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谷子的局-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楚威王沉默半晌,似是想起数年前伐宋,被宋、齐联军打得大败之事,“如果齐人再次引兵相救,我当奈何?”

昭阳低声说道:“陛下勿虑。齐人新败于魏,国力大伤,不敢轻易交战。齐将田忌在魏蒙羞,回齐后辞官归隐。齐无田忌,即使出兵,亦不可惧。”

楚威王闭目沉思。

“陛下,”昭阳趋前一步,声音更低,“微臣另外得报,越王无疆征集大军二十一万,海、陆并举,正在陆续开往琅琊,看那样子,其势必在谋齐。齐人自顾无暇,齐王举国征调大军十万,于南长城一线严阵以待,如何顾及宋国?”

“哦?”楚威王这也来了精神,“此军报属实否?”

“千真万确!”

威王缓缓点头:“嗯,如此说来,倒是天赐良机!”话音刚落,眉头又皱起来,“不过,齐虽无忧,魏国却也麻烦。魏罃对宋早有想法,只是碍于寡人和田因齐,他才没敢伸手。我若伐宋,宋偃失去齐援,必会向魏求救,魏罃师出有名,还能放过这个机会?魏得庞涓,反败为胜,士气正盛,爱卿如何应对?”

“陛下勿忧,”昭阳奏道,“大国交兵,打的是钱粮。据微臣所知,魏国虽有庞涓,但库无存粮,边民流失五十万众,民心不稳,就如一个伤重之人,没有三年五载,何能康复?再观我大楚,近年来并无大战,国库充盈,兵精粮足,莫说魏国不敢出兵,纵使出兵,我有何惧?”

楚威王点头道:“爱卿此言,也还在理。”略顿一下,“说说看,你打算如何伐宋?”

“陛下,”昭阳应道,“微臣麾下有大军十万,微臣亲率车骑六万伐宋,使景将军引军四万屯于陉山。陉山离魏都大梁不足三百里,魏人若是敢动,景将军就可直驱大梁,杀他个措手不及!”

楚威王闭目又是一阵沉思,睁开眼睛:“来人!”

内臣急至:“臣在!”

“召太子、令尹、左徒及诸执硅、柱国大人入宫议事!”

(第四部)

第一章鬼谷子说天下,二子破情关下山

孙膑下山之后的头几日里,鬼谷四子的草舍里更见冷清。苏秦、张仪都如换了个人,一连数日,要么抱头大睡,要么并膝呆坐,要么进山闲逛,谁也不想看书,嘴巴上如同贴了封条,连走路都是低垂脑袋,脚步拖沓,状如落魄失魂。

如此这般连过了七日,张仪终是憋不住,于一日午后推开苏秦房门。苏秦正在席上闭目打坐,听声响知是张仪,眼皮不抬,依旧端坐如初。

张仪凝视苏秦一阵,见他仍无动静,重重咳嗽一声,开始他的习惯动作,绕对手兜圈子。通常情况下,兜三圈也就够了,这日却是不同,张仪不停地兜,边兜边将两眼锁住苏秦,步伐走得极慢,好像对方是个怪物。

苏秦依旧端坐不动。

不知兜有多少个圈子,张仪终又强忍下来,拔腿走出门去,顺手拉上房门。张仪在外面的草坪上埋头又转一会儿,看样子实在憋闷,猛然迈开大步,噌噌几下再次走到苏秦门前,“通”的一声将门踹开,径直走到苏秦跟前,动作夸张地并膝坐下,从喉咙深处重重咳嗽一下,大声说道:“我说苏兄,我们还是说句话吧!”

苏秦睁开眼睛,望向张仪,嘴巴未张,眼神却在告诉他:“说什么呢?”

张仪嘿然一笑:“你说孙兄他——走就走吧,还勾魂,看把苏兄整得远看像根枯木,近看像具僵尸!”

苏秦复将眼睛闭上,身子却动了动,屁股朝后挪有一寸。

张仪看在眼里,扑哧笑道:“说是僵尸,有点屈了,改称活肉吧,这个确切点,苏兄毕竟能动,只是没有精气神而已!”

苏秦再度睁开眼睛,回应一句:“是说你自己吧。”

“好好好,”张仪笑道,“就算是说我自己吧!无论如何,只要苏兄能开金口就成。”

“贤弟有话,这就说吧。”苏秦淡淡说道。

“我想说的是,”张仪提高声音,“这个天下真有意思!”

苏秦斜他一眼:“贤弟何出此言?”

“庞涓那厮还没弄明白子丑寅卯,急匆匆地就出山了。真也奇怪,在下做梦也未料到,仅只一年,就他肚里那点货色,竟然也能封侯拜将,荫妻乘龙,大红大紫呢!”

苏秦不屑地白他一眼:“我还以为贤弟说出什么骇世之语呢,不想却是这个。”

“再观孙兄,”张仪也不与他强辩,顾自说道,“尚未出山,嗬,瞧这威势!太子亲临,重金礼聘,前簇后拥,车马塞道!”

苏秦埋下头去,沉默不语。

“你说说看,”张仪激动起来,“你我与他二人一同进谷,不是吹的,无论哪一点,总也不比他们差吧!”

苏秦轻叹一声,闷在那里。

“我说苏兄,”张仪将声音提高几分,几乎是在嚷了,“随便想想,要是你我出山,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苏秦抬起头来:“你说会是什么样子?”

张仪放声长笑:“天翻地覆,天翻地覆哟!”

苏秦再度埋下头去,沉默半晌,方才说道:“依贤弟看来,难道我辈皆已成器?”

张仪哈哈又笑数声,方才说道:“苏兄何能用此‘难道’二字?依庞涓之才竟然横扫列国,孙兄之才远胜庞涓,天下何人可敌?在这谷中,闭眼想想,你我二人纵使不济,也不至于逊色于孙兄吧。”

“贤弟之才,自在孙兄之上。”

“苏兄莫要谦逊,你我既已结义,就要说心里话。苏兄,你摸摸心窝,当初来这谷中,可为终老于山林?”

苏秦一惊,抬头望着张仪:“贤弟是说——”

“以在下之见,我们也当寻个机缘,下山大干一番!”

苏秦正欲说话,有声音从门外传来,不及扭头,童子已是闪进房门,望二人嘻嘻一笑:“是哪位师弟要下山?”

二人皆吃一惊,急忙起身,拱手揖道:“师弟见过大师兄!”

几年下来,不知不觉中,童子已经变声,长得跟张仪差不多高了,言谈举止也较先前成熟,但身上的一股童稚之气仍未消除。

看到二人震惊的样子,童子呵呵笑出两声,摆手道:“坐坐坐,我又不是先生,你们不必多礼。”见二人坐下来,眼睛瞟向他们,“说呀,师兄在候回话呢。”

见童子盯过来,张仪只好揖道:“回大师兄,是在下说的。”略顿一顿,“我跟苏兄连闷数日,有件事情想不明白,大师兄来得正好。”

“张师弟,”童子收回目光,微微一笑,嘴角外侧各显出一个浅浅酒窝,“这几日,你们存心下山,却又不好向先生张口,可是为这事儿吗?”

张仪略略一怔,点头。

“两位师弟过虑了。”童子的酒窝加深加大,声音却不无揶揄,“鬼谷之中,既没有安门,也没有上锁;先生既未硬请两位上山,自然也就不会扯住两位袍角,不让你们下山。两位师弟想走,随时都可上路,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童子不软不硬几句话,把张仪噎了个上不来气:“这……”

“大师兄,”苏秦抱拳解围,“在下和张师弟并无此意。前几日孙兄下山,我们二人都很难过。方才念及此事,张师弟有所感喟,仅此而已。”

“是吗?”童子转望张仪,“孙膑出山,张师弟是何感喟,可否说予师兄听听?”

张仪略想一下:“飞龙在天。”

童子笑道:“听这话音,张师弟这是困龙在山了。”

张仪又被噎个半死,凭他伶牙俐齿,竟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苏秦只好再度解围:“大师兄,师弟有惑。”

童子两战皆胜,转过头来,笑呵呵地望着苏秦。

苏秦问道:“以大师兄之见,庞兄、孙兄可算成器?”

童子笑道:“当然算了!”

“这……”苏秦略怔一下,“在下和张师弟呢?”

童子连连摇头。

“大师兄,”张仪急了,质问过来,“你凭什么说他们成器,而我们未成?”

“就凭这个,”童子手指二人,“他们二人已经下山,你们二人仍旧待在此地。”

“师兄此话不公!”张仪大声抗辩,“他们下山,是因为他们想下山。我们不下山,是因为我们不想下山!”

“好了,好了!”童子摆摆手,呵呵又笑几声,“本师兄来到此处,不是与你辩论的。要想知道成器与否,你们最好去问先生。”

话音落地,童子站起身子:“两位师弟,请吧。”

苏秦、张仪皆是怔了。

张仪嗫嚅道:“去……去哪儿?”

童子呵呵笑道:“去问先生呀。”

两人自然不敢为这事儿去见先生,因而面面相觑,谁也不肯挪窝。

童子沉脸催道:“先生正在草堂里等候你们,还不快走!”

见童子不是在开玩笑,二人急忙爬起,整过衣冠,跟童子走至草堂,果然望见鬼谷子端坐堂中,玉蝉儿坐在斜对面。童子径走过去,在先生身后稍偏的位置上站定。

二人叩拜,鬼谷子示意免礼,二人迟疑一下,挨住玉蝉儿并膝坐下。

鬼谷子笑吟吟地望着苏秦、张仪,直入主题:“前几日,你二人想必见到荣华富贵了。”

见先生出口即问这个,苏秦、张仪哪里还敢说话,个个将头埋下,惶然失措的样子,就像是闯下大祸的孩子。

鬼谷子不无慈爱地微微一笑:“老朽问你们,是否也想下山?”

苏秦、张仪将头垂得更低。

“怎么不说话呢?”鬼谷子似已揣知他们的内心,不依不饶。

二人越发不敢吭声。

“回禀先生,”童子插进来道,“他们不好开口,童子代答。方才童子去时,两位师弟正在商议何时出山之事。”

“大师兄——”张仪脸色紫涨,急欲制止。

“张师弟,”童子呵呵笑道,“心里有话,该在这里说才是。方才你不是说,你二人的才华丝毫不逊于孙膑和庞涓吗?你不是认定你们二人已经成器了吗?”

张仪大窘,垂头嗫嚅道:“先生,弟……弟子……”

鬼谷子微微一笑,转向苏秦:“苏秦,你是否也是同感?”

“是的,”苏秦老实点头,“看到庞兄、孙兄际遇如此,弟子确有感怀。”

“张仪,”鬼谷子转向张仪,“是则是,非则非,鬼谷之中,用不着藏藏匿匿。”

张仪垂头应道:“是。”

“再说,”鬼谷子接着道,“你也没有说错。就老朽所察,你二人所悟,应该不在庞、孙之下,如果他们算是成器,你二人理当成器。”

苏秦一怔:“先生是说,我们二人尚未成器?”

鬼谷子微微点头:“不是尚未,是远未。”

张仪不服了,抬头辩道:“既然我们不比他们差,先生为何说他们已经成器,而我们远未成器?”

“好吧,”鬼谷子直望过来,“你想知道原因,老朽这就说予你听。老朽问你,如果你二人出山,何以存身立命?”

张仪应道:“我们既习口舌之学,自当以口舌之辩存身立命。”

“口舌有巧有拙,辩才有高有低,老朽再问,你二人辩才如何?”

张仪不假思索:“巧设机辩,无理亦胜三分。”

鬼谷子摇头:“此辩可以说人,不可以说家。”

“那……”张仪接道,“出口成章,言必成理,自圆其说,滴水不漏呢?”

鬼谷子再次摇头:“此辩可以说家,不可以说国。”

张仪急了,抓耳挠腮,有顷,侃侃陈辞:“察言观色,趋吉避凶,择善者而说之,择不善者而避之。”

鬼谷子又是摇头:“此辩可以说国,不可以说天下。”

张仪大惊,目视苏秦,见他也是目瞪口呆。

鬼谷子笑问二人:“你二人还有何辩?”

张仪、苏秦皆是摇头。

“呵呵呵,”鬼谷子呵呵连声,“还要再问答案吗?”

苏秦、张仪又是摇头。

“你们嘴上不问,心里却是不服,”鬼谷子依旧微微笑着,慢悠悠道,“老朽这就告诉你们。器有大小,术有专攻。庞涓、孙膑所习,皆为兵学。兵学之要在于应对天下战争。天下战争,皆可具体为事,是以兵学亦称事学,有战即事来,战毕即事去。口舌之辩却是不同。口为心之窗,舌为心之声,口舌之要在于应对天下人心。善于口舌者,首服人心。而人心瞬息万变,根本没有规矩方圆可循。”

苏秦听得入迷,急不可待地问:“请问先生,如何方能服心?”

鬼谷子应道:“若要服心,首要入心。言语入心,小可心想事成,大可化干戈为玉帛;言语不入心,小可反目成仇,大可伏尸累万,血流成河。”

张仪急问:“如何做到入心呢?”

“把握命运。”

二人陷入苦思,有顷,苏秦抬头:“这……弟子愚笨,还请先生详解。”

“所谓命运,”鬼谷子开解道,“可分三类,一是个人命运,二是邦国命运,三是天下命运。把握一人命运者,可入一人之心,服一人;把握邦国命运者,可入一国之心,服一国;把握天下命运者,可入天下之心,服天下。”

苏秦埋头又想一时,仍是不解:“请问先生,三类命运是一样的吗?”

鬼谷子连连摆手:“要是一样,就不是难事了。这么说吧,就一人而言,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是运;就邦国而言,周边环境是命,所逢天时是运;就天下而言,所处天时是命,天下大势是运。《周易》之所以占往察来,是因其演绎的是命运的生息转化之道,是以知《易》可知天下。”

张仪问道:“请问先生,弟子如何才能把握天下时运?”

“审时度势!”鬼谷子一字一顿,“换言之,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

张仪追问:“何为天下时势?”

“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风向是时,因风而动的潮流是势。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时用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鬼谷子高瞻远瞩地道出这番宏论,苏秦听得呆了,好半天,方才问道:“请问先生,如何做到知时识势,因时用势?”

“明日晨起,”鬼谷子缓缓起身,“你们可随老朽前往猴望尖,站在那里,你们就都知道了!”转对玉蝉儿,“蝉儿,陪老朽谷中走走。”

玉蝉儿起身,搀上鬼谷子的胳膊,缓缓走出草堂。

回草舍的路上,苏秦、张仪一前一后,双双耷拉着脑袋,每一步似有千斤重。

整整一个下午,苏秦一直躺在榻上,两眼死死地盯着天花板,真像一具僵尸,只有两只大脚丫子无意识地碰来碰去。

迎黑时分,张仪推门进来,在屋中转有不知几圈,终于停住步子,长叹一声:“唉,苏兄你说,学问这东西,还有个底吗?鬼谷里用功四年,本以为熬到头了,让先生这么一说,嗬,原来这只是个开端!”

苏秦依旧将两眼盯在天花板上,毫无反应。

“唉!”张仪发出一声更长的叹息,“夏虫不知秋草,张仪服了!”

又闷一时,张仪将脚猛地跺在地上,仰天叫道:“服了,服了!张仪真正服了!”

溪边小路上,玉蝉儿搀着鬼谷子,越走步子越慢。

鬼谷子停住步子,笑吟吟地望着玉蝉儿:“蝉儿,你心里好像有话要说。”

玉蝉儿亦回一笑:“回禀先生,蝉儿有一事不明。”

“哦,”鬼谷子依旧微笑,“何事不明?”

“去年庞涓下山,先生没说什么,听任他去了。今年孙膑下山,先生仍旧没说什么,又听任他去了。张仪、苏秦想下山,先生为何却要说出这番话来拦阻?”

“方才老朽已经说了,庞、孙二人只是谋事,苏、张二人却要谋心,蝉儿难道没听明白?”

“这是先生故意说予苏秦、张仪听的。兵学涉及方方面面,上至国君,下至兵卒,哪一人都有心,哪一心都得服。仅是谋事之说,断非先生本意。”

鬼谷子凝视玉蝉儿,点头赞道:“蝉儿,你能想至此处,实令为师欣慰。”走到溪边一块巨石上,目视溪水,沉吟良久,长叹一声,“唉,随巢子说得不错,天下不能再乱下去,而要结束这场乱象,必须经由大智慧之人。”

玉蝉儿眼睛大睁:“先生是说苏秦、张仪?”

鬼谷子点头。

“就他俩——”玉蝉儿不无疑惑地望着鬼谷子,“能行吗?”

“是的,”鬼谷子又出一叹,“眼下还不行,这也是老朽拦阻他们的原由。可时运所推,此二人责无旁贷。”

玉蝉儿心头一震,沉思许久,抬头又问:“依先生之见,天下乱象,当如何收拾?”

鬼谷子长吸一气,又缓缓吐出,目视远方:“天下混乱,皆因势生。势众必相冲,势乱必相混。乱势冲混,天下如何能治?若欲收拾天下乱象,使世道安泰,当从根本着手,驱使乱势归一,一统山河。”

“如何方使乱势归一呢?”

“蝉儿所问,正是苏、张二人欲做之事。”

玉蝉儿惊道:“先生,此等大事,需中流砥柱之力,苏秦、张仪他们……有吗?”

“这就要看二人的造化。”鬼谷子缓缓说道,“不过,依老朽观之,二人虽无中流砥柱之力,却有两件宝物甚是可贵,一是浩然正气,二是智慧过人。有此二宝,当可引领众势了。”

玉蝉儿惊讶地望着鬼谷子:“浩然正气,张仪也有?”

“是的,”鬼谷子点头,“就在他的精髓里。不过,他的这股正气,若无苏秦,或难冲出。一如庞、孙,苏、张二人亦当是相知相争,相辅相成。”

听闻鬼谷子这席话,玉蝉儿如拨云见日,心底澄明,点头道:“苏、张二人果成此功,当是天下之福。”又顿一顿,抬头望向鬼谷子,“只是,纵使苏秦、张仪有所造化,能够引领众势,这个纷乱天下……真能一统吗?”

“应该能的。”鬼谷子郑重点头,“方今天下乱势横冲,乱象纷呈,皆是虚像。若以慧眼视之,天下大势只有一个趋向,就是一统。”

玉蝉儿恍然悟道:“先生是说,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苏秦、张仪如果出山,不过是顺势导势而已。”

“正是。”鬼谷子缓缓说道,“乱势横冲,恰如江河横流,若不导之,必将泛滥成灾。苏、张二人若能顺势利导,就可控制乱势,使万流归川,至海为一。”

“蝉儿仍有一惑,”玉蝉儿思忖有顷,眼睛再次望向鬼谷子,“假如实现一统,请问先生,天下真的就能国泰民安吗?”

“唉,”鬼谷子仰望苍天,长叹一声,“老朽心愿如此。有朝一日天下归于一统,是否真能国泰民安,实非老朽所能料定。要看天意啊!”

翌日晨起,猴望尖顶,天高云淡,寒意袭人。仙风道骨、白眉慈目的鬼谷子神采奕奕地率先登上崖顶,苏秦、张仪、玉蝉儿、童子四徒紧跟其后。

鬼谷子引领四人绕尖顶转一圈,径至崖前巨松下面,并膝坐在悬崖边上。众人纷纷在他两侧并膝坐了。师徒诸人放眼望去,但见远山近谷,霞光辉映,林海枫浪,晨雾锁谷,层峦叠嶂,群峰咸伏。

诸人望了一阵,鬼谷子将头转向张仪,沉声问道:“张仪,你可看到什么?”

张仪应道:“回禀先生,弟子看到远山了。”

“远山如何?”

“层峦叠嶂,飞云盘顶,若隐若现。”

鬼谷子将目光移向苏秦:“苏秦,你可看到什么?”

苏秦应道:“弟子看到崖下的深谷了。”

“深谷如何?”

“为晨雾所障,隐隐约约,弟子看不真切。”

鬼谷子转向玉蝉儿:“蝉儿,你又看到什么?”

玉蝉儿的眼睛半开半阖:“蝉儿看到远山之巅有棵巨松,深谷之下有条小溪。”

鬼谷子点点头,转向童子:“小子,你都看到什么了?”

童子二目全闭:“回禀先生,童子看到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

鬼谷子微微一笑:“你小子倒是眼尖,说说都有什么好玩的?”

童子依旧闭着眼睛,缓缓说道:“蝉儿姐看到的那棵松树上有白鹤三只,一鹤口中衔鱼,二鹤鼓翅伸嘴,欲争抢之;谷底小溪边有小鸟两只,正在欢叫跳跃;近旁草丛隐一青蛇,正引颈企盼,欲跃而啖之——”陡然顿住,神情凝滞。

张仪、苏秦皆吃一惊,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望着童子。

张仪注意到童子根本没有睁眼,说话像在背书,如发现作弊似地嚷叫起来:“大师兄,没有看到就是没有看到,编什么故事?”

童子似是没有听见,依旧全神贯注,有顷,陡然叫道:“先生,蛇扑中了,小鸟正在扑腾呢!”

张仪大笑起来:“我说大师兄呀,你这越编越邪乎了。蛇在哪儿,也让师弟看看!”

童子依旧闭眼,但伸手指向崖下一处地方:“就在那儿!”

张仪伸头望去,依然是白云锁谷,莫说是小鸟,即使玉蝉儿所说的小溪,也不见踪影,呵呵笑道:“崖下除去云雾还是云雾,哪来什么蛇扑小鸟?”

鬼谷子不动声色:“张仪,你是用什么看的?”

张仪应道:“回先生的话,弟子是用眼睛看的。”

鬼谷子转对玉蝉儿:“蝉儿,你是用什么看的?”

玉蝉儿应道:“弟子是用直觉看的。”

鬼谷子转向童子:“小子,你呢?”

童子应道:“童子是用心看的。”

张仪、苏秦看看玉蝉儿,又看看童子,陡然明白原委,真正服了。

鬼谷子微微一笑,转向张仪:“张仪,这下明白了吧。用肉眼,你可看到眼前之物;用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