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尚贤眼珠转了转,无奈道:“唐阁老,我们家在山东太多年了,历代赏赐的田产又多,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嗯,事关重大啊,本阁以为当尽快查清楚,还贵府一个公道,要不然百姓到处说嘴,会令孔老夫子蒙羞的。”

唐毅蹙着眉,一副我都是替你着想的模样,关切道:“这样吧,我派一个人,协助衍圣公,查清楚你们家的田产。”

“谁?”孔尚贤傻傻问道。

“哈哈哈,孙鑨孙大人,就辛苦你一趟吧!”

第1034章江南风华

孔尚贤很想大哭一场,怎么就那么糊涂,以为仗着是衍圣公,就跑去状告孙鑨,这可倒好,从一开始就被人家算计了。

什么捉拿孙鑨,根本是演戏!

孙鑨拿下了,民怨沸腾,本来是他和孙鑨之间的事情,瞬间演变成百姓告他的状,接着又好死不死,让孙鑨查自己,这不是往死路上逼自己吗?

孔尚贤肠子都悔青了,“唐阁老,你不能这样,我,我和孙鑨有仇,他会挟怨报复,不可以啊!”

唐毅把脸一沉,“衍圣公,您这话就不对了,圣人苗裔,行为表率天下,德望布于四海,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不管是任何人,都不会找出衍圣公的错误的。让孙鑨调查,才能更加证明清白。”

唐毅不管面如死灰的孔尚贤,转头对孙鑨说道:“孙大人,你要清楚,衍圣公一案关系重大,一定不要文过饰非,粉饰太平。凡事都要以孔老夫子的教训为依归,我辈奉之为圭臬的圣人教训,与孔家另有不同,那可是他们的祖训,不得违背!凡是有欺凌百姓、鱼肉乡里、霸占土地、害人性命、枉法徇私、舞弊欺瞒……种种罪行,都要严查到底,公诸天下,你记住了,你这么做,不是忤逆圣贤,相反,是替孔老夫子挽回名誉,整理家门,放手施为,朝廷,陛下,还有内阁都会支持你的!”

这话再明白不过了,简直是办理孔家案子的指路灯,通行证,孙鑨一下子就有数了。

“请元辅放心,下官一定清查到底,尽快拿出结论,绝不姑息养奸!”

孔尚贤,这回你可跑不了了!

把我弄到大牢里面,虽然关了不到两个时辰,可是依旧是下了大狱,不让你关一辈子,我就把名字倒过来!

“衍圣公,跟着下官走吧!”孙鑨第二卷。,笑呵呵说道。

孔尚贤眼前一黑,双膝发软,直接瘫在了地上。

……

孔家的案子其实不复杂,孙鑨在山东多年,早就查的七七八八,以往是没人敢动,孔家才肆无忌惮。如今有了圣旨,有了内阁的全力支持,还有什么说的,很快就拿出了结果。

就在隆庆离开山东之前,案子就清楚了。

朝廷累年赏赐孔家的田产在二十万亩左右,而孔家实际拥有的田产超过四百万亩,是不折不扣的山东第一个财主,田产遍及五个府,二十余县。就拿曲阜来说,从上到下,除了衙门之外,怕是每一寸土地都是孔家的,所有人都给孔家打工。

除此之外,孔家还有庞大的生意网络,整个山东超过三分之一的商行背后都有孔家的股份。

他们豢养数以千计的打手帮闲,凡是有百姓忤逆孔家,他们私设刑堂,打死打伤人命是常有的事。

甚至地方官府谁不听从他们的话,也会被残酷报复。

简单说,孔家就是地方一霸,还是超级恶霸!

各地推行清丈田亩,唯独山东最为落后,毛病就出在了孔家身上。

“真是岂有此理!”

隆庆气得大拍桌子,把手掌都拍红了。

“唐师傅,孔家的财产怕是有几千万两银子,当真是富可敌国。可恶的是孔尚贤不但不知道收手,还利用每年朝见的机会,携带商货进京贩售,运费还要朝廷的驿站承担,他还要不要脸皮?”

尽管早有准备,唐毅也被孔家的情况吓了一跳。

山东出了孔圣人,是大幸,可也是大不幸,孔家的子孙,绵延几十代,触手遍布齐鲁大地,究竟有多少百姓被他们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已经不可考证了,总而言之,这个大家族的祖先有多辉煌,后辈的罪恶只多不少。

“陛下,臣身为读书人,也自惭形秽,孔府如此,实在是让人不齿。”

“师傅,你的意思,要如何处置孔家?”

“臣以为就算千刀万剐,也是罪有应得,不过顾念孔圣人脸面,暂时将孔尚贤囚禁在凤阳府吧,其余孔家支脉,得到的朝廷封赏,隐蔽官员,一律追回,从此之后,孔府子孙和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区别,朝廷设置一名祭祀官,全权负责孔府内外事宜,衍圣公一脉仅仅充作门面,享有朝廷优待,却不再拥有任何权力。”

唐毅下手还真够黑的,这个方案相比派驻王府长史,管理各地藩王,还要彻底,还要干净利落,从此之后,衍圣公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头,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

的确够解气的,奈何天下士人该怎么看?会不会激起众怒?

“师傅,朕记得太祖爷当年,要取消孟夫子配享文庙,毁禁《孟子》一书,结果尚书钱唐拼死力争,血溅午门——眼下动了衍圣公,会不会沸反盈天,群起而攻之?”

唐毅信心十足,“陛下多虑了,臣以为不妨就看一看天下士人,究竟会怎么说。”

……

船队继续南下,穿过淮安,驶过扬州,进入长江,最终到达了苏州刘家港。

离着老远,就能看到两座巨大的灯塔,仿佛卫士一般,矗立在码头,空中飞扬着热气球,垂下长长的标语,写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字样。

也只有风气最为开放的江南,才敢这么玩,一江之隔,哪怕是素来繁华的扬州,也比不得苏州的大胆。

隆庆站在船头,举目远眺,忍不住放声大笑,“师傅,苏州当真是热情啊!”

唐毅见隆庆十分欣喜,也笑道:“陛下,东南之繁华,皆仰赖天子洪恩,自从武宗之后,近一个甲子,东南百姓都没有目睹圣颜,自然十分期待,也难免热情过头,还请陛下勿怪。”

“不怪,不怪,朕早就要看看苏州繁华了!”

御船靠岸,苏州知府余有丁率领着文武官吏,在码头迎接。作为申时行那一科的探花郎,余有丁本来也是有机会留在翰林院,走一条完美的清贵路线。不过唐毅坚持认为部堂一级的官吏,至少要干过知府,知县,熟悉地方情况,能够驾驭复杂的局面。

至于要成为宰辅重臣,必须干过封疆大吏,学历尚在其次,关键是能力品行。故此他的朋友,门生,鲜有在京城享福的,只要有机会,就塞到地方。

比如王锡爵在平定伊王之乱后,立刻被提拔为河南按察使,申时行因为治理地方有功,也被破格擢升陕西右布政使。

连门人弟子都迈入了中级官员的行列,唐毅这十五年苦功,可谓是硕果累累,到了丰收的时候。

踏上苏州的土地,熟悉的乡情,熟悉的口音,让唐毅无比熨帖,眼圈泛红,少小离家,壮年回,宦海十五年,宰执天下,在回家的那一刻,他流下了热泪。

刘家港就是当年的刘河堡,唐毅和老爹最落魄的时候,在这里住过,当年的竹楼还在,老爹题写的“庆丰包子铺”匾额依旧,除了多一些沧桑,几乎没有变过。

“陛下旅途劳顿,臣已经在太仓准备了行宫,请陛下暂时休息一晚,到了明日,再前往苏州城。”余有丁躬身说道。

“好。”隆庆一口答应,“朕客随主便。”

皇帝随和亲切,让苏州的官吏都松了一口气。

住进行宫之后,苏州方面早就准备好了,给隆庆备下了地地道道的淮扬菜,光是点心,就足有七十几种,精致得不像话。隆庆看得目瞪口呆,乖乖,只怕宫里的御膳也比不过啊!

“过了,太过了!”

隆庆连连摇头,“余知府,朕早就下旨,不要靡费铺张,苏州虽然富庶,可是民脂民膏,不该浪费。”

经过山东,见识孔家的案子,隆庆的确有所不同,原本他讨厌的说教,变成了真真正正的感受。

他办了孔家,船队离开山东南下的时候,沿途聚集了无数的百姓,成千上万的跪倒,山呼万岁,隆庆只觉得血液都沸腾了。

老百姓果然是最善良的一群人,只要做了那么一点好事,就永远惦记着你,曾经的错误都被原谅了。

隆庆有些后悔,要是早点走一趟,或许过去的五年,他能做得更多,而不至于荒废光阴……

“回禀陛下,这些食物并非出自苏州府衙,而是苏州的酒楼饭馆贡献的。”

“哦,是你逼着他们干的?”隆庆严厉起来。

“臣可没有那个胆子,是他们听说陛下要驾临苏州,主动承接,要孝敬陛下的。”余有丁说道。

隆庆微微摇头,“朕不信,商人做生意也不容易,无利可图,他们会干吗?”

连孔圣人后代都贪图财货,寻常商人会那么高尚?

唐毅淡淡一笑,“余知府,你和陛下实话实说,他们是不是准备打着陛下的旗号,捞一笔?”

余有丁脸涨得通红,心说师相就是厉害,“回禀阁老,承接招待陛下的任务,陛下用过的食物,日后都可以变成酒楼的主打菜肴,确实能吸引八方食客。”

原来如此!

不愧是大明朝最商业化的城市,脑筋和别的地方就是不一样,把赚钱的主意都打到了皇帝身上。

隆庆非但不怪,反而哈哈大笑,“没想到朕的面子还这么值钱,朕可要好好品尝一番,谁家的菜最好,朕送给他一幅字。”

余有丁连忙施礼,激动道:“臣代苏州商人叩谢陛下圣恩。”

第1035章德川家康的见闻

三艘硕大的海船,驶入长江口,早有奉命巡逻的船只迎了上去,双方交涉没几句,竟然崇明的水师港口又驶出两艘军舰,拱卫在海船的两边,一起溯江而上。

双方保持着一样的航速,从战舰上抛过绳索,和海船连结起来,接着就有一个个二尺见方的木箱,从战舰上滑索到了海船,邋遢的水手们欢呼雀跃,里面装着他们最盼望的东西,新鲜的蔬菜,肥嫩好吃的羊肉,刚刚收割的大米,还有葡萄,苹果,梨子,种种水果不下几十样。

水手们眼睛都绿了,抓起一串葡萄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没几下就给吃光了,等到军官的鞭子打过来,他们咧着大嘴傻笑,不管打不打,反正老子过瘾了,气得军官只能跺脚。

“愣着装死啊,还不给大公子送去!”

“唉,这就去!”

几个士兵抱着箱子撒腿往船舱里跑,从年初的时候离家,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唐平安比原先高了一大截,可是也瘦了很多,原本可爱的婴儿肥都没了,变成眼睛大大的,颧骨很高,嘴唇紧闭的英气少年。

他默默坐在船舱里,不断翻着一本书,书页却都磨毛了,字里行间,写满了注释的小字,显然看得非常用功。

当他把书页合上,有三个大字显露出来:四夷志!

在下面还有一行字,嘉靖四十二年小站心斋初稿。

这本《四夷志》正式唐毅在小站时候写的。

唐毅出道十几年,除了唐学三书之外,他貌似没有写过别的东西,其实不然,唐毅还动笔写过一部总体战,一部会计纪要,以及这一部《四夷志》。

在这本书中,唐毅探究了周边几乎所有国家的历史,分析他们的民族个性,提出解决边境问题的方略。唐毅提出了主要三大法宝,一个是推广儒家理念,弱化各国实力,二是自有贸易,促进人员交流,三是鼓励移民通婚,同化。

唐毅认为,以往受限于山岭隔绝,使得中原王朝对于四夷有心无力,如今海路通畅,坐船前往安南等地,甚至比大明南北交通还要方便,由此大明就具备了同化四夷的物理条件。

甚至唐毅还提出了随着西夷侵入东方,南洋等地的藩属小国势必感受到强烈的生存危机,如果大明能扛起对抗西夷的大旗,借机收服藩国,驱逐西洋人,进而掌控南洋,兵进印度次大陆,大明就拥有了和本土人口相仿的庞大人力资源。

到了那时候,就相当于每个大明人都有一个海外奴隶,日子不要太美好……

《四夷志》中,充满了阴谋算计,弱肉强食,别说嘉靖朝的时候,唐毅不敢拿出来,就算到了隆庆朝,他也吃不准该不该抛出来。

不过别人不知道,天天在唐毅书房转悠的平安却发现了这个秘密,小时候老爹在油灯下著书的场景他还记忆犹新,当时太小了,字都认不全,自然不懂书中的关键,等到十一二岁,学了四书五经,也通过了史记,资治通鉴,有了史学基础,再来翻老爹的著作,唐平安彻底被惊呆了。

原来在老爹谦谦君子的面具之下,竟然是如此狠辣阴险的面孔的,偏偏如此对自己的胃口,平安一度都觉得自己有当小奸臣的潜质,不过自己是小奸臣,那老爹岂不是大奸臣了?

直到随着爷爷出海,又在日本转了一圈,平安终于想明白了,国家之间,和国内真的不一样。

身在大明,哪怕再不好,还有规矩,还有王法,可是到了海外,就是最残酷的丛林法则,没有任何的仁义可讲。

平安把书放好,伸了伸懒腰,迈步往外面走。

“大公子,快看,有水果。”

水手献宝一样,把箱子送到了平安的面前。

平安眼睛也亮了,吃了十几天的豆芽,船上的水还变质了,只好用米酒煮豆芽,难吃不说了,还有好些没发芽的豆子,吃下去之后,噗噗放屁,船舱里头的味儿啊,简直没法形容。所幸倭国和大明还不算远,要是环球航行,听说肉都会长满驱虫,水手们不得不吃蛆吃剩下的,有的干脆吃虫子……想想就浑身鸡皮疙瘩。

“去把那个大胖子叫过来,让他也吃点吧。”

没多大一会儿,从外面晃晃悠悠,小跑着过来一个中年汉子,看身形不算胖大,只是脸上的皮都垂了下来,跟沙皮狗似的。

他进来就兴奋大叫:“陆地,陆地,我看到陆地了!”

“真是少见多怪!”平安满心鄙夷,“德川家康先生,恭喜你,活着到了大明!”

这个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德川家康。

在明人的帮助之下,织田信长打败了对手,战后他越发意识到大明的重要,必须派遣重要人士,前往大明取经。他本想自己前往,可是刚刚打赢,千头万绪,他不敢离开。

最后思前想后,就选了德川家康,这家伙早年当过质子,和织田信长交情深厚,全倭国都反对织田,只有德川家康站在了他的一边,虽然德川实力不怎么样,让武田信玄都打出尿了,但是好歹是心腹盟友,又挺聪明的,就派遣了他,跟着唐平安一起回大明。

进入长江口,见到了自己人,平安才知道,原来老爹陪着皇上到了苏州,马上就能见到老爹了!

平安突然鼻子发酸,眼圈红红的。

闷头咳梨子的德川瞄到了,贼兮兮问道:“想,想家了”

“想你个大头鬼!”

平安狠狠瞪了一眼德川,还踹了他两脚。

恼火地掐着腰,“告诉你,从现在开始,不吃,不喝,不睡觉,本少爷要好好教你汉话,学觐见皇帝的大礼!”

“皇!帝?”德川家康用力吞下了一大块梨,脑袋都死机了。

平安恨铁不成钢,骂道:“蠢材,就是我大明至高无上的君王,富有四海的天子,不是你们国家的摆设可比的!你丫的真幸运了,能见到我大明的皇帝,还能看到我爹,真不知道你走了什么狗屎运!”

坦白讲德川家康很聪明,可惜他只是坐船的时候,吐够了,才借机学了一点汉语,只能听到不到三成。

不过从平安的神情来看,应该不是坏事情。

很快平安就把船上的几位先生叫过来,教给德川家康喊吾皇万岁,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大胖子一路上就缩水了,这么一折腾,眼看着小了一圈。

别管礼仪学得咋样了,总算有些人模样,能拿得出手了。

他们一样从刘家港上岸,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回到了家乡,平安压在心里的少年心性释放出来,一路跑着,跳着,大声叫着,弄得行人以为来了个小疯子。

倒是德川家康,在后面紧紧跟着,不时往道路两边看去,坦白讲,他的心是震撼的,还是无以复加的那种!

宽阔平坦的道路,也不知用什么制作的,坚硬如石,也不怕水,整个京都都找不出一条。

在道路两边,是灌溉用的水渠,一直绵延到天际,一块块的水田,农人正在忙着收割,稻子割下来了,泥水里面竟然还有许多鱼儿游动。原来在春天插秧的时候,把鱼苗放入稻田,鱼儿会吃掉害虫,杂草,螺丝,小螃蟹一类的东西,使得稻苗免受其害,鱼儿的粪便又能肥田。

等到稻子收割之后,再把稻花鱼抓走,家里人可以享用肥美的鱼肉,还能腌制成鱼干,要是还有剩余,也不打紧,东南的赛马盛行,鱼粉可是顶好的东西。

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巨大的汤锅,把鱼简单收拾一下,就扔进锅里,煮得骨酥肉烂,到处飘荡着香气。

德川家康拼命咽吐沫,乖乖,真是太奢侈了,这就是天朝上邦啊,简直是天堂啊?

平安受不了这家伙咽口水的声音,找到了一个老乡家,拿一个银元,换了五尾肥硕的稻花鱼,猴子手脚麻利,把鱼鳞、鱼鳃、鱼肠都清理干净,扔到锅里炖上了。

德川家康频频摇头,“鱼是上天赐予的食材,要完整吃下,才能品味到自然的味道,对身体最健康。”

戚安国捅了一下平安,“是真的吗?”

平安翻了翻眼皮,“穷人舍不得扔东西,都说破家值万贯!”

戚安国捧腹大笑,“兄弟,够犀利!”

德川家康把脑袋埋在胸口,不说话,很快他就抬起了头,鱼的香气飘了出来。猴子往锅里撒了一圈盐巴,用铲子翻过鱼身,饱饮汤汁,先给平安一条,他和戚安国一人一条,剩下的俩,不用问了,都归德川大胖子了。

他们三个闷头吃着,每个人都消灭了大半条,抬头看去,德川家康正在把锅里的汤汁都舀出来,沾着馒头,快速消灭干净,而后打了一个舒舒服服的饱嗝儿,靠在灶台边,打起了震天响的呼噜。

能吃能睡,怪不得那么胖呢!

戚安国捂着脸,郁闷道:“我说平安,咱们带来一头猪啊,指着他能干什么?”

平安不以为意,“猪好啊,容易养活,只要他听话,咱们就有本事把他变成一条龙,他要是不听话,那怕是一条龙,也能给他顿了吃肉!”

猴子听完,连连点头,“平安少爷就是霸气,说的真好!”

三个小家伙有说有笑,却没有注意到德川家康的耳朵轻轻动了两下……

第1036章志向远大的平安

德川家康在路上,听到了不少介绍,知道明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就是人间的天堂。他已经穷尽想象力,不断的在脑中描摹图景,设想着苏州的繁华。

当他真正迈入这座城市之后,德川家康彻底傻眼了,这里比起他想象的还要繁荣十倍,百倍……

宽大的街道,足有十几丈不止,能并排通过十驾四轮马车,要知道京都最宽的道路只能走两驾马车,苏州城的道路竟然是京都的五倍!

道路两旁,还栽着树木,葱葱郁郁,有香樟、银杏、青梅、梨树等等,有的树上挂着通红的柿子,好像一串串灯笼,也没有人去采。

德川家康敢说,放在倭国,早就被摘光了,天朝的风物果然不同。

苏州城不光大气,更有细腻,道路上总是有人清扫,连落叶都极少见到,在道路两旁,还有专门的垃圾桶,德川家康亲眼看到,哪怕是调皮的孩子,也会把吃剩下的红薯皮扔到垃圾箱。

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优雅,那么从容,彬彬有礼,和他们比起来,倭国的人简直像是一群丑陋的土匪,面目可憎,行为粗鄙,难怪大明从来藐视四夷,尽管不愿意面对,也不得不承认双方的差距。

大明高高在天上,倭国只能仰望。

平安扫了一眼德川家康,去发现他贼兮兮,四处张望,顿时平安就怒了。

“看什么看?你是不是觉得苏州太好了,想要抢下来?”平安龇着白牙,眼睛弯成月牙,十足的纨绔子弟。

德川家康吓得一哆嗦,他可知道眼前的小子有多可怕。

围攻织田信长失败,毛利家的人马走海路撤回老巢,结果半路遭到了明军伏击,倭国的战船面对着明军的巨舰,简直和玩具差不多,都不用大炮,光是横冲直撞,就被倭国的船只都掀翻了。

毛利元就死了,毛利家三千精锐葬身海底,一大强藩险些覆灭。

这一战让织田信长彻底见识了明军的海上实力,即便是他心高气傲,也知道不能和明军硬碰硬,为了拉拢明军,他不惜签下承诺,只要灭了毛利家,石见银山就无偿赠与大明……

德川家康,拼命摆手,脑袋晃得和拨浪鼓一样。

“哼!其实你承认了也无妨,敢让你看,就不怕你打主意,也不怕你偷学,告诉你,苏州城的百姓具有一百五十万,加上各地客商,乡下打工的百姓,差不多两百万人,快赶上你们倭国的人口了。区区小国,何足挂齿!”

平安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他从老爹那里学来,对待蛮夷必须要示强,他们只会屈服强者,同时永远都不要放松警惕,哪怕他们趴在你的脚下称臣,转过头,有了机会,也要咬你一口。总而言之,不要把他们当成人就是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上巡逻的士兵多了起来,其中竟然混杂着锦衣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