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老满这厮也不容易。只可惜,他还是慢了一步,没赶上大戏。但这事儿也怪我,应该让他提早些的。”

陈忠笑道:“元庆,此时也不算晚。鞑子腹地的伙计,咱们肯定也不可能太轻快了。这些小堡子,往往才要浪费更多人手啊。”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深深吸了一口雪茄,“大哥,我准备年前,将辽地的事务处理妥帖。”

“呃?”

陈忠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忙道:“元庆,你是说蒙古这边……”

李元庆笑了笑,“有布和在,科尔沁这边,问题应该不大。除了那些不开眼、不长记性的勋贵,大哥,咱们能少造些杀孽,那便少造些吧。不过,林丹汗这厮,绝不能再留了!”

陈忠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元庆,以前,咱们想逮林丹汗也逮不住。不过,若是科尔沁这帮泥腿子肯出力,问题应该不大。林丹汗此时的实力,撑死了也就五万,还是一群乌合之众。真是可惜啊。这傻逼,白白葬送了黄金家族的英名那!”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大哥,这就是物是人非啊。潮起潮落,兴衰罔替,皆是自然的规律。所以,咱们要多动动脑筋,吸取教训那!”

陈忠嘿嘿一笑:“元庆,有你在这,这些事儿,我就不必操心了。走,咱们去搞些好酒好肉,边吃边聊!”

…………

吃过早饭,李元庆对留守诸部将官开了一个短会,部署今日的后续事务,很快,陈忠牵头,各人纷纷去忙活。

李元庆则是将索尼招到了大帐中。

“奴才索尼,见过伯爷。伯爷金安。”

索尼倒是光棍儿,他的眼圈虽是有些发黑,但精神头倒也还不错,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对李元庆磕头行礼。

李元庆笑着打量着索尼干瘦的身躯几分钟,这才笑道:“索尼,坐吧。我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对于后金余孽之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

索尼虽对此事早有所准备,却是万万没想到李元庆竟然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

愣了片刻,索尼这才反应过来,忙恭敬道:“回伯爷的话,奴才以为,想安定辽地人心,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还是伯爷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之前的事情,能够有所包容,让女真人,蒙古人,也能有个活命的余地。”

李元庆哈哈大笑:“索尼。那~,本伯来问你,倘若我如了你的意,那我李元庆,又该如何对辽地千万汉人交代?”

“这……”

索尼一瞬间冷汗止不住的往外翻涌。

他早就知道李元庆狠厉,却万万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这般狠厉,这,这是要绝了女真的根子么?

看索尼惊恐的模样,李元庆微微冷笑:“索尼,你是个明白人。我想看到你的诚意。”

“伯爷……”

索尼纠结片刻,忙重重对李元庆磕头:“伯爷,您有任何吩咐,奴才,奴才必万死不辞。”

“呵呵。”

李元庆冷冷一笑:“事情也不是太难。所有女真人,如果愿意放下手中武器,归降我大明,所有男丁,可发配中岛、西岛为奴十年。十年后,我还他们自由!所有女真女丁,如果出得起五十两白银赎身,那便还她们自由。倘若出不起,一律发配海外据点为奴为妓!胆敢反抗、拒我大明天威者,所有男丁皆诛除十族!!”

“这……”

索尼简直无语。他已经料到了李元庆的条件必定苛刻,却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元庆的条件竟然会这么苛刻……这是要……

但此时,面对李元庆如鹰一般的锐利眼神,仿若江河山岳一般的滔天威势,索尼还能说什么呢?

片刻,索尼近乎是咬着牙、咽着血道:“是!奴才,奴才必尽力而为,为伯爷效死!”

打发了索尼,李元庆也来到了帐外,开始视察诸部营地。

大战虽是伤亡惨重,但后续的红利,却是也多之又多。

首先后金军战死的这十几万人,口粮便都省出来,加之皇太极还未来得及将他的物资仓储做太多破坏,便被范文程带人接收,李元庆现在的粮草,比原先增长了一倍多,而且皆是肉食。

再加之昨日交战这些战死的战马,那也都是冬天滋补火锅的最好材料。

唯独明军将士们的安葬情况,着实是让人有些说不出的悲切。

吃过了午饭,李元庆亲自为诸部阵亡儿郎们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

他们的尸体将会被暂时冷冻封存,由这些鞑子奴隶们,在几天之后,运回南信口安葬。

他们的妻儿家眷,也将受到李元庆和他的子孙后代们的永世拂照。

刚刚处理完告别仪式,南面急急有亲兵过来禀报:“大帅,满帅过来了。”

李元庆一愣,片刻,笑道:“走,咱们去迎接。”

满桂是今晨到了海州之后,才得到的后金主力覆灭的消息,他也顾不得其他了,直接将部队主力交由副将,盯着风雪快马赶来了鞍山堡。

“桂大哥,别来无恙!”

李元庆结结实实的给了满桂一个拥抱。

满桂一时热泪都快要涌出来。

鞑子主力覆灭,皇太极战死身亡,后金八旗勋贵几乎被李元庆一锅端了,关键是李元庆的主力受损并不严重。

就算是用屁股想,满桂也能明白,这天下间,还有谁,还有谁~~~,能再阻挡李元庆的威势?

但李元庆此时却对他满桂没有半分生疏,这是明明白白的要给他满桂‘从龙之功’啊。

满桂又怎可能傻?

片刻,他重重握了握李元庆的大手:“元庆,只恨我老满傻了!若是早来个一天……哎!”

李元庆哈哈大笑:“桂大哥,此时也不算晚!咱们后面,可还有诸多的活,都要一起干呢!”

………………

第1395章 富贵不还乡,当如锦衣夜行!

~~~~~~

十一月二十九清晨,辽阳的段喜亮和许黑子两部率先传来捷报。

经过大半夜的围攻,他们成功克复辽阳城,剿灭鞑子余孽两千余人,顺利克复辽阳。

十二月初三,沈阳方向的孔有德和顺子两部,也传回来捷报。

在围困沈阳城一天后,他们在傍晚时分,攻克沈阳城东门,歼灭鞑子余孽三千余人,沈阳城已经尽在掌控。

岳托和硕托两部,已经逃往了宁古塔深处,而多尔衮、多铎兄弟,则是逃往了老寨方向。

不过,多尔衮和多铎想从老寨突围,路子已经极窄。

北面有奴儿干都司的围剿,南面,又有东江和朝~鲜朴烈部的干扰,他们要么选择出海,要么,只能选择走代善和硕托的老路。

但这小哥俩儿,不过是疥癞之癣,待李元庆将辽中平原的事务收拾妥当,也就到了这小哥俩儿的穷途末路之时。

此时,鞍山堡方向、李元庆这边主力大营的诸多琐碎事务,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所有无头的鞑子尸体,全都就地安葬,包括皇太极和一众的王公勋贵们,也皆在鞍山堡战区下葬。

经过一下午的军议商讨,诸将一致确认,在明日一大早,兵临辽阳之下,安抚当地汉人民心。

之后,再进逼沈阳城,将沈阳城当做诸部汇合的核心。

而李元庆也在今日晚些时候,将辽地的战报,发往了辽西。

夜色已经完全黑下来,窸窸窣窣的雪花还在飘个不停,很多地方,积雪已经没过小腿。

这也意味着,辽地最漫长严寒的深冬,已经到来了。

不过,在鞍山堡城南的一片连绵的坟冢之中,一座最高最大的土堆周边,积雪却是被收拾的很干净。

此时,周围燃起了数百支火把,将夜空照的犹若白昼。

数百名亲兵都已经退到了百多步之外,李元庆正孤身一人,亲自摆着祭奠的酒菜。

菜还算丰盛,一盘马肉,一盘羊肉,还有一只烤鸡。

酒,则是最熟悉的辽南老窖陈酿。

李元庆倒了一杯酒,缓缓洒在了坟头之前,片刻,又为自己满上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北风呼呼呼的掠过,卷起了许多雪沫儿,夹杂着漂浮在空中的碎雪片子,飘飘渺渺,将夜空遮挡的也有些看不清。

李元庆本以为,他与皇太极之间,也算是难得的知己,应该有很多话要说,但沉吟良久,李元庆却忽然发现,他并不知道怎么开口。

皇太极是为了他的民族、他的家族而战,虽是战败,最后身死,但他并未辱没一个女真勇士的荣耀。

而他李元庆,同样也是为了他的民族,为了他的家族,为了千千万万喝着同样水、流着同样血的父老乡亲而战。

哪怕他李元庆杀孽深重,脚下皑皑白骨,简直血流成河,但他的父老乡亲们却一直在支持他。

某种程度上,两人很相似,但~,两人却并不可能有太多的交集……

良久,李元庆又饮尽一杯酒,长长叹息一声:“胜者王侯败者寇!你也不要怪我,这般狠厉的对待你的族人。之后逢年过年,我会派人来给你上香,保证你的香火。但这事情,也就到此为止吧!”

片刻,李元庆点燃了一颗雪茄,深深吸了一口,大步离开了这又快要被积雪覆盖的高大坟冢。

…………

十二月初四一大早,各部早已经收拾立整。

站在高高的观战台上看过去,洁白的雪地上,到处是充满了说不出活力的艳红色!

一匹匹高大优良的蒙古马,挺着风雪,傲然而立,一眼几乎看不到尽头。

李元庆身边,陈忠也有些说不出的兴奋,咽喉不断的在吞咽着唾沫。

连绵的艳红色,简直仿似要将整个世界点燃,些许风雪,吹打在李元庆的身上、脸上,李元庆却几乎感觉不到了。

片刻,李元庆笑道:“大哥,这~~~,这就是咱们的儿郎们啊!”

陈忠也回过神来,哈哈大笑:“元庆,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去辽阳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缓缓抽出了腰间宝刀,高高举向天空,“我大明………………”

底下十余万儿郎,几乎不假思索,放声高呼:“万胜!万胜!万胜……”

李元庆哈哈大笑,猛的将手中宝刀放平。

转瞬,犹如叠伏的浪涛一般,巨大无边的红色战阵,很快便层层安静下来。

李元庆非常满意儿郎们的表现,运足了中气大呼道:“良辰吉时已到,传我军令!兵发辽阳城!”

“兵发辽阳城!”

“兵发辽阳城……”

很快,巨大的红色浪涛战阵,就如同一架巨大而又万分紧密的战争机器,迅速运转了起来。

此时虽然积雪很厚,天空中也一直在飘在雪,但辽中平原地势很平坦,加之工兵、辅兵儿郎们早已经连夜清路,将士们只管放马狂奔,根本就不用思量其他太多。

六十余里的路程,还不到午时,大队人马已经赶到。

看着横贯在前方巨大无比的辽阳城,漫山遍野的艳红色洪流,缓缓停住了脚步。

所有人都有些无法言喻的感慨。

距离大明失去辽阳,已经整整十年了!

段喜亮和徐黑子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率领数百名各级将官,‘哗啦啦’一大片,跪倒在李元庆面前,“大帅,辽阳城已在我大明的彻底掌控之中!请大帅入城检阅!”

一大片辽阳的汉人豪商缙绅,也纷纷跪倒一片,期待着、谄媚着高呼:“请伯爷入城检阅!”

李元庆和陈忠相识一眼,陈忠也缓缓平复下了心神,重重对李元庆点了点头。

李元庆一笑:“走!入城!”

“是!”

登时,早已经准备好的鼓乐齐鸣,前方红毯铺开,段喜亮、许黑子亲自为李元庆执马,一行人,犹如一片艳红色的长龙,大步踏向辽阳城内!

来到辽阳官厅,也是原来老奴的王宫,早已经准备了热切的肉菜。

明军诸部千余名将官,辽阳豪商缙绅代表数百人,接近一千五百人的规模,在官厅内举行了盛大的午宴。

李元庆作为核心中的核心,已经是至高无上的王者,自然也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

宴席中,李元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表示,辽阳自顾以来,就是华夏的国土,神圣而不可侵犯。

诸位辽阳豪商缙绅,虽是一时葱奴,却不过是受于压迫,不得已妥协的结果。他李元庆,将承认、并保证辽阳一众豪商缙绅们的利益,大家继往开来,争取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酒宴足足进行了一个半时辰,这才宣布结束。

但宴后,陈忠却是极为不爽,连上好的碧螺春也喝着没有啥滋味了,狠狠啐道:“元庆,你跟这些白眼狼、狗杂碎墨迹什么。这些辽阳豪绅,九成九,都是踩着汉人百姓的尸骨上位啊。照我说,干脆,找个机会,一锅全烩了,干净又利索!”

李元庆笑着递给陈忠一颗雪茄,“大哥,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不过,一时一时嘛。咱们若在辽阳把事情做绝,那沈阳城,包括之后的抚顺、开源诸地,那些豪绅们又该如何看咱们?”

“这……”

陈忠一时无言,片刻,深深叹息一声道:“元庆,我,我就是咽不下心中这口恶气啊。这些二皮脸,竟然,竟然一翻身,就把自己给洗白了!”

李元庆哈哈大笑:“大哥,此事,不要着急嘛。这才到哪儿呢?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这笔账,咱们早晚要跟他们算!不过,得等咱们先把天下安稳了再说!”

“呃。。。。。”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道:“元庆,你是说……”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大哥,秋后算账,十年不晚那。不过,大哥,有件事,我必须要提前告知你。今晚,你先跟弟兄们挑个头!”

陈忠见李元庆神色一下子郑重起来,忙打起了精神,“元庆,我在听着。”

李元庆点头道:“各部将官,严禁与城内豪商缙绅私自来往!严禁收受城内豪商缙绅的各种财务和邀请!一经发现,必严惩不贷!大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李元庆可不想,亲手送我的手足弟兄们上路!”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深意,忙重重点头,“元庆,放心吧。咱们的儿郎们,本就生在辽南繁华之地。这件事,我马上去办!”

看着陈忠走远,李元庆的眼睛微微眯起来。

对于辽阳沈阳的汉人豪商缙绅问题,如果是一棍子全打死,可能真的有冤枉的,但~,八~九不离十啊。

能在这种环境下,活下来,并且还活的滋润,与狗鞑子没有牵扯,又怎么可能?

他李元庆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只不过,在此时,李元庆却还是要以先稳固大局为主。

之前的事情,他李元庆可以暂时不计较,但~,若是有人敢不听话,那~~,也就不能怪他李元庆心狠手黑了。

…………

对辽阳城,李元庆其实并没有太多感情。

在李元庆的概念里,这只是辽地的一座核心大城而已。

但~~,沈阳城,却是李元庆切切实实的故乡!

正如楚霸王当年言:“富贵不还乡,当如锦衣夜行!”

在辽阳城休整两日,十二月初六,李元庆率领十万大军,浩浩汤汤,前往后金真正的国都沈阳城。

当十二月初八中午,也是汉人传统的腊八节中午,李元庆的主力到达沈阳城之时,整个沈阳城几乎要沸腾了!

城外足有十几万百姓,顶着凛冽的风雪,迎接李元庆君临沈阳城!

“伯爷,伯爷,请满饮此杯美酒!”

李元庆刚刚稳住胯下宝马,当年,他的贴队官李凯旋,在他的两个儿子搀扶下,颤颤巍巍,端着一杯美酒,满含热泪,恭敬跪倒在了李元庆的面前。

李元庆翻身下马,忙亲手将李凯旋扶起来,“李爷,元庆受宠若惊啊。您,您何至于此啊。”

此时的李凯旋,若不是他的轮廓,还依然有着当年的影子,否则,若是稍远一些,李元庆怕直接就认不出他来了。

他满头干枯的白发,皮肤干涩褶皱如老翁,便是眼睛,也有些无法言喻的浑浊,让人几乎很难看到生气。

………………

第1396章 帝王姿态!

~~~~~~

“伯爷,此事。。。。此事实在是一言难尽那。伯爷,小老儿代表十万沈阳的老父老乡亲,敬伯爷一杯。”

李凯旋说着,双手高举手中酒杯,长跪不起。

身边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满含热泪,拼命对李元庆磕头。

李元庆笑着端起酒杯,饮尽杯中酒,哈哈大笑道:“李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困难已经过去了,这日子,还是会越来越好嘛!”

李凯旋今日之所以拼上了性命,也要出来讨李元庆这个头彩,不就是为了李元庆的这一句保证么?

眼见李元庆竟然原谅了他当年,不由大喜,“老大,老二,你们两个傻子,还不快给伯爷磕头,快磕头啊。”

“是,是。”

李凯旋的两个儿子,忙又拼命对李元庆磕头,额头上都磕出血来。

李元庆哈哈大笑,亲手将李凯旋扶起来,“李爷,您好好保重身体。咱们的情谊,稍后再续!”

说着,李元庆翻身上马,对着周围山呼海啸的百姓们连连拱手:“父老乡亲们,沈阳城是李元庆的老家!我李元庆的祖坟,祖屋,都在这沈阳城内!我李元庆~~~,又回来啦!”

“伯爷,伯爷……”

“伯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元庆这番话,虽是聚足了中气,但周围人实在是太多了,能听见的注定只能是前面的一部分人。

但正是由于这一部分人的牵引,整个人潮浪涛,瞬间便被翻滚起来,煽情至极,简直让人潸然泪下。

沈阳城当年几十万人口,一夜之间,却简直十不存一。

除了四散奔逃而死者,只有苟延残喘,在城内活下来之人,才会明白,活着,究竟是有多么不容易!

此时的人群,虽大部分人,都是不再是沈阳城的老人,但他们已经在沈阳城生活数年,尤其是李元庆在辽阳城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整个沈阳城都要沸腾了!

这也让李元庆原本很简单的进城仪式,足足搞了大半个时辰,这才算结束。

来到城内,李元庆并未前往皇太极的王宫,而是回到了他的老家泥巴巷下榻。

此时,李元庆的三间老屋,早已经是破败不堪,几乎就要坍塌,而旁边张芸娘、顺子家的两家破屋,则已经完全倾倒。

当年大火的痕迹虽是被岁月的风吹雨打消散而去,但其中破败,却是无法言喻。

李元庆当然不可能在破败的老屋内下榻,而是他的老屋前面不远,一座商人的府邸内安顿下来。

一顿午饭,陪完了沈阳城的豪绅,安抚了他们的人心,李元庆在陈忠、顺子、孔有德、段喜亮、许黑子等几十名将领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面他的祖屋。

也幸得是泥巴巷太烂了。

便是城内的鞑子王公勋贵们,也看不上这破地方,这也使得,十年了,这里虽是被荒废,但基本都未曾变模样。

“大哥,诸位兄弟,这就是我李元庆的老宅。呵呵。可惜,此时不能请你们进去坐一坐,喝杯茶水了。”

陈忠眼泪都要涌出来,“元庆,这祖宅,马上令儿郎们修缮吧。把周围这些地都买下来。要盖,就要盖座大宅子!伯父伯母知道了,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的!”

古人对祖宅,或者说田地的看重,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哪怕到了后世也是一样。

可能这东西,已经写进了华夏人的基因深处。

周围一众将领们,千军万马奔腾,他们都不曾掉眼泪,但此时,却也都是眼泪汪汪。

便是孔有德,都偷偷抹了一把袖子。

李元庆笑了笑,“也不用太大,就两亩地吧。顺子,这事儿你来办,咱们两家,连襟起来。记得,必须要给周围的百姓们公道的价格!”

顺子忙用力擦了一把眼泪,“大帅,您放心吧。卑职必将此事处理妥帖。”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今日,就到此吧。诸位兄弟也都辛劳数日,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咱们继续商讨新的作战方案!”

“是!”

…………

离开了老宅,李元庆却并未回去休息,而是带着陈忠、顺子、孔有德、杨磊、范文程、宁完我和千多名亲兵,来到了城外浑河畔,一座颇为荒凉的乱葬岗子。

当年,他这具身体的父母,便被葬在这里。

此时,虽时隔十年,风吹雨打,千变万化,但因为李元庆父母的坟冢,正处在一块不起眼的臭水沟边,旁边,还有一株苍老的银杏树。

坟冢虽是几乎被磨平了,但李元庆还是准确的找到了他们的埋骨地。

亲兵们片刻便将坟冢收拾妥当,摆满了百余个丰盛的酒菜,顺子亲手为李元庆铺上了一条虎皮毛毯,李元庆‘扑通’一声,用力跪倒在地上。

李元庆已经跪下,周围所有人,谁还敢站着?

片刻,“哗啦啦”众人跪倒一地。

“爹,娘!孩儿元庆不孝,十年了!才来第一次来看你们!孩儿给你们磕头了!”

说着,李元庆用力俯到在地上,恭恭敬敬对着坟冢磕了十个响头。

周围登时如捣蒜一片。

李元庆对他这具的身体的父母,几乎没有太多印象。

他的前身,只是记得,他的父亲,是个高大的汉子,很纯粹的军汉,使得一手好刀法,好酒,脾气暴躁。

他的母亲,是个最传统的华夏妇女,谈不上俊俏,更谈不上雍容,最善做一手烙饼。

李元庆依稀记得,他五岁还是六岁,母亲为他做的一张烙饼,足足支撑了他十几年!

没有人知道,当年,好勇斗狠、亡命徒一般的李二愣子,曾经有多少次,在深夜里,跪倒在这两座坟茔之前,淘淘痛哭。

虽非我身,却感同身受。

恍惚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