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英魂-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芊⒕颍嵌宰约河惺裁词导世妗�
在古代写武后故事的作品之丰富,只有写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故事,差可相比。如明人托名华阳散人所著的《如意君传》,明末清初嘉禾餐花主人所编的《浓情快史》,以及前文述及的西泠狂者的《载花船》、袁枚的《控鹤监记》等等,基本上都是津味十足地宣染武则天的性事,其文学价值毫无足道。但作为研究中国面首的一些资料,它反映了明清文人的一些思想趣味,兹简述如下——
《浓情快史》基本上是附会历史,写武则天的一生,从少年到晚年,先侍太宗,后嫁高宗,置面首如怀义、昌宗、易之、薛骜曹等,并与其内侄三思私通,小说显然有讲史演义的性质,又全书宣染床第间的性事,显然与明代中叶以后世情小说喜描写闺中淫乐的风气有关,所以又具有世情小说的特点。但笔法低劣,写世情比不上《金瓶梅》等优秀世情小说的百分之一;写历史更是错论百出,如张昌宗竟在武则天年方十三岁时即与之私通,史载武后与昌宗年龄相差高达五十多岁,即武后称作昌宗的祖母都可以,他怎么可能与十三岁的武则天私通呢?写武三思竟也比武后大了两三岁,这成何体统?并且写媚娘在被太宗召入宫前,已先后被三思、张六郎(昌宗)、张玉、江采轮番轰炸、大行奸淫,媚娘后又被转卖至外地,武父寻回,又将她许配给张六郎等等,简直是荒诞不经,描写亦多淫秽之语,显然是演义小说与世情小说的细枝末流!伪劣下品!
而专写武后面首故事的,当推明清色情文学的压卷之作——《如意君传》。此书的刊行,稍先于《浓情快史》。《如意君传》不象《浓情快史》演义历史,而是写武后晚年,宠幸面首薛骜曹。薛骜曹为史书所不载,乃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形象。《深情快史》中的薛骜(敖)曹,盖即缘此。《如意君传》一开始亦略过武后的生平,宠怀义及二张,接着便转入写“如意君”薛骜曹与武后的淫乱故事。全书充斥着露骨的色情描写,趣味格调都较低档,历代都被列为禁毁小说。象所有描写面首故事的小说一样,《如意君传》亦写薛骜曹“驴公子”的本事——“阳道壮伟”,小说极尽夸张宣染之能事,几无出其右者:
“骜(敖)曹年十八,长七尺余,白皙美容颜,眉目秀朗,有臂力,矫捷过人。博通经史,善书画琴弈诸艺。饮酒至斗余不醉。以故多轻侠之游。
而肉具特大异常,里中少年好事者俱知之。每遇敖曹饮酒,求一睹以为戏笑。敖曹曰:‘吾以此物累,不知人道,时有所感,无计可施,方用为苦,何足供诸君欢也。’强之乃出其肉具侈阔棱跣,其脑有坑窝四五处,乃怒发,坑中肉隐起若蜗牛涌出。自顶至根,筋劲起为丘蚓之状,首尾有二十余条。江莹光彩,洞彻不昏,盖未曾近妇人之渐渍也。
少年见之,咸惊异,试以斗粟,挂其首。昂起有余力,无不大叹绝倒。同与敖曹游,娼家初见其少年,歌讴酒令,无不了了。爱而慕之,稍与迫睹肉具,无不号呼避去。间有老而淫者,勉强百计导之,终不能入。敖曹肉具名既彰,无有与婚者。居时常叹嗟,有悲生之感。”
写面首的“才具器用”,有白描、有衬托、有宣染,可谓竭其所能。盖面首的本钱本在于此。
太监牛晋卿荐敖曹于武后,备述其所长,复云:“手不能握、尺不能量、头似蜗牛、身如剥兔、筋似蚯蚓之状,挂斗粟而不垂。”武后听不禁倚帏屏而叹曰:“不必言吾已得之矣。”后世小说每每宣染武则天的淫荡。而此语真是妙绝,虽惯妓熟罐,也说不出此等淫亵之语。只得自叹弗如!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对男性的生殖器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甚至达到畸型变态的程度。在色情文学中,写男性生殖器远远要比写女性的性器用力深厚。而对男性阳道的描写则基本上集中在其大小粗细长短上。写其细小,则“垂囊如败枣经霜,裹顶似僵蚕在茧。”……写其粗大则如敖曹,天下妇人都不能容受,唯则天武后方能吞纳其“贤才”。这一段描写见于《金屋梦》第四十四回:“木瓜郎语小莫破,石女儿道大难容。”本回接着写黎金桂(金桂乃潘金莲的托身)淫奔潘子安不着,反遇见正在鼾睡的王雷公,作者兴趣不减,进一步状写王雷公的胯下器官:
“(金桂)想了一想,既到此处,怎肯空回,就在此人身上略泼一泼心中的火,也不枉来这一次。上前才要摇醒,只见一张椅子上搁着一件东西,象是一匹青布卷成了长卷子一般,却为何一半在腰里不曾解下。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件怪物,紫筋暴露,凹眼圆睁,足有一尺余长,粗如截瓠,险不惊倒了少年好色东邻女,半夜淫奔的狐狸精。欲侍伸手去摸,又怕惊醒了此人,有命难逃,无门可入。”
这种描写,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中,是不多见的,偏偏作者还堂而皇之地大讲道理,其实是借惩淫劝叫鰼(习)名,行猎奇射利之实而已。中国许多的淫秽描写,都打着这种“假饮食男女讲阴阳之报”的旗号,但其实质大多属于生理性的宣泄,本身无多大社会意义。但面首一族既是以色相媚人,恐怕其本钱不仅仅在他的上面的一张小白脸,故在此对上述现象略做了点简单说明。值得一说的是,大凡面首,因其出卖肉相,就其人格来说是非常卑劣污秽的,面首族的下场一般都是很悲惨,一旦失去他们的雌性靠山,他们的路也便走到了尽头。历史上的大面首,如嫪毐被车裂分尸、吕不韦畏罪自杀、薛怀义被众妇捶杀、二张被剐杀煎炙等等,无不如此。但在《如意君传》中,薛敖曹这个面首形象,作者却是从正面加以塑造的。在小说中,作者一方面竭力铺呈宣染敖曹与武则天的性事,一方面又要突出薛敖曹的品德高洁,虽竭身事君而不堕落欲河孽海,可谓忙煞,可谓用心良苦。比如写薛敖曹的羞耻之心。(其实,面首族中这“羞耻”一词,用到他们脸上也白用!羞(修)字认识他,他却不识羞(修)!)牛晋卿奉武后诏书并带了金帛访敖曹,敖曹却说:“下贱之资于渎圣德、非臣如宜,不敢奉命。”而牛晋卿却循循善诱地劝导,说:“足下不欲行于青云之上,乃终困于闾阎之下。”薛敖曹叹道:“青云自有路,今以肉具为进身之阶,诚可耻也。”这倒是比冯小宝、柳谟、侯祥、二张之辈清高一些。但到底挡不住晋卿的规劝,晋卿不愧巧舌如簧,抓住薛敖曹的病痛之处:
“晋卿耳语曰:‘足下能高飞远举,出于乾坤之外,且汝尚不知人道,非今圣上,谁可容者?’薛敖不得已而行。在道叹曰:‘贤者当以才能进,今日之举,是何科目?’”
作者竭力褒扬薛敖曹的不情愿进宫去侍奉武后,但读之总觉得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忸怩和做作。说得难听而又贴切一些,就是“假屌丝!”说得好听一些,那就是“馋猫不吃鱼——假正经。”结果他还不是应聘而去了么?不过这倒是面首们常有的假丝情态!恶心!最令人捧腹大笑的是,庐陵王李哲从房州被召回,虽有狄人杰等正直大臣的劝谏,而真正得力的却是薛敖曹在床榻上向武后巧吹的“枕边风”和“剔火肉棍”。武后嗜爱薛敖曹的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棍”——“尘柄(阳道)”,而薛敖曹便以自残阳道,相要挟,定要武后将儿子李哲(李显)宣召回宫,写来十分热闹、十分可笑,真是天下“奇文”——
“复一夕,后与敖曹欢会过度,联臂相偎而寝,至日高枕未起。后谓敖曹曰:‘卿若读书,登甲第,位至宰相不能有如此奇遇。子之尽心与我,可谓至矣。子之饮食衣服与至尊等,我之待子亦不薄矣。我欲爵汝贵汝,汝又恳辞,当取汝兄弟宗族富贵之,决不爽信!’
敖曹曰:‘臣向者云,孑然一身,陛下不忘之耶?臣非以才进身,臣诚无所希宝贵……臣今不避斧钺言之,陛下不必听,陛下幸而听之,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后曰:‘吁,如意君何言也?我一身已付君,岂有言而不听者乎?’
敖曹曰:‘陛下既已许臣言,臣当敢言:皇太子何罪废为庐陵王,远谪房州?况闻此来改过自新,天下但闻陛下欲削唐社稷,臣恐千秋万岁后,吕氏之祸及矣。人心未厌唐,陛下宜速召庐陵王来,付以大位,陛下高拱九重,何乐为如之?’
后有难色,敖曹曰:‘陛下如不从,臣请割去阳事,以谢天下。’
遽起小匕首,向尘尾欲自裁,后急夺之,尘首已伤入半寸许,血流涔涔。(此中尘即指阳道者也乎哉!)
后起用净帕试(拭)干,以口呵之,且泣骂曰:‘痴儿何至如此?’
敖曹曰:‘臣之为儿,乃片时儿耳,陛下自有万岁儿,系陛下亲骨肉,何忽弃文?’
后乃心动,敖曹自是每以为劝,后得狄梁公(指狄人杰)言,召庐陵王复为皇太嗣,中外谓曹久秽宫掖,及闻内助于唐,反德之矣。”
这简直是太荒唐太离奇太可笑太滑天下之大稽了。庐陵王李哲得以重新被立为皇太子复登皇位,不是狄仁(人)杰、张柬之等良臣之功,而是靠如意君一根“擎天薄玉柱,架海紫金梁。”的阳棍相挟携的;支撑唐室江山免遭颠覆的,竟是如意郎君一条冲天破云的阳道!比“金蛇郎君”还要厉害得多多!古来面首,谁立过这等盖世功勋?从来只闻舍身谏君的,而割性具谏君的,真可谓独绝千古!“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由此可见,《如意君传》必是作者望空臆造,荒诞不经,趣味低下到何种地步?敢于胡说,嘲弄青史,竟到这种程度!
作为一条面首,薛敖曹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要为武则天提供性服务。所以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描写武氏与敖曹的性交细节,极尽夸张露骨肉麻之能事,在同类小说中,堪称翘楚。比起《金瓶梅》中的淫秽描写,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意君”这个称号是武氏所赐,称敖曹的雄伟适意可口者也。在《如意君传》中,武后不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政治家,而完全被写成一个玩弄面首淫欲成性的市井荡妇。反映了封建时代,对不守本分的女性的污辱蔑视,也多少显示了明清小说中不堪入目的末流现象。小说最后写薛敖曹这只面首,竟因“积善成德”,得以全身,隐居民间,竟得道入仙。至天宝年间,人偶尔见之,羽衣黄冠,童颜绀发,望去如二十许人。
这可以说一段野史别传,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这大唐宗室的正传:
二张既诛,武则天退位,中宗李哲登基。自从武则天革命称帝,改大唐国号为大周,至今已是十六年。中宗即位后传谕恢复大唐国号,天下江山得复归李姓。而中宗自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被废,贬为庐陵王,幽居房州,复立为太子,今得重登大统,也已整整二十个春秋。光阴荏苒,而人生须臾,中宗一生,那真是可悲可叹可怜。
中宗的皇后韦氏,当初与中宗一同被废,一同被幽禁,备尝恐惧孤寂之苦,情爱甚笃,可谓患难与共的夫妻。中宗一直对母后武则天恐惧异常,其时武后正对唐朝宗室大肆杀戮,每当武后派遣使臣,来到房州,中宗就浑身颤栗,就想自尽。武后之威,于此可见一斑。而当此时,韦氏总是耐心地劝阻他,她说:“祸福无常,未必定是赐死,何用这般慌张呢?”既延入内使,果然没有意外祸事。中宗遂深信韦氏,倍加情好。人在落难中,最易被感动。“患难出知己”,所以一次中宗私下里对韦氏说:“他日如能重新登基,定当随你所欲,想干啥就干咐,我决不加以禁止。”中宗也是一时冲动,立下了这等无拘无束的誓言。不想韦氏却将这话牢记于心,后宫淫乱,祸由此始。
中宗本是个糊涂无能而又好淫乐的皇帝,自此事听由韦后决断,牝鸡司晨,情形与高宗在位时相同。
当初武则天身体渐渐不济之时,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纷纷劝谏武后召中宗回宫。武后年纪虽大,头脑却非常清楚,她看看身边武姓子弟一个个獐头鼠目,都是不成器的东西,难承大统。如让中宗即位,那么天下归心,于己于国都有所交待,于是主意已定。武三思、闻知此事,就主动要求去房州迎李哲返宫,从而为日后立功荣宠打下根基。武三思捧了圣旨来到房州,中宗一想三思正尽力谋为太子,正是取自己性命而来。心中恐慌,只拉住韦氏抱头痛哭,韦后被他哭得也没主意。正在这时,三思已走进中宗韦氏居住的狭小阴暗的房中,韦氏此时,也不顾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急抢上前去,伸着两条纤纤玉臂攀住三思的手,要他不要宣读圣旨,武三思本是个好色之徒,如今他手尖儿触着韦氏的手臂,滑腻香软,不觉心头一动,低头看时,只见她肌理莹洁,一张玉脸,含悲含戚,越发勾人心魂。当下三思忍不住抓着韦氏的双臂,扶她起来,口中道:“王爷王妃大喜了,是我在万岁面前劝谏,她不容易,挽回天心,如今圣旨下来,正是要召王爷王妃回京,王爷将要重登帝位呢。”中宗、韦氏哪里肯信?直至宣读了圣旨,才破颜为笑,即刻盛情款待三思。翌日,打点起程。中宗果然重新做了皇帝,想起在房州的凄苦,心中感激三思,赏赐甚隆。哪知三思淫心已动,得陇望蜀,心中念念不忘韦后。
当初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相私,被武后识破,金刀刺伤额角后,幡然而悟,知道武后禁脔,接近不得。时三思出入宫中,乃色中饿鬼,因与婉儿眉来眼去,竟勾搭成奸。婉儿虽比三思年轻许多,但宫中找个男人不容易,且三思生得颀白,枕席上功夫又具特长,便也乐得将就,聊解寂寞情怀。
据说婉儿尚在母腹中时,其母梦见大秤一杆,颇不可解。请教相士,相士掐指一算,惊称:“此子日后当称量天下。”四座闻之皆惊。待到婉儿娩出,竟是一女孩,大家都失望,都说相术骗人,无非为钱财而已,也就不再意。待到婉儿祖父上官仪被武后杀掉,童年的婉儿与母郑氏被没入宫中为奴,本以为暗无天日。谁知婉儿长成,才华横溢,机敏过人,诗文清越,比起朝廷内外的腐儒酸调,真是天上人间,深得武后喜欢。武后厌烦文牍制诰,所以都托给婉儿处理。大臣的奏本,由她览阅,皇上的圣旨诏书,由她起草,由是宠贵无比,正应了“称量天下”的预言,大臣皆奔走门下。待到中宗复位,亦为婉儿才貌所迷,便将婉儿召幸,册为婕妤,并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但婉儿并不高兴,每自叹命不由人,嫁给中宗懦弱老夫。床第风光,远逊三思数倍,只因皇上恩宠,没法推辞,只得敷衍成事,背地里仍与三思通好。偏偏韦氏也是条淫荡成性的妇人,早年幽禁在房州,命且不保,无法解馋。待到位居正宫,便贪起风月来,变本加厉(利),似乎要补回往昔的蹉跎损失。婉儿素性机警,相处不数日,已把韦后淫心猜透,便放出柔媚手段,取悦韦后。韦后不胜喜欢,竟引婉儿为知己。无话不说,甚至连个人私情,竟也不分“张长李短”地连根拔出!
韦氏自从在房州与武三思肌肤相亲后,一直对三思恋恋不忘,思想与三思有更进一步的“深交”,幻想着“○接触直至负接触!”婉儿察言观色,心中暗暗有数,知道韦后竟意在自己的情郎,倒也不吝啬,破有太平公主孝敬武后的大将风度。一夜正值中宗留宿别寝,韦氏闲暇,婉儿便把情人送入。这韦后与三思,神交已久,相思成渴。如今得以正中下怀,那真是——匆忙忙不及脱衣解带,性急急那管礼仪伦常?这一宵欢乐,真是美不胜言,轻飘飘如沐春风。
自此,韦后与婉儿轮流召三思奸宿。而三思一箭双雕,只瞒着中宗一副耳目。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箭”和“天下第一棍”的光荣称号。唐朝的皇帝被加冕“皇冠”和“绿帽子”者,何其多者也哉?
韦后渐渐骄奢淫逸,横行霸道,处处临驾于中宗之上,肆意妄为,中宗稍有责备,便把房州之誓约,用来唐塞。中宗本暗弱,只得任她胡作非为。三思出入宫帏,竟无阻碍。一日三思入宫,与韦氏掷赌双陆游戏,调谑猛浪,如北里妓间。中宗不仅加以阻止,竟至屈蹲,在一旁为三思点筹,此等行径,虽民里布衣,犹为自愧。韦后的淫威,多半是由中宗惯养成的。英国有句谚、谚、谚语,叫做:“一只宠坏的小羊,将来会变成一头蛮横的大羊!”真不好意思!这句谚、谚、谚语,竟在中国古典社会久已有之。真是“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吃肉就得瘦!就得瘦!”
韦氏与婉儿,平日里在中宗面前,屡说三思才具优长。中宗竟拜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封婉儿为昭容,命她一如武后当政时,专掌诏命。三思子武窠训娶安乐公主,武攸暨又是太平公主的附马,中宗复封他为定王。诸武子弟的声势复振。朝中大臣屡有谏阻中宗,请削诸武权力。结果都由于韦氏从中作阻,功败垂成。先后有太子重俊、张柬之、玄晖、袁恕己、敬晖、框彦范等被残害至死。三思也不忘为韦氏奔走效劳。怂恿群臣,上书韦后号为“顺天皇后”,并赠韦氏父亲为上洛郡王。但韦氏的淫心,不减武后。不久就嫌三思年老,要效法武则天打小白脸,以满足自己旺盛的阶级淫欲。
在韦氏偷得与武三思交欢之前,尝语婉儿道:“你经皇上宠幸,滋味如何?我看似食哀家梨,未曾削皮,何能有味?”婉儿乘势迎合道:“皇后与皇上同经患难,理应同享安乐,试思皇上自复位后,今日册妃,明日选嫔,何人敢说声不是?难道皇上可以行乐,皇后独不能行乐么?”这数语正中韦氏心坎里→充满希望,却又“假丝溜文”,故作嗔语道:“你这个小坏蛋!Youarestupid!我等备位宫闱,尚可以学村俗妇人去偷汉子么?”婉儿又道:“则天大圣皇帝,皇后以为如何?她还用得着偷汉子么?那是明目张胆在要汉子。”韦氏不禁一笑。婉儿索性走近数步,与韦氏附耳数语,韦氏恰装着一种半嗔半喜的样儿。婉儿知已认可,遂出去引导可人儿,黑夜入宫。是夕开始,便是“天下第一棍”武三思“一箭双雕”直擢韦氏和上官婉儿美丽幽深的“仙人洞”。
然而,韦氏淫欲盛炽,只一个武三思已不行矣!于是她也效仿武则天广选面首,尝尝各种各色的味道。首先被选中的是宫廷御医马秦容,其后有国子监祭酒叶静能叶大侠,光禄少卿杨均、术士郑普思、胡僧惠等充当面首职务。一时中宫成为欲海色林,淫风之炽,与武氏当政时相比,有过之而无所不及。韦氏处处仿效武则天武女侠,她欺中宗懦弱无能,妄想夺权,自立为女皇。事为中宗所知,韦氏竟唆使马秦容、杨均等情夫,配制毒药,放在饼中,将中宗活活毒死。中宗被李显被逼退位幽囚二十载,复位不到三年,竟惨遭奸夫淫妇之毒手。其不幸,难道不是可悲可叹可怜的么?一入宫门深似海!九重深宫,阴风惨惨。宫廷女性的淫毒,令人发指,令人瞠目结舌!
唐中宗李显被毒杀之后,韦后加快了实现她女皇之梦的步伐。她首先大力扶植韦氏家族,让其宗属拥有重兵,身居要职。命令附马都尉韦捷、韦濯,王尉卿韦睿,左千牛中郎将韦琦、长安令韦播等,率领府兵五万人,驻守京城,分左右二营屯师。一面命中书舍人韦元徼,领兵巡行京城各条街道,草拟中宗遗诏,立太子重茂为皇太子,然后发丧。诸韦气焰之器张,野心之膨胀,比武后当政时诸武更甚。李重茂即位,是为殇帝,尊韦氏为皇太后,改国号为唐隆。重茂这一年年仅十六岁,懦弱无知,不下乃父。真正的皇权落在韦太后手心里。韦氏问揽朝政,尤嫌不足,宗楚客之辈也极力劝韦氏效法武则天榜样,除去小皇帝,让韦氏子弟统领大军,杀死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自立为女皇,成为第二条武则天。可惜阴谋败露,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这是大唐后来的又有英明之主:唐明皇唐玄宗)率羽林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宫中。韦太后的面首马秦容、杨均正与韦氏奸宿,闻变不及穿衣,只着内衣仓皇逃命,均被逮杀死。韦太后被剁成两段,枭首陈尸长安街头,韦后家族大大小小被杀得一个不剩。韦后的面首们、上官婉儿、诸武子弟如延秀等都被斩杀。安乐公主,助恶韦后,参与毒杀亲父中宗,亦被斩首陈尸街头,可谓罪有应得。
韦太后被杀的第二天,被追贬为庶人,葬以一品礼。中宗不得善终,盖在他本人缺少人主之才,徒为韦后傀儡,养成韦后的大逆不道之身心。等到略察她的野心,想制服她时,又事机不密,且又没有心腹大臣谋助其事,所以被韦后先发制人,反而招来杀生之祸。咳!真不值古!枉死了中宗!竟死在身边最亲近的妻女之手!何其悲哉?
韦氏处处以武则天为榜样,她以纵欲淫乱、残忍刻毒、专政野心、重用诸韦等秽行,与武则天相比,她决不是一个劣等学生,确实学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然而,她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武则天的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