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庆心中虽也有些震骇,但面上却保持的极为冷静,深深吸了一口雪茄淡淡笑道:“十万大军,皇太极也这牛皮也不怕把天吹破了?他这是连女真娘们儿也算上了?我估摸着,能有个五六万人,已经要撑破天了。”

陈忠登时也反应过来,不由笑着啐了一口,“元庆,你不说,我倒差点被这些狗日的虎了。狗鞑子现在才多少可用之兵?又怎的能一下子出动十万主力?八成啊,辽西的那帮狗崽子满嘴放炮。”

顺子也一下子轻松了不少,“陈爷,辽西那帮狗杂碎,一百鞑子他们也敢吹一千。要真信了他们,那咱们可就傻了。不过,哥,鞑子既然已经出兵,那咱们,咱们该怎么办?”

…………

第1208章 被抽肿了脸的袁督师!

跪求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李元庆笑了笑,“顺子,你小子也老大不小了,儿子都有了。再遇到事情,稳着点。你很怕鞑子么?”

“呃?”

顺子不由一愣,片刻却嘿嘿笑起来:“哥,我怕狗鞑子个球子的。我和弟兄们,就怕他们不来呢。这可都是些真金白银的功绩啊。”

李元庆笑着踢了顺子的屁股一脚,“这就对了。每逢大事要有静气。此次辽西传过来的情报虽不准确,但八成,他们还是要走西线那。”

陈忠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元庆,这些蒙古杂碎,你说他们没用吧,关键时候,他们还真有点用。这一回,先不管鞑子怎么着,必定要给这些狗日的蒙古杂碎长点记性。可惜啊,没有辽西的调令,此时形势又不明朗,这他娘的!”

说着,陈忠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

李元庆笑道:“大哥,老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时,咱们不贸然出动,未必就是坏事。这场仗,应该不会再拉下咱们了。”

陈忠倒吸了一口凉气,却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深意。

去年的京师防御战,因为辽南这边一直与朝廷闹的有些僵,他们辽南后来虽是在东线出兵了,事实上却并未得到朝廷的明令。

但此次李元庆入京,已经与崇祯皇帝达成了新的妥协,在正面战场,辽南诸部,自是有了更深入和更正面的机会。

尤其是此时~,不论是陈忠还是李元庆,已经有几年没有与后金军主力在正面大规模交火,先避一避后金军的锋芒,绝非是一件坏事儿。

想着,陈忠也放松了不少,笑道:“元庆,此事不错。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让关宁和蓟镇先顶一顶,倒也不是坏事儿。只是可惜了,周遭的老百姓啊。”

说倒最后,陈忠颇为用力。

李元庆脸色也有些冷厉起来,“大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有多大的饭量,咱们就去吃多少饭。咱们也只能尽力,让这些老百姓的牺牲,值得啊!”

…………

陈忠和顺子去忙活下一步的具体军务布置,这边,营帐也扎下来。

李元庆却并未直接返回他的大帐,而是靠在战马上,看着天边赤红色的晚霞,久久不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李元庆虽达不到后世金大侠描写的主角的程度,但~,看到大明的百姓,看着跟他同样皮肤、流着同样鲜血的汉人百姓受难,李元庆的心里却依然极不是滋味。

可惜啊。

屁股决定脑袋。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残忍。

士大夫和权贵精英种下的因,却是要平民百姓来承担这个果。

好在~,在此时,他李元庆早已经非当年那个无权无势的小军官,就算明知道结果,却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眼睁睁看着发生,自己只能挣扎保命。

此时,长生营加上陈忠部,再加上陈~良策、张攀两部,凑个五万精锐,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后金的狗鞑子若再想在大明腹地‘七进七出’,恍若无人之境,那是绝别想做梦了。

不过,李元庆心中却有个非常重的隐忧。

此时辽西方面报过来的后金主力有十万大军,虽被李元庆轻描淡写的弱化了,但~~,李元庆却依稀有感觉,皇太极这厮,此次入关,怕绝没有那么简单那!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皇太极和后金军主力纵然有着他们巨大的机动性优势和突击战力,可大明的战略纵深,却是他们望尘莫及的。

李元庆此时虽不能主动出击,但~~,却可以在更广阔、更为清晰的角度,纵览全局,然后~~,直逼腹心。

当然,在此时,李元庆还需要耐着性子,等待前方消息,等待朝廷的调令,等待他一直留在海边的精锐儿郎们,与他的中军汇合。

…………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本是赏花灯、吃元宵,家人朋友聚会,外出游玩的好时机。

但此时,在燕山东路的重要要塞,古人称之为‘卢龙要塞’的喜峰口,却是面临着后金军主力数万大军的围攻。

喜峰口北侧的旷野上,明黄色的镶金王旗大纛下,后金之主、天聪汗皇太极,正在几十名后金王公勋贵的陪同下,淡定自若的观看着前方战事。

此时,若是站在高处望过去,后金军的旌旗战阵简直连绵起伏,一眼根本就不可能望到尽头。

仅是在此时的喜峰口要塞周边,怕便不下五万精锐的真奴主力。

更不要提,周边简直如蝼蚁一般的蒙古杂役、披甲人杂役和汉军旗杂役了。

“呵呵。大汗,不出意外,半个时辰之后,喜峰口可破矣。”

身材比之前要稍稍发福了一些的代善,笑眯眯的捋着下颌修建的极为整齐漂亮的胡须,恭敬的对一旁正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之上的皇太极笑道。

皇太极笑着点了点头,若是没有稀疏的胡须,简直就像是一尊和蔼可亲的弥勒佛,“大哥以为,咱们在大凌河畔的障眼法,能撑的几时?明廷多久才能反应过来?”

代善微微一笑:“大汗,袁崇焕此人,不过豚犬耳。估计,咱们不入关,他是反应不过来的。唯一令咱们真正担忧的……”

代善说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大汗,明廷唯一令咱们担忧的,还是李元庆这边啊。若李元庆再像是上次一样,从背后阴咱们一刀,咱们绝不可不防啊!”

一旁,莽古尔泰也道:“大汗,不只是李元庆,东线,东江那帮狗杂碎,也像是苍蝇一般烦人。咱们此次入关,必须要尽可能加快速度啊。奴才昨夜仔细思量,我正蓝旗,十日之内,拿下宣府,应该没有太多问题。”

皇太极缓缓点了点头,笑道:“东江这边,不足为虑。毛文龙在时,他们不过一帮只会小偷小摸的瘪三而已,此时,毛文龙已经不在,他们又能如何?至于李元庆这边么。”

皇太极眉头微微一皱,但片刻便舒展开来,笑道:“李元庆此时应该刚出京师不久,怕还没有回到辽南。他孤家寡人,又怎可能是咱们十万勇士们的对手?咱们这边,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已经足够了。”

莽古尔泰身边,早已经按耐不住多时的豪格忍不住暴躁道:“汗阿玛,一个月时间,儿臣足可以在明廷的直隶腹地,杀个来回了。到时候,上次被李元庆抢走的女人、钱财、牲畜,儿臣必要十倍百倍的抢回来!”

豪格说完,不远处的阿济格眼睛里也是直冒精光。

上一次,李元庆只不过一次夜间小小突击,就差点要了他的小命儿,这快要一年的时间,他几乎每夜都要从恶梦里被惊醒,现在,终于到了报仇的时候了!

但此时,他还没有说话的资格,只能将愤怒和兴奋压抑在心底。

皇太极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士气这般高涨,是好事情。不过,现在却不能过早的发泄掉。前方战事已经没什么好看的了。通令全军,埋锅做饭。拿下喜峰口后,各旗按照原计划,直逼关内明人腹地。”

“喳!”

身边一众王公勋贵们纷纷恭敬称是,片刻,迅速散去。

但皇太极却并未着急离去,而是又眯着眼睛,朝着喜峰口关塞城墙上观看了一会儿。

这些明军守军,虽还在拼死挣扎,但明显~,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是大金勇士们的对手了。

或许,用不了半个时辰了,再有一刻钟,整个局势就能明朗了。

但战事虽是极为顺利,可皇太极的心里却并没有轻松多少。

去年初开始,天下大旱,后金的核心腹地辽中平原也不例外。

今年年末虽然来了一场大雪,但已经晚了不少,根本无法弥补大金在去年的损失。

哪怕后金国库内,还有一部分余粮,但皇太极却非常明了,这点余粮,实在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若是再没有进账,大金的国运,怕就要危矣了。

好在,这大半年的时间,他已经用强势手段,平息了大金内部的诸多争斗,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到了此次的入关劫掠上。

而年末李元庆的进京,更是给了大金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胜者王侯败者寇!

作为老奴的儿子,作为大金最勇武的勇士,作为真正的长生天之子,他皇太极又焉能不好好把握如此良机?

片刻,皇太极的嘴角边忽然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李元庆,吾倒要好好看看,此次,你究竟要拿什么,来跟吾争!”

…………

大明崇祯三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皇太极亲帅后金军主力八万余人,在蒙古奴才的指引下,顺利攻克明军关防要塞喜峰口。

随即,后金军主力连夜乘机而入,分兵十余路,直扑大明核心腹地!

而宁远城,等袁督师得到了这个消息之时,却已经是正月十六的下午。

来自喜峰口的哨探,跑死了几匹马,拼上了性命,才将这个消息传过来……

更悲催的是,袁督师此时正在关宁军千总级以上军官的军议中,筹谋着应对密布在大凌河一线的后金军主力的‘十万大军’……

当着厅内百多号人,这个消息,简直就像是狠狠的一巴掌,直接抽在他袁督师的小黑脸儿上啊。

袁督师下面不远,祖大寿、左辅、朱梅、吴襄等一众关宁军的主将们,登时也都有些蒙了。

皇太极这一出,何止是抽了他袁督师的小黑脸儿啊。

他们这些主将的脸上,也都是火辣辣的疼啊。

若是让朝廷知道,他们在这种事情上,居然出现了如此大的判断失误,那……

但袁督师究竟非常人,迟疑片刻,他还是迅速稳住了心神,冷冽的扫视着厅内众将,语气极为平缓的道:“鞑子竟然来了个声东击西。诸位,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尔等可有什么好方略?”

…………

第1209章 出轨的历史……

~~~~~~

不容乐观?

此时何止是不容乐观啊。

鞑子十万大军啊。

却是直接在辽西的眼皮子底下,直接绕过了辽西、从喜峰口入了关,直杀向大明的核心腹地,辽西这边简直就被当成了摆设。

最关键的是……辽西去年的粮饷开销,已经接近千万两规模……

此时,能坐在这宁远官厅大堂议事的,谁又是傻子啊。

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他们也都明了,哪怕是袁督师有三头六臂呢,在这般状态,却也绝别想开脱掉这个‘纵敌入关’的大帽子了。

但~,就算袁督师负主要责任,依照这位爷的性子,他们底下这帮‘小喽啰’,还能有的了好?

众将谁又敢在这个时候开口?那岂不是不想活了?

袁督师脚下的上首边,左辅,朱梅,祖大寿,吴襄,谢尚政这些个能在军议中说上话的关宁军‘大山头’,此时脸色也都是极为不好看,说不出的压抑。

皇上和朝廷那边,虽是有袁督师顶着,但这几个伙计心里都明白,他们跟袁督师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他。

一旦袁督师这边出了事情,他们这边的既得利益,必定要重新洗牌。

各人都是辛苦经营了快十年,踩着无数同伴的尸骨,好不容易,才混下了今天的基业,谁又肯轻易交出去?

沉吟半晌,已经成长为关宁最大山头的祖大寿拱手出列道:“督臣,皇太极此人,狡诈如狐,诡计多端。此次,鞑子主力在大凌河流域的佯攻,简直逼真至极。我辽西为保证关宁要害,持稳重防御态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此时,形势虽恶劣,但却远未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以卑职愚见,鞑子既然入了关,下一步的主要目标,必定是京师。只要我关宁军主力,能迅速赶到京师,重创鞑子,解天子危难。卑职想,不论天子还是朝廷,都会理解我关宁苦衷的。”

一旁,左辅也反应过来,忙出列恭敬拱手道:“督臣,祖军门所言不错。关宁要害,重于泰山。鞑子虽是佯攻,但我关宁主力以稳妥为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鞑子此时虽入关,但我关宁主力尚存,远不到放弃气馁的时候啊。”

朱梅也忙道:“督臣,为今之计,时间宝贵,我关宁必须要准备充裕,及时入关勤王,方为正道啊。”

已经升为副总兵的吴襄、升为副将的谢尚政诸人,也分别表态。

众将中间稍微下首些的位置,一身千总官袍、在众将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吴三桂,眼睛微微有些眯起来。

不愧是舅父啊。

关键时候,还是舅父是辽西的定海神针那。

此次鞑子的佯攻,虽他吴三桂也没有预料到,被蒙骗过去,但此时,却绝不是懊悔沮丧的时候,因为这不但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反倒是持续加剧事情的恶化。

只有迅速做出积极有效的出兵反应,给后金军留在东线防御的主力做出威慑,甚至吸引他们的主力,减轻西线京师方向的压力,才是最好的开脱之道。

此时,已经有十几个总兵、副将、参将表了态,袁督师不由缓缓点了点头。

“鞑子之狡诈,真是令人防不胜防那。不过,鞑子如此迅速突进,必定是轻车简从。我大明,在东线防御严密,鞑子想这么快突入核心我大明的核心腹地,也远没有这么容易。众将听令!”

“是!”

厅内百多号将领登时‘哗啦啦’跪倒一地。

“中军、前军、后军,左营,右营,车营,炮营,即刻做好完全战斗准备。傍晚之前,一切必须要准备就绪。听候本官号令!”

“是!”

…………

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向喜欢在军议上训话的袁督师,也能加快速度,迅速完结军议了。

不过,祖大寿、左辅、朱梅、吴襄、谢尚政这几个关宁军中的大山头,却被留了下来。

大家都已经相处公事了十几年,利益早已经是盘根错节,这般危机时候,自也不可能有太多礼节了。

祖大寿低声道:“督臣,鞑子来者不善那。在大凌河一线佯攻的,便有小五万人。卑职猜测,鞑子此次绕到喜峰口入关,人数必定不少啊。咱们若贸然突进,实则不是……不是明智之举啊。”

左辅忍不住用力叹息道:“老祖,不出兵能怎的?你难道要等着朝廷割下咱们的首级么?咱们早就该想到啊。若是鞑子主力来了,怎可能会在大凌河的屯堡边上,就墨迹三天啊。”

祖大寿忍不住恶狠狠的等了左辅一眼,“老左,这话你怎的不早说?事后来个马后炮,还有个球子用?”

“你……”

左辅的火气也要起来,登时就要暴怒。

朱梅忙笑着打圆场道:“老祖,老左,你们先别冲,别冲。事情已经发生了,冲也没啥用。时间已经不多了,咱们还是好好想想解决办法才是正道。”

“办法?什么办法?你朱梅要打先锋?”

左辅不敢跟牛犊子一般的祖大寿硬顶,但对朱梅,他可是毫不心虚的,登时像是恶狼一般瞪向了朱梅。

朱梅一时简直想骂娘,这狗日的左辅,人事办不成一点儿,疯狗一样咬人,却是比谁都溜啊。

但朱梅也明白,此时他要发作,只能是让事态不断的恶化,忙看向袁督师道:“督臣,不出兵是肯定不行的,无论对各方面,咱们都交代不过去。此时形势虽危机,但蓟镇这边暂时应该还可以撑个一两天,这段时间,足够咱们派遣前锋精锐过去,拖住后金军东线主力了。再者,这等大事,辽南方面,也不能不出兵不是……”

众人听朱梅说完,登时都反应过来。

对啊。

怎么把李元庆给忘了。

这种惊天大事,李元庆又怎可能不出兵?

而只要李元庆出兵,他们关宁这边,便有了一个极好的背锅选手啊……

祖大寿忙道:“督臣,可让山海关满桂先率主力西进,哪怕到不了遵化,却也必须要卡死鞑子东进的官道。也可给咱们争取更多时间,让主力挺近战场。”

吴襄、谢尚政此时话语权都不大,忙附和点头。

袁督师这边缓缓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即刻通令满桂,先行奔赴西线。另~,急调辽南李元庆、陈忠、张攀、陈~良策四部,赶往东线战场,随时准备勤王。”

“是。”

“督臣英明。”

…………

李元庆收到后金军主力已经突破喜峰口入了关的消息时,已经是正月十六晚上。

此时,李元庆和陈忠部的主力,已经迂回到了永平城西南侧三四十里地外的一片老林子里,准备等待昌黎海边的主力汇聚过来。

此时,虽已经有七八千人与主力汇合,但后续还有近万儿郎,要背负诸多的粮草辎重,速度自然要慢一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毕竟,两万多、小三万号精锐儿郎,两万多匹战马,每日人吃马嚼,那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啊。

李元庆又不跟关宁这帮大爷们一样,没钱了还能顺便客串一把土匪,从老百姓身上找粮食,自是只能自己负担,先准备充裕。

仅是他进京的这段时间,两部儿郎,十几、二十万两银子,已经吃喝出来。

不过,以李元庆和陈忠此时的财力,这点银两,不过只是毛毛雨,只要鞑子出兵了,他们弟兄,早晚能在鞑子身上找回更丰厚的回报来。

消息传到时,李元庆和陈忠、顺子、陈长友、段喜亮、孔有德、牛根升、李三生等一众军官们,正在喝酒。

蓦然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家伙也都愣住了。

片刻,段喜亮忍不住狠狠啐道:“我日他娘的驴球子啊。关宁这帮狗日的啊。他们到底干什么吃的?这种事情,他们竟然都没发现?”

顺子也有些懵了,“我日。狗鞑子速度居然这么快。袁蛮子这边怕要吃大亏啊。”

陈长友道:“李帅,大帅,若是鞑子这么猛的入了关,咱们这边,怕也要被动不少啊。”

陈忠却并未有太多着急,慢斯条理的点了点头。

底下这帮亲信将领们,之前,他和李元庆,虽已经对他们透露过一些‘猜测’,并让他们根据这猜测,来设定各种方案。

但其中的核心根子,他和李元庆却并未透露太多,只有他们兄弟两人知晓。

此时,听到这个消息,陈忠瞬间便明了过来,这一切,几乎全都如李元庆预料的无二。

鞑子果然是用‘障眼法’,骗过了辽西这边,转而直入关内。

“都慌个球子的?啊!你看你们一个个!没见过鞑子是怎的?”

陈忠酒杯狠狠拍在桌子上,怒目扫视众人。

登时,酒桌上瞬间安静下来,诸将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事到此时,大家伙心里其实都早已经明明白白。

辽南只有一个总兵,那就是李元庆!

辽南只有一个副总兵,那就是陈忠!

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按照功绩身份,包括跟李元庆的密切程度,陈忠就是辽南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哪怕是在长生营军中的将官们,谁又敢不给他陈忠面子?

看众将登时被震住了,陈忠瞥了李元庆一眼。

李元庆当然明白陈忠的意思,不疾不徐的点了点头。

陈忠底气登时更足,冷声道:“鞑子此次入关,虽是预料之外,却皆在情理之中。在之前,无论是李帅还是我,都已经数次向你们强调过这件事。此时,这才到哪儿?就都这么沉不住气了?”

众将怎敢反抗陈忠的威势?

一个个纷纷垂下了头。

“事情已经发生,咱们必须要拿出一个完善的规划来。你们这些兔崽子,好酒喝了,好肉吃了,又岂能不办正事儿……”

陈忠对将官们训话,寻求应对方案。

李元庆这边,思绪却有些飘远开来。

果然啊。

到了此时,历史已经完全出乎了李元庆熟悉的历史轨道。

刚开始,李元庆一时还有些不能接受。

但~,仔细冷静下来,李元庆却也释然开来。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

此时的辽地,此时的大明,包括后金,因为他李元庆的出现,早已经变的与历史上完全不同。

此时的辽西、辽南、辽东,几乎皆是壁垒,以劫掠为生的后金军主力,已经无法从辽地这边得到大明的太多好处,除了入关,皇太极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么?

若是他李元庆站在皇太极的位置上,必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啊。

只不过~,皇太极恐怕想不到的是,他李元庆这边,早已经磨好了锋利的刀,就等着后金军主力伸出脖子来了……

…………

第1210章 野狼沟!

老实人小船怒求订阅。。。。

~~~~~~

后金军主力的入关,就像是一阵骤然而起的龙卷风,将大明好不容易才稍稍安稳下来的局势,又搅得像是被秋风卷起的落叶,简直一片纷杂,鸡飞狗跳。

正月十七下午,凌晨才得到消息的满桂,率先率领本部五千余精骑,赶往西线战场,正式拉开了关宁军序列参战的序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