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键是要确保兵部能回到唐毅的手里,说起来唐毅的资历还很浅薄,想要执掌一部,尤其是兵部这么重要的衙门,还有些欠缺。

胡宗宪反倒十分有把握,“荆川兄,想要执掌一部,最难的一关就是廷推,不过行之因为这次的功劳,已经挂上了兵部尚书的衔,只要陛下点头,越过廷推,不是不可能。再有让那些言官弹劾我吧,他们弹劾的越狠,我走得越委屈,陛下心里就会越反感,到时候行之接替兵部,就水到渠成了。”

看起来胡宗宪是把一切都想妥了,连唐顺之也不好说什么,事到如今,只有按照剧本走下去了。

“汝贞兄,只怕要委屈你了。”

“不算什么,我胡宗宪有恩必报,有仇不饶!只盼着行之执掌大权之后,能狠狠收拾这帮言官,留着他们在,朝廷就再也没有敢办事的臣子了。”

多么痛苦的领悟啊,胡宗宪是恨透了言官。

你主战,他们说轻启边衅,你主和,他们说威风扫地。打败了说你懦弱无能,打胜了说你不可不防,你做事他说你野心勃勃,不做事说你尸位素餐……

道理永远在他们那里,可不管是抗倭,还是对付俺答,或者是财政,民生,哪一样不是千头万绪,需要手段灵活,平衡利益,哪能非黑即白,任凭一帮人瞎嚷嚷。

而且胡宗宪也看得出来,这帮言官根本就不是主持正义,为了朝廷,为了苍生,他们不过是利用风闻言事的权力,充当大人物的打手。

看上面的脸色,揣摩上面的喜好,帮着铲除敌人,说穿了,他们就是老虎的伥鬼,就是跟着狮子后面的豺狼,就是在天空盘旋的秃鹫,十足的机会主义者,消费正义的真小人!

唐顺之的心情更糟,说起来第二卷。心学的大佬巨擘,很多清流都是出自心学门下,这帮人没有领悟知行合一的真谛,反而片面夸大心的作用,整日里高谈阔论,不做实事,和魏晋的名士一般,盼着有朝一日能悟道,立地成圣,变成和阳明公一般的人物,匡扶社稷,解民倒悬。

对于这帮异想天开的家伙,唐顺之只想送给他们两个字:做梦!

才情是老天爷给的,可是学问却是自己的,唐顺之号称天才,他也是几十年苦读苦思,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再说说唐毅,别人都看到他少年得志,风光无限,实则唐毅有今天的地位,更是付出了无数倍于普通人的汗水。

从最初的纸店,木工作坊,酒坊开始,一点点积累产业,到了运河票号,再到交通行,十几年的付出,又搭上了东南开海的顺风车,才有了今天的庞然大物。

至于官职,唐毅干过翰林,做过知府,知县,市舶司提举,巡抚,少詹事,翰林学士,顺天府尹,兵部右侍郎……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每一任都政绩斐然,就算比起官场的老油条,也丝毫不逊色。

治国理政靠的是有经验,有能力的大臣,而不是靠着一帮只会动嘴巴批评人的清流。国初设立言官,是为了纠察不法,维护吏治,防止权奸误国。

坦白讲,开国百年,言官的作用还是积极的,他们就像是身体的白细胞,忠诚地执行自己的使命,坚守道义,维护法度,从言官走出来的名臣更是不计其数。

只是自从正德之后,士风崩坏,尤其是大礼议,彻底打断了文人的骨头,再也没有人敢说真话,嘉靖任用张骢,严嵩一般的小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打压正直的言官,不断给这个曾经光荣的群体掺沙子,塞害群之马。

到了徐阶这里,此老好弄权术,一味任恩,对言官百般袒护,动辄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殊不知六部九卿,京城的大小衙门,凡事做事的人都对言官嗤之以鼻,偏偏又无可奈何。

长此下去,肯定难以善了,早晚会出大事的。

“汝贞兄,你暂时什么都不要说了,都交给我运作,虽然徐华亭的人马众多,咱们也不是没有战将,我会尽力争取,体面致仕。”

胡宗宪心里空落落的,他的骄傲和自豪不允许他欠别人的人情,哪怕是唐毅也不成!只是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接受。

滔天的权势转手失去,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后世又会如何评价自己……胡宗宪满腹惆怅,摇摇晃晃,出了内阁,一阵风吹拂,空中降下了雨点,又夹杂着雪花,落在了身上,五味杂陈,胡宗宪打了一个激灵,急匆匆上了轿子,回转家中,等待着命运的发落……

首辅值房,徐阶脸色铁青,笼在袖子里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浑身上下,都燃烧着熊熊怒火,吓得其他人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会遭池鱼之殃。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一个长须飘洒,英气勃勃的中年人到了徐阶的值房,他看到徐阶的模样,愣了一下,随后恢复了正常,熟练地凑到近前,拱手给老师倒了一杯茶。

“师相,您消消气。”

徐阶没有接茶杯,而是自嘲地笑笑:“叔大,外面是不是都传开了?”

张居正嘴角抽动,勉强道:“师相,都是一帮闲的没事干的,才乱嚼舌头根子,不用在意的。”

“唉!”徐阶长叹一口气,“叔大,不用安慰老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让胡宗宪这么一闹,老夫是脸面扫地,如何在朝堂自处啊!”

张居正伺候徐阶十几年,早就把老师的脾气看了一个透,哪怕是最喜欢的学生,说话也留着七分,能讲三分就不错了。

“师相,朝中万斤重担,都在您老的肩上,胡宗宪不自量力,在内阁撒野放肆,朝中的正直之士自有公论。师相切莫灰心丧气,我们这些人还都要靠您老庇护呢!”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徐阶脸色缓和了一些,端起茶杯,不凉不热的茶水,没什么滋味,润润喉就放下了。

“弹劾的事是谁干的?”

他没头没脑问了一句,张居正晃了一下神,忙说道:“师相是说要弹劾胡宗宪吗?您老以为谁合适,就是谁,弟子这就去送信。”

徐阶打量着张居正,把他看得浑身发毛,好一会儿,徐阶才悠悠说道:“叔大,事到如今,你还想瞒着我?弹劾唐毅的奏疏,是不是你让上的?”

啊!

张居正的眼底闪过一丝惶恐,他做的那么隐秘,怎么还是被看穿了?是由谁把消息走漏出去?

这帮该死的东西,怎么就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酥油,什么都能说出去?那些言官知道张居正骂他们,也不服气,你张居正算什么东西,不过是小小的翰林学士,美其名曰储相,可是大明朝开国以来,拢共的首辅几十个,每一次馆选就选了三四十人。

你把自己看成个人物,实则拿开了徐阶,你什么都不是!

唐毅什么身份,别的不说,翰林院里面就有三分之一的人以唐毅的弟子后辈自居,光凭你的一句话,就弹劾唐毅,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

不和徐阁老通气,我们有这个胆子吗?

不经意之间,张居正的额头就浸出了汗珠。

“师相,弟子……”

“不要说了!”徐阶突然摆摆手,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起身在地上走来走去,好半晌,徐阶把心头的火气压下去,重新到了张居正的面前。

“叔大,为师把你视作中兴大明的希望,衣钵传人,为师自然会替你铺好道路,唐毅固然走到了你的前面,为师心中有数,也有办法让他一辈子别想觊觎首辅的位置。”徐阶突然脸色一变,几乎咆哮道:“你给我听着,少自作主张,少用阴谋算计!唐毅的手段不是你能想象的!”

张居正只觉得耳边雷鸣滚滚,老天爷啊,哪怕面对着严党,徐阶也没说过这种话,唐毅真的有那么厉害?张居正哪里知道,徐家在东南的产业太多了,偏偏唐毅的交通行又是所有产业的上游,攥着金融命脉,再加上那么多心学的门人支持唐毅。

一旦把唐毅逼上了绝路,把什么都抖出来,鱼死网破,徐阶也承受不起。

而且徐阶也不是真想得罪死唐毅,相反,一旦他退下来,政治上要靠张居正保护,在经济上,还要仰仗唐毅,说穿了,好处都想霸着,占便宜没够。

“叔大,唐毅那边不要动手了,只是弹劾胡宗宪即可,用最快的时间,把他赶出朝堂。”徐阶的恨意滔天,简直不想多看胡宗宪一眼。

张居正连忙点头,诺诺退下,从内阁出来,张居正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是个心智坚定的人,搞的小动作被老师识破,他难免挫折,可是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老师要放过唐毅,只办胡宗宪,人在高位久了,总想着好处占尽,可是别忘了,人终究和棋子不一样,是有思想的,一个大胆的念头在疯狂滋长……

第681章一个不该抓的人

自从送走了张永明等人之后,唐毅就在思索如何把宣大变得固若金汤,老百姓可以不再受俺答的涂炭。

不论是整军经武,还是议和开边,都需要雄才大略,而眼下帝国的两大主宰,嘉靖已经风烛残年,即便他在壮年,也没有大魄力,曾铣的复套固然在经济上行不通,可是他却是一位天才的统帅,把如此能臣给杀了,还能指望着嘉靖干什么好事情。

另一位内阁首辅徐阶,或许年轻的时候,徐阁老壮怀激烈过,可是他同样不年轻了,和严嵩漫长的斗争,已经耗光了他所有的锐气,同样不值得托付。

想要彻底解决边患,绝对不可能,唐毅只是想把议题抛出来,让大家讨论思考,等到时机成熟,再着手解决。

不过有一点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强化边防。

唐毅借着大胜的余威,找齐了宣大所有将领,和大家伙进行了交谈。

“身为一个武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我不相信你们甘心当懦夫,一遇到了敌人,只敢龟缩在城里,甚至要靠着杀自己人,去欺骗朝廷,欺骗自己的良心,那是武人的耻辱!”经过了一战之后,唐毅说出话来,字字重若泰山,好些人额头都潮了,心说督帅不是要大开杀戒吧?

唐毅把话锋一转,“当然,你们的难处,本帅也心知肚明,朝廷以文御武,上面又派遣监军,镇守,巡按,你们头上一堆婆婆,有功劳是别人的,有过错都要你们扛。加之军户制度崩坏,朝廷粮饷不济,你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话说的实在,就连马芳在内,都心有戚戚,要不是唐毅给他们撑腰,给予无条件的信任,充分的后勤支援,这一次大战也不会这么顺利。

大家伙都盯着唐毅,想要听听督帅有什么高见。

“很多事情牵连太广,本帅也无能为力。但是有一点,希望你们都记住,做人要自强自立,别人看不起你们,可是你们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唐毅怒冲冲道:“眼下好些将门子弟,骑不得马,拉不开弓,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平时对手下士兵百姓非打即骂,到处圈占土地,逼着军户当佃户。遇到了鞑子呢?就畏敌如虎,一点胆子没有,如此饭桶废物,还能指望别人尊敬你们吗?”

唐毅的话掷地有声,众人脸色发红,纷纷站起,马芳带着头,单膝点地。

“督帅,末将有罪!”

“我等有罪!”众人跟着一起说道。

唐毅看了半天,摆摆手,“你们都起来吧,本帅请大家过来,一不是骂人,二不是降罪,而是想和大家伙聊聊心里话。九边的军户虽然崩坏,但好歹年年打仗,还有一些战斗力,可江南呢,承平了一百多年,区区倭寇杀来,竟无兵可用,万里海疆,形同虚设,生灵涂炭,惨不忍睹。所幸近十年来,朝廷大力募兵,总算是把倭患渐渐平定下去了。可是东南的那些世袭军户呢?几乎都荡然无存,你们想一想,这一幕会不会发生在九边,你们还能高枕无忧下去吗?”

凡事都讲究以理服人,唐毅的话戳到了大家的痛处。

汤若安抢先说道:“督帅,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一次我们见识了杨将军,戚将军的人马,知道我们比起东南的士兵,差着不少,而且听说朝廷要把南兵北调,我们也是忧心忡忡,睡不着觉啊!”

“是啊是啊,督帅,我们几代人除了会打仗,别的什么都不会,要是军户都给废了,我们就完了。”

提出南兵北调的就是唐毅,只不过他借着张永明的嘴里说出来,这帮人还拿他当好人呢,唐毅也乐得误会着。

“你们担心南兵北调,要本帅说,关键不在南兵,而在你们,试问南方的兵丁到了北方,要适应气候,要安顿住处,要发粮发饷,花费比起你们多了数倍。朝廷也不宽裕,难道是吃饱了撑的?显然不是,根子在你们身上,是你们打不了仗,才不得不调别处的人马。”

祖洵脸色涨红,羞愧道:“督帅说得在理,都是我们不争气,给祖宗丢人啊!”

大家伙纷纷自责,唐毅呵呵一笑,“知耻而后勇,你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还有挽回的余地,没有人是天生会打仗的,南方的抗倭兵丁也是经过训练出来的。只要你们肯吃苦,就有机会成为战场的好汉!”

唐毅盘算过,以朝廷的财力,调万八千人有希望,要想调几万人北上,根本是做梦。说到底还要靠着边军自强自立。眼看着铺垫差不多了,唐毅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本帅准备成立两个学堂,一个是冷兵器学堂,一个是热兵器学堂,也就是火器。”唐毅冲着马芳和杨安说道:“你们两位分别负责,所有将门子弟,十岁之前,必须进入学堂学习读书识字,十五岁开始,学习打仗,十八岁出师,考核不过的,继续学习,连续三次不过,就永远失去领兵的资格!”

“你们继承世袭的官职,领取朝廷俸禄,这些学堂一律不管,也不干涉,但是想要领兵打仗,必须经过学堂考核,不成,就在家里头别出来丢人!”

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战斗,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将领的水平,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马芳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只要有勇气,肯吃苦,大明的健儿并不比别人差。

边军战斗力差,很大程度上在于将领严重退化,世袭官职,没有了竞争,人就难免懈怠,所谓的学堂,就是在不碰触军户制度的基础上,激发大家的竞争意识。

除了将门子弟之外,还会从民间征召优秀的青少年,暂定的比例是将门七,平民三,三成平民起到的效果就是横冲直撞的鲶鱼,他们会逼着将门子弟重新恢复骨子里的血性。

这个方案大多数人是同意的,毕竟所谓将门,混得好的还是少数,有些凄惨的连饭都吃不饱。

那些世袭的指挥使,指挥同知还好,可是更多的世袭是千户,百户,往往孩子一大帮,只有一个人能继承官位,其他的都和普通的人没啥区别。

唐毅搞得这个学堂,对他们是一大福音,把孩子送进去,只要肯吃苦,有出息,从学堂毕业,最起码能混一个百总,总旗干干。

说起冲击,还是那些顶尖的将门,只是唐毅挟着大胜的威风,他们不敢反对,而且下面的人都支持,他们要跳出来闹事,就成了可怜的孤家寡人。

而且唐毅对这些人也做了工作,只要有我在,一定会保护大家伙,只要你们争气,就没人能欺负你们……而且唐毅又悄悄引进了几个天津的商行。

卖给俺答铁器、粮食、药物、茶叶,唐毅是一百个反对,可是卖给他们家具,丝绸,布匹,瓷器,一点负担都没有,相反还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为了赢得大家伙的支持,唐毅暗中撒出去大把的股票,把大家伙的口袋都塞满了。

别人手里摆不平的将门,到了唐毅这儿,就老实的和面条似的。

人心笼络住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唐毅首先做的就是征召新兵,补充缺额,然后扩大军械作坊的规模,权力生产火药。另外他又把马芳的人马派了出去,让他们分散成无数的小队,深入草原,在积雪融化之后,烧掉地面的干草,不给牲畜留下任何吃的。

坚壁清野,只不过唐毅是把方向变了一下,针对草原进行破坏。

唐毅又借鉴东南的模式,推广民兵,利用当地百姓守卫家园,凡是主动参加民兵的,免除税负,每年还能多领两担粮食。

接着大力推动整修水利,开垦荒弃的商屯土地,戚继光从草原带回来的五万奴隶都被唐毅安置在了宣大一线,他们对俺答恨到了骨髓,好些年轻人都主动从军,成为了勇敢的战士。

俺答大败之后,果然不甘心,他出动人马,频频攻击宣大,有时候更是数万骑兵一起出动,声势浩大。

不过眼下九边的配置可不是一般,宣大不用说了,蓟辽总督江东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老臣,还有戚继光这样的部下,三边总督王崇古也不是善茬子。尤其是唐毅立了功,身为晋党的干将,要是不打出一点成绩来,山西人的脸往哪里放。

三大总督通力配合,军民将士一起努力,扛住了俺答的反扑不说,还接连打了不少小胜,一时间九边情况大好。

唐毅总算是有时间去关心朝堂的变化,把积累的报告都翻了一遍,唐毅死死盯着一份,双手不停颤抖,看了看日期,竟然是半个月之前,唐毅彻底怒了!

“王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立刻告诉我?”

唐毅言官尊重幕僚,直呼其名,还是第一次。

王寅扫了一眼内容,脸色很不好看。

“督帅,这个消息胡部堂不让我告诉你。”

“他不让你就不告诉我?”唐毅气得一拍桌子,“十岳先生,要是默林兄有个闪失,你让我怎么做人啊?”

王寅倒是挺感动,胡宗宪没有交错朋友。

“督帅,胡部堂说了,他已经准备退下来,继任兵部尚书的人就是你,求仁得仁,我看没什么不好的。”

“退?”

唐毅瞳孔猛然缩紧,又散开,一脸愁云,“只怕胡默林想得简单了。”

正在这时候,周宇急匆匆跑进来,“督帅,南边来了消息,俞大猷被下狱了。”

第682章威逼利诱

面对着俺答的十万雄兵,唐毅没有变色,可是听到俞大猷被抓,他的脸色狂变。二话不说,一头扎到了故纸堆,把年后以来的塘报都找了出来,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见唐毅如此郑重,王寅也吓了一跳,他跟了胡宗宪七八年,远比跟唐毅的时间长,胡宗宪前些日子送来了书信,表明自己要退出官场,颐养天年。

王寅很是伤感,不过他是个很理智的人,胡宗宪生性豪爽,不拘小节,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

让他主政一方,是不二人选,可是让他在京城做官,整日面对繁杂细碎的公务,和一帮皮里阳秋的家伙虚与委蛇,绝对是折磨。尤其是严党倒了,清流都视他为严党余孽,日子不好过。

退了也好,尤其是让唐毅接兵部,有他在,没人能动得了胡大帅。

王寅思前想后,没觉得有什么危险,加上唐毅又在忙着学堂的事情,就听从了胡宗宪的意思,没有告诉唐毅。

只是见唐毅失态,王寅也坐立不安,一阵阵心惊肉跳,他觉得事情不简单。

“十岳先生,您也来看看。”

唐毅把塘报递给了王寅一份,两个人一起仔细读着,连晚饭都没吃,看到了掌灯时分,唐毅脸色铁青,王寅鬓角冒汗。

任何阴谋诡计,只要发动了,就难免露出破绽,唐毅和王寅都是当世的智者,仔细推敲之后,都心惊肉跳,心里头拔凉。

不得不说,对方绝对是一个超级高手。

他先是策动言官,攻击唐毅,实际上是卖一个破绽,傻瓜都看得出来,立下了大功之后,嘉靖把唐毅当成了宝贝,攻击他纯粹是活得不耐烦了。

既然没效,为什么还要做无用功呢!

妙就妙在这里,刚刚获胜,就被胡乱弹劾,疯狂攻击,别说朝廷大员,普通人也受不了近乎羞辱般的攻击。不用唐毅发怒,他身边的人肯定会跳出来鸣不平,胡宗宪大闹内阁,惹怒徐阶,正是掉入了对方的圈套。

唐毅很了解徐阶,此老在击败了严嵩之后,志得意满,越发没有容人之量,自己得罪了他,被赶出了京城,胡宗宪论起根基实力,还不如自己,徐阶肯定不会放过他。

按理说,应该集中火力,弹劾胡宗宪,把他赶出朝廷,可是唐毅看了这段时间的塘报,在胡宗宪大闹内阁之后,只有零星弹劾的奏折,主要的罪名就是有失大臣体统,不足以执掌戎政。

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官,竟然失去了想象力,用如此绵软的罪名攻击胡宗宪,实在是不像他们的作风。

还是那句话,反常既妖。

等到抓捕俞大猷的消息传来,一下子豁然开朗,俞大猷在胡宗宪手下十年,立了无数大功,和戚继光一起,被称为俞龙戚虎,名望还在戚继光之上。

俞大猷清廉自守,不争不夺,再加上年纪大了,谁也不会冒着得罪东南百姓的危险,随便查办俞大猷。

可以肯定地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抓俞大猷,就是为了背后的神仙,尤其是抓捕俞大猷的罪名是贪墨和贿赂,值得俞大猷贿赂的人还有谁,不就是曾经的东南总督胡宗宪吗?

“枉老夫以才智自诩,没想到连这么点阴谋诡计都看不穿,老夫真是该死啊!”王寅这个自责啊,前后两个恩主,都因为自己的糊涂,陷入了被动,腮帮子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十岳先生,您也不要自责,谁能想得到,他们竟然丧心病狂到了如此地步!”唐毅宽慰道。

王寅摇摇头,“督帅,是我错了啊,总想着以胡大帅的功劳和地位,没人敢把他怎么样,最多赶出朝廷就算了。可是我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