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沈栗-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栗:“……”

你何家一年就这点银子?骗鬼呢!当着这么多人面给我,分明是不想让我收,得了便宜还想卖乖。

沈枫:“……”

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见识了。

沈淳在后面:“……”

我儿子读书还用你何家的花费,你何密是我什么人!岂有此理!

沈栗突然一步上前反握住何密的手感动道:“何老太爷严重了,谁家没几个糟心亲戚呢?不过是受了亲女的拖累。些许小事竟然劳何老太爷亲自上门,折煞晚辈了!”

何密惊喜道:“这么说,贤侄原谅我何家了?”

沈栗道:“我二府本就是通家之好,些许龌蹉,不需放在心上。只是,晚辈有感于何家浩然之家风,有两个小小的提议,不知何老太爷可否应允?”

何密道:“贤侄尽管说,但凡老夫做得到。”

沈栗笑这指着两箱银子道:“吾等读书人,何须此阿堵物也?早听说贵府居菱楼藏书百万,世所罕见,晚辈钦慕久矣,奈何无缘得见。”

何密沉吟道:“居菱楼乃我何氏族产,非何姓不得入内,不过若是贤侄想去看一看……”

“欸,”沈栗笑道:“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趁此机会,晚辈就代读书人向何老太爷讨个人情。自前朝战乱时,天下古籍多有损毁,想何家经世几百年,若论藏书之全,怕是只有翰林院书库才能与之相比。既然有此机会,不如多放些人进去,誊抄些外面遗失的书卷,不知可否。”

我想说不,行吗?

书生们激动了。

沈栗还攥着何密的手呢,他高兴的发觉何密真的开始哆嗦了,抬手示意道:“居菱楼到底是私家书楼,为防损坏藏书,不妨加个限制——每日只放两百太学生进入,为期两个月,只能誊抄外面少见或绝版的书籍,所誊抄的书籍不可藏私,需允许任何读书人继续传抄天下。如何?”

“好!”围观的书生们热血沸腾。

太好了,居菱楼天下闻名,惜乎何家敝帚自珍,很少让外人进入。读书人向往居菱楼都快把脖子抻成鹅颈了,得此机会,许多人嘴都合不上了。

何密都要吐血了,我还什么都没答应呢,你就什么都安排好了,究竟是谁家的藏书楼!

沈栗指着两箱银子继续道:“至于这两箱银子,虽是何老太爷的好意,晚辈却是不能收的。正巧,各位每天誊抄书籍所需笔墨纸砚及中午的饭食点心茶水,一概从此处出,如何?”

好!众人轰然而应。

书生们简直热泪盈眶:呜呼,不意今日见此佳话!

何家光明磊落,知错必改。沈栗胸怀坦荡,促成誊书盛事。

雅!太雅了!

吾等当作诗文以记之!

何密就不明白了,楼是我何家的楼,银子是我何家的银子,怎么到头来拿着我何家的东西,沈栗倒做了人情了!

岂有此理!何密本来是想挟读书人的势逼迫沈家,没想到,最后被逼上梁山的是自家。

还能说不吗?读书人会用口水淹死你,就算何家也顶不住。

“至于这第二件事么,“沈栗微笑道:“却是关乎何氏。唉,想何氏之所为固然令人不齿,但念在她青年丧夫,又为出妇,虽然妇德有缺,然而其情可悯。”

沈栗满面悲悯道:“我沈家虽然逐她回去,但她毕竟是晚辈九弟生母,岂忍见她无处可依,竟失栖身之地!何氏虽对我沈家屡下毒手,念在并未造成无法挽回之事,晚辈厚颜为我那前三婶娘向老太爷讨个人情,且饶过她一遭吧!”

哎呦,这沈七公子真是厚道!大度!善良!

书生们很感动。

佳话,又是一桩佳话!

何密眼睁睁看着沈栗慈悲道:“虽然晚辈一家不赞同何氏之德行,然到底曾为亲戚一场,寄身荒庙太过了。还请何老太爷将她接回何家吧,日后严加管教也就是了,但求她吃饱穿暖,自此无忧到老。”

好!书生们又激动了,这个也雅!

何密脸都要裂了。

沈栗说的多感人,受害者都表示不追究了,他身为人父,能死咬着不把人接回来吗?

把何氏接回来?他都把人赶出家门了,父女之情荡然无存,何氏满怀怨愤,回了何家后,还能好好相处吗?

何氏要给他作出花样来!

何密看着围观读书人们满口赞誉的样子,哑口无言。

他把何氏接回来,沈栗乐得看他家宅不宁;他不肯接回来,沈栗保准说他不近人情;他要暗中让何氏“羞愧而死”,何密现在都能想到那时沈栗嘴里能蹦出什么“谣言”来!无非是“为保面子杀害亲女”!

有些谣言不需要证据,只要说出来就够了。

唉!三害相较取其轻,先把人接回来吧。

何密把涌到咽喉的血咽下去,装出一副满心感激的样:“沈七公子真贤人也,老夫……老夫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何密低头,扯着袖子擦泪,他是真想哭了。

事情怎么不按剧本走呢?沈栗你个小兔崽子!

沈淳等人暗中笑得腹痛,险些维持不住脸上光风霁月的表情。

何家今日乘势逼迫沈府的目的没达到,反吃了两个闷亏,叫沈栗翻来覆去做人情,成就了他的名声!

何密怏怏领着众人告辞而去,个个脸色犯青,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呕死了!

第二十八章小心眼儿

沈淳看人倒还真是准确。他说许墨要厌了何家,许墨果真把考场看的紧了。

县试五场,虽说第一场是必考,其余可考可不考,沈栗都老老实实考下来了。除了第一场让人做了手脚,自第二场开始,沈栗沈枫的东西都是许墨亲手检查的,再没让过旁人的手。

三日放榜,沈栗居然名列第十。

沈栗自己都没想过能考到第十名!

若说进榜,沈栗还有些把握。方鹤的学问不是白给的,他说沈栗有些希望,考场上又有些变故,得到许墨二人好感,进榜还是可以的。但是前十就没那么容易了。

县试前十名算是一种荣誉,到府试时需提坐堂号。这是一种优待,到时候不用挤在一起排队等候,考官也会先注意一下提坐堂号的考生。

考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可能没什么分别,但县试前十,说明这些人更有才学,换句话说,这些人将来更有希望做官,要优待。

沈栗怎么会是前十呢?他自己也纳闷。

考卷贴出来,沈栗去看。

卷子上圆圈还不少。考官阅卷时看到写的好的句子会在旁边画一个圈。

“你的字还需勤加练习。”旁边有人忽然说到。

沈栗回头,见竟是许墨,慌忙见礼。

许墨点点头道:“你的文章还过得去,有些新意,诗做得好,只是字着实丑了些。”

沈栗的文章是“连拼加凑”自己再填两句。他到底经过了前世填鸭式高考,知道什么叫系统复习,又不是真正小孩,理解力不差,方鹤给他讲的都能听进去。考卷发到手中,先把记得的有关诗句列出来,能用的用,自己填几句,虽不华丽,胜在眼界开阔,比其他人有新意。

作诗,题目巧了,正好记得一首,可不作得好么。

许墨道:“若是按第二场算起,你的字很一般。但县试第一场为重,你削竹为笔,居然写的不差,故此取你第十,此后要勤加练习,不可懈怠。”

所以沈栗这个第十还是有水分的。

沈栗的卷子其实只算中上,但许墨看好他,顾临城也愿意卖人情,加上考场出岔子,沈栗没闹,两人多少有些歉意,提他到第十,又不是案首,不显眼,只是个优待,若是以后不好,府试自然就辍落了。

加上前两日沈栗拿着何家做人情,名声在外,原先是“孝贤”,如今还要加上“仁”、“义”,盛名之下,众人都赞他,得个第十,倒也没人有异议。

李颗不出意料,果然是案首,沈枫第八。

沈家这一茬连儿子带亲戚居然考得都不错,沈淳很高兴。

皇帝也很高兴。

又宣沈淳带着沈栗入宫。

年少扬名的人多了,邵英对沈栗另眼相看,除了因沈栗确实有些聪慧机敏的架势,更多是为了加恩礼贤侯府。沈栗的名声越来越好,成绩也还不错,证明邵英很有眼光,皇帝也是很讲面子的生物。

尤其沈栗总能让何家人不痛快。

邵英其实不太喜欢何家,何家曾经支持湘王,若不是有沈贵妃在,湘王又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儿,在先帝驾崩前偏没得儿子,何家差一点就成功了。只是何家根深蒂固,尤其在文人中威望很高,有的时候邵英也觉得无可奈何。

因此邵英对能让何家一再堵心的沈栗感观越来越好。

邵英果然对沈淳二人提到何家:“前日听闻何家至侯府登门致歉,不知前因后果?”

其实邵英手中缁衣卫是很厉害的,顾临城与许墨大约也禀报过考场中事,但邵英有个习惯,“不听一人语”,就是不光听一方人的意见,而要尽量让各个立场的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以免以偏概全。

沈淳遂命沈栗把近来发生之事一一叙述给邵英听,他是当事人,自然清楚许多细节。

邵英听了很不悦:“科举,国之重事也,未料何家已胆大如此,置朕于何地!”

沈淳二人沉默不语,皇帝发牢骚,外臣不宜插话。倒是骊珠劝解了两句,无非注意龙体之类。

邵英又向沈栗道:“朕闻听你前日提议太学生入居菱楼誊抄古籍以传天下,又悯何氏之情,众人说你襟怀广阔,光风霁月,倒也不差。”

沈栗微笑对答道:“皇上,您太看得起草……微臣了。其实微臣只是为了让何家不痛快罢了。”

“哦?”邵英面色微妙。

沈栗诚挚道:“其实微臣很小心眼的。何家心怀歹意,屡次谋害微臣家,臣再心大,也是不能轻易原谅的。“

邵英微笑道:“所以你要让何家吃个闷亏?”

沈栗点头道:“回陛下,誊抄书籍,是慷何家之慨;原谅何氏,是想看何家家宅不宁。陛下,微臣种种所为,不过是为了让何家不痛快罢了。微臣觉得,何家不痛快了,微臣就痛快些。”

邵英大笑道:“朕也觉得何家不痛快了,朕就痛快了!”

笑了两声,稍觉得有些失态,咳了一声道:“这话儿不许外传。”

沈淳几人忍笑称是。

邵英对沈栗道:“别人在朕面前恨不得装成道德君子,你是头一个对朕自承‘小心眼’的。”

沈栗道:“皇上龙目如炬,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岂是装一装就能蒙混过去的,无非自曝其短罢了。”

沈栗在皇帝面前坦言自己针对何家是有考量的。

在皇帝面前道德君子其实是不吃香的,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真是德行无差的,做事反而束手束脚,顶多放着做个吉祥物或是言官。

皇帝需要的恰是能给他做事的人。

封建王朝,家天下,做皇帝的别看都喜欢好名声,其实私底下谁没些“手段”?哪个也不是“君子”,想做“君子”的皇帝都死的早。

像礼贤侯府这样的勋贵,世袭也罢因功升爵也好,说白了都是靠皇帝的信任过日子。你看文官还有跟皇帝死犟的,没事辞个官啊跪个午门什么的,武勋不说没有吧,敢这么干的,皇帝早晚要收拾你。

武勋武勋,就是帝国的军事力量,要做皇帝手里的刀。做刀不但要锋利,最重要的,还得知道自己是效忠于谁。沈栗在家里曾说过:咱们这样的人家,别的还能含糊,但一定要有“忠孝”。其实就是要听话,听皇帝的话,博得皇帝信任。

怎么能让皇帝信任有加呢?最基本的,你得和皇帝站一边,皇帝喜欢的,你不一定要喜欢,皇帝讨厌的,你绝对要厌恶致极!

邵英不喜欢何家,好,礼贤侯府也与何家过不去,沈栗说自己小心眼,皇帝就不小心眼吗?小心眼算什么短处,就算是短处,有些短处的臣子皇帝更喜欢。

在皇帝面前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首先就是想隐藏自己的真实模样,是“不诚”。

邵英看沈栗越来越顺眼,这次也赐宴。

邵英还宣来了太子邵威。

这是沈栗第一次见到太子。在沈栗日后的回忆中,邵宁称得上是个英明睿智,与他亦君亦友的太子,也是沈栗下定决心尽力辅佐的人。在沈栗的计划中,邵宁应该是个与他君臣相得的帝王。

可惜,邵威最终英年早逝,然而正是这个意外,推动沈栗提前登上政治巅峰,最终成为影响盛朝历史的权臣。

此时邵威不过十七岁,是个谦和的有些过分的少年,连太子之位都有些摇摇欲坠。

邵英似对太子非常喜爱,有了这个儿子活跃气氛,御宴也不像上次显得那么严肃了,令骊珠另摆了桌子,叫太子与沈栗一处说话。

太子对这个近来闹得景阳颇为热闹的沈栗颇为好奇,趁着邵英和沈淳对答,悄声与沈栗谈论。

沈栗发觉邵威是真的很谦和。

宴罢,父子两个出了宫,也不乘车马,只叫随从远远跟着,顺着大路慢慢走着闲聊。

沈淳笑道:“为父原来只盼你在皇上面前不至失礼就好,不料两次宣招,都能得皇上青眼。”

沈栗道:“都是平日父亲、母亲和先生的教导。”

沈淳哼道:“拍拍皇上的马屁就罢了,少给你老子灌迷魂汤。为父问你,今日见到太子,如何?”

沈栗笑道:“三言两语,看不出什么,何况太子也轮不到儿子来品评。不过外面都传圣上不喜太子,今日一见,方知所言非真。”

沈淳轻笑道:“当初皇上与湘王相争,各有胜负,却都没皇嗣,最后太子的出生才使先帝下定决心。太子性格和蔼,先帝和皇上都颇为宠爱太子。”

沈淳转头看向沈栗,颇有深意道:“只是做儿子和做太子究竟是不同的。”

沈栗意会道:“太子着实谦和了。”

邵英自己就是个比较温和的皇帝,但并不意味着他希望继任者也是个温和的。国朝连着几代皇帝都好脾气,那这帝国日后指不定谁说话好使了。

邵英其实对朝臣掣肘之事是深恶痛绝的,只是他一时半会拿世家们没办法。他自己做不到,自然会希望继任者能做到,结果太子比他还“谦和”,他能高兴吗?

把邵威当儿子时,自然很喜爱,把邵威当太子时,一定不满意。

沈淳点头,忽然转言道:“再过一段时间,为父就要离开景阳,领兵出征了。”

第二十九章满头包

沈栗不觉吃了一惊。

沈淳赋闲不是一年两年了,虽然都知道皇帝早晚要用他,但谁也不知到底是何时。如今猛然间说出来,还是令人诧异。

沈栗疑惑道:“最近未听说狄人扣关,不知何处有战事,竟劳父亲领兵?”

能让沈淳出征,必然不是小打小闹,然而进来确实没听说哪里不平静。

沈淳道:“咱们边关倒还安静,只是前日李朝国派王太子为使臣来求援,道是狄人入侵,如今李朝国已经有些顶不住了,想李朝国毕竟向我朝纳贡称臣,再者若北狄真得了李朝国,未免威势日增,不利我朝,皇上已经下决心命我出征了。”

沈栗问:“却不知是何时起兵?”

沈淳道:“皇上已经命人筹备,不过李朝国大概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待他们再消耗一些兵力,我朝才好出兵。”

沈栗了然,就算李朝国是附属国,皇帝也希望他们弱小些才好控制。

沈淳悠悠道:“出征之前,还要给你找个媳妇方好。”

沈栗惊得一跳:“什……什么!”

沈淳乐呵呵道:“就李家吧,李颗有个妹妹小他一岁,今年正好十四,生的美貌端庄,所谓‘女大三,抱金砖’,与你恰是相配,表姐弟亲上加亲。”

沈栗结巴道:“父亲,您还好吧,儿子今年不过十一岁!就打算‘女大三’,也不急吧?”

沈淳道:“老子清醒的很,小一些怕什么,先定了亲。”

沈栗头发都要竖起来:“父亲!”

沈淳沉下脸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么定了。”

沈淳以为沈栗嫌弃人家比他大,但对沈栗来说,十四岁的未婚妻,初中毕业了吗?

我的未婚妻未成年!额……还能更糟心吗!

沈栗穿来这么长时间了,又成了侯府子弟,也早有如古人一般盲婚哑嫁的觉悟,可他真没想到会这么早就得个“未婚妻”。

沈淳道:“为父出征前把你兄弟二人的婚事都定下。”

沈栗苦笑道:“父亲,要不您先问问李家姑娘看得上我吗?”

看得上吗?看不上!

李雁璇哭道:“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子,还小女儿三岁!又不是贫民,还讲什么‘女大三’,就算他十五就成婚,女儿也都十八了,若无差错,哪有拖到十八才嫁的,女儿的脸要往哪里放!”

这年头可不流行姐弟恋。男子十八九成婚都不算晚,只要愿意,以后可以“一直娶”,脸皮厚些,还可以“娶到老”。可是但凡家世好的女孩子,大多十五六就出门了。

李臻之妻杨氏安慰女儿道:“他现在记在你姑母名下,是嫡子了。再说你兄长是见过他的,说是人才不差,凭着侯府的家世,将来会有出息的。年纪小些也好,我也好多留你两年。你亲姑母做婆母,将来日子也好过不是。”

别看杨氏安慰女儿,到了李臻面前,却忍不住埋怨他:“难道大人眼中只有妹妹,没有女儿不成!以前小姑回门时常说那沈栗如何不好,如今要聘雁璇时就千好万好了。”

李臻颇为头疼,道:“为夫总不会害了女儿。那沈栗如今确实改好了,除了年纪小些,不差的,礼贤侯府向来得皇上青眼,沈栗聪敏周到,雁璇嫁过去,不说如何夫荣妻贵,平安富裕总是有的。再者,你把女儿娇惯成那副脾气,也要沈栗那样圆滑些的好过日子。”

事情已成定局,李雁璇再不甘也无用。

八字一合,婚事就算进入程序了。两个当事人都不大乐意,只有张罗婚事的人高兴。

李氏为了笼络沈栗,到底说动沈李两家,聘了侄女做儿媳。沈淳为沈栗找了李侍郎府做岳家,大儿子是李家外孙,小儿子是李家孙女婿,李家以后就不好针因为沈梧对沈栗,叫他们兄弟不和了,反倒真正成为沈栗的靠山。

世子沈梧倒没特意挑家世好的,世子身体不好,将来只承爵不做事,娶个身份高的,怕日后挑唆他们兄弟翻脸。只要求务必身体健康,性格和顺,若是家中出嫁姐妹生养多的就更好了。

挑来拣去,最后竟聘到容置业的一个侄女,缁衣卫一个千户容立业之女容蓉。

论身份着实低了,但难得福气好,三代直系亲属一个没死,这在古代了确实少见得很。模样生的实在好,性情也好,又是世交之后,李氏迟疑了一阵,还是点了头。

前脚订了亲,后脚李颗就下帖子请沈栗过府“探讨诗文”。沈栗知道这是要“看女婿”。李氏把沈栗好一通打扮,叮嘱一番,打发他出门。

沈栗知道事已至此,是无论如何不可更改了,只好怏怏领着仆人,带着礼物,去“拜见岳父大人”了。

上回登门还是便宜外孙,李侍郎都没怎么搭理他,这回成了孙女婿,李侍郎倒是肯给他几分颜色。要叫沈栗说,还不如不搭理他呢。

李侍郎的关注表现在考教学问上。人家可是实实在在状元出身,就沈栗那点儿墨水,根本不如眼,只把沈栗考得,都要焦了。

李侍郎暗暗发愁。

李雁璇是李氏求去的。李氏是怕沈栗以后大了生出异心,打算用娘家侄女笼络住这个记名儿子。别看李氏是个侯夫人,可她就剩沈梧一个病恹恹的亲儿子,说不定将来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李侍郎心疼女儿,再加上考虑到侯府门第,近来沈栗的声名又好,这才点了头。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沈栗就是满意的。

就这水平说是我李家女婿,岂不是丢我李意的人!

“你父亲误了,方鹤学问虽然不差,但他毕竟不曾科考,他教的虽好,只是若要下场却是稍有不足。”

沈栗明白,这是说方鹤的教法没有针对性。

“府试之前,你就住在府中吧,跟着你表兄一起研习。”李侍郎表示要亲自教导。

孙女婿初登门,李家把人扣下了。

好在沈栗学问不够态度够了,岳家有些看不上他,沈栗也不是那种“我还看不上你呢”的毛头小子,下功夫吧,就他那拼命劲儿,李意和李臻也暗自点头。

李承复做过状元,李臻做过探花,有“名师辅导”,李颗是眼睁睁看着沈栗的学问涨上来的。

吓死人了好吗,他是怎么学的?祖父和父亲教的我都学过,他的进境怎么就那么快!

天赋是很难解释的。何况沈栗是个穿越客,站在前世的台阶上,穿越本身就是个金手指。有天赋,有金手指,还有针对性指导,沈栗的学问比涨潮升的都快。

到了府试之前,准岳祖父和准岳父看着沈栗顺眼多了。

沈栗得了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闹着李颗非要游花园。

李府的花园有什么好看的?没有。可要说花园里有个李雁璇哪?

沈栗在李府住了这么久,愣没见过自己的小未婚妻,当然,按规矩,两个人是不应该见面,但沈栗知道,李雁璇肯定偷偷看过自己。

都是未婚夫妻了,有几个能忍的住不去偷看?有机会,不用白不用。

李颗已经和沈栗混熟了,知道他的意思,引他到花园中月季花丛中藏着,方去寻妹妹。

沈淳为看媳妇也有耐心,愣是在花丛中等了一个时辰,才看见有人过来。

打头的一个淡扫娥眉,端庄秀美,行走间不闻环佩声响,看年纪——这不会是丈母娘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