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庆一笑,“大哥辛苦了。”

又压低声音道:“两位监军大人那边准备好了么?”

陈忠有些不爽,低声道:“早就准备好了。一盘咸鱼煎鸡蛋,一盘蒸腊肉,还有骨头汤和白米饭。”

李元庆点了点头,忽然一笑:“走,大哥,咱们去跟儿郎们一起吃饭。”

陈忠一笑,“走。”

**************************************************************

第265章 狗子哥,啥东西这么香哩?

~~~~~~~

谁都不是傻子。

监军大人们吃什么,很多士兵们或许没有见过,但起码都听说过。

加之李元庆的刻意,每次,火兵们为两位监军大人做好饭食之后,都不会避讳众人,反倒是有些‘显摆’的意思……

这一来二去的,监军大人们的饭食,也成了士兵们闲暇时候的一大‘谈资’。

按照此时复州城的粮草贮备,李元庆和陈忠,就算天天想吃小灶,也不是难事。

但事实却是,每到饭点,李元庆和陈忠,基本都会和士兵们一起用餐。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且不说这两支军队,都是李元庆和陈忠一手带出来,就在这潜移默化的细节之间,两位监军大人想跟李元庆和陈忠争,就算他们有皇上的大义,那又能怎的?

此时,长生营和陈忠部的士兵们伙食都保持着一致。

每人一碗骨头汤,飘满了肥油,还有少许碎肉,粗面馒头3个,咸菜一份,青菜少许。

主食是这些,但肉汤却可以续量,每人可喝三碗。

战兵们,则是在这基础上,再加上二两肉,一个菜窝头。

至于军官们和李元庆、陈忠,也都是战兵的规格,没有丝毫的特殊。

这个时代,因为物资贫瘠,并不像是后世,人们都爱吃精肉。

反倒是因为油水不足,人们对肥肉情有独钟。

之前李元庆两部攻克复州城时,后金守军的家小、包括牛羊牲畜,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加之从长生岛运来的腊肉、鲜肉、咸鱼、鲜鱼等各种贮备,还相当充足。

加之此时已是初春,李元庆甚至特地令火兵和辅兵在城里的空地里开出了不少菜地,就种最简单、也是成熟最快的青菜。

毕竟,李元庆从后世中走来,深知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像是后金的士兵,包括女真人和蒙古人,他们常年以肉食为主,在力气上,在血性上,甚至是性格的凶狠性上,都要胜过明军这边很多。

但事实却也是,这些后金的士兵们,大多寿命都不会太长,哪怕是费英东、安费扬古这种后金贵族,也就五十出头,就去见他们的长生天了。

这还是自然死亡。

这看着说起来很大,但具体到实际,效果也很明显。

如果士兵很少吃青菜,缺乏维生素,一旦受伤,伤口愈合就会很慢,很有可能,一点小伤,就会要了人的性命。

大明虽是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但对李元庆而言,都是炎黄子孙,都是汉家儿郎,不论他是贵是贱,不说平等,起码,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

在可控的范围内,李元庆自是不能让儿郎们因为一些小事儿而送命。

甚至,李元庆也曾考虑过,保证士兵们在早餐的时候,能有两个鸡蛋,一杯牛奶,促成更科学的饮食习惯。

只可惜,此时李元庆财力低微,长生岛初步兴起,想要达到这个程度,还很难做到。

不过,此时两部儿郎的伙食看似简单,却也比城头下那些后金杂役的强出百倍了。

随着风势,浓浓的肉汤香味,飘散到城头下方,引得这些后金杂役们纷纷伸长了脖子。

这些杂役大都是汉人,只不过,他们比寻常的汉人奴隶要好一些,大多是包衣,小包衣,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财产,但还是他们女真主子的附庸奴才。

“狗子哥,你闻闻,明狗子吃啥呢?怎么就这么香哩?俺还从来没有闻到过这么好闻的香味呢。”

一个十七八岁的汉人包衣,躲在土墙掩体之后,伸长了脖子,看向城头方向,对身边一个二十七八的汉子道。

这被叫做‘狗子哥’的汉人用力伸长了鼻子闻了闻,又咬了一口手里的干巴干粮,有些陶醉的道:“闻起来,好像是猪肉汤,但似乎又有一点羊肉味,但羊肉也不能这么鲜啊?难道,他们在汤里还放了咸鱼?”

狗子哥说着,眼睛不由一亮。

这些汉军旗的杂役,除了一少部分大包衣,是沈阳、辽阳时候便投靠了后金,算是后金的既得利益阶层,其他大部分,都是海州、盖州、复州、金州这些南四卫出身。

南四卫因为靠近海边,大家对大海都不陌生。

老百姓在平日里逢年过节、要吃肉的时候,也习惯在各种肉类里加上一些鱼类提鲜。

其实华夏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说的很明白了,一个‘鲜’字,是由‘鱼’和‘羊’组成。

狗子哥是盖州卫海边的渔民出身,加之他自幼鼻子便灵性,被人叫‘狗子’,他一闻便闻到了其中奥秘。

“狗子哥,猪肉汤?这,这是个啥味道来着?俺好久都没有吃过了啊。你能给俺说说嘛?”这小伙儿用力咬了一口手里的干巴的干粮,口水都要流出来,竟自看向狗子哥。

狗子哥也陷入了缓缓的深思,“哎呀。说起来,俺也好久没有吃到肉汤咧。上一次吃,还是万历爷的时候。哎。该怎么说呢?”

狗子哥绞尽脑汁,想要形容记忆里的味道。

自从天启元年下半年、南四卫被后金攻克以来,所属的汉民,除了少数有幸成为大包衣的,大多数人,都彻底沦为了后金的奴隶,甚至是比深山老林里的披甲人还要低等的奴隶。

他们不仅要帮女真主子们打猪草,筹集马粮,自家的粮食产出,牲畜产出,更有多半,要上交到女真主子手里。

平时还好一些,勉强还能维持。

但像是此时这种战时,他们不仅要上交家里的大部分财产,青壮还要跟随女真主子出征,被充作一线的炮灰。

菩萨保佑、有命活下来的还好,若是运气不好,丢了小命,老婆孩子、房产田地是别想了,很快就会沦为别人的私产、玩物。

加之现在老奴对汉人的高压政策,也促使辽地越来越多的汉人百姓,逃亡皮岛,逃亡旅顺,逃亡长生岛,逃亡登莱。

而此时,女真主子们回营烤肉吃,他们,却只能在明军的火力底下,吃些干豆子夹杂着一点点粗粮压制的干饼子,简直就像石头一样硬,硬的直咯牙,甚至连口水都没有。

不过,想起家中的老婆孩子,想起祖辈传下来的家业,大多数人,总是愿意往好处想,只要坚持着,总是能活下去的,他们一定能回去再见到他们的老婆孩子。

此时,狗子哥看着他这远房堂弟期待的目光,好不容易,终于想起了形容的办法,“四伢子,你想没想起前些时候过年的时候,哥哥从地里套住的那只大田鼠?”

“大田鼠?”

四伢子稚嫩的眼神不由一亮,片刻,却不爽的道:“狗子哥,那田鼠是不小,可肉是忒少了。我就吃了一小口,还没尝出是啥滋味呢。哎。”

狗子哥忙道:“四伢子,一口还少么?你哥我只吃了半口。还是带骨头的。等这仗打完咱们回去老家,狗子哥再带去你套田鼠。这回,咱们也学这些明狗子,抓了之后弄条鱼来炖,肯定不比明狗子这猪肉差多少。”

四伢子不由大喜,“狗子哥,那可说好了。回去俺们就去套田鼠啊。”

…………

城头上,李元庆自是没有心思理会底下这些汉军旗杂役的心思,虽都是汉人,但在事实上,双方就是敌人。

李元庆在后世时,就有些民族主义的倾向,但这不代表,他就是傻子,什么人都能接受,分不清楚境况。

此时,天气还是有些凉的,一碗热乎乎的肉汤下肚,李元庆浑身也渗出了汗珠,神清气爽,笑着对身边的士兵们呼喊:“儿郎们,都吃饱了么?”

“将军,俺们吃饱了。”

“哈哈。将军,这些火兵师傅的手艺又有长进啊。这汤真是太好喝了啊。”

“……”

看着身边这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孔,李元庆也忍不住露出了轻松的笑意,“既然吃饱了,就得准备干活了。都给老子收拾利索了。”

“是。”

平时的严格操练,士兵们早就形成了本能,纷纷排队,将吃饭用的碗筷,整齐的放到筐子里,由火兵带去统一洗刷。

在长生营的战斗序列中,火兵非但不会低人一等,反而跟战兵待遇平齐,在军饷上,他们还要稍稍高出半级,享受小旗的待遇。

民以食为天。

对于战斗序列的军队而言,吃饱喝足,更是尤为重要。

李元庆对这个细节,可不敢有丝毫马虎。

火兵的待遇好,危险系数又不大,在长生营中,确实是个好差事,但其‘政审’工作,却也是相当严格。

除了三岔口就跟随李元庆的老兵,现在有新兵想要加入火兵,必须有千总以上军官进行担保。

吃饭大概用了一刻钟,随着火兵们将东西收拾利索离去,城头上又恢复了肃杀的气氛,秩序井然。

这时,对面的后金战阵方向,也有了动静,人呼马啸,烟尘翻滚,调动不断。

李元庆和陈忠也来到了垛口之后,仔细观察着后金军的动向。

陈忠舒坦的打了个饱嗝,“元庆,狗日的皇太极还不死心啊。看来,下午还要再干一场了。”

李元庆一笑。

从城下的杂役兵没有撤走,李元庆就明了,这第一天的攻势,皇太极绝不会就这般善罢甘休。

只不过,他比寻常人更为果断,拿得起、放得下,无论进攻还是撤退,丝毫不拖泥带水。

但李元庆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不由笑道:“大哥,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上午才百来级鞑子首级,还不够咱哥俩升官发财啊。”

陈忠不由大笑,“说的也是。有如此犀利的长枪兵在,就怕狗日的不来啊。”

但说着,陈忠却是一愣,“元庆,你看那边,狗日的红布下蒙着的是什么鬼?”

李元庆忙顺着陈忠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面色不由大变。

***********************************************************

第266章 杀器?陪练?

~~~~~~~

大概在四百来步之外,后金战阵一侧。

在几辆牛皮战车之后,几十匹骡马,正费力拖拽着五六架庞大无比、被厚厚红布遮盖的大家伙,排列开阵势。

旁边,一群服饰色彩鲜艳的后金贵族,正在旁边指指点点。

“这些狗日的杂种。好歹毒的心那。”

李元庆不由狠狠的啐了一口,几乎不用猜,他已经意识到了这红布下蒙的是什么。

“来人。快。国山,小孔,你们亲自去。去找沙袋装泥土来。越多越好。除了战兵,所有人都去。快快快!”

眼见李元庆突然发作,黄国山和孔有德哪敢怠慢,赶忙招呼亲兵去做。

陈忠想说些什么,李元庆却一把扯住了旁边他的亲兵头子陈长友,“长友,你也带人去。快。不管用什么办法,我只要沙袋。”

陈长友被李元庆这般粗鲁的动作吓了一大跳,忙看向陈忠。

陈忠根本想都不想,狠狠在陈长友的脑袋后面来了一巴掌,“长友,你他娘的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元庆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是。”

陈长友哪还敢怠慢,赶忙匆匆带人下了城。

身边,看到李元庆眼睛都开始变得血红,陈忠小心问道:“元庆,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元庆这时已经冷静了一些。

依照皇太极的精明,他怎的可能想不到沈阳城头上的红衣大炮?

当年,正是李永芳买通了沈阳城头的大明炮手,将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戚继光的最后浙兵,轰成了肉泥,导致明军在辽中全线溃败。

怪不得这狗日的拖了快一个月,才开始攻城,感情,他是等着这些东西运过来啊。

李元庆这时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极,这厮,的确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大哥,你看到了么?那应该是红衣大炮。如果我没猜错,这必定是从沈阳城刚刚运过来的。”

“红衣大炮?”

陈忠不由也被吓了一跳,却道:“元庆,这,这红衣大炮是个什么玩意儿?”

李元庆不由一时无语。

但想想也释然开来。

陈忠一直跟随毛文龙在阳这种小地方,即便是毛文龙被贬到了辽阳赋闲,他和张盘这些人,还在基层一线,后来从广宁出,又一路跟随毛文龙出征,并没有太多机会,真正从高层面领略辽地的军事布局。

不说陈忠了,便是李元庆这个沈阳出身的地道沈阳人,却也没有见过沈阳城的红衣大炮。

正如后世那句话,‘一把手~枪,在一个孩子的手里,它只不过是一个好玩的玩具,而在一个成年人手里,他才会变成真正的凶器。’

此时,陈忠这些将领们,虽然实战经验很足,但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经历过像是萨尔浒、沈阳这样的真正的大场面,加之科技的限制,他不知晓红衣大炮的威力,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元庆忙仔细对陈忠解释道:“大哥,这红衣大炮,着实是大杀器。比咱们寻常的土炮,威力要甚出十倍。我担心,狗鞑子用红衣大炮轰城,咱们这边很可能出现混乱。不行,沙袋必须要迅速,我亲自去督促。”

李元庆说着就要离开,陈忠忙一把拉住了李元庆,“元庆,你先别急啊。看他们这样子,一时半会儿应该还弄不好。城里面房子都被咱们拆了,沙土袋不难弄。咱们还需先稳住军心。”

陈忠虽然不知晓红衣大炮的威力,但毕竟是常年领兵的一线将领,李元庆描述虽简单,但他却很快就明了了,这种东西,绝不容小觑。

但此时李元庆有些慌了神,陈忠只得先稳住李元庆。

听陈忠这般说,李元庆也冷静下来。

他知晓红衣大炮的威力,但士兵们却知晓的不多,看远处的模样,后金军要调式好,至少还要半个时辰。

这些时间,足以够明军在城头上堆积起沙袋墙防御了。

而且,按照后金军的文明程度,他们必定也不会有李元庆最害怕的开花弹。

若是实心弹,便只是铁球本身的威力,就算有压迫性的效果,但只要沙袋墙的缓冲堆积起来,这并不致命。

此时,两人合作的优势也显露出来,能取长补短。

面对这种突发状况,便是李元庆是穿越者,也差点耐不住性子。

关键还是复州城太重要了,李元庆绝不能容许复州城有半点闪失。

“大哥,我没事。狗日的,居然敢用红衣大炮对付老子,老子早晚要十倍、百倍的奉还回来。”

看到李元庆恢复了正常,陈忠不由大喜,“对,元庆,就是这么个理儿。咱们有今天上午的大胜,怕他个球。”

“嗯。”

李元庆忽然一笑,用力点了点头。

他无意之间,又改变了历史。

在华夏的历史上,真正将红衣大炮运用到极致的,还要属袁督师。

有史料记载,宁远之战,有炮弹甚至直接击中了老奴,直接导致了老奴的死亡。

但李元庆对此却有些否认的态度。

依照红衣大炮实心弹的威力,若是击中了人,哪怕是稍稍砸到一点,不说直接致命,至少也会去掉七八成生气。

但老奴却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挂掉,这说明,他还撑了一段时间。

依照老奴六十多的小体格,若真的被红衣大炮击中,怎的可能还活这么久?

总不能袁督师的红衣大炮是假冒伪劣产品吧?

而另一个对红衣大炮极为推崇的,却是皇太极的孙子,奴酋康小麻。

在汤若望的帮助下,康小麻制造了不少的红衣大炮,在之后平定三藩和宝岛的过程中,出力不小。

但此时,皇太极居然将这东西,直接用上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辽地的战争,水平更高了,武器手段更加多元化。

八旗铁骑的勇武,基本不用太多描述,他们是现在整个东亚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最强大的存在之一。

而在陆军步兵方面,他们竟然也能进化到这个程度,着实是给李元庆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这就像是拳击选手的陪练。

如果你的陪练一直保持着高水准,那你的能力也一定会持续保持着高水准。

而李元庆也丝毫不会畏惧后金这么快进入到了火器化的状态。

论玩火药,华夏人,汉人,才是天下的正统。

正如同后世奔驰调侃宝马那句话,‘没有你的那30年,真的很寂寞。’

李元庆反倒害怕皇太极这厮不够强,不精打,否则,他拿什么来取战功?麾下儿郎们,又如何升官发财?

而只待这个陪练对手差不多合格了,也就是李元庆真正势成之时。

到那时。

别说区区李闯、献贼之流了,什么倭国小鬼子,安南猴子,佣人岛国,包括一直窥视辽阔西伯利亚的老毛子,甚至后世一直自居为‘西方世界’的列强头子们,怎的能让他们舒坦了?

十七世纪,或许是属于海洋的时代。

但正如后世元首的嚣张,这个世界真正的统治者,还是陆军。

李元庆今年只有23岁,他还有大把的青春年华。

当年,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家族的子孙们能做到的,未必,他就做不到……

陈忠有些不明白,李元庆刚才还急切暴躁,此时反而却气定神闲,充满火焰般旺盛的斗志,忙道:“元庆,在想什么?”

李元庆一笑,“大哥,我在想,咱们得好好谢谢皇太极才行。等什么时候把这老小子抓住了,我要请他吃顿饭。”

“……”

陈忠一时有些跟不上李元庆的节奏,不由苦笑。

他这个兄弟,什么都好,就是脑子太快了,他极力想追,却怎么也无法追上。

两人在这说话的功夫,底下,已经有大批的亲兵、辅兵扛着沙袋上来。

言语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却必须要重视敌人。

此次是李元庆真正面对红衣大炮的第一战,怎敢怠慢?

忙大呼道:“把沙袋摆到垛口下面堆砌来,越多越好。快。中间和后面墙根也来一些。尽量均匀一点。给儿郎们留下藏身空间。”

陈忠很快也领会了李元庆的意思,也在一旁亲自指挥。

两个主将都这般,士兵们怎敢大意?

纷纷更加卖力。

这时,魏良和张启亮也发现了上面的动作,犹如老鼠出洞般,小心从城门楼子里探出了头,观察着这边。

一看亲兵、辅兵们都在疯狂搬运沙袋,魏良脸色不由一变,“李将军,这,这是怎的了?”

李元庆一笑,“公公,您看那边,皇太极这狗杂碎好像弄来了红衣大炮,卑职必须尽快加固防御,确保复州城万无一失。”

“什么?红衣大炮?”张启亮不由低呼一声。

陈忠不知道红衣大炮的威力,儿郎们也很少知晓,但魏良和张启亮都是宫内出身,来辽地时也经过了恶补,他们又怎的能没听过威震天下的红衣大炮?

魏良站都有些站不稳了,忙道:“这,这,李将军,鞑子居然有这等利器?这城还怎的守?”

张启亮也是满脸关切的看向李元庆,期待着李元庆的答案。

李元庆故作紧张的将两人拉向了城门楼子里面,低声道:“两位公公,小点声哎。万一被儿郎们听到,影响了军心,那可就大大不妙了啊。”

两人也反应过来,赶忙小心闭住了嘴巴。

片刻,魏良细声细气道:“李将军,这,这该如何是好啊?这城……”

李元庆低声道:“两位公公且安心。鞑子虽有红衣大炮,但数量应该不多。卑职这边已经有了准备,问题应该不大。他们应该马上就要发动进攻了。这炮弹可不长眼。两位公公不若先去底下休息。否则,万一……卑职,卑职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

第267章 炮击

~~~~~~~

打发走了两位监军大人,李元庆迅速投入到了一线的布阵指挥中。

俗话说得好,‘没有见过猪肉,却也见过猪跑’。

后世,李元庆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媒体对国外战争这方面的报道,大量影视资料,包括一些技术分析,他却知晓不少。

炮火的最可怕威胁,并不是直接击中人,因为这种可能性很小,而是炮弹炸裂开的碎片威胁。

此时,红衣大炮是实心弹,便不存在这种碎片威胁,但这种冲击力形成的弹跳力,却同样不容小觑。

在后世时,东欧一些有战争的国家,他们的防御措施其实并不复杂,在掩体工事上面,覆盖上大量的橡胶轮胎,沙土袋。

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但在遇到爆炸时,却能吸收掉大部分的爆炸和碎片威力。

至于非洲的一些穷国,搞不起橡胶轮胎,便只能用沙土袋了。

包括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也没有那么发达的防御条件,但土办法沙土袋,却同样管用。

此时,复州城本身的防御结构,已经足够坚固。

城门早已经被砖石封死,城墙各处破损、缺损,也早已经被补的结实。

城墙本身的厚度,至少在七八米以上。

红衣大炮究竟不是米军的穿刺性导~弹,李元庆并不怕他们能直接把城墙炸开口子。

此时最需要防御的,是炮弹本身产生的弹跳力伤害,以及鼓舞军心。

很快,城头上已经堆起了三排沙土袋墙,从前面的垛口,到中间空地,以及城墙内侧,三堵沙土袋墙的后面,都留下了一米来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