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明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方小心的看着刘玄的神情,点了点头,坐到了书桌前。
刘玄看他紧张的样子,端起玉壶倒了一杯清茶,递到了他的面前,笑道“在外面看你毫不避讳的样子,怎么到了这里就这般拘谨了。”
“回皇上,在外面我们平等,可以称兄道弟,在皇宫,您就是皇上了,而我只是一介书生,不足挂齿,怎可有逾越之举。”纪方苦笑一声,恭敬回道。
听着纪方的言语,刘玄心中暗赞不已,纪方不仅有大才,还是一个极为看重尊卑的人,话语有度,让人不由得心中舒畅。
“纪兄觉得朕还是昏庸狗屁之辈吗?”刘玄淡笑一声道。
“皇上这般言语,实在让草民难堪了,如若像您这般的大度之人都是狗屁的话,那草民可能连屁都不是了。”纪方心中一颤,忙躬身回道。
“。。。”刘玄一脸黑线,什么狗屁不狗屁的,实在有伤大雅,沉吟了一瞬,刘玄道“那么,现在纪兄可告知朕诸侯来朝的化解之法了?”
“此事简单,只要稳住宰相李大人就可万事大吉。”纪方喝了一口茶,恭敬回道。
现在纪方知道了,和他一起吃饭的竟然就是当今圣上,经过一番交谈,如若除开刘玄这个皇帝身份的话,的确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但是,他没有想到刘玄竟然是当今的皇上,此刻,在他的心里,眼前这个皇上似乎并不是传闻中那般的傀儡皇帝,反而让他心中有一种非常人一般的惊鸿之志。
“哦?怎么说?”刘玄眉间一挑问道。
纪方整理了一下思绪,也没有在隐瞒道“听闻西方大罗扰境,武将军坐镇,却不出兵,且退境百里,不知现在如何?”
刘玄一怔,沉吟了一瞬道“武安平退境百里,被百官弹劾,后宰相李德举荐北州刺史魏青前往替换,至今未有捷报传来。”
“看来,丞相李大人还是低估了大罗的实力,派魏将军前往坐镇,必败无疑,而这也正好给了皇上一个稳住李大人的大好机会。”纪方双目一眯,颇为镇定的说道。
刘玄心中一震,他已经是第二次听到魏青必败无疑了,前一个柳奕在大殿上说魏青必败,现在纪方竟也说魏青必败,怪不得武安平会退境百里,在他的记忆中,武安平可是先皇极为看重的将军,随先皇南征北战,无往不利,确有大将之才,这一点,刘玄深信不疑。
“这魏青若是败了,岂不是正好压制了丞相在朝中的势力吗?哪来的机会?”犹豫一瞬,刘玄疑惑道。
魏青若是真的败了,朝中小半站在皇帝这边的老臣们必然会参丞相一本,这样刘玄也正好可以稍微有些话语权了。
“回皇上,此一时非彼一时,诸侯来朝,没有宰相李德的势力压制,您在批评李德,那岂不是把宰相往诸侯那边推了吗。”纪方把话说开了,侃侃而谈道“魏将军战败之后,如果快的话,应该也是在下个月得到消息,而皇上您到时候不仅不能批评他,还要据理力争,力挺宰相,正所谓,人无完人,谁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听纪方这般言语,刘玄心中凝云突散,宰相李德算是他的老丈人,而且据他了解,李德是一个极为传统之人,好面子,也极为重感情,打从心里面,李德是站在他这边的,就算在看不起他这个皇帝,但是李德的亲闺女,刘玄的皇后,可是九幽帝国的皇后,皇帝的女人,李德怎会轻易说叛变就叛变。
想到此处,刘玄面露喜色,看向纪方道“纪兄这般话语,真是让朕茅塞顿开,以纪兄之才,足可抵挡万千军马了。”
现在刘玄颇有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惊喜,让他百般忧愁的诸侯来朝,到了纪方的嘴中,竟如区区小事一般,迎刃而解。
这让刘玄对他的才华又是看重了一分,相比于那个柳奕之才,恐怕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玄虽不通历史,但哪一个帝王造就一番伟业不是有着震古烁今的能臣将士相伴左右,现在刘玄就发现了这样的大才之人,心中自然大喜。
纪方面色一怔,连忙躬身拱手道“皇上谬赞了,今日能与皇上相遇,实属草民之大幸,能未皇上分忧,乃草民之荣幸。”
“纪兄莫要拘束,能遇到纪兄这般才子,应该是朕的大幸才对,今后,你就在朕的身边吧。”刘玄大笑一声,挽留道。
纪方微微一愣,似有犹豫“草民,只是一落魄书生,怎可得到皇上这般厚爱。。。”
“别矫情了,你不是说要巴结朕的吗?今后你就巴结朕吧,明日朕就给你在京城分一座宅子,以后就先在翰林院吧。”刘玄摆了摆手道。
翰林院学士,也就等于是皇上的秘书,专门替皇上起草诏书还有管理科举等闲杂之事的机构。
这也是古往今来,众多学子寒窗苦读的最大目标。
把纪方安排到翰林院,今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经常到他身边议事了。
听到此话,纪方心中一片感激之色,也不在推辞,躬身拜谢道“谢皇上厚爱,草。。。微臣定当尽心尽力,不负皇上再造之恩!”
谁能想到,今日遇到的落魄书生纪方,会成为未来敌人闻之胆寒,见之色变;子民之仰慕,百官之敬佩;九幽称霸世界的第一功臣,继李德之后的第二位宰相。
(新书求收藏推荐~~~谢谢~)
第十九章 诸侯带兵
自从听了纪方的一番言论之后,刘玄心情大好,在朝堂上,他依然如往常般,和李德对着干。
宰相李德的势力,六部之中除了礼部和户部之外,其他四部都在李德的掌控之中。
礼部掌管国家典籍,著书,礼仪还有科举和接待外宾等闲杂之事,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也很少参与政事。
户部掌管财政,土地,这都是国家核心部门,内部很乱,李德纵然参了一脚也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免得落下话柄,且最近国库空虚,他更是懒得参进去了。
朝堂之上,除了李德占了大半势力之外,还有一小半中立势力,也就是站在皇帝这边的先皇元老。
比如武官中的总兵提督陈广,武安平的上司;还有禁卫军统领李默商,虽和宰相李德有过来往,却一向保持着中立态度。
而朝堂上真正能和宰相抗衡的也就他们这些武官了。
“启禀皇上,一年一度的诸侯来朝马上就到了,各路诸侯现在已经向着九都赶来,按时间来算,月底差不多就会陆续来朝。”太和殿上,礼部老臣张学进躬身回道。
“恩,这是九幽盛事,希望众位爱卿好好准备,礼部尚书一定要好好招待,切不可怠慢。”皇座之上,刘玄平静说着,顿了顿,问道“不知几大诸侯中,都来了多少人?”
往年诸侯来朝,都会带兵前来,先皇也是默许的,诸侯们一般带兵极少,只有总军队的百分之一罢了,从这里也大概可以看出各路诸侯的军队实力。
李德沉吟了一瞬,道“北州应天候张顺佣兵一万来朝,西州建威候宋择带兵八千;东州平襄侯莫阳领兵两万;而桥州外亲王刘元佣兵三万来朝;廖洲衡山王吴申带兵一万三。。。”
李德清清楚楚的念着九幽中各路诸侯的带兵数量,下方众人顿时议论起来。
刘玄也是眉头紧皱起来,很明显,这些诸侯带兵的数量太多了。
以往,各路诸侯带兵一般不会超过五千,而现在看来,自从先皇去世后,他们竟然每个人都带了上万士兵前来。
这只能说明了一点,如果按照以往总军百分之一计算,他们手上的军队都是达上百万之巨。
但是据他了解,九幽人口稀少,军队数量,总共加起来也就只有四百多万罢了。
近来国库空虚,先皇也大量的缩减了军队,如果按照李德所说,这些诸侯加起来的军队数量,抛开故意虚张声势之说,加起来足有八百万之上的军力。
是九幽皇朝兵力的十倍还多。
“。。。以上便是各路诸侯上报的数量。”李德说完所有诸侯人马之后,躬身道。
刘玄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神色略显阴沉:先皇去世,各路诸侯早已蠢蠢欲动,这一次的诸侯来朝,摆明了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如此明目张胆的显露军力,也是向着其他诸侯示威。
目光扫了眼平静的李德,看他神色淡然,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这诸侯中,最想拉拢的估计就是宰相李德了,他掌管百官,全国军政要事都会经过他的手,九都护卫,皇宫禁卫军,在加上西境魏青的近三十万的军马。
这些加起来,李德真正的兵力足可多达七八十万,且都是先皇留下来的精英部队。
“诸位爱卿有什么要说的吗?”刘玄开口道。
众大臣交头低声议论起来,这时一名魁梧大汉身穿军甲站了出来“皇上,诸侯来朝,带这么多兵,足以表明了他们定有图谋,微臣恳请加强军队守卫,严格把关,以防不测。”
“陈将军言重了,他们带兵前来,数量甚多,这也足以表明了他们的军队实力,只要没有超过帝都禁卫军的数量,不足为虑。”李德笑了一声,平静的回道“如若我们这般谨慎,他们反而以为我们心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只是带了一小部分军队而已,这只是一个试探罢了。”
一听李德此话,众百官纷纷点头,各路诸侯若是真的有想法,就不会只带这么些兵,说到底,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先皇去世,小皇上软弱无能,他们也不用在藏着掖着了,按照百分比的军力,带了一些军队过来罢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向各路诸侯示威也是向皇帝示威,以显示诸侯们的实力,此次来朝,也有试探和诸侯站队之目的。
陈广恨恨的瞪了一眼李德,不在说话。
刘玄点了点头道“既然诸侯来朝,不管是何目的,一切礼仪还是照常举行,还望诸位爱卿多加礼待,散朝吧。”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躬身喊道。
先皇在世时,西州建威候宋择,每年来朝带兵只有一千左右,也是四大诸侯中,最弱的一个,也因此,武安平出征西境,宋择也以军力不足,给了朝廷五万兵马支援。
如今看来,今年他虽然只带了八千,但是相比以往却是高调了许多。
也从侧面看出来,他的实际军力足有七八十万之多,这个老狐狸,真是有一手啊。
让刘玄意外的是,桥州外亲王刘元,在各路诸侯中,带兵最多,三万有余。
不得不说,最想得到皇权的人应该就是他这个外舅了,三万人马,总军三百万,好大的阵势。
印象中,刘玄从未见过这个外亲王,听说为人高调,是个狂野莽夫,有勇无谋之辈,先皇去世后便大肆招兵买马,毫不避讳,以前来朝时,顶多也就带个五六千之众,现在一下子带了三万多,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军队强大一般。
东州平襄侯莫阳,和东方大华过接壤,所以兵力算是最充足的,不多不少,两万多,除了外亲王之外,所有诸侯中,莫家算是最强大的了。
且莫家子嗣众多,人才辈出,像莫殊这样的才子,在莫家也是一个庶出罢了,地位极低,但是刘玄心中明白,莫殊的野心同样不弱。
至于北州应天候张顺,因为和北方大殷交界,却是诸侯中最有财力的,为人也低调的很,印象中,张顺最是安逸之辈,从不主动和其他诸侯来往,时刻保持着中立态度,此次代表一万,多少也说明他们的军力还有中立态度了。
但也不能排除他的野心。
。。。
第二十章 李悦莲顶嘴
最近,大臣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诸侯朝会忙碌着。
刘玄也会经常到御书房批阅奏折,隔三差五的会找纪方一起聊些风雅之事,短时间内也算惬意无比。
这一天,刚下了早朝,刘玄照例向着清月宫走去。
“皇后饶命。。。”路过长春宫时,里面传来了侍女们的哀求之音。
刘玄脚步一顿,停了下来,这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侍女们的呼喊,还有打板子的声音‘络绎不绝’,也不知道这李悦莲是什么毛病,天天没事就喜欢找侍女太监们撒气。
自从李悦莲打了一次武清月之后,刘玄就从来没有在来过皇后的宫殿,按照古代的说法,基本上算是打入冷宫了。
而当听了纪方的话后,刘玄是更加不敢在招惹这个李悦莲了,现在是关键时刻,若是一个不好,李悦莲跑去李德那里告状,说不定就把他给坑了。
目光向里微微扫了一眼,几个侍女还有太监趴在木板上,旁边的太监手持扁担一下下的打在他们的身上,看着都心中一颤。
在看正宫门口,端坐着一位身穿刺凤长袍的靓丽身影,杏眼微眯,容貌娇嫩,五官精致,一个好好的美人,却是这般狠辣心肠。。。
“皇上,皇后又在教训下人了,您要不要。。。”小庄子微微躬身小声说道,看他心有余悸的样子,看来心中也是着实看不下去了。
“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啊。”心中这般说着,刘玄暗叹了一声,走进了院内。
小庄子看到皇上走进去后,立时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院内的太监侍女们立时停下了动作,跪伏在地。
李悦莲黛眉轻皱,站起身,微微躬了躬身“皇上吉祥。”
看着李悦莲毫不待见的表情,刘玄也不在意,扫了眼已经晕了过去的下人们,道“皇后这般虐待下人,是为何意?”
“她们不听话,当然要惩罚一下,不然以后下人们还不翻天了。”李悦莲理所当然的回道,目光毫不躲闪的望着刘玄。
饶是以他的定力,被这样一个堪称大美女的人这样盯着,刘玄也是心中一颤,顿了顿,刘玄平静的说道“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善待自己,下人们纵然犯了错,这般惩罚实在太重了些,皇后还是要母仪天下,注意分寸才是。”
“善人善己?注意分寸?”李悦莲面上挂起一丝冷意道“皇上是说臣妾这个皇后不合格吗?”
刘玄眉头微皱,今天的李悦莲火气比以往大多了,从上次训了一顿她之后,便收敛了许多,而现在似乎越发的变本加厉了,敢和皇上对着干了。
看着李悦莲咄咄逼人之势,刘玄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直觉告诉他,如果他再次骂她一顿,估计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马上就要诸侯朝会了,这档子绝对不能和李悦莲吵上,微微吐了口气,刘玄想起了记忆中他还是一个太子的时候,李悦莲就是这样子不待见他的,动不动就冷嘲热讽,甚至还会当着下人们呼来喝去,毫不避讳。
现在他已然是皇上了,也不是以前的太子了,犹豫了一瞬,刘玄还是忍了下来,道“皇后自便。”
淡淡的甩下一句话后,刘玄便转身离开,小庄子微微一愣,对着皇后躬了躬身,连忙跟了上去。
李悦莲神情一怔,看着刘玄冷漠的转身离开,心中莫名的闪过一丝复杂意味。
面上依然挂着冷冷的笑意,刘玄还是那个刘玄,依然是当初怕她的那个软弱太子,当了皇上就以为了不起了,现在还不是照样要对她忍让再三。
“皇上,现在去清月宫吗?”走在刘玄的身边,小庄子小心的问道。
“不去了,去把纪方叫来。”刘玄想了想说道。
“奴才这就去召见纪大人。”小庄子立时躬身道。
。。。
太和殿内,刘玄和纪方相对而坐,书桌上摆满了饭菜点心和水果。
“这可能是宰相李德故意撮使,只在试探之意。”纪方听完刘玄的郁闷之言,坦然回道。
现在他终于是知道了,为什么人人都说皇上软弱无能了。
刘玄是先皇的第六个皇子,也是最小的皇子,在大皇子还未战死时,除了先皇外,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在意过他这个六皇子。
学习不好,贪玩,没有王者之气,做事马虎。
那时候的刘玄确实如此,有大皇子在,他也从来没有过什么当太子之心,而且大皇子有勇有谋,在刘玄还未成年时,大皇子已经开始上朝听政了。
直到大皇子出征大罗战死沙场,先皇和百官才最终注意到了他这个小皇子。
而在刘玄还未是太子之时,宰相李德便主动请求先皇要把他的嫡女李悦莲嫁于他,先皇自然大喜,当场便答应了下来。
但是万万没想到,刘玄还是一个怕老婆的男人,自从李悦莲成为他的妻子之后,让他很是受气,那时候的刘玄在先皇和百官面前本就无地自容,到家还被李悦莲数落着,自然就变成了恶性循环,里外都让以前的刘玄苦不堪言。
从当上皇帝没多久,刘玄似乎变了性格,先是大骂了一顿李悦莲,这一点自然会让李德怀疑他真有过河拆桥废后之举,所以现在,听纪方的分析,李悦莲变本加厉和皇上顶嘴,很有可能是李德的授意,如果刘玄不选择隐忍,做了出格的事情,可能就要关系着李德和诸侯抉择之大事了。
刘玄听着纪方的话语,心中了然,没想到他和李悦莲两人之间的事情竟然能关系到这上来,想起来还真是有些可笑,怪不得古代政权相争会如此激烈,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叫金口玉言,说出的话,是不能也不许反悔的。
“那纪爱卿可有什么应对之法?”想到此处,刘玄看向了纪方问道,眼前的纪方着实了得,什么事情都可以看透一般。
而刘玄自己虽然也能猜到一二,但是他从来也不会也不敢往这方面想,可能是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一般人说话哪有那么多深意,但是他现在明白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身在这个位置,想什么做什么都要往最坏最深的含义上思考。
第二十一章 边关急报
刘玄和纪方聊了很久,知道了李悦莲,或者说是李德的意图之后,他只得躲了起来。
也不在去清月宫了,天天上过早朝之后就去了御书房,现在是紧要关头,李悦莲最看不惯的应该就是他最近老是往清月宫跑吧。
就这样过去了半月有余,各路诸侯纷纷从四方而来。
而让刘玄心中一松的是,西境战报也及时的赶到了。
太和殿上,刘玄端坐皇位之上,下方百官各个低着脑袋,面露苦涩之味。
“边关急报,镇远将军魏青带兵三十万和大罗于边境苦战三天三夜,最终惨败收场,退境两百里。。。”听着中间传令士兵的汇报,所有人面色大惊,议论纷纷。
李德面色有些难堪,嘴角抽搐了一分,沉默不语。
小庄子立时从那名传令官手中接过战报,呈到了刘玄的手中。
打开战报,刘玄眉头紧锁,细细看了起来:
魏青从北州带领三十万大军自信满满的到了西境,遇到大罗二十万大军在内镜扰民便厮杀了起来,大罗败退,魏青年轻气盛,乘着士气高涨之下,追到了边境且跨到了大罗内镜,追击近百里,大罗死伤无数。
不成想,魏青的军队在深夜休整之际,大罗带领五十万大军包了他的大营,拼死厮杀,最终带着数万残兵逃了回来。
“恩,比武安平的战报丰富多了。”刘玄放下战报,目光望向百官平静的说道。
“启禀皇上,这魏青好大喜功,竟跨境追击百里,有勇无谋之辈,此等莽撞之举,不足以为帅。”这时,总兵提督陈广上前躬身道“臣请撤其官职,以观后命。”
陈广此话一出,其他保持中立的官员纷纷点头议论起来,魏青确实是好大喜功了一些,在内镜既已大胜,就不该追击百里,兵法上不是常说,穷寇莫追吗。
刘玄目光扫了眼沉默的李德,想来他此刻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受吧。
李德面色有些羞愧,听到陈广此言,上前躬身道“皇上,魏青此次战败,是有鲁莽不堪之举,他也是微臣举荐之人,臣甘愿受罚,自降一职,望皇上批准。”
看到李德羞愧之色,其他大臣们表情各异,当初,宰相李德信心满满的举荐了魏青代替了武安平,可如今却是惨败而归,损失二十万有余的大军,这样的罪过,何止是革职查办那么简单。
有此一败,今后李德在朝中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小,军事上的政事,他更是无法插手了。
想必这事对他的打击很大。
刘玄沉吟了一瞬,开口道“李爱卿不必太过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魏青纵然贪功冒进了一些,但罪不在你,魏青以往战绩斐然,功勋卓著,此次战败,必然要重罚于他,先让他回北州换下武安平,撤其军权,候观效命。”
“爱卿是先皇钦封的九幽宰相,资质最老,无人能出其右,自降职位之事,暂且放下吧。”刘玄说完此话,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下,转向众人道“现在诸侯来朝,望众爱卿好生招待,驿馆安排等事,就交于张爱卿了。”
“臣遵旨。”礼部尚书张学进微微躬身回道。
“散朝。”刘玄起身说了一句便向着后殿而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大臣连忙躬身喊道。
等到刘玄走后,李德还未回过神来,这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本来以为刘玄会因此大发雷霆乘次机会狠狠的批评他一顿,严重点甚至当场削掉他的宰相一职也是情有可原的。
没想到刘玄竟然就这样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便没有放在了心上。
而其他大臣们纷纷对着李德安慰着,说着皇上恩泽,没有怪罪于他,李德心中郁闷,也只得尴尬回笑。
。。。
御书房内,刘玄坐在书桌前,纪方恭敬的立于中间,手中拿着刘玄给他的战报,看了良久,恭敬的回道“皇上,魏将军贪功冒进,有此一败,已是必然,当初武将军之所以退境百里,就是知道大罗佣兵百万,方才以退为进,互相牵制着。”
大罗是五国之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