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沈栗-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栗虽是外族人,但那一手术法着实稀罕,又救治了巫祝判定必死无疑的孩子。在夷民眼中,术法自是较巫祝高强;

再者,还是因为沈栗是外族人,若把他留下来做新巫祝,即使将来沈栗表现的再出众,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最后一点,头人确实是打算接受湘王招揽,命令已经传到寨子中。首领这些天除了关心儿子,就是忙活准备武器、挑选勇士,只等一切妥当便响应头人。这首领确实“蛮”,却不傻,保密二字还是知道的。沈栗两人每日在寨子里晃悠,指不定就听到些消息。沈栗的本领好,杀了灭口很可惜,索性将人留下,算是一偿救命之恩。

首领自觉面面周全,故而一定要留这两个外族人留下做巫祝。

童辞一听湘州二字,立时惊慌起来。好容易逃出生天,难道还要再次奔向虎穴?

与首领争论几句,不得进展,一旁沉思的沈栗忽然示意:答应他。

回了居所,童辞焦急问:“少爷为何要答应他?”

沈栗摇头道:“在下虽不通夷语,但也可看出那首领的表情越加不耐。你便是继续争论下去,也只会激怒对方,于事无补。”

“少爷是要暂时应下,再寻机逃走?”童辞苦笑道:“夷民不是尤行志,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咱们若要私下偷跑,却是千难万难。”

“不,”沈栗轻声道:“既然走不得,在下……倒是想跟着他们去湘州一趟。”

“什么!”童辞惊道:“您不打算回景阳了吗?您真要……真要投靠湘王?”

“怎么可能?”沈栗失笑,继而深意道:“景阳是要回去的,但怎么回去却要商榷一番。”

沈栗到底是被人劫出来,便是侥幸逃脱,回到景阳后也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还要面对“附逆”的质疑。有了这个污点,无论是沈栗自己还是礼贤侯府,都不可能再如先前那般被皇帝和太子看重。

这对沈家的影响非常大,至少一两代之内,礼贤侯府是不要想再进入朝廷中枢了。两代之后,谁还记得沈家?

礼贤侯府显然经受不起这样的代价,沈栗自己也不能甘心:他才得了长子,作为父亲,怎么能够容忍孩子刚刚落地便带着“污点”,前程难期?

想要扭转这个局面,最好的方法便是立个功再回去。有了功勋,足以向朝廷证明自己不曾有丝毫附逆之心,也可稍稍遮掩被人从龄州劫走的尴尬。

“在下原打算去军前效力,却又一直担心朝廷不能容我滞留,一定要立即召回。正在为难。”沈栗轻声道:“如今跟着夷民也罢,先去湘州走一遭,或是刺探消息,或是寻觅机会见机行事,总要有些收获才好。”

只凭他二人,沈栗也不期立下什么奇功——那叫妄想。功不在大,坑湘就行,能证明自己的立场便胜过空手而回。

左右跑不掉,索性便入湘一行。

听沈栗分析,童辞也不由心动。

人的期望总是没有止境。当年逃跑时,童辞只想着活命;待得以活命时,便惦记着弟弟;如今弟弟找到了,童辞便忍不住要为往后的生活打算。

丁同方如今隐姓埋名,他自己也算逃犯,兄弟两个日后相见,也不过是一对儿苦命残疾。想要光明正大的娶妻生子、行走人间都是奢望。

少爷要用功勋拯救礼贤侯府的前程,自己能不能用功勋拯救丁同章这个身份呢?

丁同章,这姓名自己不过用了十几年,余下半生皆在颠沛流离。若无机缘,便是死后牌位上都不可留下痕迹。现下跟着少爷立功,没准儿能求得赦免,自己不必再东躲西藏,还能照顾弟弟,日后儿孙祭拜时,也能知道祖宗姓丁。

若教他自己去做,他是不敢的,但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又有沈栗带领,倒是值得一搏。

方起了这个心思,恢复身份、堂堂正正地生活对颠沛半生的童辞诱惑陡然加大,越想越急不可耐,较之沈栗还热心些。

“早知如此,当初不如索性跟着尤行志去湘州,起码能立时见着湘王。”童辞苦笑道。

沈栗奇道:“先生怎么了?跟着尤行志去,是用着‘沈栗’的身份,跟着夷民去,咱们才是在暗处。”

沈栗要去湘州,绝不能用自己的身份,一旦教人发觉,不待他找到立功的机会,礼贤侯府就要倒了。如今混在夷民中,才更安全些。

童辞深吸一口气,惭愧道:“在下一时心绪激荡,思虑不周,还望少爷见谅。”

“先生不必介怀。”沈栗笑道:“既然打定主意,我等还需好生谋划。”

既然安心留下,他二人便刻意融入夷民,衣着穿戴,行动习惯俱都效仿。缗州志中提到花面夷时言及“其民剃须黔首,间以红绿颜色涂面以饰之”,为了隐藏身份,沈栗二人也算下了狠心,将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顾忌抛下,头发也剃过,面容也涂过,与夷民混居,累月之后,乍看上去已与夷民并无区别。

这倒正中首领下怀,只以为这二人归心——他们被寻来时衣衫褴褛,其中一个驼背还要辛苦进山,想来生活艰辛,留在寨子里倒是享福了。

普通夷民便是到了湘州,至多也就是在大街上张望,但沈栗现下有个身份:巫祝。这个身份利用好了,能为他提供很多便利。

这段时间沈栗精心挑选,在童辞的帮助下将前世所见所闻的精巧手段一一重现。

其实夷民在与山外百姓交换货物时,也会羡慕盛民的“奢华生活”,沈栗不去触犯夷民信仰,只埋头变戏法,落在夷民眼中,倒有些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意思。

打小鬼,召笔仙,烧纸画符已经令人咋舌,空竿钓鱼、杯中分酒、瞬间种莲等等戏法在前世还能唬住不少人,在这深山中更是获得大批拥趸。

沈栗又一心帮着首领树立权威,倒较前任更教首领舒心,因此在队伍应头人召唤开拔时,这两人已经彻底成了花面夷中的一员。

沈栗在夷民山寨中盘桓时,景阳已经接到缗州“跑死马”发来的急报:有巡逻士卒在海岸发现了一些被淹个半死的湘州兵卒,以及一个杀了人的疯癫女子。经审讯,已知这些人是劫掠朝廷钦犯姜寒、詹事府右丞沈栗的逆贼,因上岸时所乘船只沉没,大多数逆匪没能逃脱,船上所载银钱也没入海底,只有逆匪尤行志与沈栗所乘小船先行一步。

另有逆匪供述:船只沉没前龄州海寇胡三娘曾大喊是沈栗下手,其中细节不得而知。

邵英将急报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奇道:“那船是他弄沉的?”

首辅封棋道:“据逆匪供述水是从关押沈大人的屋子涌出的,若非他动了手脚,也嫌太巧了些。”

邵英失笑:“他是怎么做到的?”

封棋摇头笑道:“沈大人常有妙思,臣猜不出来。不过沈大人在被俘时还能算计逆匪,想必自有逃脱之法。待其平安归来,陛下一问便知。”

太子心中略微遗憾。可惜不知细节,又无旁证,不然也可堵堵那些孜孜不倦参人的御史的嘴。

邵英琢磨半晌,令骊珠:“去给沈爱卿透个口风,也教他放心些。”

太子顿时大喜。父皇既然想着安抚沈淳,必是倾向于相信沈栗,这对东宫、对礼贤侯府都是非常有利的。

这份急报令东宫和沈家惊喜异常,却令玳国公府很是失望。毕竟,玳国公参了沈栗。

算上郁杨那次,玳国公府已经两次得罪沈家。头一次令沈淳的儿子、女婿受伤,这一次又要给沈家扣上叛国的帽子。神也忍不得!两家再无和解的可能,对方的喜事便是自家的忧事。

玳国公在书房中长吁短叹,郁辰相陪,闷着头一言不发。

“老夫知你与沈栗交情颇深,不赞同老夫参他。”玳国公叹道。

郁辰郁郁道:“孙儿知道祖父是为了家族,只是……”

郁辰是玳国公亲自教养长大,自是能体谅祖父的心思。然而青年心底仍存热血,教他立时视故友为敌,却着实不易。

第三百三十三章倾塌国公府

玳国公怅然道:“老夫心中亦深怀愧疚。想当年与老沈侯一同征战沙场,那时沈淳还是个毛头小子,也曾在老夫麾下做先锋……不料如今世交化作了仇雠,来日九泉之下,不知当如何见我那老哥哥。”

“祖父。”郁辰喃喃低语,透骨心酸不知从何说起,唯剩一声长叹。

玳国公正色道:“无论如何,咱们郁家已经没有退路了。将你那朋友义气与家族荣光好生掂量,倒是哪个更重些?”

郁辰默然,良久方垂头丧气道:“我听祖父的。”

“不需你做什么。只要认真做好差事便罢。你在东宫多年,如今好容易升迁,要抓住机会得到太子殿下信任。”玳国公训斥道:“因在那年宫门案时出了纰漏,东宫冷了你多少年?似你现下这般无精打采的样儿,难道要再来一次?”

“孙儿不敢。”郁辰低声道。他久未立功,如今能够得以升迁,还是受家族荫蔽。若是再出差错,还谈什么前程?

见孙子听教,玳国公方满意些:“如今沈栗不在,霍霜碍于身份也不得出头,东宫辅臣数你资历最老,要好生表现。”

郁辰面上应诺,心中泛苦。

沈栗为东宫做了多少事?便是失踪前领市舶司差事,东宫也是受益的。玳国公一本上去,太子会如何看郁家?

就算是皇帝亲口下令为郁辰升迁,太子也不愿搭理他。

况且霍霜还是沈栗的姐夫,得知玳国公参了礼贤侯府后,立时与郁辰翻脸。这人虽不出头,却能私底下给人下绊子。

如今郁辰在东宫举步维艰,想要得到太子青睐,谈何容易?

玳国公不以为意。东宫总是需要人手的,礼贤侯府一倒,太子自会看重手握兵权的玳国公府。不但太子要看重,皇帝不是已经开始加恩自家了吗?

“只管耐心等待。”玳国公道:“自有你出头的时候。”

“国公爷!”门外传来大管家的声音。

“进来!”玳国公不耐道:“何事?”

“世子爷回来了!”大管家气喘吁吁。

“什么?”玳国公立时站起:“你这老奴才说什么胡话?我儿不是正在南边儿领兵吗?”

大管家扶着门:“世子爷这就进府了。”

“父亲!”正说着,玳国公世子已经快步进了书房。风尘仆仆,手中提着马鞭,想是方在门前下马,连衣衫都未来得及换便匆匆赶来见父亲。

“听说父亲重病,儿子日夜兼程回来。父亲可好些……”见玳国公与郁辰愕然望着自己,世子面上的表情从关切慢慢转为诧异,声音也渐渐低沉:“怎么了?”

玳国公抖了抖嘴唇,厉声问:“老夫什么时候病了?谁告诉你的?谁叫你回来的?”

世子吓了一跳,无措道:“是才经武才公公赶赴军前说给儿子……皇上也下了手谕准儿子回来为父亲侍疾。”

“你说皇上下了手谕令你回来?”玳国公不可置信道。

世子点点头:“儿子哪敢擅离军前?”

玳国公满面通红,一伸手就要掀桌子,还未碰到桌案,便一头栽倒。

“父亲!”“祖父!”“国公爷!”

书房里一时人仰马翻。

世子亲自将玳国公背到正院,吩咐郁辰去请太医。玳国公已经恢复神智,止道:“不要去了!”

世子皱眉道:“父亲年事已高,但有微恙,不可轻忽。”

“老夫没病!”玳国公气道。

此时后院中女眷已经闻讯赶来,正凑在一厢哭哭啼啼,惹得玳国公越发心烦,怒道:“老夫还没死呢!撵出去!”

莺莺燕燕惊叫一声,又一股脑儿跑了。

“你为何回来!”玳国公翻身坐起,拍着床沿怒道:“没有圣旨,仅凭一封手谕你就回来?”

世子愕然:“是圣上的手谕!才公公带了腾骧左卫日夜兼程赶赴军前,总不会假传圣旨。”

“才经武。”玳国公咬牙道:“他还带了兵?”

世子此时也觉出不对:“皇上令他接任……父亲没有患病?”

“竟是如此!”玳国公呆坐半晌,喟然泪下:“皇上说老夫病了,老夫就病了吧。”

世子面色苍白:“何至于此?皇上为什么诓儿子回来?”

“为什么?”玳国公苦笑道:“皇上这是不放心咱们家了。皇上……不想教咱们郁家人领兵了!”

“祖父。”郁辰惶然道。

“老夫错了。”玳国公痛心疾首道:“老夫觉着皇上脾性温和,却忘了这再温和的皇帝也是皇帝!皇上从登基开始就想着抓权……老夫不该贪恋权势,还不如学沈家早些放手。如今惹了皇上忌惮,就要害了儿孙了。”

“是为礼贤侯府?”郁辰惊道:“怎么可能?同为臣子,皇上怎能厚此薄彼?再说再说此案如今并无结论,如今朝上还有人参沈栗呢,皇上为何要对付咱们家?若日后真的传来沈栗投敌的消息,皇上要如何处置?”

玳国公摇了摇手:“沈家之事只是由头,皇上这是忌惮咱们郁家太过狂妄。”

玳国公历经两朝,先前被皇上温和的态度和自己的野心蒙了眼,如今一瓢凉水泼下,心智立时清明。

此事是从他意图对沈家落井下石开始,但真正的根源不是皇帝偏向沈淳,而是皇帝要维护自身利益。

玳国公那一参,暴露了他对权势的野望,也令邵英开始怀疑他的忠诚。毕竟,一个能轻易对世交下手的人,其品德也难以令皇帝放心。

“一步踏错,悔之晚矣。”玳国公长吁短叹。

世子急的团团乱转,蓦然抬头:“父亲,难道咱们就这样束手待毙不成?咱们家门生众多,皇上总要体察民意,儿子这就联系……”

“皇上要释权,难道会不考虑这些?你都回来了,咱们家已成砧上鱼肉。”玳国公颓然道:“怪不得皇上一再加恩,如今想来,咱们的人虽然都升了官,却都是远迁。他们在新位置上立足未稳,又能当得什么事?你便是联系旧部,也不过是向皇上手中送把柄。老实待着吧!”

“可是,皇上要以何罪名处置咱们家?”郁辰疑道:“祖父虽上了一本,但朝中参沈家的人多了,只盯着咱们家未免难以服众。”

“好孙儿,咱们家的危险不是切实触犯了什么律法,而在于皇上他不信任我玳国公府了。”玳国公惨然道:“何须降罪?只闲置便罢。”

这天下皇帝最大,失去皇帝信任,凭你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出头。

玳国公府过去屡立功勋,皇帝不好轻易降罪,以免冷了朝臣之心——往后不用你不就成了?将你全家人荣养到死,每年干领俸禄过活。积年之后,门下势力渐渐散去,显赫一时的国公府自会没落。

玳国公这些年越来越着紧权柄,除了因为他自己贪恋权势,也是因为觉着后辈不出英才,担心家族后继无人,故而要为儿孙多争取些。没想到折腾一圈,最后竟是自己绝了后辈上进的路!

老国公年事已高,既伤心于皇帝翻脸无情,又是自觉愧对儿孙,又因家族注定衰落而懊恼,数重打击之下,真的一病不起了。

转过天,同在外放的三儿子、四儿子携家眷也一脸尘土冲回来为父亲侍疾。此时玳国公府出头的后辈都回了景阳,郁家便是有心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玳国公病得越发沉重。

皇帝亲临国公府探望以示恩宠。玳国公此时已口不能言,只持着皇帝的手嚎啕痛哭,几乎气息不济。旁人只道他感念圣眷,只有郁家儿孙知道他心中痛楚。

皇帝微有恻然之色,拍了拍玳国公的手:“爱卿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只管安心养病。郁辰是好的,再磨砺几年,当有进益。”

玳国公顿生希望。

虽则“再磨砺几年”指不定是多长时间,但皇帝毕竟给郁辰留了条缝隙。至于世子这一代是甭想了。

玳国公看向郁辰,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

郁辰满脸茫然。

知道自家要倒霉时,郁辰固然惶惑,但心里也稍稍松气——不用面对太子的不满和沈栗、郁辰的斥责了。然而如今却又要面对新的压力,自己竟成了全家的指望!

第三百三十四章公子不自知

花面夷是夷民中最大的支系,共有四十七个寨子。这次头人召唤,凑出了两万余人。夷民凶悍不畏死,两万余夷兵也算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沈栗、童辞所跟随的寨子不算大,区区五百余人,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出发去湘州之前,沈栗二人有幸观赏了一番夷民的祭神仪式,由大寨的头人和大巫祝主持。他二人只随着首领看热闹,别人拜时跟着拜,别人跳时跟着跳,倒也有趣。

沈栗注目祭台上,除了头人和大巫祝,还有一位锦衣人,明显不是夷民。

“葛木大人,”锦衣人笑道:“贵部兵强马壮,我父王得您支持,定会如虎添翼。”

“山野匹夫,当不得一声大人。”那头人大声笑道。

沈栗遥遥听见,微微瞠目:这人竟说的一口流利盛语,还是湘州味的。

“您可是朝廷钦封的土司,切切实实一位大人。”锦衣人笑道:“日后大人率部杀敌立功,更是会平步青云。”

沈栗低下头,暗暗撇嘴。朝廷钦封的土司大人,却要帮着湘王打朝廷去了。

童辞附耳轻声道:“着锦衣的那位是湘王殿下的三公子邵环。”

沈栗微微点头。

“我们夷民不需要升官,”葛木摇头道:“做了官,就要有人管着,忒不自在。待战事结束,我还是喜欢回来做头人,湘王殿下只要赐我足够的金银便好。”

“但凭君意。”邵环满口应承。

不要官位更好。夷民粗鄙,真要升了官倒不好管束,难免伤及王府颜面。金银财帛反倒易得,这头人虽然贪婪,却也容易应付。

邵环只顾着与头人搭话,一旁的大巫祝不自在地咳了一声。

“骤雨初歇,天气寒凉,褐槲先生小心着凉。”邵环关切道。

大巫祝的盛语不如葛木流利,不悦道:“三公子为何称我为先生?按照山神的旨意,我与葛木共同管理山寨,也做得大人。”

三公子失笑:“好好,褐槲大人。”

看出三公子态度敷衍,褐槲心下更加不悦。

按照夷民的传统,巫祝与头人地位相同。一个管神事,一个管民事。但自从山外朝廷开始封立土司后,历代只封头人,不封巫祝。

巫祝不明白,出现这种情况,与山里山外的社会发展情况有关。夷民还过着半原始的生活,巫祝在山寨中享有很高地位。而在朝廷官员眼中,巫祝大约与和尚道士差不多,尊敬就好,但要封立土司,还是要选各部头人。

原本夷民聚居排外,这土司之职只被夷民看做朝廷附赠的小礼物,并不受重视。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但随着山里山外交流渐多,既使再排外,夷民的生活与观念仍会受盛人的影响。原始社会总敌不过封建社会的冲击。

于是巫祝们慢慢发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手中的权柄一代比一代少些。原本处于平等地位的头人也渐渐开始不那么尊重自己。

这种情况在沈栗如今所跟随的寨子中刚刚上演过:巫祝为了争权,或者说维护自己的地位,想要扶助对自己更为尊重的首领侄子上位。可惜事不凑巧,他那推脱之词竟教人捉来了沈栗二人。为了自保,沈栗向首领揭露了他的谋划。

大寨中比较守旧,褐槲的地位较沈栗寨子中那位高些,但也面临着权柄旁落的威胁。故此才会对邵环称葛木为“大人”而只称自己为“先生”表示不满。

夷民情绪外露,又不听朝廷管教,褐槲并未觉湘王之子需要如何忌惮,心有不满便直接说出来。

显然,他的不满并未令邵环重视。邵环对葛木都是面上尊敬心里鄙夷,何况一个巫祝?含糊一句便即略过。而在收到葛木“我就看着你作”的戏谑眼神后,褐槲更是心下难平。

褐槲不知道,在前往湘州盛人的地盘后,这种轻视将更加严重。

因见了湘王府人,沈栗便嘱咐童辞小心隐藏。他二人改换装束,剃发涂面,又在山林中打熬一段时间,混在夷民中,单凭外表是不会被分辨出来的。然而童辞有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他驼背。

固然驼背人并不罕见,但小心一些总是好的。未到湘州,沈栗二人也不知那边会不会追捕他们。

夷兵向湘州而去,翻山越岭,非止一日。沈栗二人自被尤行志劫走,一路上并未受太多磋磨,最多不过粗茶淡饭,到了寨子里也被首领好生款待,如今随军赶路却着实受了些风雨。尤其是沈栗。童辞经历复杂,往日还吃了些苦头,沈栗自穿越后锦衣玉食,就算练了些拳脚,又何尝用两条腿走这么多路?惟苦撑而已。

沈栗能撑下去,坐着轿子的邵环却叫苦连天。

“这轿子太过颠簸,公子不若下轿,教小人背着您走。”侍卫道。

邵环苦着脸,摇手道:“传到父王耳中又是错处。父王好武,本就嫌我文弱,若今日教人背着,就不只是文弱,而是娇气喽。左右快出山林,待上了大路,换乘车马便是。”

“都是诸位公子嚼舌,令人厌烦。”那侍卫轻声道。

邵环哼道:“终于将世子大兄赶跑,王妃,不,母妃又殁了,占着位子的人都不见,自然争得越发厉害。”

“世子之位,有得有能者居之。”那侍卫道:“那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时迷惑王爷而已。公子为王府大业不辞辛苦,王爷心中一定有数。”

“但愿如此。”邵环叹道:“小的那些不提,年长的几个中,单我不出众。我也不图谋世子之位,只求勤勉做事,能令父王开怀一二,便是我的孝心。日后哪个兄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