帐篷的蛮兵叹了一声说道:“不仅回不去,日后怕是只能随着汉人一同作战了!”
“随汉人作战?”愣了一下,擦拭兵刃的蛮兵扭头看着身旁的人,一脸茫然的说道:“汉人并未要我等随他们作战!”
“你蠢啊!”瞪了他一眼,年岁大些的蛮兵没好气的说道:“汉人给我等兵刃,为的甚么?若是不要我等随同作战,岂不是还要担心我等从背后给他们一下!”
被这蛮兵说的一愣,擦拭着兵刃的蛮兵把兵器放在地上,迟疑了一下才说道:“罢了,要打便打,能回家就行!”
年岁稍大点的蛮兵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话也没多说,只丢下了一句“早些睡吧”就返回他的帐篷去了。
宁静的夜晚总是过去的很快,当黎明的第一抹晨曦铺洒在大地上时,入住着三四百名蛮人的小营地,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汉军兵士为他们送来了食物,坐在篝火旁,一边烹煮着食物,蛮人一边相互说着话儿。
“肉还是生吃来的有嚼劲。”看着串在篝火上的烤肉,一个蛮人咂吧了两下嘴说道:“以往我等吃饭,何时这等烦心过?”
“汉人都是要将肉食烤熟了吃,总不能让他们看着我等吃生肉!”一个蛮人一边烤着肉,一边对说话的蛮人说道:“眼下我等是受汉人眷顾,学着他们,总不至于吃亏!”
说生肉好吃的蛮人没再吭声,不过看着已经烤到半熟的肉,他还是吞咽了两口唾沫,像是忍不住等肉食烤熟。
进入南蛮地界,与蛮人之间展开过数场厮杀,汉军从蛮人那里得来的食物,多是肉食和一些他们叫不上名称的植物根茎。
也正是因此,他们分配给那几百名蛮人的食物,均是肉食。
蛮人刻意学着汉军的饮食习惯,在汉军军营内,一群正吃着烤肉的汉军也在聊着他们。
“兄弟们,跟你们说!”早些时候给蛮人送去肉食的一个汉军兵士蹲在另几个兵士身旁,小声对他们说道:“你们晓得蛮人如何吃肉食不?”
几个没有去送肉的汉军都扭头看着他,并没有人插话,只是默默的等着他把话给说下去。
“他们好似很喜欢吃生肉。”朝四下瞟了一眼,见没有其他人留意他,那汉军兵士才说道:“还是我等告知他们如何烤肉,可他们像是根本烤不好!”
“莫要乱说!”另外几个汉军兵士正听着那汉军的讲述,一旁传来了个声音。
听到有人在一旁说话,兵士们纷纷抬头朝说话的人看了过去。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正是引领他们穿越丛林并且还兼做诸葛均翻译的向导。
看到是向导说话,几个汉军都没有吭声。
虽说向导地位不高,可诸葛均对他却很是倚重,汉军将士们,也都是不肯开罪他。
几个汉军没有吭声,向导却是蹲到了他们一旁,一边看着他们烤肉,一边说道:“蛮人并非悉数喜好吃生肉,他们只是觉着吃生肉更加野性,更像个男人!”
听着向导说的这些,一个汉军兵士从篝火上拿了一串烤肉递给他问道:“听闻蛮人茹毛饮血,如此说来,倒不是这般了?”
“未有开化倒是真的!”咧嘴一笑,向导说道:“只是在吃食上,他们也是要吃熟食,并非全吃生肉。”
对蛮人多了几分了解,几个汉军都是点了点头,其中一个长相稍微猥琐些的汉军小声问道:“听闻蛮人男女,平日里很是随意便睡在了一处,可有此事?”
“有!”扭头看着那汉军,向导点了下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只是也并非当众做那苟且之事,人嘛,总是有些廉耻之心!”
几句话,向导与兵士们便拉近了距离,坐在一处,一边吃着刚烤熟的烤肉,一边说起了蛮人。
收留了几百名蛮人,诸葛均端坐在帅帐内,也正与将军们商议着,该如何安置这些不愿过河的蛮人。
原本诸葛均是打算将那些蛮人放回去,要祝融夫人晓得,汉军并没有将蛮人悉数诛杀的意图。
让他没想到的是,蛮人却并没有依照他的料想那样接受被送回去的战俘,反倒于河岸边,将那些战俘全都捆绑了起来。
过河的战俘,将要面临的命运,也是从不肯接着过河的蛮人那里听说了。
想到日后两军厮杀,被俘获的蛮人将会更多,诸葛均心内就隐隐的觉着有些不妥。
少量蛮人,汉军还可采用监管的方式,随时管控着他们。
一旦俘虏多了起来,消耗粮草自是不用说,对蛮人的管控,也是极为头疼的事情。
环顾着帐内众人,诸葛均沉吟了好一会,才向他们问道:“蛮人不肯返回河岸对面,你等以为,我军该当如何,方是正确的应对之法?”
“杀!”诸葛均话音刚落,许褚就站了起来,抱拳躬身对他说道:“蛮人尚未开化,并无感恩之心,我军若是收留,难保日后不会自背后捅上我军一剑。依末将之见,不若杀之!”
之所以把将军们都召集到帐内,诸葛均就是没有想过要诛杀蛮人。
眼下他们是进入了蛮人的地界,根本没有百姓作为坚强的后盾。
汉军要在这里生存,就不能表现出残暴的一面。
微微一笑,诸葛均朝许褚虚按了两下手说道:“许将军所言,并非不是法子,只是我军若诛杀蛮人太多,恐在南蛮地界会招来蛮人众怒,若是所有蛮人都针对我军,我军如何应付?”
他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许褚已是晓得不可能将那些蛮人杀了,将头一偏,不无烦闷的坐了回去。
见将军们也是提不出合理的建议,诸葛均对他们说道:“本将军倒是有个法子,只是不知众位可否认同!”
诸葛均说他有个法子,将军们都把目光转到了他的脸上。
帅帐内坐着数名汉军将领,帐中却是静的出奇,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诸葛均把话给说下去。
“本将军以为,诛杀蛮人,倒不如以蛮制蛮。”环顾着帐内众人,诸葛均接着说道:“我军人数不如蛮人大军众多,且又是深入敌镜,丞相眼下虽说是镇守成都,成都距此处也是有着不短的路程,指望援兵,怕是不太可能。若要减少伤亡,唯一的办法,便是扶持蛮人,由他们去攻伐自家人马!”
“将军!”诸葛均才说出这套以蛮制蛮的道理,一个偏将就站了起来,抱拳向他问道:“以蛮制蛮,我等倒是晓得。只是那蛮人难以驯化,如何扶持他们,同他们自家人厮杀?还望将军解惑!”
“可利用蛮人嗜杀!”微微一笑,诸葛均对起身发问的偏将说道:“我等本欲将昨日被俘蛮人放回,不想只是少部蛮人过河,便遭遇了他们自家人的拦阻。我等日后俘获蛮人,只须好生照应,让向导告知他们,汉军进入蛮人地界,并非要将此处兼并,而是欲与蛮人好生相处,教授他们耕田织布,日后蛮汉一家,再不相互攻伐!”
“与蛮人说这些,可行么?”诸葛均的提议,无疑是利用蛮人的最好借口,可一众汉军将领自心底还是觉着蛮人未有开化,其中一个偏将不无怀疑的又问了一句。
看着那偏将,诸葛均并没有把道理说的十分深入,而是对他和帐内的其他将军说道:“且无论有用无用,告知蛮人这些便是。日后每每向前推进,便将沿途夺下土地,分给有功蛮人,要他们看见,我军并非只是嘴上空口白说,而是真个会给他们好处!”
诸葛均一番话说完,汉军将领们一个个相互看着,虽然都是没有说话,一个个却也是没有接着提出疑问。
见无人再有疑问,诸葛均把手一摆,对将军们说道:“若无疑义,便依此行事!”
第1366章讨价还价
汉军接收了不肯过河的三四百名蛮人,那些已经过河的蛮人,则被他们自家人按着跪倒在河边,一个个砍掉了脑袋。
站在河岸边,眺望着对岸的汉军营地,祝融夫人脸色是一片铁青。
亲眼见证了藤甲兵击退汉军,却没想到,只是耽搁了一个下午,前去劫营的藤甲兵,就悉数被汉军剿灭。
除了三千藤甲兵只回来百余人,领兵渡河的金环三结,也是死在了汉军的手中。
这一战,蛮人不仅败的彻底,甚至还折损了一洞将军。
望着对岸的汉军,祝融夫人向身后的蛮人将领问道:“返回的藤甲兵,是何人所杀?”
“夫人!”一个蛮人将军听得发问,连忙向他行了个礼说道:“诛杀过河兵士的,乃是第二洞洞主董荼那!”
听闻是董荼那诛杀了过河的蛮兵,祝融夫人冷着脸,并没有言语。
率领蛮人大军与汉军对峙,连日来,双方多有厮杀,蛮人从未对自家人动过手。
头天晚上,如果祝融夫人在场,她断然不会下令诛杀那些被放回的蛮人。
她很清楚,汉人在蛮人地界,所缺少的,就是没有平民支持。
蛮人虽说没有专门用来征伐的大军,所有蛮族男人,都可能会被带上战场,可汉军一旦在人心上征服了蛮族,日后她想再召集更多人马与汉军厮杀,便是要多了不少难度。
紧紧的拧着柳眉,祝融夫人对一旁说话的蛮族将领说道:“告诉大军,死守河岸,不得让汉军过河半步!”
下达这条命令,祝融夫人是心中有了个盘算,汉军既然已经挺进到南蛮地界,与其让他们继续向前,倒不如在此处与他们对峙,静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决战。
祝融夫人下令要蛮军隔岸驻扎,汉军始终没有做出相应的对策。
诸葛均已经从在四周探查的兵士那里得知,附近的山林中,多有可食用的山笋与蘑菇,另外还能见着不少野兽。
仅仅只是依托山林,汉军就能在这里生存数年,同蛮人对峙,对汉军来说,时日并不是十分打紧。
诸葛均率领的汉军,同祝融夫人率领的蛮军隔着一条河遥遥对峙,成都城内,孟获却成了徐庶的座上宾。
徐庶隔三差五,便会办上一场并不算是十分丰盛的酒宴招待孟获,却始终不提将孟获放会南蛮的事情。
坐在成都官府前厅内,孟获面无表情的欣赏着徐庶为他准备的歌舞。
几名舞娘随着悠扬的音乐,在厅内翩翩起舞,孟获却是完全没有欣赏的心情。
汉军出征前往南蛮的消息,已经被徐庶刻意安排人传进了他的耳中。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孟获整日都是坐立不安。
夫人并没有被汉军俘获,孟获晓得,汉军进入南蛮,祝融夫人必定会带兵拦截,南蛮一时半会,还落入不了汉人之手。
他担心的并不是南蛮会不会被汉军完全攻占,他最担心的,恰恰是祝融夫人会不会选择某个洞主即位南蛮王。
看出孟获有些心不在焉,徐庶端起酒樽,朝他比划了一下,满面笑容的说道:“大王,请满饮此樽!”
徐庶招呼他饮酒,孟获虽说是满心不愿,却也只好端起酒樽,一仰脖子,将酒给灌了下去。
“大王海量!”孟获一口将酒饮尽,才放下酒樽,徐庶就赞了一声。
“丞相!”放下酒樽,孟获抬头看着徐庶,向他问道:“不知何时可将某放回去?”
“大王莫急!”笑着朝孟获摆了摆手,徐庶说道:“眼下还不是大王返回之时!”
“莫非丞相果真要人夺了某的位置,才会将某放回?”凝视着徐庶,孟获脸色已经是一片铁青,他冷冷的问了一句之后,从鼻腔里发出了轻轻的一哼。
看出孟获心内十分烦闷,徐庶却是一脸的淡然,朝他摆着手说道:“大王莫要焦躁,且在此住上些时日,再做计较!”
“丞相!”见徐庶一副不慌不忙的神态,孟获心内更是烦躁不堪,他猛的站了起来,开口就想与徐庶理论。
站在厅内的几名汉军,见孟获站了起来,纷纷上前一步,将腰间的长剑抽出半截,怒目瞪着他。
扭头看着那几个汉军,孟获铁青着脸,冷哼了一声,将视线从徐庶脸上挪开,把脸扭到了一旁。
“大王常年领军进入益州!”见亲兵们镇住了孟获,徐庶朝他们虚按了两下手,待到他们将长剑插回剑鞘退到一旁,才对孟获说道:“若是某将大王放回,大王再度领军前来,我军将士岂非又要无故殒命?为我军将士想,某宁愿杀了大王,也是断然不肯讲你放回!”
说这些话时,徐庶的语气很是淡然,可语调中却流露着浓重的森冷。
从他的语调,孟获毫不怀疑他真的会做出将孟获诛杀的事来,脸颊上的肌肉剧烈颤抖了几下,却没再敢开口同徐庶强辩。
见孟获没有言语,徐庶笑着朝他虚按了几下手说道:“大王且宽心,待到大王果真不欲同大汉为敌,某自会将大王放回!”
在成都这些时日,虽说徐庶并没有把他关进监牢,孟获想要出门,却也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每次徐庶摆设酒宴,请他来到官府,从出门一直到进入官府,都是有汉军将士沿路看护,生怕他半道跑了。
被软禁的日子,与被关进监牢相比,无非是住的好一些,饮食上要好一些,若是想要女人,或许还有机会去找寻两个烟花柳巷中的女子。
可对于孟获这种做惯了南蛮王的人来说,被软禁的日子,无疑要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没有自由,整日守在身边的,并不是生杀予夺、一切都遵从他吩咐的蛮人,而是随时可能得到命令将他诛杀的汉军。
莫说自由,连性命都没保障的日子,孟获自是不愿长久。
扭头看了一眼厅内的几个徐庶亲兵,孟获长叹了一声,很不情愿的重新坐了回去。
“大王,来,再饮一樽!”看出孟获满心烦闷,徐庶再度将酒樽举起,对他说道:“以某看来,用不多日,大王便可返回故土!”
徐庶说用不多少时日便可返回故土,孟获眼睛猛然睁圆,向他问道:“果真如此?”
“大王可否早些返回故土,并非在我等,而是在大王自家!”凝视着孟获,徐庶微微笑着对他说道:“若是大王肯与大汉结盟,自此两不侵犯,当可及早返回!”
“某愿意!”徐庶的话刚落音,孟获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某若返回,自此往后,再不向大汉用兵!”
“大王!”笑着朝孟获虚按了两下手,徐庶对他说道:“眼下大王是为了离开成都,才做出这等许诺,某也是不肯轻信!”
当徐庶说出这么一番话时,孟获脸上明显的流露出了失落。
他心内的打算,正是先蒙混过徐庶,待到返回南蛮地界,与不与大汉作对,那便不再是徐庶可以掌控。
“大王可是心内不爽利?”脸上保持着淡淡的笑容,徐庶向流露出掩饰不住失落的孟获问了一句。
“整日在此,连出门都是要受许多盘查,如何爽利?”摇头叹了一声,孟获说道:“虽说住在宅院中,要比住在洞府中更加安适,可动辄被人监看,怕是任谁也承受不得。”
凝视着孟获,徐庶沉默了片刻,才向他问道:“若是某下令兵士们莫要如此看顾大王,大王可否应允,不会擅自离开成都?”
徐庶拒绝放他离去,孟获心内正自烦闷,陡然听得说让汉军兵士不再监视他,他心内顿时一喜,连忙说道:“丞相如此眷顾,某自是不会背弃丞相!”
点了点头,徐庶脸上还带着些迟疑的说道:“既是如此,某即刻便将卫护大王的兵士撤走!”
“来人!”允诺了撤走监视孟获的兵士,徐庶向厅外喊了一声。
一个守在门口的汉军跨步进入厅内,抱拳面朝着徐庶。
目光转到那汉军身上,徐庶对他说道:“告知徐晃将军,撤走卫护大王的兵士,大王在成都城内,不得有任何人跟随监视!”
得了这条命令,那汉军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立刻应了一声,退出了前厅。
“某可是担下了干系,要大王在成都住的更加安适!”待到领了命令的兵士退出去,徐庶对孟获说道:“还望大王莫要让某难为!”
“丞相只管放心!”赶忙站了起来,孟获右手放在心口,向徐庶行了个蛮人礼,信誓旦旦的说道:“丞相如此信任某,某又如何会做出让丞相难为的事来?某定不会在成都城内,给丞相惹上半点烦扰!”
点了点头,徐庶嘴角牵着那抹始终保持在脸上的笑容,端起桌案上的酒樽,对孟获说道:“大王再饮一樽!”
弯腰从桌案上端起酒樽,孟获双手捧着,向徐庶谦让了一句,随后便一仰脖子,将酒给灌进了喉咙。
看着满心欢喜的孟获,在他饮酒的那一刹,徐庶脸上的笑容,瞬间变的有些古怪了起来。
第1367章他一定会跑
孟获回到住处,果然发现驻扎在他住处的汉军都已经撤走,只余下几个负责他起居的仆役和仆妇。
见汉军兵士们都已撤了,孟获嘴角露出一抹怪怪的笑容,径直回了后院,钻进他的卧房。
成都官府内,才送走孟获的徐庶站在后院的小水池边,手心里捧着一把煮熟的粟米,不时捻起一小撮粟米,丢进水塘中,喂食塘里的几尾鱼儿。
站在徐庶身后的,正是从南蛮战场上押解孟获撤回成都的徐晃。
看着满心闲适,还在喂鱼的徐庶,徐晃抱拳说道:“丞相,撤走看押孟获的兵士,若那孟获逃离成都,该当如何?”
“徐将军莫非以为,孟获不会逃离成都?”扭头朝徐晃微微一笑,徐庶说道:“某要的,便是他离开成都!”
“早先丞相不是说……”听闻徐庶说出要的便是孟获逃离成都,徐晃愣了一下,眨巴了两下眼睛,一脸茫然的说道:“要等南蛮乱将起来,再把孟获放回去?”
“孟获在成都已是住了数日,徐将军可发觉他有半点悔过之意?”再度回过头,去喂水塘中的鱼儿,徐庶不紧不慢的向徐晃问了一句。
被他这么一问,徐晃愣了一下。
细细思量了自打孟获来到成都的这些日子,徐晃还真发觉这位南蛮王并没有悔过之意。
“既无悔过之意,将他杀了便是!”皱了皱眉头,徐晃对徐庶说道:“将他放回,引领南蛮兵马再度与我军开战,我军必将折损更多将士!”
“假若不将孟获放回,折损将士会要比放回他多上数倍!”喂着鱼儿,徐庶脸色也凝重了起来,对徐晃说道:“诸葛将军引领兵马进入南蛮地界,尚未与蛮军厮杀,便折损许多将士。南蛮地界,地形复杂,我军若是做不到诛心,即便斩杀再多蛮人,也是难以将之征服!”
徐晃还是不太明白,对南蛮人诛心,与放走孟获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询问,只是站在徐庶身后,半晌也没再言语。
“将孟获留在成都,让他心内烦闷不堪,只欲返回南蛮!”并没有回头,徐庶一边喂鱼,一边对徐晃说道:“蛮军眼下对抗我军,采取的策略是相互对峙,长久下去,我军并不占据优势。孟获返回南蛮,必定急于报仇,一旦蛮军有所异动,诸葛将军便会有机可乘。若是再俘获孟获……”
话说到这里,徐庶对徐晃说道:“将军可去安排一下,协助孟获逃离成都,待到他真个逃出了城,假意领兵去追,让他逃的匆忙,逃的狼狈,日后想到逃离成都的日子,都会浑身发冷,下次再将他擒获,便是我等对南蛮人诛心之日!”
“末将晓得了!”抱起双拳,徐晃应了一声,转身朝前院走去。
回到住处的孟获,钻进卧房,就没再出过门。
不过他却始终都站在窗口,朝外面张望着。
窗外除了偶尔能够看见一两个仆役、仆妇走过,果真没有见到任何汉军的踪影。
孟获有心想要快些逃离成都,却又担心徐庶留了后手,最终还是决定,且上街市上走一遭,看看究竟有没有跟踪的汉军,再做决定。
心内做了决定,孟获抬脚朝门口走了过去。
才要出后院,迎面他就看到一个仆役朝他走了过来。
“大王要去何处?”到了孟获近前,仆役向他躬身行了一礼,很是谨慎的问了一句。
“丞相已是允某在城中走动,莫非你要管着某不成?”冲那仆役一瞪眼,孟获冷冷的问了一句。
“不敢!小人不敢!”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仆役给孟获让出了通路。
冷冷的哼了一声,孟获一甩胳膊,跨步走向前门。
正门外,并没有像前些日子一直有着的汉军兵士,门两侧连个守门的都没有,反倒让孟获觉着有些不太自在。
朝四下看了看,觉得没有人跟踪,他才走上了街道。
上了街道,孟获的脚步并不是很快,一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