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塑国魂-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蜓稚睿膊患帽人睢�

眼瞅着争执不休,而且隐隐有升级的倾向,还是杨紫英出了个点子。既然大家伙儿都投了关东军了,那以后就是关东军的人,自然奉何大帅的令。既然如此,那这抗联总扛把子非何大帅莫属!而后这个山头一个将军,那个一个军师,好顿分封,这才让堂子里的关外爷们儿个个心满意足。

这会儿,秦俊生已经有点儿哭笑不得了。他绝对能想到,那位有些怪癖的何大帅,一旦得知自个儿成了关外土匪的总扛把子,绝对会抓狂!

“啊嚏!”

正在平壤,给一众属下布置任务的何绍明冷不丁就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嘟囔道:“这是谁又挂念老子了?”

“还用说?夫人们可是大半年没见着大帅了,我看……”

何绍明一瞪眼,让第一次参与会议的活阎王闭了嘴。活阎王在九连城整编完成,收了一千多刚刚经过三个月军事训练的新兵,便被一纸电文,调到了平壤。随着他的到来,第四师总算是有了点儿样子。外加上从各部抽调的老底子,第四师即便现在没有攻击能力,可要守住大同江,防御只有不到八千人而且已经落胆的日本第一军,绝对是绰绰有余。况且,第五师也在组建当中,钱粮军械早就齐了,就等着兵员一到,立刻就可以组成防御力量。

何绍明打心眼儿里讨厌活阎王这个看似油滑,却总是忤逆上官的家伙。没好气拿指头指了指,而后继续道:“朝鲜世子的大旗也扯起来了,这朝鲜战事也就差不多了。咱们不想打过去,小鬼子想打也打不过来。等第四第五师组建完毕,小鬼子就更别指望了。”随手丢了指挥棒,而后朗声道:“下一步……回师!”

随着这最后两个字,所有人都挺直了胸膛,满脸的激动。旅顺两万同胞惨遭屠戮,这些热血的军官早就等不及要归国寻小鬼子的晦气了。

何绍明停滞了一下,而后冷声道:“朝廷的求援电文一日三封,辽南那帮窝囊废也败的差不多了。明日一早,杀了叶志超、卫汝贵祭旗,第二师、第三师全军开拔,直奔辽南,灭了小日本,为我同胞……复仇!”

“复仇!复仇!”

(第二更送到,大家伙儿是不是多支持支持?订阅、鲜花、贵宾、盖章,您别吝啬,砸完我明儿继续两更。)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二零二传首辽南(上)

十一月十一日,就在旅顺屠杀刚刚结束,城内浓浓的血腥味还没散尽的时候,日本第四师团便在联合舰队的护卫下,登陆大连湾。

直到此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已经完全转移了。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军横扫朝鲜,第二军登陆辽南,而后两军汇聚,一举攻下鸭绿江口。形成一个有力的钳子,从南到北、从东向西,直逼盛京。之前,也一直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着。甚至,第六师团已经北上,沿着海岸线,一路攻到了大孤山,一举击败老将军宋庆统领的二十营毅军、铭军。

就在此时,风云突变,第三师团直接让关东军在义州给全歼了,第一军主力也被人家直击千里,一败再败。这个时候再北上,已经毫无意义了。是以,接到大本营命令之后,第六师团当即停在大孤山按兵不动。而后待第四师团登陆,第六师团便开始往旅顺方向收缩。

旋即,第一师团在大山岩大将指挥下,开始挺进复州大道。

十一月十四日,日军进逼复州。守军本就没多少人,城内大多都是从金旅撤下来的溃兵。结果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一枪不放弃城而走。日军兵不血刃占据复州。

十五日,休整一日的日军再度进兵。分出一个旅团的兵力继续沿着官道北上。十八日进逼熊岳,守军略略抵抗,不到一个小时便溃退。

朝廷闻讯大惊失色,除了一日三遍地催促何绍明尽快回师,各种申饬的电文往来不断,雪片一般飞向辽南各个营头。

过了熊岳,再往北就是盖平。盖平可是辽南的门户,往北就是海城、辽阳、盛京。往西就是辽西走廊。日军只要拿下盖平,无论是往北占了大清龙兴之地,还是往西进逼锦州,而后直叩山海关,都是人家说了算。

这会儿,帝党是彻底的急了!

毅军,武毅铭军,吉林、奉天等地的练军,甚至连多少都没想起来的湘军都用上了,就是一个意思,无论如何也要把小鬼子拖在盖平。而后只要等到关东军回师,清军就可以大举反攻。

此时的光绪仗着朝鲜胜绩做底子,狠狠地发了一回皇帝的脾气。调兵、筹饷、拨发军械,电文里头都是限期如何如何,还革几个办事不利小员的职。随即,能叫得上号的营头都传了旨意,高官厚禄,天颜期许,说了一大堆。而后话锋一转,威胁意味十足,‘倘若不利,朕必深究’。

深究,怎么个深究?无非是革职查办,开战至今,大家伙儿都败,也没听说朝廷砍了谁的脑袋。各个营头的头头脑脑琢磨的清楚,手里有人有枪,就有底蕴。再怎么败,回头朝廷还得指望着自个儿顶着小鬼子。更何况,法不责众啊!小日本的凶悍有目共睹,大家一起跑,朝廷也不好说什么。

铆大劲就是丢了官儿,可话说回来,丢官儿总比丢命要强不是?

且不说这帮营头的官佐怎么个心思,既然皇帝发怒了,那总要给点儿面子。于是,各个营头加快了行军速度,于二十日汇聚在了盖平。

高元山统带着山东嵩武军、广武军、福字军,长顺统带着吉林练军,伊克唐啊统带着奉天练军、老将军宋庆也千里回援,统带着二十个营头的毅军、铭军,整整三万余清军就驻守在了盖平。

光绪这下子总算松了口气,按照他的想法,三万多人,起码也能顶个十天半个月。有这时间,何绍明早回来了。到时候辽南就集中了十万兵马,十万人打小日本四万多人,绝对绰绰有余。据说,关东军一个可顶好几个小日本。这仗怎么算都是稳操胜券!

“咱们这位今上,还真会做白日梦啊……”端坐在马上的何绍明,一边儿听着参谋回报最新的军情,情不自禁地戏谑道。“限期十日赶到盖平,啧啧,两千多里路,今上还真以为咱们会飞了。”

周围众人一阵哄笑,就连魏国涛那张死人脸,也难得地挑了嘴角。开战以来,这朝廷闹的笑话就没断过。今儿一封电文让你去朝鲜,明儿就改成辽南,后天没准儿就是进京勤王。从关内搜集的弹药粮草,连往哪儿送都不知道。往往是用着毛瑟枪,运过来的确是英制弹药,根本就塞不进枪膛。更夸张的,连前装滑膛枪都送了过来。而紫禁城里那位今上,仿佛就跟电报机铆上了劲头。这政令一天能发几十上百,可就是没有一条能落到实处的。

“大帅,眼瞅着就要到义州了,故地重游,可有感想?说出来也好激励激励大伙儿。”落后半个身子的黄镛出言道。

“感想?”感想可多了去了。何绍明记得,就是在这个山口,自个儿带着近万名急行军一昼夜的士兵,对着小鬼子的山头发起了决死冲锋。也是在这儿,好不容易拿下了阵地,却得知日军还有好几道防线。更是在这儿,几经绝望,而后天上突然就掉下个馅饼,砸得他直迷糊。从平壤到义州这一个来回,整整倒下五千多忠勇的关东军士兵,轻重伤无数,直接减员七千余人。何绍明那时候从没有过地撕心裂肺般地心疼。就是现在,胸口还在隐隐作痛。

而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必须的!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民族百年的气运,就是再牺牲上十倍百倍,也总比日后沦丧八年,军民惨死数千万要强!

何绍明晃头,甩掉了别样心思。这一切只有他清楚,而他还不能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他是从另一个时空而来的。微笑一下,开口道:“老子现在就是一个心思,砍了那几个国贼!”

辽阳,关东军军营。

关东军第一师师长,大校张成良正烦躁地来回在师部里头乱转着。往来递送文件的参谋,领取传达命令的军官,有一个算一个,大家伙儿都低眉顺眼,装作看不见他们的师长。谁都知道,现在师长的心情可不怎么好,要是这个时候触了霉头,以后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张成良的烦躁是有理由的。按照他的话说,那叫:“老子是第一师,第一师!什么叫第一师?就是战斗力第一,素质第一,火力第一,打仗也得第一!”可偏偏他这位争强好胜的第一师师长,已经将军人骄傲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大校,居然在开战后足足半年,就憋在后方,根本就没上战场。

眼瞅着第三师、第二师捷报频传,有时候睡不着觉,他真想仰天长啸一声,而后不顾命令就此提兵杀奔朝鲜。这可是国战啊,正是我辈军人投身效命之时!

可偏偏,何绍明给第一师的命令,就是潜伏。辽阳、海城,只驻防了一个团,其余部队直接拉到了深山老林。明面上只留下后勤、机关,以及一个团的卫戍部队,剩下的全部由明转暗。何绍明曾经专门给张成良发了电文,说‘第一师必要的潜伏’,是要‘迷惑日军’,一旦朝鲜战事平息,日军登陆辽南,第一师就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日军面前,而后会同全军,一举‘歼灭’日军。张成良当日拍着胸脯保证,肯定完成任务。无论从何绍明的语气还是意图上来看,这绝对是对第一师委以重任!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这都大半年了,光看着朝鲜打得热闹,硬是没他什么事儿。这心里头,可就有点儿着急了。

紧跟着,十月下旬,小日本总算是登陆了花园口。听到消息那天,张成良一蹦三尺高。当即开怀大笑:“建功立业的时候终于到了!”请战,请战,再请战!一封封请战的电文,雪片一般飞向朝鲜。而他得到就两个字‘不准’。

一个又一个不准,憋得张成良有火儿没地儿撒,这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一度,他甚至认为大帅是不是把第一师给忘了。直到几天前听闻,参谋长秦俊生已经往辽阳赶。他这才安下心。这里面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参谋长是莅临第一师,绝对是要发起战事!

有道是,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这几天下来,左等不来,由等不到,张成良生生把自己憋成了炸药桶,蘸火就炸。无论是贴身卫兵,还是手底下的军官参谋,大家伙儿都对这位师长大人敬而远之,生怕惹祸上身。

“有参谋长的消息没?”这不,他又来了。

“报告师长,还是昨天的消息,参谋长预计三天内到达。”回话的参谋陪着小心。

张成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沉着脸,负手就走。

身边儿的卫兵看不过去,出言安慰道:“师长,左右就是这么几天,您再耐心点儿……等大帅带兵回来,一准儿就是大举反攻,您害怕咱们没功劳?”

张成良立起眼睛一瞪:“胡说!”而后又说起了那套说辞:“我们是第一师,第一师!第一师你知道什么意思么?就是从训练到作战,从单兵素质到战术素养,火力、战斗力,都是第一!打仗也得第一!等大帅回来?等大帅回来,咱们还能捞着什么?”

卫兵僵着笑脸,心里头不住地骂自个儿,这可真是费力不讨好,也是嘴贱,这会儿跟师长起什么哄啊?

训了卫兵,张成良心里火儿更大了。摘了帽子,褪了披风,开门就要出去跑圈儿。这些日子,只要一憋闷,他一准围着训练场跑上十几圈。

刚刚打开门,就见外头迎面过来几个人影。打眼一瞧,却是唐绍仪等人。

“张师长,您这是要干嘛去?我正有事儿要找你呢。”唐绍仪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跟张成良不同,这会儿唐绍仪心情可是好得不得了。当初,他跟在袁世凯手下,在朝鲜办差,眼瞅着再熬些年头,就能走上正位。正在这关键口上,一封凋令,把他折腾到了辽阳。要说,唐绍仪当时可是老大的不情愿。朝鲜再怎么说,那也是属国,在属国办差,尤其是眼看着快出头了,正是前途无量的时候。这一转到辽阳,以前种种努力,全都白费了,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而且他的主官还是个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这怎么看都是前途堪忧。

然而,就是这位主官,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气魄!编练关东军,办工厂,开矿山,楞是靠着几个人把辽阳这块不毛之地治理得有声有色。现如今,即便是受了战事影响,辽阳的繁华程度依旧远远超过盛京。

紧接着,战事一起,关东军屡战屡胜,硬是在朝鲜灭了小鬼子一个师团,击溃一个师团。何绍明人望陡然升高,在这万般皆败,唯独关东军胜的时候,成了天下人共同的指望!无论后续如何,朝廷再想动何绍明,那是不可能了。只能借用!

唐绍仪已经隐隐猜到,自个儿这位大帅野心不小,将来成就必然在李鸿章之上。保不齐就是开天辟地,那自己……

种种种种,一个又一个利好的消息堆在脑子里,也不由得他不乐了。

要说张成良平素对唐绍仪可是一直客气恭谨,知道人家颇受大帅重视。可现如今,他怎么瞧怎么觉着唐绍仪的笑容,是对他的嘲讽。

当下没好气儿道:“唐大人,您又有什么事儿?”

唐绍仪知道这位师长心里头憋闷,也不以为意,依旧笑着道:“往朝鲜去的军械物资、补充兵员,今儿可是最后一拨了……”

“不是一早就完成了么?签名文件我打发卫兵给你送了。”张成良不待其说完,便打断道。

唐绍仪哈哈一笑:“不对吧,张师长。大帅可是亲口问你要三百名士官,你这发出去的补充兵,全是新兵,一个士官都没有。”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张成良火儿更大了。当下就差蹦高了,声色俱厉地喊道:“老子的兵是第一师!第一师!不是补充师!”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外头传来一声惫懒的声音:“张大师长脾气不小啊……我打赌,你要是攥着手底下的兵不放,回头儿大帅准调你去补充师当师长。”

众人回头一瞧,只见远远的,一群士兵护卫着一名军官慢慢走了过来。当先的那名军官,正是他日思夜盼的秦俊生!

(第一更送到,还望大家伙儿多多订阅支持~)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二零三传首辽南(下)

朝鲜,义州。

这是一处不起眼的宅院,与周遭截然不同的是,这是几经战火的义州城内有限保存完好的院落之一,还有,就是周遭布置了一整个排的关东军士兵。明哨、暗哨,站岗的、游弋的,将整个小宅院围了个严严实实。这处宅院,就是关东军临时改做的监狱。

哗啦啦链锁响动,而后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屋子里卷曲的二人一下子被惊醒,两人眯着眼睛,一手遮着阳光,同时朝门口看去,看进来的是什么人。

这里头囚禁的二人,自然就是叶志超与卫汝贵。当初二人联手在义州玩儿了个炸营,领着六千盛军掉头就跑。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到底还是晚了一步。在渡口让日本人一通排枪,将这六千人彻底打乱了套。除了少部分渡江过去的,以及丧生的,剩余盛军当即四散而逃。叶志超与卫汝贵二人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收拢了几百号溃兵,朝南跑。结果到底是让何绍明碰了正着,而后就此看押了起来。随同二人逃出来的那些个手下,让何绍明一怒之下尽数砍了。如今这二人,可谓地地道道的光杆司令。

不但如此,还时刻有丢了脑袋的危险。攻打义州之时,二人心里头这个矛盾啊。如若关东军赢了,万一何绍明把他俩砍了。兵荒马乱的,随便报个‘失踪’,根本就没法儿查;要是小鬼子赢了,甭想了,连关东军带他们都得死在这朝鲜。这些个矛盾心理,实在没法儿言语清楚。

总算,何绍明攻下了义州,而且只是把他们俩丢进了监狱,而后仿佛忘了一般,一连二十天也没什么人光顾。何绍明一时没有处理他们,这二人的心思就活泛开了。何绍明再能,那也是朝廷的官儿,想要杀他们俩,估计也得请了朝廷的旨意。一切按照法定程序下来,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估计朝廷正向何绍明要人,回京严办呢。

他们办的这些个事儿,都是杨士骧的那封信撺掇的。到了关键时刻,中堂就得出来保着他们。否则一个嘴不严,把这些龌龊事儿抖落出来,谁都别想好。这么看来,事情还没那么糟。罪名肯定是躲不过了,这官儿也当到头了,就是想要保个富家翁,估计也为难。

散尽家财,上下打点,这么大罪名,这点儿银子也就够个身免。两员淮军将领对此不胜唏嘘,早知如此,当日就应该一气儿跑过鸭绿江,何绍明想要吞并盛军,就让他吞并去,自有中堂与他算计,丢了军队,他俩完全可以推脱到何绍明身上。就算以后免了官职,也总比现在强。

瞳孔收缩,二人总算看清了来人。只见两名关东军士兵端着食盒,缓缓地走了进来。屋子里没有桌子,士兵就将食盒放在地上,而后打开,将一样样菜肴,还有两壶酒悄悄放在地上。

二人这二十来天,那伙食差的没法儿说,有时候还断上一顿。此刻鼻子里闻着香气,喉头涌动,直咽口水。然而当二人缓过了神,却有如五雷轰顶:送行酒!

卫汝贵激灵一下子就站起了身,再没了往日的架子,对着两名小兵连连作揖:“二位……军爷,敢问……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自己还不知道么?”士兵硬邦邦回了一句,而后转身而出。

屋子里又恢复了昏暗。二人你瞅瞅我,我瞧瞧你,半天没言语。

良久,卫汝贵才说了一句:“许是就要押解入京了,临行前……”这话说完他自己都不信。

“既然二十天前没杀了咱们,那现在就没有杀咱们的道理。吃……且看何绍明是怎么个章程。”忐忑之中,叶志超心里料定何绍明不会不尊朝廷的旨意,随即开始大嚼起来。

二人是真饿了,不过两盏茶的工夫,风卷残云一般,将酒食扫了个干净。

仿佛算定了时间一般,二人刚刚吃完,就听外头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而后门声响动,一群人呼啦啦走了进来。还没等二人瞧清楚,就传来了熟悉的一嗓子:“二位军门好兴致啊……吃饱喝足了?那也该上路了。”

戏谑的语气中,冰冷意味十足。

就这么会儿功夫,叶志超、卫汝贵总算看清了何绍明的面目。想当初平定金丹道,叶志超就红了顶子,那时候何绍明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见了面都得给叶志超行下属礼。一晃几年过去,现在双方境遇,真是天差地别。世事如此,让人不胜唏嘘。

二人眼泪当即就掉下来了,卫汝贵干脆就匍匐在地,不住地给何绍明叩首:“何大人,罪人该死!还请何大人放我们一条生路,咱们阖家上下都记您的好。罪人不敢污了何大人的名声,自个儿去京城领死!”

叶志超也在旁边儿早就成了泪人。这二人当初都是响当当的将军,见过仗,杀过人,早些年颇有些威名。而今,一路败退,手下四散,提心吊胆这么多天,再也不顾那么点儿虚荣的面子。

何绍明本是挂着微笑的脸,瞬间蒙上了一层寒霜:“两位大人带的好兵!打的好仗!从平壤一路溃退也就不说了,临了还玩儿了个兵变,差点儿害死老子!这会儿知道流马尿了?晚了!来呀,伺候二位大人动身!”

身后卫兵二话不说,上去就按住了二人肩膀,自有人递过去了绳子,只一会儿的功夫,便结结实实来了个五花大绑。

吓傻了的叶志超二人,直到被捆了个结实,这才醒悟过来。随即猛力挣扎,卫汝贵嘶哑着嗓子喊道:“何绍明!你敢杀我们,中堂不会放过你,朝廷更不会放过你!”

旁边儿的叶志超要理智的多,当即尽量控制着情绪喊道:“何大人,敢问杀我们二人可有朝廷的旨意?没有旨意擅杀朝廷大臣,来日不好交代吧?”

“交代?”何绍明噗嗤一声乐了:“交代?我今儿就把话说明白了,不杀了你们,我何绍明就没法儿向关东军上下阵亡的五千将士交代!朝廷?笑话!现在朝廷眼巴巴等着我回去救援呢,就算杀了你们,朝廷也不会动我一根毫毛!带走!”

一声令下,士兵一拥而上,架起叶志超、卫汝贵二人,朝外就走。刚出了宅院,就瞧外头已经整整齐齐站了几百人的方阵,领头的正是何绍明手下头号兵弁凯泰。

卫汝贵知道凯泰的身份,当即如同抓了救命稻草一般,疯狂地喊道:“贝子爷救命!何绍明目无君父,擅杀朝廷大员……”

还没等他说话,啪的一声,这大耳瓜子就扇了过来。凯泰无比愤恨地盯着他,指着脸上那道醒目的伤疤,道:“贝子爷赏你这耳刮子舒服么?说起来还得谢谢你,要不是你个王八蛋,老子还得背着小白脸的名号……看什么?再看爷再抽你!”

何绍明一瞪眼,随口道:“甭管怎么说,二位大人也是军人,眼瞅着最后一段路了,临了尊重点儿吧。”

卫汝贵犹在哭喊着,凯泰实在受不了他刺耳的哭号,索性往他嘴里塞了麻团,这才消停。反观叶志超,这会儿虽然面若死灰,整个人却沉寂了下来。

“何大人,最后一段路了,能陪着罪人说几句话么?”

何绍明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