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就在整个明军战阵都飘起了一丝轻松气氛的时候,后金军战阵却突然又有了动作。

他们纷纷从灰尘爬出来,又重新开始朝着明军战阵推进。

诸多明军将官们登时如临大敌,纷纷招呼起麾下各部的儿郎,各式火器,继续对后金军开始进行打击。

而后金军方面也不甘示弱,大量纷飞的火箭,不断顺着风势涌向明军战阵,原本有些稀松的战场局势,瞬时又开始紧绷了起来。

高台上,袁督师也进入了兴奋点,两只拳头紧紧握起来。

只要后金军战阵再敢往上一点点,他就要令早已经埋伏在左翼的祖大寿部出击了!

之所以不再用满桂和候世禄两部,袁督师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毕竟,此时的鞑子并不多,看这模样,能战者,也就有个三四千人。

这般态势,若是将满桂和候世禄顶上去,保不准啊,两人就能立下大功啊!

某种程度上来讲,满桂和候世禄两部立下功绩,自然也要算到他袁督师的头顶上,毕竟,他袁督师是蓟辽总督,又全权负责这次京师防御战的指挥权。

但~~,嫡庶毕竟有别啊!

本来此时明军的士气就不振,尤其是他袁督师的声望已经是岌岌可危,若是再寒了祖大寿的心,那他袁督师,又该如何立足?

但令袁督师失望的是~,双方的激烈对攻,只持续了不到一刻钟,很快便结束了。

来的快,却也是快。

因为后金军重重的‘乌龟壳子’,明军的火器攻势并未对后金军造成太大的杀伤,但~,后金军的火箭雨,却是又让明军战阵陷入了不少混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顺风打逆风,移动阵地打固定阵地,火攻这手段,简直是百试百灵啊!

即便这些火势,不能对明军造成太多伤害,但~,给明军制造相当程度的混乱,让明军手忙脚乱,却是非常的容易。

袁督师简直气的要骂娘啊!

若他娘的再继续这般下去,这仗还怎么打?

怕还没到决战时,明军主力就要这般生生的被狗鞑子给拖死啊……

有了这几天临阵的经验,袁督师的整个军事素养,也在飞速的提高着,他的整个大局观,比之刚开始时,已经是好了不少。

这般下去,肯定不行!

这仗打得不好看、无法对崇祯皇帝和朝廷交代不说,很容易,就会陷入泥潭,产生大变故啊!

他袁督师虽然自大,可也绝不敢拿着他的身家性命和前途当儿戏啊。

必须要想办法改变!

只是,后金军直接在明军的眼皮子底下,突然又缩进了乌龟壳子里,袁督师就算急,却也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有着昨天满桂和候世禄的经验,袁督师深深明白,后金军这乌龟壳子相当坚硬,布局非常严密。

哪怕是关宁军的精骑冲进去,怕也绝讨不了太多便宜!

骑兵要出击,只能是等到这些后金军撤退的时候!

否则,就算是学着昨日满桂和候世禄标枪、飞斧雨林,也不会有太多的效果。

“诸位,尔等可有什么好计策?攻克狗鞑子这乌龟壳子?”

袁督师转身看向了身边的这几个幕僚。

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在大明,尤其是到了明末,幕僚这种师爷政治,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比如,寻常的武官养幕僚,大多数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把自己搞的像个文化人。

比如,回复上官、朝廷的公函,总不至于太粗暴,不成溜,拿不出门去。

同僚聚会,有个师爷在身边,也能体现自己的气场,装斯文也能装的像。

但文官养幕僚,整体水准,就要比武官高出不少了。

在很大程度上,文官集团的幕僚,不仅要做些贴身秘书的杂活,更是能参与到其中的决策。

当然,武官的幕僚,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参与到很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中,只不过,此时文武殊途啊!

武官的权利,除了李元庆、毛文龙这样近乎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大军头,哪怕是到了祖大寿、赵率教这一级,其实际权利,也是小的可怜,处处都要受到头顶上文臣的掣肘!

而袁督师这几个幕僚,那就更悲剧了……

他们只承担最繁琐的秘书活计,但真正决策,他们却很难参与!

笑话。

他袁督师是何人?

什么事情,他自己不能乾纲独断,还要把权利分给别人?

只不过,在此时~,他袁督师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实在是想不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自然就得用到这帮幕僚了。

他们拿他袁督师的银子,吃他袁督师的饭,自然也要给他袁督师来卖命!天经地义嘛!

此时,袁督师身边这几个幕僚也没有想到,袁督师竟然会突然把话题抛给他们,登时一阵低声议论。

“肃静!肃静!”

袁督师本来就很烦,一听到这小鸡子声音,登时更加烦躁,“刘肥,你先来说!”

“呃?是。”

袁督师身边那胖幕僚,忙小心站出来,恭敬拱手道:“东翁,依学生之见,我大明此时之所以被动。最关键的原因,是无法杀出去,始终被鞑子给限制在阵地内。若……”

“说重点!本官是要你废话么?”

袁督师不由极为不爽的瞪了刘肥一眼。

“呃?是是。”

刘肥忙小心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小心道:“东翁,此时,我明军主力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杀不出去,同时,也没有重型武器,将这些鞑子压下去。使得这些鞑子,始终缩在战车、沙土袋之后,毫不畏惧的与我明军主力对峙。学生观~,之前,那些鞑子的黑陶罐好像效果不错。东翁,咱们何不来的有样学样,也制造一批这种东西,或许~,就能有用呢?”

“嗯?”

袁督师登时一愣,脑海中简直就像是划过了一道闪电啊!

这办法,他袁督师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依照后金军的手段和技术,又怎的可能与京师、整个大明最顶尖的工匠们来相比?

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啊!

片刻,袁督师极为罕见的用力拍了拍刘肥的肩膀,“刘肥。不错,很不错!等下,去本官私人账上,领一百两银子!”

“是,是。多谢东翁。多谢东翁。”

刘肥赶忙欢喜的连连作揖。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他总算能给老婆、女儿买个像样点的小院子了啊。

事急从权。

此时,也由不得袁督师拖拖拉拉,他急急派人将正在前方指挥辅兵、民夫灭火的曹文诏招了回来,低声耳语一番。

曹文诏眼睛不由一亮,登时也是大喜,忙急急离去。

…………

很快,时间已经来到了午时中刻多,太阳越来越毒,但北风依然很大。

明军战阵这边,火兵、民夫们,已经准备好了还算丰盛的午饭,刚要往阵地上端过来。

这些狗鞑子仿似是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登时,又往前顶了顶,继续利用火箭攻势,骚扰明军战阵,明显是不让明军吃成饭!

袁督师简直恨的牙根子都痒痒啊!

他这时也完全抓住了后金军的战略意图,他们就是想骚扰的明军无地自容啊!

“开火!开火!快!快给本官将这些狗鞑子压下去!”

已经疲惫不堪的明军又怎敢抗令?只得强撑着精神,继续与后金军主力纠结在一起。

…………

第1040章 破釜沉舟的袁督师!

~~~~~~

咻咻咻!

砰砰砰砰砰!

嗖嗖……

后金军虽在战术上玩的更溜,但~~,真正论起对火器的操控,对火药的使用,自然还是火药发明者的行家鼻祖汉人。

此时~,后金军明显是骚扰的意味更浓,就是不想让阵地中的明军安安稳稳的吃午饭。

但~,百步左右的近距离,明军的各式火力一开火,他们登时也不敢太多造次了,很快便就乖乖老实的缩回到了乌龟壳子里。

明军战阵这边,这么个打法,将士们虽然是越发疲惫,但这几天的连绵不断的交火,让诸多将士们,对身边火器的操控,也越来越纯熟起来。

神机营虽是以‘大爷兵’居多,但此时只是崇祯二年初,还是有不少人是‘能干活’、也‘敢干活’的。

加之后金军一直没有发动真正意义上的规模性攻势,有这些骨架将士们的带领,身边的大爷兵们气势也被带起来。

层层叠加。

明军整体~,虽是被拖入了这个无尽疲惫的泥潭,但最起码,在短时间,还不至于处于下风。

此时,双方剧烈的交火,也就持续了十几分钟,很快便停息下来。

后金军又继续缩回到了他们的乌龟壳子里,而明军这边,则开始急急的灭火。

城头上,崇祯皇帝这时也看明白了后金军的意图,眉头紧皱,脸色凝峻。

到了此时,几乎一分一毫都未曾拉下,一直处在城头上观战,对于战争,崇祯皇帝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再也不会天真的认为,可能一两次交火,或者说是一两天时间,就能把这些狗鞑子主力击溃,彰显大明王师的荣耀了。

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后金军这层出不穷的狡诈战术,崇祯皇帝心中也明了了,为何~,这么多年了,大明在对阵后金军的战事中,几乎是鲜有胜迹,而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了。

这些狗鞑子,简直是太油、太腻了啊!

莫说是寻常的将官们了,便是他这天子,面对这种事态,一时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

不过,崇祯皇帝也明白,这般耗下去,可绝不是办法。

先不说朝廷的威严、他天子的脸面如何了,单单就是这战事每天的消耗,就已经足够他这天子肉疼的了。

更不要提,京师中百万人,每日吃喝拉撒,那可绝不是小数目啊!

虽说京师中存货不少,但耐不住,每天都是只出不进啊!

仅是这两三天的功夫,京师中的米面价格,至少就翻了一倍多啊……

难不成,真要走到‘临阵换将’的这一步……

崇祯皇帝越想越烦闷,已经有些站不住了。

一旁,王承恩当然注意到了崇祯皇帝的变化,忙小心道:“皇上,您,您若疲累,不若,先去城下休息一会儿。今日,已经有不少阁臣,都回去休息了。皇上,前方有袁督师和将士们顶着,您还是要先保重龙体啊。”

崇祯皇帝本想拒绝,但片刻,却是咬着牙点了点头。

以他这小身板儿,哪怕只是观战,并没有亲临一线,但~,这一站就是一整天啊,加之朝廷内还有千头万绪的杂务,他着实也是有些吃不消了。

片刻,崇祯皇帝道:“大伴,朕去城下休息片刻。你即刻令人传令给袁崇焕,一定要让将士们午饭吃好喝好。”

“是。”

王承恩赶忙点头,招过小太监,急急去对袁督师传令,又小心服侍着皇帝下了城头。

皇帝一离去,城头上,这些留守的大佬勋贵们,登时如获大赦,一阵低声议论纷纷。

这他娘的!

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要是照这模样下去,谁他娘的知道这仗到底要打多久啊!

难不成,三两月的,他们也都在这城头上过活了么?

“袁蛮子此人,真是其心可诛啊!他这是要绑架整个朝廷啊!”

“谁不说呢。这狗杂碎,真是得志便猖狂啊!再这般下去,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就快要毁在这奸逆小人手里了啊。”

“不行!咱们绝不能再这般拖下去了!必须得让天子明白,这袁蛮子是在误国啊……”

“………”

城头上,这些大佬勋贵们三五成群,低声议论不止。

几乎是头一回啊!

无论是仅存的阉党残留,亦或是什么东林、楚党、秦党、西党之流,再没有半点争执,而是史无前例的在最短时间内,便达成了一致的妥协啊!

杨妙才此时正处于广渠门南段末尾。

依照他的资历,自然是没有资格进入视野最好的中段的。不过,因为广渠门的城墙极高,又宽又厚,即便是在这南段,他依然可以清晰的俯览整个战局。

与周围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佬勋贵们不同,因为与李元庆的交情,杨妙才可是亲身经历过战阵的。

对于战争的理解,他也比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佬们要深刻出许多。

到了这时,杨妙才也明白,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有些无法收拾的程度了……

即便袁督师能打赢了这场仗,但~~,他在朝廷的人心,也已经是荡然无存,这简直就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尤其是,照目前这般事态发展下去,打赢这场仗的希望,依然虚无缥缈的可怕啊。

杨妙才忍不住又想起了李元庆。

他已经有快要大半年,没有与李元庆联系了。

虽然杨妙才很明白,李元庆在京师的情报系统极为发达,但~,一直以来,都是情报系统来联系他,他只能是被动接受,而并不能主动去与这个情报系统接触。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李元庆也一直没有给予他杨妙才新的任务,或者,新的战略方向,好像,已经完全把他杨妙才给遗忘了一般,这……

杨妙才眯着眼睛,望着前往灰土底下的后金军乌龟壳,心中一时也有些噪杂。

依照他对李元庆的了解,在这般状态,李元庆又可能会无动于衷、束手待毙?

但~,李元庆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难道,是把他给遗忘了……

又或者说,这是李元庆对他的新的考验……

片刻,杨妙才脑子里忽然一个机灵,仿似一下子抓到了什么!整个人有些萎靡的精神,登时一下子振作起来不少!

他好像已经抓到了事情的主线……

片刻,杨妙才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啊!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李元庆此人,还真是……他怕是早已经将一切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啊……

如此,又还需要他去‘画蛇添足’太多么?

想通了这一切,杨妙才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默默的看向关宁军的主战阵,他倒要看看,这袁蛮子,究竟要凭借什么手段,化解此时眼前的这场大灾局!

这时,崇祯皇帝已经来到了城门楼子之下。

此时,在瓮城内,已经扎下了不少大帐,皆是城头这一众达官贵人们临时休息的后勤补给点。

还有不少是临时公务所用。

毕竟,仗虽还是要打,但整个朝廷,却也不能不转了,总要有人干活的。

这也使得瓮城内相当忙碌。

崇祯皇帝刚要走到瓮城中央,位置最好的他的临时大帐内休息一会儿,却看到,有许多明军将士和辅兵,正在搬着一些黑乎乎的陶罐,急急往城门这边奔过来。

之前,后金军使用这些黑陶罐时,着实是给崇祯皇帝造成了不少的心理压力,简直就有些难以磨灭。

此时~,暮然再看到这些东西,崇祯皇帝的脑子里不由一个机灵。

转瞬,他也好像抓到了什么,忙道:“大伴,快,快派人去问问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王承恩本来也已经疲惫至极。

他毕竟已经快五十的人了,这几天的高强度生活,崇祯皇帝这小年轻都累的要死了,更不要提,是他这一把老骨头呢。

暮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王承恩本来还有些不情愿,正要吩咐小太监去做这活,却突然也看到了这些黑陶罐,不由一个机灵。

忙亲自快步来到了这边,抓住一个神机营把总道:“这,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这把总一看问话的竟然是蟒袍的王公公,登时被吓了一大跳,忙恭敬跪倒在地上,“回王公公的话。这是前方袁督师急要的最新战略物资。是城内工匠们急急临时打造,卑职只负责搬运,暂时也不太明白这些东西的作用!”

“嗯?”

王承恩眉头一皱,刚要说话,这时,城头上却有小太监急急赶过来,低声对王承恩耳边耳语几句。

片刻,王承恩的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缥缈朦胧的笑意,他已经知道这袁蛮子要干什么了!

缓缓、却又重重的点了点头,“将士们辛苦了!杂家会在皇上面前,提及你们的功绩!”

“谢王公公提携!谢王公公提携啊!”

一种将兵登时大喜,赶忙对王承恩千恩万谢。

王承恩笑着摆手,快步离去,忙将事情,对崇祯皇帝小心汇报一遍。

“观战?”

崇祯皇帝眼睛登时一亮,忙道:“快,大伴,咱们现在就回城头!”

…………

此时,城外明军阵地,每当明军稍稍缓过气来,后金军却又是一阵骚扰,绝不会给明军留得片刻喘息之机。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差不多两点半多了,明军主力却一直还没有来得及吃午饭。

大家都已经是饥肠辘辘,极度疲乏劳累,却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是将鞑子的祖宗十八代,都拿出来狂骂,舒缓着心中的极度不满。

袁督师此时也是粒米未尽!

能不能有所斩获,能不能逆转这个大局,能不能证明他袁督师的荣耀,就在眼前的一举了!

他袁督师已经是破釜沉舟了!

即便是这些陶罐的作用不好使~,他也必须要令祖大寿部顶上来,先杀退这波鞑子的攻势了!

本来,这些黑陶罐,是要先被运到城头上,而后,再由城头上顺着绳子放下来,运到明军战阵里。

但此时,因为崇祯皇帝的发话,城门直接被打开,方便将士们运输。

整个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倍!

曹文诏本来就是利索人,皇帝都发了金口玉言,他这边的效率也是直接飞起来。

很快,前方战阵便基本准备就绪,曹文诏也急急赶过来对袁督师汇报,“督臣,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好!好!好!”

袁督师接连三个‘好’字,整个人的萎靡气势登时一扫而空,直勾勾的盯着曹文诏的眼睛道:“文诏!此次,本官就拜托你了!”

…………

回复书友bw_xhua,想法非常好。其实咱们的思路已经有些贴近了。

不过,明末这时代太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小船先解释一下崇祯皇帝的问题。

你得这么想,我们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不同,从小接受到了辩证法,知道反复推敲思考。

但明末,崇祯皇帝就算是贵为天子,却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再者,崇祯皇帝是深宫大院儿里、女人身边长大的孩子,他没有民间的阅历,不可能了解太过深奥的繁琐复杂。

再者,就是个人性格。崇祯皇帝这性子……

篇幅有限,也不能说太多,归根结底,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后,感谢兄台的支持,并提出这么多中肯的意见。

小船现在要去医院接儿子,哎,分身乏术啊

第1041章 将星闪耀!

~~~~~~

自进京之后,曹文诏一直被袁督师倚为心腹。

只可惜,曹文诏毕竟是非将门体系出身,根基浅、底子也薄。

开战这几日,他一直做得是打杂的脏活、累活,功劳没多少不说,万一碰到了麻烦,必定要被推出去背锅。

这其实也是非将门体系出身的九边将官们最大的悲哀……

活没少干,没少操心、没少流血、也没少流汗,但事情完了,功劳没捞到几分,一出了事情,却必定要被顶出去灭火。

归根结底。

非将门将官、与将门将官最大的区别~,便是将门将官们都有底子,有人脉,随便一拉,便能拉起人手、织起网来,从而环环相扣。

而非将门的将官,想要有本部、可用之人,那就是难遇上青天了……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在大多数的固有资源被将门子弟瓜分之后,非将门的将官,又能拿什么,去养活他们最想要的本部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而此时~~,有了袁督师这话,对曹文诏而言,简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简直犹若天籁之音啊!

他又怎的能放过这等机会?

用力对袁督师磕了头、谢了恩,曹文诏急急来到了战阵一线。

此时~,祖大寿携带本部主力,已经去了左翼埋伏,明军战阵的主要守卫力量,便只剩下了宁远中军诸部和神机营主力。

宁远中军这边自不必说,谁人还能不认识他曹疯子?

而曹文诏这几日频繁冲上去灭火,又果断、又卖力,神机营的大爷兵们,对曹文诏的印象也是极好。

曹文诏简单把事情一说,大多数的明军将官们,谁又不肯给他曹文诏这个面子?

很快,整个明军战阵便迅速忙活起来。

黑陶罐的抛射方式,对于明军而言,并不复杂,反而是相当的简单。

此时神机营的主要武器配置,虽是以火器为主,但投石机、投石弩这种利器,还是有不少的。

主要是这些东西造价低、效果也不错,非常实用。

在之前百多年间,京师的几次防御过程,这些东西,都派上过大用场。

只不过,此时大战还没有爆发,这些投石机、投石弩,便都被放到了后面。

此时,如果换做其他人来做这工作,必定要费一番周折。

但曹文诏不仅之前灭火时、给众人都留下了好印象,他还负责着前方各部的伙食分配,说白了,就是万金油的大管家。

加之曹文诏之前在辽地多年的历练,早已经被磨去了凛冽的棱角,他也相当会来事儿。

此时,他并没有一上来就要求多少多少架投石机、投石弩,而是只要了十架,先实验一下。

投石机有些笨重,组装很复杂,但投石弩组装起来却是极为简单,就是一根强壮的牛皮筋的事情。

很快,战阵前方的土墙后、十几步后的空地上,五架投石弩已经组装起来。投石机则还要过一会儿。

曹文诏也不挑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