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贼-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军后世的经验,就有着非常多的借鉴之处。
但要盲目设立新职位,也不现实,李元庆毕竟还是大明的军官,长生营也是大明的官军。
这一来,就只能利用副职了。
副百户,副千户,这点名额,李元庆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一连七八天过去,长生营在河口临时营地,一边操练阵势,李元庆也一边考察着军官,从中挑选出一些政治思想比较过硬的,充当‘指导员’。
时间不经意的已经来到了七月下旬,这天傍晚,李元庆正在指导部队进行一天的阵势合练,这时,有斥候队的马匹急匆匆赶来,他们真的打探到了老奴主力的最新动向。
****************************************************************
第163章复州乱局
感谢水手本尊兄弟的捧场,小船多谢。
跪求订阅。这是基石啊。兄弟们。
~~~~~~~
事实上,老奴主力在西线的战事,比李元庆料想的要顺利数倍。
有科尔沁部这些奴才在,几个忠于林丹汗的蒙古部族,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后金主力便已经将他们‘包了饺子’。
此时正值盛夏,草原草势长的正旺,正是牛羊马匹贮存过冬脂肪的最好时候,老奴这一手,让这些蒙古部落损失惨重。
而林丹汗,这个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非但没有率领大军去救援这些忠于他的部落,而是带着本部撒腿就跑,老奴追进草原近千里,愣是没有发现这厮的动向。
李元庆也有些无语,实在没想到林丹汗居然这么不堪。
哪怕他能拿出祖上一成的荣光,又何必让数十倍于女真的蒙古人这般狼狈?
也怪不得之后他的老婆孩子,都被后金贵族瓜分了啊。
而老奴之所以在西线停留这么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抚这些蒙古部族。
对待汉人,老奴残忍至极,但对这些蒙古人,老奴却是留了一线,毕竟,对汉人而言,蒙古人也是蛮夷,也是鞑子,与女人算是一类人,老奴也需要更多的蒙古部族,为他提供战马,提供不要钱的战士。
在得知辽东、辽南战事之后,老奴当即回师,现在,镶红旗、正蓝旗主力,已经火速杀回辽南,而正白旗,镶黄旗,正红旗等几十个牛录,也在火速奔向辽东的路上。
这个消息,是斥候队花费了十几条人命,从海州附近得到,不会有太大偏差,也来的相当是时候。
李元庆也是心痛不已,这些斥候队的兄弟,都是刘达斗的老弟兄,都是当年罗一贯麾下的夜不收、亲兵营出身,这些人,可都是以后斥候营的种子啊。
这一下就阵亡了十几个,这……
刘达斗更是心痛欲绝,老泪横流。
但李元庆来不及安抚刘达斗,辽南张盘和陈忠两部,几乎同时传来了消息。
他们两部的战事非常顺利,不仅抢收了不少麦子,更是切割开了金州防线,此时,两部已经顺利会师,合围在复州城下,两人邀请李元庆也尽快赶往复州城下,合力拿下复州。
“我日他个仙人板板啊。这狗日的啊……”李元庆终于忍不住大飙脏话。
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却哪知,步步都是陷阱,整个东江集团所有的大好局面,很可能因为此次的失误,因为各人的贪功冒进,付之一炬啊。
张盘、陈忠两部,毛文龙东江本部,不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将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包括整个大明,也将完全丧失所有的主动权。
这简直就是国之丧钟啊。
李元庆哪敢怠慢片刻?当即令人,乘快船,昼夜不歇,立刻通传毛文龙、陈忠和张盘各部后金主力回师的消息。
长生营本部主力,则以最快的速度,杀向复州。
到了这个程度,李元庆也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依照毛文龙的精明睿智,依照他对情报的重视程度,即便后金主力包过去,毛文龙应该也有足够的应对时间。
但陈忠和张盘这边……
船队虽然前进速度不慢,但与战马相比,还是差得远了,这般时候,李元庆也顾不得体恤水手了,所有人都开足马力,只要不是累死,就得拼命划船。
一夜几乎是不要命的疯狂航行,次日中午,李元庆和长生营终于抵达了羊官堡附近的那个临时营地,正好碰到了前来求援的陈忠部的亲兵。
就在昨天下午,镶红旗、正蓝旗8个牛录的骑兵,已经抵达了复州城下,对张盘部和陈忠部进行了分隔包围,陈忠部昨夜两次突围,都未果,损失惨重,张盘部今早突围一次,同样未果,阵型更是被切割开来。
此时,两部已经被分隔成了三块,只能依靠临时营地,负隅顽抗。
此时,长生营本部还没有登陆,却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临时营地不远处的山头上,有十几个后金哨骑,正在探查着这边的动向,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李将军,您,您一定要救救弟兄们啊。鞑子后续主力应该很快就到。再晚了,弟兄们可就……”
这亲兵拼命磕头,额头上已经一片血红,可他却浑然不顾,紧紧抱住了李元庆的大腿。
李元庆的心里也非常不是滋味,赶忙将这亲兵扶起来,让士兵给他包扎一下,先止血。
等他情绪稍稍平复,李元庆这才仔细问道:“你们到复州几天了?两部还有多少粮草?”
这亲兵赶忙道:“回李将军,我部与旅顺部已经围困复州三天了。粮草倒是很充足,足可以支撑一个月。李将军,您,您一定要救救弟兄们啊。”
他说着,又要磕头。
李元庆忙让人把他扶起来,带到船上休息。
军官们也都围了过来。
段喜亮极为不爽道:“将军,张盘和陈忠怎么这么没有脑子啊?若是复州能打?我长生营会不去打?还能轮得到他们么?”
顺子心里也不少受,他跟张盘交情不多,跟陈忠交情却很深,陈忠儿子出生时,他包了50两银子的大红包,早就把陈忠的儿子看成了李元庆的女婿,一家人。
“将军,张盘和陈忠两位将军是立功心切了点,但现在这般,咱们,咱们也不能不救啊。”顺子哀求般的看向了李元庆。
许黑子忙道:“将军,若要去救,这等于把我长生营也陷入鞑子的包围圈。将军,我长生营新军这么多,这,这实在不智啊。”
王海道:“可我辽南三部是一体,若是不救,岂不是要看着广鹿岛、旅顺两部……”
刘达斗已经从伤心中恢复了一些,忙道:“将军,此次若去复州营救,实在,实在是凶多吉少啊。”
杨小船也是满脸急切,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下来,看向官沧海道:“沧海,你是什么意思?”
官沧海眉头紧皱,思虑片刻,这才道:“将军,复州城险恶异常,即便要救,咱们也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官沧海老成持重,阅历丰富,他早已经看穿了此局。
正如王海所言,辽南三部是一体,两部陷入危机,李元庆于情于理,怎的又能不去救?
否则,别说朝廷那边说不过去,就算是在东江本部里,李元庆又该如何做人?
李元庆此时也有些郁闷,当初,真该拉着陈忠一起,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不用想,李元庆也能猜到,拿下复州,必定是张盘给陈忠添了火,否则,以陈忠的性子,绝不会这么贸然的。
但事已至此,埋怨责备已经没有了任何作用,只能是想办法去面对。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此事某心中自有计较,现在,马上登陆扎营。”
“是。”众军官不敢怠慢,马上去忙活。
李元庆站在船头,看着周围忙忙碌碌的身影,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
陈忠、张盘两部的这个失误,连带着长生营本部,不知道要有多少儿郎,在这场战事中送命啊。
辽南三部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大好局面,很可能因为此次不理智的贪功冒进,被一下子打回解放前啊。
唯一庆幸的是,此时后金军围困时间尚短,背后主力还没有及时赶过来,李元庆和长生营,还有最后的一线机会,冒险把他们救出来。
毕竟,后金现在只有8个牛录,就算加上复州城内的后金守军,至多真奴也就3000出头,而李元庆三部加起来,却是有近7000人,加之粮草充足,距离海岸这边也不远,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紧急,加之临时营地这边,还有原来的底子,不到半个时辰,营地已经搭建完毕,长生营开始依次登陆。
官沧海悄悄来到了李元庆身边,低声道:“大人,您还是会选择去救援吧?”
李元庆升了游击,很多士兵和将官已经开始称呼李元庆为将军,但官沧海却也偶尔会称呼李元庆为大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比较私密的时候,或者说,官沧海将李元庆当做朋友的时候。
李元庆看了官沧海一眼,不由一笑,“沧海,你不是早就猜到了么?”
官沧海一笑,“大人,这并不是咱们的错。但咱们却要负起这个责任。男人,大概就是这样吧。”
李元庆一愣,随即不由笑出声来,“不错。男人,就该顶天立地。区区几千建奴,何须畏惧成这等模样?我等练兵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找建奴干么?若这般形势就畏惧了,又何谈以后复辽?”
官沧海忽然跪倒在李元庆面前,“大人,沧海愿誓死追随大人左右。”
李元庆重重拍了拍官沧海的肩膀,“你我弟兄,就从这一步开始吧。”
长生营主力登陆完毕,大概是下午1点,长生营也没有火炮这种需要过多人力的重型装备,都是以轻武器为主,至于粮草,经过了抢收,不论张盘、陈忠还是李元庆,都很充足。
没有太多犹豫,留下一个把总兵力,留守营地,协同水手看护船队,李元庆当即点齐长生营主力,前往复州方向。
好在今天天气不错,天空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迹象,不是太炎热,队伍正午赶路,也不用太遭罪。
营地距离复州大概五六十里地,在经过了临近海边的一段野草区之后,队伍找到了官道,行程瞬间加快了不少。
大概在晚上8点左右,长生营主力抵达了复州城外,这时,天色刚刚开始黑下来,能见度还很高。
这一路,数股后金哨探如影随形,他们借助马力的优势,牢牢的盯死了长生营主力,直到长生营在复州城外的一片小土坡上停下来,就地扎营,他们这才有人散去,跑向不远处的后金军营地。
此时,站在土坡上,俯览着周围的动向,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
此地,距离复州城大概有五六里距离。
鲜红的明军已经被分成了三块,最大的一块,处在复州南墙外的一片洼地内,站在李元庆这里,隐隐可以看到营地中旌旗招展,军容还算整齐,这应该是陈忠部,目前来看,暂时还没有太多大碍。
而在陈忠部东侧,有一小部红色明军,人数看起来只有五六百人,他们相隔不足一里半,但中间却是已经扎起了一连串的后金营帐,至少有2个牛录的兵力。
在这小部明军大概2里开外,还有一部鲜红的阵营,那里应该就是张盘本部了,同样被后金营帐分隔,至少有3个牛录,由于天色渐渐黑下来,李元庆也看不清张盘本部,此时究竟是什么状态。
***************************************************************
第164章良心值几钱?
~~~~~~~
视野黑下来,看不清两部的具体状态,但根据两部此时的位置,李元庆却也能猜到大概。
在发现后金主力之后,两部应该是想汇合,向西突围,但后金军的反应很坚决,阻止了两部的行动。
张盘、陈忠两部,应该是从辽南东海岸杀到的复州,在此时这般状态,往东根本不可能有救援,只有向西,才会有可能碰到李元庆的长生营。
两人都是宿将,在战略眼光上都没有问题,但已经一天一夜过去,两部却都没有成功,那只能说明一点,后金军的态度很强硬,不想放两部走。
这其实也是必然。
辽南三部的存在,简直让镶红旗和正蓝旗的这些大小主子们,屁股上抹了辣椒水,怎么坐的安稳?
这种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想必,用不了多久,岳托和莽古尔泰也会亲临啊。
9点半左右,长生营刚刚扎下营,还没来得及休息,天空中骤然飘起了瓢泼大雨。
七月下旬,八月初,正是海边的风暴季,今年虽然干旱,但辽南的位置,气候与内陆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般狂风骤雨,气温能一下子下降十几度,各部营地的篝火也纷纷被大雨浇灭。
李元庆也只得暂时退回到营帐里避雨。
一时间,整个天地除了狂风和骤雨,再无他物。
李元庆也趁着这个时机,召集军官们开了个小会。
在此时这般状态,后金军留人可以,进攻却很难,加上复州城里的守军,他们最多也就10个牛录的兵力,以骑兵攻击防守严密的明军营地,除非明军自己出现重大失误,否则,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明军固守,他们没有太多办法。
但明军一旦想突围,就像是草原上的马群,被饿狼盯上,总是会露出破绽,给他们机会。
辽南三部明军,几乎没有骑兵,走路只能靠11路的,这一来,便被他们牢牢的卡在复州城下。
而一旦镶红旗、正蓝旗主力赶至,那……
“将军,我们必须尽快与陈忠、张盘两部取得联络。今夜的大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到了深夜,地面泥泞湿滑,后金骑兵行动力必然受到影响,我三部可直接向海边临时营地突围。”段喜亮有些着急的道。
许黑子却摇了摇头,“不能这么急。咱们的儿郎刚刚赶了一天路,正是疲惫之时,若今夜突围,实属不智。再者,泥地对后金有影响,对我们影响更大。依靠营地,我们还有防守的余地。万一在旷野被后金骑兵追上,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那怎么办?总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啊?”段喜亮很急,额头上青筋都涨了起来。
顺子道:“将军,我们还是先与陈忠和张盘两部取得联系,先探知他们此时的状态,再做决定不迟。咱们此行,毕竟是来救人的。”
李元庆点了点头,对黄国山道:“国山,你现在马上派人,去跟陈忠部联系,张盘那边,尽量试一试,若是不行,也不要乱来。”
“是。”黄国山赶忙离去。
李元庆扫视军官们,“都慌什么?鞑子有这么可怕?现在是我们人多。你们慌个球?现在,你们各部回去,牢守各地营地,让儿郎们先好好休息。随时等候命令。”
“是。”
军官们离去,李元庆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
这种‘提夜壶’的事情,终究是麻烦,即便李元庆对长生营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但产生分歧,也不可避免。
但这个时候,却也让李元庆有了新的认知。
就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一支真正铁血的军队,没有经历过极致的残酷环境,永远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铁血雄狮。
长生营此时看似欣欣向荣,但在根子上,成分有些太杂了。
这种最残酷的大浪,往往也是淘掉沙子的好办法。
今晚的雨势帮了大忙,陈忠这边很快就传回了消息,他本部暂时无恙,可用兵力还有1900多人,辅兵800多人,人数接近3000,粮草还足够支持一个月。
这让李元庆缓了一口气。
长生营这边,战兵还有2000出头,辅兵千余人,粮草也能支撑20天以上,两部合起来,人数已经超过了6000,真到万不得已,辅兵也得当战兵用了。
陈忠的意思,也是想尽快突围,最不济,也要与李元庆会师在一起,这也是他麾下儿郎们此时最大的心愿。
李元庆明了陈忠的意思,两人一起走到现在,几乎从未分开。
陈忠的部曲,事实上也将李元庆当做了主将,某种程度上,李元庆更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尤其在这种最困难的时候。
此时,陈忠部地处低洼,这大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一旦雨势持续,陈忠部的营地必然遭殃。
这应该是当初陈忠扎营时没有预料到的。
他当初应该只考虑到了营地取水方便,却没有将恶劣的天气算入其中。
而一旦水势倒灌,根本不用后金军来打,他们的阵营估计就要先崩盘了。
仔细思量片刻,李元庆同意了陈忠的要求,不过,不是现在,还要再等一会儿。
这般雨势,后金军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李元庆的长生营赶过来,他们必然牢牢盯着这边。
真要鱼死网破,还是李元庆和陈忠吃亏更大。
而张盘这边,却无法联系上,这般雨势,又间隔这么远,还要避开后金军的耳目,这是在是太难了。
李元庆也只得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雨越下越大,简直仿似直接从天空中倾盆倒下来,加之肆虐的狂风,一下子让人感觉寒冷了不少。
李元庆披着油布,来到阵前,仔细探查着周围的局势。
陈忠部营地距离长生营大概相隔2里多点,陈忠部营地修建的很紧密,外面有简易栅栏和壕沟,而长生营这边,由于时间太短,只是临时扎营,并没有这些完备的防护措施。
但长生营这边是高坡地势,北面不远,就是一条小河,此时这般大雨,河水泛滥,无形间就升格成为了一道自然屏障,后金军想打过来,便只有东面一面,还有着陈忠部的阻隔。
若两部能顺利会师,双方优势加在一起,必然能更有效的增强己方防卫。
时间很快来到了11点钟,雨势渐渐小了一些,但狂风肆虐,似乎并没有要停止的迹象。
后金营地方面,也没有火把新燃起来,李元庆当即令段喜亮召集4个把总的长枪兵,在前方掩护,顺子和杨小船两部鸟铳兵策应,保护陈忠部,向长生营高坡营地汇合。
陈忠这边很快做出了反应,士兵们取掉了西面的栅栏,填平壕沟,开始有序的朝着长生营靠拢。
后金方面很快发现了陈忠部的动作,但这般雨势,马儿也不是很听话,他们没有了战马支撑,也不敢贸然上前来。
主要还是夜盲症作祟,这些后金鞑子,以肉食为主,缺乏大量微生物元素,在这般雨势的夜间作战,更不是他们的特长。
从子时一直持续到清晨,陈忠部陆续赶到了长生营的高坡上,双方胜利会师。
但李元庆和陈忠谁也不敢怠慢,来不及寒暄,当即令士兵们继续修建防御工事,挖壕沟,砌栅栏,把一切能用的东西都用上。
看到一切都上了正轨,陈忠这才有时间跟李元庆说话。
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懊恼的低下了头,“元庆,哥哥,哥哥对不住你啊。你,你为何要来啊。”
李元庆一笑,重重握了握陈忠的大手,“大哥,你我是兄弟,是弟兄。过去的,就都过去了。他日我若有难,我相信,大哥你必定会来救我。”
“元庆……”
陈忠眼泪都要流出来,但他是磊落的汉子,更了解李元庆的性子,知道李元庆并没有生他的气,忙抹了一把眼泪,急道:“元庆,这般形势,后金主力应该很快就要来了。咱们绝不能在此地久留。尽快赶去海上,才是生路。”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这事儿他岂能不知?
不过,虽然与陈忠会师了,但那边还有张盘。两人总不能抛下张盘,就这样跑路啊。
如果这样做,即便之后张盘被后金军围杀,死无对证,但两人的良心,恐怕也会永远不安。
良心虽然不值钱,张盘也确实不地道,但这种时候,李元庆却并不想抛下他。
毕竟是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弟兄啊。
而这般雨势,必定也会延缓岳托和莽古尔泰主力的脚步,时间可能不会多,却是李元庆三部最后的机会了。
“大哥,此事不要着急,先吃饭,吃完饭再谈。”李元庆避开了这个话题,马上令火兵开饭。
雨势依然没有停歇的迹象,但比昨晚已经好了很多,陈忠这边有不少木料,借助帐篷,点齐篝火来已经不算难。
这般天气,人很容易感冒,喝热水便尤为重要。
对于李元庆,陈忠早已经是十分了解,李元庆不说,他也不多问,他知道,他的兄弟,永远不会害他。
伴随着篝火点起来,高坡上的营地渐渐有了暖意,也开始有了生气,同样,也吸引了不远处张盘的注意。
今天,张盘一大早就起来了,这般困局,他又怎的能睡得着?
随着天色渐渐放亮,他也看到了陈忠部已经拔营而去,去到了不远处山坡上的明军阵地。
此时,在辽南,只有三部。
张盘不用想,也能知道,这必定是李元庆来了。
事实上,之所以邀请陈忠打复州,张盘也是憋着一股气,他也想要证明自己,特别是让李元庆看看,他张盘,才是辽南的中流砥柱,才是东江军在辽南的领袖。
可惜,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这一次,很可能他不但要把自己搭上,陈忠和李元庆,也要被他拖入到无底的深渊。
整个东江军的辽南架构,很可能也会全面崩盘。
“走吧。你们倒是快走啊。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要救老子么?”
“李元庆,你平日里不是挺精的么?怎么这时候还犯傻啊。”
“这他娘能救的了老子么?你真以为你是神仙啊?”
看着李元庆和陈忠都没有要走的意思,甚至,高坡营地上,似乎要有军队出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